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印欣赏课《阳光下的孩子》教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阳光下的孩子|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阳光下的孩子》,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的优美,提高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与理解。
2.提升音乐表现力:运用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训练,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提高音乐表现力。
3.增强音乐创作能力:分组创编简谱小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音乐创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阳光下的孩子》这一章节。在教授简谱知识,特别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节奏的感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同学能够迅速掌握,而有的同学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阳光下的快乐情感的思考,同学们的回答充满童真和想象力,为课堂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可能是因为理论讲解较为枯燥。今后,我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比如运用生动的比喻、互动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组合节奏。
3.歌曲鉴赏:《童年》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美好童年。
-了解歌曲的曲风及创作背景。
4.课堂实践:分组合作,创编简谱小曲
-运用所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小组合作创作小曲。
-展示作品,互相学习、交流、评价。
5.音乐游戏:音符接力
-强化对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认识,提高音乐节奏感。
-在创作实践中,难点在于如何将所学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简谱创作中,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模板或起始音符,帮助学生开始创作。
-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或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体验歌曲,从而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方案】聆听 阳光下的孩子 示范教案
《阳光下的孩子》教学方案教材解析《阳光下的孩子》是由张名河作词,晓丹作曲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朝气蓬勃的音调,欢快的情绪,描述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地成长。
第一部分,歌词为衬词“啦”,节奏紧凑,旋律跳跃,活跃而明朗地表现了孩子们愉快的心情。
第二部分,旋律出现新的元素,节奏变得舒展,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并以叙述性的口吻,浪漫的歌词,歌唱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
第三部分,以合唱的形式,富有动力的旋律,抒发了孩子们幸福欢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阳光下的孩子》欢快的情绪,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知道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并能跟着音乐哼唱。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知道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并能跟着音乐哼唱。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阳光下的孩子》音乐文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在听音乐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看着歌词,请你猜猜歌曲的名字。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二、欣赏乐曲1.初听乐曲,回答问题。
(1)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歌曲的情绪了,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2)你猜到歌名了吗?和同学说说你想到的名字。
下面跟着老师一起在歌词中找答案吧!2.揭示课题。
歌词中“阳光下的孩子”出现的最多,原来是在歌唱阳光下的孩子,当然也包括我们音乐课上的每一个同学。
猜到了吗?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歌曲就是《阳光下的孩子》。
3.单独欣赏副歌部分。
(1)请同学们聆听音乐的副歌部分,说一说这四句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一、三乐句相同,二、四乐句的开始相同,结尾不同)(2)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钢琴,单独唱一唱。
4.完整聆听。
下面我们再完整欣赏这首歌曲,感受阳光下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吧。
5.演唱形式。
(1)介绍领唱、合唱这首歌曲用了领唱、合唱两种形式,领唱就是少数人唱,比如一个、两个,合唱就是多人唱,而且他们唱的旋律不同,但是配合在一起很和谐的声音。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7《阳光下的孩子》教案
教学过程
三、拓展表现
1、表现(用领唱、齐唱演唱《乃哟乃》)
师:下面我们来试试用领唱和齐唱来演唱《乃哟乃》土家族小朋友的快乐吧!
2、回顾知识
3、师生再见,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阳光下的孩子》中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以节奏为契机,舞蹈为主线,让孩子们在感知节奏的同时,加以律动体验。在乐曲中、在律动中,孩子们的的节奏感得到锻炼。进而分段聆听,感知各段的情绪的不同。在课的最后加入乐器创编,学生在充分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对于乐曲节奏一基本掌握,他们能在乐曲中提炼或插入合适的节奏,让乐曲润色,让自己的乐感得到创作上的提升。
课题
《阳光下的孩子》
课时
4
总课时数
第二课
学
情
分
析
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短暂,兴趣转移快。对于合唱、领唱、齐唱的知识,在第一课《夏天的阳光》已有渗透。在本课应让孩子落实。
教
学
目
标Hale Waihona Puke 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在聆听、演唱、律动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听辨领唱、合唱、齐唱三种演唱形式。
师:同学们,这段欢快的旋律,你们想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
(3)聆听歌曲第三部分(辨别演唱形式)
师:同学们,我们安静地听听音乐的第三部分,告诉我这部分歌曲的演唱形式?
