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 银行贷款原则与政策
商业银行信贷实务第三章贷款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规定
商业银行信贷实务第三章贷款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规定贷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之一,也是银行与客户之间最常见的交易方式之一、贷款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规定对于银行和客户来说都非常重要,它们的遵守能够确保贷款业务的稳定和安全。
一、贷款管理的基本制度1.贷款管理目标的制度:贷款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和健康发展。
银行应该根据经营情况和市场需求,设定贷款业务规模、结构和定价等目标,并将其纳入年度经营计划中进行管理。
2.贷款权责的制度:贷款权责的制度是指银行在提供贷款时,要求客户按时还款,同时银行要履行贷款发放、管理和风险控制等责任。
银行应该建立贷款风险分类和计提准备金等制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期限,并根据风险分类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3.贷款业务流程的制度:贷款业务流程的制度是指银行在贷款发放、管理和回收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包括贷款申请、审批、签订合同、发放贷款、监管和回收等环节。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贷款业务的流程规范和合规性。
4.贷款管理信息系统的制度:贷款管理信息系统是银行贷款业务的重要支撑,它能够提供准确、及时和可靠的贷款信息,帮助银行进行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银行应该建立贷款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客户信用评估、贷款申请、贷款审批、风险监管和贷款回收等模块,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二、贷款管理的基本规定1.贷款申请与审批的规定:贷款申请与审批的规定主要包括客户资格审查、贷款额度评定、贷款利率和期限等方面的规定。
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和担保条件等因素,评估贷款风险,确定客户的贷款额度和利率,同时审查贷款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贷款发放和管理的规定:贷款发放和管理的规定主要包括贷款发放的手续和流程、贷款管理的责任和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银行应该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妥善管理贷款,确保客户按时还款,同时建立贷款监管机制,预防和控制贷款风险。
3.贷款风险管理的规定:贷款风险管理的规定主要包括风险分类、计提准备金和强制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商业银行的贷款与信贷政策
商业银行的贷款与信贷政策在现代经济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承担着储蓄存款、信贷投资等重要职能。
贷款和信贷政策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贷款和信贷政策,包括其定义、基本原则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
一、贷款的定义和类型1.1 贷款的定义贷款是商业银行将资金借出给借款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利率要求借款人按时归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活动,将存款与资金需求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金融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1.2 贷款的类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分为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两大类。
个人贷款主要用于满足个人消费、购房、教育等需求,而企业贷款则是为了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用于生产经营、项目投资等。
二、贷款的基本原则2.1 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要求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即确保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能够按期收回。
为此,商业银行会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和还款能力评估,把控风险。
2.2 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性机构,贷款业务是其核心盈利业务之一。
因此,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会注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利润预期,以确保贷款的盈利性。
2.3 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要求贷款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即借款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前还款或者部分还款。
这样可以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以便满足其他业务的需要。
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3.1 定义信贷政策是商业银行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及自身经营需求,制定的对贷款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办法。
信贷政策的制定旨在引导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3.2 目标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旨在平衡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的融资需求,同时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引导贷款资源重点支持特定行业和工程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
3.3 主要措施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可以通过以下主要措施来实施:①定向授信:商业银行根据国家政策或自身经营需要,向特定行业或企业提供重点支持的贷款服务。
最新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全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所称贷款人,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
