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一)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说课稿(一)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说一门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课程的说课稿。
一、教材选用及其分析本次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作者毛泽东先生在长沙读到《沁园春·雪》时,心中充满感慨眼中充满激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因此,这首诗词流传至今依然深受人们喜爱。
同时,也通过这首诗歌在全国范围内体现出了湖南人民的热情、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和鲜明的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诗歌的基本意思及诗歌的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本诗的阅读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张长沙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诗歌和图片的巧妙呼应,在学生中引起共鸣。
2、预读(20分钟)让学生先读懂诗的文字,理解每个词和词组的意思,把不懂的语言进行梳理、讲解,以此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关于长沙的文化之旅。
3、文本分析(20分钟)让学生对本篇诗歌的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学生可以结合作者的时代和生活背景来分析诗歌的意义。
4、感悟(20分钟)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沁园春·长沙》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进而能够正确认识家乡的思想和传统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归纳反思(20分钟)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本课的过程中,掌握诗歌的基本属于及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懂得爱家乡,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四、教学总结以上就是本次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的课程安排。
本篇诗在语言地道性、情感表现、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可以很好地接近现代读者,以现在的视角,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4课《沁园春·长沙
几点钟?
Jenny: It’s half past six. Time for dinner!
I’m hungry, Mum!I only ate an apple
冠词,元音字母前
for lunch. What’s for dinner?
Mrs.Smith: I’m cooking meat and vegetables.
听录音,鉴赏
二、听录音,鉴赏全词。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恰 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携来百侣曾游,
激扬文字,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粪土当年万户侯。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重读辅音后+最后辅音字母双写载+ing) (一般都直接+ing)
4、(变过去式一般+ed)(还有些不规则性变 化如 eat----ate
电流的热效应 本节课要学到的…… 1、知道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 3、电热的利用和危害防止
知识点一、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只要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 2. 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内能。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层”表现了树林的层层叠叠; “染”字刻画了岳麓山一带的枫林,好像人 工染成一样壮美; “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透”字则表现出了江水碧绿清澈; “百” 字则写出了船的多; “争”字勾勒出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准确地形容出了鹰搏击天空的矫健 迅猛;
“翔”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 的样子,犹如飞鸟盘旋滑翔于高空一样。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4课《沁园春·长沙》ppt课件4
秋 景 画 图
色 彩 绚 烂 的
看
胸
云 壮 志
怀 博 大 的
怅
凌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过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大意是:回忆过去,我和我的好友们,在 这里游览聚会,度过无数不平凡的岁月. 诗人用这一整句,从上阙(旧地重游)过 渡到下阙(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读沁 园
春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 长 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 沙 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
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
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
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读沁 园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春
· ——
长
沙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
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
解
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解题:《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词题。 结构: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上阕侧重
•
低着头,心情就放松了,但那种放松对学习一点好处也没有,之所以会放松,就是因为觉得即便是自己开小差,老师也不知道。如果你往前看,不时地和老师眼神交会一下,注意力必然会集中起来。和老师眼神交汇的那种紧张感会让你注意力集中,并充
实地听完整堂课。
部编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
《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
1.给画横线的字词注音:
沁园春;百舸;怅寥廓;携;峥嵘;挥斥方遒;浪遏飞舟
2.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寥廓:指宇宙高远辽阔。
②峥嵘岁月稠不寻常的日子很多。
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④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3.词中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4.词中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5.词中描绘了哪四幅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6.如果说上阙的领字是“看”,那么下阕的领字是忆。
7.“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8.请谈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和“翔”的妙处。
(10分)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表现出整个民族为了独立而展现的强势姿态。
翔:本指鸟儿盘旋地飞,这里描绘出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神态,暗示对自由的追求。
