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营销观念的发展
浅析海尔集团营销策略
浅析海尔集团营销策略【摘要】一、海尔发展状况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自1984年开始创业,至今已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型集体企业,发展为一个集科研、生产、贸易、金融于一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比1984年的348万元增长11600多倍;海尔产品已由单一型号的冰箱拓展到目前的空调、洗衣机、手机等包括白色、黑色、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品牌的产品群;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2000实现出口创汇2.8亿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2001年8月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刊登资料表明,海尔已在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中雄居第六位;2000海尔品牌价值已达3301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的7.8倍,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16年来,海尔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保持年均80%的持续快速增长,关键是得益于其成功的营销策略。
二、海尔的营销策略(一)品牌策略1.海尔的品牌产品组合策略。
(1)单一品牌战略。
单一品牌战略是指企业的多种产品使用同一品牌的战略,一种品牌成功后,又延伸到其他产品上,使用该成功产品的同一品牌。
海尔单一品牌战略的具体内容有:1)海尔采用的是完全的单一品牌战略。
在海尔企业,冰箱、空调、彩电、电脑和手机等等,所有的产品都使用海尔的品牌。
2)海尔还在其单一品牌战略中采用了企业/品牌同名战略,而实施企业/品牌同名战略有利于减少传播费用,在宣传企业的同时宣传了品牌,在宣传品牌的同时又宣传了企业,消费者会将每一次的品牌行为都归结为是企业的行为,也会将每一次的企业行为都积累到品牌的身上,这种互动的形式对品牌资产的积累将更加快速有效。
比如,海尔砸冰箱的事件是一种企业行为,但是带给消费者的印象不汉是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更直接提升了海尔品牌的美誉度;海尔推出可以洗红薯的洗衣机本是品牌行为,但消费者同样会认为海尔是一个创新的企业,一个真正为消费者着想的企业。
海尔--创新营销理念
感动顾客的营销理念
为什么要感动顾客?因为顾客是品牌的拥护者。成功 的企业懂得倾听顾客的声音,将顾客的抱怨变成最重 要的事情。海尔人把所以顾客都视为“贵宾”,把顾 客第一作为永远的工作宗旨。 海尔集团在感动顾客的营销理念上可谓不惜工本。它 不仅将技术最过硬的人员派到工作岗位上去,而且要 经过性格测验,没有耐心,脾气不好的人是绝对不会 被录用的。 张瑞敏主张营销是“买”不是“卖”。要向顾客“买” 东西,买他们的满意,信赖和忠诚:买他们的“心”。 所以海尔人时时为顾客着想,为顾客创造感动。 海尔人坚持“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一理念进一步形成 真诚到永远的全方位承诺,使品牌与用户之间形成一 种亲情关系,真正感动着顾客,同时也抓住了顾客的 “心”
• 为感动而制造感动得不到感动的回报 • 感动源于企业对顾客的真诚 • 做好感动营销,永远把牢顾客的忠诚 • 学习海尔,做卓越的感动营销客?
感动源于产品 海尔创业初期就树立了“有缺陷的产品等于废品”的观念,并 长 期坚持下去。曾经他们砸烂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为得就是让 顾客买到合格放心的产品 抛弃华丽外表,回归本源 无论物质多么发达,科技如何进步,人们都渴望感动。目前全 国各大城市海尔都设立了“999”售后服务热线,用户只需要一 个 电话,剩下的事全由海尔来做。并且海尔陆续在全国设立了 237个高质量的特约维修点,确保了每位“海尔”用户都有归 属
海尔--创新营销理念 海尔--创新营销理念 --
营销理念创新 why? ?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下,企业想 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长”的 绝对优势 营销理念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今买 方市场条件下,要想把顾客从竞争对手那里夺过来, 使产品服务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进行营销 理念的创新 企业进行营销理念创新为整个市场不断注入新鲜元 素
海尔集团营销战略
项目调研一项目优势(S):1 健康的整体形象,良好的品牌渗透力海尔是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二十五,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二十八海尔公司自1984年成立以来,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
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10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产品已远销世界各地。
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22年的创业之路,每一步,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受到了高度赞誉与评价。
2 良好的服务口碑海尔真诚到永远。
良好的售后服务是下一次销售前最好的促销,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主要方式,是树立企业口碑和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海尔无疑是做的最出色的,也是做的最早的。
海尔在售后服务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再加以科学合理的改进,其服务模式已经成熟稳定,深得消费者认可,也是众多企业争效模仿的对象之一。
例如:工程师接受服务任务1.接到上门服务任务2.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1)根据用户反映的故障现象分析可能故障原因、维修措施及所需备件。
如果是用户误报或使用不当,可以电话咨询而不需要上门,但应电话咨询、指导用户正确使用,2小时后跟踪回访用户使用情况;如果有可能无此备件,则马上领用或申请备件。
(2)据用户地址、要求上门时间及自己手中已接活的情况分析能否按时上门服务,如果是时间太短,不能保证按时到达,或同其他用户上门时间冲突,要向用户道歉、说明原因,征得用户同意与用户改约时间;若用户不同意,转其他他人或反馈中心信息员。
(3)此故障能否维修?如果是此故障从来未维修过或同类故障以前未处理好,应立即查阅资料并请教其他工程师,或同中心、总部联系。
(4)此故障能否在用户家维修?是否需拉修?是否需提供周转机?有可能无法在用户家维修,需要拉修的,应直接带周转机上门。
