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聊斋志异》
【人教版】高中语文聊斋志异PPT完美课件1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一、儒生形象
1、热衷功名、可怜可叹的腐儒: 如:二进(周进、范进)
2、迷信八股、笃守礼教的自害与害人 者: 如:马纯上(二先生)、王玉辉
– 二顾茅庐:怕“差人要来找钱”,故意躲开。 – 三顾茅庐:壁上悬的画是楷书朱子《治家 格言》,两边一幅
笺纸的联,上写着:“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上面贴了一 个报帖,上写:“捷报贵府老爷杨讳允,钦选 应天淮安府沐阳县儒学正堂。京报……” – 荐贤:“这人真有经天纬地之才,空古绝今之学,真乃‘处 则不失为真儒,出则可以为王佐’。” 杨执中的儿子偷了权 勿用的钱,“自此, 权勿用与杨执中彼此不合,权勿用说杨 执中是个呆子,杨执中说权勿用是个疯子。 ”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市井四大奇人
• 书:季遐年。以写字为生,不丧失尊严;
• 棋:王太。卖火纸筒子的小贩。以棋自娱 ;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 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 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 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 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 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 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 物,他有吝啬、薄情的一面,又不乏 人情味。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细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
或以其飘枭可爱,戏呼之“细柳”云。
柳少慧,解文字。
而生平简默,未尝言人臧否。
但有问名①者,必求一亲窥其人。
阅人甚多,俱言未可,而年十九矣。
父母怒之曰:“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②耶?”女曰:“我实欲以人胜天,顾久而不就,亦吾命也。
今而后,请惟父母之命是听。
”时有高生者,世家名士,闻细柳之名,委禽③焉。
既醮④,夫妇甚得。
生前室遗孤,小字长福,时五岁,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始学为文。
父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遨。
谯诃⑤不改,而顽冥如故。
母无奈之,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便更若衣,使与僮仆共操作。
不然,鞭挞勿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数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读。
母返身面壁,置不闻。
不得已,执鞭啜泣而出。
残秋向尽,休无衣,足无履,冷雨沾濡,缩头如丐。
里人见而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言。
女亦稍稍闻之,而漠不为意。
福不堪其苦,弃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问。
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不敢遽入,哀求邻媪往白母。
女曰:“若能受百杖,可来见;不然,早复去。
”福闻之,骤入,痛哭愿受杖。
母问:“今知改悔乎?”曰:“悔矣。
”曰:“既知悔,无须挞楚,可安分牧豕,再犯不宥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请复读。
”女不听。
邻妪怂恿之,始纳焉。
濯发授衣,令与弟同师。
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⑦。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一,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
②以丫角老:终身做姑娘。
③委禽:送聘礼,表示定婚。
④醮(jiào):嫁。
⑤谯诃:责备呵斥。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了很多奇幻、神秘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一。
从《聊斋志异》所收录的各种故事来看,它们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种玄妙的气息,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宿命和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的关注,这些故事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揭示了人的欲望和内心的矛盾。
以下,我们将具体介绍几个《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一、《画壁》《画壁》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男子以婚姻为由进入山洞求救,然而洞内却有一幅神秘的壁画,并诉说了当中一个魔女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惊悚的氛围和短小的篇幅,让读者首次感受到了《聊斋志异》的奇异与不寻常,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反思和探索。
