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同时要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同时要分好蛋糕在关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讨论中,人们常常陷入一种思维上的误区,即纠缠于到底是谁优先的问题。
实际上,这种争论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的逻辑。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即发展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的前提,同时,分好“蛋糕”有利于做大“蛋糕”,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有利于发展。
因此,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优先性,而是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映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要求。
第一,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实物质基础。
分好“蛋糕”固然重要,但是抽象地谈如何分配“蛋糕”、只讲分好“蛋糕”不讲做大“蛋糕”则是错误的、片面的。
这正如在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中,分配方式固然重要,但一种分配方式得以可能并获得合理性的前提是生产的总量。
因此,分好“蛋糕”是历史的、有条件的。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脱离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抽象地谈论“蛋糕”分法,是一种非历史的形而上学思维,比如,我们曾经搞过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
实际上,那种“只讲如何分好‘蛋糕&quo;,不讲如何做大‘蛋糕&quo;、扩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的做法,尽管也打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旗号,但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那种从价值的角度看颇具吸引力的“按需分配”方式尽管十分推崇,但又十分警惕。
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告诫人们,不要抽象地谈论按需分配原则,只有“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只要在这个阶段内,“发展是硬道理”就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解决当今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本就仍然要靠发展。
第二,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分好“蛋糕”对于进一步做大“蛋糕”具有重要作用。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学者论学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人民日报》( 2011年10月11日 07 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中央强调和重视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
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只重分好蛋糕而轻做大蛋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
就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来讲,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
而且,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决定按照什么方式、什么原则去分蛋糕。
这就是说,首先要做蛋糕,才谈得上分蛋糕;蛋糕做得越大,人们分得的蛋糕才能越大。
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决定作用。
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可以调动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也能够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但国际国内发展实践表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不是天然统一的:既不是只要把蛋糕做大,收入差距就会自动缩小;也不是收入差距扩大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趋于缩小。
如果没有政府的自觉调控,收入差距是不可能自动缩小的。
即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看,也不存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天然统一的情况。
在当代,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分好蛋糕的问题,它们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慈善事业等来制约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上的差距扩大,通过较为成熟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过大差距。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道法 精品教学课件PPT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主要内容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经济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收入分配嘉祥县祥城中学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实行这种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2、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以及我国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3、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坚持这一分配制度有什么意义?• 4.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让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
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总结: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个体经济经济大家庭私营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外资经济♦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非公有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其他所有制经济主体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成分单位所属经济成分一位外商投资的皮鞋厂陈某自己开的杂货铺李某就职的中石化张某就职的镇饲料加工厂小王自己投资的服装厂填 写 表 格外资经济个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9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石油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意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能增强各种经济成分的活力,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
五年级上册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这一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本讲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有故事情节,又有实际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教材中还设置了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公平分配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但未必能够系统地阐述其内涵和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深入探讨公平分配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公平分配的含义,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求公平的解决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公平分配的重要性,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平分配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求公平的解决方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求公平的解决方案。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上册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2.案例材料:关于公平分配的生活案例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教学内容4.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彩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引出公平分配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关于公平分配的案例,让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求公平的解决方案。
做大与分好蛋糕”教案
做大与分好蛋糕”教案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做大社会财富蛋糕和分配好蛋糕都很重要。
在经济生活中,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采取多种分配方式,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宗旨、原则和责任是分配好“蛋糕”的重要保证。
要制定合理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之,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初次分配是指将国民总收入与生产要素直接联系起来的分配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了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在物质生产领域内,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
例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等都属于初次分配。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国民收入再次分配的过程。
即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
政府调控机制是再分配的主要方式,它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起到重要作用。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之后进行的分配,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存在明显的格式错误和不必要的段落。
这些错误和不必要的段落已被删除,文章也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李昌平最近,“是分好蛋糕重要还是做大蛋糕重要”的讨论很热闹。
能有观点交锋是好事,有利于辩证、科学、健康地深化改革。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孰轻孰重,笔者也想说几句。
观点一:分好蛋糕是促进蛋糕做大的主要措施。