9.请概括这首词的主题。
(格式:这首词通过……,抒写了……)(10分)
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学子投身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拯救民族危亡的豪情壮志。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说课人:丁丰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出自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编织多彩的梦想,属于课内讲读课文,对中职学生重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的诗词很多,不少诗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但《沁园春•长沙》作为中职学生的必读课程,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对诗词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文学鉴赏水平不高;他们充满梦想,憧憬未来,但缺乏为实现梦想而积极进取的精神,往往只是心动而没有行动。
所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非势在必行。
三、教学目标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同时语言精炼具有表现力,往往一个词就包含有丰富的内容。
在欣赏诗词时,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再现、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根据课标和教材感悟诗情诗意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把握意象,了解诗歌表情达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阅读和鉴赏其他现代诗歌的一般方法。
诗歌要通过朗诵来进一步的领悟情感,因此要求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做到能够读出诗人大气开阔的胸襟。
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诗歌的用词,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还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所以本课的情感目标是: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我们的学生在初中学习诗歌时只要求解决字音字形的问题和诗歌的主旨即可,而根据国家中职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不仅应掌握有关的诗歌的基础知识的运用,还要重视提高学习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第7课《沁园春 长沙》课件
1925年的毛泽东
毛泽东词的特点 HUNAN ZHONGXIE JIAOYU JITUAN
•
正如他洒脱的字体一样,他的诗词情调慷慨激扬,风格豪 迈爽朗,大开大阖,吞云吐月,既有壮阔的奇观,又富有深 广的内涵,是壮观与优美的结合。 • 毛泽东不愧为一代豪放的诗人。 • 他的作品有《沁园春 雪》《水调歌头 游泳》《卜算子 咏 梅》《忆秦娥 娄山关》等。
HUNAN ZHONGXIE JIAOYU JITUAN
漫山红叶、碧透的江水、争流的百舸、长空的击鹰、水底的游鱼。
(1)“万”“遍”“层”“”漫“百”等词可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重重叠叠,表现出景色 的壮美。 (2)“争”“击”“翔”分析,自然景象昂扬奋进,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 (3)红绿辉映,色彩绚丽、多姿多彩的湘江秋景图。
沁园春
HUNAN ZHONGXIE JIAOYU JITUAN
qì 峥嵘
gě
chà ng liá o kuò zhēng róng chì è 方遒 qiú
挥斥
浪遏
名词做状语, 向北。 北 HUNAN ZHONGXIE JIAOYU JITUAN 怅 感慨、思考。 寥廓 辽阔的宇宙。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 不平凡的日子。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粪土 评论国家大事。
广阔无垠的大地啊,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主人呢?
——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革命 领导权的问题。 ——这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引申讨论 HUNAN ZHONGXIE JIAOYU JITUAN
• 在深秋季节里,作品为什么没有充满萧杀、伤感的情调,而是如此的色彩绚丽, 生机勃勃?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7课《沁园春 长沙》word教案
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
(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2.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梳理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以及形成的独特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于诗词的词语的品味,对词人情感世界的把握。
【学情分析】中职生正是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尤其是相对比较淳朴的上进的学生对毛泽东会十分感兴趣,对人生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思索。
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理想抱负的思索,激发他们了解伟人心灵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对于词语的品味,而完成诗词的欣赏。
【知识链接】1.词牌由来: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
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2.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
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本词实际上是毛泽东用词的体例所写的现代诗。
3.文学常识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
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曲子词_。
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ppt课件1
课堂小 结
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 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 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侧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 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他们以 天下为己任,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主宰着民族的 命运,指点着祖国的江山,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
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 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 /遏/飞舟?
赏析上 阕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 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 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 郁豪迈之气。
• 百舸争流(gě )
• 怅寥廓 (liáo kuò )
•携
( xié )
•
峥嵘 (
zhēng
róng
)
• 挥斥方遒 ( qiú )
• 浪遏飞舟 ( è )
注意节奏、感情基 调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 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
课堂思 考
• 深秋季节,这首词里为什么没有常见的肃杀、 凄凉之感,反而如此色彩绚丽、生机勃勃呢?