海尔战略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质量、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本文将从海尔的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海尔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企业战略1. 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海尔将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华丽转身。
2. 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海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海尔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使企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以质量为根本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海尔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
4. 以服务为支撑的战略海尔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海尔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支持。
三、核心竞争力1. 技术创新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海尔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品牌影响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全球化的品牌战略,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能力海尔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通过优化供应链,海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4. 市场营销能力海尔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市场。
同时,海尔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四、市场定位1. 产品定位海尔产品以中高端为主,兼顾大众市场。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海尔集团营销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海尔集团营销策略的研究与分析,不少于1000字海尔集团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家电制造商,在营销领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海尔集团的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营销以及数字营销等方面,对其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品牌定位海尔集团的品牌定位始终坚持高端定位,主张“高端品质,领先科技”的理念。
这一定位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技术领先性上,还反映在设计与品味上。
海尔集团推出的产品在颜值与质感方面均非常出色,使其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品牌的形象。
二、产品策略海尔集团在产品策略上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创新、注重品质。
该集团生产的家电产品不仅功能齐全、性能出色,而且在外观设计上也讲究时尚感和质感。
近年来,海尔集团还将智能化、互联化的家电产品推向市场,通过技术的不断提升,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渠道营销海尔集团的渠道营销主要有三个方面:线上零售、线下连锁和直营店。
在线上零售领域,海尔集团早早开始布局,并成为京东、天猫等平台上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在线下连锁上,海尔集团与各大家电连锁合作,建立了销售渠道;海尔集团还在一线城市建立了多家直营店,通过直接面向消费者,增强了品牌形象。
四、数字营销数字营销已经成为海尔集团的一种重要推广方式。
海尔集团对于官网、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数字化媒介非常重视,通过这些平台,海尔集团建立了庞大的消费者连接网络。
海尔集团通过社交媒体以及其他渠道推动自身品牌知名度,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进一步优化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保持领先地位。
综上,海尔集团的营销策略非常全面,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和产品发展,构筑多元化的消费者连接网络。
海尔集团的这些策略使其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海尔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海尔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
海尔战略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1.一元化战略从1984年12月到1991年12月,海尔兼并青岛的洗衣机、空调工厂,经过7年时间,确立名牌战略。
在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器厂之后,为企业订立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创全国的名牌。
这个战略目标制定之后紧接着就确定战略重点,就是以质量创名牌,紧接着在海尔的整个的运作中间,出现一次震惊全国的砸冰箱事件。
名牌战略应该说是它的一个战略重点。
2.多元化战略从1991年12月到1998年12月。
1991年12月,从冰箱一种产品做到其他多个产品。
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中国企业没有能力做到多元化,只能专业化做一个产品。
欧美的企业一般不会拓展这么多的领域的做多元化,原因是欧美的市场比较成熟,在这种成熟的市场下,他们感觉做多元化的扩张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欧美市场上在一个产品下做多品牌,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扩张。
在我们国家,或者说亚洲地带,整个的发展不够成熟,市场空间很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是要不要做多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好多元化的问题。
企业不应该分为专业化和多元化,应该分是不是国际化,例如可口可乐从市场角度来讲就是多元化,它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销售,不能看到它只做一种饮料。
