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合集下载

态度及其形成

态度及其形成

第六章态度及其形成1态度研究的重要性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著名心理学史学家墨菲所言:“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

”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2态度及其形成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第三节态度的改变第四节态度的测量3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三、态度的功能四、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五、态度与行为4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对象性2、态度的评价性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4、内在性5态度故事---秀才赶考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6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一)态度的要素结构(二)态度的立体结构(三)态度的种类7态度的要素结构---态度“三元论”就态度的构成要素而言,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

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8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认知成分事实信念观点知觉理解情感成分评价情感情绪行为倾向意向倾向偏好外显行为9态度的立体结构在试图转变一个人对态度对象或行为的态度时,研究者发现,个体的态度通常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而是嵌套在一个包含多个其他态度的认知结构中。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引言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1.1 态度的定义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1.2.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

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

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

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

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

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

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

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

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

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

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

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

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

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

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东⼤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态度及其形成(⼀)态度的含义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对特定对象以⼀定⽅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理倾向。

态度的特征有:(1)态度是⼀种内在的⼼理倾向。

(2)态度总有⼀定的对象。

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

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评价后所产⽣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有多⼤利害关系的⼀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旦形成就将持续⼀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代表⼈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的表现。

代表⼈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

代表⼈物:⽡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

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

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为看成内隐的⾏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

弗格森认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类事物的总态度。

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态度的功能与作⽤1.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

态度及其改变方法

态度及其改变方法

态度及其改变方法摘要: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

因此,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那么,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会不同,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揭示这一社会现象,并为态度的改变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态度、心理倾向、劝导说服、自我防卫倾向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会对他人及各种社会事物产生认知活动,而且也会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人和各种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

态度会影响人如何去对待事物,并也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和取得何种社会效果。

因此,凡是在人际交往、相互制约与需要彼此控制的场合人们都很重视对方的态度,以预见其后续的行为,也较注意自己态度的表现或想方设法去影响或改变对方的态度。

要想改变人们行为的趋向,就必须设法去改变人们的态度。

无论是报刊或演讲等形式的宣传、商业广告的推销,无非都在于要维持或改变人们的态度。

态度将随着社会环境,周围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它的变化或维持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的定义及特征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通过这句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第一,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人们通常理解,态度总是显露在脸部表情上、谈吐与举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发表肯定或否定等意见,表现出喜欢或厌恶等感情,做出接近或拒斥等行为。

事实上,态度可以而且一般都会表现于外,这称作态度行为或表态;但也可以不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甚至深藏于内心,一辈子都不表露,成为未表的态。

态度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准备状态。

第二,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如人(他人、自己)、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

任何一种态度都有针对性,总是对一定的对象而发生,所以它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估量(即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如重视或轻视、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喜爱或厌恶、趋向或回避、接受或拒绝,以及处于上述两极端之间的一种中性位置状态。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 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

美国社会⼼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 4个条件: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

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

②经验的分化。

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

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是仅仅⼀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

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的学习。

从发展的⾓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①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②对某⼀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③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④个体的⼈格特点。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①服从。

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从⽽产⽣的服从⾏为。

②同化。

态度不再是表⾯的改变,也不是被迫,⽽是⾃愿地接受他⼈的观点、信念、⾏为或新的信息,这⼀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③内化。

内⼼发⽣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了⾃⼰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态度体系中的⼀部分,⽐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到了这⼀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

后来,此假说被认为是⽆法得到证实的,凯尔曼也对此做过补充。

态度的变化 ⼴义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定时期内持续的、稳定的态度发⽣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向发⽣变化。

态度变化的⽅向按照施加影响的社会或他⼈所期待的⽅向发⽣变化的,称肯定性态度变化;按所作⽤的他⼈的期待及想法作相反⽅向变化的,称否定性态度变化。

社会⼼理学对社会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研究有以下⼏种主要理论:①认知均衡理论。

出发点是⼈们在⼼理上有维持态度系统平衡⼀致的需要,当⼈们态度系统失去平衡后,总有从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趋势。

态度系统中诸成分的不⼀致性是促进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按对⼀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为⼏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式:F.海德的P-O-X模型,T.M.纽科姆的A-B-X模型,奥斯古德与P.H.坦南鲍姆的和谐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等。