(4)介绍合唱、齐唱、领唱的知识
(5)律动感受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拍手;第二部分即兴动作自由表现;第三部分随音乐节拍摇摆身体。)
创编与活动
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充分发挥了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互动
1、初听歌曲《阳光下的孩子》体会情绪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阳光下的孩子》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轻快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展现了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情景,体现了童年的美好和幸福。
歌曲共四句,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听觉和模仿能力,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阳光下的孩子》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歌曲的欢快和美好。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使他们能够自信地演唱歌曲。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学生歌唱技巧和表现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阳光、快乐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好。
2.模仿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歌曲《阳光下的孩子》的旋律和歌词。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课件。
3.乐器:准备吉他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4.教学道具:准备阳光、孩子等道具,营造教学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阳光下的孩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好。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阳光下的孩子》的课件,让学生跟随课件一起学唱歌曲。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阳光下的孩子》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简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快速识别音符、休止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简谱识读练习。这个练习将帮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练习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阳光下的孩子》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阳光下的孩子》人音版(简谱)(2023秋):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阳光下的孩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唱歌曲《阳光下的孩子》,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学习歌曲中的简谱知识,如音高、音长、休止符等,并能正确识别和演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阳光下的孩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阳光下玩耍时,有没有感觉到快乐和自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快乐与自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简谱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在教授音高、音长和节奏时,有些同学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演唱时出现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简谱。
其次,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依赖性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足,导致在讨论和实践中缺乏自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阳光下的孩子教案
阳光下的孩子教案教案:阳光下的孩子一、教学目标:1.认识字词:阳光、孩子。
2.了解阳光的作用和孩子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认识字词:阳光、孩子。
2.理解阳光对孩子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一些高光照射下的快乐孩子的场景,引发学生对阳光和孩子的思考,准备开始新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字词“阳光”和“孩子”,读一遍,让学生跟读。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对阳光和孩子的理解。
3.讨论(15分钟)教师提问:“阳光对孩子来说有什么作用呢?”“孩子有哪些特点呢?”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在一定时间后向全班汇报。
4.拓展(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阳光对孩子的不同作用,如:阳光给孩子带来温暖、阳光让孩子 happy 等。
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阳光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以及孩子在阳光下做了什么?5.归纳(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讨论内容,教师归纳总结阳光对孩子的作用和孩子的特点,在黑板上进行归纳总结。
6.巩固(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关于阳光和孩子的小故事,让学生合作阅读,并回答相应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通过展示自己准备的图片、图片下的字词、搭配与阳光和孩子相关的句子并进行解释,激发学生对阳光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7.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快乐面对阳光的照射。
五、板书设计:阳光下的孩子一、认识字词:阳光、孩子。
二、阳光的作用:1.给孩子带来温暖。
