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审美观念
中学生审美观
中学生审美观中学生审美观一、理解审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无论是衣着搭配、家居摆设还是艺术品欣赏,都存在着审美的因素。
而中学阶段,对审美的理解尤为重要。
审美不仅仅是对美的感觉,更是对事物内涵与情感的把握。
在学习中,理解审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造、表达和交流。
二、审美标准与多样性众所周知,美是主观的,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尽相同。
因此,中学生要注重审美多样性,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别人的审美品味。
而审美的多样性,也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与眼界,拓展创作领域。
三、审美品味的培养细心观察、持续学习往往是培养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而阅读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文学、艺术以及社会人文类的书籍,都可以有所收获。
此外,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看电影等多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四、审美和人文素养审美的培养不仅仅是单纯的欣赏,更是一种人文素养的提升。
例如从绘画中了解历史、文明等文化涵义,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标准。
这些都是中学生在审美观培养中应该重视的。
五、审美与成长最后,审美观不仅是一种个人素养的提升,也是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看待社会人文方面,优美的艺术品可以让我们对美好的世界、追求更高的理想充满信心与热情。
在思考道德端,审美的激发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能力分辨正与反,拥有更多的行为准则和哲学底蕴。
总而言之,中学生的审美观培养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理解审美、多样性、品味的培养、人文素养提升以及与成长有关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借助各种资源、积极开阔自己的视野,将会使得审美观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中学生审美培养的重要意义
中学生审美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生阶段进行审美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中学生审美培养的一些重要意义。
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通过美术教育和各种文化体验,中学生可以学会欣赏美、辨识美,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标准,避免盲目追求低俗或不良文化。
2.提高审美创造力:审美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够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增进文化素养: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中学生拓宽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促进情感发展:艺术作品往往能够触动人的情感,通过审美体验,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和表达情感。
5.提升生活品质:具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
6.培养批判性思维:审美培养还包括学会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这种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学术研究和未来职业生涯都是一种宝贵的技能。
7.促进跨学科学习:审美培养不仅限于美术课程,它还可以与文学、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
8.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参与艺术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合作、沟通和表达,这些社交技能对于他们未来融入社会和职场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中学生的审美培养不仅关乎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关系到社会的文化进步和文明程度。
通过有效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审美素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
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美术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绘画、设计和创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美术课堂,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学会欣赏、理解和评价艺术,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修养。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可以介绍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建筑作品等,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内涵。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参观展览,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解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内涵的绘画作品,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解读,引导他们发现作品中的细微之处,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深层理解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让他们通过实际的绘画、设计和手工制作,感受艺术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老师还可以进行创作指导,给予学生艺术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绘画和设计水平。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3页word文档
如何培养中学生审美素质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盛行。
多元素混合文化正在形成并成为当今文化发展主导趋势。
面对这种变化快速、种类繁多、文化元素混杂文化现实,我们显得有点目不暇接、手忙脚乱。
如果没有较为稳定、正确审美观作为衡量标尺,我们可能会迷失在这股文化洪流中。
作为中学生,其审美观正处于形成期,且其生性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中学生在面对今天文化现状时,更显得无力应对、且更容易随波逐流。
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广泛展开审美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其中,中学语文教育由于其独特优势――教学对象多数为美文学作品――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审美教育,所以它更应该承担起审美教育重任,为培养中学生健康高尚审美观、提升中学生审美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2019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熏陶,培养自觉审美意识与高尚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与审美创造能力。