本通则所称借款人,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本通则中所称贷款系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本通则中的贷款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第三条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应当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第四条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借贷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开展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密切协作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实施《贷款通则》的监管机关。
第二章贷款种类第七条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自营贷款,系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特定贷款,系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第八条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长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
第九条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信用贷款,系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系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银行贷款政策与管理制度
银行贷款政策与管理制度一、银行贷款政策银行贷款政策是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方针,旨在规范和管理银行贷款业务,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贷款资产质量,促进贷款业务的良性发展。
银行贷款政策通常包括贷款审批、信贷管理、风险控制等内容。
1. 贷款审批银行贷款政策规定了贷款审批的程序和标准。
贷款审批程序主要包括客户资格审查、贷款申请审查、风险评估和信用调查等环节。
贷款标准则是指银行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银行会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和担保条件等因素来确定贷款标准,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2. 信贷管理银行贷款政策也规定了信贷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信贷管理包括了贷款额度管理、贷款利率管理、贷款担保管理等方面。
贷款额度管理要求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信用需求来确定贷款额度,确保贷款利率的公平和合理。
此外,银行还会规定贷款的担保要求,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贷款本金的安全。
3. 风险控制银行贷款政策也强调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银行在贷款业务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分散、贷款追踪和催收等方面。
二、银行贷款管理制度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是银行为确保贷款业务的安全和健康运行所制定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制度和程序规定。
贷款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贷款业务流程管理、贷款合同管理、贷款监管管理等方面。
1. 贷款业务流程管理贷款业务流程管理是指银行如何规范和管理贷款业务的全部流程,包括贷款申请、审批、发放、监管和催收等环节。
银行需要组织和协调各相关部门,通过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贷款业务的规范和高效运行。
2. 贷款合同管理贷款合同管理是指银行如何管理和监管贷款合同。
银行在贷款业务中通常需要和借款人签订合同,约定贷款的利率、期限、担保要求等内容。
贷款合同管理要求银行规范合同的签订、存档和归档,以便日后的合同履行和纠纷处理。
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办法
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办法,,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规范中国,,银行(以下简称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明确和维护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中国,,银行信贷基本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策性贷款是指为支持客户执行国家及地方宏观调控任务而发放的,政府给予相应利息、费用、损失等补贴的贷款。
第三条政策性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政策指导。
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指导,贷款严格按国家下达的计划和银行的相关规定发放和管理。
(二)严格准入。
借款人必须具备承担政策性任务的资格,满足政策性贷款的条件。
(三)落实补贴。
政策性贷款发放前,必须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来源。
(四)分类管理。
对不同类别的借款人,采取不同管理方法。
第二章贷款对象、种类、用途和条件第四条贷款对象。
凡承担县级(含)以上政府赋予的政策性任务的客户,均可申请政策性贷款。
第五条贷款种类和用途。
(一)储备类贷款。
用于解决借款人执行政府粮、棉、油、肉、糖等储备计划的资金需要。
(二)调控类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执行政府粮、棉、油、肉等调控计划的资金需要。
(三)轮换类贷款。
用于解决借款人轮换政策性库存商品的合理资金需要。
(四)其他类贷款:经银行总行批准的其他政策性贷款。
第六条贷款条件。
申请政策性贷款的借款人,除应具备《中国,,银行信贷基本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政府或相关部门确定,具有承担政策性商品储备、调控任务的资格;(二)持有政府相关部门指定或委托执行储备、轮换、调控等任务的相关文件;(三)政府确定的利息、费用、损失等补贴来源已落实; (四)具备相应的承储能力。
第三章贷款期限、利率、额度和方式第七条贷款期限。
政策性贷款期限按照储备或调控计划规定的期限确定;没有规定期限的,按照政策性商品轮换期限确定,一般不超过3年;轮换贷款期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超过半年。
商业银行贷款相关制度
商业银行贷款相关制度一、贷款政策与原则1.贷款政策: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贷款政策,包括贷款的目标、范围、条件、利率、额度、期限、还款方式等,以确保贷款业务的规范和有序。
