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021/10/10
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 横绝四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2021/10/10
3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拚得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
2021/10/10
4
二、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 会秩序的纽带
2021/10/10
10
第一、传统社会的封闭性。
第二、小农生产方式的局限性。
第三、人类求稳定、求平衡的社 会心理。
2021/10/10
11
损有余而补不足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2021/10/10
12
2021/10/10
6
三、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 利。
利者,义之和也。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 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义者,利之足也......废义则利
不立。
2021/10/107Fra bibliotek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 无义则贫 。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积极进取的价 值取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 立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
2021/10/10
1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021/10/10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 价值观
● 价值观反映人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 以及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 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 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 的精神目标系统,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 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 分。
在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 有的处于主导地位,有的处于从属地位。
➢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论语·雍也》
➢ 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
矣。
——《孟子·尽心上》
➢ 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是天赋的,认识了自己 的善性便能认识天。要求通过尽心、养性等途 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
《周易》:
参赞天地之化育
Ø 人生天地之间,凭借智慧、勇气和能力,克 服自然界对人类存在的不利因素,创造出一 个完满、和谐的人生,弥补天地缺憾。

• 儒家之“仁”是从血缘关系向外延伸,推导 而来的。这决定了儒家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 大特征。
孟子:“亲亲,仁也。” (《孟子·尽心上》)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 由血统—政统—道统的致思路径,后来演化 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 人生哲学模式。
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 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倾向,统率着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 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 一种文化的基本观念。
价值观分两类: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内核,位于最里面的第一圆圈, 由里向外扩散、渗透,统摄价值体系各层次 。
三才:天、地、人
➢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毛素文通常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这主要是就儒家的价值取向而言。

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整体系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还存在大量独立于儒家文化之外的文化内容。

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吸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相拒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从总体上看,都非常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大多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了范宣子和叔孙豹讨论“不朽”问题的对话,对话中范宣子把家族的兴旺看作是不朽,而叔孙豹则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是三不朽,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这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论来源。

而直接提出此价值观的是《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以“格物”为起点,层层递进,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加强自我道德完善,然后由己及人,从“格物”到“修身”都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

而当儒家这种积极的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受到挫折而无法实现时,他们继而转向道家思想中去寻找寄托。

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内核。

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注重内在修养,即人格和道德的自我完善。

中国文化概论 第四章

中国文化概论  第四章

固小农经济状态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被誉
为“礼仪之邦”与此不无关系。
当代画家范曾书法楹联
重义轻利
义与利既是哲学讨论的范畴,又是物质与 精神关系的特殊体现。总的来看,在义与利的关 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 轻利。《易·乾·文言》认为“利者,义之和也” ,即 义与利是统一的,一定的道德行为必然会给人带 来利益。孔子也不否认利,但他的理解是“邦有 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利义的关 系上他更强调重义轻利,要求“见利思义”,“义然 后取” 。这种“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的观念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 观。
备,实现中和之美。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是一种进取有为的人生哲学。
修身即修养身心,主要指道德的自我约
束、自我完善,包括三个层面,即要有志向、 人格和道德。“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 回” ,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 四海” 的远大的志向,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富 于开拓,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
—— 《孟子·滕文公上》
以伦理道德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秩
序是传统中国人的共识,也是中华民族普遍的、自
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主张个人要“志于道,
据于德”,国君要“为政以德” ,“道”是理想人格或社
会愿 景 ,“德 ”是立身的根本和行为准则 ,由一己推
及到社会,以道德理念提升整个社会的治理水平 。
————《论语》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说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
• 事善能。水能方能圆。人要象水那样灵活四 通,通权达变,有极强的创新、应变能力。
• 动善时。时,时势。水的动静,能顺应时势。 • 人要善于把握时机,一切行为能与时推移,
相机而行。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
•二、群已、义利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予以更多关注,崇 尚个体价值,对逍遥境界的追求。 道家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 庄子哲学本质上是生命哲学。庄子对生命的 关注从两方面展开:
人们通常称儒家为“入世”,称道家为 “出世”。
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莫 知其所终”(《史记•老子列传》),为后世树立 了“出世”的楷模。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
庄子将老子的“出世”做了淋漓尽致的发 挥。
《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 若命,德之至也。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
价值取向
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 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 立场与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倾 向。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
价值取向分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okeach (洛奇赤),分为两大类: 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
终极价值,反映人们有关最 终想要达到目标的信念;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由血统—政统—道统的致思路径,后来演化 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 人生哲学模式。 “仁学”因植根于亿万人心深处最切近、最 本能的血亲观念之上,获得远胜于其他学派 的巩固地位,从而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伦理 及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
老庄把“道”看作流贯宇宙、 社会、人生的唯一规律。 规律的表现形态,是自然地 运行,因此是“无为”。 自然无为,便是“德”。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所以,天道自然,人道无为, 这是永恒的的法则。