2.让孩子快乐。
三、孩子的特点:1.活泼好动。
2.单纯快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呈现字词、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阳光的作用和孩子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
通过小组合作、图片展示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是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字词的字形和音形的关系认识不深,需要进一步进行单词教学和巩固,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音乐《阳光下的孩子》优质课教学设计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二课幸福的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彝家娃娃真幸福》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教材分析:歌曲《阳光下的孩子》《阳光下的孩子》是由张名河作词,晓丹作曲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朝气蓬勃的音调,欢快的情绪,描述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德孩子,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地成长。
第一部分,歌词为衬词“啦”节奏紧凑,旋律跳跃,活跃而明朗地表现了孩子们愉快的心情。
第二部分,旋律出现新的元素,节奏变得舒展,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并以叙述性的口吻,浪漫的歌词,歌唱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
第三部分,以合唱的形式,富有动力的旋律,抒发了孩子们幸福欢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能加入带有“XX X”的多种动作表演歌曲。
2.能用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3.感受《阳光下的孩子》的音乐情绪,能听辨出歌曲中的领唱与合唱,并能够用动作表现。
教学重难点:1.能用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2.听辨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中的领唱与合唱。
学情分析:在一年级的聆听学习中,学生已接触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初步了解了独唱、齐唱和合唱三种演唱形式,齐唱和合唱还需要强化听辨。
重点关注:聆听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意图:运用彝族舞蹈动作律动导入,复习旧知识,并再次感受彝族音乐风格。
)师:孩子们好!让我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进教室。
师播放《快乐的罗嗦》音乐,做彝族舞蹈动作带领学生律动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设计意图:用独唱、领唱、齐唱多种演唱形式的演唱来复习巩固歌曲,并做到能背唱歌曲;通过演唱形式这一旧知识的复习,初步了解领唱在唱队的站位,为后面的歌曲欣赏做好铺垫。
)1.演唱歌曲师:乐曲《快乐的罗嗦》又把我们带回到了欢乐的彝寨,幸福的彝家娃娃在哪里?让我听一听!师播放《彝家娃娃真幸福》录音伴奏,生看谱演唱歌曲。
2.背唱歌曲师:彝家娃娃为了尽情的载歌载舞,会把歌词记在心中,不看歌谱哦。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阳光下的孩子》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描绘了在阳光下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场景,充满了童真和活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和歌词的意境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声音器官和音乐感知能力正在不断发展,但他们对于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基本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意境,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3.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4.能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阳光下的孩子》,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歌曲。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唱和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阳光下的孩子》的相关课件,包括歌词、图片、音乐等。
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设备、教学挂图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与阳光、孩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阳光、孩子等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阳光下的孩子》的背景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3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阳光下的孩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旋律。
《阳光下的孩子》教案
《阳光下的孩子》教案第一篇:《阳光下的孩子》教案阳光下的孩子上课时间:月日年班、月日年班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
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2)福听歌曲。
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乃呦乃》(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
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呦嗬”是快乐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夏天的阳光课时:12——2教学目标:1、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按意图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教学重点:编创简单的节奏。
