糖尿病治疗药物概述
糖尿病药物医治
糖尿病药物治疗一、磺脲类降糖药(一)促使β细胞释放胰岛素,用于β细胞较好的患者:即存在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也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美脲(亚莫利,伊瑞)适应症:新诊断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饮食控制后,血糖(空腹或餐后)仍高者。
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用二甲双胍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也可加用磺脲类降糖药。
禁忌症:1型糖尿病病人。
患者有肝、肾功能异常者。
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
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或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时。
在应激的情况下,如有严重创伤、大手术、感染、妊娠时不应使用,应改用胰岛素治疗选用原则: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
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各药物作用特点:格列本脲(优降糖):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糖输出,口服后15-20分血糖已开始下降,90分达高峰,半衰期约12-24小时。
它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和肾脏排出者各占50%。
适应症: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经饮食治疗后其血糖尚不能达到正常者。
禁忌症:1型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酮症,尤其伴有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者禁用;有严重感染、高热、外科手术、妊娠、各种严重心、肝、肾、脑部等急慢性并发症者不宜使用;肝、肾功能衰竭者;有黄疽、造血系统受抑制、白细胞减少者;有磺脲类药物过敏史者。
格列齐特: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它增加餐后胰岛素分泌的第一相而不超过正常的第二相,而不产生高胰岛素血症。
促进胰岛素受体数目,通过胰岛素受体后机制,增加骨骼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恢复正常的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栓素、增加前列环素的生成,从而恢复2型糖尿病病人的前列腺素平衡,同时改善血脂的紊乱。
2024年新型糖尿病药物使用手册
2024年新型糖尿病药物使用手册1.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加导致的,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2. 新型糖尿病药物概述新型糖尿病药物是指最近几年开发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更佳的疗效、更少的副作用以及更方便的给药方式。
新型糖尿病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药物,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2. 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 胰岛素类似物:与人体内源性胰岛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作用,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和更短的半衰期。
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模拟GLP-1的作用,增加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胃肠道激素分泌。
5.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能够抑制DPP-4的活性,增加内源性GLP-1的水平。
3. 新型糖尿病药物使用指南在使用新型糖尿病药物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并按照其建议使用。
以下为新型糖尿病药物使用的一般指南:1.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通常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2. 胰岛素增敏剂:通常在餐后服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3. 胰岛素类似物: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皮下注射,通常在餐前注射。
4. GLP-1受体激动剂:通常在餐前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5. DPP-4抑制剂:通常在餐前服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新型糖尿病药物期间,请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3. 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 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在调整药物剂量时。
5. 及时向医生报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糖尿病药物治疗完整版
糖尿病药物治疗完整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功能不全引起。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不合理,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各种方式和常用药物。
一、口服药物治疗1.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抑制剂、肝脏糖原酶抑制剂等。
其中,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是口服降糖药物中最常用的两类。
2. 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3.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有磺脲类药物、胰岛肽类药物等。
二、胰岛素治疗1. 胰岛素分类胰岛素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可以分为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2. 胰岛素治疗时机和方法胰岛素治疗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情况。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和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种类和用药方法。
三、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 不良反应糖尿病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2. 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糖尿病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规定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能够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四、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1. 糖尿病治疗的个体化原则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用药方法和剂量的确定。