二、《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聊斋志异》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讲述了一个男子坐在岳阳楼上,发现一只小鸟被老鼠威胁时的情景,这些情景让男子想起自己曾经得罪过的人。
这是一篇令人感到悲壮与孤独的故事,通过意识流的手法表现出人的内心痛苦,感受到作者对于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性的思考。
三、《董永与女仙》《董永与女仙》是《聊斋志异》中最为优美的故事之一,它讲述了一个人与仙女的爱情故事,展现出仙人的慈悲和对人类的关怀。
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中国文化中的神仙和人类之间的羁绊,为人们传授了健康的道德和行为准则,是一篇有着强烈人文情怀的故事。
四、《聂小倩》《聂小倩》是《聊斋志异》中最为著名的篇章之一,也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之一,它讲述了一个道士和一名美丽的恶魔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探究人与鬼神之间关系的神秘性质。
总结《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可以看做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微缩,蕴含着中国人对于宿命和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它通过描述超出常情的神秘和幻想元素来描绘出揭示人类生命本质的深刻象征性意义,并借此来展现古代中国先民的理解和思考。
因此,聊斋志异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聊斋志异故事简介[经典]
聊斋志异故事简介[经典]聊斋志异故事简介《梅女》民女潘雪梅一日在家中读书,突然一个小贼闯入家中,潘雪梅将贼砸晕,并送入衙门,(泥妖已在这时偷偷潜入潘雪梅的闺房)但被典史汪正雄诬蔑而受尽委屈,泥妖为治愈自己的伤,而教唆潘雪梅上吊自尽,只为取得潘雪梅(难得的土女)的眼泪,最终潘雪梅成为吊死鬼,而她死前的泪水就滴在了千年泥妖身上,使其不再崩裂,得以苟延残喘。
二十年后,穷书生封云亭与好友韩继祖上路赴考,途中,看到快要凋谢的梅花而好心洒水,梅花得以重生,原来潘雪梅的魂魄正寄附在梅花之内。
某夜,封云亭挑灯夜读,打翻油灯,险酿成失火,潘雪梅即现身相救,以答谢封云亭救花之恩。
封云亭无惧人鬼之别,与潘雪梅交往起来。
千年泥妖,为了疗伤,幻化人形,收了汪正雄为徒,从此二人开始敛财作恶,持势横行。
最后泥妖的魂魄又附在徒弟汪正雄身上,而红妈为救雪梅,牺牲了自己。
泥妖又设法进入韩继祖的体内,借用他的肉身,勾引已经还阳成功但是失去以前记忆的展敏(也就是潘雪梅),处处陷害封云亭,使展敏对封云亭心生讨厌,在泥妖的算计下,展敏马上要跟他结婚了,但幸运的是,展敏看见那块与封云亭的定情信物——玉佩,恢复了全部的记忆,韩继祖努力的控制自己,不让泥妖在自己的体内横行霸道,协助四大天兵天将彻底除掉了泥妖。
结尾潘雪梅也得以另一个身份展敏与与封云亭结成夫妇,红妈和淑兰也获得了重新投胎的机会,韩继祖等待了20年,与展敏和封云亭的孩子——淑兰的转世结为夫妇,而他们俩的孩子叫小红——红妈的转世,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画壁》暴雷、狂电、劲风、疾雨。
一道惊电打穿寺庙瓦顶,劈中兰若寺内一幅壁画,跟着壁画似生异变,翌日,全寺和尚离奇失踪,就连来查案的官差也都失踪了。
从此,兰若寺成为凶寺,珠网尘封,香火断绝。
五年后,孟龙潭和朱孝廉联袂郊游,途遇暴雨,便到附近的一座凉寺避雨,此庙正是当年的兰若寺,果见寺院之内,到处蛛网尘封,却唯独置于殿堂两侧的壁画出奇的明亮,与整座寺院显得格格不入,两副壁画分别画着两位仙女,美丽出众,眼眸含情,分别吸引着孟龙潭和朱孝廉,正当此际,两人被黑山的手下追杀,阴错阳差的遇见了在壁画中的两位仙女一位叫梦艳,一位叫梦凡。
聊斋志异白话文简介
聊斋志异白话文简介
聊斋志异白话文简介
《聊斋志异》是宋代作家吴承恩所著的小说性文学作品,其中包含的疯狂的、奇异的、恐怖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至今,并且为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年轻人提供了无限的启发。
《聊斋志异》广泛涵盖了怪诞小说、恐怖小说、神秘小说和经典小说等类型,作者利用生动的语言把传说故事和灵异事件以惊险刺激的方式表现出来,营造出一种妖异而又神秘的氛围。
其中涉及八怪、穿衣戴靴的妖怪、七星宝刀等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故事以及活死人复活的神秘事件让读者回味无穷。
一般认为,《聊斋志异》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主题思想和思想内涵,作者用有力的笔触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的许多元素,如佛教禅宗的思想、古典考古的思想、儒家的思想、传说的思想等。
通过大量的艺术手法,作者勾勒出了古代人们普遍把孝敬父母与佛道联系起来的古代思想,用人类身上的苦难、忏悔、迁就轮回等历史主题来描绘出了古异今怪的神奇世界。
总之,《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其中的奇异故事和精彩的笔触对我们的精神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聊斋志异之王子安》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王子安》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之王子安》原文及译文原文: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
入闱后期望甚切。
