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形成的理论

合集下载

态度及其形成

态度及其形成

第六章态度及其形成1态度研究的重要性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著名心理学史学家墨菲所言:“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

”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2态度及其形成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第三节态度的改变第四节态度的测量3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三、态度的功能四、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五、态度与行为4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对象性2、态度的评价性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4、内在性5态度故事---秀才赶考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6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一)态度的要素结构(二)态度的立体结构(三)态度的种类7态度的要素结构---态度“三元论”就态度的构成要素而言,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

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8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认知成分事实信念观点知觉理解情感成分评价情感情绪行为倾向意向倾向偏好外显行为9态度的立体结构在试图转变一个人对态度对象或行为的态度时,研究者发现,个体的态度通常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而是嵌套在一个包含多个其他态度的认知结构中。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态度是人们对于对象具有的评价、情感和行为倾向。

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内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研究态度的理论模式对于理解和解释个体和群体行为、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态度理论模式,分析它们的作用和应用。

一、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认为,人们在形成态度时会追求认知的一致性。

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强调人们会倾向于寻求与自己已有认知保持一致的态度,当出现认知不一致时,个体会感到不舒服,并采取行动来消除这种不一致。

这一理论模式早期由心理学家菲斯特于1957年提出,后来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的作用在于解释人们在态度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

当个体感到认知上的不一致时,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这种不一致,例如修改现有的态度、寻求与自己认知一致的信息或者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来减少不一致感。

这一理论模式不仅可以解释个体的行为,还可以用来分析个体与他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冲突。

二、认知评估理论模式认知评估理论模式是由心理学家罗森伯格和兰古提出的一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理论模式。

该模式认为,人们在形成态度时会对对象进行认知评估,评估依据包括人们对于对象特征的知觉和人们对于这些特征的重要性评价。

根据认知评估理论模式,人们形成态度的关键因素是对于对象的认知评估而非对象本身。

认知评估理论模式的作用在于解释个体形成态度的过程。

通过对对象特征的认知评估,个体对对象的态度会随之改变。

该模式还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对于不同对象的态度差异,以及个体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

同时,该模式也可以指导行为干预和卫生教育等实践活动。

三、社会认知理论模式社会认知理论模式是由心理学家巴姆托斯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理论模式。

该模式认为,人们的态度不仅受到个体内部的认知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中的认知因素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模式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行为来形成和改变态度,社会比较和社会影响是态度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比较两种理论: 相同点:
认知因素之间产生矛盾,个人便处于 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状态。
区别: ①费氏强调个体通过自我调节, 海德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 影响。


②另外认知失调论比认知平衡理论适用 范围 更广。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二、态度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三、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形成与改变
1.态度的传统特性: ①幼时习得的 ②形成惯性反应的 ③极端的态度 ④依赖的事实多少 ⑤与信念、世界观的联系 ⑥三种成分协调还是不协调
2.个体因素: ①能力 ②独立性 ③认知欲望 ④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自我 防御(不易改变) 3.个体的群体观念: 认同感,忠诚心
(二)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对外界影响的判断、选择和组织。 2、态度预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3、态度影响个人行为的效率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行为是态度的外显,通常情况下, 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时态度与 行为不一致。

影响说服效果的主要变量: (1)差距:

(2)畏惧

3.说服对象——接受者 说服的对象并不是被动的,研究说服对象的主观条件 既有助于找到增强说服效果的途径,也有助于找出增 强抵制敌对宣传的能力。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方面。
(1)原有信念强度 (2)说服对象的人格因素


4、情境因素 说服过程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这些 背景因素对说服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 的情境变量为: (1)预告
二、态度的特点和功能 (一)态度的特点 1、习得性:态度不是天生的,是在社会生活 中与人、事发生关系中形成的。 2、对象性: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笼统地讲 态度是不确切的。 3、稳定性:态度形成后会持续一段时间,成 为人格的一部分,并在人的行为 反应模式上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详细版态度形成的理论.ppt

详细版态度形成的理论.ppt
第8章 消费者态度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 管理系 童泽林
1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221
8.1.1 态度概况
认知不平衡:情况二
P你
–+
O
杨幂
+
X 58同城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8181
认知不平衡:情况三