不同患者的疾病程度、病情控制情况和生活习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一、磺脲类:适用于II型糖尿病,消瘦的患者1.D860(甲糖宁,甲苯磺丁脲)2. 格列本(苯)脲 (优降糖)3.消渴丸4. 格列吡嗪 (美吡哒、优哒灵美、迪沙、依必达、瑞易宁等)5. 格列齐特 (达美康)6. 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7.*** 格列喹酮 (糖适平 )8. *** 格列美脲(迪北、万苏平、圣平、伊瑞、亚莫利):二、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1.降糖灵(苯乙双胍)2.降糖片3.盐酸二甲双胍片三、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1. *** 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2. 那格列奈 (唐力、唐瑞、万苏欣)四、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饭后血糖高1. *** 拜唐苹(平)(阿卡波糖,Acarbose、卡搏平、倍欣)2. 伏格列波糖五、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适合肥胖患者1.罗格列酮(文迪雅)2. 吡格列酮(曲格列酮)(艾汀)------------其中,格列美脲、阿卡波糖(拜糖平)、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和瑞格列奈进入市场较晚,但它们由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而被称为“五朵金花”,其对应产品的代表品牌分别是亚莫利(万苏平,迪北...))、拜糖平、文迪雅、艾汀、诺和龙(孚来迪)。
================================================一、磺脲类:适用于II型糖尿病,不胖的患者如果你是II型糖尿病,不胖的人,医生一定会首选黄脲类的药给你用,一般的讲,我们用黄脲类的药只用其中的一种,不可能用两种同样的黄脲类的药用在你一个人身上,你又用优降糖,又用美吡达是不对的,就用黄脲病类里一种药,而且开始用药都是用小量的开始,因为黄脲类的药能够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多了以后,假如你血糖本身不太高,它可以引起低血糖,低血糖以后呢有症状不说有时候还有危险,所以开始小量,然后监测血糖,控制要是不理想,慢慢加量,所以这是黄脲类的用药是这样一个用药原则,朋友们要知道黄脲类用药一般是在饭前半小时用药,适合于不胖的人用。
药理学第三十二章抗糖尿病药PPT
CHAPTER
04
抗糖尿病药的联合应用与优化 治疗
联合用药的原则与策略
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协同作 用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VS
策略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病程、 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联合用药方案 。
低血糖反应是抗糖尿病药最常见的副作用, 可能导致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
详细描述
抗糖尿病药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来发挥作用, 但过度降低血糖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症状 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但 通常在服药后不久出现。
体重增加
总结词
抗糖尿病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这可能与药 物对食欲和代谢的影响有关。
详细描述
一些抗糖尿病药可能刺激食欲或影响身体对 脂肪和糖的代谢,从而导致体重增加。体重 增加可能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心血管事件
要点一
总结词
某些抗糖尿病药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特别是对于 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一些抗糖尿病药可能影响血脂水平或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 ,从而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因此,在选择抗糖尿 病药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心血管风险因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 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心血管事件风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增 加,尤其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升高,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1. 口服药物治疗:- 胰岛素分泌增加剂:包括磺脲类、磺酰脲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善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降低血糖水平。
- 胰岛素敏感剂:如噻唑烷二酮类、苯磺酸类和二甲双胍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加胰岛素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肠道吸收抑制剂: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戊糖酐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少餐后血糖的上升。
2. 胰岛素注射治疗:- 胰岛素注射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胰岛素可以替代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 胰岛素注射分为多个类型,包括快速作用型、中效作用型和长效作用型。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餐后血糖的波动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
3. 药物联合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个体化调整,单一药物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医生可能会将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 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包括胰岛素和口服药物的联合使用,以及口服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包括血糖、胰岛素水平、肾功能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患者应该时刻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
-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治疗药物及其作用靶点
改善胰岛素抵抗,主要 用于治疗T2DM。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速效胰岛素
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主要用 于控制餐后血糖。
中效胰岛素
起效较慢,持续时间中等,主 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和空腹血 糖。
长效胰岛素
起效慢,持续时间长,主要用 于控制空腹血糖。
胰岛素类似物
通过修饰胰岛素分子结构,改 变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如速效 胰岛素类似物、长效胰岛素类
02 糖尿病治疗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
磺酰脲类
格列奈类
双胍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 剂
噻唑烷二酮类
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 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 主要用于治疗T2DM。
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 血糖水平,主要用于治 疗T2DM。
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 改善胰岛素抵抗,主要 用于治疗T2DM。
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 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 吸收,主要用于治疗 T2DM。
SGLT2抑制剂能够抑制肾脏对葡 萄糖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
