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良师导学14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研究★张瑞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指导下革新了授课理念,更加重视对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应用,也需要借助学具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探索。
这样可以形象展示知识的具体形成,也能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的主动性,更能引导学生对知识概念进行理解,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数学教师需要借助学具开展生动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也能培养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探索能力,体现出较强的教学研究价值。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些数学设备和学具,由学生独立操作,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操作实验法不同于一般的演示法,它本身有着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演示法是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是操作者,是主动者。
而学生是观察者,相对而言是被动者。
而操作实验法是由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人人动手,人人思考,思维随之展开,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
其次,数学反映的是符号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实验,只是把学具作为中介物,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动作,把某些蕴含的数学的抽象逻辑关系“物化”出来,操作的本身往往就是其认识的对象,学生的动作就反映了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同时,又通过语言的作用,使这些“物化”的外部程序“内化”成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掌握了数学知识,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再次,教学中操作学具时,学生的手、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有利于建立广泛的神经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取。
一、不同的环节学具操作的目的也不同新课讲解前的操作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的具体材料,为掌握新知识做些必要的准备。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前,教师引导学生分一分,“8”可以分成几和几?,逐步引出“平均分”。
新课讲解中的操作实验,则是为了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或概括出某些规律。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引导学生用折拼、撕拼和测量等活动,发现其规律。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江山市淤头小学周冬英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
”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活跃的情绪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对识记材料的极大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充分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
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
所以,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更应是“做数学”。
即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应该是自己动手做。
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一、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具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工具,通过具体的物体、图片、模型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通过教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概念、规律和定理,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具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趣。
在小学数学中,通过使用色块、计数棒等教具,可以使孩子更直观地理解数学中的加减乘除的概念,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加强学生的学习互动和合作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可以用于开展小组活动或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相互合作、交流观点和分享思路,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互动和合作能力。
通过使用教具,学生之间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更容易地沟通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具有效性使用方法虽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教具的使用也需要注意方法,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教具有效性使用的方法。
1. 注重教具的选择与设计教具的选择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在选择教具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具,不仅要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还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教具,提高教具的有效性。
2. 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使用在使用教具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设计。
教具的使用应当是有步骤、有针对性的,通过教具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具的使用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 注重教具的使用技巧在使用教具时,教师还应注重教具的使用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教具,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VIP专享】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13)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江山市淤头小学周冬英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
”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活跃的情绪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对识记材料的极大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充分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
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
所以,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更应是“做数学”。
即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应该是自己动手做。
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性使用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学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具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表明,适当的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目前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在实际应用案例和效果评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种类、优势、有效使用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和指导,助力他们更好地利用教具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性使用情况,分析不同种类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总结出有效利用教具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通过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
本研究也旨在推动小学数学教具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促进数学教育的质量提升。
通过分析教具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评估,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依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使用的目标。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多实用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评估,有助于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不同教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帮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教具,使教学过程更生动丰富,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实际应用案例,可以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分享成功的教具应用案例,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分享,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面临着数学概念抽象、难度较大以及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以课堂讲授和书本学习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无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的有效性,分析学具操作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的有效性,进一步了解学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学具操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研究的目的也在于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学具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深入研究学具操作的有效性,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对学具操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使用各种具体的教学器材,能够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亲自操作学具,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和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学具操作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学具操作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学具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学具,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研究学具操作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的影响,有助于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引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
教具的有效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具的有效使用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各种物品、材料和设备,包括图表、模型、实物等。
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强化概念理解: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际操作,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几何图形、分数等。
教具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例,帮助他们建立概念,加深理解。
2. 提高学习兴趣:教具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3. 丰富教学方法:教具可以帮助老师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种教具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学习数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4. 培养动手能力:一些教具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使用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具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1. 教具选择不当:一些老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教具不够贴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
