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电路分析》课程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能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2.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如等效变换、电路模型、电路定理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电子电路设计、电力系统的分析等;4.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的介绍和应用;2.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等效变换、电路模型、电路定理等基本分析方法的应用;3.直流电路的分析:包括简单电路的分析、复杂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分析等;4.交流电路的分析:包括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等;5.电路的暂态分析:包括换路定律、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等;6.实际工程问题应用: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组织学生参加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5.采用分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定律、分析方法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0212002)总学时数:340适用专业:应用电子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二)课程定位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简单电子产品设计人员、自动控制设备检修员、急电设备维护人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维修电路板及整机产品、开发简单电子产品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要求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为两个子领域既模拟电子模块和数字电子模块,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制作、调试、设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思路设计此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电子、电工技术人员,让他们能够熟练测试与识别电子元件,能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原理,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与检测设备,会查阅元件资料,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方法,能根据不同电路设计电路测试方案,能排除简单电路故障,可设计简单电子产品,并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员器件的正确选择能力。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低频、数字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0212002)总学时数:340适用专业:应用电子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二)课程定位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简单电子产品设计人员、自动控制设备检修员、急电设备维护人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维修电路板及整机产品、开发简单电子产品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要求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为两个子领域既模拟电子模块和数字电子模块,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制作、调试、设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思路设计此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电子、电工技术人员,让他们能够熟练测试与识别电子元件,能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原理,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与检测设备,会查阅元件资料,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方法,能根据不同电路设计电路测试方案,能排除简单电路故障,可设计简单电子产品,并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员器件的正确选择能力。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0212002)总学时数:340适用专业:应用电子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二)课程定位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简单电子产品设计人员、自动控制设备检修员、急电设备维护人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维修电焊接、1、(1)(2)(3)2、(1)(2)(3)(4)(5)3、(1)(2)(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低频、数字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5)电路安装设计与焊接能力。
(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
(8)简单电路设计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关系“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基本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后续“继电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工业信号检测与控制”、“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智能仪表与计算机测量”、“数控机床维修”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根据电气自动化职业岗位对自动化电子产品设计、工艺、生产、维修方面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10个项目。
1、子领域划分及项目载体子领域划分及项目载体见表1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操作与管理的结合,选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用校本教材。
2.推荐教材3.参考的教学资料学习情境授课计划、引导文、参考资料、工艺文件、项目检查单、项目评价表、教学课件、练习题、企业生产视频。
4.学习网站六、教师要求1.具有系统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
2.具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能力。
3.课内事件部分知道教师必须具备3年以上现场实际工作经历和电子高级工技能等级。
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附件2《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Circuit Analysis)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本科院校绿源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并具备进行电工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增强工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将起重要有作用。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简单电路的不同特性,会用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并且知道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能选择元器件完成的电路安装;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及功率等参数的计算;会对常用单元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能排除故障,调试并编制报告;能用仿真软件对功能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并编制报告;会使用常用电工仪表和电子测量仪器以及常用工具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规范生产、积极创新的意识和维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电压、电流、电动势、电位等概念并知道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并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及使用方法、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解题、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中物理量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的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互感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谐振电路等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阅读电路图并能连接电路图,会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电流以及线性和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并能够会用不同的形式(解析法、相量法、波形图等)表示交流电。
3、素质目标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分工、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具有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水平,为学生将来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理论,具备电路分析、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电路调试、电子设备维修等基本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工基础:包括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2. 电子技术:包括基本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的识别与检测,以及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电源电路等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调试;3. 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包括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安装方法等;4. 电子设备维修:包括常见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5.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包括: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形象地展示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动手能力;4. 校企合作:与电气工程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表现评定;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察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资源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本课程将提供以下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提供电子版供学生参考;2. 课件:提供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3. 习题库: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实践指导:提供实践操作指南,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5.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和论坛,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交流学习。
电子电路研究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它是针对电子产品维修实验员、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助理工程师、电子生产工艺助理工程师<职业资格)所从事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板焊接、电子产品参数检测、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列举)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其所需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抽象层面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为三子领域<课程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的结果,每个学习领域又可以分为一定数量的子领域),分别是模拟电子领域、数字电子领域和高频电子领域.每一领域又分成若干个工程<无论是学习领域也好,还是子领域、工程等也好,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只不过处在不同的层级)。