中国文化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的主题和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厚的文化之一,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演化出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这些主题和价值取向通过文字、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表现而得以体现,与此同时也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之中。

一、文化主题中国文化主题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文主义,它将人作为世间万物的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在中国文化中,一切都是以人为本的,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无论是文学、艺术、哲学还是政治,都强调人性、人情和人的伦理道德。

另一个重要的文化主题是道德,道德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从《论语》到《大学》、《中庸》,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崇尚和平、尊重自然的主题,以及追求精神内涵、追求心灵境界的主题等。

二、文化价值取向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和谐”的理念。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万物之间都应该相互和谐,处处体现着相互协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品质。

这种和谐的理念不仅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

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尊重长者、敬爱师长等传统道德,以及注重节俭、勤劳、淳朴的品质等。

这些价值取向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独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文化中还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往往表现在“文以载道”、“以文化和自信心”这样的口号和宣言中。

三、文化的历程和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升华。

在新的历史发展环境下,中国文化需要在保留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领域,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文化正朝着多元、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寻求创新发展的道路,弘扬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将其发扬光大。

总之,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拥有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和价值取向,无论是人文主义、道德、和谐理念,还是尊重传统、节俭勤劳等品质,都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0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 值观
仁爱与和谐
仁爱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仁爱,即关爱和同情他人,尊重和照顾他人 的需要。这种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观。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种价值观旨在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包括注重人 文精神、强调家庭观念、倡导中 庸之道、追求天人合一等。
历史背景与发展
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在漫长的历 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和发展,形 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 秦时期、汉唐时期和宋明时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特点和代表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亲情
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支 持,促进家庭和睦。
勤俭
推崇勤劳节俭,培养良好的生 活态度。
忍耐
培养耐心和宽容心态,增强家 庭抗压能力。
企业文化的借鉴
和谐
倡导团队协作,促进企业内部和谐。
创新
鼓励创新思维,推动企业发展。
忠诚
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企业凝聚力 。
诚信
树立企业诚信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文化产业的推动与发展
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和 传承。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 ,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加强文化产业品牌建设
培育和推广文化产业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化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提纲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提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简析:高二年级政治课开设的是《文化生活》,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第一,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针对性、更有效地贯彻“三贴近〞原如此,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容,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英文名:Special Subj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代码: 04413013一、课程根本情况1.学分:2分学时: 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0 〕2.课程性质:专业限定选修课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田广林高等教育参考书目: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师大学。

梁漱溟《东西文化与其哲学》,商务印书馆。

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

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大学。

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中国和平。

小枫《中国文化特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

〔英〕罗素(Bertrand Russell)《中国问题》,学林。

〔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

胡道静、戚文《周易十讲》,人民。

锦全、达文《中国哲学初步》人民。

文初、述卓等《中国山水文化》,人民。

天喻等《中华文化史》,人民。

二﹑课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与围十分宽广,材料极为丰富。

我们作为高等学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旨在使在校大学生对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开展问题以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学会做人。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

