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合集下载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是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现象和经济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他们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公平正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公平正义的含义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正义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公平正义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公平正义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入分析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5.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做大蛋糕同时要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同时要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同时要分好蛋糕在关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讨论中,人们常常陷入一种思维上的误区,即纠缠于到底是谁优先的问题。

实际上,这种争论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的逻辑。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即发展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的前提,同时,分好“蛋糕”有利于做大“蛋糕”,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有利于发展。

因此,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优先性,而是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映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要求。

第一,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实物质基础。

分好“蛋糕”固然重要,但是抽象地谈如何分配“蛋糕”、只讲分好“蛋糕”不讲做大“蛋糕”则是错误的、片面的。

这正如在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中,分配方式固然重要,但一种分配方式得以可能并获得合理性的前提是生产的总量。

因此,分好“蛋糕”是历史的、有条件的。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脱离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抽象地谈论“蛋糕”分法,是一种非历史的形而上学思维,比如,我们曾经搞过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

实际上,那种“只讲如何分好‘蛋糕&quo;,不讲如何做大‘蛋糕&quo;、扩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的做法,尽管也打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旗号,但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那种从价值的角度看颇具吸引力的“按需分配”方式尽管十分推崇,但又十分警惕。

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告诫人们,不要抽象地谈论按需分配原则,只有“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只要在这个阶段内,“发展是硬道理”就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解决当今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本就仍然要靠发展。

第二,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分好“蛋糕”对于进一步做大“蛋糕”具有重要作用。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品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品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品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摘要:“蛋糕问题”,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多次被议论的老问题,又是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新命题。

现在再来谈论“蛋糕问题”,伴随着新的实践,发展着新的认识。

“蛋糕问题”,说到底,也就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一要做大,二要分好”,就是说要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更好地兼顾公平,也就是说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处理好财富增长最大化和分配公平化的关系。

关键词:效率、公平、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正文:一、从理论上阐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统一,二者既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一面。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只有效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产生了剩余物品之后,才出现公平问题。

在效率低下、还没有产生剩余物品时,空谈公平就失去了意义。

而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只有物质财富更加丰富时,公平才会增长,越是在不发达的阶段,收入分配就越不公平。

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全社会也才能达到最大的公平。

也就是说,效率使公平建立在更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

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效率的极大提高,是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

公平促进效率。

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对经济效率有重大影响,分配公平合理能够使各个阶层的劳动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能够促使社会稳定发展,从而全面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

相反,严重的分配不公,无论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还是收入差距过大乃至产生两极分化,都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发生社会动荡,影响效率。

它们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二者之间也存在此长彼消的一面。

一方面,公平对效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效率开始提高了,旧的公平观仍居于主导地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公平,要以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而为了促进效率,又要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

公平和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统一的,但并不是没有任何矛盾,而这些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彭红利2011年5月23日正文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始终不断地在深化。

但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仍是收入分配中出现的两个突出问题,并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本文认为,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应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领域来进行。

主题词: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制度效率公平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拉起。

收入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向来都是一个敏感话题。

应该说,中央调整收入分配改革方向已经明确,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缩小差距。

但从各方面透露出来的有限信息来看,目前改革的推动步履维艰。

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总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据2009年10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援引的世界银行报告数据,1960年代,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1980年代为0.21~0.27,1990年代为0.37~0.40,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就已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0。

二是城乡差距构成差距增量的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持续扩大四个阶段,总体上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处在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国家发改委09年《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研究报告,2007年,城乡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64.45%。

三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

从城镇内部来看,近些年来,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这三个因素进一步拉大了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

做大蛋糕重要还是分好蛋糕重要

做大蛋糕重要还是分好蛋糕重要

做大蛋糕重要还是分好蛋糕重要?()桑尼研究公司特约研究员松林2011年8月改革开放的很长时间中﹐“做大蛋糕”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口号。

一个小蛋糕﹐怎么切每个人也分不了多少﹔只有做大蛋糕﹐每个人才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这确实是个说得通的逻辑。

那么﹐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按汇率计算的GDP已经世界第二。

蛋糕做得怎么样了呢﹖够不够大呢﹖一般认为﹐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口基数大﹐人均创造财富依然很低。

现在重点依然不是如何分好蛋糕﹐而是做大蛋糕。

这种判断与实际情况恐怕有点差距。

中国目前人均创造的财富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什么情况呢﹖世界银行的报告中是可以反映出来的。

表1﹕2008年按美元汇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大蛋糕。

但是汇率只是国际贸易中反映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与一个国家国交易的价值并不相当﹐世界银行认为反映财富价值的是“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国民收入”(见表2)。

