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活动课_孙贵玲

合集下载

优化地理学习方式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优化地理学习方式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如: 服饰与地理 ; 饮食 与地 理 ; 住房 与地理等都 说 明生活 中处 处有地 理 , 生活 离 不开地 理。因此 , “ 学习对生 活有用 的 地理 ” 作为 地理课 程改 革 中最强 调 的理 念之一 , 能够 真正的将 学 生从 纯粹 的“ 科学 世界 ” 重 新带 回到 他们 的 “ 生活 世 界” 。通过学 习对生 活有用的地 理 , 将 五彩缤 纷 的生 活景 观 , 多种 多样 的社 会 生活 现象与问题 , 有选择性 的带 到地理课 堂教学 巾来 , 充分 调动 起学 生 的好奇 感 和探 究心理 , 从而激发他 们学习地理 的兴趣 , 培养学 生理论联系实 际的学 风。 如: 学习《 中国的旅游业》, 教 师就可以结合家 乡的旅游资源“ 千山风 景 区” 来丰 富课 堂教学 , 教师甚至可 以将学生重新带 回到“ 千 山风景 区” 之中, 让学 生亲身 去感 受家乡美 丽的 自然风光 , 体会旅游 资源给 家乡经 济发 展带来 的 益处 , 进而 引发 学生对旅游 区的建设与保护 等诸 多问题 的思考 。学习对生活有 用的地 理 , 不仅 可 以帮助学 生正确鉴 赏各具 特色 的人文 地理 景观 , 增 强“ 提 高生 活质 量” 的意识 , 使 学生学会 与创 造健康 向上 的生活 , 更能 让这些 每时 每刻都 处在 社会 生活环境之 中的学生通过 面对 现实生活 , 增强生存 与生 活的能力 。从而 对地理 学习产生一种 需求感与 内驱 力 , 形成 主动学习 的态度 , 提升地理 学习效率 。 2 加强 自主探 究与合作交流 , 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新 的地 理学习理念要 求地理课程 的学 习必须 建立 在学 生 的主观愿 望 和知 识经验 的基 础之上 , 强调知识理解 的质而不是信 息的量 , 因此 , 要改 变师讲 生受 的传统 方法 , 倡 导交互式 的学 习方式 , 鼓 励学生 向教师 质疑 , 与教 师进行平 等的 对话 与交流 ; 倡导学生之 间为促 进学 习而进行 的各种讨论 , 改变过分 注重记忆 、 被 动模 仿的学 习倾 向 , 把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 流作为重要 的学 习方式。将被 动学 习变 为主动学 习 , 使学生 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 , 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 。 在地理学 习中 , 对 于一些通过学生亲 自参与或者操作 就能获取 的知 识与基 本 技能 , 一定要 交 给 学生 在 合作 与 探 究 中 自主完 成 。如 : 学习《 等 高 线 地形 图》 , 教师就可 以充分 调动学 生 自主学 习的积极 性 , 组 织学 生 自制等 高线 地形 模 型 。通过组 织学生课下分 工准备橡皮泥或泡 沫塑料等材料 , 课上小组 合作用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

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复习课教案设计学校:山东省潍坊市滨海三中执教人:孙贵玲联系: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滨海三中邮政编码:262737电子信箱:hhdlsgl@西北地区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地理3、课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93~96页的内容。

(2)、搜集网络中西北地区的有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利用空白地图来记忆西北地区的地理事物。

2、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会分析环境变化的原因。

3、掌握西北地区的铁路线,了解交通线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赏析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课本对西北地区的介绍,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农牧业的特点。

教材安排了大量图片和阅读材料,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这些图片和材料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1、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小组合作、师生交流记忆、读图或者理解问题的方法,目的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

2、记住主要的山脉、盆地、平原、高原、河流、沙漠的分布及接壤的国家3、会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及景观的变化。

4、掌握西北地区主要畜牧业基地、绿洲农业的分布及灌溉水源、矿产及矿产地的分布。

5、掌握西北地区的铁路线及对经济的意义。

6、关注西北地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生态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沂市35中地理孙老师讲课

