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之认识公文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一、公文的概念1、公文:公文是公司和二级单位在履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司规定,请示和报告问题,批复和部署工作,商洽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2、公文处理: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工作管理规定》,做到准确、及时、安全。
在公文处理中:公司总经理(党委)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主管公司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二级单位综合办公室负责本单位公文处理工作。
二、公文的作用1、领导和指导作用。
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都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
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
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和法规等,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
公文在传达某一方针政策,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讲清道理,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就增强了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4、联系知照作用。
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
因此,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5、依据凭证作用。
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
公文不仅仅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三、公文特点1、作者的法定性。
公文作者是法定的,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公文起草者,只是组织的代笔人。
2、读者的特定性。
公文读者具有特定性。
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特指的受文机关,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社会全体成员。
3、作用的权威性。
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对受文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性。
公文写作讲义(初稿)
行政公文写作讲义一、行政公文的概念和特点(一)行政公文的概念公文是在党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一是法定的作者行政公文是由法定的作者拟制和发布的。
所谓法定的作者,指的是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成立的能够行使职能的组织或单位。
有的行政公文以国家领导人或机关首长的名义发布,这并不代表个人,而仅仅是制发机关领导人行使自己职权的一种表现,行政公文所反映的也应是领导人所在机关或组织的集体意图。
二是严格的政策性行政公文的政策性是由其反映的内容决定的。
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都是以行政公文的形式下达,而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负有传达、贯彻、执行的责任。
各级行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行文时,必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以严格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是法定的权威性行政公文是由行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领导人,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制作和颁发的,其法定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家政权赋予发文机关或单位法定的地位和职权;二是国家从法律和行政措施上对行政公文的权威性给予可靠的保证,要求受文者的思想、行为受到文件的约束、规范,做到令行禁止;三是行政公文的内容的合法性,能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是体式的规范性行政公文是具有规定体式的公务文书,有严格的规范性。
这种规范性是公文的权威性和法定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文处理的客观需要。
如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就规定了统一的公文名称和体式。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9月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9704—1999)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进一步指出:“本标准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
其他机关公文可参照执行。
”行政公文写作必须严格按照这两个文件的规定执行。
二、行政公文的种类(一)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类1、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_写作指导_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第一章公文概述第一节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
第二节分类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知、通报等。
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
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
公文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
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
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但要“快中求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文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常规公文,也应随到随办,以提高办文效率。