一、以修、齐、治、平为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至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民,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大 学》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是“三不朽”,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 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而成仁。——《论语》
崇尚平均主义在历代农民起义中也可以看出来:
1. 东汉末黄巾起义军提出了“太平”的口号,太平,即非常公平。 2. 唐末黄巢起义,他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打出了“平均”的旗帜。 3. 北宋王小波起义以“均贫富”为理想;南宋钟相、杨么起义以“等贵贱、 均 贫富”为理想。 4. 元末农民起义以“杀尽不平方太平”为旗帜; 5. 明末李自成要“均田”。 6.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则有“四有二无”的社会理想。
(一) 直觉思维是直观与体悟的统一
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是在直观和体悟的基础上把握事物 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观,就是对事物进行整体的观察所产生 的感觉;体悟,就是用心来观察,以过去的经验为积淀,对 事物进行感悟和体验。 “盖天说”—— 西汉杨雄等 “浑天说”—— 东汉张衡

(二)直觉思维是一种特殊的顿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天下大同
大同 : 儒家在《礼记· 礼运》中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礼运》 近代康有为《大同书》也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 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二)崇尚自然的道家
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 宇宙之本源等。以“道”为学说核心 内容的学派被称为“道家”。“道家 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 危险”(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是以 超然的态度对待尘世的纷争。
道家认为,人生在世,受到无数外在 的束缚,如肌体之累,声色之乐,利 禄之欲,死亡之惧,仁义礼乐之羁, 只有超然于这一切之上,才能领会到 人生之真谛——道。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不同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
追求仁义的儒家 崇尚自然的道家 主张兼爱互利的墨家 注重功利的法家
二、不同学派的人生哲学模式
儒家人生哲学模式 道家人生哲学模式 佛家人生哲学模式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不同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指的是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 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 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一、不同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追求仁义的儒家
2.以义为价值准绳
在价值判断方面,确定人的行为是 否符合“仁”的精神、“礼”的规 范,儒家提出必须以“义”为价值 准绳。
孔子以义为立身之本:“君子喻于 义。”(《论语·里仁》)“君子以义为 上。”(《论语•阳货》)孟子:“义, 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荀 子:“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 义者辱。”(《荀子•荣辱》)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不同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追求仁义的儒家
1.以仁为思想核心
“仁”的概念,古已有之。春秋时代“仁”的涵义丰富 起来。《左传》多次出现“仁”的概念,意义有关政治、 道德、事功多种层面。孔子凭借这些思想资料,创立了 “仁学”体系,并以此作为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包含了丰富的价值取向。

这些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社会伦理、人际关系、教育观念等密切相关,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影响。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价值取向。

一、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这种和谐关系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去攻击破坏自然界。

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调、平和、互帮互助的精神,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种价值取向要求个人顾全大局,强调团结和合作,追求和睦相处的社会关系。

二、人伦君臣关系强调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要求统治者尽职尽责,为民众谋福祉。

父子关系注重家庭的和睦,要求父母尽最大的努力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则要尊敬和孝顺父母。

夫妻关系强调了夫妻之间的相互责任和互相尊重,要求共同经营家庭,互相关心关爱。

兄弟关系注重兄弟之间的友爱和互助,强调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朋友关系强调朋友之间真诚、守信、互相帮助的精神。

三、孝道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指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孝敬和侍奉。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父母是生养育儿的恩人,是家庭的根基,子女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孝道强调了儿女对父母的顺从和尊重,无论父母在世与否,子女都应该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并以孝敬父母为荣。

尊重和行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处世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四、仁爱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倡了仁爱之道,在他看来,仁爱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人性的本质特征。

仁爱要求人们关心他人、同情弱者,乐善好施,对他人宽容和谦虚。

五、诚信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强调人们应该讲信用、守信诺。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化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价值取向。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借此机会,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提倡仁爱、礼义、忠诚、孝敬等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道德观念。

在现代社会,这些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现代的企业管理也需要重视人的因素,推崇和谐的员工关系、公正的用人机制、良好的社会责任等等。

