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第二册要点
中职语文第二册 应用文写作
例文
迁址启事
本书店自X年X月X日起迁至本市健康路189号百货中心左 首,电话:XXXXXX。特此周知!
阳光书店
X年X月X日
寻物启事
本人不慎于X年X月X日在本校篮球场打球时,将一只“天美时” 男式手表遗失。有拾到者请与本人联系,必有重谢!
请假条的正文一般要写清请假原因和请假期限,正文结尾写上诸如“此致敬礼”
之类的致敬语,有时也可以不写。请病假有医生证明的,可在正文后另起一行写上“附: 医生证明。”的字样,然后把医生证明与请假条一起交给对方。请假条一般由请假人本人
书写。如有特殊情况,比如请假人在异地,则可委托他人代为请假,在请假条上应以第 三人称出现,并应写上代请假人的姓名,有的还要写明与请假人的关系。 留言条正文的内容随留言的具体事项来确定,正文结尾一般不写致敬语。比如:走访 别人未遇,一般要写明来访目的、未遇心情以及希望与要求;如果以前没有交往, 还要作自我介绍。
后来还了两千元,剩下的欠款一个月内付清 欠条 (3)图书馆收到校友李娜捐赠的一百五十本图书 收条 (4)学生会干部李红向总务科借了一套音响 借条
格式
(1)标题:首行居中;
(2)正文:在标题的下一行空两格,写清立据事由,包括双方姓 名、财物名称和数量、立据期限等;
(3)结语: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以“此据”结尾。
销的根据。单据属于凭证性条据。 单据类应用文最常见的有借条(借用财物时)、欠条(收到财 物时)、收条(领取财物时)和领条(借用财物已还部分,尚欠部
分时)四类。
以下情境中要用上哪些单据?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二册——咬文嚼字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二册——咬文嚼字十五咬文嚼字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课文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阅读本文既要领会作者的观点,也要重视作者所举的例子,决不能仅把它们看作是一般的论据而一瞥而过。
应该让学生从这些例子及其分析中,进一步领会什么是品味词语,怎样进行品味词语,并领悟品味词语的重要意义,自然而然地使这篇文章成为我们学习本单元的指导性范文。
作者通过文中所举的三个实例,既证明他的观点,又为我们提供了“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的范例:作者以郭沫若修改剧本《屈原》台词为例,说明“你这”这一用语,是带有极端憎恶感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感情,并指出“并非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
”接着作者又细细品味了《史记》李广射虎中的一段文字,入木三分地指出王若虚的改文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文义,而且还使文章变得索然无味。
这是对《史记辨惑》的重新辨惑。
最后,作者对传为美谈的“推敲”典故细加品味,一反以往的说法,认为“推”比“敲”好,并指出“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这些例子,为我们在阅读时品味语言和在写作中锤炼语言作了精彩的示范。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
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二册——庖丁解牛
二十二庖丁解牛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所表明的只要不断积累经验,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规律,做到“游刃有余”的道理。
2.学习课文描写细致,语言精练生动的特点。
3.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课文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
叙事是为了说理,作者在文中借文惠君之口,表明了关于“养生”之道应顺应自然的思想。
同时,从庖丁的经验之谈中,人们也可以悟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本文共4段。
第1段,作者描写了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庖丁解牛,文惠君在一旁观看。
但是,作者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庖丁全身各部位的动作是:“触”“倚”“履”“踦”,写出庖丁解牛简直是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这种劳动简直是一种艺术表演,对劳动者本人来说,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所以,下文作者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
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
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刀锋所到,异乎寻常。
第2至第4段记述了文惠君与庖丁的对话。
段首文惠君发问:“技盖至此乎?”段尾文惠君作结:“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首尾照应,浑然一体,而文惠君“得养生焉”四字,又正扣“养生主”的题目,文章结构紧凑。
第3段记述庖丁的“经验之谈”。
庖丁的话可分为六层。
第一层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这句话是总说。
这个“道”,即是“道家”之“道”,是庄子学说的灵魂,既承题目“养生主”的养生之“道”,又启收尾文惠君所说的养生之“道”。
这句话又是庖丁“经验之谈”的总纲,概括了下面谈话的全部内容。
第二层是从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谈的。
当初解牛,所见皆全牛,说明当初尚未了解牛的构造;三年之后,未见全牛,是说三年之后解牛着眼于牛的各个部位的构造,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着眼于牛的体内结构,于是,见到全牛也正是“视而不见”,所以才“未尝见全牛也”。
高教版职高语文第二册——《雷雨》
课堂 小结
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 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本课我们理清 了课文结构,初步把握了剧本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和复杂矛盾。我们看到以艺术结构精巧而著称的曹 禺大师灵活地运用了“回顾”与“ 穿插 ”的表现 方法,把“现在的戏剧”与“过去的戏剧”交织起 来,让新旧矛盾,周鲁两家的矛盾,封建资产阶级 与工人、下层劳动人民的矛盾交汇在一起,都集中 于一个下午在周朴园家的客厅里展现出来,有利于 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深刻表现主题。
《雷雨》暴露了具有浓 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 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 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 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 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 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 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 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周
旧情人
鲁
朴
侍
园
父
周
母
萍
萍
夫 妻
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子人
情 继
母
父
子
异
子
兄
母
母 弟子
鲁夫
课堂 练习
2.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请把应 该重读的词语挑出来,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
