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教学设计
5.家长监督学生进行课堂所学知识点的复习,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6.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家长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购物经验,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作业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以上作业布置,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数学素养。
6.巩固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口头计算、书面练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7.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认识到节约和环保的重要性。
8.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一起制作购物清单,讨论家庭预算等,使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实践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指导,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能够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理解货币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货币换算。
-在实际购物情境中,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总价计算和找零。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和能力: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制作购物清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购物预算》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但换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购物情境的体验较少,对于如何合理选择商品、计算总价等实际操作还不够熟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能正确计算总价,找零。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总价,找零。

2.难点:学生能在购物情境中,灵活运用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文具商品图片、人民币道具、购物清单等。

2.学生准备:带好自己的文具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文具商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价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份购物清单,要求学生计算总价。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售货员”,其他学生充当“顾客”。

每组学生根据购物清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总价,找零。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购物场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要求学生计算总价,找零;或者教师给出一个购物预算,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商品,控制总价在预算范围内。

《买文具》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买文具》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买文具》教学设计(精选12篇)《买文具》篇1之一佚名教学目标1、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

2、买文具时,能与售货员正确对话。

3、教育学生说话时态度要大方,语言亲切、有礼貌,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耐心。

教学重点1、能进行买卖文具的对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2、分角色对话时做到态度大方自然。

教学难点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质量差、价格贵、售货员或顾客出现差错……)能及时应付。

课前准备1、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到文具店或商场文具柜台买文具,也可以观察别人买文具,记住买文具的过程,感知买文具的一般知识。

2、每个同学准备一两件文具,并贴上价格标签。

3、用纸作一些钱。

4、有放文具的柜台——课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看图想象,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吗?今天我们去文具店买文具,好吗?(板书课题)(出现挂图)1、你们瞧,已有两位小朋友比我们先去文具店买东西了。

你们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售货员阿姨又会怎样说呢?2、(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来扮演图中的售货员和顾客。

板书:售货员顾客看看他们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分角色表演。

3、师生评议。

(他们表演得过且过怎样?谁愿意来说一说。

他们都很讲礼貌,顾客表达也很清楚。

师:说得真好。

)(板书:文明礼貌,表达清楚)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个这样的顾客呢?二、学生试练,进行合作,实践。

1`、利用自备学具,小组演练。

(请同桌的同学把各自的文具盒打开,放在桌子中间,然后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练习一下怎样买学习用具。

开始吧。

)2、指名表演。

3、师生评议。

(你们说他们表演得好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说得真棒。

)三、举一反三,深化训练1、师生表演,设置训练情境。

(1)是啊,这位售货员非常热情周到,现在连老师也想向她买学习用具了。

)(2)师边说边走向扮售货员的女生进行交际。

(3)师拿着刚买的圆珠笔在手心写写画画说:这支圆珠笔真不错,还有香气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方法,找出物体的隐藏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中购物经验的巩固和提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对于购物经验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

但是,如何在数学课上将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找出物体的隐藏特征。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找出物体的隐藏特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购物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物体的隐藏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和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文具和购物经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买文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购买文具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文具购买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购买文具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教学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导向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因素,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共同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写一道关于购物问题的数学应用题,并解答。
3.家长参与评价,让学生在家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境设计
本教学案例的最大亮点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这种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后,我会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包括:
1.分享自己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讨论不同文具的价格、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总结运算规律。
3.探讨如何合理安排购物预算,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实践能力。

四年级《买文具》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买文具》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买文具》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买文具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人民币单位换算。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购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人民币知识。

(2)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人民币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文具模型:直观展示文具,方便学生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份文具清单,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购买这些文具。

2. 探究新知(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

(2)引导学生发现购买文具所需的总金额,让学生尝试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问题。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文具清单和人民币知识,讨论如何购买这些文具。

4. 展示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购买文具的策略。

5. 总结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人民币知识的运用。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

(2)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买文具的实际问题。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

(2)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课堂参与度。

(3)加强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关注学困生,给予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学生对人民币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购物结算。

通过实际购物场景的引入,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货币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认识阶段,对元、角、分的换算和计算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结算。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掌握元、角、分的换算。

2.难点:学生在实际购物场景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结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购物场景中感受人民币的应用,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购物场景和人民币图片。

2.准备一些文具作为购物物品,以及相应的价格标签。

3.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购物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呈现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场景中的物品和价格。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文具的价格,并引导学生进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例如,一支铅笔2元,一个笔记本5角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换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模拟,每组选定一位“店长”和几位“顾客”。

