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算式的含义及读写

合集下载

《除法的意义及读写法》教案电子教案

《除法的意义及读写法》教案电子教案

《除法的意义及读写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13页,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用苗语和学生谈话,出示情景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那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呢?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竹笋了。

一天,大熊猫挖得了12个竹笋,但是她舍不得吃,她想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用苗语翻译“平均分”的意义)给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4个人,怎么分呢?【出示例4】2、学习例4。

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个?(1)苗语直译题意,让学生理解题意并作思考。

(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3 )个竹笋。

(3)学生回答,可用苗语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译成汉语并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1、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种,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

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

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

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含义及基本概念。

2. 除法算式的构成及读写方法。

3.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的构成及读写方法。

2. 难点: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除法的含义。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作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讨除法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除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除法的含义,示例演示除法算式的构成及读写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实物进行除法操作,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小组交流。

6.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活动参与度,评价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除法在生活中的认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发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探讨除法的应用场景。

2. 组织学生进行除法主题的数学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除法相关的家庭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教师用书。

2. 实物操作材料,如小棒、图片等。

3. 课件、多媒体教学素材。

4. 练习题、作业纸。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除法的含义及基本概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除法的含义和运算符号;2.学会进行两位数以内的除法运算;3.能够正确书写除法式。

二、教学重点1.除法的含义及运算符号;2.两位数以内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同时掌握题目中的除法式和长除法步骤;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比较困难,需要多次练习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1.通过视频演示,介绍什么是除法,有哪些运算符号。

2.示范“6÷2=3”、“8÷4=2”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概念。

4.2 拓展练习1.师生共同完成单元练习册“6.2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中的“牛顿和苹果”、“生活中的除法”、“机器人讨论”等习题;2.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生活中的除法运算”的实践操作,例如:“把10个糖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多少个糖果?”;3.给学生放一些包装不同的水果糖,然后请学生尝过之后对不同口味的糖分别进行分类,并且求出每种口味的糖分别有多少颗。

4.3 温故知新1.在板书中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2.师生共同表演趣味乘法口诀,如 2468口中加,“六”在其中扮演“穿越路障”的角色,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4.4 综合评价1.以习题册中的“买果汁” 为例,让小组轮流读题,求答案、展示过程;2.老师随机提问,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除法的概念;2.拓展练习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以致用;3.通过重点练习和综合评价,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得更扎实。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 2.3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 2.3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 )个。
能把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除法算式: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探索新知
三、除法算式的含义。
12÷4=3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 12÷4表示什么? 盘里,每盘放3个。
12表示什么?
共12个竹笋
4表示什么?
平均放在4个盘里
课后思考
÷ 除号怎么写? 除号这样写:
除法算式:(如)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除法的含义: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
学习目标
1.熟练正确地进行平均分。(重点) 2.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和读 写。(重点、难点)
举例讲解
填空。
上面一共有( 24 )张风筝画片。 如果每6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 4 )个。
举例讲解
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请你帮我分一分。 平均放在4个盘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强调的是每盘要放同样多。
10÷ 2 = 5
(2)把10根 平均分成5份,每份( 2 )根。 10÷ 5 = 2
典型例题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3 )条。 15÷5=3
读作:15除以5等于3。
易错提醒
列式并读算式。 把12颗星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个盘里放几颗?
12÷4=3
错解分析:
读作:12除4等于3。
一个除以一个除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除以是12÷4,
除是4÷12,所以在读算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
要读错算式。
正确解答:
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易错题型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易错题型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易错题型一、平均分概念理解易错题型。

1. 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解析:这是平均分的基本题型,根据平均分的含义,用总数除以份数,即12÷3 = 4(个)。

2. 有18个糖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个?- 解析:同样是平均分问题,总数是18,份数是6,18÷6 = 3(个)。

3. 判断:把8个桃子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4个。

()- 解析:这题容易错,因为这里没有强调“平均分”,如果不是平均分,每份不一定是4个,所以答案是错误。

4. 15个橘子,每5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解析:这也是平均分的一种形式,15个橘子按每5个一份来分,15÷5 = 3(袋)。

二、除法算式的读写与意义易错题型。

5. 写出除法算式:10除以2等于5。

- 解析:根据描述写成10÷2 = 5,注意除号的写法。

6. 算式16÷4 = 4,表示把16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 解析:表示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

