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及其词学成就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自在,号菱湖,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
他是浙江嘉兴人,是浙西山水世家纳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平经历纳兰性德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纳兰容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对纳兰性德的文学才华有很大的影响。
他从小就对文学充满了热情,立志成为一名杰出的词人。
在求学时期,纳兰性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在国子监期间,他接触到了当时最新的文学思潮和先进的文化观念,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纳兰性德的学业并不顺利。
由于他的放纵和桀骜不驯,他常常逃课、游玩。
这导致他最终被学校开除,使他无法完成学业。
尽管如此,纳兰性德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文学艺术,并以其才华横溢的作品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
二、文学成就纳兰性德以其出色的词作而闻名于世。
他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词作描绘了人生百态,抒发了他自己的情感体验。
他善于运用比喻和意象,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纳兰性德的词作涉及各个方面的主题,既有对生活琐事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汪小菡《十七岁》中有这样的一句词:“目断魂消,累床纡缩到天明。
”这句词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纳兰性德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各种文学选本,并被后来的词人们广泛研究和传颂。
三、人生哲学纳兰性德的人生哲学可以概括为“活在当下”。
他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经历每一个情感的起伏。
他的词作中常常出现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这首词表达了对时光的流逝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他的人生哲学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人,并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与个人经历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与个人经历1. 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鹤亭,号张石山民,江南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他生活在康熙时期,是清代文人群体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位词人。
2. 纳兰性德的作品特点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浪漫主义色彩、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情感描述著称。
他的作品意境优美、含蓄隽永,常常描绘出一种悲凉忧伤、离愁别绪的氛围,给人以深沉而富有共鸣的感觉。
他对音乐与艺术的爱好也使得他在词歌方面具备了较高的造诣,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3. 纳兰性德个人经历纳兰性德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在家族早逝后由祖母抚养长大。
18岁时与堂弟纳兰容若一起应举人出仕,后来因得罪权贵而流落江南,开始以文学为生。
性德的一生充满了荒芜与沧桑,他多次遭受官场排挤和家族变故的打击,在此过程中饱尝世事无常之苦。
然而,这些挫折与困境也让他对悲欢离合、人生百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4. 纳兰性德的代表作品纳兰性德共创作了数百首词曲,留下了众多不朽的佳作。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有《长相思·山一程》、《浣溪沙·漠漠轻寒》等。
这些作品既能体现纳兰性德个人遭遇及情感体验,又具备普遍可感受到的哲思和艺术价值。
5. 对后世影响纳兰性德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以其独特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才华出众的词曲创作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开创了纳统派词风,成为清代中期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与思想对后来的文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以及个人经历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他的作品和探索他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清代文学和那个时代人们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
纳兰性德知识点总结
纳兰性德知识点总结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灵素,号南溪,清代诗人。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
他的诗作以清丽清新、婉约含蓄而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纳兰性德的生平事迹、诗歌特点、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生平事迹纳兰性德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颖好学,精通经史。
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很高修养的文人,对纳兰性德的文学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幼聪慧的纳兰性德很早就展现了出色的文学天赋,被誉为“神童”。
他十岁时就已精通《书经》、《三礼》、《诗经》等经典著作,被称为“小诗仙”。
在儿时,纳兰性德的家境颇为殷实,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的命运在十七岁时发生了改变。
其父逝世后,家庭陷入了经济困难。
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纳兰性德开始在海上贩运货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的苦难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在海上漂泊的生活中,纳兰性德曾多次遭受到各种挫折和磨难,但他却依然沉浸在诗歌创作之中。
他的诗作多描绘了寂寞、孤独、离别等主题,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怨和忧伤。
1685年,纳兰性德因病过世,年仅三十一岁。
然而,尽管他的一生短暂,却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学遗产,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文学宝藏。
二、诗歌特点纳兰性德的诗歌特点主要包括清丽清新、婉约含蓄、情感真挚等方面。