2.贷款原则:商业银行应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合理分配贷款资源,控制贷款风险,确保贷款业务的安全和稳定。
二、贷款申请与审批1.贷款申请:借款人应提交完整的贷款申请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收入证明、贷款用途证明等,以确保贷款申请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贷款审批: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贷款审批流程,对贷款申请进行严格审核,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以确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
三、贷款额度与利率1.贷款额度:商业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收入情况、贷款用途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贷款额度,确保贷款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2.利率政策:商业银行应制定合理的利率政策,根据市场环境、政策要求和借款人信用状况等因素,确定适当的贷款利率,确保银行的盈利性和借款人的负担能力。
四、贷款期限与还款方式1.贷款期限:商业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贷款用途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贷款期限,确保借款人能够按时归还贷款。
2.还款方式:商业银行应提供多种还款方式供借款人选择,包括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按期付息等,以满足借款人的不同需求。
五、贷款担保与抵押1.担保要求:商业银行应明确贷款的担保要求,包括担保人资格、担保责任、担保物等,以确保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贷款安全。
2.抵押物评估:商业银行应对抵押物进行评估,确保抵押物的价值和质量符合要求,以降低贷款风险。
六、贷款风险评估与控制1.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
2.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措施控制贷款风险,包括定期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严格控制贷款额度与利率、监督借款人的还款情况等。
七、贷款违规与处罚1.违规行为:商业银行应明确规定贷款违规行为,包括提供虚假材料、恶意骗贷等行为,以确保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课后答案
1、商业银行的功能?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包括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理财、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或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调节经济: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资金余缺,同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
第一章 导论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企业存贷款业务,并且以商品生产交易为基础而发放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能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
2、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3、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资金等业务活动。
4、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分业经营。
5、分行制: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6、持股公司制:又叫集团制银行,即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这些独立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系统属于股权公司控制。
7、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
8、银行制度:思考题:信用中介(最基本)、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 2、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1) 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2) 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3)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 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5)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3、简述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
银行贷款的基本原则
银行贷款的基本原则银行贷款的基本原则,是银行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工业、农业、商业、科研、服务业等一切单位发放各种贷款和借款单位使用贷款时都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
它对贷款投向、贷款条件、贷款用途、贷款数额和贷款的方式方法等起着制约的作用。
一、贷款按计划择优发放的原则国家银行发放各项贷款,必须根据国家批准的信贷计划,在规定的制度和资金可能范围内、对完成国家计划好、执行合同好,经营管理好,产品质量好,信用好的企业,择优发放贷款。
其目的在于使贷款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协调一致,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
贷款按计划发放,按计划使用,是由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何发展的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全国和各地发放贷款的方向和数量,必须在国家统一政策、统一计划下,纳入国家的信贷计划,以便与国家的物资供应,财政收支和外汇收支取得综合平衡,从而达到促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另一方面,借款单位或个人,必须根据生产计划,商品流转计划,财务计划,按期(年、季)向银行编报借款计划,经银行审查,逐级编报综合信贷计划,经国家统一平衡后,层层下达组织执行。
在批准计划的基础上,按经济合同贷款,是把计划落实到基层和实处的重要形式。
经济合同一般包括材料供应合同、配件加工合同、产品销售合同等。
这些合同的执行,可以保证签订合同双方产、供、销的衔接,从而有利于社会再生产与流通的顺利进行,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保证。