公文按其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又称保密文件,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文件。
文件的密级越高,传达、阅办、保管的要求也越严。
第三节公文的行文关系一、行文关系,是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
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分为同一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同一系统的平级机关之间以及同一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同系统的机关、部门之间不相隶属关系。
行文关系是根据行文单位各处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
二、建立正确的行文关系,遵守必要的行文规则,有助于机关、部门、单位维护正常的领导和管理,避免行文混乱,防止“公文旅行”,克服文牍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一定的行文关系,规定和约束了公文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通称为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
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在具体行文中,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逐级、多级、越级、直达、直接等不同的行文方式。
公文知识与公文写作
公文知识与公文写作一、什么是公文1、指令性公文。
内容要明确,格式要规范,行政约束力极强,下级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主要文种有:命令、指令、指令性的通知、通告等。
2、指示性公文。
指导下级机关工作,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措施,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
主要文种有:指示、批复、通知、函等。
3、呈请性公文。
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求批准答复时使用的文件。
主要有报告、请示等。
4、决策性公文。
对于重大问题,重要事项作出决断性的结论和安排,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主要有决定和决议。
5、公布性公文。
向群众公布应当遵守的事项。
布告、公告、通告。
6、记录性公文。
会议纪要。
(二)按引文关系划分1、下行公文。
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所属机关发送的各种公文。
如命令、指令、指示和批复等。
2、上行公文。
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呈送的各类公文。
如请示、工作报告和上行函等。
3、平行公文。
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来往的文件。
如公函、通知等。
1、标题标题是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般由行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文件种类三部分组成。
如《国务院关于重组和加强农村工作的指示》。
从语法结构上看,公文标题是一个以文种为中心词,以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事由为限制成分的较为复杂的编正词组,其中事由部分一般是由介词“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
标题中不使用逗号,标题的最后也不加句号,仅在并例的词或词组中间加顿号或书名号。
另外按惯例,有些文种的标题结构只有两部分或一部分。
例如:《北京市二○○五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这个标题只有事由和文种两部分。
发文机关应是北京市教育局,后面的“简章”是文种,也就是章程。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这个标题只有发文机关和文种。
公告一般不标出事由。
再如法院的《布告》和机关内部事务性的《通知》,通常只标出文种。
为了醒目,使人从远处即可看到。
撰写公文标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标题应准确、扼要、明快地揭示出全文核心内容和主要目的。
对公文处理的认识
对公文处理的认识公文处理,听起来好像挺严肃、挺枯燥的事儿呢,但其实它就像一场精彩的游戏!它可不只是把文件传来传去那么简单,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想想看,每一份公文就像是一个小任务,我们得把它准确无误地接收、处理、传递。
这就好比我们在玩拼图游戏,每一块都要放对位置,才能呈现出完整的画面。
公文处理也是这样,每一个环节都要丝丝入扣,不能有半点马虎。
在接收公文时,我们得像个警惕的守门员,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错误或遗漏。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呀,得有一双火眼金睛才行!然后到了处理环节,我们又得变身成智慧的谋士,分析、研究,拿出最合适的方案和办法。
这多有意思呀,就像解一道复杂的谜题,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
而且,公文处理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儿,它需要团队的协作。
这就好像一场足球比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赢得比赛。
在公文处理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都要紧密配合,不能有丝毫的脱节。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但一旦做好了,那成就感可真是爆棚!公文的格式规范就像是建筑的框架,没有它,整个大楼都会摇摇欲坠。
我们得严格按照要求来,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这就像是走钢丝,必须小心翼翼,保持平衡。
公文的语言也得准确、简洁、明了,不能含糊其辞,不能有歧义。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得下一番功夫呢!公文处理的效率也至关重要呀!不能拖拖拉拉,得像火箭一样迅速。
要是一份紧急公文被耽误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得时刻保持紧张感,争分夺秒地处理好每一份公文。
总之,公文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它关系到整个单位的运转,关系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不能轻视它,不能马虎对待它。
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公文处理的“游戏”中取得胜利!这就是我对公文处理的认识,难道不是这样吗?。
认识 理解 把握 领会 之类的词语 公文
认识理解把握领会之类的词语公
文
