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我们前面讲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即万事万物都有矛盾。而我们今天所讲 的矛盾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 性和变化发展规律。所以,也可称之为“共性”。
(2)我们前面讲的矛盾特殊性有三种情况,即— —、——、——。而我们今天讲的矛盾的特殊性是
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所具有的,在状态、属性 和变化发展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所以,也可称 之为“个性”。
思考:公孙龙
的论断有无合 理性?从哲学 角度看它错在 什么地方?
虽然公孙龙看到了白马与马的差别,但 是他夸大了白马的个性、特殊性,而否定了 白马作为马的共性、普遍性,显然是很荒谬 的。
那么,我们应怎样来看待矛盾普 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的 关系呢?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二者相互联结
“抽象的水果是不存在的”说 明什么哲学道理?
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结论:
矛盾的特殊性
(1)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 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寓:居住或寄托 ,演化为“存在于”或“含 于”
能不能反过来说:
B
阿凡提的轶闻
有一天,阿訇肩扛一匹白布来到阿凡提家,想刁难阿 凡提,使阿凡提处于尴尬境地,出一回丑。 阿訇对阿凡提说:“聪明的阿凡提,我知道你有非 凡的才华。我想请你给我染一匹布,染的颜色,既不是红 色,也不是蓝色;既不是绿色,也不是黄色;既不是紫色, 也不是黑色;既不是橙色,也不是世上一切所能见到的颜 色…….阿凡提,你能办到吗?” 阿凡提冷静地思考片刻,便爽快的答应下来。在谈 到该什么时候取货时,阿凡提说:“哦,高贵的阿訇,神 明的真主告诉我,请你在一个星期中的这一天前来取货: 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既不是星期三,也不是星 期四;既不是星期五,也不是星期六;既不是礼拜日,也 不是习惯的一个星期七天中的任何一天。”
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分板块实施共性与特性研究
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分板块实施共性与特性研究牟善军;王廷春;吴小毅;王文正;贺辉宗【摘要】针对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在油气田、炼油化工、油品销售、油气管道储运、石油工程、炼化工程、科研等各板块企业实施过程存在的HSSE风险不突出、体系实施方法不明确等问题,分析了HSSE管理体系通用要素和专业要素在各板块企业实施过程中的关注重点.并以某石化企业为研究案例,阐述了HSSE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实施流程,为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安全、健康和环境》【年(卷),期】2018(018)010【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HSSE管理体系;实施;通用要素;专业要素【作者】牟善军;王廷春;吴小毅;王文正;贺辉宗【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监管局,北京100000;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国石化行业繁多,HSSE风险日益突出:油田点多面广,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滩海和海上作业易受风暴袭击;炼化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销售企业遍布城乡,管理难度很大;长距离管输极易发生油气泄漏事故。
这些行业特点存在的风险,需要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手段来进行控制[1-3]。
为此,中国石化企业需要在融合责任关怀、HSE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将HSSE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建立了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为建设中国石化HSSE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中国石化各直属企业要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并实施HSSE管理体系,以有效提升企业HSSE管理水平,以满足HSSE管理体系的要求。
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论中西传统绘画的共性与特性
文化视野427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论中西传统绘画的共性与特性陈 宓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有其相同性,也有其差异性。
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审美观念、艺术手法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规律性,这二者之间的对比,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有助于两种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关键词:中西传统绘画;共性与特性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427-01中国传统绘画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西方传统绘画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西方传统绘画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但是同样作为视觉艺术,中西方传统绘画也有其相同之处。
第一,宗教对绘画的影响。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曾有过一个宗教美术时代。
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代,被称为佛教美术时期。
石窟壁画在美术史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欧洲,基督教的美术囊括了整个中世纪美术的内容,拜占庭式的圣像和哥特式的教堂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二,政治思想的影响。
政治思想制约并影响着美术的发展。
