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诊疗

合集下载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
16
(二)影像学检查
B超首选
胸部X线是最基本检查 腹部及盆腔CT
17
(三)血清肿瘤标志物
AFP、HCG、LDH(主要用于转移性睾丸肿
瘤患者的检查) PALP(胎盘碱性磷酸酶)对精原细胞瘤的分期 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18
(四)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如怀疑睾丸肿瘤均应进行经腹股沟探查
14

睾丸肿瘤的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
(二)影像学检查 (三)血清肿瘤标志物
(四)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15
(一)症状和体征
局部体征:患侧阴囊内无痛性肿块、阴囊钝
痛或下腹坠胀不适 浸润体征; 阴囊肿大粘连,单侧或双侧下肢 水肿 转移体征:颈部肿块、咳嗽或呼吸困难、 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和消化道出血、腰背部疼痛和骨痛,外 周神经系统异常。
5
其他非特异性间质肿瘤
卵巢上皮类型肿瘤
集合管和睾丸网肿瘤 非特异间质肿瘤(良性和恶性)
6
二:睾丸肿瘤的分期
推荐国际抗癌联盟(UICC)2002年公布的分期标准
原发肿瘤(T):
临床区域淋巴结(N) 病理区域淋巴结(pN)
远处转移(M)
血清肿瘤标志物(S)
7
原发肿瘤(T):
4
性索/性腺间质肿瘤

间质细胞瘤 恶性间质细胞瘤 支持细胞瘤 ——富含脂质型 ——硬化型 ——大细胞钙化型 恶性支持细胞肿瘤 颗粒细胞瘤 ——成人型 ——幼年型 泡膜细胞瘤/纤维细胞瘤 其他性索/性腺间质细胞瘤 ——未完全分化型 ——混合型 包含生殖细胞和性索/性腺间质的肿瘤(性腺母细胞瘤)


生殖细胞肿瘤 性索/性腺间质肿瘤 其他非特异性间质肿瘤

睾丸肿瘤的诊治

睾丸肿瘤的诊治

临床期
• • • • • • • • • • • • • • • • • Ⅰ期:无转移。 ⅠA:肿瘤局限于睾丸及附睾。 ⅠB:肿瘤侵及精索或肿瘤发生于未下降的睾丸。 ⅠC:肿瘤侵及阴囊或腹股沟及阴囊手术后出现。 ⅠD:原发肿瘤的侵及范围不能确定。 Ⅱ期:有膈下的淋巴结转移。 ⅡA:转移的淋巴结<2cm。 ⅡB:至少一个转移淋巴结为2~5cm。 ⅡC:腹膜后淋巴结>5cm。 ⅡD:腹部可扪及肿块或腹股沟淋巴结固定。 Ⅲ期: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或)有远处转移。 ⅢA:有纵隔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 ⅢB:远处转移但仅见肺: “少量肺转移”每侧肺转移数目<5,病灶直径>2cm。 “晚期肺转移”每侧肺转移数目>5,病灶直径>2cm。 ⅢC:任何肺以外的血行转移。 ⅢD:根治性手术后,无明显残存病灶,但瘤标阳性。
• 睾丸肿瘤以淋巴结转移为主。半数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了 不同程度的转移。睾丸的淋巴引流起源于第二腰椎附近的 生殖嵴,在腹膜后区域形成,睾丸下降到阴囊的过程中带 着淋巴和血管通过腹股沟内环下降至阴囊,因此淋巴转移 的第一站在肾蒂血管水平的腰椎旁,双侧的淋巴可以跨越 中线相互交通。其上界可达肾蒂以上2cm,侧界为两侧肾 及输尿管上端的内侧缘,下界至腹主动脉交叉和髂血管的 上1/3为止。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常发生在肿瘤穿破白膜 而发生附睾、精索及阴囊皮肤等部位的转移。经阴囊睾丸 肿瘤切除和睾丸穿刺活检可造成局部的转移。远处转移最 常见的是肺、肝,其次是腹腔内转移。多数发生是直接邻 近侵犯。
诊断
• 1.肿瘤标志物(瘤标),尤其是AFP和HCG对睾丸生殖细胞的诊断、分期、治 疗反应的监测及预后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生殖细胞肿瘤瘤标分为两类:① 与胚胎发生有关的癌胚物质(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腺素HCG);②某 些细胞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 (1)AFP 纯胚胎癌、畸胎癌、卵黄囊肿瘤,AFP增高70%~90%。纯绒毛 膜上皮癌和纯精原细胞瘤AFP正常。 (2)HCG 绒毛膜上皮癌和40%~60%胚胎癌HCG增高,纯精原细胞瘤 5%~10%增高。 (3)LDHLDH普遍存在不同组织细胞中,故特异性较低,易出现假阳性。 生殖细胞肿瘤可引起LDH增高,并与肿瘤大小、分期有关。 (4)PLAP胎 盘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之同工酶,结构异于成人型碱性磷酸酶,95%精原 细胞瘤,PLAP增高,特异性57%~90%。 2.超声检查对阴囊内容物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诊断正确率97%,能直 接而准确测定睾丸肿瘤的大小和形态。此外对睾丸肿瘤淋巴结转移、腹腔脏 器转移有诊断价值。 3.胸部正、侧位片,以了解肺部和纵隔情况。 4.CT 更能敏感发现肺部转移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已取代静脉尿路造影和 淋巴管造影,且能发现直径小于2cm淋巴结转移灶。