①a.一个季度就生产了500台录音机。(太少了!) (就 )
b.一个季度就生产了500台录音机。(真不少!) (500台 )
②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打 )
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 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 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中职高职第二册语文写作 记叙与议论
练习
• • • • • • 以“我的亲人”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性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 1.要求有一处细节描写,用横线标注出来。 2.叙事完整生动。 3.不少于600字。 4.当堂完成。
符合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故弄玄虚。
•
3.结尾突转法
•
在充分铺垫和渲染的基础上,将人物性格冲突的焦点集
中到文章的结尾处突然爆破,让人物的心灵或性格一下子在
爆破中凸现出来,使作品情节陡转,出人意料,如奇峰突起,
把读者的想像推到一个广阔的空间。 • 设置“突转”须正确把握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和人物
本身性格发展的逻辑,同时,要用充分的铺垫描写为之蓄势, 并精心设计伏线为之提供足够的现实根据与心理根据。情理•Βιβλιοθήκη • 2.设置悬念法•
“悬念”,是指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开头或中间)
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
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美国戏剧理论家 贝克说,悬念“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 何的迫切心理”。写文章不可平铺直叙,平铺则易直 板呆滞。 • 悬念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但设置悬念一定要
•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 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 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 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 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 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 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 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 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 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归纳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归纳摘要:一、前言二、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概述1.语言知识2.文学知识3.应用文写作知识三、具体知识点归纳1.语音、文字、词汇2.语法、修辞、逻辑3.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4.诗歌、散文、小说、戏剧5.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格式及范例四、结论正文: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归纳在我国中职教育体系中,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对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概述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主要包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应用文写作知识三个方面。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以及语法、修辞、逻辑等内容;文学知识涵盖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应用文写作知识涉及基本要求、格式及范例等内容。
二、具体知识点归纳1.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包括语音、文字、词汇以及语法、修辞、逻辑等内容。
语音部分主要涉及声母、韵母、声调等基础知识;文字部分包括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词汇部分则涉及词义、词性、词组、成语等知识;语法部分主要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句子类型等;修辞部分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逻辑部分主要涉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的内容。
2.文学知识文学知识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
古代文学部分包括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等;现代文学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当代文学涵盖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则分别介绍了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代表作品。
3.应用文写作知识应用文写作知识主要涉及基本要求、格式及范例等内容。
应用文写作要求文笔简洁、表达清晰、逻辑严密,适用于各种实际应用场景。
格式方面,包括信函、通知、报告、请示等文种的书写格式;范例部分则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中职语文第二册
四 培养学生辨析与探究的能力。
五 了解景点命名的方法与原则,理解蕴藏在地名、路名中的文化内涵。
六 了解广告文案和广告语的格式及写作要求,学会写广告文案和广告标语。
阅读能力和方法
辨析和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
锦上添花巧命名
书面表达
广告文案
第五单元 透视历史的烟云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建议本课程教学课时为80-90学时,其中课文讲读48-58学时,写作10学时,口语交际10学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2学时。各单元课时建议如下:
单 的驿站
15
二
擦拭理性的目光
16
三
感知赤诚的心灵
15
四
漫步艺术的殿堂
14
五 掌握即席发言的基本要求,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其中的技巧,不断提高自身即席发言的水平。
阅读能力和方法
评点和批注
口语交际训练
即席发言
书面表达
观点和材料一致
第四单元 漫步艺术的殿堂
教学目标
一 了解艺术的特点、形式、门类等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
二 指导学生赏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文中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五
透视历史的烟云
16
六
审视文明的进程
14
四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共分为六个单元,列表如下:
第一单元构筑情感的驿站
教学目标
一 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加强情感教育。