例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绘画的作用是“成教化,助人伦”。
反映着他对绘画的政治教化作用的极端重视。
在西方的绘画中,也不断地被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
如,米开朗基罗的《贺拉斯兄弟之誓》就被认为是“大革命前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最典范,最强烈的艺术表现”。
艺术始终是为政治服务的。
第三,中西方绘画都是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是现实事物通过视觉经由大脑的筛选后表现在画上的。
画是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画成之后,无限世代的人都能看懂,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
绘画和文学不同,不须翻译,就可被不同国籍的人所了解。
从这个角度说,绘画是是不分时代,跨越国界的。
以上是中西方传统绘画的共同点。
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相比,虽然有一些相同点,但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共性与特性的有效融合分析
是凝聚功能 , 增加企业 凝聚力。企业文化 是一种凝合 力 量, 具有凝聚力 、 导向力和约束力 , 通过共同 的价值 观念和行 为
一
【 关键词 】城 市商业银行 企业文化 融合
在银行业竞争 日 趋激 烈的大背景下 , 行的发展面临着 城商 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 。随 着各银行之间业 务竞争 日益趋同 , 竞争的重点逐 步转移 到人与文化上来 。企业 文化 是银 行企业可
二、 当前 城 商业 文 化 建 设 存 在 的 一 些 问题
1 对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的 内涵认 识 模 糊 、
从表面 上看 , 各城商 行都有一 整套 的企业 文化 系统 , 但不 论是 员工还是客户对企业文化 缺乏清晰和真 切的感受 , 没有具 体的认识 。不少银行把企业 文化 等同于 员工的娱乐文化 , 做一 些表面 文章 ,导致 在行动上将 企业 文化 建设与经 营管理 搞成 “ 两张皮 ” 。
做好城 商行的 企业文化 建设工作 ,存在 着一 些共性 的内 容, 也是需要每家城 商行着重进行建设和长期坚持的一些措施。
1 建 立 以人 为 本 的 员 工 文 化 , 高 素 质 的 员 工 队伍 , 为 、 以 作 企 业 竞 争 的 依 托
城 商行 由于在 规模 、 史人员构成 、 历 产品发展进度 、 扎根 区 域方 面都存在 一些个性化的 内容 , 因此所对应 的企业 文化建设
经 营 战 略
【 要 】本文首先从分析城 市商业银行企 业文化建设的 内 摘
涵 出发 . 别 从 城 商行 企 业 文 化 的 内容 、 次 和 功 能进 行 内 涵 分 层
3 企 业 文 化 的 作 用 、
的 论 述 ; 后 分 析 了 当前 城 商行 在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当 中存 在 的 问 然 题; 最后 提 出城 商 行 要 做 好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必 须 从 企 业 文 化 建设
油田站场标准化设计
有 效 的 站 场 标 准 化 设 计 方 法 , 即 四 递 进 设 计
方 法 。通 过 应 用该 方 法 ,使 站 场 实 现 了 共 性
列 后 ,通过 现状 调查 总结 以往设计 中成功 的设 计经 验 及存 在 的问题 ,吸取好 的经验 、做 法 ;同时 针对
进行搜 集 、归纳 及 整理 ,将各 种设 计参 数 归类 ,如
机泵排 量 和 扬 程 、站 场 处 理 规 模 及 站 场 所 辖 井 数 等 。通 过近 几 年新 建 站 场 设 计 参 数 的 整理 、分 析 ,
中型站场 标准 化 设计 工作 ,使 标准 化设 计工 作循 序
渐进 ,有 “ ” 可依 。 法 四递 进设 计 方法 针对 站场设 计 中不 确定 因素 较
油 气 田地 面 工程 第 2 9卷 第 8期 ( 0 0 8 21. )
4 7
d i1 . 9 9 j is . 0 6 6 9 . 0 0 0 . 2 o : 0 3 6 /. sn 1 0 — 8 6 2 1 . 8 0 8
油 田 站 场 标 准 化 设 计
曹万 岩 大庆油田设计院
( )特 性分 析 。特性 分 析分 为共 性分 析及 个性 3 分析 两个 方 面 :通 过 对设 计 站场 的共 性分 析 ,明确 站 场设计 中固化 、不 变 的设计 内容 ,将 其归 总 为系 列站 场设 计 内容 ;通 过对设 计 站场 的个 性分 析 ,针
对 同一 系列站 场 中 ,随工 程实 际需 要而 变化 的设 计
( )方 案优 化 。优化 简化 设计 是标 准 化设计 的 2 前 提和 基础 ,合 理地 采用 新工 艺 、新技 术 、新设 备
农民培训工作中学情分析的特点及内容
开展学情分析是落实以“以学定教、据学施教”的基础工作。
2022年10月,襄阳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农民培训教师学情分析能力情况开展了电子问卷调查和访谈。
对“您认为培训需求调查内容()满足学情分析需要”问题的回答中,有61%的教师在“能、基本能、基本不能、不能”4个选项中选择了“能”,这说明大多数农民培训教师对学情分析的内涵、价值及内容等基本问题认识尚不清晰。
因此,有必要结合农民培训工作实际对学情分析的内容进行梳理。
以最为普遍开展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为背景进行分析。
1农民培训学情分析的特殊性1.1学情分析的内涵学情分析是一个历久弥新、中西相通的课题,孔子的“因材施教”、培根的“尊重天性”等都蕴含着学情分析元素。
中国教学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即从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论向着学生“学”的理论脉络前进,不再是一种强调知识的传授——接受的教授学理论,而是成为教与学的理论,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学生被看作一种教学资源,学情分析被视为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1]、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2]、有效教学的核心与关键[3]。
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学情分析的价值、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学情的内涵认知上尚无公认的、一致的界定,有概括性、列举式以及是否影响教学等不同角度的界定,造成了学情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上的模糊不清,影响研究的有效开展[4]。
从教学实践出发,学情是影响有效教学的学习者情况和状态;学情分析是教师对影响有效教学的学习者情况和状态进行收集、评估并作用于教学的过程,目的是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1.2培训需求调查和学情分析的区别培训需求调查不能替代学情分析的原因,一是主体不同,培训需求调查的主体是培训机构,学情分析的主体是教师。