7. 12÷3 = 4读作()。

- 解析:读作“12除以3等于4”。

8. 在18÷6 = 3中,18是(),6是(),3是()。

- 解析:18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6是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3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

三、利用乘法口诀求商易错题型。

9. 计算:24÷4 =(),想口诀()。

- 解析:24÷4 = 6,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10. ()÷5 = 3,想口诀()。

- 解析:因为三五十五,所以15÷5 = 3。

11. 4×()= 28,28÷4=()。

- 解析:根据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所以4×7 = 28,28÷4 = 7。

12. 36÷()= 6,想口诀()。

- 解析:36÷6 = 6,想口诀“六六三十六”。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对除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利用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除法运算的必要性。

2.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一个需要平均分配的场景,如分水果、分食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 引入除法的概念,讲解除法的含义和读写法。

第二章:除法的含义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 讲解除法运算中的关键概念,如被除数、除数、商等。

教学活动:1.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个需要平均分配的场景,如分糖果、分土地等。

2. 引导学生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解释除法的含义。

3.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第三章:除法的读写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读写法,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2.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除法算式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包括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读写规则。

2. 让学生练习读写除法算式,纠正常见错误。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法算式的读写法,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读写规则。

2. 让学生练习读写除法算式,及时纠正错误。

3.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除法算式的读写能力。

第四章: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

2. 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运用除法运算性质简化计算。

《除法的意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除法的意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除法的意义》-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能够正确书写除法算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 除法算式的读法:被除数÷除数=商。

3. 除法算式的写法: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及分数线、除号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除法算式,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苹果是如何被分成的?每份有几个苹果?(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苹果?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2)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这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有一个苹果。

用除法算式表示为:2÷2=1。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提出问题:这8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苹果?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4)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这8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有2个苹果。

用除法算式表示为:8÷4=2。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强调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2. 家长辅助检查,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除法的含义2.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实际应用2. 除法算式的正确读写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3. 实物教具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把一个水果平均分给几个同学,应该如何计算?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总结并引出除法的概念。

环节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学教材,理解除法的含义。

2. 学生跟随课件演示,学习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环节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除法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是一种分配的方法。

2. 教师示范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强调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读写规则。

环节四:互动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理解的除法含义及读写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五: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作业1.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对除法含义及读写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教具和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除法的含义。

2.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除法知识。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除法含义及读写法的掌握程度。

2.9《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精品课堂系列(北京版)

2.9《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精品课堂系列(北京版)

第二单元 2.9《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同桌动手分圆片,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分,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份,求平均分几份”要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经历从操作表征到语言表征进入符号表征的过程。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使学生获得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除法含义,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根据画面寻找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能够用画图、列表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前面学习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或者画点子图解决问题,初步认识除法,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时用除法计算: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通过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等方法经历“ 平均分”的活动,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中抽象出除法的运算。

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境分析、理解、抽象、概括除法的意义。

【核心素养】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意义地学习除法,其地位的重要显而易见,本节课在于如何在平均分的实践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含义。

由于除法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较难直接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过程,并逐步引导他们将这一过程转化为除法算式。

同时,我们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桥梁,从而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含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10单元】497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10单元】4972