原发性睾丸肿瘤的诊治

原发性睾丸肿瘤的诊治

分 期
睾丸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如下:
0期 TisNoMo
I期 Tl—4N0Mo
IA T1N0Mo
IB T2—4NoMo
期 T0—4N1—3Mo
A T1—4N1Mo
B T1—4N2Mo
C T1—4N3Mo

A T1~4N0~3M1
B T1~4N0~3M1~1a
C T1)常规照射野(狗腿野):模拟机下定位,前、后两野对穿照射。应尽量保护好健侧睾丸 上界:T10下缘;两侧界:体中线旁开4—5cm 患侧:上至下延伸到L4水平与髋臼外缘连线 健侧:L5至闭孔内侧缘垂直线耻骨联合上2cm交点之连线然后两侧沿闭孔或髋臼外缘垂直向下 下界:闭孔下缘 2)纵隔野:前后对穿照射 注意与腹部野的衔接间距lcm 上界:胸骨切迹 下界:T10 侧界:包括纵隔转移灶外l一2cm 3)锁骨上照射野:单行前野照射 上界:环甲膜水平下界:锁骨下缘外界:肱骨头内缘 内界:胸锁乳头肌内缘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部CT检查 腹膜后是睾丸恶性肿瘤另一最常见的转移。CT能检出直径<2cm的转移淋巴结,成为了解肿瘤淋巴转移情况的主要手段。
诊断与鉴别诊断
18FDG-PET 在鉴别化疗后残留肿块是坏死组织还是具有活力的精原细胞瘤方面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优越性是否高于CT,尚存在争议。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有腹股沟、阴囊手术史以及睾丸下降史者 局部检查 胸部X线检查 腹部B超检查 腹部CT检查 18FDG-PET 肿瘤标记物测定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局部检查 阴囊无痛性肿块 检查应轻巧,防止过分挤压。肿块局部不能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和部分切除,以防肿瘤的加速生长和扩散,确定睾丸肿瘤后应行经腹股沟高位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

睾丸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睾丸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睾丸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睾丸肿瘤为原发于睾丸生殖细胞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

在古代中医典籍的描述中,类似于"囊痈"、"子痈"、"肾囊痈"等疾病。

睾丸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2%。

睾丸肿瘤在欧美地区的发病率为2.0~6.3/10万男性,东欧及亚洲国家(包括我国)发病率稍低(约为1.0/10万男性),黑人少见该病。

睾丸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睾丸创伤、内分泌障碍、遗传及感染等因素有关,而最有说服力的病因是隐睾恶变。

据文献报道,隐睾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比正常睾丸多20~30倍。

隐睾恶变可能与睾丸所处的环境温度偏高、血供障碍、内分泌失调、性腺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

另有报道认为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如在双胞胎、兄弟和同一家族中发病率较高。

在睾丸肿瘤患者中,其近亲中16%左右有肿瘤病史。

此外,睾丸局部创伤可能是一促癌因素,可导致睾丸肿瘤病情加重或癌细胞扩散。

睾丸肿瘤包括生殖细胞和非生殖细胞肿瘤两大类。

生殖细胞肿瘤占95%以上,包括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畸胎瘤、和绒癌4个基本组织类型,以单独(单纯型)或混合(混合型)的形式出现,其中又以精原细胞瘤最为多见,约占睾丸肿瘤的60%,发病高峰在30~50岁,其余3种类型各占睾丸肿瘤的20%、10%和1%左右,多在35岁前发病。

非生殖细胞肿瘤在睾丸肿瘤中不足5%,主要包括支持细胞和/或间质细胞类功能性肿瘤以及间皮瘤、腺癌、横纹肌肉瘤、粘液性囊腺瘤、纤维上皮瘤、黑素神经外胚瘤、淋巴瘤等附属组织肿瘤。

睾丸肿瘤多发生于性功能最活跃的31~40岁青壮年,婴幼儿及老年人亦可发病,但较少见。

睾丸肿瘤常见腹股沟及腹膜后等处淋巴结转移,亦可经血行转移播散到肺、肝、骨骼、脑及腹腔脏器等处。

各组织类型中,精原细胞瘤、婴儿型胚胎癌及幼儿畸胎瘤大多生长较慢,预后较好;而成人胚胎癌、成人畸胎瘤及绒癌则恶性度较高,预后较差。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60例临床分析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60例临床分析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到本院治疗的6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睾丸精原细胞瘤(SGCT)有41例,占68.33%;睾丸非精原细胞瘤(NSGCT)有19例,占31.67%。

SGCT的超声检查表现为低回声,NSGCT超声检查表现为不均质的混合回声。

SGCT、NSGCT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89.47%;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1%、94.11%。

结论 I期SGCT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Ⅱ期SGCT及NSGCT的手术结合放疗及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加大重视。

【关键词】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治疗本文对60例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病例资料本文选取从2007年2月-2012年4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6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及临床手术确诊。

