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籽油概况

菜籽油是以油菜的种子(油菜籽)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色泽金黄或棕黄。菜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植物油,和豆油、葵花籽油、棕榈油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油脂。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其主要用途就是榨油食用。

菜油除直接食用外,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以制造人造奶油等食品,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一般菜油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菜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6%—38%,其营养价值与大豆粕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广泛运用在淡水养殖业中。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生物柴油工程使菜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比例逐年增加,

成为石油柴油理想替代品。

我国菜油市场状况

一、我国菜籽种植、加工、消费布局

1、我国菜籽的种植分布

根据资源状况、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国家农业部将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区,并在其中选择优先发展地区或县市。其主要条件是:油菜种植集中度高,播种面积占冬种作物的比重分为上游区占30%以上、中游区占40%以上、下游区占35%以上;区内和周边地区有带动能力较强的加工龙头企业。

(1)长江上游优势区:该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气候温和湿润,相对湿度大,云雾和阴雨日多,冬季无严寒,利于秋播油菜生长。加之温、光、水、热条件优越,油菜生长水平较高,耕作制度以两熟制为主。该区2005/06年种植油菜1678千公顷,菜籽产量307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 27%和27%。

(2)长江中游优势区:该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信阳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适宜油菜生长。主要耕作制度:北部以两熟制为主,南部以三熟制为主。该区2005/06年种植油菜3702千公顷,菜籽产量639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59%和 56%,是长江流域油菜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产区。(3)长江下游地区:该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属于亚热带气候,雨水充沛,日照丰富,光温水资源非常适合油菜生长。其主要不利因素是地下水位较高,易造成渍害。土地劳力资源紧张,生产成本高。其耕作制度以两熟制为主。该区2005/06年种植油菜88.8万公顷,菜籽产量204 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14%和 18%,是长江流域菜籽单产水平最高的产区。苏、浙、沪地处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港口贸易活跃,油脂加工企业规模大,

带动能力强。

表一: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优先发展地区分布

图1:2005/06年我国各省油菜籽种植面积及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4)沿江地区由于气候、土壤的不同,菜籽每年的收割时间不尽相同。长江上游地区要早于中游地区约15天左右,中游地区比下游地区要早20天左右。长江下游地区正常年景在5月底6月初开始收割。一般情况下,长江上游地区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4月-6月,约90天时间。长江中游地区的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5月-6月,约60天时间。长江下游地区的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7月-8月初,约30天

结束。

2、我国菜籽的加工分布

长江流域既是冬油菜的主产区,也是菜油的加工区和主要消费区域,长江上中下游沿岸各省加工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长江中下游加工最为集中。

表三:我国历年各省菜油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3、我国菜油消费流向

从菜油流向来看,多数菜油企业采取就近加工,就近销售。江浙地区每年从安徽、湖北和东北等地区调进菜籽,加工的菜油主要在本地销售;川渝地区每年需从湖北、安徽和江苏等地调进菜油在本地销售;贵州、云南等地由于菜油产不足需,每年也从外地调进菜籽和菜油。内蒙等地的春菜籽主要调往浙江地区加工成菜油后在本地销售。随着小包装调和油销售量的增长,作为调和油主要成分之一的菜油的销售范围有扩大趋势。目前新投产的大型压榨厂,不少是以小包装产品为主打产品,直接面向终端市场。

4、我国菜籽加工企业状况

我国菜籽市场放开较早。目前,国有、民营、外资油厂、个体油商自由收购和销售,完全竞争。一些基层粮管所受大型油厂的委托,也参与收购和短期储存。

总体来看,我国菜籽加工行业有几个特点:

一是菜籽供应时间短,收购、加工、销售时间比较集中。由于我国菜籽是季节性的生产,菜籽加工企业一般在6-9月份集中加工菜籽,多数小型工厂只生产2-3个月,只有大型菜籽

加工企业可以保持全年生产。

二是国内菜籽加工业布局分散,加工厂规模小、数量多。与国内大豆加工能力大型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不同,国内菜籽加工企业这几年发展不快,仍维持数量众多、规模小、设备陈旧、加工工艺落后的特点。

三是菜油加工企业利润微薄,很多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在国内庞大的菜籽加工能力面前,随着国内菜籽供应的严重减少,给菜籽加工企业带来严重的原料供应困难,特别是长期单一依靠菜籽加工的中小型油厂经营显的更为困难。

二、我国菜油的产量

1、我国菜籽的产量

2000年以来,我国菜籽种植面积保持在700万公顷左右,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2004年种植面积创最高记录780万公顷,产量达1304万吨。随后2005、2006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快速下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06年种植面积下降到664万公顷,产量为1100万吨,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导致。

图2:我国历年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

数据来源:2005、2006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其他年份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来受国内土地资源的限制及其他作物争地的影响,菜籽播种面积波动明显,增长空间有限。

2、我国菜油的产量

菜油作为我国主要的植物油品种, 2001年以前国内菜油产量在国内植物油中的份额居第一位,2001年其产量占到国内植物油总产量的37.9%。其后由于我国大豆进口量和压榨量大幅度增加,2002年豆油产量一跃超过菜油产量。

图3:我国主要植物油品种产量对比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菜油消费不断增加,菜油产量逐年提高。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菜油产量尚不足250万吨,90年代末菜油产量则上升到400万吨以上,至2000年产量更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78万吨。近年来国内菜油年产量始终保持在400万吨以上。

图4:历年菜籽油产量情况

三、我国菜油的进出口

1、我国菜籽进出口

从菜籽的压榨能力上看,我国菜籽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我国菜籽以进口为主,极少出口。我国菜籽出口量较少,多数年份出口量在10万吨以下,1999年出口量最高,达55万吨。从2002年开始,我国没有菜籽出口。

图5:我国油菜籽进出口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