教材“ 练习二十二” 第 6 题ꎬ第 14 题专题 1 数与代数考点整理方法技巧典例讲解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ꎬ每份分得同样多ꎬ叫平均分ꎮ把12 个气球平均分成4 份ꎬ每份3 个ꎮ平均分的方法(1)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ꎻ( 2)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1) 把这8 个皮球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ꎬ每个小朋友分2 个ꎮ考点整理方法技巧典例讲解表内除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ꎬ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ꎬ所得的结果叫商ꎮ÷=被除数除数商例:54÷9=6读作( 54除以9等于6) ꎬ其中被除数是(54) ꎬ除数是(9) ꎬ商是(6) 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时ꎬ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ꎬ商就是几ꎮ例:求56÷8等于几ꎮ想:( 七)八五十六ꎬ所以56÷8=7ꎮ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算式1.例:( ) ÷8=4( ) ꎬ余数可能各部分的是几? 解答:根据余数小于除数的关系ꎬ名称及余余数一定要小于8ꎬ可能是1、2、3、4、5、数和除数的关系2.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ꎬ余数<除数ꎮ6、7ꎮ先写竖式除号ꎬ再把被除数写例:43÷7=616743421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在除号里面ꎬ除数写在除号外面ꎮ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ꎬ利用和除数相关的乘法口诀求商ꎮ商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ꎮ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ꎮ例:=23-6-8=17-89=36÷9×6=4×624没有括号的两级运算ꎬ要先算乘除法ꎬ后算加减法ꎮ例:=45-3×8=45-2421=30+4×5=30+2050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ꎮ例: 35÷(23-18)=35÷5=7=(46-38) ×9=8×972万以百、千、万10个一百是一千ꎬ10个一千是例:2000里面有( 2) 个一千ꎬ有( 20) 个一百考点整理方法技巧典例讲解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ꎮ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ꎬ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ꎮ例:读出下面的数:3450读作:三千四百五十8009读作:八千零九2400读作:二千四百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ꎬ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写几ꎬ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ꎬ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ꎮ要注意对准数位ꎮ例:写出下面的数: 五千零三写作:5003四千八百六十写作:4860七千零五十写作:7050数的组成看一个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各是几ꎬ这个数就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ꎮ例:4356是由( 4) 个千ꎬ( 3) 个百ꎬ( 5) 个十和(6) 个一组成的ꎮ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ꎬ位数多的那个数大ꎻ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ꎬ先比较最高位ꎬ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ꎬ最高位相同再比较下一位ꎬ直到比出大小为止ꎮ例:在里填上“>”或“<”ꎮ345< 10005467 < 56471620> 9808999 < 9000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ꎬ就称之为近似数ꎮ近似数的答案不唯一ꎮ例: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99910004020400019982000890090005002500071307000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时可以把整百、整千的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ꎬ然后再相加减ꎻ也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ꎬ得出结果后再把末尾的0添上ꎮ注意相同数位才能例:(1) 求400+600等于几ꎮ想:4个百加6个百是10个百ꎬ也就是1000ꎮ所以400+600=1000ꎮ(2) 求1200-500等于几ꎮ想:先算12-5( 续表)考点整理方法技巧典例讲解克和千克质量单位及选择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ꎬ称较轻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ꎬ称较重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ꎮ例:在( ) 里填上“克”或“千克”ꎮ(1) 一个鸡蛋重约50( 克) ꎮ(2) 一桶花生油重约5( 千克) ꎮ(3) 一袋大米重约20( 千克) ꎮ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例:比大小:3千克> 300克1千克< 5000克7千克=7000克6900克< 9千克简单的推理问题生活中的推理问题解决推理问题ꎬ可以借助排除法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ꎮ例:小明、小兰和小丽是二年级一、二、三三个班的学生ꎬ小明说:“我不是一班的ꎮ”小兰说:“我是三班的ꎮ”这三名学生分别是哪个班的?