二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 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诗歌欣赏,初步领会《诗经》的艺术特点。
中职语文第二册总复习
• A.抶而仆之(chì) 溷藩(hùn) 户牖(yǒu) 缇骑(tí) • B.滇池(diān) 削壁千仞(xiāo) 歌喉遽发(jù) 银瓶乍破(zà) • C.幽咽(yān) 卮酒安足辞(zī) 目眦尽裂(zhì) 人为刀俎(zǔ) • D.羽扇纶巾(guān)一尊还酹江月(lèi) 庇护(pì) 衮衮诸公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 (1)衡少善属文 (2)连辟公府不就 (3)大
将军邓骘奇其才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 • 因入京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 书》、《 礼 》、《易 》、《 春》秋五 部经书。“六艺”是指《礼 》、《 》、《射 》、《御 》、 《 》、《 数 》六种学问和技能。(本题11个空是完整的内容, 只要错一个就不得分。) (3分)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奉卮酒为首,约为婚姻
B.吴之民方痛心焉
•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 20、对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意图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
• 一、文言实词 • 二、文言虚词 • 三、通假字 • 四、词类活用 • 五、文言特殊句式 • 六、句子翻译与文意理解 • 七、鉴赏评价
第五部分:写作
• 一、应用文写作 • 二、整篇作文 • 1、命题作文 • 2、话题作文 • 3、材料作文
考考你
D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1.“丰富”与“大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丰富”的反 义词是什么?“大度”的反义词是什么?(3分)
中职语文第二册知识点总结
中职语文第二册知识点总结中职语文第二册是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它涵盖了语文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作文写作、阅读理解等内容。
下面将对中职语文第二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语文基础知识1.词语辨析中职语文第二册包含了大量的词语辨析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词语的含义、用法、搭配等内容,以便在写作和阅读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2.词性变化在语文学习中,词性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的变化规律,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在写作和阅读中。
3.句子成分句子成分的概念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的分类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以便正确地理解和分析句子结构。
4.修辞手法中职语文第二册中包括了一些修辞手法的知识点,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5.成语故事中职语文第二册中还包含了一些成语故事的知识点,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成语的来源、含义及其在古代故事中的应用,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地使用这些成语。
二、作文写作1.记叙文写作中职语文第二册中包含了大量的记叙文写作知识点,包括叙事的结构、语言的表达、环境描写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能够在写作中正确地运用。
2.说明文写作说明文是中职语文第二册中的一个重要写作类型,学生需要了解说明文的结构、逻辑关系、论据和结论等内容,以便在写作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3.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中职语文第二册中的另一种重要写作类型,学生需要了解议论文的结构、论点的提出和论证、句式的运用等内容,以便在写作中能够清晰地陈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作文技巧中职语文第二册中还包含了一些作文技巧的知识点,比如常见的写作错误、修改作文的方法、语言的搭配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技巧,并能够在写作中正确地运用。
三、阅读理解1.课文阅读中职语文第二册中包含了大量的课文阅读知识点,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来理解文中的含义、情节、人物等内容,并能够准确地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中职基础模板语文第二学期复习大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合欢树》1、《合欢树》的作者(),体裁().文章前半部分以()为线索追忆母亲,后半部分叙写合欢树的由来以及引发的思索。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同时抒发了对亡母的愧疚与作者内心痛苦。
2、《合欢树》作者代表作()()()()等。
第二课《善良》1、字词注音不足恃()圭臬()()滥()用小人长戚戚()2、词语解释以逸待劳:参透:四面楚歌:超拔3、《善良》是一篇()散文,文章中大量运用()( )等修辞,语言精辟有力,耐人寻味。
4、“文化大革命”当中,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么?凶恶不是已经披尽了“迷彩服”了么?后来又怎么样了呢?---------------这个句子中运用了()( ) ( )等修辞方法。
第三课人生的境界1、《人生的境界》作者()。
2、《人生的境界》作者讲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境界。
哲学的任务是(),人的()决定了人的境界。
第二单元第七课1、《飞向太空的航行》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这篇课文以()为顺序,列出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2、注音:辉映()耸()入云天开辟()酝酿()()苛()刻轨()道横亘()3、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五大部分。
第三单元第九课《边城》1、《边城》的作者(),()代作家。
2、《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由“题记”和21个章节构成,这篇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节。
3、修辞:课文69页第二题。
第十课《林黛玉进贾府》1、字词注音.敕.造()阜.盛()内帏.()宫绦.()盥.洗()两腋.()忖.度()瞋.视()懵.懂()贾赦.()绾.着()便.宜()錾.银()戏谑.()惫懒..()罥.烟()2、解释:身材苗条,体格风骚()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我带了外甥女过去,便也便宜()行为偏僻性乖张。
()3、选择:下面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浙江省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教案
浙江省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教案职教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郭志海第二单元第二单元1景泰蓝的制作2第一课时2第二课时6关上科学知识宝库的钥匙9第一课时9第二课时:11古代的服装及其他14第一课时14第二课时16作文训练18第一课时作文指导18第二课时(文学创作)21景泰蓝的制作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按照景泰蓝制作的先后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
