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
规范学生行为指南内容

规范学生行为指南内容
一、上课时行为规范
1. 学生上课必须重视师德,认真听讲,不随意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2. 学生提问或发言必须体现尊重,不准在老师或同学发言时进行打断。
3. 学生上课应保持坐姿端正,集中注意力学习,不准在课堂上交头接耳。
4. 学生应守时上下课,不准私自早退或迟到。
二、校内行为规范
1. 学生在校内必须遵守纪律,不准吸烟、打架斗殴。
2. 学生应维护校园卫生整洁,不隨地丢垃圾。
3. 学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准在校内公开传播不健康信息或视频。
4. 学生应遵守校园网络使用规定,不得访问游戏下载等乱象网站。
三、其他规范
1. 学生应照顾好自己的课业学习,不准长期旷课逃课。
2. 学生应尊重教师,不准嚣张跋扈或有侮辱性行为。
3. 学生应互相友好帮助,维护师生团结的校园环境。
这是一个初步的内容框架,校方在此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修改完善内容。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1.认真组织教学过程。
上课提前2分钟到教室门口候课,下课延后2分钟为学生答疑解惑或师生交流。
(统一标准口号:师:“上课”,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师:“下课”,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师:“请坐”)2.教师要带备课上课,除常规备课内容外,还要体现“八备”。
备早读、备目标、备预习、备学生活动、备当堂达标习题、备板书、备课后作业、备反思。
每节课、每一环节都必须展示或板书学习目标(简明扼要,最多3条)或明确要求,依据目标和要求,依据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问题或达标练习,精心设计问题或达标练习,精心设计问题或达标练习,最后最后5分钟要用于课堂小结巩固,课后要及时填写“教后反思”。
3.落实“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不看书不讲;学生不做习题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每堂课教师导学、点拨所支配总时间不超过25分钟。
4.当堂内容当堂消化,教学目标要当堂完成,常识课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主科设计配餐作业,作业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体现基础性、变式性、层次性,导学案、作业必须落实“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5.课堂用语简明扼要,声音要洪亮,语文教师和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不带口语和方言,要使用学科语言,增加讲课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组织语言要有诱导性、启发性,评价语言要有鼓励性,杜绝一切讽刺、挖苦、否定的语言。
6.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在正常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但该板书的不能全用多媒体代替。
7.板书要规范,板书要规范,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书写要工整、书写要工整、书写要工整、大方、大方、大方、清晰,清晰,一笔一划,不连写,克服字写的小、乱、草等现象,对关键点、易错易混点要用彩笔勾出。
8.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自主探究、当堂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七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结论或中心思想放手让学生概括。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
一、提前3分钟候课,整肃班级纪律,确保准时上课;
二、不准旷课或上课期间无故脱岗外出;不得提前下课,不得自行调课,不得随便将新授课改为自习、练习课等;
三、不准酒后进课堂,不准带手机进课堂,上课时不准抽烟,无特殊情况教师应站立授课,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四、教师在课堂上要衣着端庄、举止文明,上课使用普通话;
五、不准无教案进课堂,教案撰写要规范,各环节要清楚;注重对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深入研究学生,以学定教,提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三次备课;
六、加强课堂教学纪律管理,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帮助学困生,教师要对课堂进行调控,引导学生积极专注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成绩差的学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对学生停课处罚;
七、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做到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与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式的讲课方式,力求做到脱稿授课,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要规范、清晰;
八、要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独立制作多
媒体课件、参与网上教研,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50岁以上的教师可放宽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现存的设施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九、要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任何书面作业都要批阅、统计、讲评;要定期进行学情分析(每月至少一次),重点从错误率、错误内容、错误题型三个方面分析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及侧重点。