分析:通过条件知道小兰是三班的ꎬ剩下的小明和小丽应该是一班、二班的ꎬ小明说他不是一班的ꎬ那就是二班的ꎬ小丽是一班的ꎮ解答:小丽是一班的ꎬ小明是二班的ꎬ小兰是三班的ꎮ方格中的推理问题先看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已有哪些数ꎬ然后再确定空格应填的数ꎮ例:方格中ꎬ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ꎬ并且每个数在每行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ꎬ则A、B分别是几?分析:A所在的行和列已有数字1、2、4ꎬ所以A是3ꎬB所在的行和列已有数字1、2、3ꎬ那么B是4ꎮ解答:A是3ꎬB是4ꎮ除法与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材第114页第1题]124A43B413融汇考点:除法ꎬ有余数的除法ꎬ笔算加减法ꎬ混合运算ꎬ读写万以内的数ꎬ近似数ꎬ解决问题ꎮ(1) 计算上面的除法式题ꎮ选一题说一说它表示的含义ꎬ再说说你是怎样想出商的ꎮ思路提示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ꎬ所以求除法算式的结果要用到乘法口诀ꎮ运用时ꎬ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ꎬ商就是几ꎮ遇到有余数的除法ꎬ牢记余数小于除数ꎮ规范解答72÷8=953÷9=5848÷6=872÷8=9所表示的含义是把72平均分成8份ꎬ每份是9ꎬ根据口诀“八九七十二”求出商ꎮ只要是平均分的问题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ꎬ在计算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求商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注意余数小于除数ꎮ(2) 计算上面的加、减法式题ꎬ说一说笔算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思路提示笔算加、减法算式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ꎬ从个位算起ꎬ算完结果要记得检查ꎮ规范解答63+28=9196-47=49在笔算加法算式时ꎬ相同数位要对齐ꎬ从个位算起ꎬ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ꎮ笔算减法算式时ꎬ相同数位要对齐ꎬ从个位算起ꎬ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ꎮ(3) 计算上面的混合运算式题ꎬ并结合各题说一说运算顺序ꎮ思路提示像75-66+23和32÷4×2这两个算式ꎬ每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ꎬ属于同级运算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ꎮ如果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含有不同级运算ꎬ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ꎮ像81÷(26-17) 和26+( 70-24) 这两个算式中带有小括号ꎬ在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ꎬ再算括号外面的ꎮ规范解答75-66+2332÷4×281÷(26-17) 26+(70-24)在进行混合运算时ꎬ要先弄清运算顺序再计算ꎮ137乐学善学:生水中含有细菌、虫卵ꎬ可引起肠道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病ꎮ(4)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00+700+8、3000+600ꎬ并读一读、写一写ꎬ再说一说如何读、写万以内的数ꎮ思路提示在计数器上拨数ꎬ先看这个数有几个千ꎬ就在千位拨几ꎬ有几个百就在百位拨几ꎬ有几个十就在十位拨几ꎬ有几个一就在个位拨几ꎮ2000+700+8在计数器的千位拨2个珠子ꎬ在计数器的百位拨7个珠子ꎬ在计数器的个位拨8个珠子ꎻ3000+600在计数器的千位拨3个珠子ꎬ在计数器的百位拨6个珠子ꎬ其他数位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ꎬ就不再拨珠子ꎮ规范解答2000+700+83000+600写作:2708写作:3600读作:二千七百零八读作:三千六百在读写万以内的数时ꎬ要从高位读( 写) 起ꎬ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ꎬ末尾的0不读ꎻ写数时ꎬ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ꎬ就要写0占位ꎮ(5)2708接近的整千数是多少? 请说出几个接近这个整千数的数ꎮ思路提示2708离3000还差不到300ꎬ比2000多708ꎬ所以2708接近的整千数是3000ꎮ接近3000的数有很多ꎬ只要是3000左右的都可以ꎮ规范解答2708接近的整千数是3000ꎮ接近3000的数有2999、2998、2997、3001、3002、3003等ꎮ近似数的答案不是唯一的ꎬ只要是接近准确数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即可ꎮ(6) 你能在生活中发现用除法或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将它们记录下来ꎬ并在班里交流ꎮ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写在下面并解答ꎮ思路提示生活中用除法和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很多ꎬ如:买一个相同的物品ꎬ求这些物品一个小组长分几个? 