二是目的不同,培训需求调查是为机构决定培训班的专业、类型和层次等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学情分析是为教师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等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什么是辩证思维方法
什么是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是一套根据变化原则、矛盾原理和整体论原理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什么是辩证思维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一致的,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辩证法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就成为辩证思维方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工具。
邓小平要求我们"照辩证法办事",就是要求我们把辩证法转化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为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归纳演绎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
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
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得来的;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论证。
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推移、交替使用的。
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单纯的归纳或演绎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运用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方法。
分析综合这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
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
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流体输配管网》主要知识点学习指导(第 1 章 到 第 八章 )
《流体输配管网》主要知识要点学习指导与本专业有关的流体输配管网,种类很多,技术繁杂。
同时,平台课的教学计划学时又非常有限。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44学时,实验4学时。
若采用原来专业课的教学方法,面面俱到,讲授新构成的平台课程,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两个关键是:(1)必须把本专业各类流体输配管网共同的技术原理和方法讲深、讲透,讲完整,即构造一个共性体系;(2)要注意平台课沟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作用,不能脱离具体的工程实践,讲成纯粹的网络理论。
共性原理要能解决个性(具体管网)问题。
-----课前准备由于要联系具体的工程管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对实际的管网有基本的了解。
学生在本门课程之前,要学习《制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流体力学》等课程和进行认识实习。
可在认识实习任务书中,给学生下达如下任务:认真观察1~3个不同的流体输配管网,并绘制出管网轴测图。
管网类型不限。
要求学生结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课程学习的知识和《流体输配管网》教材的第一章,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实际工程的流体输配管网,回答以下问题:(1)该管网的作用是什么?(2)该管网中流动的流体是液体还是气体?还是水蒸气?是单一的一种流体还是两种流体共同流动?或者是在某些地方是单一流体,而其他地方有两种流体共同流动的情况?如果有两种流体,请说明管网不同位置的流体种类、哪种流体是主要的。
(3)该管网中工作的流体是在管网中周而复始地循环工作,还是从某个(某些)地方进入该管网,又从其他地方流出管网?(4)该管网中的流体与大气相通吗?在什么位置相通?(5)该管网中的哪些位置设有阀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6)该管网中设有风机(或水泵)吗?有几台?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有多台,请分析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关系(并联还是串联)?为什么要让它们按照这种关系共同工作?(7)该管网与你所了解的其他管网(或其他同学绘制的管网)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如果认识实习安排在本课开课前一学期,可将这个与认识实习结合。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件
详细描述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对于实践创新 具有指导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分 析和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推动实践 创新。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出更具创新性 的解决方案,推动实践的发展和进步。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要点一
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相互依存
共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没 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反之亦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同作用于事 物的发展,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相互转化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一种特殊性的问题可 能在另一个领域成为普遍性问题,反 之亦然。
矛盾特殊性的意义
总结词
科技创新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促进、相互转 化的关系。
详细描述
科技创新中,普遍性的矛盾表现为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 之间的矛盾,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方向;特殊 性的矛盾则表现为不同领域、不同技术之间的竞争与合 作,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