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
忽有人白:“报马来。
”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家人因其醉,诳而安之曰:“但请睡,已赏矣。
”王乃眠。
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场毕矣。
”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家人又诳之如前。
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
”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
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
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
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
”又久之,长班果复来。
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
王亦倾跌。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
何处长班,伺汝穷骨?”子女皆笑。
王醉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妄。
然犹记长班帽落。
寻至门后,得一缨帽如盏大,共疑之。
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
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
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
其出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
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
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
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
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
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
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聊斋志异》作文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聊斋志异》作文
简介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人蒲松龄创作的一部奇幻小说集,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文笔而闻名。
这本书包含了许多以玄幻、灵异为题材的短篇故事,深受读者喜爱。
内容
《聊斋志异》的故事各具特色,情节吸引人。
它涉及了很多超自然现象,如狐仙、妖怪和鬼魂。
这些故事通常以人与超自然存在之间的交互为基础,揭示了人情世故、道德观念以及爱情和友谊的价值。
作用与意义
推荐五年级学生阅读《聊斋志异》有以下几个理由:
1. 增加阅读兴趣:作为奇幻小说集,这本书的故事情节精彩且奇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 拓展视野:《聊斋志异》中的故事背景多样,涉及到古代中
国的文化、宗教和风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拓展古代文化知识。
3. 培养想象力:书中的情节和人物设定超乎常人的想象,可以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 探索人性和价值观:《聊斋志异》揭示了人与超自然存在之
间的互动,探讨了人性、道德观念以及爱情和友谊的重要性,有助
于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推荐五年级学生阅读《聊斋志异》能够提高他们的
阅读兴趣、拓展视野、培养想象力,并引导他们思考人性和价值观。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乐趣。
聊斋志异卷一内容概括
聊斋志异卷一内容概括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卷一是《聊斋志异》全书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城隍》:讲述了一个秀才在阴间考试中高中,被任命为城隍的故事。
2. 《耳中人》: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听到有人在他耳朵里说话,最终发现是一只老鼠在作怪。
3. 《尸变》:讲述了一个人在旅途中住进了一家客栈,晚上遇到了一具女尸复活的恐怖故事。
4. 《喷水》: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遇到了一个喷水的妖怪,最终发现是一只癞蛤蟆在作怪。
5. 《瞳人语》:讲述了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眼睛会说话的人,最终发现是一只狐狸在作怪。
6. 《画皮》:讲述了一个恶鬼披上美女的人皮,欺骗男人并杀害他们的故事。
7. 《山魈》: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中遇到了一个山魈,最终被山魈所救的故事。
8. 《咬鬼》: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遇到了一个恶鬼,最终发现是自己的幻觉。
9. 《捉狐》: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中捉到了一只狐狸,最终发现是一只狐狸在作怪。
