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妆品中含有香精的申报通知
化妆品国标更改申请书模板

尊敬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我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化妆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化妆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司也不断壮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在此,我司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日,我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国内化妆品国家标准在某些方面已不适应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效果和品质的要求,我司决定向贵局申请对化妆品国家标准进行更改。
具体更改建议如下:一、关于产品成分标准1. 建议增加对化妆品原料来源的监管,要求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原料,确保产品安全。
2. 建议对化妆品中禁用成分进行更新,增加更多国际上公认的禁用成分,以保障消费者健康。
3. 建议对化妆品中限用成分的含量进行调整,以更加严格的标准确保产品安全。
二、关于产品功效标准1. 建议增加对化妆品功效的科学验证要求,确保化妆品宣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建议对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进行更新,引入更多国际先进的评价技术,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关于产品包装和标签标准1. 建议加强化妆品包装材料的监管,要求化妆品生产企业使用环保、安全、可靠的包装材料。
2. 建议对化妆品标签信息进行完善,增加产品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关键信息,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和储存产品。
3. 建议对化妆品标签字体和颜色进行规范,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识别度。
四、关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1. 建议加强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
2. 建议对化妆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更新,增加更多反映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检测项目。
3. 建议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进行完善,以提高化妆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我司深知国家标准对于化妆品行业的重要性,也明白更改国家标准涉及到众多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但是,为了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消费者的权益,我们愿意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呼吁和推动国家标准的变化。
39章 成分含量 申报要素

39章成分含量申报要素
在申报食品或化妆品的成分含量时,常见的要素包括以下内容:
1. 成分名称:对每个成分正确命名,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
2. 成分含量:列出每个成分的具体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也可以使用其他单位,如毫克/克、微克/克等。
3. 主要成分:标注产品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一般按照含量降序排列。
4. 辅助成分:列出产品中的辅助成分,其含量较低,但对产品的特性起到辅助作用。
5. 功能性成分:对于化妆品而言,列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如保湿剂、抗氧化剂、维生素等。
6. 香料和添加剂:标注产品中的香料和添加剂,如防腐剂、着色剂、增稠剂等。
7. 禁用成分:如果产品中包含某些禁用的成分,需要明确列出,并注明其含量。
8. 特殊声明:对于某些成分,可能需要特别声明,如过敏原成分、基因改造成分等。
以上是一般申报成分含量时的要素,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法规及标准进行相应调整。
在申报过程中,可以咨询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成分含量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食用香料香精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食用香料香精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7.09•【文号】质检食监函[2008]133号•【施行日期】2008.07.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食用香料香精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通知(质检食监函[2008]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做好食用香料香精产品市场准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关于印发<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8]297号),现指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承担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审查部工作,指定国家烟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审查分部工作,指定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12家检验机构承担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检验机构。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审查部及工作职责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审查部(以下简称审查部)设在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
其职责包括:1、起草《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2、跟踪香料香精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技术要求的变化,及时提出修订、补充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的意见和建议;3、组织宣贯《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4、组织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国家注册审查员、审查组长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师资的培训;5、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定期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生产许可审查的工作质量;6、审查、汇总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审查分部报送的申请取证企业的有关材料,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证材料报送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7、承担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交办的其他事宜。
关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分类管理的意见