认真进行辅导,特别是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单科成绩较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十、每年要自主研读一套学科教学专业期刊或一本学科教学专著,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每周均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叙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课堂行为规范

教师课堂行为规范
一、热爱本职工作,言行举止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课前做好一切准备。
开课前2分钟,任课教师应备好教材、教案、教学日志、教学课件等。
三、按时上、下课,课中不准离开教室改做其它事情,课中离开教室做私事视为教学事故。
课堂上要担负起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不允许任课教师私自给假。
四、教案中必须体现德育目标,课上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课程思政。
五、衣冠整洁,仪表端庄,教态大方,不准接打与上课无关的手机,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六、讲普通话,语言规范;写规范字,板书工整。
七、课堂提问讲文明,杜绝用手指学生、扔粉笔头提醒学生等不文明行为。
八、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和辱骂学生,不以任何借口撵走学生,剥夺学生的听课权利。
九、教师本人要当堂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包括教学内容、学生考勤等,完整记录和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状况。
十、一般不准调串课,调串课须系部、教务科批准。
教师调串课按教师业务考核规定处理。
十一、课堂教学进度要按学科授课计划进行,如需调整授课计划,须报系部、教务科批准后进行。
十二、实习实训课要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工位多少,合理调配学生的工岗位置,更好地实现融会贯通专业技能的目的。
十三、体育课教学,内容要充实,且要有计划,有教案,有进度要求。
室内课要符合课堂教学要求,室外课更要周密安排,严格操守,严禁松散无序,或放任自流。
十四、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为学生解答问题、指导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要精心、细心和耐心,竭诚地为学生做好全方位的服务。
XXXXX
二0一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学生课堂上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上行为规范引言:课堂上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行为规范是维护良好课堂秩序和促进知识传授的关键。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规范,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1.尊重他人在课堂上,学生应该以尊重他人为基础,尊重老师和同学的权威和尊严。
学生应该遵守听课纪律,不打断老师讲课,不随意扰乱课堂秩序。
同时,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尊重,不互相嘲笑、欺负或打闹,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
2.准时到达学生应该养成准时到达上课的习惯。
迟到不仅会打断老师的讲课,还会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干扰。
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不迟到、不早退。
3.积极参与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积极的学术交流。
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
4.保持安静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应该保持安静,不要进行嘈杂的交谈或干扰他人。
在老师讲课时要专心听讲,不要发出噪音。
如果有问题需要向同学请教,可以用低声进行沟通,避免打扰到他人。
5.妥善使用各类学习设备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应该遵守学校的规定。
学生应该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不允许接电话或发送短信。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利用其为学习提供方便的功能,而不是沉迷于游戏或社交媒体。
6.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学生要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老师巩固所讲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应该对待课堂作业的质量,按时提交,并注重完成过程中的思考和积累。
7.尊重知识产权学生要尊重知识产权,不以抄袭、作弊的方式获取成绩。
抄袭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不仅违背伦理道德,还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自主学习,积累自己的知识和实力,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
8.遵守课堂规则学生要遵守课堂规则,不参与违规行为。
课堂行为规范

课堂行为规范课堂行为规范是指学生在上课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以下是一份1000字的课堂行为规范:1. 准时上课:学生应当按时到达教室,不推迟或早退,以确保课堂的正常进行。
2. 笔记整齐:学生应当认真做好笔记,字迹清楚,书写整齐,方便日后复习查阅。
3. 尊重教师:学生应当对教师保持尊重,不随意干扰教师的教学,不擅自离开教室,不和同学交谈或玩耍。
4. 尊重同学:学生应当尊重同学,不进行互相侮辱、欺负或恶意调戏等不文明行为,保持友善的交往。
