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有电流流向法

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有电流流向法
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有电流流向法

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有电流流向法(电流跟踪法)、摘表法(去表法)、直线法

和节点法。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往往是几种方法并用。

??? 1.电流流向法

电流流向法是指用描绘电流流向的方法来分析电阻连接方式的方法。这是一种

识别电路最直观的方法,也是连接实物电路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具体步骤是:

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描绘出电流通过电阻的各条路经,一直达到电源

的负极。

2.摘表法

摘表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从电路中摘去电压表和电流表后,电压表所在支路

用断路替代,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替代。如果需要进一步对电路进行分析讨论,

原电压表、电流表所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则应在简化后的电路上标出。

3.直线法

直线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

简化电路的方法,是在上述两

种方法的基础上,把不规范电

路简化成规范电路的方法。在识别电路、分析电路变化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的作用。

具体方法步骤是:将电路从电源正负极处

....断开,结合电流流向法,拉长和缩短某一

段导线,使各组元器件都在一条直线上,一次不成,可逐次分步完成。

? 4.节点法

节点法是一种将不规范电路快速简化、改化为规范电路的方法。具体做法是: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阻之

间的连接导线缩减成点,

相同的点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点多于两个,可以将这些点排在一条直线上,再把相应的电阻补充到这些点之间,节点法和直线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多数时间比直线法来得更直接、更简洁。

??? 例4:图5(甲)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是__联的;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电阻___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___的电流。

二、动态电路分析与判断

动态电路分析题和电路故障分析题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进行电路故障分析,要以电路动态分析能力作为基础,而电路故障分析又是电路动态分析的载体。

分析动态电路的一般思路是:根据引起电路变化的原因(开关通断、变阻器滑片移动、电路故障),分析判断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

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电流表示数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U=IR(或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进一步判断电路中部分电路中电压的变化(电压表示数变化)或其它物理量的变化。

1、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2、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电工基础电路图讲解

电路图基础知识讲解 对一个没有电工基础,或者刚入门的从业者,都比较迷茫,都会有这么一个问题,看到电路图,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边学起,下面简单介绍下一些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了解各个元件的有什么功能,有什么特点。说白了就是要了解各个元件有什么作用。 其次,要了解各个元件间的组合有什么功能。 再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电路,比如:基本的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的相互转换电路,基本的运算放大电路等等。 然后,就是可以适当的看一点复杂的电路图,慢慢了解各个电路间电流的走向。 以上所说的模拟电路,还有数字电路就是要多了解一些‘门’的运用,比如说:与非门,与或门等等。还有在一些复杂的电路图上会有集成芯片,所以,你还要了解给个芯片引脚的作用是什么,该怎么接,这些可以在网上或书上查到,再有,提到一点就是一些电路中的控制系统,有复杂的控制系统,也有简单的控制系统,我说一个简单的,比如说单片机的,你就要了解这个单片机有多少引脚,各个引脚的功能是什么,这个单片机要一什么铺助电路想连接,这样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想学会电路图就是要你多看,多去了解,多去接触,这样更容易学会。 一、电子电路图的意义 电路图是人们为了研究和工程的需要,用约定的符号绘制的一种表示电路结构的图形。通过电路图可以知道实际电路的情况。这样,我们在分析电路时,就不必把实物翻来覆去地琢磨,而只要拿着一张图纸就可以了;在设计电路时,也可以从容地在纸