平。
减轻体重
SGLT2抑制剂能够减少葡萄糖的利 用,增加脂肪的燃烧,从而减轻体 重。
保护心血管
SGLT2抑制剂能够降低血压、降低 血脂,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糖尿病治疗药物及其作用靶点
汇报人: 2023-11-22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治疗药物 • 作用靶点
0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和类型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细 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引起的高血 糖引起。
糖尿病类型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 糖尿病等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
糖尿病药物进展与评价
糖尿病药物市场现状
01
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胰岛素和 口服降糖药是市场主导产品。
02
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 市场。
03
随着新药的研发上市,糖尿病药物市场将进一步扩 大。
糖尿病药物研发趋势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和长效 制剂:提高用药便利性和 患者依从性。
复方制剂和固定剂量组合: 方便患者使用,提高用药 效果。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
总结词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是针对传统胰岛素的改进,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
详细描述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包括超长效和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等。这些药物在模拟生理 性胰岛素分泌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降低低血糖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
总结词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是具有多重作用机制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能够同时降低血糖和减 轻体重。
新型口服降糖药:针对新 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药物 研发。
个体化用药和精准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 佳治疗方案。
02 新型糖尿病药物进展
新型口服降糖药
总结词
新型口服降糖药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 择。
详细描述
新型口服降糖药包括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等。这些 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降低血糖,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对于2型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联合用药策略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搭配不同作用机制的 降糖药物,以达到协同降糖的效果。
02 联合用药可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提高 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03 需要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和 药物冲突。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面对糖尿病,人们一定不要退缩,要了解一下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合理的进行治疗。
下面带你了解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希望对你有帮助!糖尿病的治疗药物1、磺脲类降糖药(如D860)与其合用后增高血糖的药物:利尿剂,如噻嗪类、速尿、利尿酸;消炎止痛类药,如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三环类抗抑郁药;雌激素等。
与其合用后降低血糖的药物:退热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消炎药,如磺胺类、青霉素、氯霉素;抗高血压药,如利血平、B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药物,如心得安等。
2、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与其合用后增高血糖的药物:果胶树脂。
与其合用后降低血糖的药物:H2受体抑制剂,如西米替丁、乙醇(酒精)。
3、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与其合用后增高血糖的药物:淀粉酶、胰酶等。
与其合用后降低血糖的药物:新霉素。
4、目前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中成药消渴丸。
主要成分: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
功用及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具有改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
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5~20粒,每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
降糖舒。
主要成分:由人参、生地、熟地、黄芪、黄精、刺五加、荔枝核、丹参等22种中药组成。
功用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对改善口干、便秘、乏力等临床症状及降低血糖有一定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无严重并发症者。
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6片,每日3~4次,Ⅰ型糖尿病及有严重并发症者不宜服用。
糖尿病患者用药治疗存在误区误区一:选药不当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患者用口服降糖药,都不合适选择应尽量避免。
误区二:同类药物合用,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等多种,每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但同类药物作用机制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类药物合用。
糖尿病治疗药物概述
糖尿病治疗药物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全球各地都有大量人口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治疗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世界卫生组织也倡导通过预防和治疗控制糖尿病的流行。
本文将就糖尿病治疗药物进行概述。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分类1.胰岛素类药物:包括常规胰岛素(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口服胰岛素增敏剂(如格列美脲、米格列酮),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奈、格列吡嗪等)等。
2.口服降糖药物:包括双胍类(如二甲双胍)、磺脲类(如格列吡嗪)、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如格列酮)、胰岛素敏感剂受体激动剂(如格列齐)等。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应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其病情、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
轻度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尤其是二甲双胍。