5. 讲求纪律:学生应当保持课堂的严肃性,不迟到早退,不乱哄哄,不高声喧哗,不随意进出教室。
6. 举手发言:学生提问时应先举手示意,等待教师的允许后发言。
发言时应注意措辞得体,不发表侮辱、攻击他人等不当言辞。
7. 禁止走神:学生在上课期间应全神贯注,不翻看课外书籍或使用电子设备等事物,以避免走神。
8. 服从管理:学生应当服从教师的管理,听从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在课堂上保持安静、整齐的姿势,不做出不受欢迎的动作。
9. 保持安静: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不打闹、不嘻笑,以免干扰教学。
10. 合理使用教具:学生在使用教具时应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如使用黑板时应切勿乱画乱涂,使用投影仪和电脑时应注意操作正确。
11. 不带食品进入:学生不得携带食品进入教室,以确保教室的卫生和课堂的环境。
12. 教室整洁:学生离开教室后,应保持教室的整洁,如将座椅摆放整齐、清理自己的物品等。
13. 尊重知识产权:学生不得在课堂上抄袭他人作品,如作文、报告等,且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14. 完成作业:学生应确保课堂作业的完成,及时交上,不拖延或逃避作业。
15. 注意课堂纪律:学生要遵循课堂纪律,不擅自离开座位、不交头接耳,保持课堂秩序。
16. 恪守考场规则:学生在考试时要恪守考场规则,不作弊,不传递答案,并保持考场安静。
17. 及时请假:学生如遇到不能到课的情况,应提前请假,不擅自缺课。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1、课前应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音乐停应安静端坐,等待上课。
2、上课起立立正,师生问好,相互敬礼。
3、下课起立立正,师生再见。
4、坐姿端正,双手抱臂,两脚平放。
5、站姿标准,手放两侧,两脚展开30°平放,抬头展胸,目视前方。
6、读书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拇指扣压课本;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时平放课本。
7、书写姿势端正: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8、专心听课,注意力集中。
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
9、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10、安静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够回答提问,评价和补充同学的发言。
11、学会做笔记。
12、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
13、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14、学具轻拿轻放,保持桌面整洁。
15、按要求科、规范地实施操作。
16、若与同伴交流轻声礼貌,不打扰其他同学。
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1页。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1、预备铃响后,迅速回教室作好课前准备,即把本节课要使用的学习用
品、用具统一摆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或右上角上。
(根据座位的左右而定)2、预备铃响后,不准交头接耳、不准随意走动、坐姿要端正、并把双手
摆放在桌子上,目视前方,投入接受新知识的状态。
3、预备铃响后,班长站立在讲台下面,以立正姿态面对全班同学检查全
班同学的课前准备情况。
4、上课铃响后,教师进入课室,班长即以响亮的声音口令“起立”,同
学们即以立正的姿势称“老师您好”,当老师回应“同学们好”后,班长才口令“坐下”,同学们才能坐下,班长然后迈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5、上课期间,除老师布置出黑板练习,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之外,坐
姿要保持端正,双手摆放在桌子上。
除特殊情况外,不准随意在抽屉里拿东西,不得有交头接耳,东张西望等一切精神分散现象。
6、上课期间,老师提出问题,必须积极思考,大胆举手发言。
7、回答问题或发问必须先举手(右手),经老师同意后,发言要在原位
立正后平衡向外跨出半步,语言一律使用普通话。
8、读书时,必须双手拿起书本,书本向外倾斜,眼睛距书本35厘米左
右。
9、老师布置堂上练习、作业、小组讨论、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等必须按
老师要求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10、上课迟到的学生要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11、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口令“起立”,全体同学以立正姿
态称“谢谢老师”,老师点头还礼后,同学们才能坐下,才能收拾学习用品。
12、下课后,除特殊情况外,同学们要在老师离开教室后才能走出教室,
在离开教室时,不能跑动,不能大声喧哗。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一、上课前1. 准时到达教室,不迟到或早退。
2. 整理座位,保持教室整洁。
3. 拿出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做好准备。
4. 安静就座,遵守座位排列,不乱坐乱动。
5. 站立并齐声为国旗和校旗行注时,肃立肃静。
二、上课期间1. 关注老师讲课,专心致志。
2. 不交头接耳、玩闹或私自交谈。
3. 课堂上要举手发言,尊重他人的发言时间。
4. 若有问题,可保持合适音量与老师讨论。
5. 完成课堂作业与练习,按时上交。
三、课堂纪律1. 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指导与要求。
2. 不打闹、不嬉戏,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
3. 遵守课堂秩序,按时起立、站队、作业等。
4. 课间不擅自离开教室,如有需要,要事先请示老师。
5. 课间不玩手机、游戏等电子产品,放置到指定地方。
6. 注意课堂卫生,不乱扔纸屑、动笔涂鸦等。
四、尊重他人1. 爱护同学,不相互打闹、推搡或言语伤害。
2. 互相尊重,不插队、不争抢课堂资源。
3. 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与观点。
