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人物描写模块复习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八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板1.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中人物描写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式,其中正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六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①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动作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⑤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⑥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情态,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故事情节,创造典型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⑦正面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⑧侧面描写,衬托出人物某种思想、心情、性格等。
2.分析人物形象。
①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1).情节的安排以人物为轴心。
(2).从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
②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
还要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③抓住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往往暗藏在对人物的描写之中)。
④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都往往决定人物的性格。
⑤通过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⑥借助表达方式反映人物性格。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性格,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完整版)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人物描写方法1、下列语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出了什么?2、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3、文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某一句中,某个词(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模式:运用了描写手法,写出了(表现了)心理变化,突出了(表现了)性格,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表现了)情感,推动了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取舍)【知识梳理】人物描写分为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又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一、人物描写作用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同样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
4、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5、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答题格式: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一、专题讲解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猜猜看,上面图片中四位美人分别是谁呢?)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而且是为了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以“形”传“神”17/ 1.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此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拓展:中国传统上把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连读,并分别指代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沉鱼是春秋的西施,落雁是西汉的王昭君,闭月是后汉末的貂蝉,羞花是唐代的杨贵妃。
相传西施在溪边綄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
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杨贵妃的颜容使得花儿害羞地低下头)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一、专题讲解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猜猜看,上面图片中四位美人分别是谁呢?)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此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拓展:中国传统上把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连读,并分别指代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沉鱼是春秋的西施,落雁是西汉的王昭君,闭月是后汉末的貂蝉,羞花是唐代的杨贵妃。
相传西施在溪边綄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
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杨贵妃的颜容使得花儿害羞地低下头)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最新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人物描写
初三语文专项训练之人物描写答题思路:分析人物的方法主要有:1.先分析人物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的品质或性格。
2.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情境中去分析。
3.关注文中其他人对该人物的反应或评价。
4.分析作者的态度和评价。
人物描写的基本答题方式:1.运用了……的描写(肖像、动作等)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外在特点)3.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心理、性格、品质)4.表现了xx(作者或观察者)对他的……的态度。
5.有些情况下应该考虑照应了上文……内容/与……形成对比/为下文……作铺垫。
二、典型例题:1.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例1:(2022年静安二模)小说第③、⑦、⑬段画线句都描写了女人把馄饨端给客人的画面,除了表现她的贤惠亲切外,对于人物的刻画又各有侧重不同,结合语境,第③段画线句表现她________________,第⑦段画线句表现她________________,第⑬段画线句表现她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原文:卖馄饨的夫妻(有删改)张子影①30多年前,我在南方某个小城上小学。
我家附近一条小街道上,紧挨着路口的道边儿有一个馄饨摊子。
每天早晨母亲在送我上学的路上,都要带我去那里吃一碗馄饨。
②卖馄饨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男人煮汤、下馄饨、配料,女人包馄饨。
女人的手极快,包好的馄饨在一个小圆盘里一个个站得整齐又精神。
滚开的汤里永远有两只滚动的大棒骨和十几只香菇。
馄饨下进锅里煮的时候,男人开始配料:先在碗底铺上一层洗净发好的紫菜、一小撮切得整齐的姜丝、拳头大的一片西红柿,洒上一小撮细盐、味精,撮上十几粒小葱碎,最后淋上几滴芝麻油。
把这些做完,锅里的馄饨也就漂起来了。
男人左手用漏勺将馄饨捞进碗里,右手紧接着将一大勺滚烫的汤浇下。
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一碗,九只馄饨,大小一致,个头均匀,一只只胖乎乎的,在碗里起伏。
这时候男人就会对女人轻声说:“阿宝,来。
”③女人笑嘻嘻地说一声:“好哩。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赏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赏析题)(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五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1外貌描写的作用:①揭示人物身份(社会地位、年龄、职业等)。
(如:《孔已己》孔已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
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加些伤痕……长衫又脏有破,似乎十几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再如:《故乡》闰土穿着破棉袄,戴着旧毡帽,两眼红肿,两手开裂,像松树皮)(《老王》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简直像从棺材里倒出来的)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外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②交代人物生活状况(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③刻画人物性格,以形传神,突出人物某种精神品质、性格特点(衬托人物某种精神品质、性格特点)④反衬人物某种精神品质、性格特点(以美丽外表反衬人物粗俗、丑陋、邪恶的灵魂;以丑陋外表反衬人物高尚的灵魂)。