10. 《荞中怪》:讲述了一个人在荞麦田中遇到了一个妖怪,最终发现是一只老鼠在作怪。
以上是《聊斋志异》卷一的主要内容,这些故事充满了奇幻、恐怖、幽默等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聊斋志异》读后感15篇_1
《聊斋志异》读后感15篇《聊斋志异》读后感1暑假到了,每年的暑假我都会看一些课外书,今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非常有趣,我看的不能自拔,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蒲松龄的著作。
《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
《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在《聊斋志异》中的《婴宁》这章中,讲述了一个容貌美丽的狐仙婴宁与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恋的故事,婴宁有情有义、心灵纯洁,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可亲可爱。
虽说她是一只托给鬼母所养的狐狸精,可她并没有邪恶,喜欢笑。
她让子服将自己的父母合葬,并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对自己的关照,后来,子服的母亲给他们两个人主持了婚礼,一年过后,婴宁生下一个胖儿子,不认生,见人就笑,很像他母亲。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
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
想到这里,还有谁没有理由再去好好学习,去把社会不规则的事情改正过来?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美好、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己为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聊斋志异》读后感2我看了《聊斋志异》以后,感触还真不少!虽然恐怖,可是又充满了悲伤,虽悲伤,可是又充满了人情味,实在让人苦笑不得。
一个个狐仙鬼魅不在令人恐怖,嬉笑嗔怒之中都蕴含着深深的情义,让我们好像走入了另一个地带。
为了结情缘花妖,变化成人型的“竹青”、“聂小倩”,在人间演绎了一段惊天动地的人妖之恋;为报恩到人间的“小翠”,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大方的女子等等。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画皮》,因为它最恐怖。
它说的是一个女鬼借一张画皮变成美貌女子,王生受感,被挖吃心肝而死。
聊斋志异》分类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 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 的作品
如《促织》、《红玉》、《梦狼》、《梅
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 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 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
如《婴宁》、《青凤》、《阿绣》、《连
城》、《青娥》、《鸦头》、《瑞云》等
如《种梨》、《画皮》、《崂山道士》、
《瞳人语》、Βιβλιοθήκη 狼》三则等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 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
《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
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 等;
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 精神的作品
如《商三官》、《席方平》等;
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 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 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 作品
《聊斋志异之天宫》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天宫》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之天宫》原文及译文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天宫》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郭生京都人,年二十余,仪容修美。
一日薄暮,有老妪贻尊酒,怪其无因,妪笑曰:“无须问。
但饮之自有佳境。
”遂径去。
揭尊微嗅,冽香四射,遂饮之。
忽大醉,冥然罔觉。
及醒,则与一人并枕卧。
抚之肤腻如脂,麝兰喷溢,盖女子也。
问之不答,遂与交。
交已,以手扪壁,壁皆石,阴阴有土气,酷类坟冢。
大惊,疑为鬼迷,因问女子:“卿何神也?”女曰:“我非神,乃仙耳。
此是洞府。
与有夙缘,勿相讶,但耐居之。
再入一重门,有漏光处,可以溲便。
”既而女起,闭户而去。
久之腹馁,遂有女僮来,饷以面饼、鸭臛,使扪索而啖之。
黑漆不知昏晓。
无何女子来寝,始知夜矣。
郭曰:“昼无天日,夜无灯火,食炙不知口处;常常如此,则姮娥何殊于罗刹,天堂何别于地狱哉!”女笑曰:“为尔俗中人,多言喜泄,故不欲以形色相见。
且暗中摸索,妍媸亦当有别,何必灯烛!”居数日,幽闷异常,屡请暂归。
女曰:“来夕当与君一游天宫,便即为别。
”次日忽有小鬟笼灯入,曰:“娘子伺郎久矣。
”从之出。