” 那么,在具体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贯彻实施审美教育,进而来培养中学生审美素质呢?实际上,无论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还是其审美能力提高,都必须让学生处于自身具体审美活动中才有可能实现。
而一个具体审美活动展开,首先必须有审美态度作为前提,一个人能不能进入审美情境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具有审美态度;审美主体会选取什么样事物作为自己审美对象,取决于他审美趣味;审美主体能否从对象身上体会到美存在,则取决于审美能力高低;而在这三个环节中审美情感始终存在于其中。
由此可见,审美素质培养并不仅仅是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或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审美情趣,它是一个综合素质培养。
所以在具体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审美态度确立、审美趣味引导、审美能力提高与审美情感培养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培养中学生审美素质,这四个因素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确立其审美态度呢?所谓“审美态度”,简单地讲,就是指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与对象保持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态度,所以引导学生确立审美态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摆脱日常生活种种局限,沉浸到艺术世界中,用情感性态度去体验对象,而不是用实用或者科学态度去思考对象。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7篇)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篇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
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追求美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满足我们中学生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第一,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
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住是模糊的,因此,对于什么是美则容易产生错觉。
青春期的我们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
把港台歌星、影视红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恋、崇拜,有的同学甚至达到了癫狂的程度。
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
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同学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把广交朋友、出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
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影响却极深,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我们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第二,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于追求内在美。
由于我们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
我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
因此,许多同学在刻意修饰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
几乎认识不到内在的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
认识不到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形成内在美的必要性和恒久作用、认识不到内在美较之于外在美更深沉、更具有财力,认识不到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和本质。
我们中学生只有学会审美、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呢?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我们中学生的美应该与自己作为学生的身份相适应,我们必须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来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在遵纪守则中发现美、体验美。
浅谈中学生审美
浅谈中学生审美、鉴赏情趣的培养何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做为一名中学生,他们本应该是用一副灵动的双眼,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用一颗思维的大脑,去思索现实里好的事物;他们应该凝视着一行白鹭直上蔚蓝的天空,定格为一幅和谐的图画;他们应该沉醉于两岸清猿的啼鸣,留与清风明月诉说不老的童话;他们应该畅游在清澈无痕的小溪,感觉鱼戏莲叶东西南北的惬意;他们应该在碧绿的草地上,放飞风筝的希望;他们应该在无垠的大海里,探索蕴育生命的真谛;他们应该在巍峨的山巅上,凝视宇宙的博大……然而,如今他们的心灵不再澄澈,他们的情怀不再浪漫。
他们的内心早已静如止水,波澜不兴。
他们那敏锐的眼光和灵动的思维已经被各式各样的资料所阻塞;被各级各类试题所禁锢。
于是他们变得机械而呆板,麻木而迟钝。
在泯灭智慧和勇气的传授中疲于应付;在缺乏独立和个性的教育中畸形生长。
如何引导学生与祖国传统文化对接,如何激发学生与高贵灵魂对话,这便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当务之急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实际教学中,我的浅识是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灵情感进行熏陶和感染。
一、语言美之品味大凡优秀作品,在语言形式上,各尽不同,各尽其妙,小径之幽雅,大海之豪迈,秋风之沉郁,白云之飘逸。
可谓千变万化,形态迥异。
学生可以在品味优美的语言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怀,李白的洒脱与杜甫的沉郁完全各领千秋,苏、辛的豪放与周、秦的婉约也不一定水火不容。
那“青云独去闭”的闭适;那“波撼岳阳城”的雄浑;那“采菊东篱下”的淡远;那“青霭入看无”的雅趣;那“只有香如故”的从容;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虚无;那“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理;那“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热烈;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这些都能使学生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游思千载,漱涤万物。
这些亦使学生周身涌动出无数思想感情的生命之泉:忠诚祖国,眷恋家乡,珍惜青春,热爱生命,乐观豁达,昂扬向上……让人类最原始的真善美,回归到学生身上;让世人最纯澈的情、性、灵充溢到学生体内,唯此,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才得以发掘。
有关审美的学习计划中学生
有关审美的学习计划中学生第一部分:审美的概念和意义审美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美的事物、现象的感受和判断过程。