然而,计划是主观上的产物,有时并不一定能够符合客观实际。
我国实行以计划调节为主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很难避免发生既定计划与市场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就要求银行贷款不能单纯有计划就发放,而必须按计划择优贷款。
支持符合市场需要、经济效益好的计划,纠正决策失误、经济效益不高的计划,使计划与市场统一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把有限的信贷资金用于能为社会创造出最大效益的用途上。
贷款原则的概念及原则内容
贷款原则的概念及原则内容
贷款原则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当遵守的基本规则和原则。
贷款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诚实守信原则:借款人应当诚实守信,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客观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贷款额度、利率和期限等。
2. 公平互利原则:借款人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公平互利,共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当提供合理的贷款条件,给予借款人适当的贷款支持,同时也要保证贷款的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
3. 风险可控原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贷款的风险可控。
同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也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贷款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4. 公正透明原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当公正透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贷款审批和发放。
同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也应当公开贷款政策、利率、贷款程序等信息,提高贷款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5. 持续支持原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后,应当持续支持借款人,帮助其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也应当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合理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贷款原则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当遵守的基本规则和原则,旨在保障借款人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提高贷款的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贷款市场的健康发展。
银行贷款规章制度范本
银行贷款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银行贷款管理,规范贷款行为,保障贷款人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银行各类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企业贷款、信用卡贷款等。
第三条银行贷款业务应遵循合法、合规、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银行应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第二章贷款申请与审批第五条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向银行提交以下材料:(一)身份证明或其他有效证件;(二)收入证明、财产状况证明等还款能力证明;(三)贷款用途证明;(四)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六条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因素,审慎审查贷款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
第七条银行批准贷款后,应与借款人签订书面贷款合同,明确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三章贷款发放与还款第八条银行应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发放贷款。
第九条借款人应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和方式偿还贷款。
第十条借款人逾期还款的,银行有权按贷款合同约定收取逾期利息、罚息等。
第十一条银行应定期对贷款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对高风险贷款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四章贷款担保第十二条借款人申请贷款,可根据需要提供担保。
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
第十三条银行应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对担保物进行评估、登记和保管。
第十四条借款人未按贷款合同约定偿还贷款的,银行有权依法处置担保物,优先受偿贷款本金和利息。
第五章违约责任第十五条借款人未按贷款合同约定偿还贷款的,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银行因此造成的损失。
第十六条银行未按贷款合同约定发放贷款的,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借款人因此造成的损失。
第六章争议解决第十七条贷款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的,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十八条贷款合同当事人应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义务,共同维护贷款合同的履行。
银行贷款的原则简述
银行贷款的原则银行贷款的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银行贷款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包括一般原则和具体特有原则。
一、银行贷款的一般原则一般原则,指银行贷款最基本的最通用的准则。
作为社会货币流通周转的专门机构,银行贷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银行收放贷款,都须按照下列原则办事:1.银行贷款的收放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
银行贷款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银行存款,对存款户负有无条件偿付的法律责任。
因此,银行发放贷款,首先必须考虑是否安全,是否能够到期如数收回。