P
+–
O
宋慧乔
+X 步步高音 乐手机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9191
2020/10/9
平衡理论在营销中 的启示?
可以制造从众压力 来诱发消费
选择合适的 形象代言人
认知平衡:情况二

P


O
唐国强
+X 塑年堂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5151
认知平衡:情况三

P
+–
O
你妈妈

X
喝酒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6161
认知不平衡:情况一
P你
––
O
某位同事

X
唱歌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7171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太低 ____ 太少 ____ 太便宜 ____ 很俗气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影响的过程,涉及到个体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不断接受信息和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下面将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分析态度形成的过程。

一、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认知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分析,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态度。

1.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是形成态度的重要源泉,人们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渠道获取关于事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事物的态度。

比如,个体从媒体上获取关于某一政治人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该政治人物的态度形成。

2.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在形成态度时候,会倾向于保持内心的认知一致性。

如果个体对某一对象持有的认知是一致的,那么他形成对该对象的态度时,也会倾向于使认知和态度一致。

比如,当一个人对某一品牌的认知比较积极时,他对该品牌的态度也会倾向于是积极的。

3.社会认知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受到他人的认知影响,这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态度形成。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以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认知一致性。

比如,一个人在朋友圈内,可能会因为朋友的态度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

二、情感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情感是个体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反应,也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情感对态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1.情感传染效应当人们接触到他人的情感表达时,会产生情感传染效应,即个体的情感会受到他人情感的感染。

这也会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态度。

比如,一个人因为周围的人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积极情感,也会影响他对该事物的态度。

2.情感处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刺激,他们对这些情感刺激的处理会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态度。

情感处理包括情感调节、情感表达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态度形成。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
凯尓曼的态度形成的三阶段学说 凯尔曼(1961)提出了态度形成与变化 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阶段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 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称为服从。服从行 为不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 是一时性的。
2、同化阶段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 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 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改变态度,而是出于 自愿。 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 力是很重要的。
3、内化阶段 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 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是 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 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 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讨论:
①关于学习态度的形成 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的形成
认知平衡理论 海德“P—O—X”模型 P——认知主体 O——与P有关系的某人 X——连接P和O的事物、现象等
• 平衡理论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 度变化过程,而且强调他人对于主体态度变 化的作用,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突破了 传统格式塔心理学只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考 察个人认知的局限,把人际关系引入认知研 两大基本假设 1、“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 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P
– – –
P + X O +
– –
P + + X O +
P +

O
X
O
X
四种不平衡 结构
P
+ + + –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一、态度及其形成(一)态度的含义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的特征有:(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

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

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

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

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

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

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1.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是指关于态度的形成、转变与测量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类社会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其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具有社会性(并非与生俱有)、相对性(主体与客体的相对关系)、协调性(认识、情感、行为倾向的协调)、稳定性(一旦形成不轻易改变)、间接性(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

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

促使其形成的因素包括需要(在欲望满足中得到发展)、群体关系、吸收新知识、人格特征、模仿等五个方面。

同时,态度具有稳定性,改变十分不易。

群体动力理论1.“心理场”的提出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库·勒温(K.lewin)最早提出了群体动力这一概念,并将物理学中的力场运用到了心理学中,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的“心理场”的观点。

他认为,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与个体独处时的行为是不同的,群体成员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过进一步研究,1938年他提出,可以把个人的行为看成是其自身的内部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即B= f(P·E)其中,B代表个体的行为方向和强度,f代表函数关系,P代表个体的内部特征,E代表个体所处的环境。

2.主要观点(1)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当个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因素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个体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以内部力场的张力为主。

群体成员在向目标运动时,可以看成是力图从某种紧张状态解脱出来。

同样,群体的活动方向也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

正是“力场”中各种力的平衡,使得群体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2)群体中各种力处于均衡状态是相对的。

一个群体永远不会处于“稳固的”均衡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的过程。

这就好像河流一样,表面上平静,实际却在不断流动。

(3)群体行为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力的一种错综复杂的结合,这些力不仅影响群体结构,也修正群体中个体的行为。

