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叉树结构在复杂多目标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四叉树分解法
四叉树分解法四叉树分解法(Quadtree Decomposition)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用于处理多维空间中的数据。
它将空间划分为四个象限,并将数据按照其位置放入相应的象限中,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
1. 背景介绍多维空间中的数据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等在处理多维数据时效率较低,而四叉树分解法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四叉树分解法最早由Burkhard和Keller于1973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2. 原理与构造四叉树分解法是一种递归的数据结构,它将一个二维空间划分为四个相等的象限,并将数据按照其位置放入相应的象限中。
每个节点可以有四个子节点,如果一个象限中的数据过多,就可以继续将该象限划分为四个子象限,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为止。
3. 插入数据在四叉树中插入数据时,首先需要找到数据所在的象限。
如果该象限已经有子节点,则递归地将数据插入到子节点中;如果该象限没有子节点,则创建子节点并将数据插入。
4. 查询数据在四叉树中查询数据时,首先需要确定查询范围所在的象限。
如果该象限完全包含在查询范围内,则将该象限中的所有数据返回;如果该象限与查询范围有交集,则递归地查询子节点中的数据。
5. 删除数据在四叉树中删除数据时,首先需要找到数据所在的象限。
如果该象限中只有一个数据,则直接删除;如果该象限中有多个数据,则递归地删除子节点中的数据。
6. 应用领域四叉树分解法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图像压缩中,可以使用四叉树分解法将图像划分为多个小块,并根据每个小块的灰度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细分。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四叉树分解法可以用于快速检索地理数据,如地图上的点、线、面等。
7. 优缺点分析四叉树分解法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检索多维数据,尤其适用于稀疏数据。
它的缺点是对于密集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较低,而且在数据更新频繁的情况下,维护四叉树结构的开销较大。
matlab 四叉树表达的迭代区域分裂合并算法
matlab 四叉树表达的迭代区域分裂合并算法
四叉树是一种常用于空间划分和图像处理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将空间划分为四个等分的矩形,并对每个矩形进行编号,形成一颗二叉树。
在处理图像时,四叉树可以表示图像的不同颜色区域,从而方便进行区域合并和分裂等操作。
下面介绍一个使用四叉树表示图像区域的迭代区域分裂合并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图像划分为小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的颜色值;然后根据每个小区域的颜色值分裂或合并区域,直到满足预设的分辨率和颜色差异阈值为止。
具体的算法流程如下:
1. 将图像划分为初始小区域,计算每个区域的颜色值,并构建初始四叉树。
2. 对每个小区域,计算其颜色均值和颜色标准差(用于评估区域内颜色的差异程度)。
3. 如果当前四叉树节点代表的区域中颜色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将该节点进行区域分裂操作。
具体地,将该节点分成四个等分的子节点,并计算每个子节点的颜色均值和颜色标准差。
4. 如果当前四叉树节点代表的区域中颜色差异小于预设的阈值,将该节点进行区域合并操作。
具体地,将该节点所在的父节点合并成一个区域,并计算该区域
的颜色均值和颜色标准差。
5. 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满足预设的分辨率和颜色差异阈值为止。
6. 将四叉树中的每个叶节点表示为一个矩形区域,并用对应的颜色值填充该矩形区域,从而得到分割后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图像的颜色分布较为复杂,很难确定适当的颜色差异阈值和分辨率,因此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叉树的原理总结
四叉树的原理总结
四叉树的原理:四叉树索引的基本思想是将地理空间递归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树结构。
它将已知范围的空间等分成四个相等的⼦空间,如此递归下去,直⾄树的层次达到⼀定深度或者满⾜某种要求后停⽌分割。
特点:空间实体只能存储在叶⼦节点中,中间节点以及根节点不能存储空间实体信息。
优点:四叉树的结构⽐较简单,并且当空间数据对象分布⽐较均匀时,具有⽐较⾼的空间数据插⼊和查询效率,因此四叉树是GIS中常⽤的空间索引之⼀。
缺点:四叉树对于区域查询,效率⽐较⾼。
但如果空间对象分布不均匀,随着地理空间对象的不断插⼊,四叉树的层次会不断地加深,将形成⼀棵严重不平衡的四叉树,那么每次查询的深度将⼤⼤的增多,从⽽导致查询效率的急剧下降。
1.(1)空间实体只能存储在叶⼦节点中,中间节点以及根节点不能存储空间实体信息,随着空间对象的不断插⼊,最终会导致四叉树树的层次⽐较深,在进⾏空间数据窗⼝查询的时候效率会⽐较低下。
(2)同⼀个地理实体在四叉树的分裂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储在多个节点中,这样就导致了索引存储空间的浪费。
(3)由于地理空间对象可能分布不均衡,这样会导致常规四叉树⽣成⼀棵极为不平衡的树,这样也会造成树结构的不平衡以及存储空间的浪费。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习题(含答案)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空间环境、应用模型、人员和用户界面。
