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小猴子下山》教案(精选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精选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精选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猴子下山》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1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新课: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

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

学习向导: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课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4、填空练习。

(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8篇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8篇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8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8篇【小猴子下山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说课设计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说课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2.游戏中复习回顾。

出现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旨在复习故事中的要点。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轻声。

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板画: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2.排列图片。

师: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吗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 )又( )”的词语1.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

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

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2.练读词语。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师:这节课我们要看图读文,看图说话,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写话练习。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进行了朗读和讲解,并做了两个造句练习,现在,我们打开书,先分别把课文读一遍。

(本课一共五段,请五位同学分段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我们练习看图说话,要求是:仔细观察,动脑思考,说话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态度自然,语句通顺连贯。

(接着教师边放幻灯,边指导学生观察。

全班同学小声进行看图说话。

大约四五分钟。

)〔张老师把看图与说话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师:现在谁来说说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呢?生:有一天,天气很好,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下山来,它爬到了一棵松树上往下望,看见一大片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非常高兴,它连忙从松树上跳了下来,跑到玉米地里,爬到一根玉米杆上,掰了一个最大最大的玉米,扛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好不好?生(齐答):好。

师:对,××同学说得很好,特别是他说到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连忙从松树上跳下来,“连忙”这个词用得很好。

现在谁来说一说第三幅图呢?〔对学生的“说话”给予及时的评议和鼓励,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生:小猴子扛着一个大玉米,高兴地往前走着,走着走着,走到一个桃树园子里,它看到满树桃子又红又大,非常高兴,就把玉米一扔,又去摘了两个桃子,高高兴兴地捧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多好啊!现在谁来讲讲第四幅图呢?生:调皮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往前走。

走着走着,又走到一片西瓜地里,它非常高兴,就把两个大桃子往后一扔,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

师:××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还把课文中优美词语都用上了,这样很好,谁再说说第五幅图呢?〔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体现了口语训练的灵活性,有助于说话能力的提高。

2023年小猴子下山教案【五篇】

2023年小猴子下山教案【五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五篇】小猴子下山教案1一、教材分析《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这是一篇趣味浓厚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小猴子在下山时,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看见什么都喜欢,但抓到这个丢了那个,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手而归。

本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生动,五个自然段分别对应五幅插图,如同连环画一般使小猴的动作、形象更加直观化。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快两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教学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动作表演自主识字。

但他们在认知方面比较直观,有意注意还未形成,学生对猴子的接触又少,对猴子的动作想象也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需要创设情境,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和生动形象的插图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目标结合本阶段识字和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认读“猴、结、掰”等1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结、只、空”。

会写“瓜、非、常,”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式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写字,教学难点是读准后鼻音。

四、教法学法依据本课故事性强,画面丰富,结构类似的特点,我将教学定为:图文结合,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直观教学法,字理识字法,归类识字法。

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由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学法我采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法。

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我采用情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先拿出一只小猴子的手偶,并说:“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使孩子在轻松的谈话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小猴子下山优质课一等奖教案范文三篇

小猴子下山优质课一等奖教案范文三篇

小猴子下山优质课一等奖教案范文三篇教案是教师根据文档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题目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猴子下山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小猴子下山优质课一等奖教案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它们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再用你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复眼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蜒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

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一飞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花大姐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独角仙吃晚饭的时候,鸣—一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p』。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蚂蚱河北人把尖头绿蚂炸叫作挂大扁儿。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教师板画一座小山。

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

(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

2.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猴子吗?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

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

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讲述故事《小猴子下山》。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的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要专注,不能见异思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小猴子下山》故事图片。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讲述图片中的故事情节。

(二)故事讲述1.教师简要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合作讲述故事,要求:语言流畅,情节完整。

3.各小组代表上台讲述,其他学生倾听,互相评价。

(三)讨论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猴子为什么会失败。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创新思维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改进自己的做法?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将《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讲述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同时,通过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学生做事要专注,不能见异思迁。

整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一只小猴子。

生2:我看到小猴子在摘桃子。

2.学生自由发言,讲述图片中的故事情节。

师:那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干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生3:小猴子在摘桃子,可能会摘到一个大桃子。

生4:小猴子摘完桃子,可能会去摘别的果实。

(二)故事讲述1.教师简要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情节。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小猴子下山》优质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做到:(1)学会8个生字、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做到:(1)能使学生会读、写生字、词。