2. 教具使用不当: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教具的功能,而是简单地展示一下,或者只是用于讲解说明,没有把教具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3. 教具管理不善:有些学校和老师对于教具的管理不善,导致教具的损坏和丢失,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措施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性使用,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丰富教师的教具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加强教师的教具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教具的种类、功能和使用方法,提高他们对于教具的认识和运用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教具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性使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
一、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通过使用数学几何模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空间关系和图形性质。
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好的教具设计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促进他们的探究和思考。
教具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操纵教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教具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是数学几何模型的应用,通过数学几何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和图形性质。
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的模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其次是数学游戏的应用,通过在课堂中引入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再者是数学实物模型的应用,通过使用实物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授有理数的概念时,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来演示负数的加减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运算规律。
三、教具有效性使用的影响因素教具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使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具的设计与选择是影响其有效性使用的重要因素。
好的教具设计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教具的使用效果。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态度。
教师在使用教具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能够合理地运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使用教具时要有积极的教学态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最后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具使用中,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教具。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开题报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家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家长、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模式研究目的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成果并进行推广应用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 2 3从传统的“苏格拉底法”到现代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提问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课堂提问的历史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反应和期望存在差异。
课堂提问的跨文化研究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课堂提问与学习动机的关系03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众多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01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诸如缺乏针对性、缺乏启发性、缺乏层次性等问题。
02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通过优化问题设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多种提问方法等途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已有研究成果的启示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可以看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述评研究视角与方法本课题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计划与分工本课题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包括:提出研究问题、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03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分析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研究方法查阅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进展文献综述对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观察选取不同年级的小学数学课堂作为案例,深入分析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案例分析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有效的提问策略和方法,并总结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于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具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挑战。
有必要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性使用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的教学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性使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教学建议。
通过对教具使用的实证研究,试图揭示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进行,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情况,了解不同种类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数学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教具的有效性和使用效果,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具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兴趣的影响,了解教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方面的作用。
通过研究教具使用的情况和效果,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选择和有效使用教具提供借鉴和指导。
最终目的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使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使用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对于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小学数学教具学具被教师们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教具学具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教具学具在教学中既可以形象具体地表现静态现象,又可以生动活泼地表现动态过程,具有简单直观的效果,利用多种教具学具组合,更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加深印象,并达到活学巧用的目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
许多老师把课件应用于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质量。
而课堂中使用的教具学具还是几十年如一日,本课题将改变传统教具学具的模式,将传统的教具学具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二、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
在理论上,可以完善学科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理论。
本课题将提出新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概念体系,这将是对数学教学理论的补充,也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新的诠释,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优化和具体化。
本课题将以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幼互动方式的变革为研究基点,着重探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中产生的影响、教学原则、教学模式,这些研究成果是对传统学科教学法的继承和发展。
在实践上,可以指导学科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题将系统地对学生数学教具学具进行课件化,这些课件将极大地丰富教具学具的范畴,并以各种形式推荐到教学实际中,切实帮助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解决相关问题。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出现了教学工具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材等也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随着教学法的改变和教材编排的更新,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具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活泼,更加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首先,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在教学中使用图形模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几何概念,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在讲解三角形时,可以使用三角形拆解板或三角板,让学生在拼装中逐渐理解三角形的性质与关系。
此外,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游戏教具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教具的使用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各种具体实物、图形和模型等多种教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新知识点的意义和概念。
例如,在教学计算时,老师可以使用小球计数器或珠子算盘等实物教具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连加、连减概念。
在教学面积时,老师可以使用长方形分段板让学生观察、分析并记录图形的长宽,进而了解面积的含义。
教具的使用不仅仅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也保证了概念的准确理解。
然而,教具的有效性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和判断。
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反效果。
例如,教学中使用的教具过于复杂,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如果使用过于简单,又容易引起学生的枯燥感,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选择教具,尽可能提高教具使用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将教具与授课内容贴合起来。
同时,在使用教具时要注意操作规范、演示清晰、效果明显,保证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活跃参与。
结语: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在使用教具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13)-推荐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江山市淤头小学周冬英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
”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活跃的情绪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对识记材料的极大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充分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