店长负责摆放物品和报价,顾客负责挑选物品和计算总价。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购物过程,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单位及其换算。

2.能熟练地用等式表示货币换算。

3.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生熟悉货币单位及其换算。

2.学生了解等式的用法,能够用等式表示货币换算。

3.学生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掌握货币换算的概念及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任务一:抢红包教师在班级微信群中发放一组红包(含0.1元、0.2元、0.5元、1元、2元五种面额的钱),学生抢红包。

抢到红包后,计算自己收到了多少钱,看看是否准确。

任务二:课前小测为了调查学生对于货币单位和换算的了解情况,教师设计3~5道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以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

2. 学习教师通过课件讲解,介绍人民币的常见面额,如0.1元、0.2元、0.5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等。

并说出它们的阿拉伯数字及所代表的面值。

任务三:数数小游戏为了加深学生对货币单位的认识,教师设计了一个数数小游戏。

教师依次报出0.1元、0.2元、0.5元、1元、2元等面额的钱币,每报一次让学生伸出一根手指头,直到伸出五根手指头,就表示把所有的面额都报出来了。

最后教师宣布游戏的胜者,让他/她稍微得到一些奖励。

随后,教师通过课件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一组以“多少元”为起点的换算等式:“1元=10角”,“1角=10分”,“1分=10厘”,并通过讲解和让学生演示,让学生领会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强调:“要用等式才能进行货币换算!”任务四:买文具计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货币换算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设计了一个计算题:小明拿100元去买文具,文具店里有笔、纸、橡皮、尺子等四种物品,它们的价格分别为:1.5元、2.8元、0.5元、1.2元,问小明买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学生们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互相核对答案,找到最终答案。

任务五:推销员竞赛为了锻炼同学们的应用能力,教师设计了一个推销员竞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购物与生活》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和比较大小等数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比较大小等基本运算,对于购物场景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价格,如何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购物场景中运用加减法和比较大小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购物场景中熟练运用加减法和比较大小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应用。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文具商品的价格标签,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2.准备一张购物清单,列出一部分文具商品的价格。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文具商品的价格标签,引导学生关注价格信息。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要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你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进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购物清单,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价格最低的商品。

同时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这些商品的价格?”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知识解决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学设计篇1设计说明本节课讲的是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课教学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学设计从“买文具”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的“有效对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抓住关键,引导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关键问题,适时引导,使学生体会问题的本质。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把笔算除法的计算步骤、书写格式及商的定位等问题从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中迁移过来。

因此,本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试商的方法及商的定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使学生较顺利地掌握商的定位方法,归纳和概括能力也得到培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情境导入今天,淘淘和笑笑带着近期攒下的80元零用钱去文具店给“手拉手”活动中需要帮助的小伙伴买文具。

到了文具柜台,他们犯愁了。

原来,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算一算怎样买文具吗?[板书课题:买文具(一)]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为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1.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1)明确数学信息。

从情境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交流获得的数学信息。

《买文具》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一、教学目标1.了解使用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能够通过计算和比较物品价格,进行简单的购物运算。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

4.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水平并激发购买文具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文具价格的方法,能够使用小数计算和比较。

2.教学难点:让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购买文具的任务。

三、教学方法1.课前调查:教师先让学生调查和收集文具价格信息,强化学生与实际生活案例的联系和接触。

2.实物展示:老师在课堂前准备足够的文具实物,让学生观摩和操作。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购买文具的运算,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学习过程。

4.讨论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和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分享和讨论彼此的策略和做法,提高协作和思考水平。

5.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班级中体验实际购买文具的全过程,加快学习效率。

四、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学生需要基本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及其对应的图案和汉字。

激励学生对货币的认知和使用。

2. 文具选购老师介绍这次的购买文具的场景,让学生了解这次的购买需要哪些具体的物品。

让学生逐个了解每种物品的实际性质和价格。

3. 文具计算通过给定的文具价格,让学生学会使用小数计算进行文具的购买和结算。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其能够有效地为购买决策提供支持。

4. 文具结算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操作购买文具的全过程。

激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货币交易的认知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多个文具展示柜,用于学生观察并了解每种文具的价格和种类。

2. 学生调研让学生分组调查和收集文具价格信息,并在课堂上报告所查知识。

3. 文具购买让学生在班级里进行文具购买,让学生角色操作,体验实际购买文具的全过程。

4. 数据统计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彼此的购买情况,并帮助学生完成数据统计和分析。