审美不仅仅是一种感知,更是一种能力,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美的存在,从而提升我们的品味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审美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人们不仅要有审美的眼光,更要有欣赏美的能力。
第二部分:审美的基础知识1. 美学的基本概念2. 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3. 线条、形状、颜色等审美元素4. 美的文化渊源和演变历程第三部分:审美的认知和认识1. 观察和感知美的能力2. 理解美的内涵和意义3. 分析和评价美的品质4. 构建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第四部分:审美的修养和提升1. 欣赏美的作品和艺术品2. 增强审美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3. 培养审美的品味和审美的修养4. 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第五部分:审美的实践和体验1. 旅行和游览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2. 参与美的创造和艺术实践3. 体味美的生活和人际关系4. 培养审美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第六部分:审美的价值和意义审美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感受和情趣,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共享。
通过审美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增强自己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社会价值。
审美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感受美的存在,体验美的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审美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我们的创新和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动力和动力。
第七部分:审美的实践和思考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增强自己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品格,从而成为一个有品位、有气质、有魅力的人。
审美的学习不仅可以为我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美好。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审美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享受美的存在,感受美的情感,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美好。
中学生审美观
中学生审美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地变化。
而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审美观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个性化。
在这个时代,个性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中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不愿意被人看作是一个普通人。
因此,在审美方面,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说一些独特的服装、饰品等等。
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实用性。
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学习和生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因此,他们在选择服装、饰品等物品时,更加注重实用性。
他们会选择那些既能够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又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的物品。
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
在这个时代,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而中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因此在选择服装、饰品等物品时,会选择那些环保、健康的物品。
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化和历史。
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文化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在审美方面,他们也会注重文化和历史的元素。
比如说,在选择服装、饰品等物品时,他们会选择那些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物品。
中学生的审美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但是,可以看出,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个性化、实用性、健康和环保、文化和历史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中学生的审美观,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审美观。
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一、培养对美的热爱和敏感中学生青春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对外界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中学生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电影等,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敏感。
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激发他们对美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意识中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通过观察、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艺术欣赏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可以鼓励学生写一些评论或观后感,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三、开展艺术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提高在美感方面的表达能力。
四、通过文学阅读提升审美能力文学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名著和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与思想,培养对优美文字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阅读文学作品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引导中学生进行创作创作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创作活动,如绘画、写作、音乐创作等,帮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和美感表达能力。
六、倡导多元化的审美观在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倡导多元化的审美观。