上或电脑上进行,确认完善后再进行实际安装,通过调试、改进,直至成功;而现在,我们更可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电路的辅助设计,甚至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电子电路图的分类 ( 一) 原理图 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电路图,又被叫做“电原理图”。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图1 所示的就是一个收音机电路的原理图。 图一 ( 二) 方框图( 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4种方法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4种方法 1.使用定义法识别串并联电路: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使用电流流向法识别串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 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 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 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 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 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分析: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1、L2和L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为识别图乙所 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可以先用虚线将电 流通过的所有路径 在图中画出来,在图 中可看出,电流的流 向是: 由此可看出灯L1、L2和L3分别在三条支路上,所以这三盏灯是并联的。其中通过灯L1、L2的电流通过了开关S1,当开关S1断开时,灯L1、L2中 没有电流通过,两灯熄灭,因此开关S1控制L1、L2两盏 灯泡。开关S2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 的电流流向。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 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开 关S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3.使用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节点法:就是在识别电路 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 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 公共点。以图丙为例,具体方法:先在图中各接点处用字母 表示出来,如图5所示。 由“节点法”可知,导线的a端和c端看成一个点,导 线的b端和d端看成一个点,这样L1、L2和L3的一端重合为 一个点,另一端重合为另一个点,由此可知,该电路有三条支路,并由“电流流向法”可知,电流分三条叉,因此这个电路是三盏电灯的并联,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节点法”主要用于不规范的复 杂电路的识别,有一定的难度。识别 电路也还有其他方法,但无论什么方 法都需要同学们在加强练习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识别电路的技巧。 对于电路中有三个用电器,而只有 两条电流路径的情况,那么就会有一个 用电器在干路上,或者有两个用电器串 联在一条支路上,这个电路一定是混联。 这两种情况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 4. 使用拆除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例2.如图所示,两个灯泡通过灯座装在一个木匣子上,A、B、C、D分别是连接两灯泡灯座的接线柱。E、F两接线柱间接上电源后,两灯泡发光。如何判断两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简要叙述你的判断过程。 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进行分析.串联电路只有一 个电流的路径,只要一处断开,整个电路断路,即其他用 电器不能工作;并联电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流的通路, 其中一个支路断开,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然工作,即各用 电器件互不影响。因此可用断路法进行判断。 答案:拧下一只灯泡,若另一只灯泡熄灭则两灯串联, 否则两灯并联。

(完整版)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一、辨别串、并联电路: “擦来擦去法”:擦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其它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这些用电器串联; 若其它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用电器为并联. 1.简单正规的电路图的判断: 2.形变类的电路图的判断: 3.开关变化引起电路图的变化判断: 例1:在图中,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为:() A. 串联 B. 并联后与串联 C. 并联 D. 串联后与并联 解析:假设把灯拆除,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由电源正极 流出经a点、开关S1到达c点,在c点分为两股,一股流过到达d点,另一股流过经 到达d点,最后在d点汇合成一股流回电源负极,都能正常工作;同理拆除 后,其余两盏灯均能正常工作,因此是并联的。所以答案为C。 二、有电表类的电路辨析: 如果电路中有电流表或电压表,则可以去掉它们。去掉的方法为: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因电压表内阻很大,几乎无电流通过---相当于开路);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因电流表内阻很小,电阻可视为零---相当于一根导线)。 例2:请分析下图中电路的连接方式。

解析:将电压表“擦除”,用导线代替电流表,则电路的等效图为: · 这样很方便的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了。 三、判断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1. 断开电流表,用电器因断路不能工作 例3:如图,试判断电流表分别测量哪些灯泡的电流。 解析:当断开A3时,L3断路,故A3测的是L3的电流。 当断开A2时,L2、L3均断路,故A2测的是L2、L3并联的总电流。 当断开A1时,L1、L2、L3全都断路,故A1测的是L1、L2、L3三灯并联的总电流。 2. 断开电流表,用电器因短路不能工作 例4: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和,则通过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解析:首先判断出三个灯泡是并联的,再依次断开各电流表判断其所测电流。当断开A1时,三灯断路,故A1测的是三灯并联的总电流。 当断开A2时,如下图,L1、L2被短路,故A2测的是L1、L2两灯并联的电流。 当断开A3时,如下图,L2、L3被短路,故A3测的是L2、L3两灯并联的电流。 所以 解得