4. 互相帮助,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五、尊重自己1.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
3. 保持诚实,不作弄或欺负弱小同学。
4. 不使用不良用语和侮辱性语言。
六、态度端正1. 积极主动,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与同学友好相处。
3. 尊重学校规定和规章制度。
4. 尊敬并感激老师的教导与辛勤付出。
七、课后整理1. 课后整理座位和个人用品。
2. 整理书包和作业本,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材料。
3. 清理桌面及地面垃圾,保持教室的整洁。
建立和遵守好课堂行为规范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遵守课堂行为规范,小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尊重他人、爱护环境、自律自爱的品质。
同时,课堂行为规范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遵守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一、课前1、将书本、文具盒在课桌上摆放整齐。
2、上课铃声停,以背诵古诗、唱歌、保持安静等形式等候老师上课。
二、听讲1、坐姿端正:身正、脚放平、眼睛看前方。
2、全神贯注,不说小话,不玩东西。
3、边听边思考。
对重要内容听时要做笔记或批注。
三、交流1、乐于与人交流,注意使用普通话。
2、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3、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4、把话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
5、声音洪亮、清晰,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得到。
6、站直身子讲话,眼睛注视对方。
7、发言先举手示意,让别人把话说完后再说。
四、读书1、读书时身子要正,双手捧书,眼睛离书一尺远。
2、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中高年级同学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声音洪亮。
五、书写1、书写时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课桌一拳远。
2、握笔方法要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六、计算1、口算反应迅速。
2、笔算过程完整,演算在草稿纸上进行。
3、有检查、验算的习惯。
七、练习1、练习要独立自主地完成,不抄袭,课堂练习当堂完成不拖欠。
2、画图时用规定的作图工具。
八、操作1、实验和学具操作有序、熟练。
2、操作完毕后器具要及时整理并归还原处。
九、活动1、课前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学生积极踊跃,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
2、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有分工,有合作。
十、课后1、下课铃声停,待老师宣布下课后再离休息。
2、整理书本、文具用品。
3、将下节课的课本、文具在课桌上摆放整齐,不需要的文具用品收进书包。
课堂行为规范

课堂行为规范一、教师课堂行为规范1.执行教育法规,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必须按导学案授课,严禁无案上课;未经批准不得私自调课、缺课。
2.课前一分钟候课。
任课教师愉快地站在教室门口,关注每个学生。
若发现有缺课学生,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上课铃响后,教师精神抖擞、面带微笑的走上讲台与同学互相问好。
3.每节课开始,老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激情饱满的导入新课,让学生提起精神,集中注意力。
4.老师组织教学,追问、点拨、语言准确,语气恰当。
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抓住要点,突出重点。
控制不必要的语言,教师讲授分为开始引导、过程点拨和最后总结三个阶段,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一堂课的三分之一(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努力缩短讲授时间)5.板书工整、规范,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提前做好准备,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6.着装整洁、端庄、不坐着上课,不随便离开课堂;严禁老师上课抽烟、打电话。
7.落实好“三查”,做好评价。
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巡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做到“轻声细语”的指导,对学生组内交流情况及时掌握,做好记录,确定好全班大展示的重点,对各组学习状态作出评价。
8.指导小组备展,组织学生展示,训练展示方式;质疑、点评、追问、提高展示效益。
9.对学生不合理的言行要巧妙处理,目光示意、手势提醒、言语引导或语言警告等。
严禁以点带面批评;严禁在集体场合训斥学生;严禁让学生站着听课或走出教室;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0.督促、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按时下课,下课铃声响后,老师说“下课”,班长喊“起立”,老师亲切地打招呼“同学们再见”,全体学生说“老师再见”。
课堂“三讲”、“三不讲”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方法、规律。
三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一)课前准备:课前擦干净黑板,准备好白色粉笔;把本节课的课本、导学案、双色笔和其它相关资料放到桌面上,与本节课无关的物品放到桌下;如果提前有写板,在老师进教室之前写好版面,待上课时安静、有序回位。
小学生曰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曰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基础。
下面是小学生常见的一些行为规范,以供参考。
