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_GB5_省略__供水方式与消毒剂相关指标的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向居民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卫生要求以及对水源选择、水源卫生防护、水质监测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包括自建集中式供水及二次供水。
2引用标准GB 5750-85《标准检验法》。
GB 17051-1997《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1993。
3定义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3.1生活饮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用和生活的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饮用安全。
3.2城市: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3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4自建集中式供水: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
3.5二次供水: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加压、贮存、再处理(如过滤、软化、矿化、消毒等)后,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4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卫生要求4.1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4.1.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2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管网水4.2.1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表1。
表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项目限值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色度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浑浊度 不超过1度(NTU)①,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NTU)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PH 6.5~8.5总硬度(以CaCO3计) 450 (mg/L)铝 0.2 (mg/L)铁 0.3 (mg/L)锰 0.1 (mg/L)铜 1.0 (mg/L)锌 1.0 (mg/L)挥发酚类(以笨酚计)0.002 (mg/L)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0.3 (mg/L)硫酸盐 250 (mg/L)溶解性总固体 1000(mg/L)耗氧量(以O2计) 3 (mg/L),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mg/L②毒理学指标砷 0.05(mg/L)镉 0.005 (mg/L)铬(六价) 0.05(mg/L)氰化物 0.05(mg/L)氟化物 1.0 (mg/L)铅 0.01(mg/L)汞 0.001 (mg/L)硝酸盐(以N计)20(mg/L)硒 0.01(mg/L)四氯化碳 0.002 (mg/L)氯仿 0.06(mg/L)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 100 (CFU/mL)③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游离余氯 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 ,管网末稍水不应低于.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放射性指标④总a放射性0.5(Bq/L)总b放射性1 (Bq/L)注:①表中NTU为散射浊度单位。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正文:----------------------------------------------------------------------------------------------------------------------------------------------------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1985年8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1986年10月1日实施)1总则1.1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向居民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1.2本标准由供水单位和规划设计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
各级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在新建、扩建、改建集中式给水时,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必须会同卫生、环境保护、规划、城建和水利等单位共同研究用水规划,确定水源选择、水源防护和工程设计方案,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经卫生防疫站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
分散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鉴定、卫生防护和经常管理,由供水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委派当地有关单位研究决定。
各级公安、规划、卫生、环境保护等单位必须协同供水单位,按标准规定的防护地带要求,做好水源保护工作、防止污染。
1.3本标准适用于城乡供生活饮用的集中式给水(包括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和分散式给水。
2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2.1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应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量。
2.2集中式给水,除应根据需要具备必要的净化处理设备外,不论其水源是地面水或地下水,均应有消毒设施。
取地下水直接供入管网的一次配水井,必要时,还应有除砂、防浑浊设施。
有关蓄水、配水和输水等设备必须严密。
且不得与排水设施直接相连,防止倒虹吸。
用水单位自建的各类贮水设备要加以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防止污染。
2.3凡与水接触的给水设备所用原材料及净水剂,均不得污染水质。
新材料和净水剂均需经过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审批,并报卫生部备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执行,确保人们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首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包括了水质的监测和评价标准。
水质监测是指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包括水中微生物、重金属、有机物等各项指标的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评价标准则是根据监测结果对水质进行评价,确定是否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水源,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其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还包括了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标准。
水源地的保护是指对水源地周边环境进行保护,禁止污染源的排放,保持水源地的清洁和无污染。
水源地的管理则是指对水源地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此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还包括了自来水管道和水箱的卫生管理标准。
自来水管道的卫生管理是指对自来水管道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管道内部的细菌和污垢对水质的影响。
水箱的卫生管理则是指对水箱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防止水箱内部的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确保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最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还包括了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和管理标准。
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是指对饮用水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督,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饮用水的管理则是指建立健全的饮用水管理制度,加强对饮用水的监管和管理,提高饮用水的卫生质量。
总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保障人们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负起责任,加强对饮用水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人们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生活。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是2006年8月1日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一部关于生活饮用水卫生的国家标准。
标准主要包括水质要求、评价方法、水质调查、消毒技术要求、管理措施等,旨在保证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保护人民的健康。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包括总有机碳、可溶性硅、悬浮物、铁、锰、氰化物、汞、砷、氟、甲烷、氯阳离子、硝酸盐等十二项指标,其中总有机碳、硝酸盐、可溶性硅和悬浮物是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