2、地理信息系统常用分类方法综合性地理信息系统、区域性地理信息系统、专题性地理信息系统。
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4、空间数据的尺度命名尺度、次序尺度、间隔尺度、比率尺度。
5、空间数据类型定位数据、尺度数据、非定位数据。
6、空间实体特征类型点状实体、线状实体、面状实体、体壮实体。
7、点状实体的类型实体点、注记点、内点、角点、节点。
8、实体间空间关系类型顺序空间关系、度量空间关系、拓扑空间关系。
9、拓扑关系种类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
10、与GIS有关的空间数据模型主要有矢量模型、栅格模型、数字高程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矢量和栅格的混合数据模型、。
11、矢量数据编码方式实体式、树状索引式、拓扑数据结构。
12、拓扑结构基本元素拓扑线段、结点、多边形。
13、栅格赋值方法中心点法、优势类型法、重要性法、百分比法。
14、栅格数据编码方式直接栅格编码、链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状编码、四叉树编码。
15、传统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
16、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混合结构模型、扩展结构模型、统一数据库结构。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1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2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符号。
3地理信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4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loosequadtree函数
loosequadtree函数如何使用loosequadtree函数来构建和利用松散四叉树(loose quadtree)。
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四叉树是一种用于表示平面二维数据的树结构。
其中,松散四叉树(loose quadtree)是一种特殊的四叉树,它提供了一种动态和高效地组织和查询数据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loosequadtree函数的使用,详细解释如何构建和利用这种数据结构。
第一节:什么是松散四叉树(loose quadtree)?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松散四叉树。
松散四叉树是一种二维空间的划分方法,将平面划分为四个相等的象限区域。
每个区域可以是一个节点,或者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子区域。
与传统的四叉树不同的是,松散四叉树允许节点的区域边界与子区域位置不完全对齐,从而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容错性。
第二节:构建松散四叉树要构建一个松散四叉树,我们可以使用loosequadtree函数。
该函数接受一组点作为输入,并根据点的位置构建松散四叉树的节点。
下面是详细的步骤:1. 创建根节点: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根节点,该节点将包含所有输入点。
可以通过给节点指定一个边界框来创建根节点。
边界框定义了四叉树的范围。
2. 将点添加到树中:依次遍历输入点,将每个点添加到正确的四叉树节点中。
要确定正确的节点,我们可以使用边界框和点的位置进行比较。
如果点位于节点的边界框内,则将其添加到该节点中;否则,将其添加到适当的子节点中。
3. 判断是否需要划分子区域:在将点添加到节点中之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划分子区域。
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条件来判断是否需要划分。
例如,如果节点中的点数量超过某个阈值,或者节点的边界框大小超过某个阈值,我们就可以选择划分子区域。
4. 递归划分子区域:如果需要划分子区域,则可以将当前节点划分为四个子节点。
每个子节点将对应一个象限区域,并且可以独立地包含点。
然后,我们可以递归地将当前节点中的点重新分配到正确的子节点中。
方块的分割算法
方块的分割算法
方块的分割算法通常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以将一个大的矩形或方块划分为多个小块,以便进行图像处理、渲染或其他计算任务。
这种分割方法可以用于图像纹理映射、光栅化、多线程处理等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方块分割算法:
1. 均匀分割:这是最简单的方块分割方法。
您将大方块均匀地分成小方块,每个小方块的大小相等。
这对于图像纹理映射等应用非常有用。
在二维情况下,您可以通过计算大方块的宽度和高度,然后将其分割成一系列小方块来实现。
2. 四叉树分割:这种分割方法将大方块递归地分成四个子方块,直到达到某种终止条件。
这对于空间分区、碰撞检测等应用非常有用。
四叉树分割还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领域。
3. k-d 树分割: k-d 树是一种多维空间分割数据结构。
它通常用于高维数据的分区和检索。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k-d 树可以用于加速光线追踪和碰撞检测。
4. 空间划分算法:这些算法将空间分割为不同的区域,以便进行空间查询和处理。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二分空间划分,其中您反复选择一个划分轴,然后在该轴上划分空间,直到满足某种条件。
5. 智能分割:智能分割算法使用启发式方法来确定如何最优地划分方块,以满足特定目标。