首先,纳兰性德的诗歌以清丽清新、鲜明的特点著称。
他的诗篇多以婉约含蓄的文字表达,擅长以淡泊的笔墨描绘出田园风光、山水景色等美好的自然景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洒脱。
其次,纳兰性德的诗歌情感真挚,能够表现出深沉的哀怨和忧伤。
他在诗作中多以离别、孤独、寂寞等主题为题材,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神思融入其中,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此外,纳兰性德的诗歌清丽婉约、含蓄而不失深沉,有时候表现出一种婉约之美。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营造出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唯美氛围。
纳兰性德与清代的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与清代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清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
而纳兰性德作为清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出色的作品而享誉世界。
本文将通过介绍纳兰性德的生平和他在清代文学中的成就,窥探这一时期文学的辉煌。
纳兰性德,字彦和,号纳兰山主,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文人,这使得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
而他的才华也在年少时期就显露无疑,他尤其擅长于写词,其作品通常以写婉约爱情为主题,充满哀怨和离愁。
纳兰性德的作品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他早年的南曲与后来的北曲。
南曲是指他在扬州时期创作的作品,受到了南方文化的熏陶,风格婉约清丽;而北曲则是指他在乾隆年间在北京创作的作品,风格更加豪放壮丽。
这两个阶段的作品都对清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纳兰性德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
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他能够通过几句字,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使读者感同身受。
他的作品韵律华丽,富有音乐性,而且用词优美,深得读者喜爱。
纳兰性德尤其擅长写爱情词,他的爱情词富有情感,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对于爱情的痛苦。
他的爱情词常常以离别为主题,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哀伤和离愁表达出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到了现代,仍然被人们传唱。
纳兰性德的作品还不局限于爱情,他也写了不少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的作品。
他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创作出了许多揭示人性弱点和社会阴暗面的诗词。
这些作品既具有思想性,又富有艺术性,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
纳兰性德是清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对于后来的文人影响深远。
他通过自己才华横溢的作品,为清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它不再局限于古典诗词的形式,而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他对于词的创作也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使得词在清代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
纳兰性德生平介绍
纳兰性德生平介绍纳兰性德生平介绍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纳兰性德生平介绍,希望大家喜欢!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
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为避太子讳始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他年少聪颖过人,工诗文、擅骑射,文武全才,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十二岁时参加了殿试,得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但他并没有如愿成为翰林院庶吉士,而是受到皇帝的赏识留在身边伴驾,授予三等侍卫官职,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在旁人眼里,这种“皇恩眷顾”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可纳兰性德的文人气质及其对汉文化的向往是与这种赳赳武夫的差事大相径庭的,本来就淡薄门第利禄的他并不以为然。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悦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纳兰性德及其词集
纳兰性德及其词集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大词人。
纳兰性德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
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
康熙十五年(1676)于二十二岁时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
其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
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与世长辞,葬于京西皂荚屯。
留有三子四女。
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其居渌水亭经常为他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无形中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
而且,这些多是其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
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词集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摘自《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西风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注释】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纳兰性德简介及其作品
纳兰性德简介及其作品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主要作品有《饮水词》《渌水亭杂识》等,收入《通志堂集》。
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而其家族纳喇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吉,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着锦的。
