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经典案例分析】蒙牛乳业的私募权益融资34页PPT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63f157c281e53a5802ff79.png)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
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案例简述(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
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
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而把这事搁下了。
2002年初,蒙牛的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
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
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
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
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 和其全资子公司MS Dairy Holdings,第一家作为未来回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融资案例分析ppt课件
![融资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5ee6083968011ca30091af.png)
银行贷款 2200
14419.2 35427.9
14801.9 17350 -1200
58328.6 29110 32150
投资活动所 10766.4 用净现金
17818.3
73790.5
4
(二)、融资方式选择分析
• 变革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限制,但 短期内无法上市,而且上市后发起人的股 份3年内不能转让和出售。
• 2004年摩根士丹利等行使第一轮可转债券 转换权,至2005年6月三家行使全部的剩余 可转债,基本退出蒙牛。
11
(七)、案例总结
这三家私募投资者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 在短短三年内获投资回报约26亿港币,投资收益 回报率约500%,因此不少人都觉得蒙牛被贱卖了, 我们可从以下三点分析;
1、价格高低是由当时融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 定的,牛根生等蒙牛团队确实尽了他们的努力, 摩根等以约9.5倍(按融资后计算的)市盈率的价格 入股蒙牛,这在当时的传统行业私募融资市场中 不算低。
18
案例介绍
方兴东,中国互联网界的“互联网旗手”和“中国博客之父”,对中国互联网 Web2.0的发展普及有着无法磨灭的功绩。
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网的前身(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 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盛 大创始人陈天桥和 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9月,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 Granite 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 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其后活跃在中国的 VC要是不知道Blog、Podcast、RSS、P2P 等术语,不看博客、播客、视频、交友等 项目就是落伍的标志。
【私募股权经典案例分析】蒙牛乳业的私募权益融资
![【私募股权经典案例分析】蒙牛乳业的私募权益融资](https://img.taocdn.com/s3/m/93dacd1b59eef8c75fbfb3c4.png)
达成协议: 外资系出资2.16亿元投资占其不超过1/3的股权
谈判结束!
达成协议!
接下来
该如何设计融资呢
?
第一轮融资设计:步骤是什么?
第1步: 开设离岸 控股公司
Text in here
第一轮融资设计:
金牛 银牛 51% MS CDH CIC 49%
开曼公司 100% 毛里求斯公司
Text in here
公开发售
IPO募集到的资金
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的私募投资者在蒙牛 上市之后将如何
退出?
外资系怎样功成身退?
IPO
出售 1亿股
• 套现3.92亿港元
半年后: 第一次转股
出售 1.68亿 股
• 套现10.2亿港元
一年后: 全部转股
出售 3.16亿 股
2008
1亿股×3.925港元/股 =3.925亿
3.92+10.2+15.62=29.74亿
金牛
21.1%
银牛
44.8%
牛根生
6.1%
MS Dairy
18.7%
鼎晖CHD
5.9%
英联CIC
3.4%
65.9%
蒙牛乳业 02319.HK 开曼公司
100%
毛里求斯公司
88.1%
管理层股东
18.9%
蒙牛股份
蒙牛乳业与开曼公司有什么关系?
