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课(第一课时说课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1.压强说课稿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面积的计算等前置知识。但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
1.对压强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力混淆。
2.在进行压强计算时,对单位的换算掌握不牢固。
3.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将压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习兴趣降低。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4.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物理实验视频和拓展阅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解答、反馈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生生互动:
-小组讨论:分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3.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应对策略:
1.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在实验前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有序。
3.设计更多生活化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角色扮演: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体验。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我将采用“生活实例法”。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两块相同的砖,一块平放,一块立放,在砖上分别放一个鸡蛋,让学生预测哪个鸡蛋会破。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迅速吸引,他们对实验结果的好奇心也会被激发。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的面积上,产生的效果不同?从而自然导入压强的概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压强复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压强复习课说课稿一、说课本本节涉及课本中“压力”“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四个知识点,压强、液体的压强因为概念较为抽象,敷衍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同时,压强、液体压强的谋略又要涉及到学习过的力、压力、重力、合力、质量、密度、体积、面积等,这部分知识还与后面的大气压、浮力等有密切的关联。
简略知识点掌握不牢,多个知识点之间又相互干扰,造成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压强、液体的压强知识时会感到困难。
然而,这部分知识却是中考“餐桌”上必备的“硬骨头”,由不得你不啃。
怎么啃?八个字──抓住症结,各个击破。
二、说目标1、传授目标新课程夸大知识与技术、历程与要领、情绪态度与代价观三个角度的有机连合。
根据课标和中考说明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连合课本,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主动成长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传授目标如下:(1)理解压力的概念;(2)掌握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能应用压强知识办理一些实际标题;(3)知道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4)办理液体内部压强和固体压强类型题的思路和要领;(5)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记着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知道大气压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2、重点与难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公式的灵敏运用三、说备考指南压强、液体压强的谋略,主要是运用两个公式及其变形办理有关标题。
题型常见的有填空、选择、谋略及探究题。
两个公式一个是压强的定义式p=F/S,另一个是液体压强公式P=ρgh。
阅历表明,不少学生在学习了这一部分内容后,一般会记着公式,但理解往往是单方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因此,学习中要注意对压强公式的理解,除明确各物理量间的数学干系(学生往往重视这一点),明确各量的单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公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
举行谋略时,要能正确地确定压力、确定受力面积、确定深度。
除此以外还要明确,由于固体不具有流动性,而液体具有流动性,造成了谋略固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压强的要领,与谋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的要领一般不同四、中考命题纪律:本讲内容主要是压强的基础知识,从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向来看,考查重点主要集结在如下几方面:1、增大减小压强的要领2、影响液体压强巨细的因素3、压强的相关谋略从考试形式上看,有在填空、选择题中单独考的,也有与其他知识连合在一起综合考的五、说教法启发式传授要领、练习法、讲堂讨论法(每道题解完后都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要领,自己总结不出来的就小组讨论总结)六、传授程序设计传授历程循序渐进,先回顾已学的知识,梳理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使这些知识有机整合形成知识网络图。
《压强》复习课说课稿
压强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固体压强一节教材重点内容是围绕压强概念的建构过程和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复习教学活动,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多角度来改变压强的大小。
本章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过再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巩固认识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三、重难点:重点: 压强的概念。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难点:探究液体压强大小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及九年级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具体形象的情景,以旧带新,不断滚动知识点,以此来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习、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优化复习教学效果。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参与实验、参与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说教学程序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小实验引入,激发认知冲突给学生展示一只铅笔,用两只手的食指顶住并保持水平。
《压强》说课稿5篇
《压强》说课稿5篇《压强》说课稿模板1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本节内容根据教材要求是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有两大版块内容:压力.压强,压强的应用留到第二课时再讲.本节课我用动画和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及分析建立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本课我还注重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思想.一. 说教材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②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③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识.2.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3.教学资源:1.多媒体及课件.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以上是我对教材的一些简单介绍二.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三.说学法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等.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四.说教学程序设计通过对教材很好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对于新课的引入,我是从一段动画开始的:〝胸口碎大石〞,通过这段动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很快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必然会想到钉子多少对这个现象的影响.然后我在这个地方不失时宜地跟上钉板的演示实验,一个钉板钉子数很多,一个很少,泡沫板放上去,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泡沫板上加上砝码按压,学生会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个钉子分摊力的大小不一样,钉子多的,每个钉子分摊的力就小,所以就不会有危险,进一步引导得出关键是和受力面积有关系,在这里顺势提出压力的效果还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效果可以用压强来描述,从而引入到本节课的课题:压强.2.新课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对于这两个重点概念我进行了以下的设计.压力的概念我是这样建立的,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上的两幅图的作图,实物投影,学生纠错,总结出共同点,让学生充分感知压力指的是垂直作用在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对于压强概念的建立,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且在描述关系的时候始终是控制某一个因素不变的,强化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但现在如果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变化的话,我们又该如何来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了压强的概念,类似于速度的定义的建立.