尽管银行贷款本身都意味着有相当风险,但只要贯彻安全性原则,就可以使这种风险降至最低限度。
2.银行贷款必须坚持收益性原则银行资金并非是依靠造币积累形成,固而通过积聚社会闲置资金进行放贷业务,尤其应重视营利。
银行经营的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多来自放贷收息,所以银行为保持或提高收益,必须注意避免放款形成延滞的情况。
3.银行贷款应注重发展性原则银行贷款对借贷者来说,无非是提高生产和促进消费。
生产企业贷款,目的在于促进和扩大生产。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增长,银行贷款发放时,应注重发展扶持有前途的客户,着重培养成长性企业。
4.银行贷款要兼顾公共利益,贯彻公共性原则银行贷款应按照国家经济发展趋势,配合国家经济政策,尽量将贷款投放到与国计民生相关的生产和消费中,增加外销贷款创汇。
在国家控制经济虚假繁荣时,银行贷款亦应配合紧缩银根措施,严格掌握信贷对象和信贷限度,以稳定经济,促进恢复。
二、银行贷款的具体原则我国银行贷款的基本原则,通称“贷款三原则”。
这些原则系我国银行贷款的经验总结,具体指贷款必须按计划发放和使用;贷款必须有适用适销的物质作保证;贷款必须按时归还。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规章,初步明确和固定了银行贷款的具体原则。
1.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进行集中统一领导和专业银行业务分口管理的原则该原则强调一切贷款都归银行集中办理。
各专业银行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分口管理各自的贷放业务。
银行贷款规则
银行贷款规则
银行贷款规则是指银行对个人或企业提供贷款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关于银行贷款规则的一些重要内容概述:
1. 贷款申请条件: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人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申请贷款。
这些条件可能包括年龄、信用记录、收入证明、资产负债状况等方面。
2. 贷款种类:银行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贷款,包括个人贷款、商业贷款、房屋贷款等。
每种贷款都有特定的用途和申请要求。
3. 贷款利率:银行贷款的利率通常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在贷款期限内保持不变,而浮动利率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4. 还款方式:银行为借款人提供不同的还款方式,如等额本息偿还和等额本金偿还等。
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最适合的还款方式。
5. 抵押和担保: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抵押物作为贷款的保障。
这可以是房屋、车辆、股票等有价值的资产。
6. 申请流程:借款人需要准备一些文件和资料,如身份证明、收入证明、财务报表等,然后与银行预约面谈并填写贷款申请表。
银行会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贷款规则可能因银行和地区而异。
借款人应当充分了解并遵守银行贷款规则,确保自己能够按时偿还贷款,并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
在选择贷款时,借款人应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财务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过度借贷和财务风险。
03第三章 银行贷款原则与政策
一般利率是指银行对一般借款人使用的利率,而优惠利率和惩 罚利率则是低于和高于一般利率的利率。
4、按照利率计算的期限单位为标准划分:
按照计算利息的时间把利率表示为三种:年利率%、月利率‰ 、日利率‰0。 ①年利率:年利率通常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通常称为年息 几厘,如5%,意即„„
①官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执行的利 率。
②市场利率:是指按市场规律根据资金供求变化而变化的 利率。 ③公定利率:公定利率是介乎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之间、由 非政府部门的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如银行公会)所确定 的利率。这种利率的约束范围有限,一般只对该公会会员 有约束力。
3、按照对借款人是否带有优惠或惩罚性质为标准划分:
• 贷款减息是指对某笔贷款应计收的利息进行抵减而少计收 利息。
• 贷款缓息是指对某笔贷款应计收的利息计息,但暂缓收息 。 • 贷款免息是指对某笔贷款应计收的利息进行豁免。
• 《贷款通则》规定:除国务院决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 权决定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四)贷款利息的计收
1、利息的计算方法
• 计算利息的基础公式是: • 利息=金额×利率×时间 =金额×利率×生息天数/基础天数 金额、利率和时间是计算利息的三个要素,三要素有不同的 取值方法,利息的计算也就有多种力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导致 不同的实际利率,对银行的利润影响很大。 利息计算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3、贷款展期
• 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 • 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 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4、贷款逾期
• 贷款到期时,借款人未能按期足额偿还,且未申请展期或 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或展期也到期,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 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进行专户管理。
金银世界银行贷款的原则和条件说明
金银世界银行贷款的原则和条件说明银行贷款的种类银行贷款种类繁多,依区别标准的不同,分类结果也不一样,从大的方面看,有一般分类和特殊分类两种。
贷款的种类从信贷主体分,可分为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和专业银行对国内客户的贷款。
中央银行各分支机构,一般根据计划对地方各专业银行发放贷款,专业银行再按照各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放贷。
专业银行的贷款比较具体,其种类从一般角度划分,可分为:(1)按使用货币不同,可分为人民币贷款和外汇贷款。
(2)按贷款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银行贷款和专业银行贷款。
(3)根据发放贷款和具体贷款用途可分为:①贷款,包括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结算贷款和大修理贷款。
②农业贷款。
③固定资金贷款。
④外汇贷款。
⑤中短期设备贷款和专项贷款。
特殊分类根据银行放贷业务和法律性质所作的分类。
1.依资金实际贷出与否,分为资金贷出和信用贷出(1)资金贷出,即银行帐面上有实际资金作为贷款支出,其具体又分为:①一般贷款,指银行通常放发的典型性贷款,即银行将资金贷款给借贷人,约定到期偿还或在约定期限内陆续偿还或分期偿还。