这可能包括最小化内存或计算开销、优化图像纹理映射贴图的排列等。
这些是常见的方块分割算法的示例。
具体使用哪种算法取决于您的应用需求和数据特征。
方块分割算法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游戏、图像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四叉树编码例题详细讲解
四叉树编码例题详细讲解四叉树编码是一种树形结构编码方法,用于表示维平面区域的数据。
其基本原理是将维平面分割成四个象限,然后递归地对每个象限进行类似的分割,直到达到所需的精度或达到终止条件。
以下是一个四叉树编码的详细讲解:1.确定终止条件:首先需要确定四叉树编码的终止条件。
通常,当一个象限中的所有数据点都位于同一类别或满足某种相似性条件时,就可以停止分割。
2.初始化四叉树:将整个二维平面作为根节点并初始化为一个空的四叉树。
3.遍历数据点:遍历所有的数据点对于每个数据点,根据其类别或特征,将其分配到相应的子节点中。
如果该子节点不存在,则创建该子节点。
4.递归分割:对于每个非叶节点,递日地将其分割成四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表示该节点所在象限的数据。
如果满足终止条件,则停止分割;否则,继续递归分割。
5.编码:对于每个叶节点,根据其所在的象限和深度进行编码。
通常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例如对于第k层的第1个叶节点,可以将其编码为00..000k06.解码:对于给定的编码,从根节点开始根据编码的位数依次判断其所在的象限和深度,从而找到对应的叶节点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四叉树编码示例:输入数据点集为{(1.1)(2.2(3.1)(4.2)(5.3)(6.3)}中类别为1的数据点(1.1)(2.2)(3.1]。
类别为2的数据为(4,2)(5,3)(6,3).根据四叉树编码的步骤:1.初始化四叉树,将整个二维平面作为根节点。
2.遍历数据点,将数据点分配到根节点的两个子节点中,一个子节点表示类别为1的数据点另一个子节点表示类别为2的数据点。
3.递归地对每个非叶节点进行分割,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4.对每个叶节点进行编码,例如第k层的第个叶节点可以编码为.00.00k0r5.对给定的编码进行解码,找到对应的叶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四叉树编码常用于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中,用于表示和压缩二维空间的数据。
Bandelet变换原理及应用研究
Bandelet变换原理及应用研究杨思燕【摘要】In recent years,multi-scale geometric analysis (MGA)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statistical analysis,pattern recognition,signal processing an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etc.As an adaptive MGA method,Bandelet transform can track geometrical regularity of image structure adaptively and represent sharp image transition.Being able to provide the sparsest representation,Bandelet could use less nonzero coefficients to reach the same identification effect as other basic functions,especially more superior in image with significant geometric features.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inciples of Bandelet transform in detail,and further researched the application in imagesmoothing,compression,segmentation and fusion.Finally trend in development were also pointed out.%近年来,多尺度几何分析在统计分析、模式识别、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作为自适应多尺度几何分析的一种新方法,Bandelet变换侧重于图像边缘的表示和处理,对于图像中的几何正则方向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跟踪能力,由于Bandelet变换能提供对图像的最稀疏表示,能够用比别的基函数更少的非零系数来达到同样的逼近效果,特别是对几何特征明显的图像更具优势.文中详细介绍了Bandelet变换的提出、基本原理和方法等技术实现细节,探讨和和分析了Bandelet变换在数字图像的压缩、融合、去噪和分割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Bandelet变换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年(卷),期】2013(023)007【总页数】6页(P233-237,241)【关键词】多尺度几何分析;小波变换;Bandelet变换;去噪;压缩【作者】杨思燕【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陕西西安710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0 引言多尺度集合分析(Multiscale Geometric Analysis,MGA)近年来在信号处理、数学分析、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学科和领域应用广泛,发展迅速。
GIS原理 总复习 总结 试题
将2n×2n像元组成的图像(不足的用背景补上)按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并判断属性是否单一,单一:不分;不单一:递归分割。最后得到一颗四分叉的倒向树。