⑤暗示某种意义,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2语言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思想感情,言为心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的作用:反映人物的心情(心理活动),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4心理描写的作用:生动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通过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示人物性格。
5神态描写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独特的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物某种心情,突出人物某种精神品质。
二、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常用哪些词语?褒义:沉着冷静勇敢乐观倔强纯洁朴实坚强宽容豁达正直忠诚谦虚天真聪明机智诚实守信真诚善良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大公无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大义凛然默默无闻深谋远虑智勇双全大义灭亲艰苦朴素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平易近人勤俭克己心灵手巧勤劳能干贬义:阴险狡猾虚伪愚蠢卑鄙狡诈浅薄刻薄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之把握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
把握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考点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用(1)正面描写①直接描写:即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②细节描写:即抓住细微而又具体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在于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例:《故乡》中“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一句就是抓住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外貌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鲜明地刻画出杨二嫂俗不可耐的形象。
(2)侧面描写①描写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特点。
②描写环境、场面:具体描写了×××景色(或社会背景),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考点二: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达方式的作用①记叙: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顺叙:使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
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②说明: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③抒情: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表达观点,引发读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④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人物描写:展示……人物……特征。
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情感。
)⑤议论: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升华)主题。
(2)修辞手法的作用见第21讲考点三“修辞句的赏析”。
(3)结构手法的作用①照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与……照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②过渡:承上启下,结构严谨;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描写之人物描写课件
应用练习
超重
肖复兴 (202X黑龙江中考)
①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
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
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候机厅里,家庭的气
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类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②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楚。 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 告知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仍旧如新, 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 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 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 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 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 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 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 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 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 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③这真是神秘,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 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 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 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专题05赏析人物描写的作用冲刺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解题方法考前盘点
侧面描写的作用
1.周围人物∶衬托,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品质。 2.环境、场面气氛∶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答题思路:
1、辨析人物描写方法(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 2、分析、概括人物描写(情况、场景、特点、状态) 3、分析对人物形象的作用(性格、精神、心理、心情) 4、分析对主旨或作者情感的作用 5、分析是否为侧面描写(突出主人公) 6、与上下文联系,分析是否有结构作用(呼应、铺垫、对比)
题型解析:
题目要求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语句写的母亲去给邻家花月饼,与邻 家婶婶对话的场景,这是语言描写。从母亲的话——“尝尝俺家的月饼吧,蒸 得不好,让你笑话”,可以看出母亲的谦虚与热情;从邻家婶婶的话——“看 你的手多么巧呀”,可以看出邻居的礼貌与客气,从这句话里也从侧面表现出 母亲做的月饼好看,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邻里之间十分和睦。
肆 人物描写真题 Annual Review
山东省聊城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与天下共明月 卓然
①月到中秋,人们总会想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苏轼独坐雪堂饮酒赏月,吃着自己制作的小月饼,提笔写下了 这首千古名篇,给后人展开了一个怅恨无限却又万象晴明的空间。 ②在我的家乡小镇上,很少有人能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妙旨幽深的诗句,但人们知道怎样以自己 的方式与天下共明月,那是小镇人浓浓的文化情结,是属于小镇人的精神财富。 ③走近八月,要开始打月饼了。把软高粱穗子削掉,把甜甜的高粱秸铡成小段儿,用大锅煮,把者过高粱秸的水在 大火上熬。熬成黏黏的、甜腻腻的糊状,那是“场”。“汤”是自己熬的,核桃、红枣是从自己树上打下来的,芝 麻、瓜子是自己地里种的。打月饼所有的原料几乎都是自己生产的,这就叫自食其力吧。 ④小镇上打月饼的总领是五爷。五爷邀请小镇的师傅们来他院子里,把秸饼、红枣、核桃、花生等原料捣碎,连同 青红丝、汤、冰糖,掺和到蒸熟的白面里,用麻油搓成酥酥的月饼馅儿。 ⑤在做月饼的同时,也要做好月饼皮儿。把面、汤与麻油掺和到一起,在大案子上揉搓摔打。特别重要的一动作是 “提”。把面提起来,猛猛地摔下去;再提起来,再猛猛地下去。如此反复,直到把“场和面”提溜到如胶如漆, 如瓷如玉。那个"提"的功夫是做月饼的重要程序,名叫“提糖”。所以在我们小镇上,月饼就另有了一个很乡愁名 字:“提糖”。 ⑥“提糖”馅做好后,抟成青核桃大小的馅团,用做好的月饼皮包起来,放到梨木雕花的模子里,拿木槌用力往模 子里打。只有用力打出来的提糖才会没有瑕疵,才会有清晰的花纹和文字。这就叫“打提糖”。 ⑦提糖是用力打到模子里去了,怎么脱出来呢?把梨木雕花模子的四个平角放在大案子上依序轮番磕。砰!砰! 砰!……远远听着,犹如长安捣衣声。一直磕到如婴孩一般柔软娇嫩的月饼脱模而出。周遭是清晰的瓦楞,中间端 端的四个字:“中秋月饼”。两旁两朵牡丹,寓意花好月圆,荣华富贵。 ⑧烤提糖在院子中间的廊厦底下,烧的是梨木、柿木、杜梨木、枣木、桃木和杏木,只有果木烤出来的提糖才是正 经味儿。鳌子在下边烤,盖子在上边熏。一烤一重,上下夹攻。熏烤出来的提糖不变色,不变形,模样端雅,品相 娴静,莹如蜜蜡,玉色含章。
中考记叙文人物描写模块复习·优选.