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
所以,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更应是“做数学”。
即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应该是自己动手做。
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有效性研究摘要:对小学生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具的使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也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本文结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对学具使用现状的分析,对今后教师活动的努力方向进行全面论述,提高学具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具;有效性引言:小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来展开分析和学习。
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学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要教师认真反思教学活动中学具应用存在的问题,从设置教学目标、对教学流程进行合理设计以及强化过程指导三个方面做好学具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设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师应用学具之前必须要认真做好的一项工作,之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具使用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应用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所以为了使学具使用有效性得到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做好对学生学习的研究,结合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做好目标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具来展开对问题的探讨,使学具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为例,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理解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计算过程加深小学生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利用学具来展开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13-4=?”由于小学生之前并未接触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应用小木棒来帮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学过的加减法,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展开探索,学生会提出先数13根小木棒,然后再从其中分出来4根小木棒数剩下的小木棒,从而计算出答案;为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13分为10和3两个部分,先从10根木棒中分出4根再将剩下的与另外3根相加得出答案;也有学生提出先数4根木棒,然后一根一根往上加,直到13为止,只需要算一下加了多少根木棒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一、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学习兴趣教具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展示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用彩色的图形卡片来教授几何知识,可以使学生对几何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帮助理解抽象概念数学知识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直观理解。
而教具的使用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形象,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
用算珠来教学加法和减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意义和过程。
3. 增强学习互动教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老师可以利用数学游戏设备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从而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 提高学习效果研究表明,教具的使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分数圆盘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分数的大小和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数理解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使用存在的问题1. 教具的选择不合理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教具的选择不合理的问题,有时候会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选择了不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具。
可能会为了方便使用,选择了一些成本低廉的教具,但却并不适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2. 教具使用的局限性有些教具的使用局限性较大,不适合在广泛的教学中使用。
有些教具的使用需要辅助的设备和环境条件,而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环境不一定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从而限制了教具的使用。
3. 教师教具使用能力不足教师对于教具的使用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有些教师并不熟悉教具的使用方法,或者对于教具如何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并不清楚。
这就导致了教具在教学中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方法1. 教师培训学校可以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具使用能力的培训。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明确课题背景及意义XXX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著名教育家XXX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特别是对于刚步入小学校门的低段孩子来说,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自新课程实施十年以来,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是低段孩子在老师趣味性地提问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研究热情高涨,这在一些公开课中经常能看到。
但是在实践教学时发现,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没有精心准备的提问、只关注优等生的提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
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等等,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跟风的回答方式。
甚至有些孩子在“对的,是的,好的……”之类的回答下完成一节课的研究。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老师怎样提问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哪些问题可以提、有意义,哪些问题不该提,这是我们一线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
(二)思考课题研究的策略、步伐1.积极加入课题研究时代的观课和议课,努力吸取优秀教师先进经历,高度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条件。
从如下几个方面关注:(1)导入: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研究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研究活动的愿望。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使用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教具是数学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
本文将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有效性的使用,通过分析教具的分类、教学使用效果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教具的分类教具是指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使用的教育器具,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功能和形式的不同,教具可以分为视觉教具、听觉教具、实物教具和运算教具四大类。
视觉教具主要是指图表、图片、幻灯片等,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概念和原理;听觉教具主要是指录音、音响等,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实物教具主要是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运算教具主要是指计算器、尺规等,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推理。
这些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
二、教学使用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的使用效果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教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使用视觉教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用实物教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提高学习的实践性和深度性;使用运算教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计算和推理,提高学习的准确性和速度性。
教具的使用是能够加速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
三、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需要结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
直观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使用视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实验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实物教具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讨论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听觉教具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游戏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使用运算教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研究-精选文档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研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特殊学科,所以,在实际学习中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使用学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增强同学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能力,令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应用于实际,告别纸上谈兵的状态。
而在实际学具应用中,教师总是无法恰当利用学具,使课堂出现混乱低效等局面,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怎样才能使学具发挥出最大利处呢?1.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具的重要性1.1学具有利于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具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教师教学过程提供便利。
目前小学数学学习中,部分教师过多地教授理论知识,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听和看学习理解教学内容,忽略亲自动手操作学具理解消化知识的好处。
学具在小学课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运用学具达到课堂互动,从而锻炼大脑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大脑抽象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1.2学具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学具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具的运用不单是对学生大脑抽象思维的锻炼,而且极大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配合理解学习内容,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锻炼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习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具的xx情况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由于学具规划统一性不高,因此未在课堂上普及,仅依靠自己完成教学内容,还有部分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教学幻灯片完成教学内容,但是大多数教师还是通过学具进行教学,因为学具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理解抽象的未知事物,在脑中形成一定概念后探索学习知识。