1)从四叉树的特点可知,一幅2n *2n栅格阵列图,具有的最大深度数为n,可能具有的层次为0,1,2,……..n、
2)每一层的栅格宽度,即每层边上包含的最大栅格数,反映了所在叶结点表示的正方形集合的大小,其值为:2(最大深度-当前层次)
百分比法
根据矩形区域内各要素所占面积的百分比数确定栅格单元的代码参与,如可记面积最大的两类BA也可根据B类和A类所占面积百分比数在代码中加入数字。
其它方法
10完全栅格数据结构
特点:最直观、最基本的网格存贮结构,没有进行任何压缩数据处理。
A
A
A
A
A
B
B
B
A
A
B
B
A
A
B
B
1)每行都从左到右记录;
AAAAABBBAABBAABB
在链状双重独立数据结构中,主要有四个文件:多边形文件、弧段文件、弧段坐标文件、结点文件。
链状双重独立式编码特点:
1.拓扑关系明确,也能表达岛信息,而且以弧段为记录单位,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2、当图形数据修改、删除、增加点、线、面要素后,其拓扑关系也发生改变,所以,需重新建拓扑。
5)曲面数据结构
拓扑关系的类型(点线面之间关系)
第三章空间数据结构
1.空间数据结构概念
空间数据结构指对空间数据进行合理组织,以便于进行计算机处理,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是数据模型和文件格式之间的中间媒介。
2.从现实世界到计算机世界四个层次(地理空间数据建模)
基于改进的四叉树Sobel算子图像分割研究
p o e t e ca t ft e i g e e g e e t t n s a f cie me o f ma e s g e tt n rv h l r y o ma d e s g n ai ,i n e e t t d o g e i h m o v h i m n ai . o
基于四叉树孤立分割和屏幕误差的地形lod算法
基于四叉树孤立分割和屏幕误差的地形lod算法
地形LOD算法是三维地形图形学的一个关键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不同的视点和
距离显示不同的部分来模仿真实地形的细节。
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不同精度地形模型之间的
过渡,以及改善地形贴图加载时间过长时产生的图形质量低劣的问题。
基于四叉树孤立
分割与屏幕误差的地形LOD算法是一种用于减少地形图像数据量和改善地形图像质量的算法。
该算法基于地形图像地形网格与屏幕误差,将地形图像分割贴图使用“因果四叉树”
方法,结合屏幕投影像素粗糙度的算法,进行孤立分割以及显示优化,从而分割出多个不
同精度的地形网格,实现了模型地质细节的极致优化。
该算法能够根据视点和距离实时选择、加载不同等级的地形分割网格,根据所给出的屏幕误差,利用四叉树结构检测出可以
进行孤立分割的地形网格区域,使得不同精度的地形网格可以实时转换以及加载,实现多
视角、连续的视觉效果。
由于地图上的法线有大量的非连续和非相似的表面贴图,同时地形数据量可能会巨大,孤立地形网格分割可以减小不必要的像素量,精细地控制不同精度的地形贴图,从而减小
总体数据量,节约资源。
同时,屏幕误差法可以更自然地展现地形表面,克服一般地形算
法极端精细化对地形总体外观造成的直接影响,有效地模拟出大范围地形,而不会造成地
形图像质量降低。
总之,基于四叉树孤立分割加上屏幕误差的地形LOD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形模型优化
方法,它不仅能够根据地形图像的距离和视点选择细节度,而且能够根据屏幕误差实时处
理孤立的地形,进行表示优化。
它的结果有一定的量子化和优化,从而提升了地形效果和
细节显示,而且可以节约内存开销,节省资源。
区域分裂合并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完 成这 些 小 目标 的过 程 , 案 例 教 学结 束那 么 整 个 教学 老师 可适 当的点拔 指 导 。 目标就 完成 了。所 以说 完成 教学 目标 的要求 是案 例教 学 的基 本准 则 。 3 . 实现 案例 并总 结 案例 实现 过 后 , 教师 应 重 新对 案例 中涉及 到 的 知
2 叭 3 年 第6 期l 福建 电脑 ・ 1 0 5 ・
褫
n u S i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黑
出关键 的部 分 , 学 生可 以 以小 组 为 单位 , 小 组 讨论 通
要 求学 生 掌握 的知 识点 要在 案例 中得 以体 现 。这 样学 时文 本框 中的文字 随 即发生 相应 的变 化 。老师 只需 指
果对 任 何 区 域 R, T ( R ) = f a l s e , 则 把 区域 分 成 四个 子 区 为本算 法分割 效果 的关键 , 需要经 过测 试几个 范 围值 ,
( 下转第 2 0 5页) 域, 若任意 1 / 4子 区域 R i , 有H ( R i ) = f a l s e , 则将 该子 区 域 最 终确 定分割 效果最 好 的范 围值 。
图 1 分割示意图
四叉 树数 据 结构 的层 次概 念 , 将 图像 划 分成 一 组 任意 不 相 交 的初 始 区域 , 即可 以从 图像 的这 种金 字 塔 或 四
叉 树 数据 结 构 的任一 中间层 开 始 , 根 据 给 定 的均 匀性 检 测 准 则进 行分 裂和 合 并 这些 区 域 , 逐 步 改善 区 域划 分 的性 能 , 直 至 最后 将 图像 分 成数 量 最 少 的均 匀 区域
…
…
建… 胄…
T
四叉树编码的栅格矩阵
四叉树编码的栅格矩阵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主题——四叉树编码的栅格矩阵,并对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概述。
四叉树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数据表示和压缩方法,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
栅格矩阵是GIS中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将地理空间划分为规则的网格,并为每个网格单元分配一个数值。
四叉树编码可以帮助优化栅格矩阵的存储和处理效率,提高地理数据的压缩比和查询速度。