一、课堂行为规范1. 守时:准时到校,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2. 安静:不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不随意说笑,尊重老师和同学。
3. 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做其他事情干扰课堂秩序。
4. 举手发言:不插队,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遵守发言秩序。
5. 完成作业: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操场行为规范1. 礼貌待人:彬彬有礼,尊重师长和同学。
2. 守纪律:按排队规定排队,不打闹,不推搡、踢球等行为。
3. 注意安全:跑步不超速,不随意拍打他人,不乱扔物品。
三、食堂行为规范1. 饭前洗手:进食前清洗双手,保持饭前卫生。
2. 遵守秩序:按照分餐时间有序排队打饭,不插队。
3. 食品节约:不浪费食物,适量取餐,善于品尝不同菜品。
四、搭乘交通工具行为规范1. 遵守交通规则:搭乘公交车时排队上下车,不争抢座位,不铺张浪费。
2. 安全出行: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不乱窗、不乱跑。
3. 文明礼让:让座给老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
五、图书馆行为规范1. 安静有序:在图书馆内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2. 爱护书籍:正确翻阅书籍,不乱涂乱画,不随意撕毁书页。
3. 按时归还:按时还书,保持书籍流通顺畅。
六、社会公共场所行为规范1. 尊重他人: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和工作。
2. 保持环境清洁: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
3. 文明用语:不使用粗俗、侮辱性语言,保持良好的语言礼节。
七、珍惜时间1. 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等活动合理安排时间。
2. 零疏忽: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任务,不拖延。
八、友善待人1. 乐于助人:有机会帮助他人,尽一份力。
2. 团结友爱:和同学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不欺负同学:不欺凌同学,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
通过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不仅对孩子的个人发展有益,也能够促进整个班级和校园的和谐发展。
教师课堂行为规范

教师课堂行为规范一、教师要严格按学校排定的课程表上课,任何教师不得私自调课,特殊情况临时换课的,要经教务处同意;二、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认真检查教具及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三、教师要严格按作息时间上课,预备铃响后在教室门口侯课,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进入教室,不准拖延上课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准离开教室;要保障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利用;四、上课时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准随意让学生离开课堂;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冷落、挖苦学生;五、上课时,教师不准坐着上课,不准借故放弃讲课时间,让学生自己自习;六、教师不得将手机带进课堂,课堂上接、打电话视为教学事故;上课中途不得随意离开教室,有客来访下课接待;七、上课时教师要衣着得体,仪表端正,教态亲切,关爱学生;课堂上要使用普通话;教学用语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要正确、规范、条理、清晰、工整、精炼、布局结构合理;八、教学目标要明确、重点突出、准确无误地教授知识,在训练过程中落实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教学效果好;九、教学方法灵活,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关心鼓励学习困难学生,因材施教;十一、课堂教学注意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各种能力;十二、重视教学卫生,注意学生坐立姿势,指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十三、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学情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十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和善于反思等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十五、教师重视学法研究,提倡教法多样化,课堂教学中单一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得以改变;十六、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教师不包办代替,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教师行为规范10条准则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1.认真组织教学过程。
上课提前2分钟到教室门口候课,下课延后2分钟为学生答疑解惑或师生交流。
(统一标准口号:师:“上课”,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师:“下课”,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师:“请坐”)2.教师要带备课上课,除常规备课内容外,还要体现“八备”。
备早读、备目标、备预习、备学生活动、备当堂达标习题、备板书、备课后作业、备反思。
每节课、每一环节都必须展示或板书学习目标(简明扼要,最多3条)或明确要求,依据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问题或达标练习,最后5分钟要用于课堂小结巩固,课后要及时填写“教后反思”。
