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艺术
摘要: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初中物理提问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1.只讲不问。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或自问自答,没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整个过程“满堂灌”。
2.什么都问。重复的、漫无边际的、东拉西扯的、偏离教学内容的问题一大串。
3.不顾整体。只提问好学生,或专提问一小部分,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让学生难堪;或提问没有层次性,较难的问题又无阶梯,学生无法回答。
4.不理不睬。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特别是讲课过程中,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怕影响授课内容,而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
二、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方法
1.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
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2.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4.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
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5.面向全体,分层“问”。理论研究显示,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作为教师,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深度类型的问题。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提问题要具有覆盖性和普遍性,照顾到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目的、不同程度的问题,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在加强双基训练时,应多问中等生、学困生两类学生;在训练重、难点时,则要多问优秀生、中等生两类学生。如,教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节内容时,可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举例说明;可让中等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让优秀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系列问题的创设,既照顾到了“点”又顾及到了“面”,从而有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初中物理课堂提问问题情境的创设
1.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在带给学生惊奇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上大气压强
这一节课时,我把一个小试管套在一个大试管中,然后把试管口朝下,看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不是下降而是上升,学生无不感到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小试管不下降反而上升呢?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由此实验情境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事实的真相。
2.运用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可以把与新知识学习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如物理史实、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等,以信息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