本文将首先介绍四叉树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树的构建和节点的表示方法。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栅格矩阵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不同分辨率的栅格矩阵和多层次的四叉树结构。
通过将四叉树编码与栅格矩阵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地理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探讨四叉树编码在栅格矩阵中的具体应用,并总结四叉树编码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深入研究四叉树编码的栅格矩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方法,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之,本文旨在阐述四叉树编码在栅格矩阵中的应用,通过探讨其原理和特点,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一方法。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思路。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小节: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四叉树编码和栅格矩阵的概念,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科学和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小节将简要介绍本文的整体架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目的小节则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以期给读者一个清晰的阅读导向。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四叉树编码和栅格矩阵。
在四叉树编码小节中,将详细介绍四叉树编码的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同时,也会探讨四叉树编码在栅格矩阵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在栅格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在栅格矩阵小节中,将介绍栅格矩阵的定义、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
此外,还会讨论栅格矩阵与四叉树编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四叉树法算法设计_模板及概述说明
四叉树法算法设计模板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四叉树法是一种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和管理具有空间关系的数据。
该算法通过将二维空间划分为多个相等大小的象限,并在每个象限上递归地构建子节点来表示和存储数据。
四叉树法在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碰撞检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展示了出色的性能和效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我们将介绍四叉树法算法设计模板的原理解释,包括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其次,我们将详细描述用于实现四叉树法算法的数据结构设计,包括节点和整体树形结构;然后,我们将介绍算法步骤,包括构建、查询和插入操作;接着,我们将概述四叉树法的背景和概念以及应用领域及其优势;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四叉树法算法设计中的要点,如分割策略选择、节点数据存储方式选择以及查询和插入操作优化技巧选择。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四叉树法算法设计的指南,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该算法,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四叉树法算法的原理、数据结构和关键步骤,并具备选择适当策略和技巧来设计高效的四叉树法算法的能力。
以上为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四叉树法算法设计模板:2.1 原理解释:四叉树法是一种空间数据结构,用于处理二维平面上的数据。
它通过将平面划分为四个相等大小的象限,每个象限都可继续划分,以此类推形成递归结构。
每个节点可以代表一个矩形区域,并存储相关的数据。
该算法主要基于以下思想:如果一个区域内的数据过多或过少,那么将其划分成四个子区域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查询数据。
通过不断的划分和合并操作,四叉树可以动态地适应不同密度和大小的数据。
2.2 数据结构设计:在四叉树算法中,通常使用节点来表示每个矩形区域。
每个节点包含以下几个重要属性:- 区域范围:描述节点所代表的矩形区域在整个平面上的位置和大小。
- 节点类型:指示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即没有子节点)还是内部节点(具有四个子节点)。
空间索引-四叉树
空间索引-四叉树前⾔作为程序员,应该都对⼆叉树都不陌⽣,我们都知道⼆叉树的变体⼆叉查找树,⾮常适合⽤来进⾏对⼀维数列的存储和查找,可以达到 O(logn) 的效率;我们在⽤⼆叉查找树进⾏插⼊数据时,根据⼀个数据的值和树结点值的对⽐,选择⼆叉树的两个叉之⼀向下,直到叶⼦结点,查找时使⽤⼆分法也可以迅速找到需要的数据。