2004年2月,蒙牛乳业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
根据协议,蒙牛乳业按确切股份比例及类别, ①向管理层股东、牛根生及三家私募机构 投资者配发及发行股份, 以换取其当时持有的开曼公司股份, ②向三家私募机构投资者发行可转债, 以换取其持有的开曼公司可换股证券,
蒙牛筹资案例分析
![蒙牛筹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0bf1d25022aaea998f0fcc.png)
蒙牛集团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选择 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快速扩张型 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 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在选择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同时,要 考虑到财务风险问题。蒙牛集团一方 面在警惕快速扩张带来高风险的同时 进行财务预测,另一方面能充分运用 资本运作在香港上市融资,采取了正 确的资本筹集战略。这些为蒙牛企业 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财务战略的选择
一般来说,财务战略有三种路径选择: 扩张型、稳健型、防御收缩型。蒙牛 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不是偶然的,这 与其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高成长 的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一般来说, 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宜采取 扩张型财务战略,在成熟期则一般采 取稳健型财务战略,而在衰退期企业 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一直身 处初创期、成长期正是蒙牛选择扩张 型财务战略的现实基础。
2009年中粮 与厚朴基金 共同收购其 股份,成为 蒙牛第一大 股东
2012年爱氏晨曦22亿 入股蒙牛,成为其第 二大股东
香港上市
筹得大量资金, 并依靠香港主板 提升品牌全球知 名度,获得良好 声誉,获得外国 投资者关注
中粮入股
得到产技术 和管理水平, 实现与国际乳 业接轨
蒙牛从制定企业的中长期发展 战略着眼,注重引入各项财务管理 工具,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以及改 善资产负债的状况。特别是战略 投资者进入蒙牛后,应收账款、存 货、长期借款有了极大的改善,财 务费用也有大幅的下降。大幅提 高了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经营发 展的支撑作用,也是造就蒙牛持续 和稳定盈利的重要因素。
蒙牛案例中的主要干系者原始股东得到高额收益外资系得到高额收益普通股民得到一直具有良好期望收益率的蓝筹股国内奶业市场得到快速和稳步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好奶为养殖户带来效益为国家gdp做出贡献1999年900万元注册资金到2011年总资产超200亿元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蒙牛案例分析PPT课件
![蒙牛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ea7b06f524ccbff0218497.png)
蒙牛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VAM)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通过条款的 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
·对赌协议就是收购方(包括投资方)与出让 方(包括融资方)在达成并购(或者融资)协 议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进行一种约定。 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 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则行使一 种 权利。所以,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 一种形式。
预设的盈利目标一般视乎本集团在截至2005年及2006年为止的三年 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例如,倘若本集团的复合年增长率低于若干 百分比,则金牛将会转让用公式计算所得的某一数量股份予三家金 融机构投资者。若复合年增长率超过若干百分比,则三家金融机构 投资者将会转让用公式计算所得的某一数量股份予金牛。股份调整 之淨幅度,合共不超过7,830万股股份(即本公司7.8%已发行股本, 当中假设可换股文据并无转换)。
蒙牛乳业对赌:若管理层达到表现目标,A类股转为B类股,否则外资完全控 制开曼及毛里求斯公司账面上剩余的大笔投资现金。
·第二次对赌:根据2004.5.14订立的股东协议,各方已同意调整所占的 本公司股权,具体上是于2006年财政年度终结后,根据本集团就2005财 政年度及2006财政年度预设的盈利目标,由三家金融机构投资者转让股 份予金牛,或是由金牛转让股份予三家金融机构投资者。
重要概念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 ,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 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 。从投资方式角度 看,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 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 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 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 获利。
案例分析—蒙牛乳业
![案例分析—蒙牛乳业](https://img.taocdn.com/s3/m/75a2dbfad15abe23482f4d41.png)
由于非正式制度的融资模式所能筹集到的 资本数量有限,在这一阶段 ,蒙牛乳业秉 承“先有市场 ,后有厂房” 的经营思路, 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密集型活动,而是 通过自身的人力资本优势和管理创新来降 低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比如再生产方面 采用 “虚拟生产” 方式,通过承包、 租 赁、 托管一批企业,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本 优势对其进行技术改造 ,从而使蒙牛节约出 一大笔资本性支出。再如,除“虚拟生产” 外 , 蒙牛乳业还把奶站基地、 运输车辆与 员工后勤系统都外包给了其他社会主体来 运营 , 把传统的 “体内循环” 变为 “体外 循环” ,缓解金融资本压力。
蒙牛为什么选择了外资PE(私募股权投 资)的方式?