不同人对艺术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喜好,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可以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培养他们开放的审美视野和批判性思维。
中学生是审美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通过以上途径的培养和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敏感,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如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如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对美、审美、美的创造和发展等问题持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它发生在人们对鉴赏、评价、创造一定的美感对象(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基础上。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对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缺乏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对于审美问题有着一定的误区。
在他们看来,烫头发、戴首饰、穿奇装、化浓妆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吸烟、喝酒也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流行就是美,我行我素就是美,拉帮结派就是美,甚至于打架斗殴也成了一种美。
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别林斯基说过:“美和道德是亲姊妹。
”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就追求什么样的审美情趣。
道德有高尚与低级、进步与腐朽之分,审美趣味也就有高与低、文与野之分。
因此,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就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一种美。
首先要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的实质凝聚着一种责任意识,我们应该引导中学生对爱国主义进行理性思考,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祖国的昌盛兴衰决定着个人地位的高低和命运好坏。
因此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唱几首爱国歌曲、搞几场演讲会,而是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为一种责任教育,使学生懂得,是祖国母亲的乳汁把他们养大成人,中学生对家庭、对社会不能只是索取,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二、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美学知识.现在职业学校所招学生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居多,其身心逐步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增强,对内在的精神价值的追求更加强烈,迫切要求扩大欣赏的范围,对美学知识十分渴望。
古希腊谚语说:“美是难的。
”后来无数学者、专家在耗尽毕生心血的探求中,也认为“美是一个谜”,“美是一个千年难解的结”等等。
中学生审美与表现自我评价
中学生审美与表现自我评价审美与表现自我篇一新学期伊始的我一、“刚开学的我”说明:指学生在回顾初中三年的发展基础上,结合初中毕业时评语填写自己在学业成就、思想道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也可以重点描述自己在其中的方面或者几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选择展示自己的内容。
示例:(一)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憎分明,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诚信方面,可以十分负责人的说:我的确做得不错。
在每一次考试中我都可以做到不作弊,用自己的真实水平作答,日常生活中也一直是诚实守信的人,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能够负责的完成。
(二)我觉得自己一直特别的开朗,热情而且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着一份持之以恒的任性。
对待朋友很真诚,也很友善。
我会吹长笛,也会茶艺表演,英语口语也很不错。
但是,我的性子太急,而且一遇到紧急情况就会手忙脚乱,口不择言。
很固执,只要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不会改变,有时甚至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也比较懒惰,不是特别的努力刻苦。
做事不是很严谨,很容易马虎。
二、“我的发展目标”说明:“我的发展目标”由学生在本学期的自我发展设计和家长的期望两部分内容组成。
“我的发展目标”指学生在学期初对自我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的设计,它可以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
“家长的期望”,指家长在新学期开始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日常观察,结合学校的评语,对学生在本学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期望。
示例:(一)我想我现在的个人价值应该就是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努力学习,在考入理想的大学后找一份好的工作。
在家中我会努力做一个孝于,孝敬父母,做一个在父母眼中孝顺的儿子。
在同学和朋友之中,我想我会是一个不错的朋友,与同学团结友爱。
为此,我要不懈地努力,去追求我的目标,逐渐实现我的价值。
(二)我希望经过三年时间的磨练,我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识、坚强并勇于拼搏的女孩。
不但要保持我原来的活泼和善良,而且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对所有的事情有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谈谈我的审美观
优秀、成功、富有、帅男人的发型:
本来,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雨露里的中学生,充 满蓬勃朝气,洋溢青春活力,红扑扑的脸蛋,亮晶 晶的双眸,黑黝黝的秀发,无不闪耀出迷人的光泽, 给人以纯洁、清新、健康的自然美的感觉。 但遗憾的是,我们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漂亮、 时髦,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打扮、粉饰自己,结果 反而给人以矫揉造作的感觉,我们应该懂得,在美 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心灵美更令人陶醉的了。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用渊博的知识充实 自己,高尚的行为感染别人。立志、进取、勤学守 纪、尊师爱友、举止文明、博学多才,这才是真正 的美!美不在外表,而在心灵,再美的鲜花也有凋 零的时候,再美的容颜也有衰老的时候,只有心灵 美才能经久不衰,让我们不懈地奋斗与追求,使自 己的心灵净化,格调升华,创造经久不衰的、永恒 的美。
最美老师——张丽莉
回顾张丽莉受伤的那一幕 ,第十九中学教师李金茹泣不 成声。 那天,距离李金茹几米外 的张丽莉站在车旁正在疏导学 生。突然,原本停在路旁的客 车猛地向学生们冲过来。危急 时刻,只见张丽莉向前一扑, 将车前一名吓傻的学生用力推 到一边,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 碾到了下面。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丽莉 完了,大喊快救张老师。孩子 们也高喊,张老师怎么了!” 李金茹说:“其实丽莉当时如 果躲开完全有充足的时间,但 她把精力放在救学生上了!”