案例三:社会治理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和方法解决问题。
创新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事物的特殊 性,可以发现新的规律和特点, 为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推
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04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 统一的意义
对认识事物的指导意义
总结词
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
详细描述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认识论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通过理解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认识世界
“营改增”区域政策实施的共性与特性分析
随 着 多 样 化 经 营 和 新 的 经 济 形 势 不 业税 改 征 增 值 税 各 行 业 适 用税 率 。 试 点后
虽 然 改 革所 选 择 的 试 点 区 域 税 收 征 断 出现 , 税 收 征 管 也 面 临 着 新 的难 题 。 比 各地 区 统 一 按 照 财 政 部 和 国 家 税 务 总 局
表 1 “ 营 改增 ” 试 点 行 业增 值 税 税 率 和 营 业 税 税 率转 换
试 点行 业
交 通 运 输 业 陆路运输 、 水路 运输、 航空运输 、 管 道 运 输
服务 业除 有形动 产租 赁适 用 1 7 %的 税 率 外, 其余均适用 6 %税 率 。小 规 模 纳 税 人提
目 前 试 点 区域 已经 由 上 海 市 分 批 扩
分 批 扩 大至 北 京 市、 天津市、 江 苏省 、 浙 江
为基础 . 从 试 点 区域 政 策 实施 的 共 性 与 特
省 等 8个 省 市 本 文 以“ 营 改增 ” 的 迫 切 性 业 就 要 征 一 次 税 . 且不能抵 扣成 本 . 营 业 展 至 北 京 市 、 天津 市 、 江苏省 、 浙 江省 、 福
运 输 费 用 属 于 现 行 增 值 税 进 项 税 额 抵 扣 为 增 值 税 率 后 . 一 般 纳 税 人 的税 收 负 担 与 范 围 ,运 费 发 票 已纳 入 增 值 税 管 理 体 系 , 企 业 可 抵 扣 的 进 项 税 额 大 小 有 直 接 关 联 小规模纳税人 的税率为 3 %。比 原 营
各 项 政 策 。做 一 个 共 性 与 特 性 的 分 析 . 使 了解 , 为全面推行“ 营改增 ” 提 供 借 鉴
点 区域 选择
浅析马克思思的矛盾分析法
浅析马克思的矛盾分析法田莉莉 51122903033摘要: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思想理论的基石,它是包含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
在政治经济学中来,马克思首创唯物辩证法。
“就本来意义上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 马克思就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揭露资本主义矛盾,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
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解决不同的矛盾我们必然要正确认识事物间的矛盾,并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并解决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矛盾,特性,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它贯穿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始终。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商品开始着手分析,商品的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它们由创造商品的两重性决定。
商品内在发展的矛盾引起了交换,在商品交换时产生了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此后,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因而又产生了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资本剥削剩余劳动,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马克思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揭示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这个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要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必须先要把矛盾的内涵和特性搞清楚。
一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在思维中的自相矛盾,叙述的自相矛盾,即在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个对象,同时作出既肯定又否定的两个相悖的判断,它是人们的思维不合逻辑、违反逻辑中的矛盾律造成的。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楚人有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便是逻辑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然而我们讲的矛盾是辩证的矛盾,它指的是对立统一,是说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九课矛盾知识点归纳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共同之处一般规律)
相互 区分是相对的,场合变化(范围广大、 转化 发展无限)可以转化
方法论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 —认识秩序(特-普-特) 学会科学工作方法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立足国情 特色理论 的哲学依据(基础) 三个代表
发展进程
含义 主要矛盾 支配地位、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 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
属性
基 本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发展不
方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平衡性
法