第九章-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试题及答案 (2)word版本

基尔霍夫方程组 基尔霍夫方程组 (1)基尔霍夫第一方程组又称结点电流方程组,它指出,会于节点的各支路电流强度的代数和为零 即:∑I = 0 。 上式中可规定,凡流向节点的电流强度取负而从节点流出的电流强度取正(当然也可取相反的规定),若复杂电路共有n个节点,则共有n-1个独立方程。 基尔霍夫第一方程组是电流稳恒要求的结果,否则若流入与流出节点电流的代数和不为零,则节点附近的电荷分布必定会有变化,这样电流也不可能稳恒。 (2)基尔霍夫第二方程组又称回路电压方程组,它指出,沿回路环绕一周,电势降落的代数和为零 即:∑IR —∑ε= 0。 式中电流强度I的正、负,及电源电动势ε的正、负均与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中的约定一致。由此,基尔霍夫第二方程组也可表示为:∑IR = ∑ε 。 列出基尔霍夫第二方程组前,先应选定回路的绕行方向,然后按约定确定电流和电动势的正、负。 对每一个闭合回路都可列出基尔霍夫第二方程,但要注意其独立性,可行的方法是:从列第二个回路方程起,每一个方程都至少含有一条未被用过的支路,这样可保证所立的方程均为独立方程;另外为使有足够求解所需的方程数,每一个方程都至少含有一条已被用过的支路。 用基尔霍夫方程组解题的步骤: 1.任意地规定各支路电流的正方向。 2.数出节点数n,任取其中(n-1)个写出(n-1)个节点方程。 3.数出支路数p,选定m=p-n+1个独立回路,任意指定每个回路的绕行方向,列出m 个回路方程。 4.对所列的(n-1)+ (p-n+1)=p个方程联立求解。 5.根据所得电流值的正负判断各电流的实际方向。

第九章 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一、填空题 1.所谓支路电流法就是以____ 为未知量,依据____ 列出方程式,然后解联立方程得 到____ 的数值。 2.用支路电流法解复杂直流电路时,应先列出____ 个独立节点电流方程,然后再列出 _____个回路电压方程(假设电路有n 条支路,m 各节点,且n>m )。 3.图2—29所示电路中,可列出____个独立节点方程,____个独立回路方程。 4.图2—30所示电路中,独立节点电流方程为_____,独立网孔方程为_______、______。 5.根据支路电流法解得的电流为正值时,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____;电流为负 值时,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____。 6. 某支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的数值方程组如下: 1020100202050 2321321=-+=--=++I I I I I I I 则该电路的节点数为____,网孔数为___。 7.以___ 为解变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网孔电流法。 8.两个网孔之间公共支路上的电阻叫____ 。 9.网孔自身所有电阻的总和称为该网孔的_______。 图2—36 图2—37 图2—38 10.图2—36所示电路中,自电阻R 11=____,R 22=_____,互电阻R 12=___。 11.上题电路,若已知网孔电流分别为I Ⅰ、I Ⅱ,则各支路电流与网孔电流的关系式为: I 1=___、I 2=____、I 3=____。 12.以____ 为解变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结点电压法。 13.与某个结点相连接的各支路电导之和,称为该结点的_____ 。 14.两个结点间各支路电导之和,称为这两个结点间的____ 。 15.图2—42所示电路中,G 11=_____ 、G 22=_____ 、G 12=_____ 。

初中物理电路图识别详细讲解

初中物理电路图识别详解——简化电路图 电路识别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点之一。很多同学在学电学之初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电"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么,电脑、电话、电视这些玩意儿天天挂在嘴边,早~就想知道什么是"电"了,这把真要解开电的奥秘了!好兴奋~! 电学一开始,果然不负重望,老师一个劲儿的做实验,一会摩擦玻璃棒,一会摩擦橡胶棒,然后又搬来一个带金属箔的"小闹钟",上课就是看热闹,很开心;在加上这部分的考试作业主要考知识点,尽考些玻璃棒、橡胶棒都带什么电,是排斥还是吸引等鹦鹉学舌的问题,小case~。上课又热闹看,下课作业不难,还能学知识,总体感觉电学真是8错。 可惜好景不长,进入电流电路后,初中物理三大猛药之一--电学的糖衣吃完了,开始动真格的了。电学的各难点中,打前锋的就是电路识别,课上讲的很简单,电路就串联、并联就两种,看上去很清纯~。但实际做题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儿,无数出题老师们殚精竭虑、前仆后继,把原本清纯可爱的串并联电路,设计成错综复杂电路怪物,再掺和进去电表和变阻器,使得电路的复杂度达到极致,不少同学学到这杯具了,之前的兴奋劲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做错题的郁闷和对电路怪物的恐惧,更要命的是,过不了电路识别这一关,接下来的电学都得杯具:电路识别错,后面的计算判断都是无用功。因此吧里同学跑上来求电路识别方法者层出不穷。 电路识别虽然是有些难度,但还是有章可循的,电路识别相关的包括二部分:电路图简化以及电路图、实物图互化。这次我先介绍一个简化电路图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标号法。这种方法简单易学、练练就会、便于记忆,而且适用于所有电路,是居家旅行、特别是简化电路的杀手锏。