星斗光中,但见楼阁无数。
经几曲画廓,始至一处,堂上垂珠帘,烧巨烛如昼。
入,则美人华妆南向坐,年约二十许,锦袍炫目,头上明珠,翘颤四垂;地下皆设短烛,裙底皆照,诚天人也。
郭迷乱失次,不觉屈膝。
女令婢扶曳入坐。
俄顷八珍罗列。
女行酒曰:“饮此以送君行。
”郭鞠躬曰:“向觌面不识仙人,实所惶悔;如容自赎,愿收为没齿不二之臣。
”女顾婢微笑,便命移席卧室。
室中流苏绣帐,衾褥香软。
使郭就榻坐。
饮次,女屡言:“君离家久,暂归亦无妨。
”更尽一筹,郭不言别。
女唤婢笼烛送之。
郭仍不言,伪醉眠榻上,抁之不动。
女使诸婢扶裸之。
一婢排私处曰:“个男子容貌温雅,此物何不文也!”举置床上,大笑而去。
《聊斋志异》故事梗概
《聊斋志异》故事梗概《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计431篇。
这部作品以怪诞荒唐的情节、奇异离奇的人物和令人称奇的事件为特点,展现了民间传说中的鬼怪、仙人等超自然现象,读来耐人寻味,并对社会风俗、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以下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些故事梗概:故事一:《聊斋志异》中的第一篇故事题为《牡丹亭》。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杜丽娘的女子被嫁给了富商柳父,并被囚禁在一个柳家的庭院中。
杜丽娘在庭院中听到了京剧演出《牡丹亭》的声音,并与戏曲中的男主角柳二郎相识相爱。
两人因缘际会,但命运却无情地将他们分开。
最后,杜丽娘因思念柳二郎而暴毙,爱情悲剧得以展开。
故事二:《聊斋志异》中的第十篇故事题为《钟馗捉妖》。
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农村少年李庆安偶遇了一只形似狸猫的妖怪,而这只妖怪正是村里的守护神钟馗。
为了保护村民的安全,李庆安主动帮助钟馗捉拿了形似狸猫的妖怪,并最终将它化解成灵石,保护了乡间的平安。
故事三:《聊斋志异》中的第二十一篇故事题为《狐妖与曹娥》。
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狐妖陶静宵被召至曹娥圆墓,想借曹娥的身体恢复人身。
曹娥的魂魄得知后附体在陶静宵身上,帮助曹娥的母亲寻找到了宝物,最终救出了曹娥。
陶静宵受曹娥的感召,放弃了成为人的机会,最终化作了一只仙狐。
故事四:《聊斋志异》中的第三十七篇故事题为《稻草人女》。
故事中,一位贫困的农夫杨德财在寺庙里遇到了一位美丽的稻草人女子。
稻草人女子通过魔法让杨德财暂时成为富翁,并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杨德财通过学习修炼功法后,发现了稻草人女子真实的面目,最终与她分道扬镳。
故事五:《聊斋志异》中的第四十六篇故事题为《黄粱梦》。
故事中,一位年轻的书生刘阿尤通宵熬夜读书,最后疲倦之下在梦中与一位美丽的仙女相爱。
然而,在他清醒之后,他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梦境。
他追寻梦中的仙女,却只能看到无尽的黄河水流,最终落得孤独终老的下场。
通过这些梗概,我们可以窥见《聊斋志异》的神秘与灵动,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命运、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第一章 《聊斋志异》等清代短篇小说
第一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成书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第四节 清代其它短篇小说
第一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 异》的成书
一、蒲松龄(1640~1715)的生平 字留仙,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蒲 家庄人. 19岁中秀才,后屡试不中。科场失意。71岁 才援例出贡,四年后辞世。 •“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 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欲望望然哭向 南山而去!” 家世清贫,终生布衣, 31岁时做孙蕙幕僚, 一年便辞归。在毕际有家度过近40年(33-70岁) 塾师生涯。“性朴厚,笃交游,重名义。”
2. 《梦狼》(卷八),借梦境揭露官贪吏虐
• 白翁梦见做官的儿子白甲变为吃人老虎。 ①“苛政等于虎”:封建政治“吃人”本质,封 建吏治使人性异化。 ②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 ③封建政治腐败的原因和贪官污吏的心理。仕 途关窍: 黜陟之权,在上台,不在百姓。 ④结局:白甲率其党赴任级压榨人民,矛头直指皇帝。残 酷的现实:小民性命贱于虫。 •主题: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不可忽也。 •结局既滑稽又可悲。成名被破格拔为秀才。 •“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 恩荫。闻之:—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写法上:由远及近,由广到狭,虚实结合, 以小见大。
(三)塑造了一批理想的妇女形象
《黄英》
篇中的男女主人公: 《婴宁》婴宁 王子服 《小翠》小翠 元丰 《霍女》霍女 黄生 《黄英》黄英 马子才
四、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 《画皮》王生被一女鬼迷惑吃尽苦头。教育 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对于恶鬼,必须除尽,否则就要遭殃。 • 《崂山道士》王生学仙。教育人们学任何东 西都须持有恒心,而不能浅尝辄止。自满怕 苦,必然碰壁。