专题导入(一起来热个身吧!)人物描写主要包括: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知识典例(下面可是黄金内容!)(1)外貌描写及作用:(又称肖像描写)答题模式: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例:阅读下面几句人物描写外貌的句子,你能从中探究出什么?1、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
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
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音乐巨人贝多芬》)2、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芦花荡》)分析:第1句: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运用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贝多芬刚毅、坚强、执著的性格。
第2句:抓住最具代表性的外貌特征,运用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老头子的老当益壮、精明能干。
(2)神态描写及作用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答题模式:此处通过……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的心理,表现了……的性格、品质。
例:1、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
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
他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滑滑的。
2、她脸儿红得像熟透了的山柿子,忙低下头去,不敢再看我一眼。
(3)语言描写及作用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专项06赏析人物描写(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前知识点梳理及真题专项训练
20222023学年度现代文阅读专题知识点总结+真题练习(带解析)部编版(九年级通用)专项6赏析人物描写学习目标图知识结构图知识点详解【相关知识点】1、什么是人物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人物描写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的作用是表现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在文中具象化。
2、人物描写的基本类型有哪些?1)正面描写:即直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①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进行描写。
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③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
④神态描写:对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描写。
⑤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
⑥细节描写: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①通过写器物陪衬人物。
②通过写文中其他人的反应/评价(引用语言)来表现。
③通过写与主人公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突出烘托主要人物。
④通过写与主人公相关的人物衬托主人公。
⑤通过写与主人公相似的人物衬托主人公。
【常见题型】1、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好处/表达效果?2、加点字:体会/品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妙处/作用。
【答题方法】(一)常规答法1、基本作用1)外貌(肖像):揭示人物的职业、身份、地位、处境、经历等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语言:言为心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特点。
3)动作: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刻画人物形象。
4)心理: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品质、性格等。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知识考点精讲鉴赏人物描写
1.外貌(wàimào)描写
鉴赏人物描写
许多文章都是通过(tōngguò)人物的外貌描写来体现人 物身份、喜好、性格等。
如《孔乙己》中的一段外貌描写:“他身材很高大,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 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 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
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qióng kùn liáo dǎo), 常遭欺辱,懒惰且又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 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第六页,共十四页。
再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穿上“他
那件挺漂亮的绿色(lǜ sè)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带着那顶 绿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服,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 日子才穿戴”。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课堂小结
鉴赏 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miáoxiě)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 5.神态描写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初中语文知识精讲课程。人物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具体的描绘出来。5.神态描
写。许多文章都是通过(tōngguò)人物的外貌描写来体现人物身份、喜好、性格等。”范进道:“眼 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 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小狗还不赖,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 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点
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fāngcái)费老爹 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 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 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 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知识 人物描写
问题:第⑥段中“……”处省略了“我”的心理描写,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来。
(3分) 不下吧,情况确实很危险;下去吧,就剩司机一个人了,多不仗义啊。
还是留下给他作个伴儿吧,起码能给他壮壮胆。
(写出犹豫的心理,2分;语句通顺,1分。
共3分)五、2017河南中考惟有垂杨管别离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每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做老师和学生。
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
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
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将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
【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
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
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
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
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
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
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
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
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导入
(一起来热个身吧!)
人物描写主要包括: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知识典例
(下面可是黄金内容!)
(1)外貌描写及作用:(又称肖像描写)
答题模式: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例:阅读下面几句人物描写外貌的句子,你能从中探究出什么?
1、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
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
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音乐巨人贝多芬》)
2、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芦花荡》)
分析:第1句: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运用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贝多芬刚毅、坚强、执著的性格。
第2句:抓住最具代表性的外貌特征,运用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老头子的老当益壮、精明能干。
(2)神态描写及作用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答题模式:
此处通过……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的心理,表现了……的性格、品质。
例:1、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
接触任何人的目光。
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
他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滑滑的。
2、她脸儿红得像熟透了的山柿子,忙低下头去,不敢再看我一眼。
(3)语言描写及作用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答题模式: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例: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几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孔乙己》分析: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
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3)动作描写及作用。
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作用:①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答题模式:生动形象写出了….人的….感情(或…..性格)。
例:走到那边月台,需穿过铁道,需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上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心理描写及作用。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作用: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
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例: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一声声的痛苦呻吟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有儿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芦花荡》)
分析:文段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刻描绘出老英雄对自己没有保护好小姑娘,让她们受了伤,内心备感愧疚、自责的心情。
更能体现出老英雄“过于自尊”的性格特点。
强化练习
(来试试你的身手吧~)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
()
2.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3.父亲夺过我手里的书,匆匆地翻了一下,还给那个年轻人,拽着我走了。
()
4.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
5.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
参考答案:
1.外貌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神态描写5.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