在公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认识”、“理解”、“把握”和“领会”等词语,这些词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但在公文语境下,它们各自承载着特定的含义和重要性。
“认识”在公文中,通常指的是对某一事物或情况的基本了解和知晓。
这种了解可能并不深入,但足以让人对事物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在公文中,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基础。
“理解”则比“认识”更进一步,它要求我们对事物或情况有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在公文中,理解不仅仅是对事物表面的认知,更是对其本质、原因、影响等方面的全面把握。
只有深刻理解事物,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和有效的行动。
“把握”在公文中强调的是对事物或情况的掌控和驾驭能力。
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理解事物,还要能够准确地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在公文中,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领会”则是指对上级精神、政策、指示等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在公文中,领会不仅仅是对文字表面的理解,更是对其深层含义、精神实质、政策意图等方面的全面把握。
只有准确领会上级的意图,才能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认识”、“理解”、“把握”和“领会”等词语在公文撰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体现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更是我们做出决策、采取行动和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因此,在撰写公文时,我们应该准确使用这些词语,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公文归纳总结
公文归纳总结公文是指国家机关、组织或团体在行政和事务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正式书面文件。
它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和正式性等特点,起到记录、传达和决策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处理各类公文,因此需要对公文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文。
一、公文的种类及其特点公文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通知、公告、公函、报告、请示、批复等。
不同类型的公文具有不同的特点。
通知和公告主要用于向广大人员传达某一信息或宣布某一决定,具有一般性、宽泛性和公开性的特点;公函一般用于机构之间的书信往来,具有个性化和私密性的特点;报告主要用于向上级机构汇报工作情况或征求意见,具有具体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请示和批复常用于请示上级意见或回复下级请求,具有咨询性和回应性的特点。
二、公文的格式要求公文的格式是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设置和书写的,具体要求如下:1. 页眉:页眉中应包括机关名称或标志、文件标题、文件字号和页码等信息,其中文件字号是指文件的编号,用于公文的管理和归档。
2. 密级:公文应根据内容的保密程度划定密级,通常有绝密、机密、秘密和普通等级别。
3.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主题,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公文的内容。
4. 主送、抄送:公文应明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的名称和地址,便于公文的传递和阅知。
5. 正文:公文的正文应分段落,各段之间应空一行,段首应缩进两个字的空格。
正文应言简意赅,表达准确清晰。
6. 签名和日期:公文的最后一部分应列明发文机关、签发人和日期,以确认公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公文的归纳总结作为工作中的重要文书,公文的归纳总结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工作流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公文归纳总结的几个方面:1. 简洁明了:公文的归纳总结应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摘取公文的核心内容,突出重点,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总结。
2. 按类别归纳:根据公文的种类和内容,将其归纳总结到相应的类别中。
比如,可将通知类公文、报告类公文、请示类公文等分别归纳总结,以便于查阅和使用。
对公文写作的认识和体会
对公文写作的认识和体会公文写作是一种专业性强的写作形式,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公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下级单位和其他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并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公文写作要求严谨、规范,对文本的格式、内容、语言、风格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写作技能。
公文的格式要求严谨,一般包括文件题头、主送机关、附件、正文等。
其中,文件题头要求包括文件类型、机密级别、紧急程度、发文单位、文件编号等;主体部分一般包括类型、日期、标题、正文、落款等内容;而附件则是对正文的补充材料。
一个完整的公文格式不仅能够体现出发文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方便,更能够减少误读误解。
公文的内容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在公文的正文部分,要突出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具体的要求或命令,并在层层推进中遵循上级的指示和组织的决策,体现了公文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同时,公文还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合法用语、词汇,准确性、易读性、具有严密性等特点。
公文的内容不仅要求符合法律法规,还要注重实效,能够达到推动工作顺利进行的目的。
公文的语言要求简明明了,切忌使用生僻单词、夸张语句或文过饰非等不合适的用语。
公文中应使用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的用词,尽量采用常见的既定术语和常规语汇,突出逻辑和条理,力求表达清晰。
公文中还应注意语气问题,要避免使用过高或低沉的语气,让人觉得中规中矩,理性准确。