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国子监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干学。
纳兰性德4-主要成就
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张恨水的《春明外史》更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13]
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纳兰研究进入一个高潮。1997年8月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作品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纳兰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创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14] 承德有研究纳兰性德的纳兰性德研究所。
书法成就
纳兰性德手简真迹,被中国纳兰性德研究界奉为“国宝”,今藏上海图书馆。手简共三十六通。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被证实的纳兰性德手稿遗墨,价值极高。
有一幅对联,署名纳兰成德,应是改名之前所书。被专家认定为真迹,可能是纳兰容若唯一传世的大幅书法。
纳兰性德诗词作品壁纸 纳兰性德诗词作品壁纸 Nhomakorabea20张)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13]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诗词创作与情感体验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诗词创作与情感体验清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汇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
其中,纳兰性德是清代文坛上备受瞩目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生死离别的痛苦感受。
通过深入研究纳兰性德的诗词创作与情感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艺术世界,感受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柔情。
纳兰性德的生平与文学成就纳兰性德,字了仙,号悲鸿,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去世时年仅三十五岁。
他是纳兰容若的后人,家境贫寒,早年丧父,幼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尽管生活艰辛,纳兰性德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擅长诗词创作,作诗细腻感人,内涵丰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凉之情。
他参与了《纳兰词》的编纂工作,使纳兰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纳兰性德的情感体验与诗词创作1. 爱情的痛苦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常常充满了对爱情的痛苦的抒发。
他的诗中描绘了爱情的种种煎熬:离别的苦楚、相思的痛苦、爱人的背叛等等。
在他的《木兰花慢》中,他描述了一个女子为爱情付出一切的故事,以此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无奈与痛苦。
2. 世态炎凉的感受纳兰性德的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受。
他对于官场的腐败、人情的冷漠、利益的纷争深感无奈。
在他的《长相思·水榭闲晴后》中,他描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却感叹于人世间的无常与悲哀。
3. 生死离别的痛楚纳兰性德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离别和不幸。
他的诗词中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痛楚的感受。
他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其中写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这是纳兰性德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真实感受。
4. 人生的无常与虚幻纳兰性德的诗词中还透露出对人生无常与虚幻的思考。
他深知人世间一切皆是过眼云烟,物是人非。
在他的《虞美人·宿花庵闻笛》中写道:“谢公最少低,梁王不自持。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纳兰性德这首的题目是:《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记得词谱中似无此调,可能是纳兰自度曲。
纳兰情深词浅,然而却常有极直白动人的好句,象这里的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后面的所有句子,都变成了可有可无,几乎无法让人留下印象。
还有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有时候突然想起,觉得一句便可诉尽相思与悲凉,只是忘了出处,后来偶于他人文章里发现,原来是纳兰一首《浣溪沙》小令里的结句。
年少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和梦想,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山盟海誓的诺言,只剩下一个依稀的背影。
朋友是用来出卖的,情感是用来遗忘的,美丽是用来摧毁的,忠诚是用来背叛的……金甲的战神披着天边的彩霞在故事中定格成永恒的记忆,猜得中绚烂的开头,又有谁见到了那早已注定的结尾?初见,惊艳。
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纳兰性德《浣溪纱》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后改名性德;他出身满清贵族,是清初一位重要的词令家。
其词情真意切,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是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这首《浣溪纱》就是其中的一篇。
秋风萧瑟,天气肃杀。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纳兰夫妇伉俪情深,为爱妻的早逝而伤心的纳兰此时触景生情,又怎能不悲从中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在看北宋词人贺铸在丧妻后发出的感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人虽然相隔六、七个世纪,其情却是相通的。
浅谈纳兰性德词的独特艺术成就(DOC)
不是人间富贵花————浅谈纳兰性德词的独特艺术成就史安龙(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能教当时“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实在是耐人寻味。
他以其哀感顽艳的词风开创了清初词坛的特色,康熙帝亦曾亲笔题词“文苑词宗”。
笔者试图从其题材分类、独特的意象、极富个性的语言特征等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纳兰词,解析纳兰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