其作用是抑制肝糖原的生成,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并降低血糖生成。
这个药物有很好的耐受性,副作用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少,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重度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对于重度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使用胰岛素类药物。
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但其药效不稳定,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配制不同剂量或者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此外,口服胰岛素增敏剂、促泌剂等药物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糖的利用,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正如其他治疗药物一样,糖尿病治疗药物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容易产生低血糖反应,包括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胰岛素促泌剂和增敏剂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以及排尿增多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时候,需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查血糖、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有关指标。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方法涉及到多种因素,不同的治疗药物应该因人而异。
应该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听从医生的建议,严格遵守治疗方案,保持规律生活,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自身康复。
糖尿病治疗药物与肿瘤相关性概述
糖尿病治疗药物与肿瘤相关性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与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和老龄化等因素有关。
同时,肿瘤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生可能与生活方式、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治疗药物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1.口服药物糖尿病口服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格列奈类、糖基转移酶抑制剂(GLP-1)等。
其中,磺脲类药物最早应用于糖尿病治疗,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或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肝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异生、提高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等途径降低血糖。
目前的研究数据显示,双胍类药物可以降低某些类型的癌症的风险,如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
格列奈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肝脏糖原分解来降低血糖。
一些研究表明,格列奈类药物使用时间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GLP-1是一种胃肠激素,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胃肠转运和降低葡萄糖生成等途径来降低血糖。
然而,目前的研究数据并没有明确表明GLP-1药物与肿瘤的相关性。
2.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用于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物,其通过促进葡萄糖入胰岛素靶细胞,并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来降低血糖。
与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不同,胰岛素可以对肿瘤细胞直接产生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胰岛素时间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其肝癌、肺癌和结肠癌等癌症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
在不同药物类型的影响下,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也不同。
例如,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可能增加肝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而双胍类药物则可能降低某些类型的癌症的风险。
2.用药时间使用糖尿病药物的时间越长,其对肿瘤风险的影响也越大。
3.患者基本情况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也会影响糖尿病治疗药物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
治疗糖尿病常用药
治疗糖尿病常用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有超过4亿的成年人受到糖尿病困扰,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治疗糖尿病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才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药物。
一、胰岛素类药物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情况。
胰岛素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进入细胞内,从而起到降糖效果。
胰岛素种类繁多,包括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等,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胰岛素类型和使用方式。
二、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胰高血糖素类药物等。
患者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时需注意剂量和时间,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三、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新型的降糖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
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模拟GLP-1的作用,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与传统口服降糖药物相比,GLP-1受体激动剂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有助于减重和保护β细胞的功能。
四、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是一类可以通过抑制肾脏中的SGLT-2转运蛋白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的药物,从而促进尿糖的排泄,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SGLT-2抑制剂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药物选择之一。
总之,治疗糖尿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生活方式,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血糖水平,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健康评估,避免疏忽治疗。