《聊斋志异之云翠仙》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云翠仙》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之云翠仙》原文及译文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云翠仙》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梁有才,故晋人,流寓于济作小负贩,无妻子田产。
从村人登岱。
当四月交,香侣杂沓,又有优婆夷、塞,率男子以百十,杂跪神座下,视香炷为度,名曰:“跪香”。
才视众中有女郎,年十七八而美,悦之。
诈为香客,近女郎跪,又伪为膝困无力状,故以手据女郎足。
女回首似嗔,膝行而远之。
才亦膝行而近之,少间又据之。
女郎觉,遽起,不跪,出门去。
才亦起,亦出履其迹,不知其往,心无望,怏怏而行。
途中见女郎从媪,似为女也母者,才趋之。
媪女行且语,媪云:“汝能参礼娘娘,大好事!汝又无弟妹,但获娘娘冥加护,护汝得快婿。
但能相孝顺,都不必贵公子、富王孙也。
”才窃喜,渐渍诘媪;媪自言为云氏,小女名翠仙,其出也。
家西山四十里。
才曰:“山路?,母如此蹜蹜,妹如此纤纤,何能便至?”曰:“日已晚,将寄舅家宿耳。
”才曰:“适言相婿,不以贫嫌,不以贱鄙,我又未婚,颇当母意否?”媪以问女,女不应;媪数问,女曰:“渠寡福,又荡无行,轻薄之心,还易翻覆。
儿不能为遢伎儿作妇。
”才闻,朴诚自表,切矢皦日。
媪喜,竟诺之。
女不乐,勃然而已。
母又强拍咻之。
才殷勤,手于橐,觅山兜二,舁媪及女,己步从,若为仆。
过隘,辄诃兜夫不得颠摇,意良殷。
俄抵村舍,便邀才同入舅家。
舅出翁,妗出媪也。
云兄之嫂之,谓:“才吾婿。
日适良,不须别择,便取今夕。
”舅亦喜,出酒肴饵才。
既,严妆翠仙出,拂榻促眠。
女曰:“我固知郎不义,迫母命,漫相随。
郎若人也,当不须忧偕活。
”才唯唯听受。
明日早起,母谓才:“宜先去,我以女继至。
”才归,扫户闼,媪果送女至。
入视室中,虚无有,便云:“似此何能自给?老身速归,当小助汝辛苦。
”遂去。
次日,即有男女数辈,各携服食器具,布一室满之。
第一章《聊斋志异》
1、歌颂花妖狐鬼仙女和书生 之间的真挚爱情
(1)人狐恋 《婴宁》 《青凤》 《小翠》 《阿绣》 《娇娜》 《红玉》 《鸦头》
•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将狐狸视为文化英雄, 比如南美的多巴狐是为人类带来火种的动 物……基督教文化中的狐狸则象征着鬼怪 等邪恶势力。只有在东亚文化圈,狐狸与 女性的关系才得到强调……母狐作为传统 婚姻体制的反面形象出现,她的美丽与贪 婪和欺骗相连,与立于社会标准之外的美 丽妇女表现相似。 (汉斯·约格尔·乌特 )
蒲松龄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 一生著作丰富。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 文、词、赋、戏曲、俚曲和一些杂著,其中 都有一些好作品。特别是俚曲的创作表明了 作者对通俗文学的重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四 十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修改和 增补,是作者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的文 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一、蒲松龄的生平与思想 二、作者的写作旨意
三、《聊斋》的思想内容
四、《聊斋》的艺术成就 五、《聊斋》的影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 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 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可是祖上 科名都不显,他父亲已被迫弃儒经商, 到他就更为贫困。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 庭影响,蒲松龄从小就热中科名,并在 十九岁时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 名振一时。但此后却屡试不第。
•
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 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 ——《红玉》 • 忽有报骑蹙门,报大郑捷。母入厨唤 大妇日:‘大男中试炙,汝可凉凉去’, 次 妇忿恻。泣且炊。俄又有报二郑捷者。 次妇力掷饼杖而起。曰:‘侬也凉凉去。 ——《镜听》
•
生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 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问: ‚存之何意?‛曰:‚以示相爱不忘也。自上元 相 遇,凝思成病,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 幸垂怜悯。‛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 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 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 痴?‛ 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一、生平: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因家乡有一道泉水,叫柳泉,所以,别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人(今山东淄博)人。
后世因他写了一部《聊斋志异》,称他“聊斋先生”。
出生于书香门第。
父亲虽“闭户读无释卷时”,仍科名不显,被迫经商,到他少年时家境渐衰,他从小热衷功名,19岁时连考县、府、道三个第一,受到山东学道、大诗人施润章的赞赏。
此后虽昼夜苦读,仍屡试不中。
由于生活所迫,应朋友孙蕙邀请,去宝应县做幕宾。
整日与文字打交道,久违素志,第二年还乡。
