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1. 课前准备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中,课前准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跟上课堂进度。
此外,学生还可以准备好必要的学习工具,如铅笔、笔记本、课本等,以确保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
2. 注意听讲在课堂上,学生应该专心致志地听讲,牢记教师的授课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向教师请教等方式与教师互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保持警觉的状态,避免走神或打瞌睡。
3. 笔记整理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做好笔记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学生可以记录下教师的重点讲解内容,关键词汇和例子等,以便于日后复习和回顾。
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箭头等方式对笔记进行标记和整理,使笔记更加清晰明了。
4. 提问与讨论在课堂上,学生有权利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在听讲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有问题及时提问,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还可以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5. 尊重他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中,尊重他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学生应该尊重教师和同学的言论,并主动倾听他人的观点。
在进行讨论时,学生要保持礼貌,不得言语攻击或羞辱他人。
通过尊重他人,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6. 遵守纪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严格遵守纪律,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定。
学生应该准时上课,不得迟到早退。
同时,在教师讲解内容时,学生要安静听讲,不得打扰他人。
在课堂上,学生还应该遵守秩序,不得擅自离座或喧哗。
7. 积极参与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和讨论。
学生可以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教师提供的小组讨论或小组活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积极参与,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所学知识。
8. 讲究卫生学生应该讲究课堂卫生,保持课桌椅的整洁,不乱涂乱画。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1.认真组织教学过程。
上课提前2分钟到教室门口候课,下课延后2分钟为学生答疑解惑或师生交流。
(统一标准口号:师:“上课”,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师:“下课”,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师:“请坐”)2.教师要带备课上课,除常规备课内容外,还要体现“八备”。
备早读、备目标、备预习、备学生活动、备当堂达标习题、备板书、备课后作业、备反思。
每节课、每一环节都必须展示或板书学习目标(简明扼要,最多3条)或明确要求,依据目标和要求,依据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问题或达标练习,精心设计问题或达标练习,精心设计问题或达标练习,最后最后5分钟要用于课堂小结巩固,课后要及时填写“教后反思”。
3.落实“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不看书不讲;学生不做习题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每堂课教师导学、点拨所支配总时间不超过25分钟。
4.当堂内容当堂消化,教学目标要当堂完成,常识课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主科设计配餐作业,作业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体现基础性、变式性、层次性,导学案、作业必须落实“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5.课堂用语简明扼要,声音要洪亮,语文教师和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不带口语和方言,要使用学科语言,增加讲课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组织语言要有诱导性、启发性,评价语言要有鼓励性,杜绝一切讽刺、挖苦、否定的语言。
6.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在正常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但该板书的不能全用多媒体代替。
7.板书要规范,板书要规范,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书写要工整、书写要工整、书写要工整、大方、大方、大方、清晰,清晰,一笔一划,不连写,克服字写的小、乱、草等现象,对关键点、易错易混点要用彩笔勾出。
8.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自主探究、当堂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七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结论或中心思想放手让学生概括。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
一、提前3分钟候课,整肃班级纪律,确保准时上课;
二、不准旷课或上课期间无故脱岗外出;不得提前下课,不得自行调课,不得随便将新授课改为自习、练习课等;
三、不准酒后进课堂,不准带手机进课堂,上课时不准抽烟,无特殊情况教师应站立授课,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四、教师在课堂上要衣着端庄、举止文明,上课使用普通话;
五、不准无教案进课堂,教案撰写要规范,各环节要清楚;注重对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深入研究学生,以学定教,提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三次备课;
六、加强课堂教学纪律管理,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帮助学困生,教师要对课堂进行调控,引导学生积极专注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成绩差的学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对学生停课处罚;
七、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做到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与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式的讲课方式,力求做到脱稿授课,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要规范、清晰;
八、要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独立制作多
媒体课件、参与网上教研,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50岁以上的教师可放宽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现存的设施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九、要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任何书面作业都要批阅、统计、讲评;要定期进行学情分析(每月至少一次),重点从错误率、错误内容、错误题型三个方面分析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及侧重点。
认真进行辅导,特别是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单科成绩较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十、每年要自主研读一套学科教学专业期刊或一本学科教学专著,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每周均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叙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课堂行为规范