所以采取一个战略,就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把一个产品做好再做另一种产品,这样,基础会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大。
第二个阶段,很多家电行业的质量已经相差不大,要想做出企业的品牌、名牌,靠什么呢?海尔提出,要靠服务、靠创造消费者认同的产品以外的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他们提出一个很新的观点,就是以概念功能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3.从1998年开始,海尔进入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就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合格的国际出口商,但“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就是要在全世界各地形成一个本土化的海尔,例如美国海尔是在当地生产、销售,被当地消费者认可的美国品牌,在加入WTO后对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国际化战略呢?一般来说,国际化战略要满足这样三条:(1)市场国际化。
海尔的营销策略
海尔的营销策略海尔集团的的具体营销策略和营销管理: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2008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三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海尔开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
海尔通过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
海尔的信息化革命,意味着“新顾客时代”的开始。
海尔渠道模式的商业流程是:(1)海尔工贸公司提供店内海尔专柜的装修甚至店而装修,提供全套店而展不促销品、部分甚至全套样机;( 2)公司库存相当数量的货物,还把较小的订货量快速送到各零售店;( 3)公司提供专柜促销员,负责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管理;( 4)公司市场部门制定市场推广计划,从广告促销宣传的选材、活动计划和实施等工作,海尔公司有一整套人马为之运转,零售店一般只需配合工作;( 5)海尔建立的售后服务网络承担安装和售后服务工作;( 6)对设有账期的人零售店,公司业务人员要办理各种则务于续。
此外,海尔公司规定了市场价格,对于违反规定价格的行为加以制i1: o四、海尔集团营销策略的调整和完善1.创新营销观念。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于是,企业加人了对)房、设各、技术的投资以形成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生产制造功能。
信息的流向是由生产商向中间商,生产商将自己的营销战略强加给中间商,中间商服从生产商,应生产商要求进行调整营销策略,同意或被迫进行持续互动。
但是,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市场格局的变化使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逐步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步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人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即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
海尔市场营销策略介绍
企业需要更为超前的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
,1993年5月,海尔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对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企业品牌识别系统做根本改造:第一,将企业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 第二,将英文“Haier作为企业品牌主识别文字标志;第三,使产品品牌商标标志与企业品牌简称和标志统一起来。
但是随着现在人民生活质量,人民往往更注重的是质量品质,宁愿花点钱买质量好的,用得久,海尔就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海尔对于产品的定义就是优质优价,不打价格战,打价值站,价格优势不等于低价格。
保证产品质量100%合格率,一个也齐应该以自己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建立起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优势。
目前的的产品和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对质量,个性化设置,品牌,服务竞争。
一、营销战略1、营销客体从“有形具体产品到“无形企业整体形象 到9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日趋多元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海尔人开始逐步认识到“企业只有在经营观念上领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即没有思路便没有出路。
海尔对产品和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们着手从理念上、制度上、全员意识上和生产全过程上采取措施,力争在经营观念上有所突破,随着人类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海尔承担起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应负的责任,无形的企业整体形象展示地淋漓尽致。
海尔建立了“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环形新产品开发机制,尽量满足客户,消费者的要求,也为了更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意图,以便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一个体制创造了不断增加的客户,创造了市场,为了企业在赢取利润的同时,也赢取了客户的满意。
浅析海尔的三大营销模式策略
中文摘要毕业论文外文摘要目录目录 (2)1 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研究的情况 (1)1.3研究方法 (2)2 三大营销模式理论概述 (2)2.1营销模式的含义 (2)2.2市场营销模式 (2)2.3品牌营销模式 (3)2.4网络营销模式 (4)3 海尔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4)3.1品牌营销模式问题 (5)3.2 国际化品牌建设落后 (6)3.3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存在巨大冲突 (6)3.4 市场营销模式问题 (7)4 完善海尔营销模式的对策 (8)4.1控制渠道,增强对新型渠道的发展潜力 (8)4.2 加大国际化品牌建设 (8)4.3 进行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融合 (9)4.4 市场占有和利润均衡发展 (10)结束语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海尔集团是青岛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等于一体的国家特大型企业。