(2)能朗读课文任务分析1、学生的起点能力: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阅读该课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词。

在技能方面,学生已学过《小猫钓鱼》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形成阅读这类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学任务分析:该节课都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教学过程(一)知识的新授阶段1、呈现新教学内容(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2)老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结jie 非常fei chang 扛kang 往wang 圆yuan 跳tiao 追zhui 空kong(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老师在旁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老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

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学生先书空8个生字、词。

请两位学生板书。

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提供记忆策略:结:由“糹”、“士”“口”组成,注意是“士”而不是“土”往:“住”字再加“丿”常:底下是“巾”字跳:与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

(4)运用生字、词非常:提问:非常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十分、很、极)用“非常”这个词造句。

老师提示:老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高兴。

学生自己造句。

扛:请学生表演扛东西的姿势。

然后造句。

(二)巩固与检测1、根据课后习题第二题,比较区别形近字。

先请学生读这些字,然后给3分钟时间答题,请学生回答,并及时反馈。

2、根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抱”“扔”“摘”“扛”;学生表演这四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及时纠正)学生做习题,校对。

《小猴子下山》教案集合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集合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集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词学习、句子分析及课后习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子。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育学生做事要有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生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猴子下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

2. 阅读文章: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文章,了解故事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词、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分析: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分析,讲解语法知识。

5. 例题讲解:结合课后习题,讲解答题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猴子下山》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句子、课后习题。

七、作业设计(1)小猴子为什么没拿到任何水果?(2)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 答案:(1)因为小猴子三心二意,没有专心致志地去摘水果。

(2)做事要有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生词、短语和句子,同时教育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搜集其他关于小猴子的故事,与同学分享,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章中生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设置。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词、短语。

《小猴子下山》教案【最新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最新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猴子下山》教案【最新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8篇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8篇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8篇【小猴子下山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说课设计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说课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2.游戏中复习回顾。

出现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旨在复习故事中的要点。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轻声。

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板画: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2.排列图片。

师: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吗?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 )又( )”的词语1.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

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

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2.练读词语。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3.拓展运用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画眼睛),就是那么的吸引小猴子了!像这些好吃的,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也许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甜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 )又( )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 )又( )”方式来说一说它吗?四、以“小猴子所做”为线索,积累并学会精确地使用动词(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掰、扛。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4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4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4篇《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详细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稳固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情感目标: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减法的意义,稳固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教学预备:每人一套数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花果山风景美丽,这里的小猴也特殊好客呢。

今日它们想摘一些鲜美的桃子与小朋友们共享。

想知道今日发生的故事?生:想。

多媒体示主题图:师:请同学们根据挨次(指教导子图),认真观看画面,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吗?停 2 分钟,教师引导性的指着主题图。

一天,有几只小猴子看到山下的树上有许多美味的大桃子,于是,就派了一个小猴子下山摘桃子给大家吃。

小猴子高快乐兴的下了山,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摘了好多桃子。

但小猴子想:好不简单下来一次,要出去玩玩才好。

于是,小猴子连续往山下走,不一会儿,来到了河边,小猴子一眼就看到了两只小青蛙在那里唱歌,这时候顽皮的小猴就跑过去,要吓吓它们,结果小青蛙被小猴吓得扑通、扑通跳下水。

这下,小猴没的玩了,就想回家了,他回头一看“咦!我的桃子哪去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像小猴那样光临玩忘了桃子就不对了。

师:谁来讲?(指一名学生讲故事)师:故事讲的真悦耳!认真观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引导先看图 1、 2 ,再看图 3、 4 )生:树上有 9 个桃子,摘走 4 个,岩石上原有 7 只猴子,下来了一只去摘桃子。

(加法也行)岸上有 2 只青蛙,被小猴吓得全跳到了水里。

花上原有 8 只蝴蝶,飞走了 5 只。

篮子里原有 4 个桃子,掉到水里 4 只。

师: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观看的真认真。

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树上还剩只桃子?(板书、重点讲)岩石上还剩几只小猴?花上还剩几只蝴蝶?(板书)岸上还剩几只青蛙?(板书)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二、学习新课1、解决“树上还有几只桃子?”师:同学们很棒,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3 个。

实用的《小猴子下山》教案4篇

实用的《小猴子下山》教案4篇

实用的《小猴子下山》教案4篇《小猴子下山》教案篇1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__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__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

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

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

)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

(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2)量词训练。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1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1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第1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途。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分“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解并描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必须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受懊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日的教训为根底,用踊跃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解并描述故事。