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是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化解的:用了一个演示实验,两个物体对齐分开放,上面搭上一块三合板,在三合板上加砝码,学生观察可以发现三合板发生了形变,教师紧接着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关键是因为受到了压力的作用,教师继续提问,那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教师举例,比方说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另外物体还会给水平面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学生可以很快得到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教师在这个地方顺势提问:是不是压力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呢?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比方说擦黑板,用手压着黑板擦,手给黑板擦一个压力,黑板擦要压黑板,这时候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是由手提供的,手一松,板擦由于重力作用会掉下来,所以这个地方压力并不是由重力提供的.继续回到实验上面来,用手将三合板的一端缓缓抬起,观察三合板的形变程度,学生一眼看出形变变小了,引导学生得出此时压力的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到此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得到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压力大小并不都等于重力的大小.考虑完大小,还要再考虑一下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学生自己研究得出作用点肯定不同,方向一般不同.本课的难点之二压强概念里面的物理意义以及压强计算,在介绍完压强的公式以后,紧接着介绍压强的单位Pa,同时指出压强的单位是符合单位N/m2,这样在描述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为0.5Pa的物理意义就会得心应手.另外对计算一定要强化解题格式的规范.另外,本节课对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需要,自己从老师所给的器材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器材,并相互交流实验方案,并上台边模拟边讲解实验思路,其他同学补充,然后一起总结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会准确运用控制变量法完整回答相关结论.到了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就全部结束了,课堂反馈的题目里面我主要解决的是受力面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东西,对于课堂反馈的内容实物投影,学生自纠.五.说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教学容量大,但有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够到位,环节与环节过度不够自然,需要进行一些细化处理.六.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以内容式展现,一目了然.以上就是我对《压强》这一课时的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由于经验有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评委给予指导和帮助.谢谢!板书设计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2.作用效果大小的影响因素:①压力的大小②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3. 计算公式:p=f/s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1pa=1n/㎡三.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f一定时,s增大,p减小;s减小,p增大s一定时,f增大,p增大;f减小,p减小《压强》说课稿模板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 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四.说课堂教学设计㈠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㈡讲授新课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3.什么叫压强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㈢小结: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㈣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㈤板书设计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五.压力和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压强》说课稿模板3这是在学习了固体压强.液体的压强之后,再学的气体压强.本堂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大气压强的存在;2生活中的大气压强及应用;3.马德堡半球实验.朱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和课堂设疑,还有学生的分组讨论,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教学目标方面的评价朱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大气压的存在实例和通过大气压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知识.并能掌握一些利用大气压的重要应用.二.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整个过程设计较为合理.三.教学过程的评价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朱老师用课本中的覆杯实验引入,大胆地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实质,也就是在实验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让学生自己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从而引出了大气压的概念.这样的改变让学生从单纯的观察到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度更广,学生的专注程度大大提高.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如:〝为什么纸没有掉下来?〞〝是不是因为水吸引了纸片,所以没有掉下来?〞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如:〝大家用桌上的仪器,设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并用大气压知识来解释.〞通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3.学以致用,教学举例贴近生活比如说,朱老师用〝魔术〞:将矿泉水的空瓶加了热水,再倒掉后盖紧瓶塞,使瓶子变形;还有用嘴吸纸杯,吸管喝饮料等.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然后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实用性.4.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精神.四.意见和建议1.在学生实验中,可否用透明的塑料杯代替纸杯,可以使学生看清杯中是否还有空气.2.教师在讲解时,没有将〝大气压〞讲解清楚,〝大气压〞到底是〝大气压强〞还是〝大气压力〞这个基本概念.3.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时,如果先让一位女同学来拉,再让班里力气大的2个男同学来拉,可能反差的效果会更明显.4.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在时间分配上欠合理.教师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教师的语速过快,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足.《压强》说课稿模板4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基本知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建立压强的公式,能用压强共识进行定量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二.新课引入滑雪时,我们要穿上宽大的滑雪板,不穿滑雪板,我们不可能在雪地上飞驰.这是为什么呢?三.新课教学1.压力基础知识滑雪板对雪有力的作用,图钉对墙面有力的作用,滑梯上的小孩对滑梯有力的作用. 问:从力的作用效果考虑,这些力有什么共同点. (都对接触面有挤压的效果)我们把这种力称作压力.压力是重力吗?(不是,压力的作用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压力:我们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①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例如:书上的两幅图.蝉的口器穿破树皮,骆驼在沙漠上留下脚印,都是压力作用的效果. 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两分钟时间阅读实验部分,之后回答黑板上的问题.甲图和乙图对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一个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明显.)丙图和乙图对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一个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与压力大小.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压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芭蕾舞演员与大象谁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呢?这时压力大小不同,作用面积也不同,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压强概念: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压强定义式:P?FS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P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压强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单位物理意义: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①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大压力③减小受力面积的同时增大压力例如:钉子要尖锐,斧头要锋利,啄木鸟的嘴很尖,小孩没能把图钉压入墙里面大人能压进去. 减小压强①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压力③增大受力面积的同时减小压力例如:大型拖拉机用履带代替轮胎,在很薄的冰面上走时要把多余东西扔掉.《压强》说课稿模板5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的前提条,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三.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复习课教案