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工程训练中。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工程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电子基本技能、电路分析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课程教案总目标要求)。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正确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3>具有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
能阅读英语技术资料。
(4>具有低频、数字、高频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代码:05001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64学分:4制订人:审核:《电路分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一)学习领域定位《电路分析基础》是面向应电类、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科学分析学院办学定位为前提,通过专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调查,形成的一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
该课程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是应用电子专业和通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因而是最重要也是最现行的职业基础课,是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的起点.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练一体化,注重理论及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应电、通信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电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
按照认识课程、认识电路、变压器使用及维护、白炽灯、日光灯的安装及维修、认识动态电路、供电及用电等具体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掌握电工技能的基本操作要领。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项目模块下的教学活动又分解设计成若干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电工仪器仪表、电路设备为载体,按电工工艺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电工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高职学院课程建设及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电子、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和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电工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
3.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选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4.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电路理论: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能够运用电路理论分析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
2. 电阻器与电容器:掌握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电阻器和电容器。
3. 电源与变压器:掌握电源的类型、性能和选用方法,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半导体器件: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半导体器件。
5. 数字电路: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能够运用数字电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6. 实验与实践:完成电工电子实验和实践项目,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7. 综合应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电工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4.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5. 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
电子线路课程标准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160(两学期)学分:8(每学期:4分)适用对象:中职一年级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子线路课程是电类专业必修课,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不仅要通过理论课学习,而且要结合实验,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重事实、贵精确、求真相、尚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成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二、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很强的课程,必须配合一定的实验来强化理论内容,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创新思想的重要手段。
1、在内容上依据行业岗位需求所制定的教学模块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
2、在形式上坚持生动、多样。
将教学内容分四大类,第一为理论知识讲解;第二为验证性实验;第三为综合性实验;第四为仿真实验。
集中演示讲解(包括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实验室常用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在验证理论工作原理中,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
3、在教学上坚持以人为本,师生互动;严格要求,启发式教学。
4、在要求上通过理论的学习,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做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实验、研究和设计实验,让学生得到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5.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基础训练—综合性实验—设计式实验三个层次推进实验进程。
(二) 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选取主要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就业岗位要求。
分析我校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包括: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服务类、电气安装测试类、计算机控制应用及送变电工程类等。
这些工作岗位均要求学生具备常见电子功能电路设计安装调试、电子电路主要测试等技能。
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所需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配合维修电工考核需要,进行课程整合,开展教学内容模块化、任务驱动的学训结合教学方式(三) 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电路分析》可支撑的传统岗位有:维修电工、弱电设备安装、强电设备安装、电器产品制造、电气设备检修、电子、电器产品维修、电气产品销售,是以上岗位所具备能力的基础部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电路分析》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是后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测量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基础。
通过《电路分析》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依据岗位需求,重构重组课程内容,遵循“以必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理念和人的学习认知规律,同时兼顾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课程设计,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各个教学模块中,以寻求“解决方法”,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开发设计。
2.以“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
3.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标准,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4.注重课程服务于专业。
5.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强调应用性,体现工具性,突出先进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综合分析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大部分的相关知识,形成多个知识模块,便于学生综合掌握电气人员必备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典型电工电子电路的学习,真正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应用。
四、课程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电路分析》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实例,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学会学习的能力。
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电子电路装配、焊接与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加工与管理能力,能胜任电子行业产品生产、开发等工作岗位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3.课程衔接本课程的前序课程为《实用电工技术》,后续课程为《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和《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完成项目电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
具体应具备以下能力:1.能熟练使用常见仪器仪表。
2.能够正确测试、选择和使用电子元器件。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电子电路的识图与分析能力。
5.电路安装设计与焊接能力。
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
8.具有电子识图与绘图能力。
9.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10.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为职业技能课程,进行课程设计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课程设计中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一体的思路设计的。
通过实施10个学习情境,完全体现了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这门课程的教学特色,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课程标准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课 程 标 准山东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2012年2月4日专业领域: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课程代码: 03011040课程名称: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所属系部: 电气工程系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1)二、课程目标 (1)三、课程设计 (1)1. 教学设计 (1)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3. 课程考核 (1)4. 教学环境及设备 (1)5. 教师队伍 (1)6. 教材选用 (1)四、实施建议 (1)《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立足于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通过学习常用电子元器件、分析集成电路的典型应用、开展实做训练和电子产品制作,使学生系统了解电子产品生产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具备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选用能力,掌握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如集成触发器、555定时器、集成计数器等的应用电路设计、焊接、调试、装配、检测以及故障排除等方面的技能。