表2﹕ 2008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比较产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准。

但是剃头这件事儿创造不创造财富呢﹖或者售货员卖了个茶杯是否创造了财富﹖美国大兵把价值几十万美元的导弹扔到塔利班头上创造不创造财富呢﹖用GDP这个概念就算创造了。

这样比较好把不相干的东西混起来计算﹐就像三个苹果加四个茶杯等于七个“东西”一样。

但是﹐财富毕竟是物质的东西﹐实实在在﹐能够被人享用。

我们当年说的“物质文明”发达不发达是指一二产业创造的物质财富够不够多﹐而不是别的意思。

人的衣食住行是否有足够的物质支持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水平的实实在在的标志。

按汇率计算﹐2008年中国创造了4.3262万亿美元GDP﹐其中60%是农业﹑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创造的﹐总计2.5957万亿美元﹐人均1966美元。

美国人创造了14.2043万亿美元GDP﹐其中创造物质财富的部分占25.4%﹐也就是3.6079万亿美元﹐人均1.1868万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人人均创造的物质财富按汇率算只是中国的6.04倍。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学者论学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人民日报》( 2011年10月11日 07 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中央强调和重视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

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只重分好蛋糕而轻做大蛋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

就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来讲,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

而且,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决定按照什么方式、什么原则去分蛋糕。

这就是说,首先要做蛋糕,才谈得上分蛋糕;蛋糕做得越大,人们分得的蛋糕才能越大。

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决定作用。

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可以调动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也能够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但国际国内发展实践表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不是天然统一的:既不是只要把蛋糕做大,收入差距就会自动缩小;也不是收入差距扩大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趋于缩小。

如果没有政府的自觉调控,收入差距是不可能自动缩小的。

即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看,也不存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天然统一的情况。

在当代,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分好蛋糕的问题,它们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慈善事业等来制约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上的差距扩大,通过较为成熟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过大差距。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困境及路径——以共同富裕为研究视角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困境及路径——以共同富裕为研究视角

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追求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共同富裕只是梦想,富裕只属于极少数人,只有到了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不懈努力共同富裕才能实现。

2020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消除了绝对贫困,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基础已经具备,但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各种羁绊还会制约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精准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困境和路径,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开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美好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人们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旧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路径,世界上没有一个共同富裕的先例可供我们借鉴,也不存在一条国情、资源禀赋有差异的国家都适用的共同富裕之路。

实现共同富裕,两个问题最为关键,一是如何做大“蛋糕”,走向“富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如何分好“蛋糕”,实现“共同”的理想,即平衡效率与规范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做大“蛋糕”,关键是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多数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如:实现共同富裕应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要突破口,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人群、地区和城乡差距[1,2];新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强化就业优先,公平分配制度,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3,4];实现城乡融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困境及路径——以共同富裕为研究视角张书慧刘晓倩(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追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追求。

现阶段,我国在追求富裕,即做大“蛋糕”方面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营商环境不理想和高质量增长存在堵点等问题;在追求“共同”,即分好“蛋糕”方面还存在着地区、行业收入差距较大、三次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李昌平最近,“是分好蛋糕重要还是做大蛋糕重要”的讨论很热闹。

能有观点交锋是好事,有利于辩证、科学、健康地深化改革。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孰轻孰重,笔者也想说几句。

观点一:分好蛋糕是促进蛋糕做大的主要措施。

笔者曾经在过去的生产队做过工。

那时候,生产队长天天督促社员“做大蛋糕”,可是,做什么、怎么做,只能执行政府的指令;做了蛋糕,如何分蛋糕,也是政府说了算,做得多,交得多,分得不多,结果社员们对做大蛋糕的积极性不高。

在当时饿肚子的情况下,生产队长和社员做大蛋糕的意愿是有的,但当时的“命令”经济和统购统销,即“经济全能政府”体制(政府既是做蛋糕的主体,也是分蛋糕的主体),束缚了社员做大蛋糕的积极性,使得蛋糕做不大。

在“经济全能政府”体制难以为继时,农民和基层干部创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社员做蛋糕积极性就高了,不用队长督促社员生产了,蛋糕也做大了。

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可以调动社员做蛋糕的积极性呢?第一,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指令性计划生产体制和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下,给了生产者有限的生产蛋糕的自主权,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调动了生产者的生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了蛋糕的做大;第二,“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打破了“大锅饭”分配体制,创立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是通过调整分配关系调动了生产者做大蛋糕的积极性。

改革的经验说明,分好蛋糕正是做大蛋糕的措施之一。

如果有人机械地把做大蛋糕和分好配蛋糕对立起来,那就错了。

观点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做大蛋糕主要是企业的事情,分好蛋糕主要是政府的事情。