五种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五种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李冲亮 学会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这一章的重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后面电路计算的基础。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从形状上去分析,下面介绍几种区分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 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拆除法: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例1判定图1中四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图1 [解析]我们可以用手挡住任意一个电阻,观察去掉这个电阻后是否影响其他电阻的工作,注意利用拆除法可以拆除一个也可同时拆除几个用电器,本例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为并联。 4.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例2 判定图2中电路的连接方式

图2 [解析]A、B、C这根线和D、E、F这根线上都没有用电器,故可以把这两根线看作两个点处理,即缩成两个结点,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可知三个灯并联在A、F 两个点之间。 图3 5. 等效电路法:对于题目中给定的电路可能画法不规则,我们可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即画出它的等效图来进行识别。 趁热打铁做练习 判定如图4所示的电路的连接方式。 图4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及典型例题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及典型例题 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对于初学者要能够很好识别它们有点难度,下面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和实例,学习区别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串联电路 如果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 (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 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 (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几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不影响。某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比如教室里的电灯,有一只烧坏,其它的电灯仍然能亮。这就是互不影响。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而各条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三、识别电路方法 1.定义法:综合运用上面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用电器工作特点,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 2.路径识别法:根据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即为并联电路。 例题1 如图1所示的电路,是判断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 【解析】我们可以在图形上用箭头标示出电流的路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则是并联;图中可以标示出三条路径,如图2所示,可以用箭头在图形上标画出来,第一条是从正极→A→L1→B→负极,第二条是正极→A→L2→B→负极,第三条是正极→A→L3→B→负极。所以图中L1、L2、L3组成的是并联电路。 3.节点分析法:对一些复杂的电路往往一眼难辨,为了简化起见,可以在电流的分流处和合流处设置节点标上字母,同一根导线上字母相同(开关相当于导线),然后分析电流从分流点流到合流点有几种路径,若只有一种路径则为串联,否则为并联电路。

初中十种复杂电路分析方法实用

电路问题计算的先决条件是正确识别电路,搞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较复杂的电路应先将原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以便分析和计算。识别电路的方法很多,现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十种方法。 一、特征识别法 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串联电路中电流不分叉,各点电势逐次降低,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叉,各支路两端分 别是等电势,两端之间等电压。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征识别电路是简化电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例1 .试画出图1 所示的等效电路。 —b 各点电势逐次降低,两条支路的 和R4 并联后与R2 串联,再与R1 并联, 等效电路如图2 所示。 B 端流出。支路a—R1—b 和a—R2—R3(R4) a、b 两点之间电压相等,故知R3 、伸缩翻转法 无阻导线可以延长或缩 短,或将一 翻转时支路的两端保持不动; 但不 能越过元件。这样就提供了简化电路的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伸缩翻转法。 解:设电流由 A 端流入,在a 点分叉,b 点汇合,由 在实验室接电路时常常可以这样操 作, 翻过来转过去, 支路翻到别处, 也可以 导线也可以从

解:先将连接a、c 节点的导线缩短,并把连接 R3—C —R4 支路外边去,如图4。 再把连接a、C 节点的导线缩成一点,把连接成一点,并把R5 连到节点的导线伸长线上( 图5) 。由此可看出联,接到电源上。 b、d 节点的导线伸长翻转到 b、d 节点的导线也缩 d R2、R3 与R4 并联,再与R1 和R5 串