②透支,指银行按照事先与借款人签订的契约或借贷合同,准许借款人在其银行设立的帐户中,支取超过其存款额的资金,然后按约定期限归还银行的一种信用制度。
③贴现,即银行对远期汇票或本票,以折扣的方式预收利息而购入本金的方式。
④外销贷款,指出口厂商接到国外订货单或信用状后,就必须购买原料的所需资金,可凭订单或信用状向办理外汇的银行即中国银行申请外销贷款。
⑤出口押汇,即办理押汇银行在出口企业提示单据时,如认为一切符合信用状的规定,可先让购汇票,再转送单据至出具信用状的银行请求付款。
(2)信用贷出,指银行帐面上井无实际资金出贷,仅对外保证如约付款,其形式有下列几种:①保证,即对支付贷款或债务以及承担履约责任的保证。
内分分期付款保证、契约履行保证和发行公司之债的保证。
②票据承兑,即买卖关系中买方所签订的汇票或支票,经由银行到期付款的承诺,由银行支付买卖关系中买方支票所列的资金给卖方者。
银行贷款规则
银行贷款规则银行贷款规则银行贷款作为一种金融业务,是银行业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
银行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帮助他们实现消费和投资需要,同时也为银行自身带来收益。
为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正常流转,银行在贷款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银行贷款规则。
首先,银行在贷款时执行的规则是合法和合规的。
银行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规定,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贷款业务。
这些规定包括了银行可以贷款的金额上限、贷款利率范围、贷款期限等。
银行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调整自身的贷款政策,确保合规经营。
其次,银行贷款面临的客户有一系列的要求。
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具备偿还贷款的还款能力。
借款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如工资收入证明、纳税证明、银行流水等,以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此外,银行还会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核,比如身份证、户口本等,以确保借款人的真实身份。
另外,银行还会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查。
银行需要了解借款人要借款的具体用途,以确保贷款资金没有被用于非法活动。
对于个人贷款来说,银行会考虑这笔贷款对个人的收入和生活状况的影响,以确保借款人有还款能力。
对于企业贷款来说,银行会对企业的商业计划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偿还能力。
此外,银行贷款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则和要求。
比如,一些银行可能会对一些行业或领域提供优惠利率的贷款,以支持特定的经济发展。
另外,一些银行还会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物或担保,以降低贷款风险。
这些规则和要求能够帮助银行管理风险,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和正常流转。
最后,银行贷款规则的执行需要银行内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来管理和执行。
一般来说,银行会设立专门的信贷审批部门来审核和决定贷款申请。
这个部门会根据银行的信贷政策和要求来进行审批,确保贷款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银行还会设置风险控制和监管机构,进行贷款的跟踪和管理,确保银行的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水平。
银行贷款融资制度模板
银行贷款融资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银行贷款融资行为,加强贷款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银行贷款融资,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借款人提供资金,借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并按期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行为。
第三条银行贷款融资应遵循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公平公正、效益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开展贷款业务,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状况合理确定贷款规模和利率。
第五条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个人信息和财务状况,并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资金。
第六条贷款人应当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
第二章贷款申请与审批第七条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向贷款人提交以下材料:(一)借款人身份证明及相关证件;(二)借款人财务状况报告及相关财务报表;(三)借款用途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四)贷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贷款人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
第九条贷款人应当在审查过程中,依法查询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并保护借款人个人信息的安全。
第十条贷款人批准贷款申请的,应当与借款人签订书面贷款合同,明确贷款金额、用途、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事项。
第三章贷款使用与还款第十一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资金,不得挪用贷款资金进行非法活动。
第十二条借款人应当按期归还贷款本金和支付贷款利息。
贷款人应当根据贷款合同的约定,合理确定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
第十三条借款人未能按期归还贷款本金或支付贷款利息的,贷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催收贷款;(二)要求提供担保;(三)依法诉讼。
第四章风险管理与监管第十四条贷款人应当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定期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银行贷款制度
银行贷款制度银行贷款制度是指银行机构向个人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制度。