列式:15÷5=3( 个) ꎮ口答:每个小组长分3个ꎮ解决平均分的问题一般要用除法计算ꎻ求几个相同的数的和一般要用乘法计算ꎮ138一、填一填ꎮ1.图上一共有( ) 根小棒ꎮ (1) 平均分成了() 份ꎬ每份是()根ꎬ列算式解答:( ) ꎻ(2) 每()根分成一份ꎬ共分成() 份ꎬ列算式解答:( ) ꎮ2. 36 里面有( ) 个 9ꎬ42 里面有() 个7ꎮ3.计算49÷7 = 7 用到的乘法口诀是(8800-800 1000 6 千克 6000 克 1500 克5 千克7 千克7001 克三、判断ꎮ ( 对的画“ √” ꎬ错的画“ ✕”)1. 3300 中的“3” 所在的位置不同ꎬ表示的意义相同ꎮ()2. 24 个橘子既可以平均分成6 份ꎬ也可以平均分成8 份ꎮ()3. 1200-300- 400 和 1200-( 300+ 400) 的计 算结果相同ꎮ()4.(2018) ꎮ福建省福清市) 在□÷5= 6△ 4.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要大ꎮ() 中ꎬ△最大是( ) ꎮ5.(2018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有33 个苹果ꎬ每 4 个装一盘ꎬ至少要准备( ) 个盘子ꎮ 6. 与 2000 相邻的两个数是 ( ) 和 5. 64÷9 = 610 ()四、看图列算式ꎮ1.() ꎮ7.(2018山东省聊城市) 一个数由 4 个千、8× = ×=个百和5 个一组成ꎬ这个数写作( )ꎬ读作( ) ꎬ这个数的近÷ = ÷=似数是()( 填整百数) ꎮ8.(2018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从 35 里面减去() 个5ꎬ结果是5ꎮ9.一袋盐重500( ) ꎬ12 岁的小朋友重35() ꎮ10.把4350ꎬ3450ꎬ5430ꎬ5340 这四个数按从大到或“ = ” ꎮ897 902 4956 4965口诀:2.=(元) 3.=(元)珍爱生命:在车上时身体不向窗外探ꎬ上车扶手要抓牢ꎮ139可以插多少排ꎬ还剩几面小旗?五、计算ꎮ1.口算ꎮ32÷8=45÷9=28÷7=42÷6=7×9=64÷8=600-200=1300-600=3000+5000=3500-700=2.列竖式计算ꎮ49÷7=75÷9=3.脱式计算ꎮ3200-300-70072÷9×667-5×648-(56-39)六、解决问题ꎮ1.(2018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小红有56个乒乓球ꎬ每8个装一盒ꎬ可以装几盒?3.这些钱可以买几支钢笔?4.妈妈带了50元钱去超市ꎬ买蔬菜花掉了18元ꎬ剩下的钱刚好买了8包ꎬ每包多少元? 5.(2018湖北省鄂州市) 粮食店有800千克大米ꎬ第一次运走200千克ꎬ第二次运走500千克ꎬ还剩多少千克大米?6.有A、B、C三个小朋友ꎬ他们中一个姓李ꎬ一个姓赵ꎬ一个姓王ꎮ请在□里写出三个学生的姓氏ꎮ140专题 2 图形与几何考点整理方法技巧典例讲解图形与几何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就是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ꎮ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ꎮ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ꎬ如等腰梯形ꎮ 有的有两条对称轴ꎬ如长方形ꎮ 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ꎬ如圆形ꎮ例: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的( ) 里画“ √” ꎮ( ) ( √ ) ( )物体的平移现象物体或图形沿直线方向运动ꎬ而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发生改变ꎬ这种运动现象叫平移ꎮ例:举几个生活中关于平移现象的例子ꎮ解答:拉抽屉ꎬ缆车的运动等ꎮ物体的旋转现象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ꎮ例:举几个生活中关于旋转现象的例子ꎮ解答:方向盘的转动ꎬ钟表上时针分针的转动ꎮ剪轴对称剪对称图形的方法是先折纸ꎬ再画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ꎮ解答: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教材第115页第2题]照样子做一做ꎬ再回答下面的问题ꎮ融汇考点: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旋转现象ꎮ(1) 在你剪的图案中ꎬ有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有ꎬ和你的同桌说一说ꎬ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ꎮ思路提示只要是沿着某条直线对折ꎬ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ꎬ这样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ꎮ像图上的第一个剪纸和第三个剪纸图案ꎬ都是轴对称图形ꎮ规范解答第1个和第3个剪纸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ꎮ以第三个为例画出对称轴:沿着折痕画一条虚线就是它的对称轴ꎬ沿着这条对称轴对折ꎬ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ꎬ有的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ꎬ有的有两条、多条对称轴ꎮ上图有多条对称轴ꎮ(2) 