并能从中得到启示教学打算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提示留意“猴”的书写。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出示单字。

先自己读一读,沟通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

2.给生字找挚友。

同桌轮番读词语,同桌展示,再小队开火车读。

3.小西瓜出题。

加上动作抢读出现的生字,再全班齐读。

三、整体读文,明确路途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挚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

(接读课文)2.练说量词。

学生答复后,一次出现经过地点的图片。

练习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终望见了一()小兔子。

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1.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导朗读。

(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望见了什么,最终写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学习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选择最喜爱的一段谨慎读,思索以下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②它望见了什么?③它是怎样做的`?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望见,特别开心,就。

(2)小组内沟通,喜爱各段的同学分段展示,重点指出动词并指导朗读。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范文(13篇)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范文(13篇)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范文(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范文(13篇)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减少教学失误和冲突,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小猴子下山的获奖教案(精选5篇)

小猴子下山的获奖教案(精选5篇)

小猴子下山的获奖教案(精选5篇)小猴子下山的获奖教案(精选5篇)小猴子下山的教案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

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

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

)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

(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7小猴子下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猴子下山》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借助画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读“掰、扛"等12个生字,利用动作演示理解“扔、摘”等词语,学会书写“瓜"这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说清楚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去,明白故事道理。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做出小猴子的动作,还原下山故事。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说清楚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去,明白故事道理。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说清楚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去,明白故事道理。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词语卡片、情境图、小猴子图片。

【教学过程】1.复习词语温故知新开火车检查词语朗读;通过动作表演,巩固动词(掰、摘、扛、扔、捧、抱)【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借助小猴子图片引入,引发学生读好故事的兴趣;借助画面,将课后语文要素渗透于课文感知中,以此丰富学生识字渠道,随文识字、画面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有机整合在一起,扎实落实识字方法,增强识字兴趣和效果。

】2.感情朗读学习方法(1).初读课文,理清下山顺序。

尝试用上表示顺序的词。

先......接着......然后.....最后......【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借助关联词,帮助孩子准确流利的讲述故事内容,能够激发孩子整体感知课文的乐趣。

引导学生借助图式讲故事,深化阅读效果。

】(2).重点指导第1自然段(以第1自然段为范例)①生读第1自然段,想象玉米又大又多的样子,感受小猴子下山的高兴。

师板贴小猴子的动作,学生认真看。

②做一做“掰”的动作。

(多找几个学生做一做)(3).在读好第一自然段的同时,由扶到放,引导孩子读好第2自然段①指导学生板贴小猴子的动作,并说一说,小猴子去到哪,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②说一说:“摘"过什么?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猴子下山-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猴子下山-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

二、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出示文中的生字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4、指名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6、指导书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

三、学习课文:1、出示学习要求(1)、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2)、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摘、捧、抱、追”这些动作。

(3)、指名同学演示动作,加深理解。

(4)、这些动词可以换过来说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5)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6)课文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

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来。

2、根据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出示要求:(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17 小猴子下山 一等奖创新教案_2

17 小猴子下山 一等奖创新教案_2

17 小猴子下山一等奖创新教案17.小猴子下山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样)”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二、教学重难点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样)”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来猜猜看是什么?(出示谜语)尾巴卷卷又翘翘,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

——(打一动物)。

2、出示“小猴子”一词(齐读再板贴),重点看“猴”字,这个字是什么偏旁呢?你知道吗?指生说。

认识反犬旁,你还知道这个偏旁的其他生字吗?猫、狗。

3、揭题(出示猴子图片),瞧,小猴子来啦!和他打个招呼吧!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板贴)来玩,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呢?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第一遍大声读,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第二遍轻声读,找一找小猴子下山后走到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

2、检查生字词(1)掰扛扔摘捧抱蹦追小老师领读,读准后鼻音“扛、扔、捧、蹦”、翘舌音“追”老师发现这些字特别有意思,你注意到了吗?对,它们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齐读,玩一玩“你划我猜”的小游戏。

(2)猴子满树一块非常读准轻声“子”、翘舌音“常”。

“非常”换词(3)往前西瓜跑进读准前鼻音“进”。

(4)结果子空手多音字“结、空”,分别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猴子下山获奖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

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看懂图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一、以图导言激趣: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