态度的形成全

态度的形成全

认知失调理论P167
费斯汀格
两大基本假设 1、“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
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2、“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 人们还可以能动的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 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 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改变态度,而是出于 自愿。
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 力是很重要的。
3、内化阶段
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 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是 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 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 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X
四种平衡结构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 情感关系相协调,认知体系便呈现平衡状态。
如P喜欢O,对O的穿着也喜欢
P讨厌O,对O的朋友也不喜欢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 情感关系矛盾时,认知体系便呈现不平衡状 态。
• 平衡理论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 度变化过程,而且强调他人对于主体态度变 化的作用,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突破了 传统格式塔心理学只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考 察个人认知的局限,把人际关系引入认知研 究领域。
❖ 讨论: ①关于学习态度的形成 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的形成
认知平衡理论 海德“P—O—X”模型 P——认知主体 O——与P有关系的某人 X——连接P和O的事物、现象等ຫໍສະໝຸດ P––P
+

P

+
P
+
+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般是属于同一个方向的,即平衡状态。
•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和对单元内两个对象 所持的态度趋于相反方向时,其认知体系 便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将 会引起个体心理的紧张而产生不满情绪。
• 解除心理紧张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 程。
7
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强调一个人(P)对某一认知对象(X)的态度, 常受他人(O)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
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 。 关系认知:人们的认识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件
及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 合为一个整体。
单元关系:指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类似、接近、 相属 )。
感情关系(sentiment):是指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 喜恶、赞成或反对的情感与评价倾向。
6
主要观点 • 海德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
• 1.沟通者 沟通者是信息的来源。 • 2.沟通过程
⑴沟通者以及沟通信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⑵信息的内容要以对象惯用的言语来传达。 ⑶沟通者要了解对象的需要与动机。 • 3.沟通对象 接受者是否了解信息,其个性特征 (如自尊心、灵活性和刻板性等)是否适应于接 受这些信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协调: 不协调 不相关:
11
解除或减少失调状态的办法 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12
(三)参与改变理论
参与改变态度:改变态度的方 法,不能离开群体的规范和价 值。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 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
两种方式: 主动参与 被动参与
13
影响沟通对态度改变的因素:
平衡结构
O
O
O
O
+

态度的理论

态度的理论

态度的理论
1、态度的学习理论
第一,联结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认为当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配对多次呈现时,条件刺激可以获得无条件刺激所具有的评价性意义。

斯塔茨夫妇在“态度是由经典条件反射所习得”的试验中,发现当中兴刺激和积极性刺激配对呈现18此后,被试对原先中性刺激的反应变得积极了。

第二,强化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

当个体的行为得到他人赞许时,他就获得了强化,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表现出对该行为的积极态度。

反之,惩罚,消极情感体验,消极态度。

第三,观察学习。

强调模仿在态度形成中的重要性。

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
第一,服从
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的模仿。

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

第二,同化
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

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

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己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第三,内化
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第一,相互一致和协调的
吸烟危机我的健康,我不吸烟
第二,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
吸烟危害健康,我吸烟
第三,无关的。

吸烟危机健康,今天刮风。

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

这种由于认知冲突,因其内心不自然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

1、依从:依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依从不是个体自愿的,而是迫于外界的强制性压力采取的暂时性的行为。

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早期生活中,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心目中榜样的观念和态度相一致。

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依照社会中其他角色的态度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内化: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组成部分。

内化在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有的明确,有的模糊,但团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制定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成员在大多数场合下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

态度形成的理论之一:诱因论

态度形成的理论之一:诱因论

态度形成的理论之一:诱因论
诱因论是把态度的形成看作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和退避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

比如,一个学生可能感到社交聚会是有乐趣的,令人兴奋的,而且他的朋友们也都喜欢这样做,这种考虑使她对聚会产生积极的态度。

然而她知道其父母不希望她这时去参加这种聚会,况且这种活动的确干扰她的学习,而她自己正想考大学法律系,这样的考虑使她对聚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按照诱因理论,这些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着她最终的态度。

这个理论设想,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是伴随着一些积极或消极的思想,而且这些思想依次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即是否改变其态度。

例如,你听到一个人民代表在电视讲话中建议政府砍去对老年人医药费的支付,如果你对自己说:为什么退休者只有很少养老金,更何况有些人还是残疾者或穷困者呢?人应该去支持他们,而政府的方案是做这件事的唯一途径。