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态度及其改变
第五章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精选ppt
1
一、态度的定义与分析
1.定义:态度是个体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 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 意向三个成是有一定对象的。 第二,态度是比较稳定的,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 而不改变。 第三,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它存在于个 体自身内部。 第四,态度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
效应、过度理由效应) 4、角色扮演与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 5、自我防御回避原则与渐进策略
精选ppt
10
逆反心理: 泛指个人用反向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作出
反应的现象。
超限逆反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 禁果逆反
精选ppt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二)认知平衡理论(海德,1958)人类普遍有一种
平衡、和谐的需要,不喜欢不平衡状态。一旦在认知 上有了不平衡,就会从心理上产生紧张和忧虑,从而 促使主体按照“费力最小原则”将认知结构向平衡和 和谐的方向转变。 (三)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凯尔曼,1958) (1)服从(2)认同(3)内化
精选ppt
精选ppt
3
二、态度的功能
金盛华: (1)态度对社会理解的影响 (2)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 (3)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 (4)态度的激励作用 卡茨(态度的功能主义观点): (1)利益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
精选ppt
4
二、态度的形成
(一)学习因素: 人们可以像获得知识那样获得态度态度。
6
精选ppt
7
一、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精选ppt
8
四、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社会心理学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社会心理学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 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 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23
•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 • 逻辑的矛盾: • 文化价值冲突: • 观念的矛盾: • 新旧经验相悖。
24
•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 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2)罗夏墨迹测验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三、行为反应测量
行为反应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人们的一些生理指标来 了解人们对他人或事物的态度。比如我们可以用皮电 反应来看一个人的紧张程度,也可以用脑电P300来看 一个人有没有说谎。现在很多测谎设备就是利用这些 生理指标来认定被测者是否说谎。
自我价值和尊严对人的生活具有特别意义。
父母站在权威的立场上批评或否定子女,不 留面子,子女由于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就可能反 其道而行之,故意和父母闹别扭,以显示自己的 尊严和力量。所以,要有效的说服别人,就必须 给别人留面子,维护他们的尊严和价值。
29
禁果逆反
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分是禁止反而会激发人 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被禁食的果子特别甜,被禁止的事情偏有人 做,这就是禁果逆反。
•探究未知,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
30
•禁果逆反
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而对事情简单的禁止, 那么该事物会对个体产生特别的吸引力。
某些电影、书籍越禁越畅销,就是禁果逆反 的巨大作用。
土豆在法国的引种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31
第三单元 态度的测量
18第二单元态度的转变一态度转变的模型信息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收者情境威信差距信念警告意图畏惧人格分心立场信息倾向性原有态度重复吸引力信息提供方式个体心理倾向威信差距信念警告意图畏惧人格分心立场信息倾向性原有态度重复吸引力信息提供方式个体心理倾向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见下页19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是否操纵受方说服者吸引力双方信息差异受者心理防御畏惧不能过强信息倾向性单一信息正反两面信息信息提供方式口头优于书面受者态度难变预先警告受方使受方改变正反效果受者人格因素依赖性自尊个体心理倾向面临压力逆反心理心理惯性分散受者注意正反效果信息重复率中等频率较好可信差距信念意图警告人格畏惧分心补充资料20三态度转变理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一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heider1958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现状态度是人类自我感知和行为表述的一种评价性心理状态,是个体对于某一特定物品、现象或态度对象的倾向性反应。

在心理学研究中,态度被广泛地关注,因为它涉及人类感知、认知、情感、行为等众多方面,并能对人类的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态度形成与变化的机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关于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心理学学者们通过在实验室中使用条件反射范式,探究了条件刺激在行为和认知上的作用。

其中,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是一种将条件刺激和评价一起模拟的实验范式,可以有效地研究态度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通过在条件刺激和评价之间的联系中形成一种新的响应模式,从而影响到态度的形成和变化。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对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进展。