银行贷款制度起源于古代的钱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银行贷款制度的目的在于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满足其资金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个人可以通过贷款购买房屋、汽车等消费品,企业可以通过贷款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技术、投资项目等。
通过增加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银行贷款制度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银行贷款制度有着一套完善的规则和流程。
首先,个人或企业需要向银行递交贷款申请,包括填写相关表格和提供必要的材料。
银行会根据贷款金额、用途、信用情况等因素来评估贷款申请的可行性。
其次,银行会对贷款申请进行审批,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利润追求程度来确定是否批准贷款。
审批阶段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银行需要仔细评估贷款申请的各项细节。
最后,如果贷款申请获得银行的批准,银行会与个人或企业签订贷款合同,规定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相关条款,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贷款合同签订后,银行会将贷款金额划入个人或企业的账户。
银行贷款制度的管理和监督对于保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银行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评估和监控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
银行还需要定期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审查和追踪,确保贷款资金的使用符合合同约定。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银行的贷款制度进行监督和指导,保障金融市场的公平和健康。
然而,银行贷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个人和小微企业来说,获得贷款的难度较大,因为缺乏稳定的收入或担保物资。
同时,银行对贷款利率、手续费等收费标准也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给个人和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
其次,银行贷款制度在防范风险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加强对借款人的审查和监测,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总之,银行贷款制度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贷款结构的调整——优化? 拓展优质客户 建立退出机制,压缩劣质客户
贷款基本要素
一、贷款用途 1、贷款用途的含义——是指银行贷款在再 生产过程中具体与哪种生产要素相结合, 是对借款人使用贷款的具体要求。
三
2、确定贷款用途的依据
(1)银行信贷资金的可供能力 (2)国家对信贷杠杆的利用程度 (3)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4)企业业务经营的性质
①一般利率 ②优惠利率 ③惩罚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银行对一般借款人使用的利率,而优惠利率和惩 罚利率则是低于和高于一般利率的利率。
4、按照利率计算的期限单位为标准划分:
按照计算利息的时间把利率表示为三种:年利率%、月利率‰ 、日利率‰0。 ①年利率:年利率通常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通常称为年息 几厘,如5%,意即„„
三、贷款利率
(一)贷款利率的种类 1、根据在借贷期间利率是否可以调整划分 ①固定利率? ②浮动利率? • 利率调整方法有按季、按半年和按年调整三种。
例题
• 若某商业银行于2008年4月27日发放了一笔长期住房抵押贷 款,我国于2008年12月22日调整了贷款基准利率,则该笔 贷款( ) A.在整个贷款期间执行原利率 B.从2008年4月27日按新利率计息 C.从2008年12月22日按新利率计息 D.从2009年1月1日按新利率计息
(2)流量控制法。流量,亦即一定时期内贷款的累计发放额 。流量控制法是控制贷款累计发放额的管理方法。贷款额度可 以一次用完,也可分次用完,即用即减,直至全部用完。适用 于那些需要严格控制规模的贷款和一些专项性贷款。
(二)贷款期限
1、贷款期限的概念
• 贷款期限是指贷款人限定借款人使用贷款资金的时间,即从 合同签订日起合同债务(含本金、利息和各种费用)清偿日 止的期间。贷款期限结构一般由提款期、宽限期和还款期组 成。
• 贷款减息是指对某笔贷款应计收的利息进行抵减而少计收 利息。
• 贷款缓息是指对某笔贷款应计收的利息计息,但暂缓收息 。 • 贷款免息是指对某笔贷款应计收的利息进行豁免。
• 《贷款通则》规定:除国务院决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 权决定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础公式是: • 利息=金额×利率×时间 =金额×利率×生息天数/基础天数 金额、利率和时间是计算利息的三个要素,三要素有不同的 取值方法,利息的计算也就有多种力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导致 不同的实际利率,对银行的利润影响很大。 利息计算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三)贷款利率的管理
• 我国目前的利率管理体制属于管制型,实行直接管制和集中 管理。利率事项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利率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有关规定具体实施 。
1、利率的浮动和调整
• 一年以内的贷款均执行合同贷款利率,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 息。 • 期限一年以上的贷款利率采取一年一定的办法。
二、贷款方法与贷款期限
(一)贷款方法 1、贷款方法的含义——是指贷款管理的具体办法,它规定企 业如何取得和使用贷款,银行如何在数量上控制这种贷款 。
2、贷款方法的种类
(1)存量控制法。贷款存量,亦即某一时点上的贷款余额。 存量控制法就是控制贷款余额的方法。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超 过控制额度前提下可反复周转使用贷款,适用于临时性、周转 性贷款的管理。
例题
• 若某商业银行于2008年4月27日发放了一笔长期住房抵押贷 款,我国于2008年12月22日调整了贷款基准利率,则该笔 贷款( D ) A.在整个贷款期间执行原利率 B.从2008年4月27日按新利率计息 C.从2008年12月22日按新利率计息 D.从2009年1月1日按新利率计息
2、根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决定的标准划分为 :
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 是目标
(二)三项原则的协调
• 三原则之间的矛盾加大了银行信贷 管理的难度,而它们之间的统一性 又为协调这些矛盾提供了条件与可 能。
二、贷款政策