教学难点:有意图地编创。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聆听《夏天的阳光》(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第2课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教案3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第2课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教案3教学目标:1、学习节奏乐《阳光下的孩子》,感受、表现乐曲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
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阳光下的孩子》教学难点:即兴创作与表演。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一、组织教学,调适学生心理。
(1分钟)1、唱《师生问好歌》,上课。
2、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
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
(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微笑的娃娃头)二、设计教学情景,创设“快乐”气氛。
(3分钟)师: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那老师有个建议,这堂课我们唱歌并表演,唱歌接龙。
现--在--开--始。
老师要告诉大家,凡是在今天课上,表现得好、表演得好的同学,将获得奖励。
师:那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歌曲吧!放课件中录音范唱。
让大家跟着哼唱。
三、学唱歌曲体验快乐1、再次感受歌曲,模仿动作(聆听歌曲)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
师: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小小演奏家.请小朋友们随着音乐一起舞动起来吧。
2、随歌词模唱第一段(用“啦”演唱)3、在大屏幕上展示歌词,同学们看歌词随老师边表演边演唱。
(学生可以根据歌词自由做动作,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记住歌词。
)四、进行巩固师:同学们演唱得不错,如果能够边表演边演唱就更好了。
让我们一起拉着胡琴唱起来。
(随伴音乐演唱)让学生选出自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再进行演唱。
复习巩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创作能力。
五、分角色演唱师:“瞧,同学们笑得多甜哪,老师都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个歌曲接龙吧!老师演唱第一句,同学们演唱第二句。
”师:“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然后创编歌词并分角色表演”。
[设计思路: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六、小组表演,才艺展示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表演,哪个小组愿意上台表演?(小组进行表演)。
第二单元《乃呦乃》《阳光下的孩子》(教案)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乃呦乃》《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歌曲《乃呦乃》是一首土家族儿歌。
歌词中“乃呦乃”是快快来的意思,“乃呦呵、乃乃呦”衬词表达了热闹的场面和快乐的气氛。
这首儿歌全曲由“1、3、5”三个音组成,独特的旋律赋予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
《阳光下的孩子》是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朝气蓬勃的音调,通过领唱与合唱的方式用欢快的情绪描述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
二、教学评价: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轻松的音乐传授方式,他们对音乐表现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等性格特点,本课通过聆听、分辨乐曲段落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音乐,为学生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土家族歌曲的风格特点,用身体律动来感受
土家族舞蹈的特有韵味。
2.艺术表现:通过学习土家族的摆手舞来感受土家族音乐的特有魅力。
3. 创意实践:在摆手舞的律动中,复习和巩固重要知识点。
4. 文化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复习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的情感,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难点:
XX X,并能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能够听辨1、3、5三个音的高低,并能唱准音高。
阳光下的孩子教案
阳光下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阳光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阳光?2.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
3.如何在生活中享受阳光。
4.孩子们的阳光心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阳光明媚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孩子们感受阳光的温暖和美好。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觉得阳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孩子们思考。
2. 学习环节(1)什么是阳光?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孩子们展示阳光的形态和特点,让孩子们了解阳光的基本概念。
(2)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孩子们了解阳光对人类的作用和重要性。
例如,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等。
(3)如何在生活中享受阳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孩子们了解如何在生活中享受阳光。
例如,可以在户外活动时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以通过运动和休息的方式,让身体得到适当的阳光照射等。
(4)孩子们的阳光心情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孩子们了解阳光对心情的影响。
例如,阳光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疲劳;阳光可以让人感到充满希望和信心,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等。