临沂市35中地理孙老师讲课

临沂市35中地理孙老师讲课有幸聆听了XX市X中地理孙老师讲课中我从各位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深感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引人入胜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不少选手设计了学生反思反馈、关注家乡问题探究。

除了传统环节名称外,一些选手设计的环节名称更能时尚、醒目,比如我行我秀、我的地盘我做主、观世博知世界、农业考察第一站、摸家底、看现状、板块运动表演等等。

如"你问我答"
等环节设计,不仅检测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

北京十中分校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名称

北京十中分校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备注
语文
作文拓展训练
中外风俗文化
吴克勤
数学
逻辑思维培养与训练
程绪连李欣
外语
迎奥运——世界英语国家的主要节日及礼仪习惯
王丽华
王惠玲
历史
北京历史
李英
音乐
通俗歌曲欣赏
代莲美
美术
创意绘画
张柏林
生物
环境教育--可再生资源
吕鹤民
劳技
丝袜画艺术
许俊玲
计算机
PHOTOSHOP
王世兰
体育
足球与裁判
崔永利
2005-2006初二年级Fra bibliotek合实践活动竞赛
活动
全国化学竞赛
王兴芳
全学年10课时
“春蕾杯”作文竞赛
张戍
全国物理竞赛
高峰
全国数学竞赛
梁继芳
科技英语竞赛
周俊君
总课时80课时
2005-2006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校本课程开设名称
学科
名称
负责人
英语
英文歌曲欣赏
孙建宇、苏莉莉、杨伯英
数学
利用《几何画板》探究数学问题
梁继芳、李和平、
张莉、刘洋
语文
诵读古诗、古文
全学年20课时
总课时80课时
2004~2005初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内容
负责人
课时安排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处
全学年2课时
信息检索与查找文献
韩京军王世兰
全学年2课时
口头综合表达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刘翠萍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活动课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活动课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生思维 。
2 . 活 动设 计 思 路 ( 1 ) 设 定活动 目标 。即活动后希望学生 能掌握到知识 、 产生情 感 态度 以及树立价值观 。根据新课改 的教学理念 , 教师应该设计 阶梯式 的教 学 目标 , 即根据 学生实 际情况 , 设立 层层递 进的活 动 习 兴 趣 。 目标 , 实 现 学生 的差 异 化 教 学 。 4 . 促进 “ 学 以致用”
势, 于是新 一轮基础课程教育 改革又开始 了。初 中地理 活动教 学作为新课 改的一个 内容 , 板块分量大 , 明确 强调学 生在教育学 习活动 中
的 主体 地 位 和 作 用 , 是 新 课 改 的关 键 。
关键词 : 新课改; 初 中地理; 活动课
2 0 1 0年 7月 1 9日, 《 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 纲要》 正式发布 , 在此 文件 指导下 , 2 0 1 1 年 l 2月 2 8日, 教育部 又颁布 了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 准》 , 对 初中地理教学 活动提出 了一 系列规 范和建议 , 强调培养学生 的创新 意识和实践能力 , 形成爱家 乡 、 爱 祖国的情感态度 , 同时树立包容尊重 的价值观。其 中 , “ 活动教学 ” 引起 了广大师生 的重视 。 初 中地 理 活 动教 学策 略 新课 改后 , 许 多地理知识 都是通过 “ 活动课 ” 的形式传授 给学 生 的, 如何设 计好活动课 的具体 活动程序 和 内容 , 使“ 活动 课” 有 趣又有效 , 从而激发学生 自主探索学 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成为教学
媒体技术的发展 , 这种状况应该被改 善。现代多媒体技术 能够使 些抽象的传统教学方式所难 以表述 的知识形象 地展现 出来 , 使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 同时借 助多媒体教学 可 以将学 生的视觉 、 听觉等多方 面的感官 调动到学 习中来 , 促 进 学 生 注 意 力的集中。 3 . 知识 同化 吸收 教育 的主体是学 生 , 无论采取何 种教学 形式 , 都 是为 了学生 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 的知识 。在教学 活动中 , 对 学生 的要求 不能仅仅是知道某个 知识 , 更要 会用这个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将 所学知识进行同化 , 即转 化 为 自己的 知识 。 二、 初中地理 活动教学 的意义 1 . 促 进 探究 式学 习 “ 活动课 ” 的设 计在于促进学生参 与 , 通 过设 置悬念 的方式将 学生带入学习活动 中去 , 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2 . 促进互助交流式学 习 在“ 活动课 ” 中, 学 习氛 围比较轻松 , 在操作环节 , 往往 以小组 形式 进行 , 促进 了学生在 学习过程 中的交流 和互助 , 形 成合作 式 学习方式 。 3 . 有效启发学生思考 , 激发学 习兴趣 “ 活 动课 ” 上设计 了很多学生 自己动手 的环 节 , 能够 有效地启 发学 生思考 , 同 时 又 增 加 了学 习 的 趣 味性 , 有 利于激 发学 生的学

