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蒹葭》导语及结束语

合集下载

《诗经·蒹葭》带注音版全文(附赏析+教案)

《诗经·蒹葭》带注音版全文(附赏析+教案)

《诗经·蒹葭》带注音版全文《诗经·蒹葭》带注音版全文(附赏析+教案)《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

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诗经·蒹葭》带注音版全文,欢迎大家阅读。

(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诗经·蒹葭》带注音版全文: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ūang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cháng溯洄从之,道阻且长;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méi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jī溯洄从之,道阻且跻;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ch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jiān jiā cǎi cǎi bái lù wèi yǐ蒹葭采采,白露未已,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sì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yòu溯洄从之,道阻且右;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zhǐ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解读

《蒹葭》解读

《蒹葭》解读1. 《蒹葭》里那苍苍的蒹葭,不就像我们心中遥远又美好的梦想吗?就好比你一直渴望得到的那件宝贝,总是在远处若隐若现。

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追寻,多像我们对梦想的执着啊!那执着劲儿,真让人感动!2. 你说《蒹葭》里的水啊,是不是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呢?阻挡着主人公去寻找伊人。

哎呀,就像我们追求目标时遇到的那些阻碍一样!但主人公没放弃,我们也不能放弃呀!3. 《蒹葭》中那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坚持的重要性呀?就像你一直追求喜欢的人,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嘛!这种坚持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4. 想想看,《蒹葭》里伊人总是那么神秘,这和我们生活中那些未知的美好是不是很像呢?总是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追寻!这感觉,多奇妙呀!5. 嘿,《蒹葭》的意境多美呀!那蒹葭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像不像我们心情起起伏伏的时候呢?我们不也在生活中经历着各种情绪的波动吗?6. 你瞧,《蒹葭》里主人公那急切的心情,不就跟我们着急想做成一件事一样吗?那种渴望,真的是太强烈啦!这诗真的是把人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啊!7. 《蒹葭》中那朦胧的美感,哎呀,就像雾里看花一样让人着迷!这和我们对一些美好事物的感觉不是很像吗?总是带着点神秘,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更多!8. 哇,《蒹葭》里的世界多让人沉醉呀!那一片蒹葭,那一片水,构成了多么独特的画面啊!就像我们心中那个独一无二的小世界一样,让人珍惜!9. 说真的,《蒹葭》所传达的情感,是那么真挚!主人公对伊人的感情,不就像我们对真正热爱的东西的那种热爱吗?这诗真的是太有魅力啦!10. 《蒹葭》真的是一首让人回味无穷的诗啊!它就像一杯陈酿,越品越有味道。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诗中主人公一样,执着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呀!我的观点结论:《蒹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了情感的力量和追求的美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教案及原文《诗经二首》课文原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二首》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二教时第一教时一、导语设计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

”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

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

寤,醒着。

寐,睡着。

诗经蒹葭鉴赏分析

诗经蒹葭鉴赏分析

诗经蒹葭鉴赏分析导语:《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

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

下面由为大家的诗经蒹葭鉴赏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一首抒情诗。

全诗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和执着追求的爱恋之情。

主人公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

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

《蒹葭》教案(通用8篇)

《蒹葭》教案(通用8篇)

•••••••••••••••••《蒹葭》教案《蒹葭》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蒹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蒹葭》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

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蒹葭导入语

蒹葭导入语

李老师教案《蒹葭》导语
美的事物我们都愿意去追寻,比如那
迷蒙的雾气,幽冷的深秋,那么就让我们敞开心扉,去追寻那梦中的真实。

秋风轻荡,在苇的海洋上泛起涟漪。

张开双臂,深深地、悠然地呼吸这清晨的空气。

湿湿的,带着淡淡芳草的清香。

合起双眼,任风掠过那飘飘的长发、轻抚那甜美的脸颊、扬起那的纯白的裙纱……
这秋水,这女子。

呵,这是不是那诗中所说的“秋水伊人”呢?我来了,你在哪?
歌声唱到:
绿草苍苍,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下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时,朦胧的芦苇荡里,轻柔的、渺茫的歌声,悠扬地弥漫开来,似曾相识,又未曾谋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蒹葭》,去领略字里行间所散发的美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蒹葭》

《蒹葭》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寂寞感情的流露。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这首诗三章所写的景物,环境和 人物,事件基本相同,那么第二章的 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 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 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作品中流露的感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的?
深深爱恋—— 白露为霜、未 晞、未 已
痴痴守望—— 在 水 一 方 、湄、涘 执着追求—— 道 阻 且 长 、跻、右 失意伤感—— 宛 在 水 中 央 、坻、沚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大片的芦苇清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想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面河边上。 随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 顺流而下追寻她,好像就站在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没有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的那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有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好像站在水中的小沙洲上。 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的露水没有完。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弯曲。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好像站在水中的沙滩上。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白 所 在 溯 道 溯 宛
葭 露 谓 水 洄 阻 游 在
萋 未 伊 之 从 且 从 水