这种消极的认知反应意味着你不喜欢这个讲话所作的劝说。

但假如你对自己说:这是对的,税已经很高,方案已尽可能地为过高的医疗费用做了恰当的支付,人们也无论如何应承担一些他们自己的医疗费。

这样你很可能出现对讲话者的支持,其观点的关键设想是,人是积极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产生认知反应,而决不仅仅是对于他所遇见的任何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这个理论把人的态度形成看成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它比学习论进了一步,但它把人的态度形成都看成是个人为得失深谋远
虑的表现,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

事实上,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并非事事都通过决策造成。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引言:态度是人类行为中重要的心理构成,它对个体的决策、行为和社交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对态度形成的深入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包括态度的定义、形成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性反应,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

认知维度涉及对对象的知识和信念,情感维度涉及对对象的情感体验,行为维度涉及对对象的行为倾向。

二、态度形成的过程: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来形成态度。

这包括直接体验、社会比较和社会学习等过程。

例如,当一个人亲身经历某个对象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而当他观察到他人对该对象的态度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

2. 受众特征:个体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例如,个体的性格、价值观、自我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此外,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反应和社会经验也会对态度形成产生影响。

3. 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对态度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社会影响包括社会规范、媒体影响和社交影响等,它们通过塑造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来影响态度的形成。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保持认知的一致性,即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个体会寻求与其现有认知一致的信息。

当个体面临与其现有态度不一致的信息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恢复认知一致性,例如改变态度、寻找更多支持态度的证据或忽略反对态度的证据。

2.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与自己所认同的社会群体保持一致。

当个体的态度与其所属社会群体的态度一致时,他们会感到社会认同,从而加强对该态度的坚持。

反之,当个体的态度与社会群体的态度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面临社会压力,导致态度的改变。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九章态度形成与改变一个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主客观因素的改变,个人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本章将分别论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除新生儿之外,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往往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旧态度的改变导致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

第一节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因而,个体态度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态度形成的过程可以描述为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等学习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人自出生开始直到生命的终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

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产生的影响具有一系列的特点:第一,是一种有选择的影响,只让个体了解或接触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第二,是一种持久的影响,往往伴随人的一生;第三,是一种多元化的影响,即社会环境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因素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往往是不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第四,是一种宏观的影响,对人们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对个体态度形成的要求和约束也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

(二)家庭的影响对于个体最初态度的形成,家庭及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个体态度的形成及其今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

除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长幼关系之外,还包括了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较融洽,则互相之间的影响就较大,在态度上也易趋于相近或相同;此外,家庭共同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态度的形成也具有显著影响,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气氛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学会用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1、态度是个体对特点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其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其成分: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A、行为倾向成分B。

2、态度形成的3个阶段:依从——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印象管理策略等;认同——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3、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
传递着——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可信差距信念警告
意图畏惧人格分心
4、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传递者方面——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方面——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接受者方面——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征;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

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5、海德的平衡理论:符号相乘得正则平衡,符号相乘得负则不平衡;P-O联系为肯定时为强,P-O联系为否定时为弱。

6、态度的测量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态度的强度,有量表法、投射法和行为反应测量法。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社会心理学是关注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态度对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成为了经典研究课题之一。

态度理论以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为基础,探索了人的态度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进行概述和分析。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个体在面对特定对象或情境时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是对于特定目标的评价和倾向性。

态度可以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可以是稳定的或是可变的,可以是表面上的或是潜在的。

二、态度形成的认知因素在态度形成中,认知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影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主要认知因素:1.认知不协调它指的是个体的认知与其持有的态度之间的矛盾。

当个体遇到与其认知不协调的信息时,其态度会受到影响。

2.自我协调这指的是个体试图维护其自我形象和自尊心,因此会更容易支持与其已有态度相符合的信息。

3.认知一致性当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一致时,其态度更容易得到保持。

三、态度形成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对于态度形成和变化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主要的情感因素:1.经验个体的经验和感知经验形成的情感印象会对其态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2.社会性质社交场合中的信息和同伴的态度会影响个体的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态度。

3.情感加权个体对于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情感权重,这也影响了态度的形成过程。