2、介绍景泰蓝制作精致,手工操作的特点,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1、以景泰蓝的制作程序为序,纵横交错,存有详存有略,学生难于认知。
必须把握住这个重点,反反复复鼓励学生体会,绘制本文表明顺序结构图。
2、本文的语言准确、通俗、朴实,可让学生分类整理,加强体会。
3、有条件的,可以出具景泰蓝的图片,协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要点:1、解文常用的表明方法。
2、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3、自学本文夹住“手工操作”这一特征展开表明。
教学方法1、CX480之前,精心安排课内复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育。
2、通过对初中已掌握的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是因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不同而不同的。
3、练设计轻在“双基”的全面落实,有利于把科学知识转变为能力,又索莱米学生智力的发展。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要地了解作者和文学创作背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年生,江苏苏州市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
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二、详细备考初中说明文的文体科学知识三、展示有关图片,指导学生阅读建议学生掌控文章表明顺序,初步厘清文章思路,明晰重点与难点,把重点与难点部分标明,边念边思索以下问题:1、为什么叫景泰蓝?中国特种手工艺品之一,最早产自代,至明景泰年间已经开始广为盛行,用铜胎做成,当时以蓝色为最差,因此习惯称作“景泰蓝”。
中职语文第二册(基础版)教案——《荷塘月色》
难点:
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通感的运用
教 学
过程 与 方法
教 学 内 容
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语句
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写的景物
讨论、分析
讨论、分析
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
一、导入 新课:
1. 复习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识。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板书文题、作者)
2.简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
3、品味本文的语言
作业布置:
1.归纳字词
2.背诵4-6小节
课后分析与教学反馈:
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本文的学习要点。
④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想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人教版中职学校职高语文基础版第2册全册教案精美整理版
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风景谈 (2)包身工 (7)梦和泪 (12)第一单元检测题 (15)第二单元景泰蓝的制作 (20)古代的服装及其他 (22)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25)第二单元检测题 (30)第三单元讲讲实事求是 (34)敬业与乐业 (39)民族自信力断想 (41)第三单元检测题 (43)第四单元计划总结请示报告第四单元检测题 (47)第五单元荷塘月色 (50)故都的秋 (56)记忆 (60)给我三天视力 (63)第五单元检测题 (68)第六单元鸿门宴 (70)左忠毅公逸事 (74)庖丁解牛 (81)琵琶行 (87)第六单元检测题 (96)《风景谈》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紧扣中心将六幅画面巧妙地组合成一个和谐而完美的整体的写法。
2.体会运用衬托的手法和选用精当的动词对表现文章内容所起的作用。
3.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并学习和发扬这种崇高的精神。
教学重点1.弄清六幅画面是怎么组合成文的。
2.通过朗读、讨论、概括、复述、评析和作文等方式体会衬托的手法和品味精当的动词。
3.突出第六幅画面。
教学难点弄清六幅画面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设想1.第一课时从语言形式入手把握文章内容,第二、三两个课时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分析文章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内容的。
这种“形式·内容·形式”的教学过程,正适合文学作品的教学。
2.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①学生·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叶老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思想为指导,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师尽量少讲,只起启发、点拨、引导作用,一半以上的时间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学。
②读写听说:四者相辅相成。
③语言训练·思维能力训练:二者有机结合。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综合和想象等能力。
④语文·生活:二者有机联系。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二册——张衡传
二十三张衡传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课文分析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
本课共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张衡的文学才能、谦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此段既有概括,又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如:从容淡静、不交俗人(概括叙述);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列举事例)。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第2自然段主要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第3自然段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
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第4自然段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文章是分别从他的政治才能和政绩卓著上来起笔的。
通过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来反衬他的政治才能。
通过本文的学习,张衡性格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
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
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张衡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
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像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二册——简笔与繁笔