*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作用
矛盾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的对应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
的 原理
握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矛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矛
盾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前提。 (2)
3 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及存在的具体条件。
(具体统一)
(3)在
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及矛盾(历史统一)
(4)反对简单化的处理各种矛盾。
区别 含义(存在、属性—共性与个性)
关系
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相互 任何事物同时包含了普遍性与特殊性*
联系 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表现)
面
具体要求不同 抓重点、关键、突出中心问题
抓主流、本质、识大局、辨方向
巩固练习:
1 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 矛盾双方( )
A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关于议论文写作方法:特性分析
关于议论文写作方法:特性分析【特性分析】特性是指事物的特有性质,它反映一个事物在其现象、本质、发展过程等方面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
特性分析,又叫做定性分析,其目的是要将某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认识它在现象、本质、发展过程等方面的特点。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认识某个事物的特性,往往是认识该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基础(认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反过来又有助于我们认识该事物的特性),是对该事物作出评价、作出决策的基础。
所以特性分析可以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也是议论文等作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上一节我们讲过,在作文中如果我们所接触的是理性材料,那么一般说来我们的认识活动往往是从概念分析开始。
如果我们接触的是感性材料(对具体事实的叙述、描绘),或者是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我们的认识活动则往往从特性分析入手。
和概念分析相比,特性分析所面对的是丰富多采的具体事物,或者是对这些作记叙、描绘的感性材料,它必须经过一个从观察到思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概念分析中,往往只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在特性分析中,所包含的内容则要丰富得多。
它不放过对作为事物特征的现象的把握,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的把握。
通过特性分析,并借于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我们可以形成对该事物的概念,从而进入理性思考;也可以从中摄取那些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外在形象,加以描述,写成记叙文、文学作品。
特征分析涉及的范围要广得多,用途要大得多。
当然这两种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为用的。
在接触概念时,我们会想起相应的事物;而在接触具体事物,对它进行特性分析时,我们可以而且也应该借助于相关的概念。
特性分析大体包括现象分析、本质分析和过程分析。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一般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比如茅盾先生的《阿Q相》中开头部分便将阿Q精神的表现作了如下描绘:“事实上失败或屈服的时候,便有‘精神上的胜利’聊以自慰,于是‘反败为胜’,睡觉也觉酣甜了。
小学科学 备课素材 教案 教学设计 《遗传与变异 》教学设计
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艾海秋教学设计理念1.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课堂对话是以平等、民主为基础的。
学习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在课堂中给每个孩子同等的机会是教师最起码的道德。
无论在学习方式上还是在材料的准备上,每一个孩子得到的都是同样的机会。
在学习方式上,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给了孩子平等的、面对面的学习。
在材料的准备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应的学习材料的同时,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在材料中得以体现。
2.让每个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不仅体现在课标中,而且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得知,知识的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优化。
而老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
3.以探究为核心,体验科学的乐趣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重要的方式,亲历探究过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创设探究情境和氛围,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并在探究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构起高于自己原有知识水平的认知结构。
4.以问题连续体为依托,构建有结构的课堂问题连续体理论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一个理论。
问题连续体理论认为,有层次、有结构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具有目的性。
因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都应会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扶到放、由模仿到独立的过程。