公文的风格要求稳健、庄重、朴实,体现出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和工作作风。
文风方面要遵循如实、准确、明确、简洁、规范的标准,力求表达尽量直接、尽量简洁,不必花哨,要以使听者明白了解、容易接受、不流于沉闷为基本原则。
同时,还需要注重文本的美感,采用准确精妙、生动晃动、富于形象的词汇、组成吸引读者的可读性强、有表现力和独特风格的文字形式和良好的审美风格。
总之,公文写作需要遵循严谨、规范、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原则,做到用语准确得体,行文条理分明,不失权威,不失实效,具有严肃性和审美性的要求。
公文概述
普通公文 1)对外公开:内容不涉密,对国内外发布, 如通过报刊发布的法律法规公告公报等 2)限国内公开:内容不涉密,但不宜向国 外发布,仅在国内公布。 3)内部 :仅限于组织内部知晓的公文 保密公文 1)绝密 2)机密 3)秘密
2.党政机关公文的概念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
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
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
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3.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文 主要指有关文件规定的、各级机关要规范 使用的文种。新《条例》规定党政机关使 用的15种主要文种是:决议、决定、命令 (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 要。这15种公文称为规范性公文,它们在版 面格式、传递方向、使用范围方面都有严 格规定。
5.暂行本
暂行本也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 殊形式,即暂时推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期 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暂行本常 用于发文机关因为因时间紧迫公文中的有 关内容可能存在不够具体周密等缺欠,不 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将予修订的情况下 实行的一种稿本。 暂行本的外形特征是在公文标题的文种之 前加注“暂行”字样,如《行政法规制定 程序暂行条例》。
注意 原《条例》党的系统,紧急公文分为特急、加急;《办法》特急和急件
4.按照办理时限划分:紧急公文
5.按照来源划分:
1)发文:本单位制作并对外发出的公文 2)收文:本单位收到的由外部单位制发的公文
从零开始学公文写作教材
从零开始学公文写作教材第一章:认识公文写作1.1 什么是公文写作公文写作是指以正式、规范的语言文字形式书写并用以传达公共事务或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命令、通报、奖惩、纪律、规章、制度等内容的书面表达方式。
1.2 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公文写作是管理和组织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规范的文字传达信息,体现组织的权力和决策,对维护组织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1.3 公文写作的特点公文写作具有严谨、规范、明确、简练等特点,要求表达清晰、内容准确、用词得体。
第二章: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2.1 公文写作的格式公文的格式包括标题、主送、抄送、密级、正文、起止时间、签署人等内容,每个部分有其固定的位置和格式要求。
2.2 公文写作的语言风格公文写作应遵循规范的语言风格,使用正式、客观、简练的用语,避免主观色彩和情绪化的表达。
2.3 公文写作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逻辑清晰、段落分明、行文流畅、重点突出等要素,通过良好的表达技巧提高公文的阅读效果和传达效果。
第三章:常见公文写作类型3.1 命令命令是公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类型,表达领导对下属的具体指令或要求,要求措辞严谨、态度坚决。
3.2 通知通知是向广大对象传达公共事务或事项的一种公文类型,要求内容准确、简练、具体。
3.3 请示请示是下属向领导提出疑问、请求或征求意见的公文类型,要求表述清晰、具体、有礼貌。
第四章:公文写作实例分析4.1 核发文件某单位要核发一份文件,内容包括事由、依据、意见等要素,分析如何合理安排文序,精准表达意图。
4.2 办公室通知某单位要发布一则办公室通知,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项等,分析如何掌握语言节奏,提高表达效果。
结语本教材从零开始,介绍了公文写作的基本概念、要素、技巧和常见类型,通过实例分析,帮助读者掌握公文写作的核心要点,提升写作水平。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规范的公文写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专业素养。
关于公文的几点认识
关于公文的几点认识(一)公文写作是件苦差事。
人生三大憋屈之事:挖菜窖(伸展不开)、蹲小号(孤独痛苦)、写材料(加班加点、熬夜点灯、绞尽脑汁)。
苦在难度大、要求高,甚至要求零差错,字、词、数字、标点都不能出错,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
(二)公文写作苦中有乐。
完成任务的轻松感,领导的认可,没有紧张的工作是不会有轻松感;创作精品的成就感,通过努力写了一篇好作品,得到同事的认同,领导的肯定,同时对指导全局工作有一定的作用,实现自身价值,有作用,有价值。
(三)公文写作主要是个实践问题:多实践、多练习,技巧和理论是必备的,但写作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提炼、去感悟、去总结写作的规律和感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多练笔,从背会到体会,只有在实践中的感悟才是最深刻的,切忌眼高手低。
公文写作是个“大题目”。
各种公文都会写。
公文有很多种类,要成为公文写作的多面手,不能既有强项,也有短板,不能只会写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公文,该走的程序都要走。
公文写作和处理比较复杂,要注重公文写作的程序,这是为了保障公文质量而设立的。
该领导审核的要领导审核,该会签的要会签,尤其是涉及其他部门的公文,一定要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达成一致意见,履行会签手续,不能写后就不管了。
(四)公文写作是机关公务员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公务员首先要做到能说会写,这是一项基本能力。
否则你就是不称职的,更谈不上是优秀的。
不论是参加会议,还是向上级汇报,还是传达上级指示,还是下基层调研,都需要这种能力。
(五)公文写作是公务员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
反应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写好一篇公文需要很强文字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业务知识、理论功底、政策水平,概括提炼能力,缺少哪一方面的能力,在公文中都能体现出来。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将自己培养成公文写作的专家型人才,成为“大笔杆子”。
