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涵及判别标准研究述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涵及判别标准研究述评

本文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包含的三个概念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的静态优化,高度化是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高级化从本质上讲是技术问题而非经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概念的判定标准进行了归纳和述评。

标签: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高度化;高级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内部结构和各产业比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合理化和现代化的过程。〔1〕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密切相关,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且独立的源泉(Angus Maddison,1997)。要素如果不在各个经济部门间充分流动,人均产出就不可能获得快速增长(Simon Kuznets,1979);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变迁是理解不同国家经济差距的一个核心变量,也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Hollis B. Chenery,1989)。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不同的,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供求均衡、结构均衡,使一国(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供求结构达到完全均衡,它是一个在特定发展阶段和国情条件下,不断趋近“最优化目标”的过程。〔2〕具体来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等内容。〔3〕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间协调能力加强和关联水平提高,包括产值结构协调、技术结构协调、资产结构协调和中间产品结构协调四个方面。〔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典经济学中,马克思提出过两大部类理论,里昂惕夫将一般均衡的思想用投入产出表的方法表达出来。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界定并不统一,归纳起来有四种定义:结构协调论、结构功能论、结构动态均衡论和资源配置论。〔5〕

结构协调论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发展,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增长的过程。〔6〕结构协调有两层含义,一是各产业内部协调。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数量比例关系合理、经济技术联系密切。二是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分工合理,资源宏观配置高效。〔7〕

结构功能论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看成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效益的过程(周振华,1992)。〔8〕如王述英(1996)就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下,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和较高结构效益的产业优化过程。〔9〕

结构动态均衡论认为产业素质对产业的均衡发展十分重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群的形成。该理论认为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消费需求,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10〕

资源配置论从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把产业结构视为资源配置的载体和转换器。史忠良(1998)、蒋选(2004)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遵循社会再生产过程对结构性比例的要求,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追求产业规模适度、增长速度均衡和产业联系协调,实现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综合以上四种理论,可以看到产业结构合理化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资源配置要合理。三次产业以及产业内部之间比例要合理,各产业之间的资源使用效率没有明显差异,相互之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二是供需结构要平衡。各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具有合理的投入产出关联关系,增长速度、速率差距要合理,产业的供给能及时响应需求的正常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不能出现某些产业或部门生产能力严重短缺或过剩。三是各产业间比例要均衡。各产业部门的联系、变动和流向应当符合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相关产业在价值创造能力、产业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不平衡,相互之间能够形成较强的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

不同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对应不同的合理化判断标准,归纳起来代表性的标准有:周振华(1992)的结构聚合质量的单一标准;史忠良(1998)的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可持续发展四项标准;苏东水(2000)提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要使供给与需求结构相互适应、各产业发展要相互协调和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效应三标准。杨公朴、夏大慰(2005)的与“标准结构”比较、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业间比例协调、合理并有效利用资源等四个标准等等。归纳以上诸多标准,可以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是将国民经济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分析系统整体的效能是否大于各个产业的效能之和。具体分析判断时可以采取以下四个基准:〔11〕

1.标准结构基准。标准结构是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总结而来的,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克拉克、刘易斯、筱原三代平、罗斯托都提出过相关的“标准”,钱纳里、库兹涅茨、赛尔奎因等人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分别提出了“产业结构标准模式”、“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式”和库兹涅茨“标准结构”。Teece(1996)、Fagerberg(2000)和Peneder (2003)等深化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得到的,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比如江小涓(1999)就认为“国际标准结构”可以用来判断我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郭克莎(1999)、徐滇庆(2006)也都曾用此标准分析过我国的情况。另一种观点认为,国际标准结构是一种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粗略体系,各个国家的初始禀赋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因而各自增长的逻

辑也就不同,仅通过对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数据的分析得出“标准结构”,并以此判断一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会流于形式而不能深入到产业结构的内核,故“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粗略线索”。〔12〕使用该标准时,应该考虑时间和条件的变化,不能把静态的产业结构国际标准模式简单地作为判断的依据。2.产业平衡基准。该基准认为如果产业结构系统中存在瓶颈产业,则整个产业体系的效能,将受制于这些瓶颈产业,因此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别基准就是各产业的结构比例应当协调。〔13〕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不均衡增长是各国的普遍现象,产业间的比例平衡在非均衡增长模式下只是短暂现象。因此采用投入产出表来分析产业部门的静态比例关系,并以此判断其合理性,会缺少明确的目标函数,因而需要与结构效应基准、需求结构基准等结合使用。

3.需求结构基准。需求结构基准是对产业平衡基准的深化与发展,该基准认为供需平衡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考虑产业结构动态演化的基础上,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定位在供需结构的相适应上,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趋合理。运用该基准有一个基本前提,即需求结构的变动必须是正常的、合理的,需求结构没有扭曲和虚假,能反映经济的真实情况。该基准的问题在于以短期需求目标的满足为评价标准,忽视产业结构素质和资源禀赋的约束,缺乏对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关注。因此,需求结构基准只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判断的充分条件,需要与其他基准结合使用。〔14〕

4.结构效应基准。该基准从产业结构的功能效应角度出发,突出了产业结构的资源转换器核心功能,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标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并逐渐接近均衡与协调状态的过程,而不是绝对的均衡和完全的协调。结构效应基准可以说是以上三种判断基准的动态综合,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效应基准缺乏统一、明细的判断标准,目前通常用边际投资利润率与下一年投资增长率的相关系数来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以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来评价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如何动态衡量产业结构的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

(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通过应用新技术或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在短期内能够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在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结构升级、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方向演进的过程,即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升级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表现为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产业部门由第一产业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演进;由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级演进;产业结构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方向升级;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演进。〔15〕在演进过程中,生产要素将主要流向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更高的部门,从而使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由此可见,产业结构高度化实质是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程度的度量,包括比例关系演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层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