《蒹葭》 教案

《蒹葭》  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一、豁然开朗析教材,析学情1、分析教材:《蒹葭》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经》两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感情淳朴、真挚。

文字很简单,但却有种美丽至极,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之感。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

主人公形象也耐人寻味。

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尽了情致。

双声叠韵,四言句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更是让诗歌宛如一曲天籁,有余音绕梁之感。

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选编进了教材,作为初中阶段最后一册书最后一个文言诗文单元的最后一课,既想以此作为初中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收官,又想通过《蒹葭》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其他古典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分析学情: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尤其是本诗在《关雎》的学习以后,学生对《诗经》的有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

同时,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热烈、执著的追寻对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情感体验,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诗歌。

再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背诵,乐于背诵。

易于吟唱,乐于吟唱。

这些,都为学生学习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蒹葭》一诗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要真正领会,实属不易。

二、有的放矢“标”导航——定目标,定重难1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诵读古诗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基于对课标和单元要求的把握以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A、定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感受诗歌的意境。

蒹葭

蒹葭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
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默默
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
的基调。】
二、点燃创造美的火花。
(一)总体感知。
1.配乐朗读:请同学们在选择的《神秘花园》的音乐声中,轻声朗读
课文。
2.请同学说说选择《神秘花园》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3.主人公为何而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一)理解诗中意象的深刻含义。
1.诗中描写了哪些客观事物?它们所代表的仅是客观事物吗?
【此设计在于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理解诗歌作品的意义常常是由
意象来表达的。】
2.自由讨论“蒹葭”、 “伊人”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和联想,让学生把握诗歌意象
/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象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
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
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2.请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选择背景音乐:先后播放现代小提琴曲《神秘花园》和广东音乐
《步步高》,请同学选择一首作为配乐朗读的背景音乐。
【清新自然的导语,色彩和谐的背景图画,曲调优美的音乐,使美的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导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诗歌的永恒主题。

《诗经》中描写爱情和婚姻的篇幅占了很大的比重,大约有60篇,将近占全部的五分之一。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真挚,纯朴而自然,描绘了古人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而《诗经》中最被人熟知、也最为人称道的爱情篇章,除了首篇的《关雎》,便是这首《蒹葭》了。

一、【创作主旨】《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主旨,由于“伊人”的身份不明,历来意见不一,目前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

证据有二,分别来自《毛诗序》和今人苏东天的《诗经辨义》。

《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诗经辨义》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

‘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认为“伊人”即“贤才”。

《诗经通论》云:“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

”《诗经原始》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三是“爱情”说。

支持此说的人最多,有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都认定“伊人”为恋人、情人、心上人。

如吕恢文说:“这(《蒹葭》)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

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

二、【诗文简析】开篇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从蒹葭和白露的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展现了一种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的色彩,因而对下面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烘托作用。

《蒹葭》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蒹葭》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蒹葭》教学设计(精选12篇)《蒹葭》教学设计(精选12篇)《蒹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 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这首诗。

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

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

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

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主题思想】《关雎》写的是一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

【文章结构】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一见钟情-辗转反侧-钟鼓乐之(爱慕)(相思)(愿望)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抵蒹葭采采-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沚【文学常识】《诗经》本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题目“关雎”中的“关”是拟声词,鸟鸣之声;“雎”,雎鸠,种水鸟。

题目“蒹葭”中的“蒹”指芦苇一类的植物;“霞”指初生的芦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

“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应,彼此相关雎鸠,水鸟,据说它们“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开篇二句声情并茂:它以悠扬、平正之音,为全诗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调;又以雎鸠和鸣起兴,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为以下正面抒写爱情创造了和谐的气氛,象征意味既深且浓。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1)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章法特点。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

(4)深入理解诗歌,提升学生诗歌鉴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1)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直至成诵。

(2)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健康之美。

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之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身影。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二、初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一)感受诗歌的音韵美1.简介《诗经》的艺术特点.《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句式以四言为主,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2.“诗非读不能品也”,首先,让我们听一遍配乐朗诵。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结合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3.自由读后,思考讨论,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明确:音韵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本句式是四言。

②采用叠章的形式。

③押韵。

小结;《蒹葭》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4.齐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2.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诗经《蒹葭》详解

诗经《蒹葭》详解

诗经《蒹葭》详解诗经《蒹葭》详解《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

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

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

以下是诗经《蒹葭》详解,欢迎阅读。

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茂盛的样子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赏析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