第九章压强知识点一压力和压力示意图1.压力:①定义:.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②.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指向被压的物体。
(3)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面上(4)当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则桌面受到的压力 F 物体的重力G,方向,作用点在上.1.画出下面支持面受到的压力示意图.●跟踪训练1.同一块砖,分别用平放、侧放、竖放三种不同方式放在同一个弹簧测力计上测量,如图所示,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A.甲的示数最大B.乙的示数最大 C.丙的示数最大D.甲、乙、丙的示数一样大知识点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因素完成下图所示的实验(1)甲图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2)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3)丙图把小桌翻过来,在其上放一个砝码。
①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以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②比较乙、丙,一定时,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③比较甲、乙,在受力面积相同时,,作用效果越明显.④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⑤在这个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点拨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所以要定义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要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方面考虑。
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压强能够定量地表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跟踪训练1 王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观察到与手掌接触部分气球形变较小,而用手指顶着的那部分气球形变较明显,且手指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2 如图所示的是同一个梯形铁块,第一次如甲图放置,第二次如乙图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知识点三压强1.在物理学中,叫做压强。
2.计算公式为:。
3.由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
4.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库尔勒市第五中学的周菲。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1节?压强?。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方面进展说课。
一. 说教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消费和生活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主要学习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重力及摩擦力的根底上编排的,也是学生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知识的根底。
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培养学生才能、进步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应用。
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技术有着亲密的联络,本节教材的设计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充分表达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亲密联络。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2. 用压强公式进展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好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2. 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3. 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进步学生的科学素养;2. 通过物理与生活、社会的亲密联络,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二. 说教法根据本节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九年级学生特点,压强概念的引入采用情景鼓励法,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实验设计模拟研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向学生示范物理学的根本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才能及合作意识;压强的计算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稳固、强化知识,及时反应、评价,促使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理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采用问题讨论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的实验优质课比赛,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环节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它是后续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的基础,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节由“压力"“压强”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三部分内容组成。
三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有学生先正确认识压力,才能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才能顺利解决减小或增大压强的问题。
其中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先认识压力、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说学情我所任教的是乡镇中学,对于乡镇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不是很强,这对于抽象知识的传授带来了不便,但是他们一样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
所以平时需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对于物理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知识方面:学生在前两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也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评估与交流都不陌生。
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实验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生的认知冲突:由于前两章的学习,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通过实例和作图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压力、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分析总结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再通过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
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压强》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
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
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学情及学生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人教版物理八下9.1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我将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程序的安排与意图三个方面谈谈本节教学的构思。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主要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
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具有力的初步知识和受力分析能力,熟悉科学探究活动的环节,实验探究积极性高,抽象思维不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比较弱。