同样,传统文化伦理思想的重要思想核心也可以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管理中。

例如,孔子所说的“以德行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中也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正逐渐地向着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上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认同和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文化可以给现代社会增添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为现代化社会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传统文化必须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和愿望。

因此,在文化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需要进行巧妙地调和,使之两相融合,彼此辉映。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发展之中。

我们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重点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有助于现代化建设的人文因素。

同时,我们也需要适当地开展跨界合作,发掘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文化的内外交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跨界推广。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彼此协调,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也是相互依存的。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紧密相连,二者的融合和交融有助于构建一个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现代化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是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念源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取向。

一、教育意义:1.文化积淀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历史与现实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统价值观念,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涵盖了自然哲学、道德伦理、礼仪制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这种思想和文化传承为人类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

2.道德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被理解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就是一种建立在正确价值观念之上的为人处世的一般准则。

道德教育是养成健康精神、品德高尚和个性独立的重要方式。

从社会角度考虑,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独立、自主和自尊心的表现。

道德文化教育必须始终是社会、家庭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共道德教育,是学校全面育人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一项必备工作。

传统礼仪、道德的传承与弘扬,有效地推动了学生道德素质和个性发展。

3.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是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和对国家文化自信的传承。

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和非凡魅力,才能实现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强盛。

正是鉴于此,我们应该更好地实践中国文化自信,深刻总结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价值,通过不懈努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大地上文化、精神和思想的最高表现形态。

尊重传统、爱国爱家、勤俭治家、诚实守信、敬与爱人等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核心。

这种道德价值观在传承与延续中形成了一种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赋予了人们做人的初衷和理念,以及诸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这种道德规范和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课件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远大的志向,中华民族 不屈不挠,富于开拓,才拥有了持久发展 的内在动力。
• 在人格和道德的修养中,中国传统文 化由于受儒道两家影响,形成了知识 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的精神内核或价值取向.
• 直接提出此价值观的是《礼记·大 学》: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 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 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
• 如果“兼济天下”受挫折,那么就可以 “独善其身”,仍回归到自我的道德与人 格的完善,这与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有 较大关联。
• 这种儒道互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人 生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人们的 身心乎衡,体现了人生进展的有张有弛, 张弛相融的生命哲学。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种 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 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 《左传》记载了范宣子和叔孙豹讨论 “不朽”问题的对话,对话中范宣子 把家族的兴旺看作是不朽,而叔孙豹 则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是三 不朽,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功,其次有立言”。
• 这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重要理论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积极 进取的价值取向
•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个人还是社 会,从总体上看,都非常推崇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价值取向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以儒家“仁义为上”价值取向、墨家“功利为上”价值取向、法家“君权为上”价值取向、道家“贵夫无为”价值取向等为主要代表。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价值取向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以儒家“仁义为上”价值取向、墨家“功利为上”价值取向、法家“君权为上”价值取向、道家“贵夫无为”价值取向等为主要代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的文化互相激荡吸收,体现出了价值取向的交融与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其中很多精华部分对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华文化,流光溢彩,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潜移默化于炎黄子孙的繁衍变化之中,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发展,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结构,至今还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价值取向是主体选取价值的方向,它最集中地表现着选择者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1]。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取向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代表。

一、儒家“仁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儒家认为“仁义”往往表示最高的道德境界、基本的道德原则,“仁义”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可以说“贵仁”代表了孔子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儒家价值观的主导方向。

(一)仁义道德乃人之本性儒家认为,人,作为真正的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一切万物,就在于人有仁义之德。

孔子说:“天地之性(生)人为贵”。

“民治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

孟子认为仁义是“心之所同然者”,是人本身固有的,“仁也者,人也”(《尽心下》)。

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王制》)董仲舒、朱熹皆有诸多相似论述。

他们认为,仁义道德也是人本身固有的一种心灵境界。

“仁者静”、“仁者寿”、“仁者乐山”、“仁者无忧“、“仁者无敌”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心灵意境和精神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