例一:在“认识身边的事物-时钟的理解”教学中,每位学生拼装小巧时钟的模拟学具,拼装过程中,学生通过安装三根长短粗细不一的小木棍了解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是不一致的。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教学改革是继创新教育呼声之后的一个最具体、最实际的现实性改革。
新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学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全面、现实的审读它的价值取向。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成功的设置了一个支点。
它将所有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之中。
数学活动就是支撑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最佳支点。
数学活动的进行又是学生借助学具发挥潜力,创造性展示的过程。
所以,学具的多维度使用是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之间如何配合协调使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如何配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进行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学具操作过程当成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流于形式。
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出现学具操作无目的和学具操作形式单一的现象。
国外“做中学”研究比较成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具作用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具作用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育正在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趋势。
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实物教具来进行感性认识和操作实践,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方式和效果,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研究将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为基础,包括计数棒、几何盘、默写板等。
通过教学实验和教学观察,探讨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重点研究学具的引入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消化吸收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
2.研究方法(1)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加入学具来进行数学教学,对照组则保持传统教学方式。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分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具时的行为以及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研究学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四、预期效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预期效果和意义:1.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方式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为数学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探讨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3.为数字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探索数字化教育和传统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
4.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研究计划和进程1.研究计划:(1)确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收集学具:收集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建立学具资源库。
(3)开展教学实验:根据研究方案,开展教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教学改革是继创新教育呼声之后的一个最具体、最实际的现实性改革。
新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学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全面、现实的审读它的价值取向。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成功的设置了一个支点。
它将所有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之中。
数学活动就是支撑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最佳支点。
数学活动的进行又是学生借助学具发挥潜力,创造性展示的过程。
所以,学具的多维度使用是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之间如何配合协调使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如何配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进行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学具操作过程当成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流于形式。
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出现学具操作无目的和学具操作形式单一的现象。
国外“做中学”研究比较成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
所以,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更应是“做数学”。
即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应该是自己动手做。
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课题负责人曾参加过学校市级课题研究并结题,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
课题组主要成员都在教育第一线,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其中有四人学历达到本科学历,2、学校对教科研工作比较重视,能提供必要的经济、物质保证。
3、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已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大量的有关学具制作和使用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的重要性,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任务、方法、过程、价值取向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4、学校创办教育科研期刊《教科研动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问题讨论、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
四、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一)课题界定数学操作活动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供给学生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时,动手操作所用的材料,其中包括操作材料时所用的工具称为数学操作活动材料。
1、验证性操作活动这类操作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形式。
操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
2、探索性操作活动这类操作是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知的一种形式。
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
3、创造性操作活动这是提供某一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开展具有多种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
(二)、支撑性理论1、生理学依据让小学生使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可以利用学具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空间特征,使大脑两半球都得到激活。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另一方面学生的感知建立在操作活动基础上,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共同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都得到较为理想的发挥。
因此,学具操作活动符合大脑两半球活动规律,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增强学习效果。
2、心理学依据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
这种直观动作思维被称作“用手思维”。
皮亚杰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样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源泉,而且也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
3、教育学依据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学具的特点及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
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得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同时学具的形象性、具体性便于学生理解以此为载体的数学知识。
因此尽管多媒体技术已在数学课堂中显示出一些优势,但让学生摆弄学具这种行之有效的直观手段对于一些适宜的教学内容来说,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五、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一)研究目标1、优化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运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2、转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二)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1、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之间如何配合协调使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如何配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进行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时间、达成目标、研究内容成果形式负责人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5—2013.10)课题研究设计刘歆雨(1)制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论证报告(2)收集并学习与本课题有关资料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11—2013.12)汇报课刘歆雨(1)根据方案,开展研究工作学具制作刘歆雨2)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整理收集有关资料论文刘歆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1—2014.6)论文、总结刘歆雨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学生成果展示刘歆雨(四)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本课题在理论指导和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方案,提出基本的操作目标和基本要求。
各实验班根据总的研究方案要求和本班级学生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操作,做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起始资料、过程资料、阶段资料等有目的地收集,及时分析、总结,提升至理性。
1、文献研究法:努力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动态,扩大对外交流,及时调整研究步骤。
2、实验研究法:按照随机原则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建立实验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测试,积极、妥善地收集各种数据,运用先进的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
3、行动研究法: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对有关变量实施控制,一方面加强在自然进程中的观察,以便取得更为真实的材料。
4、个案研究法。
在研究中,采用对特殊群体中的个体研究,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
另外还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使此项实验更规范、科学。
(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成果名称成果形式预期完成时间1、学生数学学具的有效汇报课2014.5使用的课堂展示2、学生成果自制学具、数学小论文2013.113、实物展示学具、教具、课件2014.54、数学学具有效使用论文、总结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