(三)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2、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3、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主要反映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要点)(一)设计思路和理念本节设计总体思路:从有关压强的生活情景引入压强课题,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感受压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压强概念,并用所学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应用。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10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压强》,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二、说学情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过渡句)通过比较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利于后续的应用。
因此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五、教学方法(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压强概念,理解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2)能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
(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梳理、归纳知识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课前准备:学生自己对本章内容的小结。
(2)通过展示学生《压强》小结,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3)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通过练习和应用掌握压强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压强概念的应用。
2、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小结一章内容。
(2)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提高学生上复习课的兴趣。
三、教学任务分析(1)学生起点:基本掌握压强知识,知道固体、液体、大气压强的特点和一些应用实例(2)学习支架:运用压强知识分析实例,会用公式定性(定量)解决基本问题。
(3)教学媒体:教具、自制教具、多媒体、网络信息等。
四、教学模式归纳-应用-分析-讨论五、教学流程1、分析中考此类题型在中考总分所占比分引入本节教学目标,再复习与压强有关的知识。
2、复习:让学生说出压强的概念、计算压强的公式。
教师总结:计算压强的公式有两个,并要注意应用公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典例分析及跟踪练习: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上台板演再讲解解题思路。
4、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指明解题方向的突破口。
5、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压强:1、压力: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概念:4、公式:5、符号的意义及单位:6、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的压强:1、定义:2、规律:3、计算公式:4、连通器:三、大气压1、首先测量大气压值的实2、一个标准大气压:3、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4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规律:2、飞机的升力:五:典型例题:六:跟踪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压强》说课稿 新人教版
第九章《压强》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
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部分。
一、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1、教材分析:《压强》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
压强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
本节内容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诠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通过以前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对探究的七个要素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教学目标: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我制定本节课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试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据此确定下面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应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难点: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说课稿
在学习压强这一章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公式。他们还应该具备基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规律。对于一些生活现象,学生可能已经有一定的直观认识,但是对于压强的精确计算和复杂情境下的压强变化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引导他们总结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关键知识点。然后,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入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为什么深海中的鱼类能够承受巨大的水压。其次,利用实验和演示来直观展示压强的变化,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例如,可以进行液体压强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深度下的压强变化。再次,设计一些有趣的物理问题或习题,让学生通过解答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我相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置知识,激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可以提问:“什么是压力?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其次,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在总结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通过这些互动方式,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压强的知识。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二、说学情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五、教学方法(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练习题法。
(过渡句)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六、教学过程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板站在雪上,效果截然不同。
再举出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为什么容易刺破皮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板书)【设计意图】正如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本章复习课说课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实验探究法: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实验性强,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压强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2.压强的计算: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压强。
3.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
4.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如何减小和增大压强,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探索和发现。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物理现象和实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习惯,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依赖心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将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生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设计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
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压强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2、教材结构分析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和由来。
③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⑤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4、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复习课教案
第九章《压强》复习课一、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定义:物体所受与之比。
3、公式:。
(1)、F: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即GF=。
(2)、S:受力面积,两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面积。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面积的单位是。
压强的单位则是。
压强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简称,符号是。
则,2/11mNPa=。
5、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