六、教学参考1.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七、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文具购买的操作,学生对人民币及其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够解决买文具的相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在买文具场景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买文具的问题。

2. 难点:理解加减法在实际场景中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加减法。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创设买文具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加减法在买文具场景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买文具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成绩,评价学生对买文具场景中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运用加减法解决?2. 鼓励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呈现买文具的场景、案例分析等。

2.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3. 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彩笔等。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辅导和鼓励。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4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4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学具:练习本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1、40×2=30×3=20×7=2、()×40=80()×30=60()×20=1203、8÷2=24÷8=15÷3=二、新知探究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2、学习80÷20和140÷20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购物》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购物,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总价、支付金额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购物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人民币(元、角、分)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对单价、总价、支付金额之间的关系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这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购物,能正确计算总价,并能运用到实际购物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单价、总价、支付金额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购物,正确计算总价。

2.难点:学生能理解单价、总价、支付金额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到实际购物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学。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购物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文具、人民币模型等。

2.学生准备:文具、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商品,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计算总价。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完成购物任务。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总价。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购物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买文具》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买文具》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买文具》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购物时基本的交流用语和礼貌用语。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购物场景的创设2. 购物时所需的基本用语3. 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4. 合作学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购物场景中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交易,掌握基本的购物流程。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找零和折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购物技巧。

2.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购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购物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出示文具商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购买文具。

2. 新课导入:介绍购物场景,讲解购物时所需的基本用语。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模拟,运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购物技巧,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购物相关的数学题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案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公开课,发现学生在购物场景中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交易,掌握了基本的购物流程。

2.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4. 教学反馈: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他们对购物场景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量增加购物场景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高购物技巧。

也要关注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对人民币计算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内容:a. 学生购物时运用人民币的准确性。

b. 学生购物过程中交流用语和礼貌用语的使用情况。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篇5知识与技能: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引导谈话,导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有关乘法的计算、神奇的计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发现数学世界真是奇妙无比。

其实在数学计算中,还有许多运算规律,你们想去研究、学习吗?师引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探索和学习一些有关数学计算的规律。

(板书课题:买文具)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梳理(课件呈现):从图中可以知道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

从图中还可以知道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2)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教师根据巡视,有选择地选取用分步方法和综合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进行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板书。

分步算式:22×3=66(元)24÷4=6(元)66+6=72(元)。

综合算式:22×3+24÷4=66+24÷4=66+6=72(元)(3)质疑: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这位同学算得正确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师根据生答进行点拨(板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买文具》一课教学设计及评课

《买文具》一课教学设计及评课

《买文具》一课教学设计及评课《买文具》一课教学设计及评课1教学目标1、熟悉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表示某种事物数量用什么词,逐步积累量词。

4、受到文明礼貌教育,学习做人。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量词。

教学预备老师:课件或教学挂图,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

同学:试着自己去商店了解几种文具的价格,买几种文具,并做记录,预备各种币值的人民币、生字卡片。

课时支配1~2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画面展现一家文具店里琳琅满目的文具,其中对书中提到的书包、本子、彩笔、橡皮定格特写。

2、一位一班级的同学消失在文具店里,礼貌地和售货员阿姨交谈,购买了书包、本子、彩笔、橡皮,然后告辞阿姨,带着购买的东西离开了文具店。

3、抽同学说说看到了什么。

(生A:我看到了许多文具。

生B:我看到一位学校生在买文具。

生C:我看到了一位学校生买了书包、本子、彩笔、橡皮这些文具。

生D:我觉得买文具的同学很有礼貌……)4、揭示课题。

(1)过渡:孩子们观看得真不错,我们刚才看到了一位有礼貌的学校生在文具店买文具的情景。

今日,老师带着大家学习的课文也是《买文具》。

(2)齐读课题:5、买文具。

二、范读课文(配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孩子们留意每个字娃娃。

三、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读课文,对戴小红帽的字可以和它多打打招呼,多喊喊它的名字。

2、再读课文,要求孩子们边读边圈画出戴小红帽的字娃娃。

3、让孩子们把自己圈画的字娃娃与老师圈画的对比,对比完后,再与这些字娃娃打打招呼,呼叫每个字娃娃两遍。

4、让孩子们认真观看每个字娃娃,看哪些字娃娃简单被我们弄错,需要向大家提个醒。

5、画面(或展台)出示生字,你认为哪些字娃娃需要向大家提个醒,担当一下小老师给大家讲讲,教教大家。

6、指认,看谁读得最快、最准。

7、四人小组再指认,看谁读得好,会读的教教不会读的同学。

8、嬉戏巩固对生字的识记。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具商品图片、价格表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文具商品图片、价格表等学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文具商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商品名称和价格。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文具商品的价格,如:铅笔的价格可以用字母A表示,橡皮的价格可以用字母B表示。