三、电流走向法 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从电源正极出发 ( 无源电路可假设 电 流由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 ) 顺着电流 的走向,经各电阻绕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 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 凡是电 流有分叉地分别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例 3 .试画出图 6 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设想把 A 、 B 两点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进行分析, A 、 D 两点电势相等, B 、 C 两点电 势也相等,分别画成两条线段。电阻 R1 接在 A 、 C 两点,也即接在 A 、 B 两点; R2 接在 C 、 D 两点,也即接在 B 、 A 两点; R3 接在 D 、 B 两点,也即接在 A 、 B 两点, R4 也接在 A 、 B 两点,可见四个电阻都接在 A 、 B 两点之间均为并联 ( 图 9) 。所以, PAB =3 Ω。 解: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过 A 点分为三路 (AB 导线可缩为一点 D 点流 入电源负极。第一路经 R1 直达 D 点,第二路经 达 C 点,显然 R ) ,经外电路巡行 R2 到达 C 点,第三路经 R3 也到 2 和 R 3 接联在 点经 R4 到达 D 点,可知 联后与 R4 串联,再与 AC 两点之间为并联。二、三络电流同汇于 c R2、 R3 并 R1 并联,如图 7 所示。 四、等电势法(不讲) 在较复杂的电路中往往能找到电势相等的点, 为一点, 或画在一条线段 把所有电势相等的点归结 上。当两等势点之间有非电源元件时, 既无电源又无电流时, 取消这一支路。我们将这种简比电路的方法称为等电势法 可将之去掉不考虑; 当某条支路 法称 例 4 .如图 8 所示,已知 R1=R 2=R 3=R4=2Ω, 两点间的总电阻

电路图识别专项练习

、识别电路图 电路图识别专项练习 姓名: 1、 如图所示电路,如果同时闭合开关 S i S 3,且断开S 2,则灯L i 、L 2为 要使灯L i 、L 2组成串联电路,只要闭合开关 _____________ . 2、 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断开S 2,闭合S 1、S 3; C.闭合S 1,断开S 2、S 3;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 A 只闭合开关S 和S 3 C 只闭合开关S 和S 2 B .断开S 3,闭合S i 、S 2 D .闭合S 2,断开S i 、S 3 L i 和L 2同时发光( 只闭合 开关S 和S 3 同时闭合开关 第3题图 第i 题图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第2题图 ,开关 S 闭合后,三盏电灯并联的电路是( 联; 若要使L i 、L 2并联在电路中,必须闭合开关 第6题图 Si 第5题图 S3 _h …I 卜 第7题图 二、串并联电路识别专题 i .在图i 的电路中,若使L i 和L 2串联连接,应 _____________ 接,应 ________________ ,绝对不允许同时闭合 ___________ 现象。 2、如图2所示电路中,要使电灯 L i 和L 2接成串联电路,应 若要使电灯L i 和L 2接成并联电路,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同时闭合开关. 电路处于短路状态,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若使L i 和L 2并联连 —,将会发生 ________ 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S i 、S 2、S 3都处于断开位置,要使电灯 L i 和L 2 接成串联电路,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使电灯 L i 和L 2接成并联电路,应 __________________ ;若同时闭合开关 ,电路处于短路状态,这是绝对 S 断开时,两个灯泡都发光, ) 5、如图所示,两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 当开关S 闭合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B . L i 和L 2都亮 D . L i 和L 2都不亮 L 1和L 2并联,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是“( B 只闭合开关S 3 D 开关S i 、%、S 3全闭合 L i 、L 2串联在电路中,只能闭合开关 A . L i 不亮,L 2亮 C . L 2不亮,L i 亮 6、 如图所示,若使灯 泡 A 只闭合开关S i C 只闭合开关S i 和S 3 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泡 图2 S 2 4、如图4所示电路中,要使电灯 L i 和L 2接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 __________ ; 若要使电灯L i 和L 2接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 ____________ ;若同时闭合开关—