在上面的活动中ꎬ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思路提示物体或图形沿直线方向运动ꎬ而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发生改变ꎬ这种运动现象叫平移ꎮ图中的小朋友在拉风箱ꎬ拉风箱的动作是一种平移现象ꎮ拳头枪上拳头的推出也是一种平移现象ꎮ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ꎮ图中小朋友转竹蜻蜓和手推飞碟是旋转现象ꎮ规范解答风箱的拉动和拳头枪上拳头的推出都是平移现象ꎻ竹蜻蜓和手推飞碟的转动身的方向是否改变ꎬ平移的物体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ꎬ旋转的物体本身方向发生改变ꎮ(3) 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旋转现象ꎬ并记录下来ꎮ思路提示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辨别平移、旋转现象的要点是解题的关键ꎮ规范解答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ꎻ汽车在路上行驶ꎬ小朋友玩滑滑梯都是平移现象ꎻ车轮转动ꎬ旋转木马的运动都是旋转现象ꎮ有些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ꎬ又可以看作是某一个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ꎮ一、填空ꎮ1.长方形有( ) 条对称轴ꎬ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ꎮ2.物体在做平移或旋转运动时ꎬ它的( )、( ) 不变ꎮ3.(2018安徽省宣城市) 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是( ) 现象ꎬ钟面上时针运动属于( )现象ꎮ二、在轴对称图形的下面画“√”ꎬ并描出它的对称轴ꎮ( ) ( ) ( )( ) ( ) ( )三、是平移现象的画“√”ꎬ是旋转现象的画“○”ꎮ四、将四张长方形纸对折ꎬ再按下图剪一剪ꎬ打开后分别会是哪个图形? 请你连一连ꎮ五、哪条小鱼是由通过平移拼成的? 圈一圈ꎮ六、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与三角形A重合?画“☆”ꎮ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到三角形A所在的位置? 画“√”ꎮ( ) ( ) ( )健全人格:老当益壮ꎬ宁移白首之心ꎻ穷且益坚ꎬ不坠青云之志ꎮ143专题3统计考点整理方法技巧典例讲解统计在对数据进行调查时ꎬ可以采用举手、投票、起立等多种方式ꎬ填写统计表时ꎬ要把数据填在对应的表格里ꎮ例:调查你们班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的人数ꎬ并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ꎬ初步了解统计表解答:先调查记录数据ꎬ然后把统计的数据填在表格里ꎬ此题答案不唯一ꎮ例:下图是某地4月份的天气情况ꎬ用画学习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在用写“正”字法记录数据时ꎬ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ꎬ不要写多ꎬ也不要写少ꎮ“正”字的方法记录天气情况ꎮ144兴趣小组舞蹈绘画书法音乐人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下面是笑笑收集的几种树叶标本ꎮ(1) 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各种树叶的数量ꎮ树叶种类数量(2)( ) 标本数量最多ꎬ( ) 和( ) 一样多ꎮ(3) 最多的树叶标本比最少的多多少片?融汇考点:数据收集与整理ꎮ思路提示在数树叶的数量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ꎬ不要多数ꎬ也不要遗漏ꎮ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数量ꎬ每一片树叶写出“正”字的一笔ꎬ一个“正”字代表5片树叶ꎮ规范解答(1)树叶种类数量正正正正正(2)( ) 标本数量最多ꎬ( ) 和( ) 一样多ꎮ(3)10-6=4( 片) 口答:最多的树叶标本比最少的多4片ꎮ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ꎬ可以用写“正”字ꎬ打“√”ꎬ画“○”等方法ꎬ其中用写“正”字的方法最方便ꎮ一、下表是二年级二班用写“正”字的方法选举三好学生的情况ꎮ李想正正正庄飞扬正正盛仕王新聪正正正正刘洋正1.把记录的数据填入下表ꎮ三、下面是小华统计二(1) 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的情况ꎮ1.将整理的结果填在下表中ꎮ姓名李想庄飞扬盛仕王新聪刘洋数量最少ꎮ2. 最喜欢( ) 的人数最多ꎬ最喜欢3.如果只选三名同学ꎬ他们应是(( )的人数最少ꎮ) ꎮ二、下图是同学们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ꎬ据图回答问题ꎮ3.一共统计了多少人?四、下面是二(1) 班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情况(每人只能选一个):每格表示1人ꎮ1. 参加( ) 小组的人数最多ꎬ有( )人ꎮ2. 参加( ) 小组的人数最少ꎬ有( )人ꎮ3.如果每格代表2人ꎬ请把上图人数填入下表ꎮ课外小组音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体育小组人数146动物人数1.把上面的投票记录填入下表ꎮ2.根据统计结果ꎬ一共有( ) 名学生投了票ꎬ最喜欢( ) 节目的人数最多ꎮ3.在一节活动课上ꎬ老师准备播放一档节目给同学们观看ꎬ但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节目ꎬ聪明的你帮老师出出主意吧!。