然而,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发现,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对于该实验范式中核心变量的选择还存在争议,如何确定条件刺激的选择、D-score的计算方法等仍亟待解决;(2)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个体特征与态度形成的关系,而少有研究关注社会环境等因素和态度形成的关系;(3)许多先前的研究方法不够科学,例如样本选择的不合理、数据处理方法过于简单等,导致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存在不足。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实验设计和方法的优化,深入探究评价性条件反射模型在个体内部评价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开展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的探究,提高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水平并推动态度形成研究的深入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优化和实验设计,包括条件刺激和评价的选择以及D-score的计算方法等要素的确定。

(2)个体内部评价形成的心理机制探究,主要研究评价性条件反射模型在个体内部评价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

其中,联想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B. 巴甫洛夫(I.P.Pavlov)的古典条件作用理论C.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D. 斯金纳(B.F.Skinner)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2.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A. 联想学习B. 强化学习C. 观察学习D. 认知学习3.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A. 联想学习B. 强化学习C. 观察学习D. 认知学习4.根据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A. 改变认知B. 消除认知C. 增加认知D. 改变行为5.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之为()A. 认知完形倾向B. 认知失调倾向C. 认知强化倾向D. 认知统合倾向6.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A. 自我知觉理论B. 归因理论C. 控制源理论D. 社会知觉理论7.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C.I.Hovland)的社会判断理论,当一种新的观点处于哪个区域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变化()A. 接受区域B.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C. 拒绝的区域D. 潜意识区域8.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A. 认同、服从、内化B. 服从、内化、认同C. 认同、内化、服从D. 服从、认同、内化9.根据科尔曼(H. 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A. 认同B. 内化C. 服从D. 从众10.社会判断理论强调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这种理论的实验基础来源于()A. 谢里夫等人的物体知觉判断实验B. 朗格(H.Spencer)反应时间的实验C.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实验D. 奥尔波特(F.H.Allport)的社会促进实验11.传播者的特性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同其他人取得一致性的看法,这突出表现了传播者哪种特性的作用()A. 专家身份B. 可信赖性C. 吸引力D. 相似性12.态度改变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新态度与原先态度之间的差异程度和态度改变量的关系可以大致上表示为下图中的哪种线形关系()13.在态度改变过程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能够对劝说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其他条件一定),首因效应的作用更为明显( );哪种条件下,近因效应的作用更为明显()A. 先后呈现的两种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和信息呈现与态度测评之间的时间间隔均较为长久B. 先后呈现的两种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和信息呈现与态度测评之间的时间间隔均较为短暂C. 先后呈现的两种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而信息呈现与态度测评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D. 先后呈现的两种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而信息呈现与态度测评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14.研究发现,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对于劝说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理解的信息较为复杂时,书面文字与图片、录像等视觉形式比较起来,哪种方式的劝说效果较好()A. 书面文字劝说效果较好B. 图片、录像等视觉形式劝说效果较好C. 在理解信息的阶段,书面文字的劝说效果较好;在根据信息做出决定的阶段,图片、录像等视觉形式劝说效果较好D. 在理解信息的阶段,图片、录像等视觉形式劝说效果较好;在根据信息做出决定的阶段,书面文字的劝说效果较好15.研究发现,被劝说者的原有态度会对劝说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产生较好的劝说效果()A. 个体的原有态度来自间接经验B. 个体迫于某种压力而形成的态度C. 原有态度之间自相矛盾、互不协调D. 新态度和原有态度的差异很大16.研究发现,情境因素能够对劝说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信息繁多的情境下(其他条件一定),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劝说效果都较差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劝说效果都较好C. 如各种信息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则劝说效果较好D. 如各种信息的一致性程度较低,则劝说效果较好17.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轻视劳动、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A. 劝说宣传法B.角色扮演法C. 团体影响法D. 活动参与法18.根据凯尔曼等人提出的态度界面结构理论,态度系统是一个由其内核的吸引力而组成的相互关联的整体。