对于各项污染物,《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了它们的最大允许值,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此外,《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还提出了水质监测、消毒处理等管理措施,以确保饮用水的卫生质量。
水质监测,主要是通过定期检测水质的指标,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消毒处理,则是通过对饮用水加入消毒剂,来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水质达到卫生标准。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实施,为我国提供了安全饮用水,保护了我们的健康。
为了落实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饮用水的监测,严格消毒处理,确保其卫生安全。
生活饮用水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解读

生活饮用水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解读标准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2006年底卫生部正式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包括两大部分:法定的量的限值和法定的行为规范。
法定的量的限值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中各种有害因素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法定的量的限值;法定的行为规范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达到法定量的限值,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法定行为规范。
相比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指标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
其中:1.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2.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3.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
关于饮用水水质指标及处理技术科普

关于饮用水水质指标及处理技术科普一、引言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系统的变化,饮用水的水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我们需要了解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饮用水水质指标中的微生物指标及其处理技术。
1.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水样中存在的细菌总数量,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每毫升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和预测肠道传染病发生概率的重要指标。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个。
3.粪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与大肠菌群类似,也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和预测肠道传染病发生概率的重要指标。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每升饮用水中粪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个。
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这两种微生物是肠道寄生虫,可导致腹泻等疾病。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每升饮用水中不得检出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4.蓝氏贾第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一种淡水寄生虫,可导致腹泻等疾病。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每升饮用水中不得检出蓝氏贾第鞭毛虫。
三、微生物指标的处理技术1.消毒:消毒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其中,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并对水中的有机物具有氧化作用。
2.过滤:过滤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微生物。
常用的过滤技术包括砂滤、活性炭过滤、膜过滤等。
其中,砂滤和活性炭过滤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膜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3.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氯气、二氧化氯、臭氧等。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关乎我们日常生活健康的重要指标。
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设定和执行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尤其在当今社会,水质安全已成为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及相关内容。
生活饮用水的定义生活饮用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直接用于饮用、烹饪和其他生活用途的水资源。
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其卫生标准制定尤为重要。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与监测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水质的各项指标要求,如PH值、浊度、余氯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此外,针对不同用途的水源,还会有相应的标准做出要求。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不仅仅是制定,更重要的是监测执行。
各级政府部门会定期对生活饮用水源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同时也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共同维护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生活饮用水中的主要污染源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农业使用的化肥、农药等也会对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减少污染源的影响,是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关键措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现状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越来越重视。
各国不断完善和更新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大监测力度,提高对水质的管控。
同时,也在推进科技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水质监测和处理的效率。
展望未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将继续得到重视,人们对饮用水的安全要求将不断提高。
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以上就是关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一些介绍,希望可以增加大家对饮用水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保障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安全健康的饮用水资源。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4
该标准针对的是居民生活饮用水,包括自来水和其他供水单位提供的
生活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直接饮用、烹调和洗涤的水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
于确保人们饮用安全和卫生的水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标准分为8个部分,分别是:范围、规范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水源地保护与水源监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生
活饮用水水质限值和检验方法、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
这些部分共同构成
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具体的监测和检验方法。
标准规定的水质指标包括了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限值,比如重金属、
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等。
同时,还对水的物理性质和微生物性质进行了
规定,包括水温、PH值、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通过对这些
指标的监测和检验,可以确保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杜绝对人
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的存在。
标准还要求生活饮用水的供应单位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水质监控,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水质监测报告。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源,要及