这与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性格、身份有关。作 者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他是一代伟人,胸怀大志 (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 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 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 文人(见落花而流泪,见流水而长叹),所以他的诗 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ppt说课稿
领 袖 风 采
总结全词,圈点出塑造 “我”的形象的关键词语。 立、看、怅、问、携、忆、 记
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 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眼前生机勃 勃的景象,万山红遍,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 自由。
1、《沁园春•长沙》作为一篇经典的课文,对学生学习诗歌品味诗歌语 言,提高诵读和鉴赏能力非常有利。 2、 《沁园春•长沙》写壮景,抒豪情,湘江壮美的秋景和革命青年壮丽 的青春激励着一届一届的年轻学子。 3、《沁园春•长沙》五年制师范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专题“澎湃的诗情” 的第一首诗歌,学好这一课非常重要。
说课教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欣美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 教
法 法
说 学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 一、说教材: • 1、教材简析: • 《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 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 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 豪情斗志。上阙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 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 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则紧承上阙,通过回忆 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 国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 地给“谁主沉浮”作了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 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 革命青年。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服务类)第7课《沁园春·长沙》word教案
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
年级高一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王军儒时间
2015年8月30日
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
年级高一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王军儒时间
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
年级高一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何凤英时间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4.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
教师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
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
另外,
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
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所
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
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
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
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1.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
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①反复诵读,揣摩体会本诗的语言美。
②把握诗歌结构,领略壮志凌云、激情澎湃的伟人形象。
感受毛泽东的情怀。
重点及难点①反复诵读,揣摩体会本诗的语言美。
②把握诗歌结构,领略壮志凌云、激情澎湃的伟人形象。
感受毛泽东的情怀。
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二、关于词的知识。
1.定义: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到了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即为用歌配合唱出的诗)。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而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故称“诗余”。
一些词人称自己的词集为“诗余”,如吴潜的《履斋诗余》等。
诗余也称诗馀。
如清代王锡的《啸竹堂诗馀》。
2.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即词牌名。
一般说,词牌名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中职技校语文学案基础模块上册课件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
D 解析 A项,“轮廓”的“廓”应读“kuò”。B项,“峥嵘”的“峥”应读“zhēng”。C 项,“斥责”的“斥”应读“chì”。
基础知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 C.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吉祥如意 周密祥尽
知识梳理
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 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 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 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 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C 解析 搭配不当,应将“豪情”和“浪漫”位置互换。
基础知识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 表人物有辛弃疾等。 B.词一般分上、下两阕。其中,上阕又叫上片,下阕又叫下片。 C.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字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沁园春”就是词牌名。 D.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含)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 ,91字(含)以上为长调。
基础知识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文一开篇,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把读者带进一个高远的深秋 境界中。 B.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大多有他自己的书法手迹留世,这就便于把他的诗词和书法结合在 一起来欣赏。 C.读毛泽东的诗词,诗人的豪情和政治家的浪漫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D.《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沁园春.长沙》ppt课件1
写作背景:
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 地方。1925年,革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五卅 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 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 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但 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领导权交给资产 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的力量,看到星星之 火,可以燎原。 这年秋天,毛泽东去广州主 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写下了这首词。
恰同学少年,
年轻
有才华 奔放热情 强劲有力 关心国家命运 敢于斗争
蔑视反动军阀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水中搏击 表层意思:
深层意思: 革命风浪
浪遏飞舟?
中搏击
谁主沉浮?
回答: (言志)
沁园春 长沙
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 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地枫 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 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 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 宇宙间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 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 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
导入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 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 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 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教学导入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 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 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 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它在 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 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 命的活力。
结尾说明了什么?
革命青年壮志凌云,以天下为己任,当主宰 宇宙!——巧妙回答了前面的问题。 中流击水:
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 代名词。此处象征了作者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乘风 破浪,立志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激励了革命青年 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发扬革命精神。
《沁园春 长沙》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7课【高教版】2
实地听完整堂课。
•
3、课前预习
•
课前预习新课内容,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下来。预习后尝试做课后练习题,不要怕出错,因为老师还没有讲,出错也是正常的。
•
关键是,出错了你就知道上课时应该重点听哪里,注意力自然就能集中了。
•
4、即便上课时不理解也不要放弃
•
有些同学觉得老师讲的听不懂,就干脆不再听讲,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其实这样做真的很傻,因为不听讲就非常容易和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脱节,这就会直接导致考试时成绩下降。原因是,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都在教材中体现,有相当一部分重点内容
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
宇宙间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
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
万端:广阔无垠地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
呢?