20几年前,海尔的前身还是一个亏空147万元,资不抵债,工人拿不到工资,管理极为混乱的集体企业。
现在的海尔集团一跃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0多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到2009年底,海尔9738件物品,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799项,中国家电企业主要以榜首。
只有2009年,海尔将申请专利943,其中发明专利538项,平均每个工作日2发明专利。
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在海尔已经23岁的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是免费的洗衣粉的技术、防止壁技术,七个国际标准的颁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此领域公认的国际标准,海尔领导和参与了232项国家标准的制备、修改,其中188个项目已经下达,十个获得了国家规范的创新贡献奖,参与制定行业和其他447标准。
海尔市场营销策略
海尔集团的的具体营销策略和营销管理: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5年8月,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
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
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7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78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36项);仅2007年,海尔申请专利875项(其中发明专利502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
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5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25项。
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
浅谈海尔营销
浅谈海尔的营销策略关键词:海尔发展、海尔的4P分析、摘要: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正文:一、海尔的发展海尔集团是我国著名的企业,1984年创立于青岛,它也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品牌价值812亿元。
并且,有幸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
从它的发展分析能给我们国有企业带了经验和教训。
首先,国际化竞争加剧使得海尔需要变革。
中国家电市场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大量外资的进入加剧了本已白热化的竞争,激烈竞争导致利润下降,国内家电市场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
一方面,世界知名家电企业纷纷将进入中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迅速升级。
中国企业必须在价格、质量、成本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才能赢得市场竞争。
其次,中国家电制造业已成为微利行业,需要海尔通过组织创新,挖掘创造新的价值。
中国家电业大而不强,其主要原因是家电行业的利润越来越微薄。
当前,国际家电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首先是重心发生了转移,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等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正成为家电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其次是品牌竞争更加激烈,世界产量大多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牌之中,便随着收购兼并等现象,在世界重心转移过程中,家电行业开始变得越来越集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淘汰,目前全球的家电业格局已经形成:在13个世界知名的家电品牌中,日本6个,韩国2个,欧洲2个,美国3个。
案例1:海尔的营销观念_市场营销与策划_[共2页]
市场营销与策划15 课题二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建议学时 树立营销观念(1)理解什么是营销观念 (2)了解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 2 把握现代营销观念发展(1)掌握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趋势 (2)了解新旧市场营销观念的区别 4第一部分 案例与讨论案例1:海尔的营销观念一、产品观念典型事件:大铁锤砸电冰箱到产品零缺陷。
时间:1985年。
意义:意识的觉醒和产品观念的确立,为创立名牌打下基础。
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后映,电冰箱厂生产的“瑞雪”牌电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库存中不合格的电冰箱有76台。
张瑞敏召开全厂人员的现场会,确认了每台不合格电冰箱的生产人员后,提出一把重磅大锤,由事故责任人当着全厂职工的面,将76台不合格的电冰箱砸毁。
砸电冰箱事件在内部震醒了全体职工,开始建立“零缺陷”质量标准。
厂里引进德国的生产线,也引进了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在1985年生产了海尔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开始走上创立名牌之路。
二、推销观念典型事件:“琴岛-利勃海尔”北京打擂。
时间:1988年。
意义:塑造独特差异,占有顾客品牌认知。
1988年“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第一次送到北京展销。
在现场,消费者要求把“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日本冰箱和其他几个牌子的国产冰箱都通上电,当场打擂台赛。
结果,“琴岛-利勃海尔”各项指标遥遥领先,把其他产品都比了下去。
同是在1988年,全国电冰箱国优评比中“琴岛-利勃海尔”在全国100多家电冰箱厂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取得金牌。