同时,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环节,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有效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长期使用可能增加体重
详细描述
长期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影响患者的 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总结词
作用机制独特
详细描述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 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更快地释放胰岛素。适用于2型糖尿 病,尤其是以空腹高血糖为主的患者。
总结词
口服降糖药
通过口服方式起效,包括促胰岛素分 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等。
02 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
总结词
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磺脲类降糖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发挥降糖作 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轻度患 者。
总结词
低血糖风险
详细描述
由于磺脲类降糖药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可能导致低 血糖反应,尤其在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风险 增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 口服降糖药 •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
01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01
02
03
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水平 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 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
关注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 在使用的药物。
其他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
SGLT2抑制剂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痛、鼻咽炎等副 作用。
可能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低血糖等副 作用。
糖尿病降糖药物(二)(2024)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降糖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降糖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降糖药物。
正文内容:一、胰岛素促释剂类药物1.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抑制肠道的葡萄糖吸收,减少血糖的升高。
二、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1.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葡萄糖和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
2.肽类类似物(如胰岛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降低胃肠道的葡萄糖吸收。
三、胰岛素抑制剂类药物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米格列糖):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2.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拮抗剂(如利拉鲁肽):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减少血糖降低的效应。
四、胰岛素释放强化剂类药物1.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喹酮):通过抑制KATP通道,增强胰岛素的分泌。
2.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抑制二肽酶4(DPP4)的活性,增加胰岛素样肽1的半衰期,提高胰岛素的分泌。
五、其他降糖药物1.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诺贝特):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来改善血糖控制。
2.硫酮尿嘧啶类药物(如甲磺酸格列汀):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和减少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降糖药物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机制和病情,有各具特点的药物可供选择。
在治疗糖尿病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同时,患者也要做好日常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 7类药物糖尿病是因为身体的胰岛素产生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的代谢阻碍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一些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糖尿病的患者在逐年上升,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糖尿病比较特殊,患上此病就意味着要一辈子进行用药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上比较常见的7种药物,他们的分类和应用方式。
1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制剂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和2型这两种,1型是指患者由于胰岛素细胞被破坏,造成其产生缺乏而患病的,2型是由于胰岛素减少而患病的。
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是口服降糖药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选择,所以以下分析了常见的六种口服药和一种胰岛素制剂。
1.1磺酰脲类此类药物是用于胰岛素的促泌药,患者口服后可以刺激胰岛素的产生。
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这一类药物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血液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血管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2型的糖尿病患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低血糖或年龄偏大、肝肾功能有缺陷的患者不建议使用。
1.2非磺酰脲类此类药物也是一种胰岛素的促泌药,和上一种比较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结合点,这种药不会直接与β细胞接触,不会阻碍患者细胞之中的蛋白质组合,也不会影响本来就已经较弱的胰岛β细胞再分泌胰岛素,所以不会对β细胞的功能造成损害。
其中瑞格列奈,对于血糖的控制效果极好,能够降低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对2型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3双胍类此类药物是一种降糖药,对患者的肝脏的葡萄糖输出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能够强化周边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程度,提高不是胰岛素的介导的其他葡萄糖吸收消化功能,加强旁边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以此来防止血糖的升高。