了解大意
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游 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 时侯,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 溢;同学们意气奔放,正显得遒劲有力, 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 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 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 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9)到中流击水 10)浪遏飞舟
11)指点江山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疏通字词 遏:阻止。
江山,指国家。
沁园春 长沙
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
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地枫
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
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
的与 立毛 意泽 契合 东
江
漫 碧透 或宏伟,舸百 争流鹰击 长空 或雄峻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4课《沁园春·长沙》ppt课件1
独
立
湘江北去,
寒
秋
橘子洲头。
图
点名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山万层山林红尽遍染,; 林
漫江江碧透, 百舸争舸流。
鹰击长空鹰, 鱼翔浅底,鱼
诵读并讨论:
1.景物的描写顺 序和描写手法。 2.这几句中哪些 词表现力特别 强?选取其中 两个词谈谈其 妙处。
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
远
万山红遍,
山上 层林尽染; 静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 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沁园春长沙》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共31张PPT)
3、在上、下两阙中,各有一个词,统领下 文,这个关键的词又叫“一字逗”。试从词 中找这两个字找出来。
1、万山红遍
2、层林尽染
3、漫江碧透
看
4、百舸争流
5、鹰击长空
6、鱼翔浅底
7、万类霜天竞自由
3、在上、下两阙中,各有一个词,统领下 文,这个关键的词又叫“一字逗”。试从词 中找这两个字找出来。
1、同学少年
生情—以天下为己任
谁主沉浮?
自由诵读并讨论:
▪ 1、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
词。把几个动词连起来,讲述词的内容。
立、看、怅、问、忆、记。
2、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你能 根据内容给每幅画加个小标题吗? ▪ 这首词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
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 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 上片写景抒情,以“独立” 开篇,以江、洲为背景,构成以词人
为主体的画面。激荡的思绪,为 “怅”“问”“忆”蓄势。接着用
“看”领起湘江秋景,奠定壮怀激烈的感情基调,引出发问。“怅”
由自然想到人类社会,词人激情澎湃、慷慨发问。
下片叙
事,是上片的感情发展和延续。以“忆”字直贯“峥嵘岁月”图,追
叙往昔战斗生活,描绘早期革命者群体英雄形象,表现豪情壮志。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 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 91字以上。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 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 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 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 清照。
作者简介
➢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 (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1《沁园春 长沙》课件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 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 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但同时 ,国民党右派阴谋篡夺革命领导权 ,共产党人陈独秀也认为革命应由 资产阶级领导。这年深秋,毛泽东 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 沙停留,重游橘子洲,怀着由对中 国革命的思虑所引发出来的激情, 写下这首词。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 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 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 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湘江秋景图。
诗人看到了哪些景?有什么特点?角度有什 么不同?
山
林
江
舸
、
鹰
鱼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远眺
静
景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层林尽染
漫 单击此处添加标江题 水的满溢之状,也说明了江面
很宽,江水很深
4
1
漫 江
透 江水的清澈,深而洁
碧
透
百 这里是泛指,表明船只很 多
百 舸
争 争先恐后,你追我赶,表
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一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两段称双调;有的三段或四段,称三叠 或四叠。 按风格:豪放、婉约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1949 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 领导人。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 部称为主席,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 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 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 响100人之一。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服务类)第7课《沁园春·长沙》ppt课件1
独
立
湘江北去,
寒
秋
橘子洲头。
图
点名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山万层山林红尽遍染,; 林
漫江江碧透, 百舸争舸流。
鹰击长空鹰, 鱼翔浅底,鱼
诵读并讨论:
1.景物的描写顺 序和描写手法。 2.这几句中哪些 词表现力特别 强?选取其中 两个词谈谈其 妙处。
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
远
万山红遍,
山上 层林尽染; 静
勃竞
发”
万展 字
类 霜的生机
写 出 了
天。 万
竞竞 自 由
物 都 奋 发
自
强
翔:游之轻快自如。
、
携来百侣曾游。
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图。
恰恰恰同学少年, 风风华华正正茂茂;; 书书生生意意气气,,
雄姿英发的战 斗风貌和
挥挥斥斥方方遒遒。。 指指点点江江山山,, 激激扬扬文文字字,,
蔑视功名利禄 的豪迈气概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沁 园 春 长 沙
赏析诗词三看:
一看标题:了解写作对象; 二看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三看注释:了解时代背景。
文体知识:
1.别称:“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 如《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说课人:丁丰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沁园春•长沙》出自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编织多彩的梦想,属于课内讲读课文,对中职学生重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的诗词很多,不少诗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但《沁园春•长沙》作为中职学生的必读课程,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对诗词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文学鉴赏水平不高;他们充满梦想,憧憬未来,但缺乏为实现梦想而积极进取的精神,往往只是心动而没有行动。
所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非势在必行。
三、教学目标
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同时语言精炼具有表现力,往往一个词就包含有丰富的内容。
在欣赏诗词时,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再现、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根据课标和教材感悟诗情诗意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把握意象,了解诗歌表情达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阅读和鉴赏其他现代诗歌的一般方法。
诗歌要通过朗诵来进一步的领悟情感,因此要求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做到能够读出诗人大气开阔的胸襟。
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诗歌的用词,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还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所以本课的情感目标是: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的学生在初中学习诗歌时只要求解决字音字形的问题和诗歌的主旨即可,而根据国家中职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不仅应掌握有关的诗歌的基础知识的运用,还要重视提高学习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要达到以上目标,就要求学生能够体味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而意境和情感往往是通过意象来表达的。
因此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诗歌的意象。
于是我将准确的理解诗歌的意象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由于距离革命的年代有些远了,学生对有关革命的诗文有抵触的情绪,导致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背景不熟悉,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而且还没有形成通过联想、想象来体会诗歌意境的思维习惯,对意境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
因此,我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味诗歌的意境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意象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意境,以此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诗歌有节奏和音韵的美感,要培养学生体味诗歌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要使学生切身的体会诗歌最直接表露的美。
而中职学生不爱朗读,对诗歌感情的体悟也比较肤浅。
出于对诗歌体裁的特点及学情的考虑,我采用诵读法为主其它教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首先,采用诵读法。
在课堂上播放示范朗诵、学生自读、个别学生试读、全体学生齐读,穿插进行。
通过诵读使学生体会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完成教学目标中关于诗歌语言方面的要求,同时
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从而唤起他们的真情。
其次,情景设置法。
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
通过直观的展示湘江秋景图等相关图片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和理解诗人的情感。
第三个方法就是提问分析法。
在诗歌的分析过程中,我围绕教学的重点向学生提及有关意象意境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诗人和诗歌的创作背景,通过合理的想象与联想,体会诗人的革命情怀。
(二)说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积极读书的习惯
2、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反复诵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组织活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综合能力。
4、讨论法:引导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
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导入吸引了学生,那么整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由于中职生对革命背景等有厌烦心理,贯彻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和审美体悟的要求。
我从毛泽东的手迹《沁园春长沙》书法作品入手,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感受中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诗歌的美在朗诵中得以最直接的感知,我在课上放朗诵的示范带,让学生对本诗的感情基调、气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接着让学生集体朗诵,然后请学生谈一谈对全诗的感受。
(三):描绘图景。
整首诗歌可以概括为四幅图画: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
(四):重点字词分析:以湘江秋景图为例
(五):体味情感、突破难点。
结合上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要学生思考诗人在下阙是否已经做了回答。
重点分析最后一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体会诗人的一番少年豪情。
由此,
让学生体会到诗人一腔少年拿云志,由意象到意境,由写景到抒情,突破难点,完成情感目标。
(六)课堂小结
在结课前安排全班集体诵读,带领学生再次回味诗情,体悟诗境。
然后对《沁园春•长沙》的情感、主题和艺术特色做简要的回顾和梳理,并强调诗歌的鉴赏方法。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七)作业布置
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①要求学生背诵全诗,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悟,体会诗歌的美。
②结合本诗,将它扩写为一篇抒情散文,要求字数不少于五百字。
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进而加强对本诗艺术层面的理解,提升诗歌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八)、歌曲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优
美的旋律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歌的艺术美,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