美,是教室里同学们的笑声。回想往事, 一切都仿佛在昨天发生。我们从陌生到 相识,从熟悉到即将到来的离别。这一 漫长而又短暂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经 历了风雨,收获过成功的喜悦,我们手 拉手,心连心,一同走过。然而,最美 的还是你们的笑声,回环萦绕在耳边, 是那样的优美。美,就在我身边。
美,是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我从一个 无知的小孩,如今拥有知识的相随,这是每 一个老师辛勤的成果。课堂上,老师传授知 识给我们,带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课间, 老师有如我们亲密的伙伴,无所不谈,是我 们倾吐心事的好对象;犯错时,老师不会板 着脸斥责,而是脸带微笑,耐心地教导。老 师语重深长的话语,是那样的美,我一字一 句都铭记于心。他们的每一句都倾注了不少 的心血,因此我无法忘怀这美好的教诲。美, 就在我身边。
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的例子
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的例子
我在实习时,给学生欣赏达芬奇和毕加索的作品之后,让学生写一段评价。
一位男生欣赏《蒙娜丽莎》之后,在评价中写道:“我不太喜欢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因为她太神秘太古典了,我很喜欢毕加索的立体画派的画,并把这种画法运用到蒙娜丽莎这幅画上,让她变得更现代更时尚。
”而另一位女生在欣赏毕加索的《昂蒂布的渔夜》后,在评价中写:“我不喜欢毕加索表现的少年用鱼叉去叉鱼的画面。
如果是我要画的话,表现的会是捕鱼少年的背影,他肩背渔网,网中有捕到的鱼。
他光着脚丫走在沙滩上,远处有渔村,那袅袅升起炊烟的地方也许就是他的家。
”
这两位学生对作品的评价都表示出他们对作品的否定,这种评价不是消极的,而是批评的结论中,又有了自己新的设想,同时又在这幅作品原来的基础.上创作了新的画面。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提升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绩好坏 的, 特别是 对于学 困生来说 ,
感性 的事例更能帮助他们理解理性
育
广
角
变 化 和反 应 ,才 能 了解他 们 的喜
好 ,视野 ,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课 堂气氛进行调节 。 张弛有度 ,严格课堂纪律。在 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要 注意 维 持课 堂 纪律 ,不要 给学 生 产生 “ 动”就是 自由活动 ,随意活 动 活 的错觉 。我们组织各种活动形 式的 动 机和出发点是消除学生的心理疲
生命 、热爱生 活、热爱美 。
那么 ,如何培养 中学生 的审美
能力 呢?
一
、
审美 感受 的培 养
由于中学生 的身心发展尚未健
全 ,往往 把握 不 了是 非标 准 。因 此, 教师所选择 的审视内容要符合
学 生的年龄 特点 。在美 术教育 中 ,
中学生 的审美观念 、审美情 趣
于 台湾 问题 的知 识抢 答 题 ,效 果
学生精神疲惫 ,或纪律松散 ,或学 生面 对 困难 ,或 师 生关 系 出现 窘 迫 ,或该种 活动形式更能让学生接
受教学内容时 ,就可 以采用多种活 动形式 ,激发学生 的学 习欲望 ,打 破心理饱 和 ,提高学习效果 。
劳, 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 , 为了 是
达到更好 的教学效果 。 优 化 课 堂教 学 是 一 门艺 术 。
“ 积流成海 ,垒土成 山” ,为着学生
能学 得更 多 、学 得更 好 的最 终 目 的 ,教 师只有在教学实践 中不断探 索 、尝试 ,才能真正实现打破心理
深入班级 ,了解学生,从情感 上取得 学生的信任 。深入班 集体 ,
受外界 的影响 。在高科技 日 益发展 的今天 ,我们尤其需要用高 尚的情
浅议在中学美术中学生审美观念的落实
习要求 ,也无 法实现通 过美术教学培养 学生
审美观念 的 目标 。因此 ,要引入多手 段教学 模式 ,实现 教学手段和 方法多样化 ,教学 内 容新颖化,教学方 式灵活化 的 “ 三化 ”教学 。 教师 要根 据教学 内容设置不同 的方 案,最重 要 的是要符 合学生 的接 受程度 ,在注 重实际 的前提 下,逐步培养 学生的审美观 念 在教 学实 践中,可 以适 时引进先进 的教 学手段 , 比如在 讲关于花 的作品时,可 以带 学生们去 公园实地 去观察 ,通 过这样近距离 的实地接 触 ,相信 学生们会 发现 以往被忽略 的细节 , 会感 知到身边 的常见事物 的美 。在 轻松 的教 学氛 围中完成教 学任 务 ,多种教学 手段综合 运 用,即灌输 了知识,活跃 了课 堂 ,又可 以 使学生们对身边被忽略的美有所感知,毕竟, 我 们教学 的最 终 目标是为 了培养起 孩子们 的 艺术素养和 审美观念 ,使其 能够从身边事 物 上 能够感知美 、享受美 。也可 以引进音乐 教 学、影视教 学,通过音乐作 品或是影像作 品 的配合 ,更 能使 学生对纸面 上的绘画作 品有 更为生动 的认识和欣赏 。 高中美术 学习过程 与结果的关 系,是一 个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的关系 。学 生通过美 术学 习过程 创造 了作 品,美术作 品反过来又 证明了学生的学 习过程 ,“ 学生学到 了新的知 识 ,发展 了实践 能力 ,不尽仅创造 了一个与 自己相适 应的美术作 品 ,同时也创造 了一个 与他所创造 的作 品相适 应的新 的 自我,是走
教 育 论Leabharlann 坛 浅议在中学美术中学生审美观念的落实
班 掌 印
陕西延安吴起高级 中学 陕西 延安 7 0 16 0 7
摘要 :国家教 委在 19 年颁布 的 《 目制普通高 级中学艺术欣 赏课教学大纲( 97 全 初稿) 》中, 明确 了美术欣赏课为普通高 中审美教 育的必修课。但长 就 期 以来,高 中的美术课都没有得到足够 的重视 ,甚至在 许多地 方中学,美术课程 都未开 设,即便是设置 了美术课程的 ,也被 当成是可有可无 的,为 主要学科让课 时的现象 更是屡 见不鲜 。因而 ,国家教 育部 又先 后于 20 年和 20 制定 并颁布 了 《 02 03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及 《 普通高 中美术课程 标 准》,为普通 高 中的艺术教 育起到 了 范与保障作用 ,新 一轮 的美术课程改革 ,又一次凸显 了 高学生审美观念 、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规 提 关键词 :高 中美术 创 新 审美观念 培养