关于实施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分类管理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化妆品行政许可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关于非特殊用 途化妆品分类管理的意见》,现就实施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分类管理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模式 调整有关特殊用途化妆品含义后,纳入或按照特殊用途化妆品 管理范围以外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行告知备案管理模式。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按照《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 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称《通知》)相关规定执行。 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进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华申报责 任单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产品备案,并按照《化妆品 行政许可申报资料要求》等有关规定提交相关备案资料。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机构(以下称国家局受理机构)负责 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工作。国家局受理机构收到首次进口非 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申请后,对备案资料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的, 应当场予以备案,并于 5 日内发给备案凭证;备案资料不齐全或不 符合规定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 凭证编号为:国妆备进字 B+四位年份号+四位备案顺序号。备案凭 证有效期为四年,申请人应于有效期满前 4 个月按照非特殊用途化
身体
有效用量 范围(w%)
0.2-1.0 0.5-1.5 0.01-2.0
8.0-25.0 8.0-25.0 8.0-25.0
身体
身体
身体 身体 身体 身体 面部、身体 面部、身体 面部、身体 面部、身体 面部、身体 面部、身体 面部、身体 面部、身体 面部、身体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司关于食品用香精等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卫食品标便函[2014]184号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司关于食品用香精等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卫食品标便函[2014]184号](https://img.taocdn.com/s3/m/312ba90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0.png)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司关于食品用香精等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正文:
----------------------------------------------------------------------------------------------------------------------------------------------------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关于食品用香精等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国卫食品标便函[2014]184号)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科技标准司:
你司《关于商请明确食品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标准相关问题的函》(食药监科便函[2014]63号)收悉。
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 (GB30616-2014)替代《食品添加剂乳化香精》(GB10355-2006)和《咸味食品香精》(QB/T2640-2004),替代《食用香精》(QB/T1505-2007)中食品用香精的内容,不包括QB/T1505-2007中的饲料用香精、接触口腔与嘴唇用香精等内容。
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CB30612-2014)替代原卫生部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产品标准。
专此函复。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
2014年9月5日
——结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4.21•【文号】国食药监许[2011]181号•【施行日期】2011.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单位:为加强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检验机构并报国家局备案。
指定检验机构的数量,原则上不少于3家,不足3家的需向国家局作出有关情况说明。
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已经取得检验资质认定的生产企业,可以出具本企业产品的检验报告,该企业应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公布指定的检验机构和已在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具有出具检验报告资质的生产企业,并于2011年6月30日前报送国家局备案。
二、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检验机构。
(二)卫生安全性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人体安全性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资质。
(三)具备独立承担《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规范》中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安全性检验或人体安全性检验项目的能力。
(四)具备与其检验工作相适应的、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其公正性、独立性。
三、申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的,可自行选择经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四、对检验机构和检验工作的要求:(一)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规范》中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药监局明确化妆品配方香精原料申报要求

2 1 第五 届 中国北方 国际食 品添加 剂和 配料展 00 展会 时 间:2 1年 8 6 2 日 0 0 月2 日~ 9
2 1 年亚洲 国 际天 然 、有 机产 品展 览会 00
展会地 点 :青 岛国际会 展 中心
展会 时间 :2 1年 8 6 2 日 0 0 月2 日~ 8
展 会地 点 :香 港 国际会 议 中心
2 1 卑 第7 , 艋 第 2 翔 00 翔 "
展会 时间 :2 1年 8 1 日~ 6 00 月 4 1 日 2 1第 1 届济 南美容 美发化 妆用 品展 览会 00 8 展 会 时间:2 1 年8 0 2 日 0 0 月2 日 ̄ 2
展 会地 点 :广 州锦汉 展览 中心
展会 地 点: 山东济南 舜耕 国际会 展 中心 ( 舜耕 路2 号) 8
步规 范 了食 用玫 瑰 的生产 种 植 。
彳 亍
业
◆ 1 6 《 月2 日, 地理 标志 产 品罗 定 肉桂 》地 方标 准顺 利通 过广 东省 质监 局组 织 的专家 组 的审定 。 这 推动 罗定 肉桂产业 的进 一步 发展 ,提高 “ 罗定 肉桂 ”品牌 的 附加 值 ,有力 地促进 地方 经济 的发展 。 .