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会逐渐加深,建构起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长与变化”中的最后一课。
课文旨在学生通过了解动物、植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外部形态、行为等特征的调查、分析,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这一特性进行初步的了解。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科学活动的实证性,本课教学设计对教材作了一些调整,以指纹为实证,通过学生对人体指纹的提取、观察,分析出指纹的共性与特性,认识生命的遗传现象,再由指纹辐射到人体的其他遗传表征,最后,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证中提升认识。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共性和特性研究——李大钊、李汉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之比较
史海烟云HISTORY85摘要:在建党时期,李大钊、李汉俊等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报刊、书籍、课堂等方式向学生、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其他错误思潮进行论战,积极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他们由于家庭环境、所受文化教育和个人思想转变的不同,二人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各有特点。
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李汉俊第一个明确提出建立类似无产阶级政党构想,也被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誉为中共“最有革命理论修养的同志”,他们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李大钊;李汉俊;马克思主义传播一、李大钊和李汉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背景(一)个人经历李大钊于1914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受到了日本著名社会主义者安部矶雄的影响。
同时也通过经济学教授河上肇翻译的著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的朋友高一涵在回忆录里写道,“他在日本时学的是经济学, 但他对那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学总是不感兴趣,当时他读的最多的是河上肇博士解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著, 终日埋头苦读, 手不释卷”[1]。
在日期间的学习为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知识准备。
李汉俊14岁时也东渡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和宫崎龙介等社会主义者,甚至在归国后与堺利彦、高津正道等著名社会主义者也保持着密切联系,受到他们的影响产生了社会主义倾向。
他习得日、德、法、英四门外语,得以通畅地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如幸得秋水的《社会主义精髓》,河上肇的《贫乏物语》,以及进步刊物《黎明》等。
很快,他就被马克思主义深深吸引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揭露、对资本家的批判,使他认定马克思主义才是强国富民之道,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回到国内,李汉俊就登上了我国初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舞台。
(二)客观背景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引领李大钊、李汉俊等去研究在和中国处境相似,都受到封建压迫并且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发生的革命。
《新闻学概论》81新闻媒介的共性、个性和特性
(4)从办报(台)方针上看,主要有三类:
a.商业型——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新闻媒介,并不排斥它 们同样具有政府倾向性;
b.政治型——以追求政治目标为主要目的的新闻媒介;
c.政企合一型——既追求政治目标,也同样追求商业利益。
(5)从媒介的内容上看,主要有两类:
a.以刊登硬新闻和评论为主——严肃的高级报纸(电台、电视 台);
(4)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使它区别于书 信、内部简报、军事情报等。
所以说,新闻媒介的共性是:真实的、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 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3.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实行何种新闻体制,无论 是哪种性质、哪种类型的媒体,任何新闻媒体都具 有与生俱来的公共性。这是因为闻媒体是以传播信 息为主要功能的机构,而公民拥有宪法所认可的知 情权,满足公众的信息需要,就是新闻媒体义不容 辞的责任。
新闻媒介的特性
(2)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来看,有三类: a.独立的新闻媒介; b.官方新闻媒介; c.半官方新闻媒介。 (3)从阶级性方面看,主要有两类: a.无产阶级新闻媒介,这意味着它们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 民群众的利益; b.资产阶级新闻媒介,这意味着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尤其是垄 断资本家的利益。
• 《南方周末》的深度 报道、调查报道
• 《北京晚报》的典雅 、庄重、厚实的京派 风格
• 《新民晚报》实用、 精致、活泼的海派风 格
《羊城晚报》开拓创新的岭 南文化风格
武汉市各大报纸比较分析
《长江日报》 《长江商报》 《楚天都市报》 《楚天金报》 《武汉晨报》 《武汉晚报》 《长江商报》
b.以刊登娱乐、服务新闻为主。
新闻媒介的个性
新闻媒体的个性是指它们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 格上的与众不同。 有鲜明个性的新闻媒介尽可能作 现场报道、发表独家新闻; 2.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 3.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 4.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抢眼; 5.以社区新闻、或国际新闻、或煽情新闻来显示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