中学生审美素养艺术特长怎么写范文
中学生审美素养艺术特长怎么写范文在我所热爱的艺术领域中,我特别擅长绘画。
从我年幼的时候开始,我就被色彩的魔力所吸引,我总是试图通过画笔来表达我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每当我拿起画笔,我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
我对于绘画的热爱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感上,我更深入地探索着画作背后的意义和故事。
我善于通过观察和感知,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我相信,艺术不仅是美的表现,更是心灵的触摸和情感的共鸣。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的绘画技巧得到了提升,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我喜欢运用抽象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我的感受和思考,我的作品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我希望通过我的画作,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此外,我也注重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我经常参观各种艺术展览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相信,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我认为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触动人们的心灵。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创作,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希望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传统艺术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传统艺术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传统艺术的定义与分类1.传统艺术的定义:传统艺术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并不断发展演变的各类艺术形式。
2.传统艺术的分类:包括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节日、民俗等。
二、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1.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学习传统艺术,中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丰富精神世界: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传统艺术有助于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
3.促进全面发展: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发展、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传统艺术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1.课堂教学:在美术、音乐、语文等学科中,融入传统艺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传统艺术。
2.校本课程:开设传统艺术校本课程,如书法、国画、曲艺、传统舞蹈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
3.课外活动:组织传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举办传统艺术比赛、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4.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深入了解传统艺术,感受民族文化。
四、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1.强化理论学习:让学生学习传统艺术的基本理论,掌握审美原则和艺术鉴赏方法。
2.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3.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有利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艺术熏陶。
4.融入现代科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创新传统艺术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中的作用1.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传统艺术知识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艺术活动,对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4.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中学生的审美观
中学生的审美观
审美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品位之高低,而青少年的审美观,更是决定了一个社会日后的品德、风尚的高低及风气的好坏。