3. 活动环节(1)观察阳光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观察阳光的形态和特点。
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阳光的颜色、形状和温度等。
(2)阳光下的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阳光下的游戏,例如踢足球、打篮球、玩飞盘等。
这些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阳光下锻炼身体,同时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总结环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享受阳光。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阳光心情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和听取孩子们的反馈,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阳光下的孩子新人音版
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
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
(2)福听歌曲。
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乃呦乃》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
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呦嗬”是快乐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可打印欣赏课《阳光下的孩子》教案
二年级上册第二课欣赏课《阳光下的孩子》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阳光下的孩子》的音乐情绪,能听辨出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并能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2、能编创简单动作,并跟随视频舞蹈表演。
3、能根据图画和节奏创编小动物叫的声音衬词。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难点:即兴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学生随琴声用lu哼唱《乃哟乃》的旋律。
3、复习上节课内容。
(1)用接唱的方式演唱: 53 5 53 1 55 353 1 ……(2)完整演唱《乃哟乃》歌曲,用土家族简单的摆手舞动作表现歌曲。
二、基本部分: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欢快......)(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即兴创编动作,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再聆听歌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的三个部分。
(教师宣布第一部分拍手;第二部分叉腰律动;第三部分晃动身体等)(4)听辨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手势表现领唱和合唱。
(如领唱用一只手随旋律律动;合唱用双手随旋律律动。
)2、编创与活动:(1)读节奏的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读出下面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A) x.xx xx xx│xx ox x│B) x x.x xx xx │x.x x̶│C) x x.x xx xx│x.x x̶│D) xx xx xx xx│o x x xo o│E) 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些节奏是几拍子的?(四四拍的,4/4)(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小鸭、小鸡、和小猫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
A)x.xx xx xx│xx ox x│B) x x.x xx xx │ x .x x ̶│c)x x.x xx xx│x . x x ̶│D) xx xx xx xx│o x x xo o│3、拓展表演:请同学们跟随视频舞蹈表演。
2019年一年级音乐下册阳光下的孩子教案人音版
2019年一年级音乐下册阳光下的孩子教案人音版2019年一年级音乐下册阳光下的孩子教案人音版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
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2)福听歌曲。
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乃呦乃》(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
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呦嗬”是快乐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小结。
附送:2019年一年级音乐下册(活动)做做敲敲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与奇妙。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重点:学唱歌曲难点:能用碰铃和沙锤给歌曲伴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讨论式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在晴朗的夏夜里,每当你们仰望浩瀚的夜空,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小结:是啊,夜空非常的美丽而且神奇,今天啊,梁老师就带你们进行一次星空之旅,去夜空中参观浏览,好吗?(好)那我们怎样去呢?(坐飞机、坐飞船、坐火箭……)准备好了吗?(好了),现在出发啦!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飞吧。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阳光下的孩子新人音版
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
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
(2)福听歌曲。
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乃呦乃》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
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呦嗬”是快乐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
小结。
《阳光下的孩子》名师课件