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有电流流向法

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有电流流向法(电流跟踪法)、摘表法(去表法)、直线法 和节点法。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往往是几种方法并用。 ??? 1.电流流向法 电流流向法是指用描绘电流流向的方法来分析电阻连接方式的方法。这是一种 识别电路最直观的方法,也是连接实物电路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具体步骤是: 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描绘出电流通过电阻的各条路经,一直达到电源 的负极。 2.摘表法 摘表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从电路中摘去电压表和电流表后,电压表所在支路 用断路替代,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替代。如果需要进一步对电路进行分析讨论, 原电压表、电流表所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则应在简化后的电路上标出。 3.直线法 直线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 简化电路的方法,是在上述两 种方法的基础上,把不规范电 路简化成规范电路的方法。在识别电路、分析电路变化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的作用。 具体方法步骤是:将电路从电源正负极处 ....断开,结合电流流向法,拉长和缩短某一 段导线,使各组元器件都在一条直线上,一次不成,可逐次分步完成。 ? 4.节点法 节点法是一种将不规范电路快速简化、改化为规范电路的方法。具体做法是: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阻之 间的连接导线缩减成点,

相同的点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点多于两个,可以将这些点排在一条直线上,再把相应的电阻补充到这些点之间,节点法和直线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多数时间比直线法来得更直接、更简洁。 ??? 例4:图5(甲)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是__联的;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电阻___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___的电流。 二、动态电路分析与判断 动态电路分析题和电路故障分析题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进行电路故障分析,要以电路动态分析能力作为基础,而电路故障分析又是电路动态分析的载体。 分析动态电路的一般思路是:根据引起电路变化的原因(开关通断、变阻器滑片移动、电路故障),分析判断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 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电流表示数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U=IR(或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进一步判断电路中部分电路中电压的变化(电压表示数变化)或其它物理量的变化。 1、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2、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电路的几种分析方法

几种常见电路分析方法浅析 摘要:对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很多,如叠加定理、支路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结点分析法、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等。根据具体电路及相关条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对基本电路的分析有重要的意义。现就具体电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如下比较。 关键词:电路分析电流源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结点分析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Several Commonly Used Analytical Methods in Circuit Abstract: on the circuit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superposition theorem, branch analysis method, mesh analysis method, nodal analysis method, Thevenin and Norton's theorem.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it and related conditions of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these methods, the basic circuit analysi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specific circuit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Key words :Circuit Analysis of voltage source current source branch current method mesh current method nodal analysis method of superposition theorem and David theorem and Norton theorem in Nanjing. 引言:每种电路的分析方法,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应用霍夫定律求解适用于求多支路的电流,但电路不能太复杂;电源法等效变换法适用于电源较多的电路;节点电位法适用于支路多、节点少的电路;网孔分析法使适用于支路多、节点多、但网孔少的电路;戴维宁定理和叠加定理适用于求某一支路的电流或某段电路两端电压。上面例题的电路比较简单,可选择任意一种方法求解,对于一些比较复杂但有一

初二物理电路图例题讲解

初二物理电路图例题讲解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 2、看图连元件作图。 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4、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并标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二)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 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三)设计电路方法如下: 首先读题、审题、明电路,(混联不要求)一般只有两种电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比较容易,关键在并联要注意干路中的开关和电流表管全部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只管本支路的用电器,明确后分支路作图,最后电压表并在被测用电器两端。完毕检查电路,电路作图必须用铅笔,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画元件,作图应规范。 (四)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下列几种情况: 1、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 2、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3、是否电压表、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 4、滑动变阻器错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下面我们来做几道例题以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画电路图的方法

电路图识别详解

电路图识别详解——简化电路图先看口诀,就两部分,很简单:标号和画图: 1、?标号:电路每个节点编号,标号遵循以下原则 (1)?从正极开始标1 (2)?导线连通的节点标同样的数字 (3)?沿着导线过一个用电器,数字+1 (4)?到遇到电源负极为止 (5)?要求所有点的标号要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负极的标号 2、画图 (1)?在平面上画出节点号 (2)?根据原图画出节点之间的用电器或电表