要形成一个品德高尚、风气良好的现代 “和谐”社会,就必须先从良好的审美观的形成开始。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起步阶段。
青少年的好奇心与爱美之心与生俱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爱美之心也明显地显露出来。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学生懂得和谐之美、尊严之美、自信之美。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充满自信,需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需要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合理恰当选择的能力。
和谐社会也离不开诚信,离不开法制。
美育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和谐、自信、尊严、美的选择、诚信、法律与公正的基础之上,不能离开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个宗旨。
当下年轻人审美观在重构作文
当下年轻人审美观在重构作文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就是提高自己的审美。
但是,光有漂亮的外表,幸福的彩虹会踏着薄雾飞舞。
宽以待人,俗话说。
却很少想到败絮其中,并自觉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做一个情趣高雅的人,等等,人是有思想、有精神生活、富有创造性的,有时外表误导了我们,是一个多么靓丽的词,文中的观点对今天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不造作;自然是美,更不必自卑,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
而对于那些相貌长得美的人来讲,是形成人外在美的重要因素,没有心灵的映射,骑车时遵守交通规则,这如同苹果一样,不追求时尚,最后要求我们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就无所谓美丽,让我们学会审美,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但你咬上一口,不加修饰,作为一名中学生。
而没有美的灵魂,美并不在于外表的张扬,外在美是天生的,我们要事事、处处严于自律,也不必以此作为骄傲的资本。
有的苹果外形大而光泽红润,而取决于心灵的纯净与美丽,你就用你的道德力量表现出一种无比崇高之美,心灵美了,在现实生活中,美,这就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审美,取决于心灵的纯净与美丽。
却甘甜爽口。
成功会因此而高歌吟唱,不可选择,更不等于品德、才能不如人。
不矫揉,没有心灵的拨动,但吃起来。
世界上许多外貌不美的人(如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等)。
所以,事实上,谁不爱美呢? 我们不能单以外貌来评价一个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未必智力不如人,以自己的高尚品德、美好情操和学识才能去赢得人们的爱戴,做一个情趣高雅的人! 点评文章由苹果引出要学会审美的论点。
却味同嚼蜡;而有些苹果外形不显眼,如果不努力充实自己,人的相貌美和形体美。
外貌不美的人不必苦恼,就无所谓美丽;一切动人的旋律都发自内心的弦,物是这样,自觉排队买饭用餐。
是不能算做真正的美的,人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我们不能只注重外表,难以改变;而内在美则是后天形成的,人格会因此而绽放光彩,人亦如此,这样,信念会因此而展开翅膀,人与动物不同,平凡是美,甚至有点难看,一切美丽的光辉都来自内心的源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自觉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高雅的审美情趣能使整个社会变得文明和进步,漂亮诱人,就不能产生震撼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都知道九中“一日常规”,那么又有多少人真正遵守了呢?上面明确的说明了在教室走廊里不追逐打闹、喧哗,不讲粗话脏话,不开无聊的玩笑,不玩不正当的游戏,做到讲话轻一点,语言文明一点,走路慢一点;可是我们的行为又是怎样呢?似乎完全相反了吧!
注意仪表,穿校服,戴校徽,举止文明,见师长同学应主动问早、问好,进校后要使用普通话交谈。
校服,不仅仅是穿,还要穿的符合中学生的要求。
现在,改校服的问题日益严重,校服,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它能反映出一个学校所独具的风格特色。
所以,校服的合适与否,美观与否,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认为中学生的衣着打扮要符合自身特点。
中学生就像高粱拔节,本身就具有一种青春向上的自然美。
大诗人李白有一句诗“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我觉得把它引伸到衣着打扮上也是合适的。
中学生的美不在于华贵,带耳坠、戒指反而让人看了别扭。
中学生的美在于自然、青春、朴素。
大家都不喜欢校服吗?是校服的问题?还是我们审美问题?一个人的穿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心理需要和审美取向,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目前,一部分学生以穿着“奇装异服”为美,在校园中形成了一股爱慕虚荣、哗众取宠的不良风气。
中学生正确的服饰审美观念要在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教育,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一、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其次,审美个性受到学校文化、学习者、消费者、自身自然条件、年龄、性别、时代特色因素的制约。
中学生在服饰审美方面,如果能把握这样一个总原则,就可以逐步提高服饰审美素质,形成良好的服饰审美修养。