3.落实“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不看书不讲;学生不做习题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每堂课教师导学、点拨所支配总时间不超过25分钟。
4.当堂内容当堂消化,教学目标要当堂完成,常识课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主科设计配餐作业,作业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体现基础性、变式性、层次性,导学案、作业必须落实“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5.课堂用语简明扼要,声音要洪亮,语文教师和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不带口语和方言,要使用学科语言,增加讲课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组织语言要有诱导性、启发性,评价语言要有鼓励性,杜绝一切讽刺、挖苦、否定的语言。
6.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在正常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但该板书的不能全用多媒体代替。
7.板书要规范,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书写要工整、大方、清晰,一笔一划,不连写,克服字写的小、乱、草等现象,对关键点、易错易混点要用彩笔勾出。
8.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自主探究、当堂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七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结论或中心思想放手让学生概括。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严格守时。
应该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逃课。
在上课铃响之前,应提前进入教室,静侯老师前来上课。
若迟到,应在教室外向老师行礼报告,得到任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每节课上课前,考勤干部要清点人数,并将出勤情况如实记录在《课堂记录表》当中。
2.文明着装。
保持外表整洁,衣着大方,不要穿背心、运动短裤、拖鞋等进入教室。
男孩不允许留长发,女孩的长发应该扎起来,不允许化妆和佩戴珠宝。
3、保持整洁。
不能将食品带入教学区,要注意保持教学场所的清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杂物。
值日生将桌椅和卫生工具摆放整齐,桌面上书本按要求统一摆放。
教室内不得出现食物、小包、小镜、梳子等杂物。
4.尊重教师的工作。
不要在课堂上做任何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如阅读小说、报纸和杂志、聊天、睡觉、课堂上不使用手机等。
5、尊敬师长,举止有礼。
不能有顶撞、侮辱、威胁以及其他不尊敬老师行为。
上课需要发言时,要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回答老师提问要起立,答毕再坐下;上课期间离开教室(包括体育课实习课),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6.坐姿要规范,后背要挺直,肩膀要平,头要直,脚要平放在地上。
不要双腿侧坐,不要前后左右交谈。
7、爱护公共财物。
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不得随意搬动教学设备和课桌椅,不得私自使用各类教学设备如一体机等。
如造成损坏,必须按价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实验实习操作课要细心谨慎,严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8.节约用电。
下课后及时关灯和风扇。
不要使用教室插座充电。
9.在课程结束时,你不能用各种方式提醒老师完成课程,也不能匆忙收拾书本和笔,准备离开教室。
如果老师没有完成这部分内容,上课时间需要延长。
学生们应该服从安排,不能哄骗。
10、如不在本教室上课,需排队提前到达指定地点,整个过程做到“快、齐、静”。
11.违反上述规范的,由教师在课堂上将其纳入个人道德教育分数,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1、全班同学应在课前两分钟内做好准备,将该节课使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整齐摆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桌面书籍应摆放整齐。
2、如果不在本班教室上课,须排队提前到达指定地点,整个过程做到“快、静、齐”。
3、迟到学生应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再进教室上课。
4、上课要精神饱满,上课铃响后,应立即主动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
5、坐姿要规范,背要直、肩要平、头要正,两脚平放地面。
听课时不得用手撑头,不得晃脚,不得在座位上扭动身躯。
6、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目不斜视,边听边想,认真记笔记。
应虚心接受老师教育,服从老师管理。
7、课堂分组讨论时,要紧扣主题,积极发言,不得讲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8、课堂上应踊跃发言。
回答问题时要原地直立,精神饱满,声音响亮清晰,讲普通话。
9、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随意讲话、谈笑或离开座位;不打瞌睡;不吃零食,不喝水。
不得在课堂上转笔或转书。
课堂上禁止阅读与上课无关的报刊书籍或收听音乐。
10、自习课应保持教室安静,不得擅自离开教室,不得看闲书、闲聊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10条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10条第一条:教师进入课堂要衣冠整洁、仪表端正,言行文明,应带齐基本的教学要件,做到“四有”:有教材、有教学设计、有教学备件、有所教班级学生名单。
第二条:课前候课。