之
窗
◆ 日前 ,云南柠檬 产业 龙头 企业 红瑞 柠檬 开发 有 限公司 与云南 省农 业科 学 院农 业经 济与信 息研 究所 ,
同组 建 了红瑞 柠檬 产 业经 济 研 究 中心 。这 一柠檬 产 业经 研 中心 将 围绕 柠檬 特色 产 业和 企 业发 展需 要 ,
技术 经济 、消费 、流 通 与市 场 、对外 贸 易 与 国际 贸易 、产 业经 济及 政 策 、经济 信 息化 与 管理 标准 化等
化妆品中香精香料安全问题与检测分析

化妆品中香精香料安全问题与检测分析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与生活实力在逐步增强,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十分注重皮肤保养,促使化妆品种类越来越多,化妆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进而推动了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不管是对哪种化妆品,人们都会添加一定的香料,主要是为了让其变得气味怡人。
然而,经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化妆品中的香料添加量存在着超标的现象,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化妆品;香精香料;安全问题;检测分析引言化妆品过敏是对各类美容护肤品、美发护发品等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病的总称,最常见的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色素沉着和化妆品痤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变化,对于美的追求也是日盛一日,化妆品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也成为生活必需品。
据统计,2015-2021年,我国化妆品商品零售总额从 2,049.4 亿元增长至 4,026 亿元,是同期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水平最快的国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之一。
1化妆品中香精香料定义定义按照用途,香精一般可分为食用香精、烟用香精和日用香精。
其中,日用香精用量最大,其销售额约占全世界香精总销售额的50%。
在化妆品中香精的作用是为了掩盖原料中的异味,增加使用体验。
根据《日用香精》(GB/T22731—2017)的定义,日用香精是由日用香料以及辅料按一定配方调制而成的混合物。
可见,香精既是一种混合物,又是一种加工产品。
日用香精的安全性取决于其所用辅料和香料的安全性。
对于香料系指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能被人类嗅觉嗅出香气的物质,它具有特定功能团或特定化学结构。
从来源的角度,指从带香物质中提取或人工合成方法得到的致香物质,是配制香精的原料。
很多合成香料是化合物单体,如清香型香精常采用苯乙醛、顺式-3-己烯醇等香料。
按照上述定义,必须明确在化妆品中对香精和香料叫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2.14•【文号】国食药监许[2010]479号•【施行日期】2010.12.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对化妆品原料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命名,在卫生部发布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07年版)的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及香水协会2008年出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第十二版)》[International Cosmetic Ingredient Dictionary and Handbook Twelfth Edition(2008)]中所收录的原料命名进行了翻译,完成了《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现予印发。
同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生产企业在化妆品标签说明书上进行化妆品成分标识时,凡标识目录中已有的原料,应当使用《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
二、从2011年4月1日起,生产企业在申报化妆品行政许可时,申报材料中涉及的化妆品原料名称属《目录》中已有的原料,应提供《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
三、《目录》未对收录的原料进行安全性评价,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原料,并对所使用原料的安全性负责。
四、对《目录》中收录和未收录的化妆品新原料,应当按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相关规定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附件: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附件: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前言为加强对化妆品原料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命名,在卫生部发布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07年版)的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及香水协会2008年出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第十二版)》[International Cosmetic Ingredient Dictionary and Handbook Twelfth Edition(2008)](以下简称《字典》)中所收录的原料命名进行了翻译,完成了《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以下简称《目录》)。
整理-化妆品申报资料具体要求

化妆品申报资料具体要求一、产品配方总体要求:1.产品配方应有产品名称,进口产品应有中文(译)名。
产品配方应以表格形式在同一张表中提供包含原料序号、国际化妆品原料名称(INCI名称)(国产产品除外)、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百分含量、使用目的等内容,字号不小于宋体小五号。
2.产品配方应提供全部原料的名称,实际含量以百分比计,并注明有效物含量(未注明者均以有效物含量100%计);复配原料(香精除外)应当以复配形式申报,并应标明各组分在其中的含量(以百分比计);特殊情况,如含结晶水、原料存在不同的分子式或结构式等应加以说明,全部原料按含量递减顺序排列。
3.产品配方中使用了香精原料,可以申报香精在配方中的用量,不须申报香精中具体香料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原料名称以“香精”命名。
如同时申报香精及香精中香料组分的种类和含量时,则须提交香精原料生产企业出具的关于该香精所含全部香料组分种类及含量的证明文件。
证明文件是外文的,应译成中文,并对中文译文进行公证。
原料的使用目的应根据申报产品原料在其产品中的实际作用标注,例如:润肤剂、乳化剂、溶剂、防腐剂等,但不得使用医疗术语。
4.配方组分(含复配原料中的各组分)的中文名称应按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使用标准中文名称。
无INCI名称或未列入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的,应使用中国药典中的名称或化学名称或植物拉丁学名,不得使用商品名或俗名,但复配原料除外。
5.着色剂应提供化妆品卫生规范上载明的着色剂索引号(简称CI号),无CI号的除外。
每个产品申报资料中均应附上系列产品名单、基础配方和着色剂一览表以及抽样产品名单;未被检测的产品申报资料中应指明抽样产品检测报告所在的产品中文名称,并提供一份抽样产品检测报告复印件。