在农民“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之后,“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有些农民家庭就有了剩余,农民家庭剩余出现之后就有了交换,有了交换就有了市场,再后来就自然产生了双轨制——市场配置资源和计划配置资源同时运行。

这进一步扩大了农民生产蛋糕的自主权和收益权,农民做大蛋糕的积极性进一步得以释放。

做大蛋糕辩论赛的观点

做大蛋糕辩论赛的观点

做大蛋糕辩论赛的观点
在最近的一场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就“做大蛋糕”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认为,做大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而反方则认为,分好蛋糕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正方认为,做大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

他们认为,只有当蛋糕足够大时,每个人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他们强调,通过经济增长和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使蛋糕变得更大。

反方则认为,分好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他们认为,即使蛋糕做得再大,如果不公平地分配,那么一些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变得更加贫困。

因此,他们强调公平分配的重要性,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来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公平的份额。

在辩论中,双方还就如何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正方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鼓励创新创业、扩大教育投入、减少垄断等,以促进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

反方则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实现公平分配的建议,如加强税收监管、推广全民基本收入等,以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公平的份额。

最终,经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和公平分配的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人民日报: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中央强调和重视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

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只重分好蛋糕而轻做大蛋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

就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来讲,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

而且,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决定按照什么方式、什么原则去分蛋糕。

这就是说,首先要做蛋糕,才谈得上分蛋糕;蛋糕做得越大,人们分得的蛋糕才能越大。

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决定作用。

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可以调动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也能够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但国际国内发展实践表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不是天然统一的:既不是只要把蛋糕做大,收入差距就会自动缩小;也不是收入差距扩大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趋于缩小。

如果没有政府的自觉调控,收入差距是不可能自动缩小的。

即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看,也不存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天然统一的情况。

在当代,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分好蛋糕的问题,它们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慈善事业等来制约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上的差距扩大,通过较为成熟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过大差距。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既重视把蛋糕做大做好,又重视把蛋糕切好分好。

小学高年级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

小学高年级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

小学高年级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的重要性。

2.感受我国在脱贫攻坚、民生改善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感悟我国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作出的努力。

3.知道实现共同富裕是个过程, 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联系生活实际, 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感受我国在脱贫攻坚、民生改善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感悟我国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作出的努力。

2.教学难点:知道实现共同富裕是个过程, 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联系生活实际, 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

部分学生还是贫困生, 他们对身边的扶贫、民生改善的实例了解不少。

学生能够理解“蛋糕”做大了同时也要分好, 是在说公平。

读本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 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有的经验与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不了解, 也很难以将之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

关于自己可以为实现共同富裕做些什么, 多数同学认为是工作以后为祖国做贡献, 缺乏对于当下行动的规划。

在教学时注重借助相关案例、图片资料、视频, 联系学生真生活, 打通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通过对视频、图片等资料的探究、分析、讨论, 借助具体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及措施。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准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 阅读导入1.生阅读本讲导读部分故事: 分蛋糕。

2.师提出问题: ①蛋糕足够大, 如何分好?②从分蛋糕的故事中, 你明白了什么?3.生思考问题, 小组内交流。

4.师总结导入:如果蛋糕不够大, 大家想分得多是不可能的。

但蛋糕足够大也不一定能分好, 可能会有人分得太多, 有人分得太少。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做大蛋权”和“分好蛋糕”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分蛋糕的话题:“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师板书课题: “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环节二: 活动探究(一)活动一: 情境模拟, 理解“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1.师课件出示蛋糕图片(一大一小), 模拟分蛋糕情景, 生观察。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论文题目: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辨证统一的班级:物联网学院电气0902班姓名:杨丽娜学号:0701090209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论公平与效率并重摘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关键词:公平与效率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辩证统一“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如同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公平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论争的主题,甚至被称作经济学说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是因为: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这两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制度安排,就成为各派经济学解答不尽的两难选择。

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来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后,对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亦即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否定平均主义,强调效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立了的主体观念,坚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允许拉开分配收入差距,大大激活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济效率大幅度提升,综合国力大大增加。

第二阶段,“兼顾效率与公平”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成为制定一系列政策的依据,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开始采取措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人民日报: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

人民日报: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

人民日报: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中央强调和重视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

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只重分好蛋糕而轻做大蛋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

就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来讲,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

而且,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决定按照什么方式、什么原则去分蛋糕。

这就是说,首先要做蛋糕,才谈得上分蛋糕;蛋糕做得越大,人们分得的蛋糕才能越大。

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决定作用。

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可以调动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也能够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但国际国内发展实践表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不是天然统一的:既不是只要把蛋糕做大,收入差距就会自动缩小;也不是收入差距扩大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趋于缩小。