笔者曾经在过去的生产队做过工。
那时候,生产队长天天督促社员“做大蛋糕”,可是,做什么、怎么做,只能执行政府的指令;做了蛋糕,如何分蛋糕,也是政府说了算,做得多,交得多,分得不多,结果社员们对做大蛋糕的积极性不高。
在当时饿肚子的情况下,生产队长和社员做大蛋糕的意愿是有的,但当时的“命令”经济和统购统销,即“经济全能政府”体制(政府既是做蛋糕的主体,也是分蛋糕的主体),束缚了社员做大蛋糕的积极性,使得蛋糕做不大。
在“经济全能政府”体制难以为继时,农民和基层干部创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社员做蛋糕积极性就高了,不用队长督促社员生产了,蛋糕也做大了。
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可以调动社员做蛋糕的积极性呢?第一,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指令性计划生产体制和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下,给了生产者有限的生产蛋糕的自主权,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调动了生产者的生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了蛋糕的做大;第二,“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打破了“大锅饭”分配体制,创立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是通过调整分配关系调动了生产者做大蛋糕的积极性。
改革的经验说明,分好蛋糕正是做大蛋糕的措施之一。
如果有人机械地把做大蛋糕和分好配蛋糕对立起来,那就错了。
观点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做大蛋糕主要是企业的事情,分好蛋糕主要是政府的事情。
在农民“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之后,“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有些农民家庭就有了剩余,农民家庭剩余出现之后就有了交换,有了交换就有了市场,再后来就自然产生了双轨制——市场配置资源和计划配置资源同时运行。
这进一步扩大了农民生产蛋糕的自主权和收益权,农民做大蛋糕的积极性进一步得以释放。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人民日报: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中央强调和重视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
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只重分好蛋糕而轻做大蛋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
就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来讲,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
而且,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决定按照什么方式、什么原则去分蛋糕。
这就是说,首先要做蛋糕,才谈得上分蛋糕;蛋糕做得越大,人们分得的蛋糕才能越大。
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决定作用。
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可以调动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也能够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但国际国内发展实践表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不是天然统一的:既不是只要把蛋糕做大,收入差距就会自动缩小;也不是收入差距扩大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趋于缩小。
如果没有政府的自觉调控,收入差距是不可能自动缩小的。
即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看,也不存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天然统一的情况。
在当代,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分好蛋糕的问题,它们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慈善事业等来制约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上的差距扩大,通过较为成熟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过大差距。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既重视把蛋糕做大做好,又重视把蛋糕切好分好。
小学高年级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
小学高年级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的重要性。
2.感受我国在脱贫攻坚、民生改善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感悟我国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作出的努力。
3.知道实现共同富裕是个过程, 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联系生活实际, 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感受我国在脱贫攻坚、民生改善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感悟我国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作出的努力。
2.教学难点:知道实现共同富裕是个过程, 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联系生活实际, 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
部分学生还是贫困生, 他们对身边的扶贫、民生改善的实例了解不少。
学生能够理解“蛋糕”做大了同时也要分好, 是在说公平。
读本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 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有的经验与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不了解, 也很难以将之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
关于自己可以为实现共同富裕做些什么, 多数同学认为是工作以后为祖国做贡献, 缺乏对于当下行动的规划。
在教学时注重借助相关案例、图片资料、视频, 联系学生真生活, 打通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通过对视频、图片等资料的探究、分析、讨论, 借助具体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及措施。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准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 阅读导入1.生阅读本讲导读部分故事: 分蛋糕。
2.师提出问题: ①蛋糕足够大, 如何分好?②从分蛋糕的故事中, 你明白了什么?3.生思考问题, 小组内交流。
4.师总结导入:如果蛋糕不够大, 大家想分得多是不可能的。
但蛋糕足够大也不一定能分好, 可能会有人分得太多, 有人分得太少。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做大蛋权”和“分好蛋糕”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分蛋糕的话题:“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师板书课题: “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环节二: 活动探究(一)活动一: 情境模拟, 理解“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1.师课件出示蛋糕图片(一大一小), 模拟分蛋糕情景, 生观察。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论文题目: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辨证统一的班级:物联网学院电气0902班姓名:杨丽娜学号:0701090209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论公平与效率并重摘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关键词:公平与效率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辩证统一“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如同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公平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论争的主题,甚至被称作经济学说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是因为: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这两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制度安排,就成为各派经济学解答不尽的两难选择。
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来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后,对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亦即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否定平均主义,强调效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立了的主体观念,坚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允许拉开分配收入差距,大大激活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济效率大幅度提升,综合国力大大增加。
第二阶段,“兼顾效率与公平”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成为制定一系列政策的依据,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开始采取措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做大蛋糕重要还是分好蛋糕重要
做大蛋糕重要还是分好蛋糕重要?()桑尼研究公司特约研究员松林2011年8月改革开放的很长时间中﹐“做大蛋糕”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口号。
一个小蛋糕﹐怎么切每个人也分不了多少﹔只有做大蛋糕﹐每个人才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这确实是个说得通的逻辑。
那么﹐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按汇率计算的GDP已经世界第二。
蛋糕做得怎么样了呢﹖够不够大呢﹖一般认为﹐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口基数大﹐人均创造财富依然很低。
现在重点依然不是如何分好蛋糕﹐而是做大蛋糕。
这种判断与实际情况恐怕有点差距。
中国目前人均创造的财富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什么情况呢﹖世界银行的报告中是可以反映出来的。
表1﹕2008年按美元汇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大蛋糕。
但是汇率只是国际贸易中反映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与一个国家国交易的价值并不相当﹐世界银行认为反映财富价值的是“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国民收入”(见表2)。
表2﹕ 2008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比较产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准。
但是剃头这件事儿创造不创造财富呢﹖或者售货员卖了个茶杯是否创造了财富﹖美国大兵把价值几十万美元的导弹扔到塔利班头上创造不创造财富呢﹖用GDP这个概念就算创造了。
这样比较好把不相干的东西混起来计算﹐就像三个苹果加四个茶杯等于七个“东西”一样。
但是﹐财富毕竟是物质的东西﹐实实在在﹐能够被人享用。
我们当年说的“物质文明”发达不发达是指一二产业创造的物质财富够不够多﹐而不是别的意思。
人的衣食住行是否有足够的物质支持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水平的实实在在的标志。