年龄14-47岁,平均(31.5±3.4)岁。

SGCT41例,其中Ⅰ期28例,Ⅱ期8例,Ⅲ期5例;NSGCT19例,其中Ⅰ期12例,Ⅱ期5例,Ⅲ期2例。

1.2病史本组有隐睾病史的患者有13例,占21.67%;其中5例发生隐睾恶变,2例为腹股沟隐睾,3例未腹腔型隐睾。

有外伤史的患者有6例,占10.00%。

1.3临床表现60例患者患侧睾丸质硬,表面较光滑,透光试验均为阴性;46例患者在患侧阴囊内有无痛性肿块,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坠胀感;4例患者在患侧睾丸有轻坠痛、触痛;1例患者因患侧睾丸肿瘤出血而有下腹疼痛表现。

1.4影像学检查60例患者均行胸部X线、腹部及阴囊超声、盆腔及腹腔CT 或MRI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有2例肿瘤细胞肺部转移表现。

超声检查:41例SGCT中,29例为低回声,中等回声7例,强回声4例,不均质回声1例;19例NSGCT中,不均质回声16例,偏强回声、中等回声及低回声各1例。

睾丸肿瘤诊疗指南

睾丸肿瘤诊疗指南

睾丸肿瘤诊疗指南目录1.背景1.1.方法1.2.出版史1.3.热点问题的潜在争议2.病理学分类3.诊断3.1 临床体检3.2 睾丸影像学检查3.3 血清肿瘤诊断标记物3.4 腹股沟探查和睾丸切除3.5 保留脏器手术3.6 睾丸病理检查3.7 睾丸上皮瘤的诊断与治疗3.8 肿瘤筛查4.肿瘤分期4.1 诊断工具4.2 血清肿瘤标记物:睾丸切除术后半衰期动力学4.3 腹膜后、纵膈及锁骨上淋巴结和内脏4.4 分期和预后分类4.5 预后危险因素4.6 对生育能力及生育相关问题的影响5. 睾丸肿瘤诊断和分期指南6. 治疗:原发生殖细胞肿瘤6.1 原发精原细胞瘤6.1.1 监控6.1.2 辅助化疗6.1.3 辅助放疗6.1.4 腹膜后淋巴清扫(RPLND)6.1.5 治疗相关风险6.2 原发性精原细胞瘤治疗原则6.3 原发性非精原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NSGCT)6.3.1 监控6.3.2 基本化疗6.3.3 治疗相关风险6.3.4 腹膜后淋巴清扫(RPLND)6.4 持续增高的血清肿瘤标记物6.5 原发性非精原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原则7 治疗: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7.1 低危的转移性疾病(IIA/B期)7.1.1 IIA/B期精原细胞瘤7.1.2 IIA/B期非精原细胞瘤7.2 晚期转移疾病7.2.1 主要化疗7.3 二次分期和治疗7.3.1 二次分期7.3.2 残留肿瘤切除7.3.3. 手术质量7.3.4 二次手术后辅助化疗7.4 复发性或难治疗疾病的系统性补救治疗7.4.1 迟发型复发(一线之后2年以上)7.5 补救手术7.6 脑转移的治疗7.7 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原则8 . 根治性治疗后肿瘤随访8.1一般原则8.2随访:I期非精原细胞瘤8.2.1随访期间监测8.2.2 保留神经的RPLND术后随访8.2.3辅助化疗后随访8.3 后续:Ⅰ期精原细胞瘤8.3.1 放疗后随访8.3.2随访期间监测8.3.3辅助化疗后随访8.4 随访:第二期和晚期(转移性)肿瘤9. 睾丸间质肿瘤299.1背景299.2方法299.3分类299.4睾丸间质细胞瘤299.4.1流行病学299.4.2睾丸间质细胞瘤病理学309.4.3诊断309.4.4治疗309.4.5随访309.5睾丸支持细胞瘤309.5.1流行病学309.5.2睾丸支持细胞瘤病理学319.5.2.1分类319.5.3诊断319.5.4治疗319.5.5随访329.6颗粒细胞瘤329.7卵泡膜细胞肿瘤/纤维瘤组9.8其他性索/性腺间质瘤329.9肿瘤生殖细胞和性索/性腺间质(性腺)32 9.10其他睾丸肿瘤329.10.1卵巢上皮类型治疗329.10.2集合管和睾丸肿瘤329.10.3非特异性间质肿瘤(良性和恶性)10. 参考文献10.1 生殖细胞肿瘤10.2 非生殖细胞肿瘤11. 文中的缩略词背景睾丸癌占男性肿瘤的1%-1.5%,占泌尿系肿瘤的5%。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 GCT)是一种由多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瘤组成的肿瘤。

它通常在年轻男性中发生,占所有睾丸肿瘤的95%以上。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通常由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畸胎瘤、胚胎癌、绒毛膜癌、精原细胞瘤和胚胎性柔组织。

病例报告:患者为一名35岁男性,因右侧睾丸包块多年,无疼痛及不适感,无发热、盗汗症状,无明显体重下降等症状。

体格检查示右侧睾丸明显增大,质地硬,无压痛,无明显包块。

睾丸超声检查示右侧睾丸内可见大小约3.5×3.0cm低回声区,另有大小约1.0×0.8cm斑点状低回声区,局部血流信号丰富。

血液生化检查示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考虑右侧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可能性较大。