(六)公文写作是公务员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和成长进步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公文
什么是公文一、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文文书,又称文件。
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记载工作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这一基本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这些机关或组织都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有关的章程、条例建立起来的,是具有法定地位的。
这种法定的地位赋予了这些机关与组织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办理公文的权力。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具有法定地位的机关、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有自己主管的事务与办事意图它们在行使法定职权和实施有效管理的公务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体现自身意志的文字材料。
这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
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之点。
公文的法定效力是由公文形成者的法定地位所决定的。
公文的规范化格式,不仅增强了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也方便了公文的处理。
4、公文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处理政务、办理事务的重要工具。
任何一个机关、组织在日常的工作活动中都需要通过公文这一工具来表达意图,处理公务,实施管理。
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则使用“报告”;向下级布置工作,则使用“指示”或“通知”;向有关单位联系公务,则使用“函”;记载会议议决事项,则使用“决议”或“会议纪要”等。
二、公文的产生与发展公文,或称文书、文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它是伴随着阶级、国家、文字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生产的继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中都要凭借文书这一工具来进行彼此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衣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对公文的认识和理解
对公文的认识和理解说起公文,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些正式得不得了,字斟句酌的文件,对吧?但其实,公文这东西,它就像咱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封封“特殊信件”,只不过这信啊,它得讲究规矩,得按套路出牌。
今儿咱们就来聊聊我对公文的那点认识和理解,用大白话,不带那些个高大上的词儿。
首先,公文得有个“范儿”,那就是——正式而不失温度。
你瞅瞅那些公文,开头总是“尊敬的XXX”,结尾还得来个“此致,敬礼”,这就像咱们跟人打招呼,得先说声“您好”,完了还得说声“谢谢”或者“再见”,礼多人不怪嘛。
但这里的“正式”,不是说要板着脸孔,而是说用词得准确,语气得恰当,不能随便扯些家长里短,得围绕工作来谈。
接下来,咱们说说公文的结构,它就像是搭积木,一块块得拼起来,得有逻辑,有条理。
一般来说,公文分那么几个部分:开头、正文、结尾,跟咱们写作文似的。
开头得简明扼要,说清楚为啥要写这封信,比如是通知个啥事儿,还是请求个啥帮助;正文呢,就是“干货”了,得把事儿说清楚,说透彻,条理清晰,让人一看就明白;结尾呢,就是收个尾,表表态,或者提个希望啥的。
在写正文的时候,咱们得注意啊,别整那些个云山雾罩的,得让人家能听懂。
比如说,你别上来就是一堆专业术语,搞得人家云里雾里的,得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清楚。
还有啊,公文里经常得引用政策啊、规定啊啥的,这时候你就得像个“翻译官”,把那些个文件上的话,翻译成大伙儿都能听懂的大白话。
另外啊,公文还得注意个“度”的问题。
啥是“度”呢?就是分寸感。
你不能太随便了,把公文写成聊天记录;但也不能太死板了,搞得跟机器人说话似的。
你得在正式和亲切之间找个平衡点,让人家看了你的公文,既觉得你是认真的,又觉得你是个有温度的人。
说到这啊,我还想起个事儿。
有次我看到一份公文,里头写了好多“务必”、“严禁”之类的词儿,看得我头都大了。
我就想啊,这公文是写给人看的,不是写给机器看的,你得让人家愿意看下去才行啊。
所以啊,咱们在写公文的时候,也得考虑读者的感受,尽量用些温和点的词儿,别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什么是公文?自古以来,定义甚多,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取其共识,公文是公务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公府所作之文,是公事所用之文。
换言之,公文是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
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国家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
认识公文的内涵、特点是写好公文的先决条件。
公文是政治的产物,是政治的“晴雨表”。
在各类文体中,公文是与政治因素关联最为直接、最为紧密的文体。
第一节公文的含义一、公文的含义公文属于科学文章中的应用文体。
应用文是非常庞大的文章类群。
私人信件、留条一类的短文,都属于应用文,而公文则是应用文中具有特殊规范的一种。
从把握公文的本质,并从确定公文在应用文中的类别以及辨别公文自身种类等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公文进行准确的定义。
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用来办理公务、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
公文办理公务,就是以文字的形式实施管理。
公务还包括内务和外务,即内部管理和处理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
公务还分为政务和事务,政务是社会组织领导所主管组织的人员安排和组织发展的大事;事务是社会组织全体成员从事的业务性、日常性的工作。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条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由此可见,公文是办理公务的工具,工具性是公文的本质属性。
二、公文的分类1. 按公文的行文关系划分下行文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下属机关发送的公文。