按汇率计算﹐2008年中国创造了4.3262万亿美元GDP﹐其中60%是农业﹑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创造的﹐总计2.5957万亿美元﹐人均1966美元。
美国人创造了14.2043万亿美元GDP﹐其中创造物质财富的部分占25.4%﹐也就是3.6079万亿美元﹐人均1.1868万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人人均创造的物质财富按汇率算只是中国的6.04倍。
共同富裕研讨发言:分好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研讨发言:分好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推动共同富裕尊敬的领导,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我认为,要推动共同富裕,我们首先要分好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
生态蛋糕,指的是生态环境资源。
在这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平衡。
我们要加大环保、治理污染和生态修复的力度,努力实现“水清、山绿、空气好”的美好愿景。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
经济蛋糕,指的是经济发展。
其中,我们要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同时,我们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蛋糕。
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我们还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有能力自主创业和就业。
第二,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在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方面加强制度保障,让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社会服务。
总之,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我们把握好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
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谢谢!此外,为了推动共同富裕,我们还需要注重城乡发展的平衡。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特别是在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
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机会和条件。
加强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
此外,推动共同富裕还需要从市场角度出发,注重公平竞争和公正分配。
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政府要强化监管,确保公平竞争和公正分配。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学者论学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人民日报》( 2011年10月11日 07 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中央强调和重视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
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只重分好蛋糕而轻做大蛋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
就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来讲,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
而且,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决定按照什么方式、什么原则去分蛋糕。
这就是说,首先要做蛋糕,才谈得上分蛋糕;蛋糕做得越大,人们分得的蛋糕才能越大。
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决定作用。
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可以调动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也能够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但国际国内发展实践表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不是天然统一的:既不是只要把蛋糕做大,收入差距就会自动缩小;也不是收入差距扩大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趋于缩小。
如果没有政府的自觉调控,收入差距是不可能自动缩小的。
即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看,也不存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天然统一的情况。
在当代,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分好蛋糕的问题,它们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慈善事业等来制约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上的差距扩大,通过较为成熟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过大差距。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学《建议》话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卢周来既要“做大蛋糕” 又要“分好蛋糕”——学《建议》话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战略部署,也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举措,必将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更好的条件。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人们常常习惯于把“效率”与“发展”比喻为“做大蛋糕”,而把“公平”与“分配”视为“分好蛋糕”。
但要处理好“做蛋糕”与“分蛋糕”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城乡收入差距看,2009年,我国城镇人均收入达到17175元,而农村地区人均收入为5153元,二者的绝对差额高达12022元,为1978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使得城市的繁荣与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人群间的收入差距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以国际通行的用于衡量收入差距标准的基尼系数看,我国基尼系数从1990年低于0.4警戒线的0.35,上升到2008年远超过警戒线的0.47。
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较高的。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问题之突出还表现在“两个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65.5%下降到2007年的57.5%,下降8个百分点,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5%左右;同期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下降11.7个百分点,而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一般介于50%到57%之间。
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九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
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九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这一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通过生动的“蛋糕”比喻,让学生理解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财富的分配需要公平,每个人应得的份额要得到保证。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平分配的意义和途径。
二. 学情分析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他们对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平分配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平分配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应得的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平分配的意义和重要性。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平分配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和讨论问题。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
3.设计好板书的内容和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分蛋糕”游戏,让学生初步理解公平分配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分蛋糕时需要公平?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分配?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问题:案例中的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平分配的过程。
例如,模拟一个分配资源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公平分配。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同时,让学生谈谈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认识。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作者:杨文圣李旭东来源:《小康》2021年第28期近年来,共同富裕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上愈加频繁地被提出,逐渐从理论走向现实。
如何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之间的关系,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首先,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即生产决定分配,且分配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生产。
其次,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做大蛋糕侧重物质基础,解决效率的问题;分好蛋糕侧重分配结果,解决公平的问题。
从新中国的历史上看,忽略二者任一方面,都将造成共同富裕的理论紧张与实践障碍。
一方面,若忽略做大蛋糕,则会使科学社会主义滑向空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滑向平均主义。
只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和分配的绝对平等,忽视社会现实的生产条件,恰恰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
要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将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做优,就要调动起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初期一段时期,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城镇中按劳分配和激励机制被视为“资产阶级法权”和产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被全盘否定,农村中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大锅饭使“平均主义”弥漫,社会生产呈现低效化特征。