十四简笔与繁笔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局部思路和整体思路,正确地理解、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2.明确文章繁简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提倡简练为文。
3.学习本文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述问题的方法。
课文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作者在肯定评论界倡简病繁“诚然是不错”的同时,提出了“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见解,并针对“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和“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的实际情况,“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提倡简练为文”。
文章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提出自己与一般看法不同的见解,指出简笔与繁笔的好坏优劣不可一概而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要想做到繁简适当,就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分三层:第一层(第1段):提出论点并加以解释。
论点是:“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句话中的“繁”字,意义并不一样。
前一句中的“繁”指繁冗拖沓,含贬义;后一句中的“繁”指繁博繁丽,含褒义。
本段的思路是:前三句,从评论界的一般看法入笔,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中间几句,对自己的见解加以进一步的解释。
可分为两小层。
前一小层“讲道理”——“简”并不全都可取,“繁”并不全都可弃;后一小层“摆事实”——概括提及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指出大师们“有时用简”,“有时使繁”。
最后一句,补充、完善论点。
第二层(第2~4段):举例论证上述论点。
第2段,举《水浒》中《武松打虎》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例子,来证明“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
第3、4两段,举《水浒》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鲁迅先生《社戏》的例子,来证明“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其中前者与“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照应,后者与“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照应。
第三层(第5段):运用引证法指出,要做到繁简适当,应该“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中职语文第二册要点
本文主旨: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以及一些人 对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指出了正确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 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写作特点:一、语言生动形象、幽默犀利。
二、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⑦ 冠冕(guān miǎn) 蹩(bié)进 孱(càn)头
《思考的威力》
牛守贤,代表作杂文《学者与卡片》,报告文学《太行不老 松》《沈发启》《今日七里营》
三月之望 六、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
《五人墓碑记》
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 词作动词,修墓
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 词作动词,得病,患病
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词 作动词,走上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先:形 容词作名词,表率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使 动用法,使……屈身
亦以明死生之大 大:形 容词作名词,重大意义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某个地方或时候
介词,处在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作者:钟丽思
文章主旨:通过回放一个留学生与教授的对话情景, 反映了海外学子自觉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之情
教授是一个:教学严谨、理论水平高,为人正直的学 者
写作特点:一、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二、结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近义词辨析 从而 进而 因而
从而:重在表示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进而:重在表示递进关系 因而:重在表示因果关系,且结果往往是不希望见到的
坚忍不拔 坚韧不拔 坚忍不拔与坚忍不拔都包含态度或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坚忍不拔:一般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而不动摇 坚韧不拔:更强调持久性和一贯性。
用作名词,地位卑贱的人、地位高贵的人)
《师说》
特殊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状语后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状语后置) 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
中职语文第二册(基础版)教案——《故都的秋》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课后分析与教学反馈:
学生能较好掌握本文的学习要点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中职语文第二册教案
(二)说明书与说明文的区别
六、课堂练习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一样与专业相关的商品写说明书。
七、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说明书的有关知识,并且了解了写说明书应注意的事项。希望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能写简单的商品说明书。
作业
总结
概括
明确
练习
10
5
15
板
书
设
计
商品说明书
产品构成+用途+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并接受作者的观点:提倡多元文化,主张音乐多样化
难点
理解文章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内涵
关键
掌握接受性阅读的基本方法
教具资料
网络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
二、
三、
四、
组织教学
课前演讲
学习要点
1.了解作者陈钢及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奏鸣曲、变奏曲等。
2.学习积累字词。
3.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旨及行文思路。
3.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那么下阕侧重什么?“中流击水”有什么表达作用?
作业
登录毛泽东诗歌鉴赏网站,欣赏毛泽东其它诗歌的风格。
思考
讨论
15
板
书
设
计
沁园春长沙
上阕:独立看怅问:谁主沉浮?