此后几年,海尔年年评奖,年年参加国际招标,到1990年获得中国家电唯一驰名商标,一个名牌诞生了。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
1.开拓一个空荡的市场,主要是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经受更多的考验。
2.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一路纵队开拓国际市场4.网上销售—零距离销售—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海尔国际化的步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只不过海尔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大量向海外出口产品,达到提高海尔知名度的目的。
并且采用的是“先难后易”的战略,即首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份量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当海尔产品在当地的销量达到当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时,则开始在当地建立工厂。
所以从1998年开始,海尔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
海尔国际化所采取的策略是在美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当地建厂,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招用当地人,并提出了“三位一体”和“三融一创” 的本土化策略。
同时,海尔还直接在全球各地推出“海尔(Haier)”统一的自有品牌,这也是海尔集团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目标。
这样既实现了海尔创世界级名牌的目标,又有效规避了反倾销、技术壁垒等风险和麻烦。
海尔这种国际化的思路,拿张瑞敏的话说,就是“首先要让当地消费者认识有这么一个品牌,然后再进一步通过质量、产品创新、当地设厂,让他们认知海尔,了解到我们产品的内涵” 。
目前的海尔,在全球已拥有设计中心18个,贸易中心56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职工总数约30000人,其中海外员工达3000人。
海尔集团正在逐步建立起国际化企业的发展框架。
海尔的国际化在国人看来,似乎是一帆风顺:从1998年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来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海尔在全球已拥有设计中心18个,贸易中心56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
然而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海尔的国际化就没有遇到风险和困难。
在2002年和2003年,由《中国税务》杂志社独家发布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上,号称营业额全国最大(2003年达806亿元)的海尔无论百强还是十强都榜上无名。
浅谈海尔的营销策
海尔的营销策略一位法国工业家认为,在10年内,海尔公司集团很可能会成为“亚洲的吕克斯电器公司”。
1985年海尔只是一间小厂,年销售收入只有348万元,1999年,当年的小厂已成为一个大集团,销售收入达到212亿元,增长了6000多倍!连续15年保持了平均81.6%的高速稳定增长,同年的出口创汇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达到1.38亿美元,堪称现代经济的奇迹。
世界的海尔“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海尔名牌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干最好的,争最优、创最佳、追求卓越。
张瑞敏在回答记者关于创建“中华牌”的意识时说,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
著名的品牌不是靠多投资、多建厂、多生产而实现的,当在产品中能够凝聚企业员工的精神和灵魂时,名牌就会产生。
海尔向美国市场挺进的目的是要创造“美国的海尔”和“世界的海尔”。
为此,他们正在创造自己的名牌。
他们要把“中华牌海尔madeinchina”推向全世界。
先难后易海尔集团已经宣布了21世纪向世界市场进军的目标。
海尔的战略是“先难后易”:首先突破最困难的发达国家的市场,然后再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世界都在盯着低工资而拥向中国,而海尔却正在以高工资著称的美国建设厂房。
这一战略实施的结果,已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战功。
迄今,海尔冰箱成为中国出口到工业发达的七国产品数量最多的冰箱。
海尔冰箱得到了国际经销商的认可,拥有了自己的国际销售网络。
海尔也是中国向日本出口洗衣机最多的厂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
海尔美国公司总裁迈克尔·杰马尔,是美国家电公司的前执行副总裁。
这个公司拥有海尔产品在美国的独家经销权。
以下是杰马尔对海尔的期待:“最伟大的成就将会属于海尔这个中国最著名的品牌,它成功地将自己推介给了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将它这样定位是因为它在国内已经成为质量和创新的代名词。
其他外国制造商已经进入了这时有效期,希望通过价格来赢得市场份额。
而我们努力用创新的、有完善服务的、有特色附加值的、有营销支持的产品来赢得市场。
海尔营销观念
海尔营销观念海尔集团的前身为海尔电冰箱总厂。
这个厂的前身青岛集团电器厂在1984年时资不抵绩,人心涣散,濒临破产利润。
而经过整整16年,至2000年12月31日,海尔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生产一个型号的冰箱,到如今海尔集团已拥用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产品群。
从抓主品重量到抓服务质量,从单一产品到多种产品,从按量生产到按需生产,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海尔集团经历了巨大变化与发展。
如今的海尔集团营业额比1984年翻了一千多倍。
市场国内延伸到6万多个村,国外也发展了62个海尔经营商。
海尔的管理模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海尔已登上国际论坛,海尔案例备受注目。
自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一轮新的改革,改革大潮使许多企业濒临倒闭,有少数企业又重新站了起来,海尔即是其中之一。
但像海尔集团这样成功的例子的确较少。
我们不得不承认海尔的强大力量,有人说海尔是一个奇迹,但这奇迹也是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发展而创造出来的。
海尔的营销管理模式倍受世人关注,也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
海尔的营销观念经过了一系列过程的发展。
第一,海尔最初的观念是产品质量过硬,从大铁锤砸冰箱事件中可看出,海尔集团在质量上下足了功夫,这是因为顾客都愿意花较多的钱购买质量好的产品。