但⼆叉树只⽀持⼀维数据,如⼀个标量数值,对地图上的位置点这种有xy两个⽅向上的信息却⽆能为⼒,那么是否有⼀种树能够⽀持⼆维数据的快速查询呢?四叉树介绍四元树⼜称四叉树是⼀种树状数据结构,在每⼀个节点上会有四个⼦区块。
四元树常应⽤于⼆维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分类。
它将数据区分成为四个象限。
今天要介绍的四叉树可以认为是⼆叉查找树的⾼维变体,它适合对有⼆维属性的数据进⾏存储和查询,当然四叉树存储的也不⼀定是⼆维数据,⽽是有着⼆维属性的数据,如有着 x,y 信息的点,⽤它还可以⽤来存储线和⾯数据。
它有四个叉,在数据插⼊时,我们通过其⼆维属性(⼀般是 x,y)选择四个叉之⼀继续向下,直⾄叶⼦结点,同样使⽤“四分法”来迅速查找数据。
四叉树的⼀般图形结构如下:聪明的⼩伙伴⼀定想到了适合存储和查询三维数据的⼋叉树,它们原理是⼀致的,不过我们暂不讨论。
分类四叉树常见的应⽤有图像处理、空间数据索引、2D中的快速碰撞检测、稀疏数据等,今天我们很纯粹地只介绍它在空间索引⽅⾯的应⽤。
根据其存储内容,四叉树可以分为点四叉树、边四叉树和块四叉树,今天我们实现的是点四叉树。
根据其结构,四叉树分为满四叉树和⾮满四叉树。
对于满四叉树,每个节点都有四个⼦结点,它有着固定的深度,数据全都存在最底层的⼦结点中,进⾏数据插⼊时不需要分裂。
满四叉树在确定好深度后,进⾏插⼊操作很快,可是如果⽤它来存储下图所⽰数据,我们会发现,四叉树的好多叉都是空的,当然它们会造成内存空间的⼤量浪费。
⾮满四叉树解决了此问题,它为每个结点添加⼀个“容量”的属性,在四叉树初始化时只有⼀个根结点,在插⼊数据时,如果⼀个结点内的数据量⼤于了结点“容量”,再将结点进⾏分裂。
四叉树和八叉树概述
四叉树和⼋叉树概述FarCry:场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场景使⽤BSP, 室外不清楚但应该跟地形有很⼤关系,同时为了⽀持超远距离视距使⽤了地形Occlusion Culling,另外也可以⼿动放置OcclusionArea。
RenderWare:模糊K-D树,内置了很多种K-D树切割⽅法,读者可以借鉴到⾃⼰的引擎,我⾃⼰试过把标准的RenderWare K-D树⽣成代码移植到Gamebryo,RW的切割还是很有技巧的。
GameBryo: 包围球层次结构,可以根据⾃⼰的需要进⾏修改。
⼆、基于地形、室外为主的MMO⽹游,个⼈认为还是⽤四叉树进⾏场景管理。
之前我们也尝试K-D树,问题是室外的实体太多了,⽽且实体⾮常密集,⽆论怎么切割,⽣成的K-D树深度都不能承受,毕竟实体不是点。
⼋叉树也没必要,普通的⼀张512*512地图,实在没必要在Z轴上继续划分。
提升效率的另外⼀个途径是Occlusion Culling,OC算法有很多。
在场景编辑器或美术导出的时候指定PlanarOccluder,渲染之前进⾏遮挡检测。
最明显的例⼦就是城墙,在城外打怪的时候望向城墙,城内的实体就不应该被渲染。
⽬前有专门的OC中间件Umbra,Gamebryo集成了该插件。
三、⽬前我的做法,主要介绍下室外四叉树,室内及室内室外衔接做完了再做介绍。
场景元素:地形,由Tile组成。
静态实体,指WorldBound固定不变的实体,如静⽌的房屋。
动态实体,指WorldBound变化的实体,如烟雾特效、天⽣飞翔的⽼鹰。
场景层次结构:场景实体全部处于同⼀级;地形按四叉树组织地形四叉树的叶⼦节点Tile包含处于该TileAABB内的所有静态场景实体列表;⼀个静态实体有可能跨多个Tile。
场景更新:静态物体:当添加实体的时候,根据实体的世界坐标及AABB,可确定实体处在哪些Tile,并更新相应Tile的实体列表索引。
当删除实体的时候,遍历所有的地形Tile,更新实体列表索引。
兰州大学地信概论复习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内容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数字地球: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虚拟现实GIS:一种最有效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主要通过虚拟建模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 language, VRML)把GIS数据转换到VR中,为人们提供一个逼真的模拟环境。
地理信息科学:关于围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防碍其成功实施, 或在其潜在能力的理解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的研究。
1、说明GIS在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技术是什么,它们的出现如何促进GIS 的发展?答:(1)60年代GIS处于起步阶段: 1963年,R.F.Tomlinson首次提出GIS 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埋信息系统——CGIS,用于处理大量土地调查资料;稍后,哈佛大学计算机图形学与空间分析实验室研制出SYMAP系统,这是一个通用的地图制图软件包,但竭力发展空间分析模型及开发相应的软件;1968年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成立了地理数据收集和处理委员会,对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60年代,探索时期(GIS思想和技术方法的探索)人们关注什么是GIS,GIS能干什么。
(2)70年代GIS处于巩固发展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数据处理的应用,不同规模、不同专题和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发达国家纷纷研制成功,如美国森林调查局--美国林业资源信息显示系统。
1976年,美国喷气推动实验室--影像信息系统IBIS。
1978年,ERDAS成立。
GIS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大发展,数据库的规模还比较小。
这期间,发展研究的重点是空间数据处理的算法,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管理这三个方面。