第一:蒙牛乳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营战略,共 同影响着蒙牛选择外资PE(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 方式。 第二:同其他民营企业一样,蒙牛乳业也面临着 “融资难”的困境,对于萦牛那样一家尚不知名 的民营企业 又是重品牌轻资产的商业模式,银 行贷款当然也非常有限。 第三:2002年起,蒙牛乳业逐渐发展大公司经营 战略由“蒙古牛“转变为“中国牛”,先前的只 靠“关系”进行民间借贷的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 足蒙牛乳业高速成长的需要。 第四:由于蒙牛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香 港主板的条件,而香港二板的流动性不好,对投 资者不感兴趣,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融资困境。
2002 年起 ,蒙牛乳业逐渐发展壮大 ,公司经营战略由 “蒙古牛” 转变为 “中国牛” ,先前的只靠 “关系” 或者原始人出资的非正式制度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 蒙牛乳业高速成长的需要而通过管理创新缓解融资压 力已不可行 ,因此蒙牛乳业开始寻觅其他的融资模式扩 充金融资本。本。当时国内中小企业板尚未引入 ,而蒙 牛乳业作为发展中的中小民营企业 ,也不具备在主板上 市的条件 ,因此 ,对蒙牛乳业而言 ,通过正式制度融资仍 然不可行。在这种背景下 ,蒙牛乳业惟一的选择是利用 半正式制度融资模式引入私募资金。因而使得摩根、 鼎辉和英联三家外国私募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被成功 引入蒙牛乳业。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PPT课件(模板)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PPT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ba8ffc10722192e4436f6a3.png)
名称
持股比 例%
银牛公司 (蒙牛)
44.8%
金牛公司 (蒙牛)
21.1%
牛根生 (蒙牛)
6.1%
MS Dairy (摩根)
18.7%
CDH (鼎辉)
5.9%
CIC (英联)
3.4%
风险投资退出
IPO及之后风险投资商的退出 过程(退出后的股权结构)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主板市场正式挂牌。此次IPO共发行3.5亿股,发行价为 每股3.925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
斯公司使用这笔资金(2597.3712万美元)购入内蒙古蒙牛66.7%的股份。
对赌协议的签订
股东
蒙牛(金牛,银牛)
风险投资机构(MS Diary ,CDH,CIC)
持有股票数额/类型 股权比例 投票权比例 分红权比例
5102股 /A类股票
9.43%
51.02%
9.4%
48980股/B类股票
90.57%
第二轮投资计划实施
2003年9月30日,中国乳业公司重新整理股票类别,为第二轮融资做准备,其将已发行的A 类、B类股票赎回,并新发行900亿股普通股,加100亿股可换股债券,每股面值均为0.001美元。 金牛、银牛、MS Dairy,CDH,CIC原持有的B类股票对应各自面值转化成了普通股。
同年10月,三家机构投资者,再次注资3532万美元,以0.74港元/份的价格购买3.67亿份可 转换债券。可转债协议规定,在IPO半年后可转其中的30%,一年后可全部转股。重新分配后的 蒙牛股东与风险投资的股权比例为:65.9%:34.1%。这个比例的来源是双方协商的结果。
此次发行的3.5亿股中,1亿股来自三家风险投资机构的减持。至此三家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减至 11%(1.1亿股),获利3.925亿港币,同时持有3.67亿股可转债。三家投资机构在2004年12月16日,2005年4 月7日,2005年6月15日,又分三次出售股票套现,获得共计近500%的盈利。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共49页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共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cb58959779563c1ec4da7185.png)
年销售额从 2019年的4365
万元增长到 2019年的20多 亿元,在全国 乳制品企业的 排名,也从第 1116位上升到
第四位
并且其 1947.31% 的成长速 度获得了 中国随之出现。蒙牛 集团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资金的制约已经严重影响了 企业的发展,蒙牛迫切需要突破融资瓶颈。2019年摩根 士丹利的出现,使得蒙牛股份走上了一条迥异于同类的 发展道路。在经过双方博弈和复杂的股权设计之后,摩 根士丹利等投资者给蒙牛带了了急需要的资金,同时带 来了业绩的压力。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择影响很大。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 2. 中国企业的最有融资策略不是先债权融资再 股权融资,而是先股权后债权,因为发行股票不用 还本付息,只需要有利润时分配下股利。为什么蒙 牛没有选择中国常见的融资形式,即通过上市发行 股票募集资本呢?