论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及功能价值

论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及功能价值

认 知因素的影 响 , 往往仍然坚持着原来的心理倾 向。
从行 为因素的角度看 , 习态度就是 学习者对学 习对象 学
仍然是受外在压力形 成的 , 只是在 强度上 略 加强 了, 稳定 性
差, 易从方向上改变。
的认知和情感 的外显行 为 。它 一方面 受认知和 情感 因素的 收稿 日期 :01 1 7 20 —1 —0 作者简介 : Z 15- ) 成都教 育学院讲师 。 李 ̄  ̄(96- 男,
从科学 的价值观度 的情感 成分 不能脱离 认
知和行为而单独存 在 ; 价值观是 行 为准则 观, 它带有认 知成 分 ; r 现在被用来评价人的行为时 , i f值 带有 明显的情绪 色彩 ;
过与其环境相互作 用形成 和改 变的。这种心 理倾 向一样受
由于21世纪是知识生产力竞争的时代终身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其中学习态度起基础作用因此了解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与价值取向的规律及其对现代人的意义可自动改变调节和谐我们每个人的心态形成积极稳定向上的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就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维普资讯
的情绪反 映。情 感 因素 在学 习 中不 仅 占有 比认知因 素更重 要的地位 , 而且 可 能变得很持 久。因为 , 当学习者产 生 了对 学习对 象喜 爱或厌恶的情感 以后 , 不论客 观上再如何 加强对
却与行为不 一致 。这种学习态度是受外在压 力形成 的 . 随外
在情境变化 而从方 向上改变 。 第二阶段 , 顺应 : 在认知 、 情感 、 为上 不完全一致 . 应 行 顺 外在价值观影响而被 动接受对 学 习对象 的学 习。这 种态 度

学习态度的概说
阿尔波特 t W.uo ) G. A pa 把态 度 定 义 为“ 过 经验 组织 通 的、 个体对有关态度对 象与情境施加方向性或动力性 的心 理

管理学]管理心理学-22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

管理学]管理心理学-22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
(二)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
凯尔曼(H·Kelman)认为,态度形成和转变 的过程包括服从、同化、避免惩 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
2、同化:是指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 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
3、态度内化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 他人的观点,完全形成或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阶 段。
A和B会因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 系,也会因两人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 状态。为了解除这种紧张,A和B就会采取意见 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来态度,或者中断 友好关系。
两种模型的区别在于对不均衡的解释上: 海德认为,当P、O、X三者发生不平衡 时,必须通过认知者P的认知体系来调整,才能 使三者的关系趋向平衡; 纽科姆则认为,A、B两者中,不必确定 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
①协调;②不协调;③无关。 如果两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 就称作认知失调。
失调程度的公式
(D是失调程度;d为不一致认知;A 为一致认知;V1、V2为两认知的重要性)
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
①改变某种认知因素,即认知成分的改变。 ②强调某种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③增加新的认知因素。这些都是通过自我 调节,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原有态度。
4、在这三个阶段中,服从是被迫进行的, 但它可能是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必经阶段。同化是 中间环节,内化是态度完全形成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态 度都能完成这个过程。
二、态度转变理论
(一)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了认知失调论。认为 人有许多认知因素,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
(二)海德的P—O—X模型
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 是作为第三者的人或物。

态度及其转变

态度及其转变

态度极其转变态度形成的理论一、学习论霍夫兰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

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

斯塔茨夫妇在“态度由于经典条件反射而建立〞一文中说:“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的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

例如“学生〞一词只说明在学校中承受教育的人,是个中性词,但假假设它屡次与“偏激的〞形容词发生联结,其结果就会产生“学生是偏激的〞的偏见。

如果经历一次事实的印证,这种联结便更加结实,成为刻板印象或定型。

这就成为对学生所持的一种态度。

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

当个体的态度〔如厌恶吸烟、早起锻炼等〕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受到了强化,否那么就得不到强化〔或称负强化〕。

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那么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

对于青少年来说,来自于同伴的赞许〔强化〕比来自于父母的反对,其力量要大得多。

所以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态度,注意培养群体的XX舆论颇为重要。

模仿是通过对典范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响,即初级学习形式。

典范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典范言语教导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儿童早期的一些态度大多来自于对双亲的模仿,但随后形成的态度来自于对社会上各种人物〔教师、同辈好友、英雄人物,名人等〕的模仿。

人不仅只模仿典范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等,而且也吸取着典范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