关键词:纳兰性德;词;艺术成就;哀感顽艳Not earth riches and honour flowersDiscusses the unique artistic achievements nalanxingde wordShi Anlong(Literature College,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China)Abstract: "Nature's eye Nalanxingde object's view, with nature's tongue was" romance "can call every word, as against Syria sing water worries several people know", it is intriguing. He has in its sense of the word wind were pioneered colourful characteristics of qing dynasty, Kangxi emperor of ci and was handwriting phrase "modern ci poetry" records. The author tries to from its theme classification, unique image,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extremely rich individual character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analysis on Syria word, analytical Abram the sensitivity and willful heart.Key words: Nalanxingde; Word;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Feeling obstinate colourful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纳兰性德诗歌研究
纳兰性德诗歌研究纳兰性德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情真意切、含蓄蕴藉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从纳兰性德的生平、诗歌风格和代表作品三个方面,对纳兰性德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
一、纳兰性德的生平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他自幼聪慧好学,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后任职于翰林院,为康熙皇帝的文学侍从。
纳兰性德才华横溢,不仅精通满、汉、蒙、藏、回等语言,还涉猎经史、诗词、佛学等多个领域。
二、纳兰性德的诗歌风格纳兰性德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婉约含蓄、情感真挚而著称。
他的诗歌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修辞,而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他善于捕捉瞬间的情感和意象,将之融入诗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
纳兰性德的诗歌受明代“公安派”和“竟陵派”的影响较大,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表现个性和率真。
同时,他的诗歌也受到清朝“神韵派”的影响,注重表现诗歌的“性灵”和“韵味”,强调诗歌的意境和神韵。
因此,纳兰性德的诗歌既具有明代诗歌的清新自然、真实感人的特点,又具有清代诗歌的含蓄蕴藉、意境深远的特点。
三、纳兰性德的代表作品纳兰性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饮水词》、《通志堂集》、《侧帽集》、《精选苏墨题词》、《南乡子·柳沟晓发》、《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等。
其中,《饮水词》是纳兰性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清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
《饮水词》中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含蓄蕴藉、情感真挚而著称于世。
其中,《长相思·山一程》是纳兰性德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该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词中“夜深千帐灯”一句,尤为后人所传诵。
总之,纳兰性德作为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清新脱俗、情真意切、含蓄蕴藉等特点。
他的代表作品《饮水词》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
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一、明末清初词坛。
(一)揭开清词帷幕—陈子龙。
1.推尊五代北宋,以“婉畅浓逸”为宗。
2.沧桑变后,《湘真词》抒复明之志和亡国哀思,突破纤柔靡曼。
(二)王夫之、屈大均、今释澹归等的遗民词。
1.王夫之。
(1)《船山鼓棹词》初、二集和《潇湘怨词》。
(2)以顺治八年分界:前期怆怀故国,宛转多思,如《满江红·新月》《忆秦娥·灯花》《昭君怨·咏柳》等,比兴寄托,寓意深邃;后期归隐衡阳,有《摸鱼儿》“潇湘小八景”8首,摹写河山,缅怀故国,激励斗志;康熙10年写“大八景”,表达志节。
(3)体兼骚、辨,不时突破音律的限制,多寄托,风格遒上。
2.屈大均。
(1)《道援堂词》,又称《骚屑》,豪健雄放。
(2)《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紫萸香慢·送雁》有辛词的气骨。
(3)《梦江南》《木兰花慢》感伤凄婉,饱含遗民亡国悲怀。
3.今释澹归。
(1)《彳扁行堂词》作于出家后,苍劲悲凉。
(2)喜稼轩、竹山韵,如《贺新郎·感旧次竹山兵后寓吴韵》等,但比辛弃疾、蒋捷词多苦涩味。
如《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
(3)《沁园春·题骷髅图》7首等联章叠韵,动辄数首或数十首,为雄放一派翘楚。
二、清初词坛代表: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纳兰性德;“京华三绝”。
(一)阳羡词宗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
1.学苏、辛,所作1800馀首,居古今词人之冠。
2.尊词体,以词并肩“经”“史”,摈弃“小道”和“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诗经》和白“新乐府”精神,拈大题目,写大意义,反映明末清初国事—“词史”。
(1)《夏初临·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尉迟杯·许月度新自金陵归,以〈青溪集〉示我感赋》等眷怀故国,悲悼明朝灭亡;(2)《贺新郎·纤夫词》《八声甘州·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等记赋役征丁、兵燹破坏之苦;(3)《南乡子·江南杂咏》《金浮图·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等写苛捐杂税、自然灾害,抒民生之哀,冲破“诗庄词媚”的畛域。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成就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成就纳兰性德是满清著名词人,又叫纳兰容若,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另外纳兰性德还被后世人称为满清第一词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就是他写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成就。
欢迎大家阅读!容若出生于清朝显赫世家,纳兰氏,母亲是爱新觉罗氏族人,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也是康熙朝的的大权臣,祖辈上的姑娘曾与努尔哈赤结亲,并且生下了开创了大清王朝的清太宗皇太极。
出生于显赫世家,容若自己也极为聪明,二十二岁就进士及第。