是指导贷款决策的具体行为准则,是货币政策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中心内涵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家宏 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要求,运用经济、法律和行 政手段,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 控和监督,以此优化贷款投向,实现资金优化配置 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二)提高贷款安全性的途径
1、风险客观存在: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贷款活动会遭遇各 种各样的风险(信用、利率、内部、政策风险等),使银 行贷款遭受损失,对国民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2、影响贷款安全性的因素: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内 部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 3、途径:加强贷款的资信调查;落实贷款的担保条件;把好 贷款审批关;加强贷款检查;合法守规经营;强化对问题 贷款的管理 。
(二)提高贷款盈利性的途径
• 增加收入? 贷款利率↑,贷款数量↑ • 减少支出? 筹资成本↓ ,工作效率↑,经营费用↓
• 此外,优化贷款结构,↑经营管理水平
四、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协调
(一)三原则的关系 “相互矛盾” “相互统
一”
长期贷款安全性差,流动性 低,但盈利水平高; 短期贷款安全性好,流动性 高,但盈利水平低。 安全性是关键、或前提;
第三章 商业银行贷款原则与政策
开始
本章着重介绍: 一、贷款管理的原则 二、贷款政策 三、贷款基本要素 四、贷款分类 五、银行贷款规程
(一)含义:是处理银行与借款人之 间借贷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关于 银行根据什么贷款、按什么要求贷款 的一般规定,它是制定各项贷款业务 规则的基础。
贷款管理的原则
(二)制定依据: 1、客观经济规律; 2、该国经济体制。
3、贷款展期
• 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 • 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 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4、贷款逾期
• 贷款到期时,借款人未能按期足额偿还,且未申请展期或 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或展期也到期,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 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进行专户管理。
1、含义:指银行在一定时期的贷款数量。
2、贷款规模的三个影响因素 ①贷款的需求量——借款人 ②中央银行贷款的松紧——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③贷款的可供量——银行的可用资金量
3、贷款规模的控制
①银行贷款规模政策的基本问题是适度控制贷款规模。
②贷款是银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故必须做到适度。
(二)贷款结构政策
①官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执行的利 率。
②市场利率:是指按市场规律根据资金供求变化而变化的 利率。 ③公定利率:公定利率是介乎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之间、由 非政府部门的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如银行公会)所确定 的利率。这种利率的约束范围有限,一般只对该公会会员 有约束力。
3、按照对借款人是否带有优惠或惩罚性质为标准划分:
2、贴息
• 指借款人应支付的贷款利息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财政部门或 借款人的主管部门代为支付。
• 根据国家政策,为了促进某些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 关部门可以对贷款补贴利息。 • 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原则是:贷款的贴息坚持谁确定谁贴息 的原则。
3、贷款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 贷款停息是指从某一时间起,对该笔贷款不再计收利息。
6、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划分:
①长期利率 ②短期利率
7、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为标准划分为:
①实际利率 ②名义利率
(二)差别利率和利率档次
• 差别利率是对不同种类、不同期限、不同用途的贷款所规定 的不同水平的利率。 • 利率档次是利率差别的层次。 • 在我国,按期限差别设置不同的贷款利率水平。在国外,除 按期限设置利率档次外,还按风险程度区分贷款利率水平。
(
总量政策――规定贷款增长的指导性计划,以及银根 松紧度如何调节掌握; 投向政策――规定支持什么,限制什么,哪些能贷款, 哪些不能; 利率政策――规定具体利率水平、差别、执行权限及 如何运用利率杠杆; 贷款管理的具体措施――围绕贷款原则、政策的贯彻 落实而加以具体化。
贷款政策的内容
(一)贷款规模政策
一
(三)传统三原则
计划性――贷款必须按计划发 放和使用; 物资保证性――贷款必须有足 够的适用适销的物资作保证; 偿还性――贷款必须按期偿还。
(四)新旧交替时期
择优原则――择优放款,提高效益;
价值保证原则――贷款必须适用适销的商 品或有价证券作保证;
归还原则――按期归还,区别计息。
(五)市场经济下
2、优化贷款期限结构
(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流动性高低的基本因素)
3、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以存款期限确定贷款期限)
三、盈利性原则
(一)贷款的盈利性 • 含义:贷款的盈利性就是指获利能力。 • 最简单直接的指标是: 盈利的绝对量 = 一定时期的存贷款利差-各项费用 • 该指标能直观地反映贷款的盈利水平及盈利的增减变动趋势; 但是它只反映盈利的多少,而不能反映为实行这些盈利而投入 的资金数量。
• 提款期是指从借款合同生效之日开始,至合同规定贷款金额全部提 款完毕之日为止。 • 宽限期是指从贷款提款完毕之日开始,至第一个还本付息之日为止 ,介于提款期和还款期之间,有时也包括提款期,即从借款合同生 效日起至合同规定的第一笔还款日止的期间。在宽限期内银行只收 取利息,借款人不用还本,或本息都不用偿还,但是银行仍应按规 定计算利息。
1、贷款结构——指贷款金额、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贷款 支持(担保)、利率,以及其他方面限制性等要素的安排 。
大银行小 银行 长期贷款短 期贷款 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 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
2、贷款结构调整的对策
①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等密切相关?
(贷款结构政策包括区域贷款政策、产业贷款政策、企业贷款政策、产品贷 款政策等)
②月利率:年利率通常以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通常称为月息 几厘,如5‰ ,意即„„ ③日利率:年利率通常以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通常称为日息 几厘,如5‰0 ,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