患者接受右侧睾丸切除术,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右侧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文献复习: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但具有高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可能与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以及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

在临床上,患者通常以睾丸包块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睾丸疼痛、腹痛、盗汗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以及睾丸活检等检查手段,而治疗则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化疗及放疗联合治疗的方法。

近年来,关于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研究逐渐增多。

一些研究发现,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家族史阳性的患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

而对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靶向治疗药物也被广泛研究。

对于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治,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泌尿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等专业医生的共同努力。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具有相对较高恶性潜能的肿瘤,临床医生需要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正确的诊治策略。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关注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机会。

纯生殖细胞瘤治疗方案

纯生殖细胞瘤治疗方案

纯生殖细胞瘤治疗方案背景介绍纯生殖细胞瘤(GCT)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于胚胎生殖细胞,在生殖腺外的不寻常部位发生。

纯生殖细胞瘤主要分为胚胎性和生殖细胞性两种类型。

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表现和组织学形态特点,纯生殖细胞瘤可以发生在睾丸、卵巢、中线和外生殖器等部位。

纯生殖细胞瘤通常具有高度恶性,易转移和复发的特点,对于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影响较大。

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的部位和临床表现进行手术切除纯生殖细胞瘤的治疗的首要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

手术切除的范围应该根据肿瘤的部位和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的决策。

对于位于睾丸的纯生殖细胞瘤,常规采用睾丸切除术;对于位于卵巢的纯生殖细胞瘤,可以选择卵巢保留手术或者卵巢切除术。

对于位于中线和外生殖器的纯生殖细胞瘤,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可以进行局部切除或者全切除。

化疗治疗对于有转移的纯生殖细胞瘤患者或者高危因素的患者,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EP方案(顺铂+依托泊苷)和BEP 方案(顺铂+依托泊苷+博莱霉素)。

这两种方案都是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化疗的具体方案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放疗治疗放疗在纯生殖细胞瘤的治疗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局部外生殖器且切除不完全的患者,放疗可以用于增加切除的疗效。

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放疗可以用于减轻局部淋巴结的负荷。

放疗的方式可以采用传统的外部放疗或者是新近开展的内照射治疗。

随访和监测对于纯生殖细胞瘤的患者,随访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访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可能的复发和转移,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的频率和检查项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制定。

常规的随访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测定等。

结论纯生殖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但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手术切除是首要的治疗方式,化疗和放疗可以用于控制转移和减轻局部症状。

2014年NCCN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治疗指南中文版

2014年NCCN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治疗指南中文版

Cone down野:(图3)
剂量:针对第二时相cone down野放 疗,每天2Gy,至累计总剂量 30Gy (IIA期), 36Gy (IIB期)
靶区:勾画出GTV, 对AP-PA cone down GTV+2cm(均外扩)
图3
pN0:观察 pN1:顺从者观察优于化疗,否则化疗 pN2:顺从者化疗优于观察,否则化疗 pN3:化疗
总之: 淋巴结清扫发现有转移者化疗
pN1-2:EP x 2或BEP x 2 pN3 : EP x 4或BEP x 3
进展期
1~IIB+ marker(+)及IIC~III-化疗
低危:IS、IIAS1、IIBS1、IIC和IIIA 中危:IIIB(治愈达70%) 高危:IIIC(治愈<50%)
剂量: 20Gy(midplane), 2.0Gy/次, 共10次或
25.5Gy, 1.7Gy/次, 共15次
改良狗腿野靶区的勾画
按骨性标志勾画: 上界:T-11下缘 下界:髋臼上缘 中界(改良狗腿野下部分):从L-5椎 体对侧横突尖至同侧闭孔的中部。 侧界(改良狗腿野下部分):L-5椎体同侧横 突尖与同侧髋臼外上缘的连线
1A期 pT1 N0 M0 S0 1B期 pT1-3 N0 M0 S0 1S期 任何T N0 M0 S1-3
IIA期 任何T N1 M0 S0-1 IIB期 任何T N2 M0 S0-1 IIC期 任何T N3 M0 S0-1
IIIA期 任何T 任何N M1a S0-1 IIIB期 任何T 任何N M1a S2
1S期: 放疗
IIA和IIB期:
放疗 个别IIB期可化疗:EPx4或BEPx3
总之: 1-IIB期---放疗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由多种生殖细胞类型组成。

本文报道了一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及治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患者为一名28岁的男性,主要症状是睾丸不规则肿块,伴有轻微疼痛。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左侧睾丸大小正常,但质地不均,表面有一块硬块,无压痛。

睾丸超声显示左侧睾丸内可见大小约3.5*2.2cm的不均质异常回声区,占据了大部分的睾丸实质。

CT检查显示左侧睾丸有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经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发现,睾丸组织中有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精原细胞瘤、胚胎癌和绒癌。

根据病理学特点,确诊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MGCT是一种复杂的肿瘤类型,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殖细胞类型组成,其中以精原细胞瘤和胚胎癌的混合最为常见。

其发病年龄相对较轻,20-40岁为发病高峰期。

临床表现主要为睾丸肿块、局部疼痛、乳糜尿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对于MGCT的治疗,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行辅助放疗或化疗。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治疗MGCT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

文献复习显示,MGCT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MGCT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为MGCT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肿瘤类型,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临床研究,为MGCT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有效方法。