海尔建立了“零缺陷”质量标准,海尔的这个案例成功的使海尔的名字牢牢烙在消费者的心里,宣告了中国企业的一次转型,宣告了中国企业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市场营销观念从此确立。
这个即是产品观念。
第二,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后面临着强大的竞争。
怎样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即是企业面临的大问题。
因此出现了“北京打擂”事件,在当时比赛和评奖是最具权威的证明,海尔年年评奖,年年参加国际招标,建立了优质优价的良好形象和美誉。
第三,在市场充分包含的状态下,除了质量过硬外,还必须保证其服务的质量,无庸置疑,海尔的售后服务深入人心,人人都知道海尔的质量过硬,售后服务更是有强力的保障。
海尔营销观念的发展
海尔营销观念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海尔,是一个奇迹。
海尔,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一个成功的象征。
大家所熟知的海尔,已是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很有希望冲进世界五百强大公司的行列;海尔拥有数不清的产品,在很多地区的市场上,海尔就是消费者心目中最佳的选择;目前的海尔,通过多次的扩张,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海尔及海尔的领导人多次获得很高的荣誉,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很高的评价。
现在让我们用数据和事实来提炼海尔的主题: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这个名称启用于1984年12月。
之所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探索,是因为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前身——青岛日用电器厂当时已是资本抵债,人心涣散,濒临破产倒闭。
到2000年12月31日,整整16年,海尔集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人惊呼“海尔神化”。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只生产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海尔集团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包括: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空调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船用电冰箱、微波炉、真空包装机、磁控管、电磁炉、热水器、电风扇、吸尘器、降温机、煤气取暖器、空气净化器、洗碗机、电暖器、电饭锅、温热两用洗碗机、吸排油烟机、燃气灶、烤箱灶等大小家电产品。
集团公司发展到产品从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维修服务的全程服务;集团公司除主营的电器电子产品外,业务延伸到国内商业批发、零售、进出口业务、家用电器和家用电子产品技术咨询服务、教育、房地产开发、医药等行业。
特别是在2000年,海尔提出了全面电子商务的计划,并开始整合物流,“一流三网同步模式”唤醒了中国家电产业。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Liebherr)的电冰箱制造技术和设备,争取到轻工部确定的中国电冰箱最后一个定点厂,刚刚蹒跚起步.在学习和消化人家的东西;目前海尔集团真正实现了跨国经营,在国外设计、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实现三个1/3,即“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占1/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占1/3;海外建厂生产海外销售占1/3;截至2000年底,海尔已在美国洛杉矶、硅谷,法国里昂,荷兰阿姆斯特丹,加拿大蒙特利尔,日本东京(1994年正式成立首家海外产品设计分部)设立了六个产品设计分部,在韩国汉城,澳大利亚悉尼,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硅谷,荷兰阿姆斯特丹,奥地利维也纳,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国台湾、香港设立了10个信息中心。
海尔的营销理念
海尔的营销理念随着海尔产品对欧美发达国家的进入,海尔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其他市场则不攻自破,纷纷主动要求拿海尔产品经销权。
2、扎根阶段——通过“三位一体“本土化实现扎根,创海尔国际市场信誉度。
所谓“三位一体”,就是指产品的设计、制造、营销都做到当地化。
只有这样,产品才会具备真正的竞争力。
目前海尔在欧美等主要市场都实现了“三位一体”的本土化。
在美国海尔的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贸易公司在纽约,制造中心在南卡州。
海尔在海外建厂所遵循的原则是“先有市场,再建工厂”,即首先要开发出当地市场,通过出口创牌进行市场定位及产品定位,并达到在当地设厂的盈亏平衡点,以此来规避建厂后的风险。
比方说,海尔冰箱对美国年出口量已达到40万台,远远超过了在美国建厂30万台的盈亏平衡点,所以海尔才开始建厂。
按照这一原则,除美国工厂外,海尔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十三个国家建立了工厂。
3、结果阶段——通过“三融一创”,创海尔国际市场美誉度。
“三融一创”,即通过融资、融智、融文化,创本土化名牌,是国际化海尔的最终体现。
惟有如此,才能做到超前满足当地消费者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海尔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美誉度,创本土化名牌。
海尔在美国和欧洲的贸易公司总裁聘用的就是当地人,他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是从中国派过去的人所无法比拟的。
美国海尔和欧洲海尔通过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在网络经济时代,海尔实施竞合的国际市场竞争策略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上大的跨国公司几乎都到中国来了,像日本的7大家电制造企业,都在中国有工厂,韩国的家电企业也有很多,美国的惠尔浦、美泰克、GE,还有欧洲的西门子、菲利浦等等也到中国来投资建厂。
海尔认为无论是中国企业或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都应变成开放的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和外部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和市场,和用户都是零距离。