服饰要与本人的年龄、身材、时令场合等因素相吻合。
比如,有一些同学的头发搞得怪怪的。
于是我就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开一个座谈会告诉学生这样的头发很很难看。
但这些学生却说:“老师,你不知道这是风度。
”我觉得中学生对真正的风度没有理解。
我就告诉他风度是指人的举止姿态,通常用潇洒、端庄、大方等溢美之辞形容风度之美。
如举止彬彬有礼、仪态淳朴大方、谈吐高雅有致,风度并不是虚浮于表面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的自然延伸。
你们学生的风度,应该具有学生和青春、自然、朴素的特点,在学习、工作、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勤奋向上、进取、求实、朴素、大方、乐观、谦和、活泼的精神风貌。
相反,沉迷于模仿明星的举止仪态会使人感到装模作样。
同时我还告诉中学生语言是人的心灵之窗,语言的文雅得体或粗俗失当也反映人的外在形象的重要方面。
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操、知识素养和性格气质的外露,语言是外在形象的重要标志。
行为是一个人最直接最实际的表现。
行为美最能反映人的心灵美。
二、我认为应该鼓励中学生爱学校,穿校服。
因为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和青春活力的美感。
穿校服能令学生明白穿校服是以朴素大方为主,因为校服是朴素的,而学生经常穿校服也是想学生明白穿校服是一种美德。
校服也能使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校服不但能让别人知道这学生就读的学校,更让学生在穿校服时记起自己的学校,学生经过这样的思想,可以令他们对学校培育出一份情。
穿校服最重要的优点便是能给其它人一个有礼貌的样子,因为校服穿得整齐便能给人有一个好印象。
可以说穿校服是中学生的责任,而穿校
服能培养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服饰审美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着时代的发展,跟上“时尚”与“潮流”的步伐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追求。
一些初、高中和中专、职校的学生,纷纷把追逐时尚作为重要的生活内容。
与此同时,流行文化的不良影响也逐渐在学生群体中蔓延,学生穿着“奇装异服”的现象成了校园内外的“奇特景观”(本文所说的“奇装异服”,不仅指穿得“怪”,亦指片面追求名牌穿着;学生在校内虽大多统一着装,但出了校门便在衣着上大肆攀比,甚至有学生在校服内套上“奇装异服”以示“个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不少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分析学生“奇装异服”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原因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服饰观、审美观,也就成了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穿着“奇装异服”的心理原因分析
1、审美偏差。
希望自己的穿衣风格能得到同学的认同、赞美和羡慕,从而提高自己在同学眼中的地位,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和虚荣心。
2、疯狂“追星”。
追星”的方式通常是,名人、明星穿什么,他们也要学着穿什么。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学生穿着NBA球星的队服(仿制)或由明星代言的名牌服装来学校,甚至在校服内套上“奇装异服”来“吸引眼球”。
3、攀比炫耀。
有些中学生一看到别人穿着名牌服装就眼红,于是千方百计地缠着家长要钱,买社会上的各种流行服饰,他们根本不顾家里的经济承受能力,只是为了在人前“扬眉吐气”,和别人比“阔”、比“美”、比“富”。
4、一味追“新”。
一有机会就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地挥霍金钱,追求高消费,用金钱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服饰是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
有些学生甚至到了“不奇不爱,无奇不买”的地步,走上了追求怪异服饰的歧途。
5、盲目求“异”。
这里的“异”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标新立异的“异”,二是指异性同龄人。
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开始对异性同龄人产生兴趣和好奇,对“爱情”充满憧憬和渴望,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异性时,他们在口头上不敢表达,但常希望通过“美好的装扮”来展示自己的魅力。
于是,有的学生在穿着上选择了“奇装异服”,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异性同学的注意,这是其不成熟心理和幼稚行为的表现。
未成年学生不宜穿奇装异服。
主要原因有:
一、挤二、开支加大,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
二、开支加大,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
三、可能会“顾''外''失''内''”。
培根说过:人一旦过于追求外形美,往往就放弃了内在美。
有许多学生为了得到想要的衣服,不顾“家情”硬缠父母,或是别人穿得漂亮了就妒之、恨之。
四、会给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会影响、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或生命安全。
如身穿特长、特宽的长裤,无领、无袖的短衫等奇装异服,在上下楼梯、做实验、上体育课时,极易发生缠绊、摔倒、划破、溅伤等事故,伤了自己还殃及他人。
总之,学生的穿着打扮应以朴素、简约、整洁、合身为原则,不宜穿奇装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