生殖细胞瘤的治愈案例

生殖细胞瘤的治愈案例

生殖细胞瘤的治愈案例生殖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肿瘤,通常发生在生殖系统内的细胞组织中。

这种疾病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但是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患者有望获得良好的康复。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患有生殖细胞瘤的患者,他是一名年轻的男性,因为发现了一侧睾丸的肿块而前来就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确认了他患有一种良性的生殖细胞瘤。

在经过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之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生殖细胞瘤的首要选择,通过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避免其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手术前,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准备和解释,让患者对手术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有了清晰的了解。

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患者在手术后恢复得非常顺利,没有出现并发症和感染等情况。

除了手术治疗,患者还接受了一定的放疗和化疗,以确保肿瘤彻底被清除,并防止其复发。

在治疗期间,患者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且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他顺利度过了治疗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和随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体检结果也显示肿瘤已经完全消失。

患者对医生和护士们的精心治疗和照顾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更多的人关注自身的健康,并及时进行体检和治疗。

生殖细胞瘤的治愈案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疾病,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且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坚定地走过每一步。

同时,及时的发现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早日发现疾病,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治愈的机会。

生殖细胞瘤的治愈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启示,相信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每一个患有生殖细胞瘤的患者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康复,重新拥有健康的人生。

让我们一起关注生殖细胞瘤,共同为患者的康复祈祷!。

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1
危险因素
睾丸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根据 流行病学分析有多种危险因素。
先天因素: 隐睾或睾丸未降、家族遗传因素、Klinefelter综
合征、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多乳症以及雌激素分泌 过量等。 后天因素: 一般认为与损伤、感染、职业和环境因素、营 养因素以及母亲在妊娠期应用外源性雌激素过多有 关。 基因学研究表明睾丸肿瘤与12号染色体短臂异 位有关,P53基因的改变也与睾丸肿瘤的发生具有 相关性。
4. 监测
2008年EAU和NCCN的睾丸肿瘤诊疗指南中均推荐根据有无血管
和淋巴管浸润制定相应的风险适应性治疗方案 。
20
Ⅰ 期
NSG CT
患 者 根 治 性 睾 丸 切 除 术 后 治 疗 方 案
临床I期NSGCT
低风险 无血管和淋巴管浸润
1
高风险 有血管和淋巴管浸润
2
标准 处理
如果 无
pT3 肿瘤侵犯精索,有或没有血管/淋巴管浸润 pT4 肿瘤侵犯阴囊,有或没有血管/淋巴管浸润
6
临床区域淋巴结(N):主动脉旁及腔静脉旁淋巴结,在阴
囊手术后同侧腹股沟淋巴结也包括在内。邻区淋巴结是指盆腔内 淋巴结、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评价
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 四 ) 腹 股 沟 探 查 及 根 治 性 睾 丸 切 除 术 (inguinal exploration and radical orchiectomy):
任何患者如果怀疑睾丸肿瘤均应进行经腹股沟途径探 查。
如果诊断不能明确,可切取可疑部位睾丸组织冰冻活 检。对于转移患者也可以在新辅助化疗病情稳定后进行上 述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PPT课件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PPT课件

04
预后与随访
预后因素
肿瘤分期
肿瘤的分期是影响预后 的最主要因素,早期发 现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
愈率。
病理类型
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 瘤预后不同,恶性程度
越高,预后越差。
年龄因素
年龄越小,预后相对较 好,因为儿童和青少年
对治疗的反应较好。
治疗方法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 预后也有重要影响,综 合治疗的效果通常优于
05
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成年男性应定期进行体检, 特别是睾丸和泌尿系统的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 肿瘤发生的风险。
遗传咨询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男性, 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自 己的遗传风险,以便采取 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表现为阴囊坠胀 不适,体检时可触及曲张的精 索静脉,超声检查可见静脉扩
张。
03
治疗方案
手术方案
睾丸切除术
切除发生肿瘤的睾丸,是治疗睾丸肿 瘤的常用手术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类 型的睾丸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 肿瘤。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睾丸部分切除术
仅切除肿瘤部分,保留正常睾丸组织, 适用于早期、低度恶性潜能的睾丸肿 瘤。
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 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并确定肿瘤的良恶 性。
鉴别诊断
睾丸炎
睾丸炎常伴有发热、畏寒等全 身症状,体检时睾丸局部疼痛 明显,超声检查可见睾丸血流
增多。
附睾炎
附睾炎常表现为附睾肿胀、疼 痛,体检时可触及附睾增粗、 变硬,超声检查可见附睾血流 增多。
鞘膜积液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分析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分析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a l l t h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f o l l o w e d u p . h e T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 h o w e d t h a t g r o u p A S s u r v i v a l
Tum o r s
T AN Z h u a n s h e n g
L e n g s h u i j i a n g C i t y F a m i l y P l a n n i n g B u r e a u S e r v i c e S t a t i o n , L o u d i , H u n a n P r o v i n c e , 4 1 7 5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t e s t i c u l a r g e r m c e l l t u mo r s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a n
ma t o g o n i a c e l l t u mo r ) a n d g r o u p B( 3 0 c a s e s o f n o n — s e m i n o m a t o u s g e r m c e l l t u m o r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t y p e o f t u m o r .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