其中二甲双胍,是一种很安全副作用较少的药物,此药只对已经增长的那部分血糖产生作用,不会对正常的血糖有任何影响,对患者的内脏也有一定的保护功能,推荐2型的肥胖患者使用。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目前常用的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一、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是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2型糖尿病感染者。
根据其作用机制,口服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胰岛素释放促进剂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素的释放来降低血糖水平。
目前常用的促胰岛素释放药物有磺脲类似物和非磺脲类似物。
磺脲类似物包括磺脲(例如格列美脲)和替格列美脲。
它们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
非磺脲类似物包括利格列汀和噻格列汀等,通过其他机制来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2、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可以模拟GLP-1效应的药物。
GLP-1是一种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肠激素,同时还能延缓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和食欲。
这些药物包括阿利-格列汀、利拉鲁肽和达格列汀等。
GLP-1受体激动剂的优点是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
3、胰岛素抵抗改善剂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之一。
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抗性。
常用的胰岛素抵抗改善剂包括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剂(例如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等。
4、糖苷酶抑制剂糖苷酶是一种能够降解大分子糖类的酶,包括α-葡萄糖苷酶和蔗糖酶。
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糖苷酶的活性,减缓糖类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用的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和沙格列酮等。
5、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是一种脂类,不仅存在于血液中,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入。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能够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改善胆固醇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常用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和罗伐司特等。
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治疗药物概述吴俗摘要:由于糖尿病患病率得急剧上升,世界各国在现有治疗糖尿病药物基础上加大科研力度,不斷有新得药物投入生产与应用临床,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以国外相关文献为基础,舟目前临床使用得糖尿病治疗药物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望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研制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询言:糖尿•病(diabetes me I I itus, DM)就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与/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得以高血糖为特征得代谢性疾病。
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就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得损害及其功能障埒与衰竭⑴。
糖尿病就是一种全球性得高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其中2、3亿在发展中国家。
但就是糖尿病得患病率近年来迅速上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计,2012年全球糖尿病人已经超过3 亿,这一数据将世界卫生组织得预测提前了 15年⑵。
中国近期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表明,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礼远高于全球平均患病率6、4乳按此患病率估算,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9000万,即我国糖尿病想病人数约占全球糖尿病人数得1/3,并且还有约1、5亿得糖尿病危险人群⑶。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与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Mellitus, T1DM)就是一种由于胰岛3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有酮症倾向得糖尿病O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I itus, T2DM)主要就是由于胰岛B 细胞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而导致得,并且随着病程得发展,2型糖尿病往往伴随着胰岛3细胞功能得损伤直至凋亡“呵,2型糖尿病大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得90495%。
目前针对1型糖尿病得治疗手段主要就是胰岛素治疗,而2 型糖尿病得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就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⑹。
但就是目前应用于临床得口服降糖药物仍然具有很多缺点,它们得作用机理主要就是通过促进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得敏感性,或者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DPP-IV)来增加内源性GLP-1得水平,从而实现降低血糖得目得。
但就是它们得缺点就是只能抑制血糖水平过高,无法阻止B细胞凋亡,只能“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糖廉病病程得发展⑺。
然而,近年来随着对胰高血糖素样肽T及其类似物得深入研究, 已经有胰高血糖素样肽T类似物药物上市,临床结杲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T类似物药物能够从根本上逆转糖尿病得病因,阻止B细胞凋亡,促进3细胞增殖与分化,有望从根本上治疗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治疗药物得开发开拓了一个崭新得领域。
仁目前临床使用得降糖药物现有得一些口服降糖药物就是目前治疗糖尿病得主要方法。
主要有:J 促胰岛素分泌得磺酰朦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脉/gl imep i r ide),其通过抑制(3细胞ATP依赖性得钾通道,使f外流,B细胞去极化,Ca"内流进而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还可增强胰岛素与其受体得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得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非磺酰淼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如瑞格列奈),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腺类药物类似,也就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得分泌达到降糖效果,但该类药物与磺酰淼受体结合与分离得速度更快,因此可以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同吋还能够减轻胰岛3 细胞负担⑻。