结果是社会财富的蛋糕越做越小,出现“共同贫穷”的趋势。
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最大限度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提高蛋糕的生产效率,增加蛋糕的生产数量。
另一方面,若忽略分好蛋糕,则会造成社会矛盾迭出,影响共同富裕的真实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实际上是由计划经济时代侧重“分蛋糕”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侧重“做蛋糕”的实践转向。
与此同时,分配领域也出现一些问题。
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较低,劳动者没有公平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社会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主要围绕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分配制度对于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思考能力,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如何将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相结合,如何在分配中实现公平,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理解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3.学会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3.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新闻报道、故事等。
2.准备分组讨论的题目和问题。
3.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问题和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如一些关于分配不公的的新闻报道或故事。
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各自组讨论的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小学高年级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
小学高年级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公平正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同时也需要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适用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对于社会公平、公正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入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方面,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公平、公正、正义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的含义。
2.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3.准备教案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
案例可以是关于一个家庭、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分配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矛盾。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直观感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4.巩固(5分钟)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其他组的学生对分享的方案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
五年级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说课稿
五年级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这一讲,主要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展开。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二是如何合理分配这些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历程,认识到合理分配资源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针对这一讲的内容,学生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分析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仍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掌握合理分配资源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成果的情感,增强他们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合理分配资源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合理分配资源的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本讲主题。
2.讲解与展示:详细讲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以及合理分配资源的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合理分配资源的方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困境及路径——以共同富裕为研究视角
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追求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共同富裕只是梦想,富裕只属于极少数人,只有到了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不懈努力共同富裕才能实现。
2020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消除了绝对贫困,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基础已经具备,但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各种羁绊还会制约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精准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困境和路径,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开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美好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人们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旧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路径,世界上没有一个共同富裕的先例可供我们借鉴,也不存在一条国情、资源禀赋有差异的国家都适用的共同富裕之路。
实现共同富裕,两个问题最为关键,一是如何做大“蛋糕”,走向“富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如何分好“蛋糕”,实现“共同”的理想,即平衡效率与规范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做大“蛋糕”,关键是分好“蛋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多数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如:实现共同富裕应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要突破口,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人群、地区和城乡差距[1,2];新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强化就业优先,公平分配制度,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3,4];实现城乡融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困境及路径——以共同富裕为研究视角张书慧刘晓倩(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追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追求。
现阶段,我国在追求富裕,即做大“蛋糕”方面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营商环境不理想和高质量增长存在堵点等问题;在追求“共同”,即分好“蛋糕”方面还存在着地区、行业收入差距较大、三次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好“蛋糕”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分配公平也有了根本的制度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指导下,“效率”上我们的成绩十分出色,但“公平”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目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日趋凸显,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以及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分配领域中的种种不公问题,导致我国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具体体现为城乡差别拉大、东西部差距明显、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等。
“收入分配问题从浅层次看是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则主要是经济社会体制问题与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问题。
”具体来说,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分配不公看起来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实际上,有些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这是导致城乡之间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二是体制改革不到位,我国现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有些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还未建立起来。
体制的不健全必然造成分配的不公平,加之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改革推进的先后力度都不相同,利益分配存在差异,导致了区域间和行业间的差距。
目前收入差距已经接近社会所能忍受的“红线”,成为广大群众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落实三个层面:一是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同时,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二是继续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
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从而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同时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从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罗纳德•德沃金说过:“财富的公平分配是人类社会至高无上之美德。
”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