睾丸肿瘤诊疗指导

睾丸肿瘤诊疗指导

腹主动脉旁野照射
精原细胞瘤对放疗非常敏感,多年来,一直采用狗腿野放疗 ,其复发率不到3%,但也观察到有以下毒副作用:急性胃 肠道反应发生率达60%,靶区内胃肠道和膀胱的第二原发肿 瘤发生率增加,有可能影响生育等。由于精原细胞瘤的主要
淋巴引流是腹主动脉旁和肾门淋巴结,许多学者提出疑问, I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是否要包括盆腔淋巴结,仅照 射腹主动脉旁和肾门淋巴结是否可行。1999年,英国医学研 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 TE10试验表 明I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 无论采取狗腿野照射,还是腹 主动脉旁野照射方法,患者长期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腹主动脉旁照射野(para-aortic field) 的野界:
上界:T11下缘。 下界:L5下缘。
两侧界:患侧肾门,健侧腰椎横动脉旁和同侧髂淋巴结照射野〔狗腿野 ( dog-leg field)又称曲棍野(hockey stick field)〕的设野:
辅助化疗
由于I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非常高 ,尽管采取省略同侧髂淋巴结照射野的腹主动脉旁
野照射方法,仍然有一些急性期和晚期并发症,因
此,放射肿瘤学者探讨了辅助化疗取代放疗的可行 性。2004年,MRC TE 19 / EORTC 30982试验比较 了I期精原细胞瘤术后单药卡铂化疗与放疗的疗效, 结果:中位随访4年,两组在复发率、复发时间、 生存率方面无差别。2008年,该试验更新了随访结 果,认为1个周期卡铂化疗与放疗相比,在防止复 发的效果方面无差异,但化疗组患者的毒性反应比 放疗组患者要低。2010年NCCN指南和2010年ESMO 指南都推荐1个周期卡铂(AUC7)化疗作为I期精原 细胞瘤术后辅助治疗方式。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10 ,8 . ,6 . ,a dt e5 y a uvv lrtswee 1 0 ,8 . % ,3 . rs et e .Th 0 18 25 n h ers ria ae r 0 18 13 ep ci l v y e
dif r n e t e he e t e r u sme nf fe e c sbe we n t s hr eg o pswa a ul( 一 0 0 .Th P . 000) e 3,5 y a ur i a a e fs m i — e rs v v lr t so e no
s e t ey p ci l .Reut :Th e rs r ia r tso h tg I , Ⅱ a d 1 e tc lrg r c l t m o swee v s ls e3y a u vv l ae ft esa e n 1 siu a em el u r r I t
ge m elt m o . M e h ds r cl u r t o :Fr m a 0 o M a 00 o M r2 00 t r 2 5,5 a e ih t s i u a r elt m or te t d 6 c s s w t e tc l rge m c l u r ae i heho p t lw e er p t d,a hec i ia a ie t to ,d a no i nd t e t e tw e ea a y e e r — n t s ia r e or e nd t ln c lm n f s a i ns i g ssa r a m n r n l z d r t o
36 0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报
J OUR NAL O I JANG ME I AL UNI RSTY 2 0 r ,2 3 FXN I DC VE I 0 9 Ma. 3 ( )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
22
2008年EAU和NCCN的睾丸肿瘤 诊疗指南均推荐根据有无血管、 淋巴管侵犯制定相应的风险适应 性治疗方案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
1
睾丸肿瘤诊治所涉及问题:
一:睾丸肿瘤的分类
二:睾丸肿瘤的分期 三:睾丸肿瘤的诊断
四:Ⅰ期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
五:转移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 六: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随访 七:睾丸非生殖细胞肿瘤 八:其他问题
2
一:睾丸肿瘤的分类
2004年国际卫生组织指定的分类标准
14

睾丸肿瘤的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
(二)影像学检查 (三)血清肿瘤标志物
(四)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15
(一)症状和体征
局部体征:患侧阴囊内无痛性肿块、阴囊钝
痛或下腹坠胀不适 浸润体征; 阴囊肿大粘连,单侧或双侧下肢 水肿 转移体征:颈部肿块、咳嗽或呼吸困难、 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和消化道出血、腰背部疼痛和骨痛,外 周神经系统异常。
pN2单个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2cm,但
≤5cm;或者5个以上≤5cm的阳性淋巴结;或 者存在扩散到淋巴结外的证据 pN3转移淋巴结>5cm
10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情况无法评价
M0无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区域外淋巴结或者肺转移
M1b其他部位转移
11
血清肿瘤标志物(S)
8
临床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评价
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2cm
N2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2cm,但≤5cm
N3转移淋巴结>5cm
9
病理区域淋巴结(pN)

男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内科治疗

男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内科治疗

体检,胸片,AFP, HCG,LDH:每2月 /第1年,每3月 /第2年,每4月 /第3年,每6月 /第4年,后每 年1次; 全腹CT,第4个 月(s/p手术第1 年),否则,全 腹CT每3个月1 次,直至稳定。 PET为适应症。 复 发
非精原细胞瘤的治疗