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13.小猴子下山。

教师接着说:“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看见许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生字单片,采取领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6.做识字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2.再请同学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图,请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根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顺序看一看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2.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小猴子下山图:自己画出)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小猴子下山都来到哪些地方呢?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演示文稿图。

点击鼠标:(1)玉米地图
点击鼠标:(2)桃树底下
点击鼠标:(3)瓜地里
点击鼠标:(4)树林图(有小兔子)
点击鼠标:(5)电脑出示上述四幅图。

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句读读课文,请同学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
电脑出示: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见了什么?
③它是怎样做的?
4.电脑出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

他看见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教师引读,以问促读。

5.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

“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

6.师: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7.结合插图理解“掰”、“扛”表示动作的词语。

①可让学生带头饰用动作表演一下。

其他同学当评选说说他们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还不够。

②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8.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学:(电脑出示思考题)
(1)自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什么?
(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3)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红、扔、摘”这几个词,可结合动作表演理解“扔、摘”两个词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这一段。

2.结合上述思考题小组进行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

4.提问: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使学生体会到小猴子看见了桃子,就喜欢桃子,于是就扔了玉米,去摘玉米。

结合观察图画,如猴子的神态、心情,让学生体会猴子非常高兴的心理,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课文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结合上面的四个思考题独立学习这段内容。

2.教师检查独立学习的效果。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2)出示填空请同学说一说。

小猴子_____________几个桃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提问: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为什么课文中用“捧着”这个词。

(3)结合图理解“又大又圆”、“扔、摘”这几个词语。

小猴子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4)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这段。

(5)请学生带上小猴子的头饰表演这段内容,表演出小猴子的动作神态、心情及心里活动。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己轻轻读四、五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电脑出示:课文中P54页2幅图2.教师抓住“只好“一词,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请学生带头饰进行表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

4.组织学生讨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小猴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些什么吗?
五、进入情境、读说结合。

1.配乐朗读课文,也可以教师提示课文,如:“小猴子看见……就……”怎么读呢?“只好……”怎么读呢?
2.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
(1)看图讲故事。

(2)戴头饰表演。

(3)采取想像说话: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
(4)读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5)通过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了解汉字的意思。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及词语。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
1.“非”字的笔顺。

2.“看”和“着”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学习生字。

(一)巩固生字、词语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及生字单片上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小伙伴互读。

(3)电脑出示生字和词语,巩固练习。

①先出示生字:“看非着棵瓜圆回可”这8个生字分别用8种颜色,教师说颜色,学生抢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②再出示词语:“看着非常西瓜回头可爱一棵桃树又大又圆”这7个词语字号相同,颜色不同,认读方法同上。

(二)巧记字形,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记忆字形。

(2)同桌小伙伴相互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的。

(3)请小组进行学习汇报。

“看”:kàn 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记忆:在阳光当头照的时候,伸出左手放在眼睛上边,再用眼睛往远处盾,“看”字的“”就是手,“目”就是眼睛。

用这样的动作来记忆“看”字。

组词:看书看电视
“非”:fēi 学生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非。

也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

组词:非常是非
“着”:zhe 可以刚才学习的“看”字比较记忆,“看”字的第一笔改成“横”,上面再加上“倒八部”就是“着”字。

也可以用儿歌记忆:歪尾巴羊,不象样,眼睛长在尾巴上。

组词:看着说着
“棵”:kē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苹果的“果”字,加上“木”字旁就是棵。

儿歌记忆:一个果,落树旁,只能看,不能尝,这个字就是棵。

组词:一棵树
“瓜“:guā很多学生都认识“爪”字,“爪”的第三笔“竖”改写成“竖提、点”就是“瓜”字。

儿歌记忆:一蔓生三叉,当中结个歪把子瓜。

也可以汉字表义的方法记:“”表示瓜藤和叶子,中间的“厶”表示藤上结的瓜。

组词:西瓜瓜子
“圆”:yuán 是形声字,“大口框”是形旁,表义,“员”是声旁,表音。

也可以用换部件的方法记:“公园”的“园”里边的“元”字换成“员”字,就是“圆”字。

组词:圆形主义又大又圆
“回” huí用儿歌记忆:外面一张口,里面一张口,大口吃小口,就是不念口。

组词:回家
“可”:kě用学生认识的“哥哥”的哥来记,去掉上边的一部分,就是“可”字。

也可以用学过的“河”字来记,去掉三点水旁,就是“可”字。

组词:可是
(4)指名读词语,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学生认识观察汉字的结构,看准重点笔画在田格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