除法的基本概念

除法的基本概念

除法的基本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除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

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到底什么是除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除法,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分配的方法。

比如说,你有10 个苹果,要平均分给 5 个小朋友,那么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呢?这就需要用到除法来计算。

除法的符号是“÷”,读作“除以”。

例如,10 ÷ 5 就表示把 10 平均分成 5 份。

在这个式子中,10 被称为被除数,5 被称为除数,而计算得出的结果 2 则被称为商。

为了更好地理解除法,我们先来看看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实际上,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3 × 5 = 15,那么 15 ÷ 5= 3,15 ÷ 3 = 5。

乘法是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结果,而除法则是反过来,知道总数和其中一份的数量,求能分成几份或者一份有多少。

再来说说除法的意义。

除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你去买东西,知道总价和单价,要算出能买多少个,这就要用到除法。

又比如,你要把一段路程平均分配在一定的时间内走完,计算每天需要走多少路程,也得用到除法。

除法运算也有一些规则。

当除数不能为 0 时,除法才有意义。

为什么呢?想象一下,如果要把东西平均分给 0 个人,这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如果 0 作除数,那么商可以是任何数,这样就无法得出唯一确定的结果。

在进行除法计算时,我们还会遇到有余数的情况。

比如 11 ÷ 3,商是 3,余数是 2。

余数就是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部分,它一定比除数小。

除法还有一种形式,叫做分数。

比如 10 ÷ 5 可以写成 10/5,约分后就是 2。

分数是除法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更方便地表示不能整除的情况。

我们再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感受一下除法。

假设你有 24 块巧克力,要平均分给 6 个朋友,那么 24 ÷ 6 = 4,每个朋友能得到 4 块巧克力。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

4.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运算,并检查计算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除法概念的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

难点: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检查计算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展示除法算式和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除法的概念,展示除法算式,并解释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除法算式,加深记忆。

3.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几个除法运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除法运算的过程。

4. 练习巩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检查答案。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除法运算。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除法现象,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的掌握。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的除法现象,以此评估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3. 通过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是否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

4.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八、拓展活动:1. 制作除法计算器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除法运算。

2. 举办除法知识竞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

二级下册数学课件除法的含义及读法∣人教新课标

二级下册数学课件除法的含义及读法∣人教新课标

除法算式:12÷4=3
以用除法表示。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 《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 “÷”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 均分的意思。
教学新知
(1)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 6)个。 除法算式: 12÷2=6
课后习题
5.分铅笔。
(1)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 6 )支。
12
2
6
课后习题
(2)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 3 )支。
12
4
3
(3)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 2 )支。
12
6
2
6.看图写出乘法和除法算式。
课后习题
5
3
15
15
3
5
【参考答案】5×3=15 15÷3=5。
课后习题
【讲评】本题是借助直观图,渗透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用 乘法口诀求商提供直观的表象。图中有3组苹果,每组5个,用乘法计算为 5×3=15;一共有15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的个数为:15÷3=5。
○○○ ○ ○
○○○ ○ ○
课后习题
(2)将12个☆,平均分成4份。
☆☆ ☆ ☆☆ ☆
☆☆ ☆ ☆☆ ☆
【讲评】此题是考查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形,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均 分的理解。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可以分到5个,所以每格里画5个○; 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可以分到3个,所以每格里画3个☆。
8
2
4
知识梳理
2.每个篮子放一样多,每个篮子可以放几个蘑菇?
【参考答案】10÷2=5(个)。 【讲解】“每个篮子放一样多”就是平均分的意思。把10个蘑菇平均 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来计算。列式为10÷2=5(个)。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含义》 说课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含义》 说课课件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除法,但他们 在前几课时学习了平均分,在理解的基础 上学习除法的含义。
三、说教法学法: 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 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 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 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 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 作用。本节课,我是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采取激趣 定标,自主学习,合作质疑,深入探究,反馈补缺,拓展提高。 1、 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 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 2、 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 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 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四、说教学环节:
《除法的含义》 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除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 下册第二单元第一部分的第四课时,“除法的初 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 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 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 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 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 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它是学生在学习了 “平均分”基础之上,理解除法的意义,是学生 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对于除法的认识,将直接 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通过“你知道吗”的板块设计介绍了第一个 使用“÷”的数学家,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史料 ,再通过小精灵的提示,突出“÷”所表示的平均 分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_1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_1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1)练习三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册第三章的除法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以及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以及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以及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除法算式卡片。

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袋苹果,告诉学生我要把这些苹果分给我的朋友们,每人分一个,问我需要分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我再告诉他们,如果我每人分两个苹果,我需要分几个苹果?这样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的作用。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翻开教材,阅读关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试着用除法算式表示刚才的实践情景。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们讨论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实践情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 例题讲解:我选取几个典型的除法算式,讲解算式的含义和如何计算。