⑶?整理,美化 3、注意事项 (1)?当用电器两端标号不等时,电流从小标号点到大标号点,因为小标号更接近正极 (2)?当用电器两端标号相等时,相当于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两端,因此用电器短路没有电流。介绍完毕,谢谢大家。什么,你没懂?啊~不要扔西红柿!下面还有。我们看几道例题 如图,这道题太典型了,估计每个老师都要讲。答案估计大家都知道,同学甲说这个是串联;同学乙说,不对!R1应该被短路了,没看见上面的”天线”么;这时候老师蹦出来,说你们都错了,实际上是标准的并联电路。倒~,确实不好理解,很多同学老师讲过一遍还是搞不 清楚为啥,最后背下结论了事。现在轮到我们的标号大法上场了,为了说明方便,先用字母 对每个点进行标记下 首先进行标号,我们的标号用红色数字表示,从电源正极出来a点标1同样在一条导线上 的b、d点也标1;检查所有该标1的都标了,那就过一个电阻吧!例如从b点过到c点, 这样c点标2。同一导线上的e、f、g点都标2,这样我们惊奇的发现已经到电源负极了!标号结束!轻松~

进入第二步画图阶段,先画出节点号1,2,其中1节点电源正极,2节点接电源负极,如下图;

然后再原图中查找每个电阻两端的节点标号,放到简化图中对应标号之间,我们看到 R2、R3都在1、2点之间,所以把它们仨依次连接在1、2点之间,就形成了右图, 纯的并联电路,不是么?R1、?清

电路图识别详解精编版

电路图识别详解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路图识别详解——简化电路图先看口诀,就两部分,很简单:标号和画图: 1、 标号:电路每个节点编号,标号遵循以下原则 (1) 从正极开始标1 (2) 导线连通的节点标同样的数字 (3) 沿着导线过一个用电器,数字+1 (4) 到遇到电源负极为止 (5) 要求所有点的标号要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负极的标号

2、画图 (1) 在平面上画出节点号 (2) 根据原图画出节点之间的用电器或电表 (3) 整理,美化 3、注意事项 (1) 当用电器两端标号不等时,电流从小标号点到大标号点,因为小标号更接近正极 (2) 当用电器两端标号相等时,相当于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两端,因此用电器短路没有电流。 介绍完毕,谢谢大家。什么,你没懂啊~不要扔西红柿!下面还有。我们看几道例题

如图,这道题太典型了,估计每个老师都要讲。答案估计大家都知道,同学甲说这个是串联;同学乙说,不对!R1应该被短路了,没看见上面的”天线”么;这时候老师蹦出来,说你们都错了,实际上是标准的并联电路。倒~,确实不好理解,很多同学老师讲过一遍还是搞不清楚为啥,最后背下结论了事。现在轮到我们的标号大法上场了,为了说明方便,先用字母对每个点进行标记下 首先进行标号,我们的标号用红色数字表示,从电源正极出来a点标1,同样在一条导线上的b、d点也标1;检查所有该标1的都标了,那就过一个电阻吧!例如从b点过到c点,这样c点标2。同一导线上的e、f、g点都标2,这样我们惊奇的发现已经到电源负极了!标号结束!轻松~

九年级物理 电路的识别方法

电路的识别方法 解电学问题的关键是分清电路的结构,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但对较复杂的电路,初学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介绍几种识别电路的方法。 一、电流法:先确定电流经过的路径分几个支路,每个支路上有几个用电器。如果电流顺次经过几个用电器,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关系;如果电流在某处分成几个支路,每个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且流过这些支路的电流又在某处汇合,这些支路上的用电器是并联关系;如果电流先经过用电器再分成几个支路,或先分成几个支路再经过用电器,或支路上不止一个用电器,则这些用电器组成混联电路。 例1:试判断图1中三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a点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流过灯L1,一部分流过灯L2,一部分流过灯L3,然后在b点汇合流入电源的负极,从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三灯并联。 二、断路法:使电路中任一用电器与电路断开,若其它用电器都没有电流通过,则所有用电器串联;若对其它用电器没有影响,则所有用电器并联。若使电路中某一用电器与电路断开,对某些用电器有影响,而断开另一用电器又出现另一种情况,则这些用电器组成混联电路。 例2:判断图2中三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解析]当开关K闭合后,假设R处短路,这时没有电流通过R1,但此时电流仍经过AC到达C点,再从C点分成两条支路分别经过R2和R3流回电源负极,R1不影响R2和R3的工作。同理,R2不影响R1和R3的工作,R3不影响R1和R2的工作,所以R1、R2、R3并联 三、结点法: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叉点,称为结点。利用结点排列的规范化来作出等效的电路图,以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这种方法称为结点法。