阳光下的孩子好大的一个家,在那阳光下,天边的彩虹,是我们手中的画妈妈的笑脸是我们手中的花,春夏秋冬像四只鸟用歌声伴我们天天长大,阳光下的孩子幸福又快乐,阳光下的孩子,就是你我他,就是你我他。
看阳光下的跳起来!
阳光下的孩子
《阳光下的孩子》是由张名河作词、晓丹作曲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朝气蓬勃的音调,欢快的情绪,歌唱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
初听歌曲
思考:1、歌曲可以分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的演唱方式是怎么样的?
第一部分,歌词为衬词“啦”,节奏紧凑,旋律跳跃,活跃而明朗地表现了孩子的愉快的心情。 第二部分,旋律出现新的因素,节奏变得舒展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并以叙述性的口吻,浪漫的歌词,歌唱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 第三部分,以合唱的形式,富有动力的旋律,抒发了孩子们幸福欢乐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第二课欣赏课《阳光下的孩子》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阳光下的孩子》的音乐情绪,能听辨出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并能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2、能编创简单动作,并跟随视频舞蹈表演。
3、能根据图画和节奏创编小动物叫的声音衬词。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难点:即兴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学生随琴声用lu哼唱《乃哟乃》的旋律。
3、复习上节课内容。
(1)用接唱的方式演唱: 53 5 53 1 55 353 1 ……(2)完整演唱《乃哟乃》歌曲,用土家族简单的摆手舞动作表现歌曲。
二、基本部分: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欢快......)(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即兴创编动作,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再聆听歌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的三个部分。
(教师宣布第一部分拍手;第二部分叉腰律动;第三部分晃动身体等)(4)听辨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手势表现领唱和合唱。
(如领唱用一只手随旋律律动;合唱用双手随旋律律动。
)2、编创与活动:(1)读节奏的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读出下面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A) x.xx xx xx│xx ox x│B) x x.x xx xx │x.x x̶│C) x x.x xx xx│x.x x̶│D) xx xx xx xx│o x x xo o│E) 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些节奏是几拍子的?(四四拍的,4/4)(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小鸭、小鸡、和小猫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
A)x.xx xx xx│xx ox x│B) x x.x xx xx │ x .x x ̶│c)x x.x xx xx│x . x x ̶│D) xx xx xx xx│o x x xo o│3、拓展表演:请同学们跟随视频舞蹈表演。
三、结束部分:1、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谈收获2、教师总结:老师看到你们有那么多的收获,也非常开心。
让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甜美,让我们也一起说再见吧!3、放音乐,唱着歌儿出教室。
赠送相关资料考试答题的技巧拿到试卷之后,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
安排答题顺序关于考试时答题顺序,一种策略是按照试卷从前到后的顺序答题,另外一种策略是按照自己总结出的答题顺序。
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你必须非常清楚每部分应该使用的最少和最多的答题时间。
按照自己总结的答题顺序:先做那些即使延长答题时间,也不见得会得分更多的题目,后做那些需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的题目。
例如,数学先做会做的题目,再做难题,所谓难题,就是你思考了好几分钟仍然无法做出的题目。
再例如,英语和语文,你可以先把填空、选择、作文等题目做完,然后再做阅读题目。
数学处于高级阶段的贾甲在某次考试时,做到第5题时,实在做不出来,于是就先不做,继续往下做,到了第10题时,又做不出来了,心里有点着急,就暗自对自己说,“平静”、“平静”,于是隔过去往下做,到了第15题,又做不出来了。
于是就回头做第5题,想了几分钟后,仍然做不出来,于是就再做第10题,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解题思路,于是就很快的做出来了,这时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了,然后接着做第15题,想了一大会儿,只是想出了某一步骤,于是就把这一步骤写在试卷上,并猜了个答案写上,然后再回头做第5题,想了一会儿就做出来了。
然后,他用了几分钟检查了所有题目,发现没有大的错误后,他就再做第15题,他在脑子里把与这道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逐一回忆,由于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回忆了几遍之后,他终于想出了第15题的解题思路,于是就很快的做出来了。
一、答题原则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
如果发答题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从前向后,先易后难。
通常试题的难易分布是按每一类题型从前向后,由易到难。
因此,解题顺序也宜按试卷题号从小到大,从前至后依次解答。
当然,有时但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
中间有难题出现时,可先跳过去,到最后攻它或放弃它。
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不要“一条胡同走到黑”,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选择、填空题,后解答题。
2.规范答题,分分计较。
数学分I、II卷,第I卷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读,一要严格按规定涂卡,二要认真选择答案。
第II卷为主观性试题,一般情况下,除填空题外,大多解答题一题设若干小题,通常独立给分。
解答时要分步骤(层次)解答,争取步步得分。
解题中遇到困难时,能做几步做几步,一分一分地争取,也可以跳过某一小题直接做下一小题。
3.得分优先、随机应变。