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时代,加上显赫的家世,容若的官途肯定能坦荡无比,可能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皇帝倚仗的臣子。
但事实上,纳兰容若的成就并不在政治方面,更多的是在文学方面。
他的词作,受当时人追捧,就算放到现在,也有许多人为他诗词里传达的感情而引起共鸣。
纳兰词现存348首,内容包括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等各个方面,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尽管有人认为,容若的词眼界并不高,但是也许是因为其自身经历,再加上他毫不掩饰的个人性情,诗缘情而旖旎还是出了许多的佳品的。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纳兰的.词,清新隽秀、哀感顽艳,的确与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风极为相近。
另外他还说,除了李煜,他的吃还受晏几道和《花间集》的影响。
出身显赫,却又有旁人难及的真性情,个人经历也令人感慨,写出佳作是容若自身才学,与自身情感最好的结合。
对于容若,世人评价很高。
况周颐说他: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
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
独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胜起衰之任。
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白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
更在《蕙风词话》称赞容若为国初第一词手。
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虽然没有在官途上,走上至高位,但是他的词作能在当时受人传唱,也是对其的肯定。
人物小传-纳兰性德
人物小传-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和散文家,被誉为“清代词坛第一才子”。
纳兰性德的词作以豪放清新、意境深远、婉约细腻而著称,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纳兰性德出生于湖北江陵,是纳兰容若的六世孙。
他自幼聪慧,文学天赋异禀。
在他14岁时,家族遭受清廷的打压,被迫从京城返回江陵。
此后,他的人生经历了诸多曲折离奇的经历,包括家族变故、个人挫折和情感纠葛。
纳兰性德被誉为“晚清文坛最后的才子”,他所创作的词作充满了痛苦和忧愁,揭示了他个人的创伤和愁绪。
他的词风独具魅力,纯熟运用了虚实模糊、意象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他对生活和人性的独到观察。
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抒发自我情感为特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无常的深切感受。
纳兰性德的作品清新中带有忧伤,细腻中带有豪放,以唯美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爱情、友情、人生、自然的思索与感悟。
他的词作着重描绘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意象的寓意,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启迪。
他的作品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词作以外,纳兰性德还广泛涉猎散文和其他文体的创作。
他的散文作品以细腻生动、婉约清新著称,成就非凡。
他的散文作品展现了他对生活琐事及小品文的独特观察和洞察力,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然而,纳兰性德的生命并不幸福顺遂。
他多次遭受挫折和磨难,家庭的不幸和自身的病魔,使他陷入了困境。
尽管他的一生经历了苦难和挫折的磨砺,但他的文学才华在痛苦中得到了提升和发展,他的作品也在这些磨难中更显珍贵。
纳兰性德的一生仅活到30岁,然而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艺术性,触动了人们对于爱情、人生、自然等永恒主题的思考。
他的文学成就和才华,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文化象征。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他善骑射,好读书,喜结名士。
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词,尤擅小令。
他推崇李煜词,有“清代李后主”之称,兼学花间词,其词风格婉丽清新,不事雕琢,颇多伤感情调。
这首小令就是一个典例。
纳兰性德之父明珠,字端范,历任兵部、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权倾朝野、声威显赫。
其母觉罗氏,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诰封一品夫人。
纳兰性德的一生,正是纳兰家族最为鼎盛之时。
纳兰性德22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
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后升为二等,再擢为一等。
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
他曾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屡受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
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
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
竖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
本篇即作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
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上片写行程之劳。
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
“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直写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
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路途的修远和行程的艰辛。
第三句“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
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
其实就是说,躯体越来越远离了故乡,而心灵却越来越趋向京师,越来越拴紧了故园。
“榆关”是指山海关,“那畔”即“那边”。
当我们读到这里,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
而词人因为留恋家园,却是频频回首,步履蹒跚,望断白山黑水而不见故园影踪。
纳兰性德诗词大师
情感表达
纳兰性德的情感世界丰富多样,包括对爱情的执着、对友情的珍视、对家国的忧思等。
纳兰性德对友情的珍视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如《金缕曲·赠梁汾》等,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思念,如《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等。
意境深远: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意境深远,常常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语言优美: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语言优美,用词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