②、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压力不变,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不变,压力。
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有重力,且有流动性。
(2)、特点:①、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②、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③、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 ;④、液体内部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 ,压强越大。
(3)、公式: 。
2、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装相同的液体,当液体 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的。
(3)、应用:①、水壶的壶嘴与壶身;②、排水管的U 形“反水弯”;③、锅炉和外面的水位计④、船闸。
注:1、液体压强的计算:gh p ρ=(1)、适用条件:静止的液体。
(2)、h 的含义:指所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而不是点到容器底的距离。
(3)、理解:由公式gh p ρ=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2、公式适用范围:(1)、SF p =:适用于计算固体、液体和气体产生的压强。
(2)、gh p ρ=: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
三、大气压强1、产生原因:大气受 重力 作用,且具有 流动性 。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证明存在的实例:塑料吸盘、吸饮料等。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课(第一课时说课稿)
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杭信一中何逸冬(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压强不仅是中考《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压强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升力等知识的基础。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压强概念的建立,为以后压强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可分为“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液体压强、情景再现重点实验探究”等模块。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
但是还存在一些知识的缺陷和漏洞,因此中考对该单元复习是比较重要的。
复习中学生往往都是被动的学习与接受;缺乏必要的动手动脑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复习难度较大。
三、复习目标:1、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2、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结合图例分析;3、弄清学生经常出错的基本计算P=F/S和P=ρgh。
四、复习重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难点:应用压强知识说明生活实例五、教法与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复习使学生提出问题,在讨论、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规律。
六、教学过程设计:考点一、压力的概念1、比较图9—1中的(a)、(b)、(c)三幅图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再现“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如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如图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4)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例1、如图所示,把小桌面和砝码以不同形式放在海绵上,分析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因素.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有关.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考点二、压强(P):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意义)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压强》复习课
师院附中李忠海
(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压强不仅是中考《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压强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升力等知识的基础。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压强概念的建立,为以后压强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可分为“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液体压强、情景再现重点实验探究”等模块。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
但是还存在一些知识的缺陷和漏洞,因此中考对该单元复习是比较重要的。
复习中学生往往都是被动的学习与接受;缺乏必要的动手动脑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复习难度较大。
三、复习目标:
1、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
2、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结合图例分析;
3、弄清学生经常出错的基本计算P=F/S和P=ρgh。
四、复习重难点:
1、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难点:应用压强知识说明生活实例
五、教法与学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复习使学生提出问题,在讨论、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规律。
六、教学过程设计:
考点一、压力的概念
1、比较图9—1中的(a)、(b)、(c)三幅图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
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再现“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如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如图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
和受力面积有关。
(4)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例1、如图所示,把小桌面和砝码以不同形式放在海绵上,分析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因素.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有关.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考点二、压强(P):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意义)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4、物理含义:1 Pa =1N/㎡ ,表示1㎡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5、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例2.下面所述各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有___,为了增大压强的有__。
A、铲土机的宽履带
B、锋利的剪刀刃
C、骆驼宽大的脚掌
D、很细的钉尖
E、
钢轨铺在枕木上F、啄木鸟尖尖的嘴
考点三、液体的压强
1、再现“液体压强的特点”: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的__和__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产生压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3、情景再现“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3、某中学组织学生考察当时在建的河西防洪堤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展示了防洪堤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请你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解释防洪堤为什么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4、再现“液体压强公式推导”:
⑴推导方法: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略)
5、连通器:⑴定义: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
来工作的。
例4、图24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
壶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
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
在面积为lm2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
(1)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
部产生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
强。
(g=10N/kg)
例5、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七、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较好完成了本章第一课时要复习的内容,达到了课程标准及中考的教学要求。
八、附板书设计:第八章《压强》复习课(第一课时)
考点一、压力的概念
考点二、压强(P):
1、定义:单位面积、压力------压强
2、公式:P=F/S
3、单位:帕( Pa)
4、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考点三、液体的压强
1、公式推导:
⑴方法: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公式:p= ρgh
2、连通器:原理及应用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