6.凡宣称为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或婴儿使用的产品,应当提供基于安全性考虑的产品配方设计原则(含产品配方整体分析报告)、原料的选择原则和要求、生产工艺、质量安全控制等内容的资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3年第10号——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3年第10号——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2.16•【文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3年第10号•【施行日期】2013.1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3年第10号)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工作,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3〕24号)的相关规定,现就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行告知性备案自2014年6月30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上市前,按照《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要求》(附件1),对产品信息进行网上备案。
备案的产品信息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确认后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政务网站统一公布,供公众查询,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再发放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
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在备案后3个月内组织开展对备案产品的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改正;发现违法的,依法立案查处,并在产品备案信息相关栏目予以标注。
未按要求履行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前产品信息报备义务的,依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五条第七项相关规定处理。
二、美白化妆品纳入祛斑类化妆品管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宣称有助于皮肤美白增白的化妆品,与宣称用于减轻皮肤表皮色素沉着的化妆品作用机理一致。
为控制美白化妆品的安全风险,决定将其一并纳入祛斑类化妆品管理。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再受理国产或进口美白产品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申请,生产企业应按照《美白化妆品管理要求》(附件2)进行产品注册申请。
欧盟关于化妆品成分标注的规定

广州科玛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文件欧盟关于化妆品成分标注的规定作为化妆品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国家对化妆品标签上成分的标注都有不同的规定。
欧盟的《化妆品规程》就欧盟化妆品成分标注问题作了以下规定:1.在化妆品包装上标注化妆品的全部成分。
如果因体积、大小等实际原因无法做到,可印在宣传资料、标签或卡片上,但同时应在外包装上印制符合规定的简语或符号,指导消费者参看。
2.成分要求以重量递减的顺序标注,句头应采用"成分"作为引导语。
3.下列情况不属于成分物质:原料中的杂质,生产中用到的辅料但成品中不含有,作为香料或芳香物质的溶剂或载体并严格控制使用量的物质。
4.香料和芳香成分及其原料应用"香料"或"香精"用语给予指示。
含量低于1%的成分可按任意顺序标注在含量大于1%的成分后面。
5.着色剂可以任意顺序标注在其他成分之后,但必须采用《欧盟化妆品规程》中规定的色号或命名法。
对于有多种色号的美容化妆品,使用范围内所有着色剂都应列出,并标注"可能含有"字样。
6.对于皂、浴球或其他小型产品,由于体积或形状的原因,不便将成分内容包含在标签、卡片、宣传单等上面时,可以在销售展示柜的旁边加以公告说明。
7.制造商、代理商或进口销售商,基于商业秘密的原因,可以要求在成分目录中不标注一种或多种化妆品成分,但应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向生产地或最初进口地所在的成员国的主管机关提交"成分保密"申请。
8.有关国家的主管机关接到申请后,除特殊情况外,应在4周内将裁决结果通知申请人。
任何拒绝批准"保密"的裁决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并对上诉方式和期限给予明确说明。
9.根据主管机关对批准的申请分配的登记号,以该登记号代替该保密成分,在成分目录中进行标注。
10.所有对最初申请资料中的内容进行的修补,申请人都必须与主管机关进行联系,主管机关可以基于该修改内容或新的信息撤消对保密权的授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更新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的公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21年第74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更新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的公告
正文: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
2021年第74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更新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的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原料管理,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第二章中的《化妆品禁用组分(表1)》《化妆品禁用植(动)物组分(表2)》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化妆品禁用植(动)物原料目录》,经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分别替代原有禁用组分表,并纳入《规范》相应章节(详见附件1)。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不得生产、进口产品配方中使用了《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化妆品禁用植(动)物原料目录》规定的禁用原料的化妆品。
附件:1.《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修订概况表
2.《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3.《化妆品禁用植(动)物原料目录》
国家药监局
2021年5月26日
——结束——。
化妆品卫生监督法规批复汇编