下阕:忆记:同学少年
课后小结
通过本堂课学习体味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意蕴,领悟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
过程设计
一、导入
课前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二册——禅
六 蝉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细致观察,用拟人等文艺性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2.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课文分析本文的结构示意图:蝉——四年地底下的生活,一个月阳光中的歌唱本文的写作特点:一、说明中兼用文艺笔调,对所要说的事物进行具体描绘1.表现手法拟人:读了“蝉的卵”,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的艰辛,同样也会憎恨像蚋那样专门残害生灵的坏种。
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对这个小生物的成长发出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
最后一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比喻: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
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不可能看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脱出。
”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说明顺序倒叙(幼虫→成虫→产卵→幼虫)(顺序:卵→幼虫→成虫→生活习性、生理特征) 跟记叙文“倒叙”的作用完全一样,是为了突出蝉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既是重点(蝉一生大部分的活动时间),又是难点(最不易了解),并使行文生动活泼,吸引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
二、语言准确明晰 蝉的地穴 1.幼虫的洞口 2.幼虫的穴道3.幼虫出穴后 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蝉的卵 1.蝉的产卵 2.蝉卵的敌人 3.蝉卵的孵化 4.幼虫的活动从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1.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为了科学地说明蝉的生态的各个方面)第一部分第七段“臃肿”,言其肥大而笨,写出它的形态,因其大故能贮满汁液。
“肥重”,言其重,因其重,故能把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职业中学语文知识点
职业中学语文知识点职业中学语文知识点职中的语文虽然相对简单,但想提高成绩还是要好好复习语文的知识点,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职中语文复习要点,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职中语文复习要点(一)一.宾语前置句 1、忌不自信。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大王来何操?4、沛公安在?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微斯人,吾谁与归?7、余是以记之。
8、一言以蔽之。
9、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10、夫晋,何厌之有? 11、沛公安在? 二.定语后置句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求人可使报秦者。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判断句1、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刘备,天下枭雄。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楚左尹伯者,项羽季父也。
11、赂秦而力大亏,破灭之道也。
12、余固笑而不信也。
1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14、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5、此三者,吾遗恨也。
16、此世所以不传也。
1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被动句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故。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6、身死于秦,为天下笑。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舞榭歌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10、不拘于时,学于余。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五.省略句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2、欲呼张良与俱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的榕树》
近义词 度过 渡过
度过:指经历过、通过一段时间,如青年时代,节日,光阴, 岁月等
渡过:指横渡江河湖海,从此岸到彼岸 暴发 爆发
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指贬义)②突然发作,如山洪 暴发
爆发:①火山爆发②(力量,情绪等)突然发作;(事变) 突然发生,如战争爆发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诗人,元稹积极 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 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 统
用作名词,地位卑贱的人、地位高贵的人)
《师说》
特殊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状语后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状语后置) 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
《拿来主义》
二部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论,记叙议论又 互有穿插。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③ 用简练传神的笔墨刻画人物形象 蓼(liǎo) 旌(jīng) 噭噭(jiǎo) 抶(chì)而 仆之 投缳(huán) 户牖(yǒu) 脰(dòu)
《五人墓碑记》
通假字 亦曷故哉?(曷,通“何”,什么) 忠义暴于朝廷(暴,通“曝”,显露) 敛貲财以送行(貲,通“资”,资财,钱财)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通“又”,用于整数与
骚》,后来泛指诗文。 五、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后用社稷泛指国家 六、《静女》主要从男子的角度写出了他们约会的全过程,塑造了热烈痴情,
淳朴憨厚的男子形象和活泼伶俐,俏皮率真的女子形象,歌颂了他们纯真的 爱情。 七、《黍离》描写了亡国之痛
《诗经》二首
爱而不见: 爱:同“薆”,隐藏,遮掩
本文主旨: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以及一些人 对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指出了正确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 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写作特点:一、语言生动形象、幽默犀利。
二、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⑦ 冠冕(guān miǎn) 蹩(bié)进 孱(càn)头
《思考的威力》
牛守贤,代表作杂文《学者与卡片》,报告文学《太行不老 松》《沈发启》《今日七里营》
《师说》
古今异义 ① 古之学者: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 句读之不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今义:看字发出的声音。 ③ 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进行
初等教育的学校。 ④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用来……的依据,……的凭借;
见:同“现”,出现
说怿女美: 说:同“悦”,喜爱
女:同“汝”,你
匪女之为美:匪:通“非”,不是
自牧归荑: 归:同“馈”,馈赠
字音: 邶(bèi) 噎(yē)
踟蹰(chí chú) 娈(luán) 洵(xún)美
《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著有诗集《海外浪花》《大地诗情》 本文采用缘物生情,托物寄情的写法。 用诗一般的语言和多样化的修辞手法描摹事物,抒发感情,
零数之间)
《五人墓碑记》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