父母对物质财富持自私态度的儿童可能内化了这种态度,并会拒绝与伙伴共享玩具,甚至父母告诉他们不应这样时也还会如此待人。

直到人们掌握了许多社会标准与形成评价系统,这种模仿学习才逐渐让位给鉴别学习。

米德拉斯基进展过一项实验。

研究者以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让玩有奖弹子游戏,赢一次得一X代币,积累多了可换一件更好的礼品,并请他们将每次获得的代币放入标有“我的钱〞字样的罐内;而同时,在墙上X贴有丹佛儿童基金会为贫苦儿童募捐的招贴画,附近放有一个标有“给穷孩子的钱〞字样的罐。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九章态度形成与改变一个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主客观因素的改变,个人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本章将分别论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除新生儿之外,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往往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旧态度的改变导致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

第一节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因而,个体态度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态度形成的过程可以描述为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等学习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人自出生开始直到生命的终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

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产生的影响具有一系列的特点:第一,是一种有选择的影响,只让个体了解或接触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第二,是一种持久的影响,往往伴随人的一生;第三,是一种多元化的影响,即社会环境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因素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往往是不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第四,是一种宏观的影响,对人们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对个体态度形成的要求和约束也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

(二)家庭的影响对于个体最初态度的形成,家庭及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个体态度的形成及其今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

除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长幼关系之外,还包括了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较融洽,则互相之间的影响就较大,在态度上也易趋于相近或相同;此外,家庭共同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态度的形成也具有显著影响,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气氛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学会用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转变

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转变
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于他们实际作弊行为几乎 没有关系。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二十八分。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 我们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 们好。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鼓吹美德比实践美德容易得多。 ——LaRochefoucauld,Maxims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二十八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二十八分。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情境
可信
差距
信念
意图
畏惧
人格
这一模型绘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警告 分心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二十八分。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的威信 传递者的立场 说服的意图 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信息差异
4、态度与价值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
的看法。
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个体的态度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价值。当个体认为
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
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态度对象的价值,不应忽视其客观价值,但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个体赋予它的价值。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二十八分。
二、态度的功能(卡茨,4个)
1、工具性功能 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 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
2、自我防御功能 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 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 情绪冲动;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社会心理学是关注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态度对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成为了经典研究课题之一。

态度理论以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为基础,探索了人的态度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进行概述和分析。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个体在面对特定对象或情境时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是对于特定目标的评价和倾向性。

态度可以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可以是稳定的或是可变的,可以是表面上的或是潜在的。

二、态度形成的认知因素在态度形成中,认知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影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主要认知因素:1.认知不协调它指的是个体的认知与其持有的态度之间的矛盾。

当个体遇到与其认知不协调的信息时,其态度会受到影响。

2.自我协调这指的是个体试图维护其自我形象和自尊心,因此会更容易支持与其已有态度相符合的信息。

3.认知一致性当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一致时,其态度更容易得到保持。

三、态度形成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对于态度形成和变化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主要的情感因素:1.经验个体的经验和感知经验形成的情感印象会对其态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2.社会性质社交场合中的信息和同伴的态度会影响个体的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态度。

3.情感加权个体对于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情感权重,这也影响了态度的形成过程。

四、态度的行为因素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即人的行为会受态度的影响,而态度也会随着行为的改变而转变。

以下是主要的行为因素:1.自主行为和惯性行为自主行为体现了个体的选择权力和自我决策,惯性行为则体现了个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的行为。

2.协作和竞争个体在与他人合作或竞争时,其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3.观众效应在人群中,因为个体的态度与其他人不同,会对个体的行为造成影响。

结论态度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之一,深入探讨了人们的态度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较稳固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而构成的个体心理倾向。

态度转变理论一、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两种认知因素不一致就是失调。

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1、来自决策行为,即当需要在多个有相似价值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时。

2、来自与自己的态度相矛盾的行动。

这种认知的不一致或者失调,对于态度的意义就在于产生某种力量,使人们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

他研究了认知比较过程,指出认知本身和认知的背景因素之间有密切关系。

当个体发现自己所持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认知因素相互矛盾时,便出现认知不协调,内心就会不愉快或紧张的感觉,因而产生一种驱使个体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的动机。

解除或减认知失调状态的办法,费斯廷格认为有以下三种:1、改变认知因素中不协调的双方中任何一种认知因素,使双方趋于协调。

2、添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系统,以缓和双方的矛盾。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二、海德平衡理论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