埃及

埃及

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
运输线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5)埃及农业发展的灌溉水源主要是 河,埃及著名的农作物
就分布在这条河流的谷地和三角洲地区。试分析这种农作物生 长的条件: 。
评价
A
B
C
D
以上的土地是沙漠,除北部地中海沿岸属 气候之一,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如

,其产量
自 主 学 习
(15 分钟)
阅读课本 72 页至 75 页内容,找出下面自主学习提纲中的问题,自己不能 完成的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完成。看哪个小组在短时间内又快又好的完成。 (一)地跨两洲 读图 3—14
自 主 学 习
(15 分钟)
1、为什么称埃及为“沙漠之国”? 2、埃及有哪两种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属于什么气候,它的气候特征是 什么? (三)文明古国 1、你能说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吗?它们分别是哪些国家? 2、为什么说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埃及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它主要的经济部门是什么? 2、埃及的农业集中分布在哪里?它以盛产和主要出口哪种农作物而著 称?
A.开罗 B.赛得港 C.亚历山大 D.突尼斯 二、读图分析 读下图,完成要求:
学习 过程
E D
G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河 B 海 C 海 半岛 E 城市 F 沙漠 D G 洲 ,其气候特征是 (2)F 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⑶ 在图中正确位置标注苏伊士运河。 ⑷由图我们可以知道埃及既是 也是 洋和 、 洲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
课题 授课人
第三章第二节 埃及 章第二 山东潍坊 滨海三中 孙贵玲
课型 课时安排
新授课 新授课 1 课时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并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

地理七年级第六十三章教学方案

地理七年级第六十三章教学方案

地理七年级第六十三章教学方案第一节:引言本节为地理七年级第六十三章教学方案,并将详细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相关信息。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到地壳运动、板块构造以及地震等地理知识。

第二节: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 掌握板块构造的特点和类型;- 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2. 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第三节: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1. 项目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展示地球构造的动态图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讨论式教学: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震的根本原因和其对人类的影响,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四节: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以下几个主要内容来展开讲解:1. 地球的构造:- 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概念及其特点;-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

2. 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的定义和特点;- 大陆板块、洋板块和地震带的区域分布。

3. 地震:- 地震的定义、分类和测定方法;- 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第五节:教学流程本节课按照以下步骤展开教学:1. 导入: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地球构造和地震的兴趣。

2. 引导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的构造和板块构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

3. 小组合作:学生分为小组,完成项目研究,探讨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4. 知识总结:学生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展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 拓展与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地震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境保护的观点。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7. 课堂小结: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给地理复习注入活力

给地理复习注入活力

给地理复习注入活力作者:孙贵玲来源:《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年第07期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繁多,这让辅导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师感到时间紧、压力大。

而大多数学生提到地理复习也常感到束手无策、没有头绪,随之复习兴趣和劲头就会减弱。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尝试把日常的生活现象、社会热点焦点、时事新闻作为地理教学的新鲜"血液"注入地理复习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总结出来与大家进一步探讨。

一、联系生活现象突破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气候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又是地理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

如,引导学生从上学放学的感受中来理解每天的气温变化,进而分析出每天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的大致时间;又如利用学生冬季和夏季体育课结束后到洗手间洗手时的体验来理解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利用外出旅游,在山脚和山顶对气温的不同体验来理解地势对气温的影响。