教师课堂行为规范
一、热爱本职工作,言行举止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课前做好一切准备。
开课前2分钟,任课教师应备好教材、教案、教学日志、教学课件等。
三、按时上、下课,课中不准离开教室改做其它事情,课中离开教室做私事视为教学事故。
课堂上要担负起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不允许任课教师私自给假。
四、教案中必须体现德育目标,课上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课程思政。
五、衣冠整洁,仪表端庄,教态大方,不准接打与上课无关的手机,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六、讲普通话,语言规范;写规范字,板书工整。
七、课堂提问讲文明,杜绝用手指学生、扔粉笔头提醒学生等不文明行为。
八、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和辱骂学生,不以任何借口撵走学生,剥夺学生的听课权利。
九、教师本人要当堂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包括教学内容、学生考勤等,完整记录和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状况。
十、一般不准调串课,调串课须系部、教务科批准。
教师调串课按教师业务考核规定处理。
十一、课堂教学进度要按学科授课计划进行,如需调整授课计划,须报系部、教务科批准后进行。
十二、实习实训课要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工位多少,合理调配学生的工岗位置,更好地实现融会贯通专业技能的目的。
十三、体育课教学,内容要充实,且要有计划,有教案,有进度要求。
室内课要符合课堂教学要求,室外课更要周密安排,严格操守,严禁松散无序,或放任自流。
十四、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为学生解答问题、指导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要精心、细心和耐心,竭诚地为学生做好全方位的服务。
XXXXX
二0一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一、上课铃响马上在座位上坐好,并把上课用具在课桌
上摆放好,不得迟到。
二、上课前主动与教师互相问好,下课时师生互道再见。
三、课堂上不准说与授课内容无关的话,有事要先举手
示意,经教师允许后方可行事。
四、回答教师提问时要严肃、大方、有礼貌。
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配合教师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学习严谨,乐学善学。
六、严禁趴桌子睡觉,或在课堂上听录音机、看与课堂
无关的书刊等
七、严禁把手机等通讯工具或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带
入课堂。
八、有外人听课时,要主动与客人打招呼,下课时让客
人先走后方可离开教室。
九、认真、及时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
十、尊重教师的劳动,对师长有礼貌。
学生课堂上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上行为规范引言:课堂上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行为规范是维护良好课堂秩序和促进知识传授的关键。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规范,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1.尊重他人在课堂上,学生应该以尊重他人为基础,尊重老师和同学的权威和尊严。
学生应该遵守听课纪律,不打断老师讲课,不随意扰乱课堂秩序。
同时,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尊重,不互相嘲笑、欺负或打闹,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
2.准时到达学生应该养成准时到达上课的习惯。
迟到不仅会打断老师的讲课,还会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干扰。
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不迟到、不早退。
3.积极参与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积极的学术交流。
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
4.保持安静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应该保持安静,不要进行嘈杂的交谈或干扰他人。
在老师讲课时要专心听讲,不要发出噪音。
如果有问题需要向同学请教,可以用低声进行沟通,避免打扰到他人。
5.妥善使用各类学习设备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应该遵守学校的规定。
学生应该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不允许接电话或发送短信。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利用其为学习提供方便的功能,而不是沉迷于游戏或社交媒体。
6.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学生要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老师巩固所讲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应该对待课堂作业的质量,按时提交,并注重完成过程中的思考和积累。
7.尊重知识产权学生要尊重知识产权,不以抄袭、作弊的方式获取成绩。
抄袭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不仅违背伦理道德,还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自主学习,积累自己的知识和实力,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
8.遵守课堂规则学生要遵守课堂规则,不参与违规行为。
课堂行为规范

课堂行为规范课堂行为规范第一篇在今日的课堂上,有的同学不守纪律,老师讲课他不仔细听,做小动作乱说话,他自己不听课还影响别人,使老师的课无法讲下去。
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都要有纪律性,要学会约束自己,要为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负责。
上课时不说话,管住自己的小嘴巴,不左顾右盼,不和前后左右同学说话,不做小动作,这样才能保证听课质量,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学习就会很轻松。
为端正学习看法,明确学习目的,我要做到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仔细听讲,主动发言,不影响课堂秩序。
人们常说:“遵守纪律从小事做起。
〞我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假如连上课都不遵守纪律,那么要做一件大事岂不是更难?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不行以没有自由也不行以没有纪律。
纪律是在肯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集体成员必需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是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指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
纪律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自由和纪律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纪律带有肯定的强制性,但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
试想假如每个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个人的自由还能得到保障吗?当然,这是全部人都不情愿看到的。
所以,自由只有在纪律的.框架内,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纪律是生活中不行缺少的一部分,纪律也是班风的保证。
有了良好的纪律,同学们才会保证投入的学习,才会规范自己的言行;才会缔造好的班风,才会缔造优秀的班集体,有了好纪律,那我们的班级定会蒸蒸日上。
课堂行为规范第二篇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我觉得邱少云是一位严守革命纪律的战士。
说起邱少云,大人们可能都熟识,可我却今日才认识。