如果没有政府的自觉调控,收入差距是不可能自动缩小的。

即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看,也不存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天然统一的情况。

在当代,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分好蛋糕的问题,它们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慈善事业等来制约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上的差距扩大,通过较为成熟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过大差距。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既重视把蛋糕做大做好,又重视把蛋糕切好分好。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主题是“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含义、意义以及维护公平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认识到公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公平,以及积极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公平的含义、公平的重要性、公平的维护。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问题,引发学生对公平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公平这个概念,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维护公平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平的含义,认识到公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公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平的含义、公平的重要性、公平的维护。

2.难点:如何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维护公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公平问题,引发学生对公平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公平的含义、公平的重要性、公平的维护。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的概念。

3.课堂互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公平的认识和看法,教师点评并引导。

4.实践环节: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尝试参与维护公平,如帮助同学、关心弱势群体等。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班级:包装1001 姓名:高娓学号:0403100117摘要: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和效率概念、都是历史范畴,公平效率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中相互制约、必不可少的两大目标。

效率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指示器,公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和谐与否的晴雨表,二者是历史的、具体的, 辩证统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是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兼顾公平与效率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认识过程。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针对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任务目标, 确立了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问题的不同原则。

关键词:效率、公平、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效率与公平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也是我国当今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深入研究效率与公平及其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发展中的两大目标。

社会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物质财富,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又表现为人自身的发展,保障人的权利、增进社会公平,是我们追求的另一个目标。

尽管效率和公平是社会发展中两个不同的目标,但二者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而要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科学认识它们的内涵。

效率是指人的活动的效率。

人的活动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1]这就需要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归根到底,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潜能,最充分地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学《建议》话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卢周来既要“做大蛋糕” 又要“分好蛋糕”——学《建议》话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战略部署,也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举措,必将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更好的条件。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人们常常习惯于把“效率”与“发展”比喻为“做大蛋糕”,而把“公平”与“分配”视为“分好蛋糕”。

但要处理好“做蛋糕”与“分蛋糕”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城乡收入差距看,2009年,我国城镇人均收入达到17175元,而农村地区人均收入为5153元,二者的绝对差额高达12022元,为1978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使得城市的繁荣与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人群间的收入差距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以国际通行的用于衡量收入差距标准的基尼系数看,我国基尼系数从1990年低于0.4警戒线的0.35,上升到2008年远超过警戒线的0.47。

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较高的。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问题之突出还表现在“两个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65.5%下降到2007年的57.5%,下降8个百分点,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5%左右;同期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下降11.7个百分点,而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一般介于50%到57%之间。

“做大与分好蛋糕”教案

“做大与分好蛋糕”教案

“做大与分好蛋糕”一、背景材料: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教材: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那么,制作大的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

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整个财富的增加,又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

二、考点分析:一意谋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制定合理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政治生活:分好“蛋糕”:政府的宗旨、原则和责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我国政府的职能三、深化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在物质生产领域内,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属于初次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公有制经济
地位和政策
B非公有制经济
6、一汽(国家投资)大众股份 有限公司
(一汽股份60%,德国大众40%)
混合所有制经济
你说我说
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王大拿投资3500万元成立“大拿山 庄”,发展旅游业。赵玉田投资3万元成立“玉田花卉店”, 从事鲜花种植、租赁业务。领导能力强的谢永强被选为镇供 电所所长后,该所很快成为全镇的龙头企业。 (1)材料中出现的经济主体所属的经济成分有哪些?哪些属 于公有制经济?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具 有怎样的地位?我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思考:小明的爸爸的各项收入属于何种 分配方式?
分配原则:劳动、资本、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按 贡献参与分配
基本经济 制度
公有制为 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决定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构建知识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性质
决 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3.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小明的爸爸是一个国有企业的技术骨干, 每月工资六千元,他的一项技术使厂里的 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经济效益有明显 提升,为此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小 明的爸爸将其中的5万存到银行,另外的 5万买股票并获得一定的股息。
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制 形
外资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开动你的脑筋
连线后说说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韩国三星通信公司 (国家投资518亿) 3、鸟巢书屋
4、狮子楼大酒店
5、乡镇企业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板块一
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学海泛舟
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18—20,并 在课本上标出答案
• 1.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成分有哪些?分哪两形式? 地位是什么?
2.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怎样的? 3.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怎样的?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地位? • 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内容
基本 决 经济 定 制度

分配 现 共同富
制度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决定的
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 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板块二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学海泛舟
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20—21,并在 课本上标出答案
1.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实行这一 分配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