总之,用生活现象来解决学生的疑惑,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启了学生思维联想的闸门,学生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识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收集社会热点焦点信息引导学生复习地理知识"五一"期间潍坊寿光的蔬菜博览会是这一时期人们谈论的热点和焦点话题,我就利用观赏寿光蔬菜博览会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来引导学生复习地理知识:(1)在观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和花卉,你能用地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吗?(2)在游览台湾水果展区的时候,你看到了哪些水果来自台湾?台湾是我国的"宝岛",你能举例说明它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吗?你能从台湾岛的形成、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来分析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吗?(3)菜博会的大棚展区利用的是节水灌溉方式吗?现在我国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你认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应该在哪些方面要做到节约?总之,把社会热点焦点作为一个切入点,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掌握复习的方法和技巧,而且也可以运用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实例分析,我们了解了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和海平面变化等造成海陆变迁的具体原因。我们还学习了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并掌握了通过地图阅读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观察和分析海陆变迁现象的技巧。
当堂检测:
1. 海陆变迁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和形态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海陆变迁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海陆变迁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A. 观察地图比例尺
B. 分析地图图例
C. 了解地图投影类型
D. 观察地图颜色
7.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研究海陆变迁方面有什么作用?
A. 分析地理数据
B. 制作地图
C. 预测自然灾害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
1. D
2. D
3. A
4. D
5. C
6. D
7. D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教授了海陆变迁的相关内容,通过讲解、互动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4. 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的物质沉积在河流出口或海岸线附近,逐渐形成陆地。
5.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是指风化作用、水流冲刷等力量破坏地表岩石,导致陆地面积减小。
6. 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等因素会导致海平面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海陆分布。

西丰县十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2

西丰县十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2

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出气候对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的影响。

●通过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懂得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气候对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2.通过讨论,了解如何避免和应对灾害性天气的侵袭。

3.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分层提高。

【教学方法】图示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与展示同学们,如果天气阳光灿烂,人们的心情会充满阳光,如果窗外下着雨,人们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天气与心情,气候与性格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因纽特人江南水乡居民山区居民草原上的牧民教师点拨: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人们,因为天寒地冻,室外活动不多,养成了能控制自己情绪,具有较强的耐心和忍耐力的性格,比如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而居住在温暖宜人的水乡的人们,因为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所以,人们往往对周围事物很敏感,也很机智敏捷。

学生看图抢答:学生1:山区居民住的地方山高地广,人烟稀少。

学生2:山区居民说话声音洪亮,开门见山,商量事情直爽,对人诚实。

学生3:在广阔的草原上的牧民,草原莽莽,交通不便,气候恶劣,风沙很大。

学生4:牧民常常骑马奔驰,尽情地舒展自己,性格豪放直爽,热情好客。

学生5:在热带地区的人,为了躲避酷暑,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所以那里人的性格易发怒。

学生明确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居民性格差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激发学生求知欲。

合作探究:追问与探索(板书)活动一: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饮食:南“米”北“面”糌粑火锅追问:我们家乡哪些饮食习惯与当地气候有关?民居建筑:傣家竹楼窑洞冰屋北京四合院追问:人们通过调查发现,从大西洋沿岸到内陆,欧洲各国的民居的墙壁厚度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学生看图思考:1. 我国“南米北面”的生活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酥油茶、糌粑、青稞酒是藏族饮食中的三宝,藏民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什么密切关系?3.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他们喜食辣椒的习惯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吗?学生自主探究:1.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分两层,底层,楼上,既,又。

龙沙区第六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

龙沙区第六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重点)2、阅读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难点)3、通过教师引导,学会阅读和使用气温分布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构建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努力探寻自然奥秘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小组合作探究【学法指导】教师引导,识图-析图-总结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出示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重点)2、阅读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难点)3、通过教师引导,学会阅读和使用气温分布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构建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努力探寻自然奥秘的态度和精神。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更好地去学习知识课前出示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知道这节课我应该去干什么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过渡语言在以前的地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还记得么?老师出几个小题考考你们。

合作探究过程(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读图回答问题:⑴什么是等高线?⑵运用等高线能表示什么?⑶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有什么特点?学生看图回答问题:⑴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⑵运用等高线是表示地面的高低。

⑶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

⑷等高线稠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⑸等高线是封闭形等温线图是学好世界气温分布的工具。