2、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得药物如PPAR Y激动剂或PPAR Y / a双重激动剂嚏哎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rOSigl itazone),本类药物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得敏感性进而提高组织利用胰岛素得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 可以一定程度得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并且还具有一定得胰岛B细胞保护作用闻。
3. 双弧类(如二甲双弧人双弧类药物由于并不刺激胰岛3细胞,所以对正常人无明显作用而对II型糖尿病人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它主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与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来达到降低血糖得作用4. a-糖甘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本类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蔗糖酶、葡萄糖淀粉酶与麦茅糖酶,阻断h 4-糖甘键得水解,延缓蔗糖、淀粉与麦茅糖在小肠降解成葡萄糖来达到降低餐后血糖得作用冋。
但由于糖尿病病因得复杂性,虽然这些口服降糖药物得疗效确切,可就是也存在很多不足。
1、磅酰淼类降糖药物治疗II型糖尿病得药理机制为非葡萄糖依赖性,容易造成低血糖;而且由于磺酰脉类药物就是通过阻断胰岛B细胞上得钾通道,促进胰岛素分泌,这易引超胰岛B细胞得进一步损伤,可能促进糖尿病病程得发展,还会引超继发性失效,许多患者治疗后出现快速耐药性。
同样,非磅酰淼类降糖药物治疗也容易造成低血糖(⑶。
2、嚏哇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引起体重增加与周围性水肿并诱发心力衰竭,对老年人及心脏功能不好得人,需要避免使用该类药物,另有报道该类药物可引超老年女性患者骨量减少【⑷。
3、双加^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脈一般虽然耐受性较好,但有时会出现剂量相关得胃肠道副作用,且肝、肾功能障碍者还有发生乳酸酸中毒得危险佃。
4. a-糖甘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由于这类药品得主要作用机理为延缓食物得吸收,尤其就是多糖类食物,故本类药品只适用于东方型饮食,即以米,面等为主食得人群;而不适用于西方型饮食, 即以肉类,蛋类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为主食得人群,并且此类药品容易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叭此外,以上口服糖尿病药物在治疗II型糖尿病症中其最大得不足就是无法逆转糖尿病得病因,即“治标不知本”,对于胰岛B细胞得生长、分化、增殖无明显作用。
2、 DPP-IV抑制剂类降糖药物DPP-IV能迅速且特异性地水解N末端含有脯氨酸(Pro)或丙氨酸(Ala)得肽使体内多种SDF-1 (1-68), GLP-1 (7-36), BNP(1-32),SP(1-11), NPY(1-36), PYY(1-36), GLP-2( 1-33)与GIP(1-42)。
其中作用于GLP-1 (7-36)与GIP(1-42)会产生N端切斷得多肽GLPT(9-36)与GIP(3-42),失去胰岛素诱导活性。
DPP-IV抑制剂通过与酶得催化结构域结合,抑制其活性,保护内源性GIP与6LP-1免受DPP-IV得降解, 升高血中GIP 与GLPT水平,增加葡萄糖刺激得胰岛素分泌,改善葡萄糖耐受水平[17]目前已知DPP-IV就是一种肠促胰岛激素调节因子,而其她成员如DPP-VI I LDPP-IX与DPP-X得功能却未明确。
通过大鼠与狗模型测试了选择性抑制DPP-IV、DPP-VI I I与DPP-IX得作用。
结果发现抑制DPP -VI I I与DPP-IX导致大鼠脱毛、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脾肿大.多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与死亡,引超狗胃肠道毒性。
抑制DPP-X仅引超大鼠网织红细胞减少。
而选择性抑制DPP-1V对两种动物均无毒性。
在体外模型中,抑制DPP-VI I I与DPP-IX还会削弱人T细胞得激活;选择性DPP-IV抑制剂对之无活性。
研究提示以往认为抑制DPP-IV对免疫功能得影响至少部分可归因于抑制DPP-VI I I与DPP-IX。
因此评估候选药物得选择性对DPP IV抑制剂类降糖药物得安全性非常重要。
另夕hDPP IV抑制剂除了能够稳定GLP-1 (7-36)与GIP(1-42),还能延长例如PYY、NPY与P物质及趋化因子得作用。
由于这些多肽具有一定得生理作用,因此存在潜在得不良反应风险, 例如趋化因子可能会引超炎症反应,NPY可能会造成神经源性炎症与高血压等。
尽管这些不良反应没有在临床前得动物或者临床研究中发现,但就是应该引超足够得警惕。
迄今DPP-IV抑制剂得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发得抑制剂对DPP-IV有企得抑制作用,但对其她亚型得二肽基肽酶选择性不高。
第二阶段开发得抑制剂对DPP-IV具有高抑制活性与高选择性,一般对其她二肽基肽酶得IS 值均就是其对DPP-1V抑制得WOO倍以上。
第三阶段开发得抑制剂,不仅具有高活性与高选择性,而且药物得作用时间能持续24小时以上。
目前已有5个DPP-IV抑制剂上市时叫即:西格列汀(sitagi iptin).维格列汀(vi IdagI ipt in)、沙格列汀(saxagi ipt in)、阿洛列汀(aIogI ipt in)以及利拉列汀(linagliptin)o此外,百吋美施贵宝公司最新开发得基于毗咯烷结构得DPP-IV抑制剂沙格列汀(saxagi iptin),日本式田公司开发小分子杂环结构阿洛列汀(alogi i pt 1 n),以及利拉列汀(I inagi iptin),近两年陆续在各个国家上市。
另外还有Glenmark公司得三环衍生物GRC-8200与日本田边制药公司得TA-6666 等目前处在III期临床试验得化合物。
虽然DPP-IV抑制剂有很多优点,如可以口服,同时延长内源性GLP-1作用得特点,但就是临床应用发现,DPP-IV与GLPT受体激动剂还就是有一些差别,最明显得就就是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有减轻体重得作用而DPP-IV却没有。
3.陕岛素治疗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最有效得方法就是注射胰岛素。
在临床上釆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得方法来延缓糖尿病进程,即使就是2型糖尿病初期,国际上通行得方法也就是控制饮食或者推荐注射胰岛素因为糖尿病发病之初,往往本身胰岛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如仍然继续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得药物,更就是增加了胰岛 3细胞得负担,加速它得衰竭。
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使自身胰岛B细胞得以被保护,有利于保存残存得胰岛功能,促进胰岛B细胞功能得部分恢复。
临床试验研究发现部分新诊断得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后,可以很好得解除高血糖引起得并发症,延缓了胰岛功能得恶化,甚至有部分患者得胰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恢复,停止胰岛素治疗后相当长得一段时间内.仍可以不用任何药物而维持血糖得稳定,以至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根治。
但就是使用胰岛素会出现低血糖得危险。
受到剂量大小、注射部位、注射途径、个体差异或注射后未进食等因素得影响,如果使用胰岛素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严重得低血糖副作用(勿。
因此寻找能够安全得降血糖同时可以逆转糖尿病病因得药物就是目前糖尿病药物研究得当务之急。
4.肢高血糖素样肽T (GLP-1) 降血糖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 I ike pept ide-1, GLP-I)就是小肠L细胞分泌得一种多肽类肠促胰岛素。
GLP-1在体内得活性形式主要有GLP-1 (7-37) <基端与经过酰胺化酶酶切后形成得GLP-1 (7-36)酰胺端,其中酰胺端为GLP-1在体内得主要形式,约占总量得80%。
GLP-1具有很强得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它主要通过激动GLP-1受体(GLPT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来发挥生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