电路图基础知识及电路图的识别

如何看懂电路图 电源电路单元 前面介绍了电路图中的元器件的作用和符号。一张电路图通常有几十乃至几百个元器件,它们的连线纵横交叉,形式变化多端,初学者往往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怎样才能读懂它。其实电子电路本身有很强的规律性,不管多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它是由少数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好象孩子们玩的积木,虽然只有十来种或二三十种块块,可是在孩子们手中却可以搭成几十乃至几百种平面图形或立体模型。同样道理,再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就可发现,它也是由少数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因此初学者只要先熟悉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再学会分析和分解电路的本领,看懂一般的电路图应该是不难的。 按单元电路的功能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类,每一类又有好多种,全部单元电路大概总有几百种。下面我们选最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来介绍。让我们从电源电路开始。 一、电源电路的功能和组成 每个电子设备都有一个供给能量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有整流电源、逆变电源和变频器三种。常见的家用电器中多数要用到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最简单的供电方法是用电池。但电池有成本高、体积大、需要不时更换(蓄电池则要经常充电)的缺点,因此最经济可靠而又方便的是使用整流电源。 电子电路中的电源一般是低压直流电,所以要想从 220 伏市电变换成直流电,应该先把220 伏交流变成低压交流电,再用整流电路变成脉动的直流电,最后用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后才能得到直流电。有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有时还需要再增加一个稳压电路。因此整流电源的组成一般有四大部分,见图 1 。其中变压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铁芯变压器,需要介绍的只是后面三种单元电路。 二、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把交流电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的电路。 ( 1 )半波整流 半波整流电路只需一个二极管,见图 2 ( a )。在交流电正半周时 VD 导通,负半周时 VD 截止,负载 R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直流电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4种方法及练习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4种方法及练习 1.使用定义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如下图所示)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使用电流流向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分析: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 1、L 2和L 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为识别图乙所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虚线将电流通过的所有路径在图中画出来,在图中可看出,电流的流向是:

由此可看出灯L 1、L 2和L 3分别在三条支路上,所以这三盏灯是并联的。其中通过灯L 1、L 2的电流通过了开关S 1,当开关S 1断开时,灯L 1、L 2中没有电流通过,两灯熄灭,因此开关S 1控制L 1、L 2两盏灯泡。开关S 2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的电流流向。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3.使用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节点法:就是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以图丙为例,具体方法:先在图中各接点处用字母表示出来,如图5所示。 由“节点法”可知,导线的a端和c端看成一个点,导线的b端和d端看成一个点,这样L 1、L 2和L 3的一端重合为一个点,另一端重合为另一个点,由此可知,该电路有三条支路,并由“电流流向法”可知,电流分三条叉,因此这个电路是三盏电灯的并联,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识别电路结构方法大盘点

识别电路结构方法大盘点 【摘要】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路结构;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对于进一步讨论电学问题,掌握几种特殊的识别电路的方法,则对解决电学问题起到“开闸放水”的作用。 1.定义法 指直接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定义判断。若电路中各元件(指用电器)是按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元件是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这样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首”指电流流入用电器的那一端,用“+”表示,“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用“-”表示。)此方法适用于简单电路的识别,如图一a和b,也可以用于较难电路的识别,如图一c。在c图中,灯L1与电动机首尾相连是串联,灯L1、L2左端尾尾相连右端首首相连是并联,电铃与两灯都是首尾相连是串联,故电路的总体情况是灯L1先与电动机串联后与灯L2并联再与电铃串联。 (图一) 2.电流流向法 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判断。指按照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流向,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负极,只有唯一的一条通路的电路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成几支,再在某处汇合,这几支电流流过的用电器就是并联。如图二。 (图二) 3.节点跟踪法 对于较为复杂的电路特别是对点与点用导线连通的电路用此方法判断较为快捷。在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导线上没有任何用电器、电源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如图三甲,节点a、b都是分流点可合成为一点,节点c、d都是汇合点可合成为一点,则可将原电路改画为图三乙,容易看出灯L1、L2、L3是并联。 甲(图三)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