这类公文一般包括命令、决定、决议、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和意见(下行)。
上行文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
例如请示、报告、意见(上行)。
平行文平行文是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往来的公文。
对公文写作的认识和体会
对公文写作的认识和体会一、公文对事业发展和个人进步十分重要,我们应高度重视大家知道,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的的重要工具。
它的权威性强。
集中体现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意志,一旦发布实施就必须执行。
它的用途广,广义的公文,不仅包括中办《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15个文种,还包括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
作为一个单位来讲,工作中使用频率相当高。
比如请求上级解决问题,要写请示;向上级汇报工作,要写报告;开会,要写讲话稿;安排部署工作,要发通知;与平行单位商洽工作,要写公函,等等。
它的作用大。
对一个国家、政党和单位、团体来讲,其公文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国历来就有“武将打江山,文官治天下”之说。
毛泽东同志讲:中国革命一手靠枪杆子,一手靠笔杆子。
如果一个单位制发的公文质量不高,就会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
今年年初,海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文要求海南立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行拆除停车标志牌,本来要求2010年1月10日前拆除,文中却误写成2009年1月10日,时间倒回了一年前,致使公文无法执行,引发网上热议,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对领导者来讲,公文处理能力是履职必备的能力之一,是增强领导魅力的有效手段,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和自身形象。
俗话说:干得好还须讲的好。
从上到下,普遍认为“不重视公文写作的领导,是不高明甚至是不称职的领导”。
领导者文笔好、口才好,往往容易上级领导的重视和下属的共鸣,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对公文制发者来讲,公文写作是最能历练人的工作之一,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智力劳动,是一个人思想、观点、知识、修养、能力、技巧等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
从事公文处理工作的同志,接受的信息量大、参加的上层活动多、与领导的思路贴得近,这对个人素质提升、成长进步大有好处。
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作用(一)发布政令,传达决策。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家的各项政令、法规、决定,各级各类机关的决策意图,需要发布开来、推行下去,报告上来、传递出去,这就要借助公文,通过公文运行渠道来实现。
从发布最高一级机关制订的大政方针,到传递最低一级机关的报告、请示,无不依靠公文这个工具。
(二)指导、推动工作。
由于公文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特殊文体,各级机关运用公文手段来推行决策意图。
领导机关用它来组织和指导各系统、部门、地区的具体工作;下级机关用它来汇报情况或求得批准支持,以开展工作。
公文是推动行政机关工作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三)工作依据,检查凭证。
依据和凭证作用是公文的基本作用。
上级依据上报的公文审批、答复、决定;下级依据下发的公文开展工作。
离开了公文,工作便失去了依据,必然各行其是。
上级的决策是否正确,下级情况反映是否属实,公文是最好的凭证。
工作开展后,评价其效绩,也要以公文为检查凭据。
(四)沟通信息,联系公务。
各机关在公务活动中,用公文与上下左右的机关进行联系,相互告知情况、交换情报、交流思想、接洽工作、协调工作。
随着公文在其间的往复运行,整个机关系统由此联成一体,使各项工作能高效率、有秩序地开展起来。
(五)宣传教育,统一思想。
公文不仅要传达决策意图、布置任务,还要解释原因、说明情况,让人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思想上弄清问题,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公文的宣传教育作用,可以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目标,统一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提高工作的自觉性。
三、公文的特点(一)鲜明的政治内容。
公文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运行于我国各机关的公文,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的利益。
公文处理基本知识
眉首格式:发文机关标识、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 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公文份数序号。
主体格式: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 印章。 版记格式: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33
(三)公文格式规范注意问题
1.会议纪要格式的特点
眉首:字号酌定、制发单位、成文日期;
正文:无主送单位、不落款、不加盖印章。
2.标题要简明扼要并准确反映公文的主题内容。 3.标题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40
4.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特殊情况:
(1)标题中出现缩略语以及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时,用引号(缩略 点)。如:《×××关于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活动情况的报告》、 《关于积极配合‚3.15”活动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 (2)公文标题中某一部分需要注释或者说明时,用括号。如:《关 于印发<××××××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 (3)公文标题中出现书名、报刊名时,用书名号。如:《关于做好 <××××杂志>征订发行工作的通知》。 (4)公文标题中出现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如:《关于 ×××、×××职务任免的通知》。
38
有序:可按照时间顺序,或按照逻辑顺序, 或由总到分,或由原因到结果,切忌交织揉 杂,混乱不清。 连贯:思路畅通、前后衔接、语意连贯,防 止语意断止、跳跃、甚至对立。 区别:相同的意思要加以集中,不同的意思 要加以区分,界限清楚,避免混淆不清。