化妆品卫生监督法规批复汇编目录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9.26日国务院批准1989.11.13日卫生部令第3号)2.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1991年3月27日卫生部令13号发布 2005年6月1日修订)3.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1993.10.1起施行)4.卫生部关于委托加工化妆品包装标识标注规定的通知(卫监发[1998]第4号1998.1.23)5.卫生部关于宾馆、旅店使用化妆品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发[1998]第9号1998.10.21)6.关于《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施行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发[1998]第13号1998.11.17)7.卫生部关于水杨酸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规定的通知(卫法监发[1999]第466号1999年10月8日)8.关于《卫生部进口化妆品及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目录》法律效力的复函(1999.12.7)9.关于如何计算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的违法所得请示的复函 (卫法监食发[2000]第16号2000.2.23)10.关于对《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食便发[2000]147号2000.8.21)11.关于对超过有效使用期等禁止销售的化妆品如何处理请示的批复(卫法监食便函[2001]125号2001.6.14)12.化妆品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质检总局全许办2001年10号2001.8.16)13.关于化妆品监督执法有关请示的批复(卫法监食便函[2002]107号2002.5.30)14.卫生部关于防晒化妆品SPF值测定和标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43号2003.2.14)15.卫生部关于申请变更防晒化妆品SPF值标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78号2003.4.2)16.卫生部法监司关于育发化妆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卫法监食便函[2003]127号2003.4.22)17.卫生部关于多色号系列化妆品有关问题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231号2003.8.26)18.关于销售未经批准进口化妆品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4]105号2004.4.1)19.卫生部关于禁止化妆品进行抗抑菌宣传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4号2004.7.5)20.卫生部关于修改《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的通知 (卫监督发〔2005〕190号2005.5.20)21.关于印发《浙江省化妆品卫生行政审批工作程序》的通知(浙卫发〔2005〕280号2005.11)22.卫生部关于印发《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35号2006年1月1日起实施)23.卫生部关于加强染发剂原料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监督发[2006]45号2006.2.6)24.关于化妆品监管中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6〕236号2006.6.28)25.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26.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检验规定(2007年版)27.卫生部关于实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63号2007.2.13)28.卫生部关于对化妆品非卖品有关监管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7]134号2007.4.18)29.卫生部关于批准4-甲氧基水杨酸钾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41号2007年4月26日)30.卫生部关于批准9.69%甲基异噻唑啉酮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72号2007.5.28)31.卫生部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264号2007.9.28)32.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申请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2008)33.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7年版)(2008年1月1日起实施)34.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5号左旋肉碱酒石酸盐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列入《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限用物质表(2008.6.3)35.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实施《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8〕381号2008.8.4)3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6号)-“香甜豌豆花提取物”和“低聚果糖”批准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2008.8.6)37.关于化妆品许可受理交接工作的公告(卫生部、国家食药局公告2008年第19号2008.8.20)38.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质检总局)(2008年9月1日起施行)39.关于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国食药监办[2008]503号)(2008.9.9)40.关于加强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118号 2009.4.3)41.关于切实加强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国食药监电[2009]5号2009.4.7)42.关于加强爽身粉等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食药监电[2009]7号2009.4.16)43.关于提供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暂定)的通知(食药监办许函[2009]136号 2009.4.15)44.关于加强以滑石粉为原料的化妆品卫生许可和备案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食药监办许[2009]36号 2009.4.27)45.关于化妆品委托加工企业申请卫生条件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食药监许函[2009]177号2009.7.29)46.关于实施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备案凭证)纠错办理程序的通知(2009.10.30)47.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的通知(2009.12.25)48.关于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标准委员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号 2010.1.7)49.浙江:关于省卫生厅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能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0.2.4)50.关于实施《化妆品命名规定》及《化妆品命名指南》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71号2010.2.5)51.关于印发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命名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72号2010.2.5)52.