时进行改造或者采取其他措施,确保水源可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包括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监测,以防止环境污染对生活饮用水质量造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是生命之源 、 生态之基 , 人体内水分每 18 d 更新 1 次 , 生活饮用水水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 ( GB 5749-2006 ) 》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以 下 简 称 国 标 ) 于 2007 年 7 月 1 日 实
容 , 可解释两个不同的范围 , 一是农村日供水在 1 000 m3 以下 或农村供水人口在 1 万人以下的 ; 二是农村日供水在 1 000 m3 以下的以及各类地区供水人口在 1 万人以下的 。 农村的定义是 相对与城市 ,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 , 但是某些工矿 、 部队 的小型集中供水 , 既有在农村 , 也有在城镇 , 因此第二种解释 应该比较恰当 , 我单位遵照此解释执行 。 国 标 [ 4.1.6 ] 与 [ 4.1.7 ] 规 定 如 下 : “[ 4.1.6 ] 生 活 饮 用 水水质应符合表 1 和表 3 卫生要求 。 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中消毒 剂限值、 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余量均应符合表 2 要 求。 [4.1.7 ] 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因条件限值 , 水质 ( 表 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 表 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 部 分 指 标 可 暂 按 表 4 执 行 , 其 余 指 标 仍 按 表 1、 表 2、 表 3 执 行” 标及要求 ; 表 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 表 4 小型集中式供水 和 分 散 式 供 水 部 分 水 质 指 标 及 限 值 )。 综 合 考 虑 , 以 上 2 条 其 实是一个整体内容 , 即对水质有总要求 ( 表 1 、 表 3 ), 同时对 集 中 式 供 水 有 特 殊 额 外 要 求 ( 表 2 ), 对 小 型 集 中 式 供 水 和 分 散 式 供 水 有 “ 因 条 件 限 值 ” 有 部 分 降 低 标 准 要 求 ( 表 4 )。 而 按照 [4.1.7 ] 实际规定 , 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还必须 要 满 足 针 对 集 中 式 供 水 的 特 殊 要 求 ( 表 2 ), 在 总 要 求 的 基 础 上本应降低标准的水源种类 , 现在却在消毒剂指标上提高了标 准和增加了要求 , 与规定的初衷相左 。 而且实际情况中小型集 中式供水不存在 “ 出厂水 ”, 而分散式供水是用户直接从水源
施 , 新标准的实施符合我国国情 , 而且更接近国际标准 , 对于 我国供水行业实施工艺改造 、 提高供水水质 、 保障居民饮水安 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新国标将供水方式分为 4 种 , 在饮用水 消毒剂方面常规指标由 1 项增至 4 项 , 但是相关标准在实际执 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 仍有商酌和改进的必要 , 以下从条款文 书和饮水卫生与安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
(EC ) 的 《 饮用水 水 质 指 令 》 和 美 国 环 保 局 (USEPA ) 的 《 国
饮水卫生与安全
结合实际及其国标依据的参考文献, 在此与世界卫生组
与 国 际 标准对比
织 、 欧盟 、 美国 、 日本的水质标准进行了对比 。 见表 1 。
。1 。。。。。。。。。。。。。。。。。。。。。。。。。。。
中 图 分 类 号 : R123 文献标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3-8507 ( 2013 ) 06-1167-03
A discussion of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of water supply and disinfectant indicators
WANG Bin , YIN Hong , WANG Sheng-shu , XIAO Hong , ZHAO Shu-li.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Food Sciences , Kunm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Kungming , Yuannan 650500 , China Abstract : The article has elaborated problems of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of water supply and disinfectant indicators in combina tion with provisions and instruments , and compared the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with tha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the United States ,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The drawback of differentiat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by classifying the water sup ply was discussed. It also discussed whether the free residual chlorine of small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and de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was reasonable and side effects of disinfection were understood comprehensively. Finally , implementation and revision of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 water quality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standards of free residual chlorine were recommended. Key words : GB 5749-2006 ; Graded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 Free residual chlorine ; Discussion
国和美国 , 其他国家和组织均未分级分类 。 我国采用供水方式 对水质标准进行不同要求 , 相当于间接的对水质标准进行了分 级。 其他国家和组织均未对某特定消毒剂含量做要求。
剂副产物指标仅我国 1 项也未列入常规项目 ( 仅在非常规项目 中 列 入 15 项 ), 其 他 国 家 和 组 织 至 少 列 入 了 4 项 ( 总 三 卤 甲 界卫生组织和日本的标准则多达 10 余项 。
1168
·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年第 40 卷第 6 期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 2013 , Vol.40 , NO.6
目前 , 国际上具有权威性 、 代表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主要
有 3 部 : 世界卫生组织 (WHO ) 的 《 饮用水 水 质 准 则 》、 欧 盟 家 饮 用 水 水 质 标 准 》, 其 他 国 家 和 地 区 制 订 本 国 饮 用 水 标 准 时 多以这 3 个标准为重要参考 。
2
2.1
6_8>?:=8?:=8d?Y<678Y?d<67e f ghi jk( lmnop0fghi jkmno e WXT<:=8$Z[Z \]4?^8d<Y?678<q8?q8?‘a8Y<9r8Y<d?678Y?9:8Y?9r8d?9:84?9:8>?:=8?:=845 67; e U J +P)Q+Z WX?9:8?q8Y?9c8Y<?678<:83456784?9:8d<Y?678<q86_RO 2+P)+ s?_ e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年第 40 卷第 6 期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 2013 , Vol.40 , NO.6
·
1167
·
·卫生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于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GB 5749- 2006 ) 》 供水方式与消毒剂相关指标的讨论
王斌, 尹红, 王盛书, 肖红, 赵淑丽
作者简介 : 王斌 (1978- ), 男 , 硕士 , 主治医师 , 研究方向 : 卫生 监 督监测
·
取水 , 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也不存在 “ 管 网末梢 ”, 仅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存在 “ 管网末梢 ”。 因此理论上 说, [4.1.7 ] “ 其余指标 ” 部分表述可能有笔误 , 原意可能没 有在表 1 和表 3 之间的表 2 。
( 解放军总参谋部卫生防疫队 , 云南 昆明 650500 )
摘要 : 结合条款文书阐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 中供水方式与消毒剂相关指标值得考虑的问题 , 与世 界卫生组织 、 美国 、 欧盟 、 日本水质标准进行对比研究 , 讨论了我国通过供水方式区分水质标准存在的弊端 , 小型集中 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方式中的游离余氯指标是否合理 , 对消毒副作用的认识是否全面 。 最 后 , 对 水 质 标 准 实 施 与 修 订 、 水质标准分级方式和游离余氯标准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 GB 5749-2006 ; 水质标准分级 ; 游离余氯 ; 讨论
,
-
!"#$ 1’2
%&’(
)*+
%./(
0./(
345678359:;8<:=8>?:=
(@AB
C
1’2
345678359:;8<:=8>?:= )*+
DEFG J
C
1’2
HI
HI V+
C
K)LM0NO2+P
$%& ’(
%
$&*+ 2
$&*&+
$%& ’(
&*%
$&*&3 456.$&*&+ $&*&3
7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