海尔CEO张瑞敏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推倒两堵墙:一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墙要推倒,企业之间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竞争对手的关系;二是企业内部各个职部门之间的墙要推倒,否则就无法感觉到市场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营销观念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海尔,是一个奇迹。
海尔,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一个成功的象征。
大家所熟知的海尔,已是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很有希望冲进世界五百强大公司的行列;海尔拥有数不清的产品,在很多地区的市场上,海尔就是消费者心目中最佳的选择;目前的海尔,通过多次的扩张,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海尔及海尔的领导人多次获得很高的荣誉,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很高的评价。
现在让我们用数据和事实来提炼海尔的主题: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这个名称启用于1984年12月。
之所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探索,是因为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前身——青岛日用电器厂当时已是资本抵债,人心涣散,濒临破产倒闭。
到2000年12月31日,整整16年,海尔集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人惊呼“海尔神化”。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只生产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海尔集团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包括: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空调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船用电冰箱、微波炉、真空包装机、磁控管、电磁炉、热水器、电风扇、吸尘器、降温机、煤气取暖器、空气净化器、洗碗机、电暖器、电饭锅、温热两用洗碗机、吸排油烟机、燃气灶、烤箱灶等大小家电产品。
集团公司发展到产品从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维修服务的全程服务;集团公司除主营的电器电子产品外,业务延伸到国内商业批发、零售、进出口业务、家用电器和家用电子产品技术咨询服务、教育、房地产开发、医药等行业。
特别是在2000年,海尔提出了全面电子商务的计划,并开始整合物流,“一流三网同步模式”唤醒了中国家电产业。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Liebherr)的电冰箱制造技术和设备,争取到轻工部确定的中国电冰箱最后一个定点厂,刚刚蹒跚起步.在学习和消化人家的东西;目前海尔集团真正实现了跨国经营,在国外设计、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实现三个1/3,即“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占1/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占1/3;海外建厂生产海外销售占1/3;截至2000年底,海尔已在美国洛杉矶、硅谷,法国里昂,荷兰阿姆斯特丹,加拿大蒙特利尔,日本东京(1994年正式成立首家海外产品设计分部)设立了六个产品设计分部,在韩国汉城,澳大利亚悉尼,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硅谷,荷兰阿姆斯特丹,奥地利维也纳,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国台湾、香港设立了10个信息中心。
自 1996年12月印度尼西亚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成立,先后设立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有限公司、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安)有限公司、海尔中东有限公司,2000年在美国、北非设厂。
目前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海尔经销商,销售网点可辐射30000多个、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东的迪拜和欧洲的德国分别建立了“国际物流中心’’以保证给各国经销商及时供货。
海尔创立的管理模式引起全球理论界及企业界的广泛兴趣,海尔已登上国际管理论坛,海尔案例备受注目。
2000年12月6日,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发布了《200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研究报告》,海尔品牌价值达到330亿元,排第二;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时的7.8倍,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该报告在2000年的研究指出,海尔5年总增长5.5倍,近3年年增长率为 78%,今后如果每年增长20%—30%,花3-5年时间有望进人世界五百强。
2000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实现营业额406亿元,而1984年只有348万元,2000年是 1984年的11600多倍;1999年国内外的营业额为268亿元,1998年销售收入为162{乙元;2000年海尔集团实现利税30亿元,自1995年以来,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52亿兀;而在1984年账上是亏损147万元。
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1999年出口创汇 1.38亿美元,1998年出口创汇7665万美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2000年海尔集团职工人数达到3刀人,而1984年只有800人,2000年是1984年的37.5倍;2000年海尔集团人均产值约135万,而在1983年的青岛日用电器厂几百号人全年产值约300万元,人均产值不到5000元。
2000年海尔在国内拥有营销网点有1万多个,大城市设电话服务中心有30多个;更重要的是海尔现在的销售网点深入到农村,差不多有6万多个村。
目前,海尔从一缴市场、特大型城市,到乡镇,到农村,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
并已在海外建立1 3.8万多个营销网点,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海尔每年有1000万台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已销售了400多万台海尔家电。
在2000年海尔集团跻身全球十大家用电器消费品厂商,排在第七位。
而在1984年海尔的销售区域只局限在地方。
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超过GE、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