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第三条: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进入课堂走上讲台,巡视全体学生,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起立,学生齐说“老师好”后,教师鞠躬后说:“同学们好”,学生在班长“坐下”中入座。
(行礼过程中,气氛应庄重,态度要亲切。
)第四条:课程第一堂课,任课教师要以适当方式作自我介绍。
第五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同学的站姿、坐姿、看书姿势和听课状态。
提问时要照顾到好、中、差。
问题要有梯度,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生。
第六条:教师必须既管教又管导,严格管理课堂纪律,做好组织教学工作,对任教课内的常规纪律负全责。
对学生违犯课堂常规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
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
第七条: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礼貌用语,使用普通话;要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第八条:教师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中途不随便离开,站立上课。
如果学校安排有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待做完后才离开教室。
在课堂上不准吸烟,不准拨打和接听手机,手机要关机或调整为静音振动。
第九条:教师要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恰当分配课堂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力求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协调一致。
第十条:下课铃响后,教师应立即结束并说:“下课”,全体学生起立站好后齐说“老师再见”,教师向学生鞠躬说:“同学们再见”。
如有人听课,教师应示意学生请听课人先离开教室,必要时鼓掌欢送。
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

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在课堂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一事实上的课堂行为规范,下面店铺和你一起来看一看,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有什么。
课堂上学生行为规范1.课前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搜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
2.上课前要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及相关资料,一上课就打开课本。
3.上课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4.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提出疑问,应主动举手。
5.发言、提问等,须使用普通话,大声讲。
6.其他同学交流发言时,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适时评价。
7.老师提出问题后,须自觉看书、思考,或参与同伴讨论与交流。
8.课堂上努力自主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不明确、不理解的内容及时提出。
9.老师讲解时,须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同时看课本,做标记,做笔记。
10.下课前或下课后,抓时间及时对一节课的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或做好记录。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要求1、着装要求。
身着正装;教案、学生作业本等教学资料放入各教学单位配发的资料袋或较正规的资料袋中。
2、备课要求。
精心备课,充分准备相关教学资料;使用多媒体设备、语音设备以及上实验课等,要有停电、停水、设备故障的预案。
3、课前要求。
要求提前5分钟进教室,检查多媒体设备或语音设备等教学设施,关闭通讯工具。
发现有专家听课时,要主动招呼,安排座位,态度大方、自信。
4、讲课前要求。
要认真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可通过询问值日班干部等形式),以不同方式检查上次课所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并简单总结。
5、讲课要求。
要携带教材、教案、教学进度表等完整的相关教学资料;按照教学进度表的正常教学进度讲授相关内容;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讲究版书设计安排,写规范字,讲普通话,教态自然;注意师生互动,及时组织课堂教学,灵活调控课堂气氛;避免手撑讲台、脚抵后墙、手插衣兜、背向学生、眼看天花板等行为。
实验课和室外课要注意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不得大声喧哗。
6.下课前要求。
小结课堂教学内容;应注意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要求;准点下课。
课堂行为规范制定

课堂行为规范制定引言:课堂行为规范是促进学习环境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有序、尊重和合作的氛围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学校和教师常常需要制定相应的课堂行为规范。
本文将探讨课堂行为规范制定的目的、内容、制定过程以及规范的实施与效果等方面。
一、制定目的制定课堂行为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建立秩序井然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规范内容课堂行为规范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来确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他人: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不侮辱、歧视他人,保持礼貌待人。