3. 教学实践:教师给出一个文具商品的价格,如:铅笔的价格是8元,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其他文具商品的价格。

4.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字母表示一组文具商品的总价格。

5.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6. 练习巩固:教师给出一个文具商品的价格表,让学生计算购买一组文具商品的总价格。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帮父母计算购买一组文具商品的总价格,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购买多组文具商品的总价格?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 教师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字母表示文具商品的价格,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2.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数字代替字母,计算购买一组文具商品的总价格。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及应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

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购物的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倾听、表达等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 学会计算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加减法。

3. 学会根据商品价格选择合适的人民币支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计算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加减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具、人民币等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文具和人民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么买文具的?用什么来付款呢?2. 认识人民币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名称和特点。

3. 学习计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民币加减法练习,如:1元+2角=1元2角,1元2角-5角=1元等。

4.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活动,每组选定一组文具,计算所需支付的人民币。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购物过程中的表现,分享购物心得。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家庭日常购物的金额。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购物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国家的货币,让学生了解并比较各国货币的特点。

2. 教师可以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人民币及相关知识。

七、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购物时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以及如何进行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购买文具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需求,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价格比较和找零操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购物意识和理财观念,懂得节约和合理支配金钱。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购买文具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习价格比较和找零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学生购买文具的图片或实物。

3. 学生购买文具的模拟场景。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各种文具,并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这些文具的名称和功能。

2. 引导学生讨论在哪些场合需要购买文具,以及购买文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Step 2:学习购买文具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1. 教师出示购买文具的图片或实物,并呈现相关的词汇,如pencil(铅笔)、pen(钢笔)、eraser(橡皮)、ruler(尺子)等。

2. 教师通过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教授购买文具时的常用表达方式,如“How much is this pencil?”(这支铅笔多少钱?)、“I want to buy a ruler.”(我想买一把尺子。

)等。

Step 3:学习价格比较和找零操作1. 教师出示不同文具的价格,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价格比较,如“Which one is cheaper, the pencil or the pen?”(这支铅笔和这支钢笔哪个更便宜?)等。

2. 教师模拟购买文具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卖家和买家的角色,进行价格询问、计算和找零操作的练习。

Step 4:练习与巩固1. 学生分组进行购买文具的角色扮演,练习使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价格比较和找零操作的练习,提供一些购买文具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操作。

Step 5:拓展活动1.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的文具店实地购买文具,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数,有什么不同? 小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商写 在十位上;如果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商写在个位上。有余数 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900÷30= 800÷20= 925÷50= 168÷20= 2、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150 70×()<440 80×()<650 50×()<320
0. 20 1. 20 0. 10 1. 10 0. 0 1. 0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商写在十 位上;如果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商写在个位上。有余数的,余 数一定比除数小。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买文具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问题一:80元多少元?
80÷20=4(个)
160÷30=5(个)......10(元)
0. 5
1. 5
0. 4
1. 4
0. 150 1. 150 0. 30 1. 30 0. 160 1. 160 0. 80 1. 80 0. 80 1. 80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1、 旧知导入 请你算一算(课件展示)
40×2= 30×3= 20×7= 80÷2= 240÷8= 150÷3= 2、 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今天淘气和笑笑也 来到了文具店,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 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课件展示主题图) 2、 探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根据题意列算式(板书:80÷20)并说明原因 预设:每一个是20元,有80元,所以80里面有几个20,用除法计算结 果,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鼓励算法多样) 请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 师:“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4个20是80) (3) 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60元可以买多少 个计算器?(学生列出算式)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颍东区冉庙乡董楼小学 丁俊军 2016年11月16日
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际情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不断的探索和试商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 的 竖式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a、估一估,说一说:计算器30元一个,160里面有几个30? b、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c、议一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在哪里试商?为什么商5写在个位上, 不写在十位上? d、通过小组内讨论感知“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的算法”。 3、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600÷30。 (1)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指名汇报。 (2)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板演竖式,再集体讨论:除到十位时,已经除尽了,个位上 补0占位。 4、比较上述几个竖式,讨论: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或两位数除以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