(3)80年代GIS普及和推广:在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日本、英国开始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国土规划,支持资源和环境管理决策,人们把GIS与RS解决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地评价,核扩散问题等。
四叉树编码 思政元素
四叉树编码 思政元素
"四叉树编码" 是一种将二维或三维空间分割成不同区域的方法。
在这种编码中,空间被逐级划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子象限,以此类推。
这种分割方法可以用于空间索引、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等领域,用来快速定位或描述空间中的对象或特征。
四叉树编码与思政教育之间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
四叉树编码是一种空间数据结构,用于对空间进行分割和组织,而思政教育则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思想道德教育。
它们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
然而,如果要将它们联系起来,可以从教育的角度思考。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四叉树编码的概念来组织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分割为不同的层次和区域,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和组织。
这种方法可以使教学更加系统化和高效,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另外,虽然四叉树编码本身与思政教育无直接关联,但是在科学技术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授和讨论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从而间接地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这也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4期
2003年12月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Vol.25No.4Dec.2003收稿日期:2003-06-04
作者简介:余劲松,男,1974年生,硕士研究生1
文章编号:1006-0456(2003)04-0080-03
四叉树结构在复杂多目标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余劲松,吴建华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29)
摘要:针对有噪声的复杂多目标图像,引入四叉树的数据结构,区域生长条件运用象素周围k ×k 邻域的特性
进行判决.由于是两个邻域比较特性,需要用到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等方法,采用最优阈值作为区域增长的相似性检测准则.达到了以下目的:第一,通过剪切过程减少了许多计算冗余,分割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的区域增长;第二,由于考虑了邻域性质,抗噪声能力和工作鲁棒性也有所增强.实验表明,把四叉树结构引入复杂多目标图像分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图像分割;分裂与合并算法;四叉树
中图法分类号:TN91117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图像分割技术是图像处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中得到大量的应用.对于比较简单的灰度图像,用阈值化的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有噪声的复杂多目标图像,实现分割的方法要复杂很多,常用的是区域增长技术,传统的区域增长算法实现比较麻烦,而且过多的分开、合并过程影响计算速度.本文提出的方法是针对复杂多目标图像引入四叉树的数据结构,先找出不属于任何区域的象素作为父节点,并利用这些父节点作为四叉树的根节点进行区域增长,象素分裂或合并条件运用该象素k ×k 邻域的特性进行判决,相邻象素的相似与否,主要依赖于它们各自邻域在某个具体含义上是否相似,相对于现有基于四叉树分割方法也提高抗噪声能力和工作鲁棒性.现有基于四叉树分割方法大部分仅考虑了从一个象素到另一个象素(或区域)的特性是否相似,因此对于有噪声的或复杂的图像,使用这种方法会引起不希望的区域出现.如果区域间边缘的灰度变化很平缓或对比度弱的两个区域相交,采用这种方法,区域1和区域2就会合并起来(图1).图1 对于有噪声的或复杂图像的边缘
2 区域生长准则及四叉树结构
211 区域生长准则
区域生长的步骤如下:
1)对图像进行逐行扫描,寻找出能成为新区
域出发点的象素;2)以该象素作为父节点;
3)将该象素k ×k 邻域的灰度值与其相邻子节点象素的k ×k 邻域灰度值进行比较,如果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某个设定的最优阈值,就把该节点对应象素和其父节点合并为同一区域;
4)对于那些新合并的象素,重复3)的操作;
5)反复进行3)、4)的操作,直至区域不能再增长为止;
6)返回到步骤1),继续扫描直到不能发现没有归属的象素,则结束整个生长过程.
212 四叉树结构
如果把树的根对应于整个图像,树叶对应于各单位象素,所有其他的节点往下都有四个子节点,那么这样的树称为四叉树.采用四叉树是为了解决分裂与合并算法中图像的遍历问题,四叉树生长和剪切过程如图2所示,当图像是一个正方形的矩阵,其维数是2n 时,最宜采用这种技术.
图2 四叉树生长和剪切过程示意图
3 分裂与合并判决准则
子节点是否被剪切,除看新子节点是否是父辈节点或同辈子节点中已分割过的节点外,还要看新节点是否满足判决条件.剪切判决条件根据需要可选不同的相似性判决标准.由于是两个邻域比较特性,需要用到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等方法,本文采用最优阈值作为区域增长的相似性检测准则.