2. 遵守纪律:学生应按时到课,不早退、不迟到,不带手机、电子设备进入教室,服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
3. 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应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不在课堂上玩游戏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 参与讨论: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不怕犯错,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5. 课堂纪律: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妨碍他人学习,不随意起哄、打闹或者扰乱课堂秩序。
三、规范制定过程制定课堂行为规范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调研和分析:教师可以开展问卷调查、观察课堂和学生行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为规范制定提供依据。
2. 制定目标:根据调研结果,教师和学校可以共同确定规范制定的目标,明确所期望的学生行为和学习态度。
3. 制定草案: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草案,明确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4. 讨论和修订:教师可以组织班级讨论或者向同行请教意见,对草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规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征求意见:教师可以向学生和家长征求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想法,增加规范的参与性和可操作性。
6. 最终确定:经过反复讨论和修订,最终确定最终的课堂行为规范,确保规范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实施可行性。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标准
1、课前应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音乐停应安静端坐,等待上课。
2、上课起立立正,师生问好,相互敬礼。
3、下课起立立正,师生再见。
4、坐姿端正,双手抱臂,两脚平放。
5、站姿标准,手放两侧,两脚展开30°平放,抬头展胸,目视前方。
6、读书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拇指扣压课本;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时平放课本。
7、书写姿势端正: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8、专心听课,注意力集中。
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
9、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10、安静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够答复提问,评价和补充同学的发言。
11、学会做笔记。
12、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
13、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14、学具轻拿轻放,保持桌面整洁。
15、按要求科、标准地实施操作。
16、假设与同伴交流轻声礼貌,不打搅其他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
课堂上学生行为规范
1.课前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搜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
2.上课前要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及相关资料,一上课就打开课本。
3.上课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4.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提出疑问,应主动举手。
5.发言、提问等,须使用普通话,大声讲。
6.其他同学交流发言时,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适时评价。
7.老师提出问题后,须自觉看书、思考,或参与同伴讨论与交流。
8.课堂上努力自主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不明确、不理解的内容及时提出。
9.老师讲解时,须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同时看课本,做标记,做笔记。
10.下课前或下课后,抓时间及时对一节课的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或做好记录。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要求
1、着装要求。
身着正装;教案、学生作业本等教学资料放入各教学单位配发的资料袋或较正规的资料袋中。
2、备课要求。
精心备课,充分准备相关教学资料;使用多媒体设备、语音设备以及上实验课等,要有停电、停水、设备故障的预案。
3、课前要求。
要求提前5分钟进教室,检查多媒体设备或语音
设备等教学设施,关闭通讯工具。
发现有专家听课时,要主动招呼,安排座位,态度大方、自信。
4、讲课前要求。
要认真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可通过询问值日班干部等形式),以不同方式检查上次课所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并简单总结。
5、讲课要求。
要携带教材、教案、教学进度表等完整的相关教
学资料;按照教学进度表的正常教学进度讲授相关内容;熟练掌握教
学内容和教学技能,讲究版书设计安排,写规范字,讲普通话,教
态自然;注意师生互动,及时组织课堂教学,灵活调控课堂气氛;避
免手撑讲台、脚抵后墙、手插衣兜、背向学生、眼看天花板等行为。
实验课和室外课要注意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不得大声喧哗。
6.下课前要求。
小结课堂教学内容;应注意布置课后作业,并提
出要求;准点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