39
标题拟写中的注意问题
1.标题的三要素—发文机关、内容、文种。
(2)公文格式前后要统一。
(3)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的规范写法,第一 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 三层为“1.”;第四层为“(1)”。
36
公文写作方法谈(通透解读)
公文写作方法谈(通透解读)一、公文及公文写作特点(一)什么是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明确,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简单和宽泛地讲,公文就是公务活动中需要以文字和书面形式记录和运转并发挥应有作用的文稿。
(二)公文的种类。
现行的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目前机关内部办公常用的有6种:意见、通知、报告、请示、函、纪要。
除了规范的文种以外,机关经常遇到的公文还有:情况报告、工作总结、领导讲话、会议发言、工作汇报、典型材料、调研报告、工作素材、会议须知、活动方案、接待安排、内部通知、述职报告、个人总结、规章制度等。
无论是规范性公文还是内部文稿,都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要求。
(三)公文的特点。
1.广泛性,基本涉及每项工作、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位工作人员;2.规范性,有明确的格式和起草、管理要求,有专门的部门和单位负责管理;3.作用性,每篇公文都会起到特定的效力,有的还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4.时效性,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过早或过迟都有可能影响效力;5.思想性,体现一个单位、群体和个人的执政理念、思想水平、思维方式、办事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简单地说就是:想明白,搞清楚,写准确,求简练。
二、公文的十个要素办文、办事是机关工作的两大内容,两者既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
写作的人常说,文以事立,说的是写文如果没有实事,或者事说得不清楚,文稿就会发虚发飘,就会空,就不能称之为一篇好文章。
其实办文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办事,办文有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办事,把事说清楚了,文自然也就写得不会太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何谓公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二条指出:“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条指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含义: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行政机关用于行政管理。
性质:具有特定效力或者法定效力。
特征:具有规范格式或者规范体式。
一般文章“定体则无,大体需有。
”二、公文的作用明法:法律用“公告”明世。
传令:方针、政策、工作原则等需用指示、决定、通知等来传达。
请求指示、批复:请示报告制度。
下级机关、单位开展工作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请示后在以批复行事。
主要有请示、报告、批复等文种。
商洽、支持:“一方有事,八方支持。
”公文中的“函”就像一条纽带,把机关、单位之间联系起来,商洽、交流,相互支持。
教育、警示:表彰通报、批评通报等就发挥这一作用。
三、公文的分类按公文的地位:法定公文、非法定公文。
法定公文:党和国家通过公文管理的有关法规确立的公文。
党政公文十七类十八种:命令(令)、指示、决定、议案、通知、函、请示、报告、批复、通报、通告、公告、会议纪要、意见、公报、决议、条例、规定。
其中“意见、公报、决议、条例、规定”为党的公文所独有;“命令(令)、议案、通告与公告”为行政公文所独有。
非法定公文:为处理各种政务活动而使用的政务信息文体。
主要有简报、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等。
按行文方向:上行、下行、平行、通行公务文书。
上行:请示、报告;下行:命令(令)、指示、决定、通知、批复、通报、会议纪要、意见、决议等;平行:函;通行:通告、公告、公报。
按性质:指挥类、请求类、知照类、规范类指挥类:命令(令)、指示、决定、批复、通知、决议、意见等;请求类:请示和函;知照类:报告、通报、公告、通告、会议纪要等;规范类:通告、条例、规定等。
按行文关系:内部公文、对外公文、收入公文、公布公文。
按内容繁简:单一公文、综合公文。
按送达和办理时间要求:特急、紧急、常规。
按机密程度:绝密、机密、秘密、普通。
四、公文写作的要求公文写作原则实事求是、准确合实、可行有效、简练规范。
“随事立体、贵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育则辞妨”。
五、公文的行文规则下行文一要选准文种:命令(令)、指示、决定、通知、批复、通报、会议纪要、意见、决议等;二是一般只发直属下级,有时也可扩大到所属各级。
三是公布性公文,一般不需另外行文。
四是向下级单位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五是对下属受双重领导的单位,一个上级机关向这种单位下行批复、专门性的决定、通知时,应视需要,抄送它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六是上级机关不可与下级机关联合向下级行文。
七是本机关单位的党组(机关党委)不能向下一级机关单位的党组(机关党委)直接行文,更不能向下一级行政机关行文,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八是职能范围的事情,不要报请上级机关批转行文。
九是在政府部门党组撤消后,党的领导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向同级或下级政府部门行文。
十是单位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的事情,一律不得各自向下级行文。
上行文一要选准文种。
请示、报告。
二是机关单位之间一般不能越级行文。
情况特殊、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遭致损失的,可以越级行文,但同时必须抄报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三是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单位;如需其他机关的上级机关单位阅知,可以抄送。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单位向上级单位行文,应当写明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由主送单位负责答复其请求事项。
四是党政机关不能交叉上行请示、报告性公文。
五是党委各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请示问题。
六是一头请示。
请示主送的单位一般只能有一个。
七是一文一事。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应当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也有类似要求。