熟悉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培养学生有关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生产的基本步骤和要求等方面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1. 教学设计按照项目导向教学理念,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采取小班教学、分组实施的教学组织模式。
以电子产品制作为主线,以电子元器件的选用、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实做训练、电子产品的制作等各项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
依托电子技术专项实训室,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将各项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法融入实做训练的教学内容中。
根据电子产品制作要求,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工程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
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此处填写课程名称***》课程标准1表1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233. 课程考核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实行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代码:05001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644 分:学人:制订核:审.《电路分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一)学习领域定位《电路分析基础》是面向应电类、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科学分析学院办学定位为前提,通过专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调查,形成的一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
该课程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是应用电子专业和通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因而是最重要也是最现行的职业基础课,是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的起点。
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练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表一学习领域定位学习领域性专业基础课学习领域质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练一体化,注学习领域功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能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前导学习领本学习领域的前导学习领域有《普通物理》域平行学习领高等数学域后续学习领模拟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域(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应电、通信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电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
按照认.识课程、认识电路、变压器使用与维护、白炽灯、日光灯的安装与维修、认识动态电路、供电与用电等具体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掌握电工技能的基本操作要领。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项目模块下的教学活动又分解设计成若干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电工仪器仪表、电路设备为载体,按电工工艺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电工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参考)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参考)一、课程概述“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它是针对电子产品维修试验员、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助理工程师、电子生产工艺助理工程师(职业资格)所从事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板焊接、电子产品参数检测、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列举)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其所需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抽象层面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为三子领域(课程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的结果,每个学习领域又可以分为一定数量的子领域),分别是模拟电子领域、数字电子领域和高频电子领域.每一领域又分成若干个项目(无论是学习领域也好,还是子领域、项目等也好,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只不过处在不同的层级)。
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电子基本技能、电路分析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课程教学总目标要求)。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正确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3)具有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
能阅读英语技术资料。
(4)具有低频、数字、高频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5)利用各种工具进行电路安装与焊接的能力。
(6)具有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电子线路》课程标准3
电子线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电气类和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一般分析方法和基础技能,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
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明显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2、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种类与特性,会看懂一般电子电路图;3、能定性分析简单的电子技术控制(放大)图,具备应用电子技术于工业控制的初步能力;4、会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能对简单电子产品的工作状况及故障作出初步判断;5、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一)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 具备测试电了元器件、单元电路和整机性能指标的初步能力。
2. 能读懂典型电子电路图。
3. 能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故障部位。
4. 能说明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
5. 对简单电子产品的工作状况及故障作出初步判断;。
(二)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2. 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 半导体及PN结主要知识点:半导体的基本特性、本征半导体的概念、杂质半导体、PN结单向导电性。
会分析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掌握杂质半导体的形成过程和特性;能理解PN结的形成过程、掌握PN结单向导电的机理;会判断PN结的正负极。
《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课程标准
《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课程标准
3.通过功能电路装配与调试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学会分析典型功能电路,并能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
4.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当地区域经济特点,积极开发符合本课程标准的教学项目,体现自身特色。
十、教学资源开发
1.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件和收集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多媒体课件等,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活动应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进行,一个学生一个工位。
3.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十一、评价方法与建议
1. 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电子电路装配、焊接与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加工与管理能力,能胜任电子行业产品生产、开发等工作岗位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3.课程衔接
本课程的前序课程为《实用电工技术》,后续课程为《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和《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完成项目电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
具体应具备以下能力:
1.能熟练使用常见仪器仪表。
2.能够正确测试、选择和使用电子元器件。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电子电路的识图与分析能力。
5.电路安装设计与焊接能力。
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
8.具有电子识图与绘图能力。
9.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10.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三、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职业技能课程,进行课程设计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课程设计中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一体的思路设计的。
通过实施10个学习情境,完全体现了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这门课程的教学特色,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四、教学设计
五、课程考核
本学习领域的课程宜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上机随即抽题方式。
其中过程考核包括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乘以权值0.7。
第一个项目占15%,第二个项目占15%,第三个项目占10%,第四个占5%,第五个项目占10%,第六个占5%,第七个项目占5%,第八个项目占20%,第九个项目占10%,第十个占5%,过程考核涵盖项目任务的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实施等几个方面,见表3。
表3 过程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六、学习资源
1.推荐教材
选取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项目教程》,李福军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一版本。
《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孙琳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一版本。
2.参考资料
《模拟电子技术》,张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一版本。
《模拟电子技术》,胡宴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何首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电子技术项目教程》,谢兰清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3.网络资源
仿真软件Multisim10
七、其它
1.本课程标准由教研室与营口天成、辽阳天河消防、广东爱声企业合作开发
2.执笔:唐静、张静
3.审核:孙琳
4.时间:2011年4 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