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

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

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

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由此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三、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与形成的三阶段理论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转变过程的三阶段说,这三阶段是:服从、同化和内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内容提要】态度——是后天学到的偏好,以一贯有利或不利的方式对一个对象或一类对象作出反应。

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

从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正文】1.态度的含义学术界对态度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态度主要是情感的表现,或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好恶观。

前面介绍的瑟斯顿以及赖茨曼对态度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第二种看法认为,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的统一。

美国学者罗森伯格(M.Rosenburg)写道:“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所持的信念或知识为依据的,所以,态度既有情感成份又有认知成份。

”第三种看法则将态度视为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

前述克雷奇、弗里德曼等人对态度下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比如,我们对某人形成好感,可能是由于他或她外貌上的吸引,也可能是由于其言谈举止的得体、知识的渊博、人格的高尚使然。

不管出自何种缘由,这种好感都是通过接触、观察、了解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固有的。

态度一经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并逐步成为个性的一部分,使个体在反应模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性。

在这一点上,态度和情绪有很大的区别,后者常常具有情境性,伴随某种情境的消失,情绪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

正因为态度所呈现的持久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使态度改变具有较大的困难。

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是科学的真理,但在最初提出的一段很长时间,招来的是一片带有偏见的愤怒谴责。

这一真理的承认,是以很多人遭受囚禁,甚至献出生命为代价的。

由此可见,在对待科学与宗教的态度上,人们要改变原有的情感、立场和观念是何等的不易。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

因此,德育工作无疑要受到教育和被教育者,甚至是周边人的态度的影响,必须研究人的态度问题。

2.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与个体社会化的程序是同步的。

一个婴儿从娘胎中分娩出来的时候,只是一个生物体,自然人,需要得到成人照料,参与社会,进行交往,才能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

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种种态度。

就象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一样,态度的形成(态度的转变即是一种新的态度的形成)也贯穿着人的一生。

个体的态度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一)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态度总是有一定对象,人物、群体或事件,也可以是代表具体事物本质的一些抽象概念,还可以是制度等。

态度的对象对个体的意义——即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是态度形成的主要促成因素。

事物对人的意义、满足程度,即事物对人的价值。

因此,可以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人们对于某事物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价值的大小。

价值不同,态度也不同。

价值观不同,态度也不同。

(二)所属群体的制约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隶属于某个群体,成为群体的一员。

任何群体都有一定的规范、纪律,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

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很可能得到群体的接纳和喜欢,反之,不符合群体规范行为的人,将感受到群体一致性压力,遭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斥。

因此,个人为了免受群体其他成员的非议和孤立,往往作出从众行为,“随大流”而形成与群体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态度。

(三)信息和知识的影响态度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而来的。

完善的学校教育甚至从婴儿开始,到个体生命的终结,一直实施它传递社会文化,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不断地教给他(她)符合社会主导文化要求的知识、观念、规范、行为方式。

学校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电影、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和信息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人们传播各种信息和知识,也对人们的态度予以重要影响。

互联网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四)受个体文化背景的影响个人家庭出身、自身经历、生活环境等个体文化背景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态度。

如前所述,态度本身也是一种反映。

家庭、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是刺激个体的重要因素,必然综合反映到个体的态度中。

可以说,态度是个体经历和文化积淀的产物。

3.态度的转变态度的转变与态度的形成是有区别的。

形成是指没有态度而逐渐生成了某种态度。

转变是指已具有某种态度后而发生的改变。

态度转变有一致性转变和不一致性转变。

一致性转变是指向着符合社会主导文化要求的转变,不一致性转变是与社会主导文化要求相背离的转变。

这里所讲的转变是指一致性转变。

(一)转变态度方法①说服教育:通过交换意见、谈心的方式、改变某人的态度。

它一般是个别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有威信的人、权威人士的说服更有效。

②大众宣传:通过参观访问,电视、电影、动员大会等形式,改变人们的偏见及一些不恰当的信念。

大众宣传使众人在同一时期内接受同一信息,对改变人们的态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但是,宣传必须先了解群众的需要、动机、爱好等主观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宣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将效果甚微,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强化了原来的态度。

③积极参加活动引导人们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变其原来的态度。

实践活动给人以亲身感受,具有说服力。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④群体规定如前所述,人皆有从众心理。

