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43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 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 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 “断肠人在天涯”点晴之笔,点明 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游子远 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 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前四句 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 作铺垫。
根据词作展开想像,描述其展现的图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 瘦马,迎着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 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 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 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 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心 中来,肝肠寸断。
2、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 么字?②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诗中哪些字眼 突出了诗的某一点?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 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模式: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
语里义。 ②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 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 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生动形象,生动传神,鲜明强烈)
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 达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 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瘦” 衬托出路途辛劳,生活艰辛。末句直 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 的思乡之情。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冬末春初,诗人舟泊北固山下 时看到的两岸春景。青山重叠,小路蜿蜒, 碧波荡漾,诗人扬帆东下。大江直流,江 面平野开阔,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广, 更使人胸襟开朗。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 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昼 夜和冬春的交替,引动了诗人心中的乡思。
钱塘湖春行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2:44:13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62021/3/162021/3/16Mar-2116-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6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小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 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 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平 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 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 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作者生平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 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中 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近代 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 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小结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 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 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 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 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以沧 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者生平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 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 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 高地耸立在海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 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 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 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 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 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诗人运用丰富的 想象,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 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诗人以大海自比, 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宽广 的胸怀,豪迈的气魄。
颔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请说明理由。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
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 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 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悬”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 和,帆儿高悬,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 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 到人们的好评,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 赏析。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
作者生平 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
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歌形象鲜 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 《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赋得古原草送别》,深得人们 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 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 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品诗
“枯藤老树昏鸦”
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 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 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于 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流水人家”
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 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 相映衬,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 景象,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 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西风瘦马”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 号均不详。洛阳人。玄宗先天年
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
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
所藏图书《群书四部录》。王湾
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
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
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写作背景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 久不得归,因此乡愁成了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读诗
自由朗读, 要求: 读准字音, 声音洪亮。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品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 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 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 光山色之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的是西湖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色。在明
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 的树上歌唱;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 草,筑建新巢。繁花盛开、花团锦簇,浅浅 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来到 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 让人流连忘返,诗人不禁发出“最爱的赞 叹”。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
观沧海 曹操
作者生平
曹操(155-220),字 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 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善诗歌, 《步出复门行》《蒿里行》 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 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 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 生活也有所反映。
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 借许攸之计,挥鞭北指,以少胜多,大破盘 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当时辽东半岛上 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及袁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是年九月,曹操在归途中登上 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 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 沧海》一诗。
品诗
“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 什么说“云脚低”?
“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 轮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写 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
“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 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 “谁家”,可见不是“家家”,照应“早 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 “争”“啄”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 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品诗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 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 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 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 波之意。
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 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页白帆 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
诗人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 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 首诗。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 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 江山”。
读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作背景
《钱塘湖春行》是穆宗长庆三年春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 西湖的别名。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 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读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表现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诗人 的欣喜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中”的“渐”和“才”字好在哪里?
“渐”说明还不是“野花遍地是”, 有渐开渐盛之意。“才”说明刚够上。 都是从程度上来修饰“乱花”“浅草” 的生长状态,表明它们都是刚刚萌发, 体现出了此诗是描写早春景物的特点。
尾联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 的是什么?
古代诗歌四首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要抓住诗 歌中的主要景物,忠实于原诗,发挥联想和想 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 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 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 月,蕴涵万千的壮丽景象。茫茫的大海一望 无垠,波涌连天,仿佛还能听到惊涛拍岸的 声音。浩瀚的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 有着吞吐宇宙的开阔胸襟和磅礴气势。望着 眼前的大海,诗人心中激起统一中国,建功 立业的政治抱负。
读诗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题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 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 《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 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天净沙”是曲 牌名,“秋思”为题目。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 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当残夜还未消退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 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海日生残夜,将驱除黑暗。江春,那江上 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 走严冬。
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 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 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象 征,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 ④“生”与“人”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 ⑤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