此后生活更加艰苦,41岁到富绅毕际友家当塾师,直到70岁才“撤帐归来”,不断应考,但还是个穷秀才。
直到71岁才援例出贡,四年后离世。
蒲松龄七十六岁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读书进学(19岁以前)2、十年尘土梦(19——30)3、南游作幕(31)4、游学生涯(32——40)5、毕家坐馆(41——71)6、归老晚景(72——76)二、思想:由于长期在农村的贫寒生活和可考失意,使他能广泛接触底层民众和统治阶级中的下层人物,对现实的黑暗与科举的弊端认识深刻。
他在《与韩刺史樾依书》中说:“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欲望望然哭向南山而去。
”蒲松龄的思想是复杂的:他体察同情人民的疾苦,怒斥“公道不漳”,但对最高统治者报有幻想;他讽刺科举不公,但又从未放弃过对功名的苦求;他批判封建迷信,却有宿命论和因果报应观点,信仰佛教;他赞美富于真情的爱情自由,又宣传一夫多妻,提倡妇女应忍辱顺从。
这说明蒲松龄思想的超越与局限并存。
蒲松龄的思想和为人:1、积极入时的儒生。
2、接近农民的穷秀才。
3、信守孔孟之道的正直之士。
4、富于感情的文学家。
5、讲求实际的有神论者。
三、创作:蒲松龄一生勤奋好学,创作颇丰。
除小说、散文、戏曲、俚曲、词赋外,还有《聊斋文集》四卷和《聊斋诗集》六卷。
他还写了《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历字文》等为农民服务的书。
成就最高的是传世佳作《聊斋志异》。
四、版本:《聊斋志异》版本很多,可分:手稿本、抄本、刻本、评注本、三会本、全译本六类。
主要版本有:1、抄本:最早的抄本是乾隆十六年(1751)铸雪斋抄本;2、刊刻本:最早的刊本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柯亭本,即一般通行的底本;3、会评本:1962年中华书局的会校会注会评本最为完备,共采录作品491篇,后又陆续有佚文发现。
第二节狐鬼世界的建构(题材来源及特点)《聊斋志异》总共近五百篇,体式、题材、作法和风格多种多样,思想境界是不平衡的。
一、文体:一书兼二体。
其中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章,也有故事委婉、记叙曲微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
清代学者纪昀讥其“一书而建二体”,鲁迅称之为“拟晋唐小说”,都是指这种情况。
二、题材:有采自当时社会传闻或直录友人笔记者,篇首或篇末往往注明某人言、某人记;2、也有就前人的记述加以改制、点染的,如《种梨》原本于《搜神记》中的《种瓜》,《凤阳士人》与唐人白行简的《三梦记》的基本情节相同,《续黄梁》显然脱胎于唐人传奇《枕中记》等;3、还有并没有口头传说或文字记载的依据,而是完全或基本上由作者虚构的狐鬼花妖故事,如《婴宁》、《公孙九娘《黄英》等。
应当说这后一类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足以代表《聊斋》的文学成就,体现了出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而胜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创作特征。
三、作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聊斋》里绝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境幻域,有的是异类化入人间,也有人、物互变的生活的篇章,如《张诚》、《田七郎》、《王桂庵》等,也往往添加些虚幻之笔,在现实人生的图画中涂抹上奇异的色彩。
从这个角度说,它与六朝之怪小说同伦。
由于其中许多篇章描写委曲,又有别于六朝志怪小说之粗陈梗概,而与“始有意为小说”的唐人传奇相类。
所以,鲁迅称之“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四、特点:1、谈鬼说狐,大都有题旨,隐含意蕴,有所寄托。
《聊斋》里的花妖狐魅故事,不仅在叙事模式上超越了六朝志怪小说,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志怪”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六朝志怪是将“怪异非常之事”当作曾经有过的事情,记述出来可供读者“游心娱目”,“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
蒲松龄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连同其中的神仙、狐鬼、花妖,都是出自他个人心灵的创造,个中便有所寄托、寓意。
他可以假鬼狐故事以游戏,自然也要寄托严正的题旨。
他在《聊斋志异》里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可见蒲松龄假虚拟花妖狐魅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已成为创作的主导意识,他期望读者的不是信以为真,而是能领会寄寓其中的意蕴。
在六朝志怪小说中,“怪异非常之事”是作品的内容,在《聊斋志异》里神仙狐鬼的怪异故事是作为小说思想内蕴的载体,也就带有了表现方法和形式的性质。
2、借谈鬼说狐表现自我。
与这个变化同时发生的还有更深层次的思维性质及其功用的变化。
贯穿六朝之怪小说的神道观念及思维模式,诸如,灵魂不灭,人死为鬼;物老成精,能化人形;幽明相通,梦幻与现实世界互渗互补,都具有神秘性质。
蒲松龄也因袭了这神秘的思维模式,结撰出诡谲奇丽的狐鬼花妖故事,从思维形态、方式上看并无二致,但却不完全是在原来迷信意义上的因袭,而是弃其内质而存其形态,作为文学幻想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方法用于小说创作中,从而也就摆脱了神道意识的拘束,在这个领域里获得了自由,可以随意地藉以观照现实世界,抒写人生苦乐,抒发个人的内心隐秘。
神幻只是作为故事的框架,可任意装入现实社会和作家个人心迹的映象,寓意明显,人鬼遇合是子虚乌有,而吐诉的却是真实的血泪,奇幻式的故事里装入的是现实政治主题。