等温线的判读我先让学生复习等高线的判读,再迁移到等温线的判读中,效果较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利用知识储备对新课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合作探究过程⑷等高线稠密和稀疏的地方,坡度有什么特点?⑸等高线是封闭形状。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学科七年级地理课题第十章极地地区主备课人年级七年级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相望的三大洲。

2.了解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丰富的淡水、铁、煤、鲸、企鹅、磷虾等自然资源。

能力目标1.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辨别方向的能力。

2.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了解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明方向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本节课对学生来说,南极的资源以及保护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教授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分别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来学习同时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区──极地地区。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问题: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相反要建四面都向北的房子呢?2.同学们了解两极地区吗?说说你们对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印象。

3.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极地地区位于66.5°~90°的广大地区,纬度位置属于高纬度,这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造成两极地区气温低下。

通过对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温,使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比北极地区低。

让学生将南北极的气温和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图,指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名称。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的纬度范围。

2.研讨纬度位置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3.对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进行对比分析。

让地理活动课“活动”起来——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课堂活动”课的教学初探

让地理活动课“活动”起来——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课堂活动”课的教学初探

让地理活动课“活动”起来——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课堂
活动”课的教学初探
盂东红
【期刊名称】《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
【年(卷),期】2003(000)006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盂东红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0.3
【相关文献】
1.让地理活动课“活动”起来——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课堂活动”课的教学初探[J], 孟东红;
2.钻研新教材尝试新方法——中学政治活动课教学初探 [J], 孙宏兰
3.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课教学探析 [J], 梁晓玲
4.开展活动课,让政治课活起来——对初三政治活动课教学的点滴思考 [J], 卢伟
5.世界地理课堂活动课教学改革实践 [J], 王秋龙;于莉莉;栗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9.1 美国(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9.1 美国(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美国教案学科七年级地理课题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年级七年级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学生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2.了解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图像、表格等各种信息的方法。

2.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体验、讨论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教授新课]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学会了几种划分地球的方法。

请同学回忆一下,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什么?一.移民国家外来移民的大汇集分布在西半球最主要的大洲是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以北是北美洲,以南为南美洲教师提问:在你所熟悉的美国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美国、巴西等国家是美洲地区,也是西半球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让我们一起走入美洲,透过美国和巴西,了解西半球的自然风貌、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学生互相介绍“唐人街”时,知道多少就介绍多少,教师应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第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第

自然环境教案学科七年级地理教案课题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年级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本节课学生对地形的空间理解比较困难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导入新课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学生感受体验吸引学生兴趣自学过程: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

读2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1)(2)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P3活动二(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6.2(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掌握 2010 年世博会举行的城市,利用地图来复习交通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 2、了解上海市的地理环境,会分析上海举行 2010 年世博会的优势。 3、依据上海世博会展馆的情况,来掌握国家及其地理事物的信息。 4、根据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科技创新和城市未来”的资料,来掌握世界三大问题及人 类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的措施、方向。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根据某一活动主题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地理知识从日常新闻信息中提炼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学生 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铁路线到达兰州转乘
铁路线到达徐州再转乘
铁路线到达上海。
(2)高强从乌鲁木齐乘坐火车到达上海,一路走来他经过了我国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3)参观世博会后,高强一直在考虑: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优势有哪些?你考虑一下,写出
至少三点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优势。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内容并展示中国交通图。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内容,分析“中国交通图”,思考问题(1)—6.htm
问题讨论:
(1)乌鲁木齐的高强同学在暑假期间到上海参观了世博会,如果不考虑时间的长短,他可
以利用几种交通方式到达上海?

如果他计划坐火车到达上海,请你帮他把下面的行程填写完整:
从乌鲁木齐出发乘坐
(二)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小美人鱼”铜像
材料二:
C BA D E
F
H G
为了纪念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而构思建造的“小美人鱼“铜像是丹麦的象征,诞生 96 年
来“小美人鱼”第一次“迈出”国门长途跋涉来到了我国上海,分析材料二中字母符号所代表
的“小美人鱼”航运路线是:
丹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海
B
海峡
C