在答题时掌握的基本原则是“熟题细做,生题慢做”,保证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但是要防止被难题耗时过多而影响总分。
4.填充实地,不留空白。
考试阅卷是连续性的流水作业,如果你在试卷上留下的空白太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印象,会认为你确实不行。
另外每道题都有若干采分点,触到采分点便可给分,未能触到采分点也没有倒扣分的规定。
因此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把试题提问下面的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有关结论。
5.观点正确,理性答卷。
不能因为答题过于求新,结果造成观点错误,逻辑不严密;或在试卷上即兴发挥,涂写与试卷内容无关的字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胡乱涂写可以认为是在试卷上做记号,而判作弊。
因此,要理性答卷。
6.字迹清晰,合理规划。
这对任何一科考试都很重要,尤其是对“精确度”较高的数理化,若字迹不清无法辨认极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误判,如填空题填写带圈的序号、数字等,如不清晰就可能使本来正确的失了分。
另外,卷面答题书写的位置和大小要计划好,尽量让卷面安排做到“前紧后松”而不是“前松后紧”。
特别注意只能在规定位置答题,转页答题不予计分。
二、审题要点审题包括浏览全卷和细读试题两个方面。
一是开考前浏览。
开考前5分钟开始发卷,大家利用发卷至开始答题这段有限的时间,通过答前浏览对全卷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估算试卷难度和时间分配,据此统筹安排答题顺序,做到心中有数。
此时考生要做到“宠辱不惊”,也就是说,看到一道似曾相识的题时,心中不要窃喜,而要提醒自己,“这道题做时不可轻敌,小心有什么陷阱,或者做的题目只是相似,稍微的不易觉察的改动都会引起答案的不同”。
碰到一道从未见过,猛然没思路的题时,更不要受到干扰,相反,此时应开心,“我没做过,别人也没有。
这是我的机会。
”时刻提醒自己: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二是答题过程中的仔细审题。
这是关键步骤,要求不漏题,看准题,弄清题意,了解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回答的问题。
不同的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具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评分方式也不同,对不同的题型,审题时侧重点有所不同。
1.选择题是所占比例较大(40%)的客观性试题,考察的内容具体,知识点多,“双基”与能力并重。
对选择题的审题,要搞清楚是选择正确陈述还是选择错误陈述,采用特殊什么方法求解等。
2.填空题属于客观性试题。
一般是中档题,但是由于没有中间解题过程,也就没有过程分,稍微出现点错误就和一点不会做结果相同,“后果严重”。
审题时注意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方法和此类问题的易错点等。
3.解答题在试卷中所占分数较多(74分),不仅需要解出结果还要列出解题过程。
解答这种题目时,审题显得极其重要。
只有了解题目提供的条件和隐含信息,联想相关题型的通性通法,寻找和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问题才能解决。
三、时间分配近几年,随着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应用问题越来越多,阅读量逐渐增加,科学地使用时间,是临场发挥的一项重要内容。
分配答题时间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
在心目中应有“分数时间比”的概念,花10分钟去做一道分值为12分的中档大题无疑比用10分钟去攻克1道分值为4分的中档填空题更有价值。
有效地利用最好的答题时间段,通常各时间段内的答题效率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最后10分钟左右多数考生心理上会发生变化,影响正常答卷。
特别是那些还没有答完试卷的考生会分心、产生急躁心理,这个时间段效率要低于其它时间段。
在试卷发下来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难度,熟悉“题情”,进而初步确定各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
通常一般水平的考生,解答选择题(12个)不能超过40分钟,填空题(4个)不能超过15分钟,留下的时间给解答题(6个)和验算。
当然这个时间安排还要因人而异。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原来的时间安排,譬如,1道题目计划用3分钟,但3分钟过后一点眉目也没有,则可以暂时跳过这道题;但若已接近成功,延长一点时间也是必要的。
需要说明的是,分配时间应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灵活掌握时间而不墨守最初安排。
时间安排只是大致的整体调度,没有必要把时间精确到每1小题或是每1分钟。
更不要因为时间安排过紧,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而影响正常答卷。
一般地,在时间安排上有必要留出5—10分钟的检查时间,但若题量很大,对自己作答的准确性又较为放心的话,检查的时间可以缩短或去除。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数学试卷的设计只有少数优秀考生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
五、大题和难题一张考卷必不可少地要有大题、难题以区分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便拉开档次。
一般大题、难题分值都较高,遇到难题,要尽量放到最后去攻克;如果别的题目全部做完而且检查无误,而又有一定时间的话,就应想办法攻克难题。
不是每个人都能得150的,先把会的做完,也可以给自己奠定心里优势。
六、各种题型的解答技巧1.选择题的答题技巧(1)掌握选择题应试的基本方法:要抓住选择题的特点,充分地利用选择支提供的信息,决不能把所有的选择题都当作解答题来做。
首先,看清试题的指导语,确认题型和要求。
二是审查分析题干,确定选择的范围与对象,要注意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规定。
三是辨析选项,排误选正。
四是要正确标记和仔细核查。
(2)特值法。
在选择支中分别取特殊值进行验证或排除,对于方程或不等式求解、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格外有效。
(3)反例法。
把选择题各选择项中错误的答案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
(4)猜测法。
因为数学选择题没有选错倒扣分的规定,实在解不出来,猜测可以为你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
除须计算的题目外,一般不猜A。
2.填空题答题技巧(1)要求熟记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数据公式、原理,复习时要特别细心,注意记熟,做到临考前能准确无误、清晰回忆。
对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或最容易混淆记错的概念、符号或图形要特别注意,因为考查的往往就是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