第三节狐鬼世界的内涵(思想内容)《聊斋志异》题材来源广泛,包括作者的亲身经历,如《跳神》、《地震》;选取前代题材再创造,如《莲花公主》源于《南柯太守传》等;多数来自民间的故事传说。
作者在《聊斋志异》中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洲,喜人谈鬼。
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这部书寄托着蒲松龄全部的生活感受、社会认识与人生理想。
他不直接写世态人情,而写鬼狐花妖,是为了避免清初严酷的文网,曲折地对黑暗腐败的社会进行揭露和嘲讽,并抒发自己内心的孤愤与不平。
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广泛,内容丰富,暇瑜互见,提出了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作者以犀利的笔锋,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端,批判封建礼教,歌颂纯真美好的爱情,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揭露封建政治的腐败,谴责污吏和富绅地主欺掠人民的罪行,对被压迫的民寄予了人深深的同情,歌颂了他们的反抗斗争。
1、揭露官场黑暗,王法积弊。
如,《梦狼》、《红玉》、《席方平》、《梅女》、《商三官》等。
《梦狼》道出世上的贪官都是“牙齿堍堍”的老虎,衙门里到处都是吃人肉的狼,他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
正如小说中所言:“窃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因为看中人家的妻子,便公开入室抢劫(《红玉》)。
《梅女》中的典史为了三百钱的贿赂,诬人成奸,逼出人命。
《促织》中的成名,因为皇帝喜斗蟋蟀,官吏们为媚上,四处征集蟋蟀,自己因为搜寻不着又买不起蟋蟀交差,受尽官府的毒打和折磨,几近一死,还得忍痛去捕。
后来成名的儿子的魂魄化成一只善斗的蟋蟀,才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人命贱如虫,一只小小的蟋蟀可以使人受苦受难,可以给人荣华富贵。
2、揭示了老百姓所受的苦难。
《席方平》借冥府的故事揭示了封建官府黑暗、人民有冤难伸的现实。
诚朴的席廉因得罪富豪羊某,被羊某死后买通狱吏榜掠而死。
羊某“内外贿通”,使代父伸冤的席方平告到城隍、郡司、冥王那里,不仅冤屈未伸,反遭毒刑,正如二郎神在判词中所说的:“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在官府里哪有是非曲直,“有理五钱莫进来”。
各级官府不过是掠夺人民、欺压人民的工具而已。
《窦氏》写地主南三复诱骗农家女窦氏,生下孩子拒不承认,致使“女抱儿坐僵矣”的悲惨事实,表现了血淋淋的阶级压迫。
3、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反抗。
《聊斋志异》尤其可贵的是不仅写出了等级压迫的暴虐,更写出了人民顽强不屈的反抗斗争。
席方平不畏强暴,抱着以死相拼的念头为父伸冤,在倍受“命笞二十”、“命置火床”,甚至“命以锯解其体”的酷刑后,仍不屈服,坚决表示“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讼”!终于告到二郎神那里,才得以昭雪。
《鸦头》写孤女鸦头,敢于反抗家长淫威。
《商三官》写商三官父亲喝醉忤怒土豪被杀,两个哥哥出讼无结果,商三官女扮男装做优伶,借仇人诞辰之日,手刃了仇人,终于为父亲报了仇。
二、抨击科举制度的不合理、不公正和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毒害。
由于蒲松龄一生多次科场失意,因此感受颇深,反映这类题材的作品,感情浓烈,如诉如泣,爱憎分明,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
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批判。
1、考官方面:对于科场上的不公正现象的原因,蒲松龄认为是考官所致(一是盲目,二是爱钱。
)如《司文郎》写一位盲僧,能嗅出文章的好坏,在嗅过王平子的文章后说:“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
“中得”。
嗅到余杭生之文,“咳逆数声”,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嗝,再焚,则作恶矣”。
可榜放后,王生落第,余杭生竟高中。
盲僧问讯后叹曰:“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考官们不过是些耳聋眼瞎,不学无术,昏聩无能之徒,人才怎能考中。
而这种考官的眼睛,代代相传,造成科举考试的恶性循环,考中者自然代代陋劣。
《考弊司》借阴间故事写考官初见考生要先割脾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厚者可免割。
考官不止眼睛,心也是黑的。
这就揭示了在蒲松龄那个时代,考场中贪污受贿是尽人皆知的事,考中与否,等级高下,并不在于文章的好坏,而在于钱和势力。
2、考生方面:在读书人依赖科举成名的封建社会,人们自然对考取功名保有极大的热望和追求。
它愚弄了求仕者,也毒害了求仕者。
作者包含热泪,揭示了科举制给读书人带来得悲剧。
《叶生》中的叶生,虽然“文章辞赋,冠绝当时”,却屡屡不中,苦不堪言,郁闷而死。
《王子安》中借“异史氏曰”讲“当局者痛苦欲死”,难以摆脱科举的牢笼和诱惑。
《扬大洪》写一个读书人在吃饭时听到榜上无名,便“嗒然自丧,咽食入鬲,遂成病块,噎阻甚苦”。
科举制度的黑暗摧残了知识分子的灵魂和精神,人们在考场上苦苦挣扎、奋斗,难以自省。
蒲松龄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端,但没有认识到造成读书人悲惨命运的实质。
《王子安》写王子安考试后,醉梦中被狐耍弄,以为自己高中了,便炫耀乡里,辱骂长班,丑态百出。
如果说,科举不过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需要服务,那么“陋劣幸进而英雄失志”便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