四、态度的行为因素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即人的行为会受态度的影响,而态度也会随着行为的改变而转变。

以下是主要的行为因素:1.自主行为和惯性行为自主行为体现了个体的选择权力和自我决策,惯性行为则体现了个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的行为。

2.协作和竞争个体在与他人合作或竞争时,其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3.观众效应在人群中,因为个体的态度与其他人不同,会对个体的行为造成影响。

结论态度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之一,深入探讨了人们的态度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问题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问题

三、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 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并且这种过渡遵 循着最小付出原则。
2.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 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 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 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问题
本讲主要讨论五个方面的问题
1.态度概述 2.态度形成理论 3.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与现象 4.说服模型 5.偏见问题
小男孩与石头
有一个小男孩,他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了,一直生活在孤儿院里。他非常悲观,总是无精打 采地问院长:“院长,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小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但不 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第二天,小男孩就拿着石头来到市场上,找了一个角落蹲下来。过了没多久,就有不少人对 他的石头感兴趣,第一个人说:“小孩,3个金币卖不卖?”
2004年12月,“恐惧斗室”的耐克篮球鞋广告引发 争议。争议焦点是,该片采用“中国武术高手、 类似‘飞天’的东方美女、龙”等.
(3)认知理论
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 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4)心理动力理论
认知成分 事实 信念 观点 知觉 理解
情感成分 评价

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现状态度是人类自我感知和行为表述的一种评价性心理状态,是个体对于某一特定物品、现象或态度对象的倾向性反应。

在心理学研究中,态度被广泛地关注,因为它涉及人类感知、认知、情感、行为等众多方面,并能对人类的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态度形成与变化的机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关于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心理学学者们通过在实验室中使用条件反射范式,探究了条件刺激在行为和认知上的作用。

其中,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是一种将条件刺激和评价一起模拟的实验范式,可以有效地研究态度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通过在条件刺激和评价之间的联系中形成一种新的响应模式,从而影响到态度的形成和变化。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对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进展。

然而,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发现,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对于该实验范式中核心变量的选择还存在争议,如何确定条件刺激的选择、D-score的计算方法等仍亟待解决;(2)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个体特征与态度形成的关系,而少有研究关注社会环境等因素和态度形成的关系;(3)许多先前的研究方法不够科学,例如样本选择的不合理、数据处理方法过于简单等,导致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存在不足。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实验设计和方法的优化,深入探究评价性条件反射模型在个体内部评价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开展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的探究,提高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水平并推动态度形成研究的深入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优化和实验设计,包括条件刺激和评价的选择以及D-score的计算方法等要素的确定。

(2)个体内部评价形成的心理机制探究,主要研究评价性条件反射模型在个体内部评价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系 童泽林
15
认知平衡:情况三

P
+
你妈妈
– –
X
喝酒
O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6
认知不平衡:情况一
P


O
某位同事
– –
唱歌
X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7
认知不平衡:情况二你ຫໍສະໝຸດ P–O 杨幂
+ +
X 58同城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8
认知不平衡:情况三

P
+
O 宋慧乔
23
8.3.3 态度影响行为的作用机制
A 标准学习层级 认知 B 低涉入学习层级 认知 C 经验学习层级 行为 认知 行为 情感 行为
情感
情感 D 行为学习层级 行为
2019/4/22
认知
管理系 童泽林
情感
24
知名品牌的 开发商
认知
自由、畅快的 居住环境的联想
情感
购买房产
行为
通过认知学习,形成和强化对属性与利益的信念,通过经典条件作用模型的
4
8.1.2 态度的功能
适应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 知识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5
C—Cognition; A—Affection; B—Behavior 认知 情感 行为
行为要素
对态度对象意欲 采取行为的倾向
8.1.3态度的结构
行为
认知要素
对态度对象的知 觉和理解,即消 费者所持有的有 关态度对象的所 有信息或知识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3
态度的含义: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客体所持有 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认识上 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态度不是本能
态度不是行 为,是对某一特 定行为的偏好
态度的特点
任何态度都是 针对某一对象 的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态度是相对稳 定的
态度的基础是 价值观
了不平衡,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不舒适、 不愉快。为了恢复平衡,需要改变现有的某个认知或 添加一种新的认知。
认知平衡 认知不平衡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3
认知平衡:情况一
P
+
O
+ +
X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4
认知平衡:情况二