❖ 蒙牛的发展有其特殊性:
❖ 蒙牛在刚成立的时候,进行过一次改制,2019 年8月18日,新生没几个月的“蒙牛”进行了股份制 改造——成立了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注 册资[ Im本age i猛nform增ation到in p1rod3uc9t ]8万元,折股1398万股,发起人是 10个▪ Im自age :然open人as ,这次改变对于蒙牛日后的融资方式选
创业史
Before
当时几个人手中都有一些 伊利的原始股票,他们把这些 股票卖掉,凑了100多万元。 他们花了200元租了一单间办 公室,在这里内蒙古蒙牛乳业 集团成立了,牛根生兼任董事 长和总裁。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87070c0740be1e650e9a91.png)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
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
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
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当某市市长而把这事搁下了。
2002年初,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
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由于蒙牛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通过相关关系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
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
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
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摩根、英联和鼎辉三家国际机构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两次向蒙牛注资。
首轮增资,摩根、英联和鼎辉三家国际机构联手向蒙牛的境外母公司注入了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同时取得49%的股权;二次增资注入3523万美元。
此举等于三家投资机构承认公司的价值为14亿元人民币,两次市赢率分别为10和7.3倍。
对蒙牛来说,出价公道。
鼎晖在蒙牛乳业上的总投入约为1685万美元。
《案例蒙牛融资历程》PPT课件
![《案例蒙牛融资历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6c990089eb172dec63b70b.png)
精选PPT
1
蒙牛成立背景
❖ 1999年1月,从“伊利”退出的牛根生和几个原 “伊利”高管成立了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 资金100万元。
❖ 1999年8月,“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宣 告成立。
❖ 1999~2002年间,总资产从1000多万增长到近10 亿元,年销售额从99年的4365万元增长到2002年 的20多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排名中,从1116位 上升到第4位。
精选PPT
12
第一轮融资过程
❖ 2002年10月17日,“金牛”与“银牛”以1 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 元认购了开曼公司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 票,加上以前各自分别持有的500股旧股,合 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
精选PPT
13
第一轮融资过程
❖ 三家私募投资者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 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 3141007美元,认购了32685股、10372股、 5923股的B类股票,合计持有B类股票48980 股。
精选PPT
29
2003年10月第二轮融资后蒙牛股份 股权结构示意图
精选PPT
30
蒙牛股份控制权结构
❖ 外资系持股比例 =34.1%×81.1% =27.65%
❖ 蒙牛系持股比例 =65.9%×81.1%+18.9% =72.35%
精选PPT
31
蒙牛乳业的建立
❖ 2004年2月,蒙牛乳业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 根据协议,按确切股份比例及类别,向管理 层股东、牛根生及三家金融机构投资者配发 及发行股份,以换取其当时持有的开曼公司 股份,及向三家金融机构投资者发行可转债, 以换取其持有的开曼公司可换股证券,从而 建立蒙牛乳业与开曼公司的股权映射关系。
蒙牛案例分析PPT优秀课件
![蒙牛案例分析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7646132b160b4e767fcf8d.png)
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其后民营经济发
展异常迅速,1999年成立的蒙牛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
作为年轻的蒙牛,从体制上看,牛根生个人拥有最
大的个人股,不足5%,产权十分清晰,政企分开的程度,
包括科学管理的程度,非常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
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更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
公司成立了蒙牛乳品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将成为乳制
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领头羊,并致力于将科学的研究
成果应用于乳品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工程中
去。力争在3~5 年内形成一套以科技蒙牛技术研究院为主
体、符合市场经济要求、高效运作的科技创新团队和运行
机制,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
蒙牛成功的环境分析
• 蒙牛成功的环境归结于天时、地利与人和。 • 首先,蒙牛乳业是在市场经济澎勃发展的热潮中应运而生
的,她一降生就受着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的正确引导, 这当属“天时”。 • 其次,中央、地方党政机关为蒙牛乳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 政治环境,蒙牛乳业也正是在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及消费 者需求的条件下催生的,这又属“地利”。 • 再次,我们主营业务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市场的景,属于 永久性朝阳产业;同时社会各界对我们都十分关心和关注, 尤其是工商银行等金融部门的鼎力支持,在蒙牛乳业的发 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又是“人和”。