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亚太地区声誉最佳的公司评比中,海尔位居第七,是惟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
2000年5月19日,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财富》杂志集团等评选“全球最佳营运公司”,海尔是亚太地区企业惟一人选者。
1998年3月25日,张瑞敏应邀登上哈佛大学讲坛,“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写进了哈佛大学教材,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登上哈佛讲坛,中国企业以成功的业绩第一次被写入哈佛案例。
2000年10月7日,张瑞敏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演讲海尔管理创新再次引起国际管理界的强烈反响,成为首位登上瑞士国际管理学院讲台的亚洲企业家。
海尔营销观念的发展及评价不止一次地听到有同行在这样评价海尔,“海尔是吹出来的”、“海尔是靠广告宣传做大的”,这种说法即使是在青岛市——这个从1992年开始导人名牌战略,在1994年全面推动名牌战略的城市,也有人这样说。
在家电商场的调查中,也曾有其他厂家的导购员拉开海尔冰箱的挡板做比较,推荐他们厂家的挡板如何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但是,我们引用的数据和报道已说明了海尔的地位,关键不在于海尔是否中国第一?关键是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伏笔;即使到今天我们面临的转型市场,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仍是迫切的、重要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进入21世纪的短短20多年,中国有多少公司,他们在市场营销上的成功都值得大书特书,海尔只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
我们将从海尔16年的发展过程,来演绎市场营销观念的进化。
*产品观念阶段典型事件:大铁锤砸冰箱到产品零缺陷时间:1985年意义:意识的觉醒和产品观念的确立,为创立名牌打下基础199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电冰箱厂生产的“瑞雪”牌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库存中不合格的冰箱76台。
张瑞敏召开全厂各部门人员参加的现场会,确认了每台不合格冰箱的生产人员后,提出一把重磅大锤,由事故责任人当着全厂职工的面,将全部76台不合格电冰箱砸毁。
砸冰箱事件,在当时引起轰动,议论纷纷。
显然,当时在张瑞敏看来,制造好的电冰箱,就能赢得顾客的青睐,顾客也愿意花较多的钱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是意识的觉醒和产品观念的确立,与生产观念彻底决裂。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仍是计划经济体系,厂商缺乏营销观念,市场缺少竞争,处于短缺经济的时代,厂家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消费者就得接受。
厂家生产的消费品常常以合格品、等外品、二级品来区分,即使二级品也有人购买,这种质量标准即使到了80年代后期,还有许多服装、日用轻工、业产品仍沿袭着。
但在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消费者们已开始选择:他们需要的是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特色的产品,并在寻找信得过的厂商;同时,市场上出现了竞争,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产品功能和产品的差异化上。
张瑞敏是把握住到市场变化并采取行动的人,砸冰箱事件在内部,震醒了全体员工,开始建立‘‘零缺陷”质量标准。
厂里引进德国的生产线,也引进了ISO标准,在 1985年海尔推出了第一代四星级冰箱——“琴岛一利勃海尔”,开始走上了创立名牌产品之路。
砸冰箱事件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关事件,张瑞敏利用这个契机,成功地将海尔的名字牢牢烙在消费者的心里。
适逢1986年电冰箱市场进入了普及前期的爆炸性增长阶段,琴岛一利勃海尔产品借势打响全国主要的大城市市场。
砸冰箱事件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她宣告了中国企业的第一次转型,宣告了在中国企业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中国的企业真正开始走进市场c客观地说,张瑞敏代表了80年代先知先觉的一批企业家,很多的企业经营者一方面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一方面开足马力,生产市场热销的产品。
那几年,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企业和品牌。
区别在于张瑞敏造就了今日的海尔,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停止了思考和探索,也就造成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企业纷纷落马,被兼并、破产。
问题的根本在于观念的进步,不能故步自封。
推销观念阶段典型事件:“琴岛一利勃海尔”北京打擂时间:1988年意义:塑造独特差异,占有顾客品牌认知1988年,“琴岛一利勃海尔’’电冰箱第一次送到北京展销,在现场,消费者要求把“琴岛一利勃海尔’’电冰箱、日本冰箱和其他几个牌子的国产冰箱都通上电,当场打擂台赛。
结果,‘‘琴岛一利勃海尔”各项指标遥遥领先,把其他产品都比了下去。
同是在1988年,全国电冰箱国优评比中,“琴岛一利勃海尔”在全国100多家冰箱厂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取得金牌。
80年代家电生产厂家遍地开花,仅电冰箱生产厂就有110多家,1986年开始进入销售快速增长,各冰箱厂开足马力,拼命生产。
市场供应充足,品牌杂而多,在众多牌子中,靠什么树立海尔品牌形象,抓住消费者的心哪?海尔找到了最好的宣传工具,因为比赛和评奖在当时是最权威的证明,消费者自身并不能鉴别谁好谁坏,相信谁?只有相信权威部门和宣传媒介了。
此后几年,海尔年年评奖,年年参加国际招标,到1990年获得中国家电惟一驰名商标,一个名牌诞生了。
海尔通过比赛树立名牌,同时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配合广告塑造了电冰箱行业第一的形象,在运用各种推销手段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独特性,甚至可以称得上标新立异。
因为有所准备,所以在1989年电冰箱市场疲软来临时,海尔不但跨过了生死门槛,而且更奠定了自己的领先地位。
这一年,全国各冰箱厂纷纷出现产品积压,不得不进行降价促销,大打价格战。
海尔却独自宣布价格上涨12%,海尔树立了优质优价的良好形象和美誉。
比赛是一种好的竞争手段,但也应慎重运用。
同样是海尔,2000年6月在济南搞了一次洗衣机节水大比武,事后宣传自己的洗衣机比小天鹅、荣事达、西门子、松下等洗衣机节水50%,公开攻击对手,就招惹了很大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