01
《饮水词》:纳兰性德的代表作,收录了他大量的诗词作品
03
《长相思》: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怀想
02
《木兰花令》: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
04
纳兰性德的词作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谢谢
成长经历
纳兰性德出生于满族贵族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
17岁进入国子监学习,成绩优异
22岁中进士,进入翰林院
30岁担任康熙皇帝的侍卫,深得康熙赏识
31岁因病去世,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主要成就
01
纳兰性德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其词作被誉为“清代词坛之冠”。
03
纳兰性德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清代全才”。
04
《如梦令》: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反思
艺术价值
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词作品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诗词作品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纳兰性德诗歌鉴赏(文学社团文学欣赏)
黄泉若有双鱼寄。好知她、年来苦乐, 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 chóng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 薄命,再缘悭qiān 、剩月零风里。清泪尽, 纸灰起。
江城子⑴·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⑵ 北宋·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⑶,不思量⑷,自难忘。 千里孤坟⑸,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⑹, 尘满面,鬓如霜⑺。 夜来幽梦忽还乡⑻,小轩窗⑼,正梳妆。 相顾无言⑽,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⑾, 明月夜,短松冈⑿。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 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 亡词。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显赫身世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 —1685年),清朝著名 词人。满族,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 因为犯了太子保成名讳, 改名纳兰性德,后太子 改名胤礽yì nréng ,于 是名字改回成德,康熙 十五年中进士。其父是 康熙朝一品大臣武英殿 大学士纳兰明珠。
二、身世经历
纳兰性德出生豪门,但是他厌
倦仕途,使他对那种能够轻易得到
的东西不屑一顾,然而他对青梅竹
马的堂妹被选入宫以及妻子早亡而
不能长久的爱情,他却留恋不舍。 在康熙十四年(1685年)暮春,他 抱病和他的好友相聚,随后便一病
不起,七日后英年早逝,留给后人的
只有一部收录342首的词集《饮水
词》)。
妹(后来康熙皇帝的慧
妃)。两人从小是青梅竹
马。十五岁选秀入宫,康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熙十六年八月升为惠嫔。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 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 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四、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及其词学成就
纳兰性德
《饮水词》崇尚南唐二主,主情致,不事雕琢,反对模仿。
其词直抒胸臆,情致深婉,语言清新自然,历来为人称道。
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亦见工力。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长相思.山一程》《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均为传世名篇。
惜其词多写离别相思,哀怨过多,情调低沉。
纳兰词风格凄惋,可从他的平生遭际以及时代特点来探索其因。
他虽多写个人哀怨愁苦,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纳兰性德(1655~1685),满州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清初著名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出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年仅三十一岁。
自称:“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又说“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性德词学成就
纳兰词问世后,“家家争唱饮水词”
(曹寅语)这不仅因其词作“缠绵清婉,为当代冠”(郑振铎语),其思想的深沉,风格的清新,抒情状物的不落窠臼、别开生面,也是纳兰
词被人喜欢的重要原因。
纳兰论词提倡比兴,反对模仿。
故其词不尚雕琢,多能直抒胸臆。
其词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即便他的边塞词中,也难免缠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
《饮水词》崇尚南唐二主,主情致,不事雕琢,反对模仿。
其词直抒胸臆,情致深婉,语言清新自然,历来为人称道。
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亦见工力。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长相思.山一程》《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均为传世名篇。
惜其词多写离别相思,哀怨过多,情调低沉。
纳兰词风格凄惋,可从他的平生遭际以及时代特点来探索其因。
他虽多写个人哀怨愁苦,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纳兰性德(1655~1685),满州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清初著名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出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年仅三十一岁。
自称:“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又说“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性德词学成就
纳兰词问世后,“家家争唱饮水词”
(曹寅语)这不仅因其词作“缠绵清婉,为当代冠”(郑振铎语),其思想的深沉,风格的清新,抒情状物的不落窠臼、别开生面,也是纳兰
词被人喜欢的重要原因。
纳兰论词提倡比兴,反对模仿。
故其词不尚雕琢,多能直抒胸臆。
其词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即便他的边塞词中,也难免缠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