最优阈值是指能使误分割率最小的分割阈值,图像的直方图可看作成象素灰度值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一个近似.如果已知概率函数的形式,那么就有可能计算出一个最优阈值,用它可以把图像分成两类区域而使误分割率最小.
针对复杂多目标图像的两个相邻邻域1和邻域2,设概率密度分别为p 1(z )和p 2(z ),两个相邻邻域的混合概率密度p (z )是
p (z )=P 1p 1(z )+P 2p 2(z )=P 12πσ1exp [-(z -u 1)2
2σ21]+P 22πσ2exp [-(z -u 2)22σ22](1)
其中u 1和u 2分别是邻域1和邻域2的平均灰度值;σ1和σ2分别是均值的均方差;P 1和P 2分别是邻域1和邻域2灰度值的先验概率.根据概率定义有P 1+P 2=1,所以混合概率密度式(1)中只有5个未知的参数.如果能求得这些参数,就可以确定混合概率密度.
假定u 1<u 2,需确定一个阈值T 使得灰度值小于T 的象素分割为邻域1而使得灰度值大于T 的象素分割为邻域2.这时错误地将邻域2象素划分为邻域1的概率和将邻域1象素划分为邻域2的概率分别是
E 1(T )=
∫T
-∞p 2(z )d z (2)E 2(T )=∫∞T p 1
(z )d z (3)
而总的误差概率为
E (T )=P 2E 1(T )+P 1E 2(T )(4)
为求得使该误差最小的阈值,可将E (T )对T 求导并令导数为0,这样得到P 1p 1(T )=P 2p 2(T )
(5)将这个结果有于(1),可得到二次式
A =σ21-σ22
B =2(u 1σ22-u 2σ21)
C =σ21u 22-σ22u 21+σ21σ22ln σ2P 1
σ1
P 2(6)
该二次式在一般情况下有两个解.如果两个邻域的方差相等,即噪声来自同一个源,σ1=σ2,则只有一个最优阈值
T =u 1+u 22+σ
2u 1-u 2ln P 2P 1(7)
如果两种灰度值的先验概率相等(两区域的大小相当),或者噪声方差为0,则最优阈值就是两个区域的平均灰度值的中值.
一幅图像的混合概率密度函数p (z )的参数可根据最小均方误差的方法借助直方图得到.例如p (z )和・
18・第4期余劲松等:四叉树结构在复杂多目标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实测得到的直方图h (z )之间的均方误差可表示为(L 为直方图的灰度级数)
e ms =1L ∑L
i =1[p (z i )-h (z i )]2
(8)
则通过最小化这个误差就可以确定函数p (z )的各个参数.
4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图3和图4.
(a ) 原图像 (b ) 分割结果图3 (a ) 原图像 (b ) 分割结果图4
实验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算法对128×128象素的图3(a )和图4(a )原图像进行了分割,象素分裂和合并的准则采用相邻邻域最优阈值的方法,实验结果如图3(b )和图4(b )所示.实验中为了去除噪声干扰,选取目标时通常假定目标大小满足一定条件,与传统的区域增长技术相比,由于区域生长条件运用象素周围k ×k 邻域的特性进行判决,具有明显的优点:1)通过剪切过程减少了许多计算冗余,分割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的区域增长;2)由于考虑了邻域性质,抗噪声能力和工作鲁棒性也有所增强.可见该算法针对有噪声的复杂多目标图像能取得较好的分割结果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能够得到图像的边缘、目标大小等信息,为进一步进行图像分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良正.数字图象处理[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章毓晋.图象分割[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章毓晋.图象处理和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The Application of Q u adtree to Complicated and
Multi -Object Im age Segmentation
YU Jin -song ,WU Jian -hua
(School of Inf orm ation Engineering ,N anchang U niversity ,N anchang 330029,China )
Abstract :The data structure of Quadtree is introduced to segment the complicated and multi -object image in this paper.The rule of region growing uses the property of the k ×k neighborhood of pixels ,and it needs the method of hypothesis testing because of the comparison of neighborhood.We use the best threshold value as similiarity rules and attach the aims as follows :Firstly ,the computation is simplified by the process of branch -cut and the speed is greatly improved.Secondly ,the ability of anti -noise and the robustness is enhanced because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neighborhood of pixels.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good performance of segmentation for complicated and multi -object image.
K ey Words :image segmentation ;split -and -merge algorithm ;Quadtree ・28・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