人力资源方面,牛根生说过,没有伊利就没有蒙牛的今天,从表 面看蒙牛成立才五年,但是人力资源方面决不输给其他企业,牛根生 在乳品行业素有“乳业怪才”之称,有着十多年乳品行业经营管理经 验,在伊利公司做了一年的生产经营副总裁,而且蒙牛这个团队里有 四五百人来自伊利,他们平均从事乳业的时间都超过10年,在中国 乳业前十名的企业里没有任何一个团队的从业经历总和是超过蒙牛的, 由于牛根生的个人魅力和极好的人缘,人才这个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 却是牛根生最早解决,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蒙牛案例分析-PPT课件
![蒙牛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d81832b7360b4c2e3f645e.png)
(三)财务战略管理的具体实施
蒙牛集团推行的是财务集中管理,其财务 战略实践包括: 1.建立三大战略财务考评体系 2.建立资金与预算核算与管理体系 3.财务集中组织管理体系 4.实施战略财务管理网络部署方案
蒙牛筹资战略分析
• 蒙牛的发展是惊人的,由此引起了众多的专家评论。其与外资系的联 合尤其引人遐想。但是就其自身发展我们看到: • 蒙牛乳业从2019年1月成立后,用了3年的时间,先后进行了增资、 股改等四次资本运作,实现了初步的原始积累,但是距离成为一家足 以垄断乳业行业的巨头,它还差一个关键的因素——资本的支持。 2019年后三家私募投资者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 ,与2019年蒙 牛在海外股上市成功,融资10个亿。 蒙牛起步时采取的是一种非
蒙牛集团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选择了快速 扩张型财务战略。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 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 战略。 在选择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同时,要考虑到 财务风险问题。蒙牛集团一方面在警惕快速扩张 带来高风险的同时进行财务预测,另一方面能充 分运用资本运作在香港上市融资,采取了正确的 资本筹集战略。这些为蒙牛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常规作战方式,特别舍得花 钱做市场,这种方式无疑是 要很多资金支持的,从这个 角度看,蒙牛的资本运作相 当了得。从一般的市场营销 经验来看,如果没有这种对 资金游刃有余的调控,就没 有蒙牛高端市场的突围成功; 而如果没有高端市场的迅速 成功,也就根本没有蒙牛对 二线市场“势如破竹”的可 能,进而也就没有蒙牛今天 的辉煌。因此,强调蒙牛高 超的资本运营手段与其高速 发展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 都可以说得过去。
反思
在蒙牛的案例中,海外的投资者协助蒙牛创造了神话,但是我们 也看到外资系从蒙牛赚取了大量的资金。原因何在? • 第一,对期望在海外上市的企业,本土投资者还缺乏一个比较好的品 牌,经验和信誉。 • 第二,我们国内的投资者往往只能在中国的法律环境下来操作。国内 投资受到了相对较多的限制,而海外投资者可以把企业“带到国外利 用各种手段进行操作。 本土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的竞争的起点就是不公平的。应该归咎 的是,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金融市场发展太落后了,说到头来还是 国内的资本市场没能满足企业成长对资金的需求。如果政府更积极地 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如果国内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能加强,使得越来 越多的投资者愿意向我们的企业投资,中国企业的融资就能变得更容 易、公平一些。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PE)上市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PE)上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6a2a5710661ed9ad51f3a3.png)
前言:私募股权(PE)投资的退出。
PE投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基金都是有存续期限的,存续期满基金就会解散,投资者应得到支付。
因此,在投资伊始PE就开始考虑套现退出的问题。
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公开上市(IPO)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股份公开上市,将拥有的私人权益转换成为公共股权,在获得市场认可后,转手以实现资本增值。
公开上市被一致认为是私募股权投资最理想的退出渠道,其主要原因是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可以让投资者取得高额的回报。
私募股权上市推出主要包括:1.境外设立离岸控股公司境外直接上市2.境股份制公司境外直接上市3.境公司境外借壳间接上市4.境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境主板上市5.境公司境A股借壳间接上市6.境境外合并上市二.并购或者回购退出股份并购是指一家一般的公司或另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按协商的价格收购或兼并私募股权基金所持有的股份的一种退出渠道。
股份出售分两种:一是指公司间的收购与兼并;二是指由另一家私募股权基金收购接手。
股份回购是指投资企业或企业家本人出资购买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股份,通常企业家要溢价回购股份,保证私募股权基金基本的收益水平。
三.股权出售股权出售是指私募股权投资将其所持有的企业股权出售给任何其他人,包括二手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整体转让给其他战略投资者、所投资企业或者该企业管理层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手中赎回股权(即回购)。
选择股权出售方式的企业一般达不到上市的要求,无法公开出售其股份。
尽管收益通常不及以IPO方式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往往也能够收回全部投资,还可获得可观的收益。
在德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退出渠道也因此被限定于股权回购和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与IPO相比,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较少。
同样,日本的大部分融资渠道都是银行,和德国一样面临着退出渠道受限和控制权配置的问题。
四.清盘退出当投资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组织股东、有关专业人员和单位成立清算组,对风险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