《蒹葭》节目串词

《蒹葭》节目串词

《蒹葭》节目串词篇一:晚会串词男 :总以为古典是一潭水,深沉而宁静女: 总以为古典是一幅画,斑斓而温馨男: 原来古典是一首诗,只一字就刻骨铭心女: 原来古典是一首诗,只一句就百转千回男: 诗歌是无崖的海,朝向他,遥望千帆过尽春暖花开。

是诗歌,点亮了我们渴望的眼睛,绘成了五月里色彩斑斓的梦。

这梦里,有翠楼上的凝妆远望,有淡淡风中的柳絮荷塘,有胡天明月下的羌笛声声,有大漠长河的思念遥遥。

女 : 诗歌是无边的天,仰望他,看尽云卷云舒山涧清风。

是诗歌,点缀了我们欲飞的翅膀,化成了我们如泣如诉的情。

这情中,有长亭外的烟柳暮云,有小轩窗前的默默相望,有月光花影下的寂寞身影,有雕栏玉砌中的一腔幽怨。

男: 诗歌传承文明女: 经典浸润人生1合: 欢迎来到09中文经典诗歌朗诵比赛,今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诗歌的世界,感受亘古不变的情怀。

女:诗歌的源头是《诗经》男:《诗经》最美是爱情女:下面请欣赏****为我们带来今晚的第一个节目《蒹葭》,欢迎男:一首《蒹葭》就是一段爱的神话,《诗经》之后,唯有诗仙能与之同唱女:下面有请****为我们带来《将进酒》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极尽慷慨,极尽豪迈男: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酾酒临江,琵琶唱和,别是一番离愁女:有请****为我们带来《琵琶行》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是中国文人绕不开的情结。

女:以酒解忧,意不在酒。

男:欢迎*****为我们朗诵《醉翁亭记》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男:山水之间,遇见最美的你女:掌声欢迎****带来《你是我最美的相遇》男:谁是你最美的相遇,你在何时相遇了你的最美,2女:那是《四月的纪念》。

男:那就让我们把那忧伤的纪念向大家诉说一番吧。

女:下面就由*****给大家带来《四月的纪念》男:下面,有请****带来萧笛对话《你到底爱着谁》女:萧幽怨深沉,似乎漂浮着秋日夕阳下的思恋,下面让我们欢迎吴陪带来《天净沙秋思》男: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女:诉不尽天涯羁旅,道不完人比花瘦。

《蒹葭》优质导纲

《蒹葭》优质导纲

溯洄(sù huí )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她。 溯洄:逆流而上。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 上向上游走,这里指逆行。洄:曲折盘旋的水 道。从:追寻踪迹。之:代指“伊人”。 阻,险阻。且,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 且”。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 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仿佛,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 ):水中的小洲或小岛。
4.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 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案: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 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 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 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5.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案: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 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 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章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 被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 (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 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 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小 洲上。
第三章:反复咏叹,抒发了伊人难 求的惆怅之情。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
答案: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 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 达了一种追求“伊人”而求之不得 的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 想感情。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 完毕,消失。 涘(sì ):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文本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封面)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设计导课: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

请欣赏一首歌曲,注意歌词。

这首舒缓优美的歌曲是由台湾当代作家琼瑶做的词,请问:她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蒹葭》,《蒹葭》是一首对后世极有影响力的爱情诗。

《蒹葭》选自?谁来介绍《诗经》。

《诗经》是诗歌文学的开山鼻祖,是四书五经之一,被俸为儒家经典,是我国最早的诗歌。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让我们走近文本,揭开这首诗的神秘面纱。

一、声情并茂读《蒹葭》1、请同学们先倾听这首爱情恋曲,咱们来个合作,老师朗读第一章,同学们来读第二三章。

下面的精彩由同学们续写(老师配乐朗读)。

2、检查预习:下面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①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字音:溯洄sùhuí晞xī湄méi 跻jī坻chí涘sì沚zhǐ②生上台标注需要积累的词语并解说.③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诗中流淌着怎样的感情?明确: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忧愁、悲愁、愁苦、哀愁,伤感、无奈。

3、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4、师:非常有感觉,投入了情感,声情并茂,请观察一下这三节诗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生:诗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结构上重复叠句。

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换用了近义词。

师:也就是说三章句式相同,你很敏锐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

这是诗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我们一起来读,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美。

二、争奇斗艳绘《蒹葭》1、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苍苍蒹葭——丛生茂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朗诵词
秋水,伊人
无数次地寻觅,
无数次的错过,
我心依然。
秋水渺远,
芦狄苍茫,
心中的人哟
匿于何方?
若即若离的扑朔,
企慕中的情伤,
原却是,
一种无法走近的向往。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是梦的迷茫。
老师刚才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的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节课,我和同学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结束语:
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的歌谣传唱不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