StageIA,IB,IS StageⅡA,ⅡB StageⅡC,ⅢA,ⅢB,ⅢC

概述


原始生殖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其中: –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为精原细胞瘤; –向胚胎组织分化发展为畸胎瘤(成熟性和未成 熟性); –向胚外组织分化演进为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窭 癌)及绒毛膜上皮癌。 TGCTs常因多种类型肿瘤成分同时存在又可分为: –单纯型(60%) –混合型(40%)
概述
注:N表示LDH正常值的上限
TGCTs的分期(AJCC,2002)
治疗


早期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进行合理治疗,常 可获得理想效果。 90%以上的GCTs可以治愈,包括70%~80%的化 疗过的进展期GCTs。 睾丸肿瘤无论何种类型,均要先做高位睾丸 摘除和精索结扎术。 进一步的治疗依据病理类型、分期、危险分 级给予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 、 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隐睾恶变者以腹痛或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 部位通常以右侧睾九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 罕见,仅占1%~2%。
临床表现

亦有患者以急性睾丸炎或附睾炎经抗感染治 疗后出现不能消失的肿块而发现。 亦有患者因肿瘤转移引起腹块、腹水等症状 才就诊,也可伴有腰部酸胀、骨痛、呼吸困 难等症状,还可表现为男乳女化等。
1. GCTs高位睾丸摘除术的初始化疗 2. GCTs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后的辅助 化疗 3. 复发或转移性GCTs的解救化疗 4. 姑息性化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Ⅰ期精原细胞瘤的治疗
严密监测 辅助性放疗 辅助化疗 联合放疗和化疗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RPLND)
18
Ⅰ期精原细胞瘤的治疗
推荐意见 1.Ⅰ期精原细胞瘤在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
推荐进行主动脉旁区域或联合同侧髂腹股沟区 域的中等剂量(20~24Gy)辅助放疗,不推荐 预防性纵隔照射。 2.单周期卡铂辅助化疗(AUC =7)-卡铂计量 =7xGFR+25mg相比辅助放疗亦是合理的选 择。 3.对于随访依从性好、有相应经济能力的Ⅰ 期精原细胞瘤患者,如果患者同意,可在根治 性睾丸切除术后进行严密监测。
19
Ⅰ期非精原细胞瘤的治疗
临床Ⅰ期非精原细胞瘤(non-seminoma
germ cell tumor,NSGCT)的治疗主要是
指对原发肿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术、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或 监测(surveillance)。
3
生存率
睾丸肿瘤的生存率发生很大的变化,从20世纪 60年代的60%~65%到90年代的90%以上,睾 丸肿瘤的治疗已经成为实体肿瘤综合治疗的成 功典范。
睾丸肿瘤治愈率的提高依赖于正确的临床和病 理分期,影像学的进展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的改善,手术方法的进步,化疗方案的正确选 择,以及放射治疗的进展。
氢酶
9
为了临床应用方便,AJCC根据以上标准制定了简化分期。
睾丸肿瘤的简化分期
分期
标准
0
pTis
N0 M0
S0

任何pT
N0 M0
Sx
Ⅰa
pT1
N0 M0
S0
Ⅰb
pT2-4
N0 M0
S0
Ⅰs
任何pT N0 M0
S1-3

任何pT
N1-3 M0
Sx
Ⅱa
任何pT N1 M0
S0-1
Ⅱb
任何pT N2 M0
原发肿瘤(T):
p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未行睾丸切除则用Tx) p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如睾丸瘢痕) pTis 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肿瘤(原位癌) pT1 肿瘤局限于睾丸和附睾,不伴有血管/淋巴管浸润,可以浸
润睾丸白膜但是无鞘膜侵犯
pT2 肿瘤局限于睾丸和附睾,伴有血管/淋巴管浸润,或者肿瘤 通过睾丸白膜侵犯鞘膜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NS-RPLND)
3. 辅助化疗
目前多采用以顺铂(Cisplatin, DDP)为中心的联合化疗方案。DDP 能与DNA结合并破坏其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内DNA合成达 到治疗目的。
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 :PVB方案 、 BEP方案 、EP方案 、 VIP方 案(挽救性治疗方案) 。
S2 AFP1000~10000 ng/ml,或HCG 5000~50 000 IU/L,或 LDH正常值上限的1.5~10倍
S3 AFP>10000 ng/ml,或HCG>50 000 IU/L,或LDH>正常 值上限的10倍。
AFP =甲胎蛋白,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DH =乳酸脱
N1 转移淋巴结最大径线≤2cm
N2 转移淋巴结最大径线>2 cm,但≤5cm
N3 转移淋巴结>5cm
病理区域淋巴结(PN):
p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评价
p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1 转移淋巴结数≤5个,且最大径线≤2cm
pN2 单个转移淋巴结,最大径线>2 cm,但≤5cm;或者5个以 上≤5cm的阳性淋巴结;或者存在扩散到淋巴结外的证据
法监 测
监 辅助化疗