卫生部关于修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部分内容的通知(2010.2.12)53.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83号2010.2.11)54.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82号2010.2.11)55.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等有关事项的公告(浙食药监保[2010]4号 2010.2.22)56.关于对化妆品行政许可抽样有关要求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31号2010.4.12)57.关于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35号2010.4.27)58.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浙江省2010年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安排》的通知(2010.5.11)59.关于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违法添加等专项检查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52号2010.6.7)60.关于化妆品配方中香精原料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258号2010.7.2)61.关于印发化妆品审评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01号2010.7.26)62.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89号 2010.8.10)63.关于印发化妆品中米诺地尔检测方法(暂行)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40号)(2010.8.23)64.关于印发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39号) (2010.8.23)65.关于将以植物及其提取物为原料的化妆品纳入化妆品生产许可范围的复函(质检办食监函〔2010〕901号)(2010.9.8)66.关于印发化妆品技术审评要点和化妆品技术审评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93号)(2010.9.28)67.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章程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98号)(2010.9.30)68.关于进一步明确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97号)(2010.9.30)69.关于印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02号)(2010.10.11)70.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咨询成员管理办法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106号) (2010.10.11)71.关于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许[2010]410号)(2010.10.18)72.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受理审查要点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115号)(2010.11.2)73.关于印发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38号)(2010.11.2)74.关于进一步简化有关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申报资料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47号)(2010.11.15)75.关于印发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55号)(2010.11.29)76.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国食药监许[2010]455号)。
化妆品申报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

1、逐项提交各项资料。 2、应依据申请表填表说明的要求填写申请表各项。 3、产品质量安全掌握要求应包括产品符合《化装品卫生标准》要求的承诺。 4、因体积过小(如口红、唇膏等)而无产品说明书或将说明内容印制在产品容器 上的,应在申报资料中产品包装局部提交相关说明。 5、经国家食品药品监视治理总局认定的许可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及相关资 料或境外试验室出具的防晒指数(SPF、PFA或PA值)检验报告应符合以下要求:
2、CFDA保健食品审评中心:负责对申报的产品进展技术评审,出具技术 审查结论。
3、药品化装品注册治理司:行政审查,并依法作出是否批准的行政许可打 算。
4、省级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负责国产特殊产品的企业生产力量审核,并 出具审核意见;负责国产非特产品的备案工作。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装品申报流程
〔国产非特殊类自2023年6月30日起实施网上备案〕
化装品申报涉及的机构:
公证机构:对官方要求的需要公证的材料进展公证;
检测机构:承受企业的托付,负责对产品进展技术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
1、CFDA受理大厅:负责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展初步审核,材料符合要求 则受理并负责安排参与评审会;将评审意见通知企业;对于拟批准的产品 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发放证书等。
对申报资料的要求:
(一)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 1、首次申请特殊用途化装品德政许可提交申报资料原件1份、复印件4份,复印件应清晰并与原件全都。 2、除检验报告、公证文书、官方证明文件及第三方证明文件外,申报资料原件应由申请人逐页加盖公章或骑缝章。 3、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使用明显区分标志,按规定挨次排列,并装订成册。 4、使用中国法定计量单位。 5、申报内容应完整、清晰,同一工程的填写应当全都。 6、全部外文(境外地址、网址、注册商标、专利名称、SPF、PFA或PA、UVA、UVB等必需使用外文的除外)均应译为标准的中文,并将译文附在相应的外文资料前。 7、终止申报后再次申报的,还应说明终止申报及再次申报的理由;不予行政许可后再次申报的,应提交不予行政许可(变更/连续)打算书复印件,并说子版。 9、文字版和电子版的填写内容应当全都。 10、生产和销售证明文件、质量治理体系或良好生产标准的证明文件、不同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用香精香料适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用香精香料适用邻苯二甲酸酯类
物质最大残留量有关问题的函
【法规类别】食品卫生
【发文字号】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11.08.29
【实施日期】2011.08.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用香精香料适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有关问题的
函
(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食品安全办综合司:
为做好应对处置台湾食品塑化剂污染事件相关工作,经组织专家研究并征求你部门意见,现就食品用香精香料适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有关问题通报如下:
一、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
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应当按照《卫生部
1 / 1。
关于香精的法规

关于香精的法规香精作为一种用于食品、饮料、个人护理产品等的添加剂,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香精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香精的主要法规。
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FDA认为香精是一种可以赋予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特殊气味或风味的物质。
根据美国的法律,香精是一种添加剂,并且需要经过FDA的审批才能在相关产品中使用。
根据FDA的规定,所有用于食品的香精都必须符合GRAS(一般认为安全)的标准。
根据GRAS的定义,香精的使用在当前的科学观点下是安全的,或者已经被广泛使用而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在申请使用香精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相关的安全数据,并经过FDA的审查和批准。
此外,美国FDA还制定了对于香精标签声明的相关规定,要求生产商必须清楚地标明使用香精的成分和含量,并根据使用的场景(例如食品、药品等)进行相应的标注。
二、欧盟法规在欧盟,香精的使用和标签声明受到欧洲委员会的法规管控。
根据欧盟相关法规,香精被定义为一种用于赋予产品气味或风味的混合物,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香水等产品中。
欧盟对于香精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要求,涉及的范围包括香精原料的选择、香精配方的评估、使用剂量的限制等。
特别是对于婴儿食品和饮料,欧盟法规设定了更为严格的限制。
在香精标签的声明方面,欧盟法规要求生产商明确标注香精成分的名称、含量范围,并禁止对香精进行虚假、误导性的描述。
三、中国法规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对于香精的管理主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根据相关法规,香精被视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对于具体的香精原料,CFDA会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是否安全批准其在特定产品中使用。
在香精标签的声明方面,中国法规要求生产商在产品标签中明确标注香精的名称、使用剂量、用途等信息,并禁止对香精进行虚假宣传。
国家药监局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4.06.28
•【文号】国家药监局通告2024年第23号
•【施行日期】2024.06.2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
正文
国家药监局通告
2024年第23号
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在2023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工作中,经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单位检验,产品标签标示委托方为山东懿方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委托方为广州赛因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懿方美草本祛痘修护精华霜等17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检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的禁用原料(见附件)。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要求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述不符合规定化妆品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依法立案调查,责令相关企业立即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自查整改。
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化妆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上述化妆品,依法调查其进货查验记录等情况,对违法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特此通告。
附件:17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信息
国家药监局2024年6月28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化妆品配方中香精原料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化妆品配方中香精原料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10]258号
2010年07月02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国食药监许〔2009〕856号)的附件《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资料要求》第十四条要求,复配原料必须以复配形式申报,并应标明各组分在其中的含量(以百分比计)。
考虑到香精的特点,现就化妆品配方中香精原料申报有关问题通知如下:在申报化妆品配方时,如配方中使用了香精原料,应当申报香精在配方中的用量,不须申报香精中具体香料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原料名称以“香精”命名。
如同时申报香精及香精中香料组分的种类和含量时,则须提交香精原料生产厂商出具的关于该香精所含全部香料组分种类及含量的证明文件。
证明文件为外文的,应译成中文,并对中文译文进行公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七月二日
海飞丝成份
去离子水AES SLS聚二甲基硅氧烷椰油酰胺MEA 碳酸锌乙二醇二硬脂酸钠ZPT 氯化钠二甲苯磺酸钠日用香精鲸蜡醇盐酸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碱式碳酸镁苯甲醇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
其中碳酸锌、二甲苯磺酸钠、盐酸、碱式碳酸镁、苯甲醇的作用是什么!
随便说说自己的看法:碳酸锌、碱式碳酸镁调节吸附能力,二甲苯磺酸钠增溶表活,盐酸调PH。
还有个不明白:苯甲醇调泡沫还是增容?
热敏感材料
HotEnergy热感剂
HotEnergy热感剂
HotEnergy热感剂的特点及应用
HotEnergy所提供的热感效果是一般辣椒提取物的数倍,低刺激性,热感所保持的时间长达数小时,并且能在极低的用量下即可得到强烈的热感。
可用于制备各类化妆品,特别是用在一些健胸、纤体等表达特殊性疗效的产品中。
CAS名称Phenol,4-(butoxymethyl)-2-methoxy-
INCIName:Vanillylbutylether
CASNo.:82654-98-6
外观:无色-淡黄色
香气:木香略带草香
形成:合成
产品特点:
A、具有优于辣椒酊剂的热感效果
B、微微有些香草样的香气
C、促进血液循环,皮肤安全性高
D、少量添加凉感剂可提高凉感效果
HotEnergy热感剂的理化指标
比重:1.052–1.072 折光率:1.511–1.521 闪点:154oC 色谱(GC):>98%
HotEnergy热感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纤体产品⌝健胸产品⌝护肤品⌝沐浴产品⌝皂类产品⌝热感面膜⌝
HotEnergy热感剂的建议用量:0.1~0.3%
HotEnergy热感剂的包装及贮存
包装:1kg/瓶
贮存:常温下密封保存,置于阴暗干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