八是不送个人。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除特殊情况外,请示应当送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按规定程序处理,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九是不得抄送。
上行请示,不要同时抄送同级或下级机关。
十是凡属本机关职权范围内可以解决或者与其他部门协商可以解决的事项,不要请示上级机关。
平行文一要选准文种。
函、周知性的通知、议案等。
二是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及其部门与党委、军队机关及其部门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以联合行文。
同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之间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三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
四是平行文在写法上要态度谦和,多用商量的口气,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用指示性口吻。
通行文一要选准文种。
通告、公告、公报。
二是行文语言要规范,不要过多描述,语体要相对严格周详。
三是多用条文化写法,条目之间必须按性质归类界定清楚。
表述一般先正后反。
六、公文的结构公文结构主要要求:有头有尾有中段——要完整。
如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总结,在结构的安排上必须写清基本情况、成绩经验、问题教训、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否则该总结就不全面。
一个请示,则必须写清请示事项、请示缘由、请示意见等。
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位置——要合理。
要有一股生气贯穿于整体——要整一。
开头和结尾公文的开头与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讲究“进门向壁,曲径通幽”;公文则要“开门见山,下笔入题,起句发意”。
公文常见的开头形式有:概括式:以简洁的语言介绍主要情况,表达基本内容,扣好全文帽子。
这种方法在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简报、报告、通报等文体中较常见。
目的式:一开头就表明行文的目的。
多用于知照类公文,常用“为了…..”“为……..”等句型引用。
根据式:主要体现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常用“根据”、“遵照”、“按照”等词语领起下文。
因由式:开宗明义,一开头直接阐明行文的原因,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语领起下文。
表态式:开头就对文件提出看法和要求,表明态度。
多用于批复、复函等公文。
结论式:一开头就提出结论性意见,再在下文具体解释、说明。
这种形式在指示、决定、决议中经常使用。
公文结尾形式主要有:惯用式:如“特此通知”、“盼复”、“特此函复”等。
请求式:在行文主体结束后,向有关机关、部门提出请求。
希望号召式:在行文主体提出希望、号召,如“希遵照执行”、“希认真办理”等。
概括式:以简洁的文字、扼要地对公文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作高度概括,便于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公文的主旨。
常在决定、通报、总结、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体使用。
自然式:意尽言止。
七、公文写作格式格式组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时间等部分组成。
”除此之外,像文件份数号码、印发份数、翻印机关、翻印时间、翻印份数等也是公文格式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眉首眉首俗称文头部分,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文件份数顺序号,此外还有间隔线。
公文主体标题标题是公文核心内容的概况。
标题一般均含有发文机关、事由(主要内容)和文种。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并准确标明公文的种类。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也规定:“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发文字号下方。
”主送机关主送机关:发文对象。
常见错误:党政不分、多头请示、越级主送、主送个人。
正文正文是公文内容的主体。
其逻辑结构为缘起、展开、收束。
公文附件附件是正文的附属材料。
印章印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是公文的法律依据,是行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加盖印章。
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也规定:“除会议纪要和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公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
”正确的盖印方法是:骑年压月,上大下小。
成文时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成文日期,一般署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日期;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特殊情况署印发日期。
”综上情况,成文时间的标准主要是:一般以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凡属会议通过的文件,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凡属一般例行的公文,如请示、批复、函等,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一个机关领导人签署的日期为准;电报,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重要的法规性文件,除表明会议通过的时间外,还应注明文件生效的时间。
附注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开始出现。
是对公文正文的“注释”。
文尾文尾,政府文件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栏、印发日期、份数等项;党的公文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栏、印制版记;函件只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份数等项,不注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会议纪要一般包括主题词和分送机关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