2疗程
BEP/EP
如果无法 监测和化疗
如果无 法化疗
保留神 经的 RPLND
其他性索/性腺间质肿瘤
——未完全分化型
——混合型
包含生殖细胞和性索/性腺间质的肿瘤(性腺母细胞瘤)
3.其他非特异性间质肿瘤
卵巢上皮类型肿瘤
集合管和睾丸网肿瘤
非特异间质肿瘤(良性和恶性)
6
三、睾丸肿瘤的分期
有病理检查方为确定TNM的最低要求。否则用 Tx、Nx、或Mx表示。
目前也有一些保留睾丸组织手术的报道 。
选择保留睾丸组织的手术一定要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 而且该种治疗方案尚未有大规模病例报道。
虽然经阴囊睾丸穿刺活检在远处转移和生存率方面和根 治性睾丸切除术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局部复发率明 显升高,因此,经阴囊的睾丸穿刺活检一直不被大家所认 可。
14
推荐意见
一种以上组织类型肿瘤(混合型)—说明各种成分百分比。
5
2.性索/性腺间质肿瘤
间质细胞瘤
恶性间质细胞瘤
支持细胞瘤
——富含脂质型(lipid-rich variant)
——硬化型
——大细胞钙化型
恶性支持细胞肿瘤
颗粒细胞瘤
——成人型
——幼年型
泡膜细胞瘤/纤维细胞瘤
pN3 转移淋巴结>5cm
8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情况无法评价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M1a 区域外淋巴结或者肺转移
M1b 其他部位转移
血清肿瘤标志物(S):
Sx 无法评价标志物
S0 标志物水平不高
S1 AFP<1000 ng/ml,且HCG<5000 IU/L,且LDH<正常值 上限的1.5倍
4. 监测
2008年EAU和NCCN的睾丸肿瘤诊疗指南中均推荐根据有无血管
和淋巴管浸润制定相应的风险适应性治疗方案 。
21
Ⅰ 期
NSG CT
患 者 根 治 性 睾 丸 切 除 术 后 治 疗 方 案
临床I期NSGCT
低风险 无血管和淋巴管浸润
1
高风险 有血管和淋巴管浸润
2
标准 处理
如果 无
任何部位原发; 且无肺外器官转移; 且AFP正常; HCG和LDH可以为任意值; 任何部位原发; 且肺外器官转移; 且AFP正常; HCG和LDH可以为任意值;
纵隔原发;
或肺外器官转移;
预后不良 或AFP>10000 ng/ml;

或HCG>50000 IU/L;或LDH>正常值
上限的10倍; 注:该分期系统用于转移性睾丸肿瘤,包括非精原细胞瘤和部分精原细胞瘤12
可以检测到小于2cm的淋巴结。 4.MRI 5.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三)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分期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乳
酸脱氢酶 (LDH),其中LDH主要用于转移性睾丸肿瘤患者的检 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睾丸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肿瘤标志 物不升高的患者也不能完全除外存在睾丸肿瘤的可能。 13
2
危险因素
睾丸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根据 流行病学分析有多种危险因素。
先天因素: 隐睾或睾丸未降、家族遗传因素、Klinefelter综
合征、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多乳症以及雌激素分泌 过量等。 后天因素: 一般认为与损伤、感染、职业和环境因素、营 养因素以及母亲在妊娠期应用外源性雌激素过多有 关。 基因学研究表明睾丸肿瘤与12号染色体短臂异 位有关,P53基因的改变也与睾丸肿瘤的发生具有 相关性。
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朱志全
1
一、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一)睾丸肿瘤是少见肿瘤,占男性肿瘤的 1%~1.5%,占泌尿系统肿瘤的5%。其发病率 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具有明显的差异。我国发 病 率 为 1/10 万 左 右 , 占 男 性 全 部 恶 性 肿 瘤 的 1%~2%,占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3%~9%。 (二)双侧睾丸肿瘤占1%~2%。绝大部分病例 是生殖细胞肿瘤,占90%~95%。生殖细胞肿瘤 已经成为15~35岁男性最常见的实体肿瘤。
20
Ⅰ期非精原细胞瘤的治疗
1.原发肿瘤的治疗
(1) 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2) 保留器官手术(organ-preserving surgery)
2.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对临床Ⅰ期的NSGCT患者行RPLND可以对肿瘤进行更加准确的 病理分期。
推荐采用保留神经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nerve-sparing
pT3 肿瘤侵犯精索,有或没有血管/淋巴管浸润 pT4 肿瘤侵犯阴囊,有或没有血管/淋巴管浸润
7
临床区域淋巴结(N):主动脉旁及腔静脉旁淋巴结,在阴
囊手术后同侧腹股沟淋巴结也包括在内。邻区淋巴结是指盆腔内 淋巴结、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评价
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PALP(胎盘碱性磷酸酶)可以作为精原细胞瘤检测的
一个参考指标。
4. 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均应行腹 股沟探查及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可疑患者在行腹股沟探 查术时可进行术中冰冻活检。保留睾丸组织手术必须在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在严格适应证下进行,且目前 尚处于探索阶段。经阴囊活检一般不予以推荐。
4
二、睾丸肿瘤的分类
根据目前临床应用情况,推荐使用改良的2004年 国际卫生组织(WHO)指定的分类标准。
1.生殖细胞肿瘤 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肿瘤 精原细胞瘤(包括伴有合体滋养细胞层细胞者) 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注意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伴有肉瘤样
成分) 胚胎癌 卵黄囊瘤(内胚窦瘤) 绒毛膜上皮癌 畸胎瘤(成熟畸胎瘤、不成熟畸胎瘤以及畸胎瘤伴有恶性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