P

O
唐国强
– +
X
塑年堂
2019/4/22
说服的两种结果
1
改变原有态度
2
2019/4/22
坚持原有态度
管理系 童泽林
32
8.4.4 影响说服的因素
1
传达者
权威性
可靠性 吸引力
2
传播特征
态度的差异 恐惧的唤起 单面双面陈述
3
2019/4/22
情境
管理系 童泽林
预先警告 分心 重复
33
费者把产品的积极情感转入到品牌上来。
管理系 童泽林
27
因促销而购买
行为
品质很好
认知
开始喜欢
情感
第4节 先见力 利用赠品、优惠券、免费样品等促销手段使消费者在没有认知和
情感的情况下尝试购买和使用一些新品牌。
管理系 童泽林
28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第8章 消费者态度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2
8.1.1 态度概况
我喜欢 它! 口味很 好! 我当然买这 个牌子!
21
8.3.1 态度影响购买行为
消费者态度将影响其对产品、商标的判断 与评价 消费者态度将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与学 习效果 消费者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22
8.3.2 态度与购买行为矛盾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7
态度的情感成分
消费者对某态度标的物的整体感觉与情绪
我觉得“雀巢咖啡”令我觉得:
愉快 快乐的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不愉快 ____ 忧郁的
有趣的
优雅的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您认为“雀巢咖啡”的容量是: 太多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太少
您认为“雀巢咖啡”的价格是: 太贵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太便宜
您认为“雀巢咖啡”的包装设计是: 很有质感
2019/4/22
____
____
____
____
管理系 童泽林
____
很俗气

+
X 步步高音
乐手机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9
平衡理论在营销中 的启示?
可以制造从众压力 来诱发消费
选择合适的 形象代言人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20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29
8.4.1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涉及原有态度和外
部态度的冲突,个体有恢复平衡 的机能,将差异减至零。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30
8.4.2 说服的模式
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 外部刺激 目标靶 中介过程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31
8.4.3 说服的结果
广告等来形成情感。
管理系 童泽林 25
健康、果粒多
认知
购买
行为
喜爱
情感
第 4节 先见力 对属性的信念,把卖点、产品陈列与 反复 传达信息,强化
广告内容 联结起来,在消费者拥挤的 场所多做户外广告。
管理系 童泽林
26
诱人的广告,情 不自禁的喜欢
情感
购买
行为
口味好, 奶量多
认知
第4节 先见力 强调以经验能得到的愉快感等体验,利用经典条件作用原理使消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1
8.2.2 诱因论
诱因论
消费者最终态度由趋近和回避两种因素的相对 强度来决定。
花销 很大 容易引发 眼病 看起来漂 亮 行动方 便
护理麻烦
2019/4/22
回 避
管理系 童泽林
趋 近
12
8.2.3 平衡理论
认知的平衡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认知出现
——F. Heider
2019/4/22
——不可能
——很不可能
管理系 童泽林
9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10
8.2.1 学习论
学习论
人的态度是后天形成的,通过联想、强化、模 仿三种方式发展。 联想:企业声誉——产品评价 强化:正强化、负强化 模仿:代言人
____ 单调的
____ 庸俗的 ____ 没品位的
8
有品位的 ____
2019/4/22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态度的行为成分
消费者对某态度标的物的行动意图或实际的行动 当您下次要购买罐装咖啡时,您购买“雀巢咖啡”的可能性为: ——我一定会买 ——我可能会买 ——我不确定是否会购买 ——我可能不会购买 ——我一定不会购买 您在未来一个月内购买“雀巢咖啡“的可能性为 ——很可能 ——可能 ——不知道
认知
情感
情感要素
对态度对象的情绪 和情感体验,情感 的方向和强度依赖 于消费者的评价, 直接的个人经验也 对态度起到制约的 6 作用。
2019/4/22
管理系 童泽林
8.1.4 态度的测量
态度的认知成分
消费者对某态度标的物的知觉、信念和知识
您认为“雀巢咖啡”的甜度是: 太高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太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