D

E
运河
F

G
海峡
H
海再经过台湾海峡到
达上海。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无法完成的ex.asp?clbs=0op4xh&id=51086 材料二:/chuzhong/bksc/dl/tphc/200711/21095.html 活动三:世博论坛
(3)做为参加论坛的上海市民,通过论坛你认为上海未来城市应该如何发展?主要从环境 保护和能源利用方面来分析。
(4)长大后如果你成为现在生活地的规划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写出你理想中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
(学生活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思考后无法完成的可以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仍然无 法完成的由组长把问题提交给老师。 教师活动:汇总小组提交的困惑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仍然无法完成/2010-07/03/content_20396197.htm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和整理上海世博会的有关资料(包含图片、文字、视频等),然后班组内
交流,并汇总可以运用地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资源。 教师准备:挂图“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目的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世博会是整个世界
的世博会,世界每个国家都可以成为世博的一员。) 活动方式:展示、合作、交流。
合作探究: (1)当今世界存在的三大问题是什么?
(2)2009 年 12 月 7 日—18 日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很多人参加的最“抠门”的一次 国际性会议,它不仅没有礼品袋、公文包、纪念品,而且会场内所有的食品都得自掏腰包。如 果你是世博会论坛参与者,你对气候峰会的“抠门”有什么看法?结合论坛内容和日常生活谈 谈自己的看法。
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如果小组无法完成的内容,可以由组长提交给老师,由老师点拨或者讲解 完成。)
活动二:感受世博魅力 (一) 今年暑假小林和妈妈一起去游览了上海世博园,并带回来很多照片,由于拍摄的照片 多,小林回来整理时发现自己无法弄清楚某些照片之间的关系。认真欣赏下列图片,利用你的 地理知识来帮助小林把照片整理好。 第一组:展馆照片:
(1)
(3)
法国
(5)
(2)
日本
(4)
(6)
第二组:馆内所见景观图片:
A C
B D
E 你的整理结果是:
(1)——
(4)——
(2)—— (5)——
F
10sbh/zgfc/gjg/201004/t20100408_562497.html 图片(2)/show/1/48/88dc0fa5cafdfe29.html 图片(3)/?p=home_imgv2&picid=376346 图片(4)/club/thread_9923.html 图片(5)/a/20101031/000057.htm 图片(6)/show/17096.html 图片 A /bbs/viewthread.php?tid=44800&page=1 图片 B /188-3319-71566.xhtml 图片 C /blog/static/4407467620111711313682/ 图片 D /yichanlvyou/0%2C271.aspx 图片 E /p/94280.shtml 图片 F /show/1/47/7b20468c2b04e24f.html
材料:论坛主题 科技创新和城市未来 时间 2010 年 6 月 20 日 地点 中国江苏省无锡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但是我们知道城市既是各类环境问题的始作 俑者,也是环境和气候变化后果的主要承担者和“利益攸关方”。 "全球思考,城市行动"是长久以来环保运动的口号之一。
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这三大城市责任 主体的共同努力。2010 年上海世博会荟萃了全球绿色环保城市的案例和经验,成为政府、企业 和公民展现责任的重要平台"环境变化和城市责任"论坛根据对政府、企业和公民责任的理解, 选取热点领域,设置了六个分论坛:低碳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清洁能源 发展、产业发展与绿色创新:生产和能源、产业发展与绿色创新:可持续建筑、公民参与绿色 城市建设、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模式。这六个分论坛紧密联系、互为因果,希望通过政府,企 业和公民的分工合作来共同应对环境变化挑战。
五、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播放世博会开幕式片段,让学生走进世博会,融入世博会的氛围中,激发JvRHxh.html
活动一:走近世博会 材料一:播放在黄浦江畔世博园区举行地举世瞩目的 201PxVVeG.html 材料二: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
三、活动分析 活动目标:以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中心,把参观世博会的所见所闻所
想以及世博会所展现的各方面内容以活动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分 析世博会展示的城市文明成果、发展经验和先进的城市理念以及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和 启示,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所启迪。
六、教学反思: 结合实际的活动课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堂之一,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
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是一次愉悦的成功体验。但是需要教师时刻掌控课堂,让活动在有效地时间内有始有终的完成。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活动课
---以“世博会”为活动主题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地理
3、课时:1 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搜集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有关资料(包含图片、文字、视频等),整理出
可以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的学习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