私人 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二、宾语前置 谁为哀者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三、定语后置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状语后置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五、被动句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不能容于远近 余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
写作特点:一、大量运用典型事例和名人言论做依据
二、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三、议论、记叙、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③ 文章主旨:引用了大量翔实的事例,论证了认真思考是发 明创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一个道理
《思考的威力》
近义词辨析
偶然 偶尔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空, 徒然
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名词,坟墓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结构助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
动词,修墓
的
闻
为之声义
代词,指周顺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名词,名声
昌
素不闻诗书之训
动词,听到
四海之大 置的标志
佯狂不知所之者
助词,定语后 动词,到
当
抶而仆之
仆:使动用
法,使……倒下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 记 记:名词作动词,写 这篇文章
不能容于远近 容:形容 词作名词,远近各地的人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 作状语,像奴隶一样
词 类 活 用
一词多义
于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介词,在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介词,向
不能容于远近
白话文的文言文。
《师说》
词类活用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名词作动词,从师) 而耻学于师 不耻相师(耻: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师: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
圣人、愚人)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位卑、官盛:形容词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 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
讳饰:是指遇到忌讳的事物不便直说,而用别的话来 代替它、装饰他的一种修饰方法,特点是委婉含蓄。
文章主旨: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 献,表达了深切的悼念之情
写作特点:一、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 种表达方式
二、内容高度简洁、凝练
三、语言准确严密,论述上逻辑严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二册
《我的母亲》
一、老舍,字舍予,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 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中篇小说《月牙儿》《我的一辈子》。戏剧《龙须沟》 《茶馆》。
二、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三、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反应母亲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 勤俭朴实,热情好客,善良隐忍,贫而乐施,坚强勇敢。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 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唤起作者的共鸣和联想,较多的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 法。 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独具匠心的结构:开篇层层铺垫,中间巧妙过渡,结尾处处呼 应前文,整篇文章结构完整 读音 蓊(wěng)郁 苍虬(qiú) 饭甑(zèng) 荫庇(yìn bì) 汩汩(gǔ) 祈(qí)求 红晕(yùn) 召(zhào)集 黝(yǒu)黑 气氛(fēn)
三月之望 六、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
《五人墓碑记》
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 词作动词,修墓
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 词作动词,得病,患病
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词 作动词,走上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先:形 容词作名词,表率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使 动用法,使……屈身
亦以明死生之大 大:形 容词作名词,重大意义
三、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
四、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倏地(shū dì)
《明湖居听书》
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小说家 晚晴四大谴责小说:刘鹗《老残游记》、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孽海花》 写作特点: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戏园盛况、 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相结合塑造人物形象 二、多种修辞方法(比喻、对偶、通感)并用再现 说书艺术 抓髻(jì) 遽(jù)发 削(xuē)壁 顷(qǐng) 刻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⑤ 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 ⑥ 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表示目的或结果的连
词。 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
用不着。 ⑧ 无贵无贱:无:古义:不论;今义:没有; ⑨ 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义: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今义:区别于
近义词辨析 从而 进而 因而
从而:重在表示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进而:重在表示递进关系 因而:重在表示因果关系,且结果往往是不希望见到的
坚忍不拔 坚韧不拔 坚忍不拔与坚忍不拔都包含态度或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坚忍不拔:一般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而不动摇 坚韧不拔:更强调持久性和一贯性。
《师说》
一、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思想家,宋代苏 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 首,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二、本文主旨:通过对比了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论述了 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原因,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 也赞扬了劳动者乐于从师的风尚。
三、写作特点:语言流畅,气势充沛,句式变化多样; 观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楚;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驳有立,说服力强 四、嗟(jiē)乎 欤(yú)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某个地方或时候
介词,处在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作者:钟丽思
文章主旨:通过回放一个留学生与教授的对话情景, 反映了海外学子自觉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之情
教授是一个:教学严谨、理论水平高,为人正直的学 者
写作特点:一、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