在“391〞高地上,邱少云所表现的事,让我深深感动,特殊当我读到“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1、课前应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音乐停应安静端坐,等待上课。
2、上课起立立正,师生问好,相互敬礼。
3、下课起立立正,师生再见。
4、坐姿端正,双手抱臂,两脚平放。
5、站姿标准,手放两侧,两脚展开30°平放,抬头展胸,目视前方。
6、读书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拇指扣压课本;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时平放课本。
7、书写姿势端正: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8、专心听课,注意力集中。
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
9、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10、安静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够回答提问,评价和补充同学的发言。
1 / 2
11、学会做笔记。
12、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
13、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14、学具轻拿轻放,保持桌面整洁。
15、按要求科、规范地实施操作。
16、若与同伴交流轻声礼貌,不打扰其他同学。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课前准备规范
一、上课铃响:停止活动,收起器具;走进教室,不推不挤。
二、用品摆放:书本在左上,文具放前方。
三、心理准备:双手放桌面,端坐书桌旁;心定神专注,眼睛看前方。
课堂交流规范
一、问好:师生问好,礼貌响亮——示例:老师:上课。
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您好!老师:请坐下。
老师:下课。
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再见!学生:XX老师再见!【注意】
起立要迅速整齐,站要直,坐要端;
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目视老师,声音洪亮,干脆有力;问候过程尽量不发出桌椅的噪音。
二、倾听:神情专注,边听边想;抓住要点,理成提纲倾听方法的要点主要是“坐”、“观”、“点”。
1、“坐”是倾听的基础,。
臀部坐正,两腿自然放在桌下, 两臂自然放在桌上。
2、“观”是倾听的保证。
当别人讲话时, 要注意地看着对方。
3、“点”是倾听的关键。
在倾听时, 要捕捉对方说话的要点,迅速整理成有条理的内容。
(训练倾听的能力。
一种习惯须27 天才能养成。
)
三、表达:举手示意,站直身体;声音响亮,口齿清晰;有提示语,文明有礼
提示语范例:
1、质疑:“请问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XX老师……”,“请问XX同学……”
2、回答:“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我认为……”,“我体会到……”,“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3.补充:“我说完了,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有没有补充的?”,“我觉得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想补充一点……”,“听了你的发言,我深受启发,但我有不同意见……”
4、评价:“请大家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你声音响亮,但……”,“你读得绘声绘色.特别是……”,“你读得不错,但我能比你读得更好……”,“谢谢你的鼓励(或意见),我会继续努力(或改进)。
” 5.汇报:“大家好!我们是XX小组,我们来汇报一下……”,“我们小组汇报完毕,掌声有请下一组。
”“大家好!我们是小组,刚才XX小组的发言非常精彩,我们也不甘落后。
我们汇报的是……”
四、整理:堂堂要小结,整理是关键
每节课都要学会从知识、技能、技巧、方法等方面总结学习收获,可以小组总结,也可以个人总结。
完成作业规范
1、书写要标准: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2、作业要按时:争取堂堂清,必须日日清(教师分层布置作业)
3、作业检查习惯:作业
做完要至少检查一遍方可上交。
4、作业订正习惯:作业发下立刻检查订正。
专业课室常规补充
1、准时:专业课室提前到,站队做到快静齐
2、操作:小组合作听指挥,安全放在第一位
3、整理:实验器具放整齐,课室器材归原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2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我校“养成教育”和“细节管理”的特色,特制定以下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望全体师生共同遵守。
一、课前:
1、按课程表把下节课所用的课本、学具等整齐平放于课桌右上角,横竖皆成行。
2、小预备铃响后,学生停止一切活动,自然成一队走进教室,由科代表领读或齐读每周一诗、每周英语、每日一题、课前一支歌等。
3、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喊“起立”,学生向老师行35度礼,倡导问候语“老师您好!”。
口号响亮,要有精神。
二、课中
1、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
坐姿端正,双手曲臂平放课桌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脚平开。
2、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不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发言举右手,肘放桌面。
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3、站姿标准:手放身体两侧,两脚展开30度平放,抬头展胸,目视前方,身体微侧面向多数同学。
4、读书标准:1端坐朗读,双手端书,立于桌面,拇指扣压课本,与眼保持35厘米的距离。
2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
3默读批注:边默读边写批注时,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圈点勾画。
5、读书要用普通话,有感情,有激情,有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有虚实浓淡,有刚柔隐现。
6、书写要标准: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2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7、安静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有礼貌地回答、质问、评价、补充同学的发言。
8、能速记教师讲课内容和同学发言,做到既不影响听课,也能做好课堂笔记。
9、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时,要轻声有礼貌,处理好积极发言与倾听别人的关系。
10、上课期间需用学具、教材、练习本时要轻拿轻放,以不打扰别人为准。
11、上课期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时,应举手请求,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轻轻离开。
12、上课迟到时,应轻轻敲门,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轻声慢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3
一、仪式。
1、课间应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音乐停应安静端坐,等待上课。
2、上课起立立正,师生问好,相互敬礼。
3、下课起立立正,师生再见。
二、姿态。
1、坐姿端正,双手抱臂,两脚平放。
2、站姿标准,手放两侧,两脚展开30°平放,抬头展胸,目视前方。
3、读书姿势:端坐
朗读,双手捧书,拇指扣压课本;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时平放课本。
4、书写姿势端正: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听课。
1、专心听课,注意力集中。
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
2、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3、安静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够回答、提问、评价和补充同学的发言。
4、学会做笔记。
四、讨论。
1、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
2、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五、操作。
1、学具轻拿轻放,保持桌面整洁。
2、按要求科学、规范地实施操作。
3、若与同伴交流轻声礼貌,不打扰其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