5. 随堂练习:我出几道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

6. 作业布置:我布置几道除法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除法的基本概念2. 除法算式的构成3. 除法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除法算式表示下列实践情景:(1)我有12个糖果,我要分给我的4个朋友,每人分几个糖果?(2)我有8个饼干,我要分给我的2个朋友,每人分几个饼干?2. 答案:(1)12÷4=3,每人分3个糖果。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分成3份:18÷3=6
分成2份:18÷2=9
分成6份:18÷6=3
2、课本20页第一题
看除法算式,找同学起来读一读,及时发现错误。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并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学习除法,希望大家能够像今天一样表现出色!
板书设计:
生:每个盘子里放的都是3个。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引入除法
师:我们班小朋友真能干,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咱们能不能用一种方法来直接结算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种计算方法。(课件出示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生:12个。
师:那么我们就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分成了几份?
生:4份。
师:我们就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盘放几个?
生:3个。
师:最后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也就是:12÷4=3,这个除法算式就读作:12除以4等于3。(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1、做一做
各小组把18块饼干一次平均分成3份、2份、6份。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结果。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备课人
夏静如
多媒体课件
使用
教材分析:
例4用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接着,通过例5,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教学目标:
除法
例4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第一章:除法的引入1.1 目的: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1.2 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作用。

1.3 教学内容:1.3.1 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操作。

1.3.2 除法的符号:除号“÷”,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

1.3.3 除法的实际应用:平均分配物品、计算比例等。

1.4 练习题:1. 解释除法的含义。

2. 写出一个除法算式,并说明其含义。

第二章:除法的读写法2.1 目的: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读写方法,提高数学表达能力。

2.2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悉除法的读写法。

2.3 教学内容:2.3.1 除法的读法: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读法。

2.3.2 除法的写法: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写法。

2.3.3 除法算式的组成: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2.4 练习题:第三章:除法的性质3.1 目的:让学生了解除法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除法的性质。

3.3 教学内容:3.3.1 除法的交换律: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可以交换。

3.3.2 除法的结合律:除法中,多个数相除的顺序可以改变。

3.3.3 除法的分配律: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除以这两个数。

3.4 练习题:第四章:除法的计算方法4.1 目的: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2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悉除法的计算方法。

4.3 教学内容:4.3.1 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4.3.2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乘以10的整数倍,使其成为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4.3.3 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法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如连续除以两个数、除以0等。

4.4 练习题:第五章:除法的应用5.1 目的:让学生能够将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法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一、知识点解读1.除法的意义、读法及写法(理解识记)知识点: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已知总数和每份的个数,求分成的份数,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可以用除法计算,即总数÷每份的数量=分成的份数。

除法算式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写,“÷”是除号,读作“除以”。

教学要求:本知识点是从“按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的角度学习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在交流中明晰本知识点是“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然后教师引出除法算式,并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的含义、读写法并规范学生的读写法。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每个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平均分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2.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掌握运用)知识点: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

教学要求: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也可以画示意图连线分一分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交流来明晰此知识点要解决的是“按份数进行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然后再次引出除法算式、明确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并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知识拓展运用逆推法解决猜数问题。

例:()÷6=5 ()÷8=9方法:先根据除法的意义思考,已知总数平均分成a份,每份是b,要求总数是多少用份数乘每份的个数来计算。

多个例子验证后,可归纳出方法: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除数=被除数。

三、知识点训练基础训练1. 24÷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

2.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3. 12÷3=4读作(),其中12叫做(),3叫做(),4叫做()。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本节课是学生正式学习除法的开始,主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平均分的情况下,可以用除法表示。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并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除法的意义,并初步认识除号,学会读写除法算式等。

【教学目标】1、经历在具体情景中体会除法的含义,理解除法的含义。

2、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会读、写除法算式。

3、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2、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法与学法】1、教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完善对除法的初步认识。

2、学法:观察比较法,独立思考,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情境导入1、出示动画片《西游记》师徒四人照片,请同学们辨认。

2、你最喜欢谁?(孙悟空)3、今天啊,孙悟空遇到了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你们能帮帮他吗?4、能。

二、学——议——展——引1、出示8个桃子,孙悟空去天庭摘了8个仙桃,想要和师傅、八戒、沙师弟一起分享,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分才能让每个都满意。

你知道怎么分吗?2、生:平均分。

3、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桃进行平均。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展示多种分法,4、告诉同学们,将8个桃平均分给四个人。

每人分2个,这种分法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和每个数字的意义。

5、请同学观察69页例2的情景图,引导学生明确图意,指导学生用小棒代替摆一摆,并进行列式计算,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汇报。

6、明确除法各部分名称。

指名学生结合情景图说说算式各部分分别表示的意义。

三、练——巩固新知1、完成教材70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

2、完成教材70页“课堂活动”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例1:例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