群体产生的公约、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因为,如果他不遵守,将会受到群体的排斥,产生偏离的恐惧。

(二)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从客观条件来说,主要指宣传者的威信——专业性与可靠性。

宣传者有无威信,这对被宣传者态度的转变与否有很大关系。

C·哈夫兰特的研究表明,宣传者本身威信高则其宣传效果好;宣传者威信不高,则其宣传效果差。

从主观条件来说,主要指态度转变者的心理水平。

有的人容易转变,有的人则不易转变,这与他本人的个性特点有关:自尊心强的人不容易转变,自尊心弱的人易被说服,发生转变;权威主义倾向强的人容易被人说服转变,批判思维能力强的人不易被人说服;智力水平高的人似乎比智力水平低的人难以接受宣传说服而转变态度。

需要也是主要影响因素。

态度转变与个人切身利益关系密切时,易转变。

否则不易转变;许多研究还表明,女人比男人容易被说服发生转变。

4.态度形成与转论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从上述关于态度形成与转化理论的阐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几点启示:(一)德育工作必须贴近人的需要。

这是最主要的启示。

前面谈到价值是态度的核心,态度对象对个体需要满足的程度是促成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此,要使被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态度——与社会的主流文化相一致的态度,必须从被教育者本身的需要、利益着手,教导、传递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成正确的态度。

人的需要有哪些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

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需要总是无法彻底满足。

旧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利益和需要之间有着本质性的联系,需要包含了所有的利益,但利益并不包含所有的需要。

利益是关系到人的切身生存和发展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需要,即需要的明确化。

德育工作贴近人的需要,就是以对象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影响主体利益为诱导,通过现实利益的得失给行为者造成某种直接的吸引力、外部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牵动人的内心世界,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对卫生的积极态度呢?(目前的事实是:小学到高中,学生都能搞好卫生,但进入大学,尤其是男大学生,搞不好宿舍卫生),可以抓住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进行教育,做转变态度的工作:第一、住宿环境卫生不好,容易滋生各种病菌,有害身体健。

(安全需要)。

第二、它同时还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同学关系。

人总是处在集体中,讲卫生,爱整洁历来是个人良好形象的组成部分,个人不良卫生习惯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也损害自身形象,危害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

(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

第三、按规章制度处理,会受到通告批评甚至经济上处罚(名誉、经济利益的诱导)等等,这比单纯从文明行为的规范及要求上谈更易为学生接受。

美国某个州为解决卖淫嫖娼问题,想出一条妙计,就是将抓到的卖淫女、嫖客拍照,第二天在报纸上的显要位置登出。

这一招果然比以前罚款、教育更灵验。

因为罚款只伤了皮肉,不放血,教育容易被当做耳边风,但人都有自尊心,都有维护自身社会形象的需要,“暴光”伤及人的自尊,深深触动他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

(二)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奖惩。

前面谈到人都有从众心理,规章制度作为群体的行为规范,对群体中每个成员都起到制约作用,遵从规章制度,会受到群体的肯定、接纳,违反规章制度,会受到群体的拒斥,因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利于大部分人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态度。

奖惩制度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

当一个人因其行为的高尚而获得利益上奖赏而得到某种满足时,这种信息反馈所具有的吸引力对个体的道德行为无疑会起到支持、鼓励、推动和诱导作用。

而对不良行为实行利益上责罚,亦无疑是一种很强的外部压力,能促使个体改过从新、改弦易辙。

新近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

”(三)必须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模式。

态度的形成与转化原理告诉我们:个体的态度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当然主要接受来自校园文化的影响,但学校不是真空,而是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处于互动的关系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德育对象受到自身的、家庭的、社会的多种因素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面对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环境,建立以学校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模式。

这也就是说,德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必须大家联合起来,朝一个方向协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否则,得不到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正力”和“反力”互相冲撞、抵消,就有可能是孤掌难鸣,事半功倍。

但事实上,一些父母忙于工作,对自己的小孩疏于关心、教育,一些游戏机室、酒吧、网吧就建在学校周围,一些传媒如电影、书刊、网络宣染色情、暴力等等,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德育也必须实施“综合治理”。

当前,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和管理规章来对它的发展加以规范和引导,网络自然成了一些破坏分子“大显身手”的理想空间,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