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同步练习(完)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通假字1)举酒属客(通,义:)2)冯虚御风(通,义:)3)山川相缪(通,义:)2.词类活用(归类,释义)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东望武昌3)顺流而东4)渔樵于江渚之上5)侣鱼虾而友麋鹿3.解释加线词1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5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第9课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9课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9课赤壁赋》同步练习一、语言基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A.间.或(jiàn)说.客(shuō)博闻强识.(zhì) 扣舷.而歌(xuán)B.猗.郁(yī) 拨弄.(lòng)不可估量.(liáng) 一鳞半爪.(zhǎo)C.低徊.(huí) 挣.脱(zhēng)载.歌载舞(zài) 叨.陪鲤对(dāo)D.专横.(hèng) 挑剔.(ti)叱咤.风云(zhà) 啜.菽饮水(chuò)答案 D解析A项,扣舷.而歌(xián);B项,拨弄.(nòng);C项,挣.脱(zhèng)叨.陪鲤对(tāo)。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移暴动,姗姗可爱B.酾酒临江C.寄蜉蝣于天地D.冯虚御风答案 D解析D项,冯(凭)。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①举酒属.客(劝人饮酒)②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宿星和牛宿星)B.①倚歌而和.之(同声相应,唱和)②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C.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往下游走)②击空明..兮溯流光(澄明的水波)D.①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缭,盘绕)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酒)答案 C解析 下:攻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 .渺沧海..之一粟 C .白露..横江 D .凌万顷之茫然..答案 B解析 A 项,所以:古义,以此用来;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C 项,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D 项,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顺流而.东也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B.⎩⎨⎧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耳得之.而为声 C.⎩⎨⎧①挟飞仙以.遨游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D.⎩⎨⎧①寄蜉蝣于.天地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答案 D解析 D 项,“于”同为介词“在”。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二 3-9《赤壁赋》 课时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二 3-9《赤壁赋》 课时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3-9《赤壁赋》课时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赤壁赋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主客问答的行文结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2、能力目标:(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二预习方案(一)基本任务:1、生字注音壬戌(rén xū)酾酒(shī)桂棹(zhào)横槊(shuò)余音袅袅(niǎo)渔樵(qiáo)幽壑(hè)扁舟(piān)嫠妇(lí)匏樽(páo)愀然(qiǎo)蜉蝣(fúyóu)山川相缪(liáo)无尽藏(zàng)狼籍(jí)旌旗(jīng)舳舻千里(zhúlú)枕藉(jiè)属客(zhǔ) 斗牛(dǒu)窈窕之章(yǎo tiǎo)相与(yǔ)扣舷而歌(xián)溯流光(sù)倚歌而和之(hè)少焉(shǎo)江渚(zhǔ)洗盏更酌(gèng)冯虚御风(píng)曾不能(zēng)肴核(yáo hé)2、通假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人饮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连结,盘绕。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3、字词活用【舞】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泣】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词的使动用法。

【西】西望夏口:向西,名词用作状语。

《后赤壁赋》译文及练习

《后赤壁赋》译文及练习

选修唐宋散文《后赤壁赋》精练题一、背景资料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

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

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

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

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

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

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

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

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二、课文翻译: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B.舳舻千里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C.哀吾生之须臾须臾:一瞬间,片刻D.托遗响于悲风悲风:悲凉的箫声2.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我国古代传统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赤壁赋 》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赤壁赋 》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赤壁赋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属.(zhǔ)客嫠.(lí)妇山川相缪.(móu)B. 桂棹.(zhào)愀.(qiǎo)然酾.(shī)酒临江C. 上溯.(sù)舳.(zhóu)舻横槊.(shuò)赋诗D. 袅袅.(niǎo)匏.(bāo)樽肴.(yáo)核既尽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游于.赤壁之下②徘徊于.斗牛之间B.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②今齐地方.千里C. ①驾一叶之.扁舟②耳得之.而为声D. ①何为其然.也②苏子愀然.3. 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C.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B.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C.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宜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 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6. 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 固一世之雄也B. 师不必贤于弟子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赤壁赋》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赤壁赋》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人教部编版高中必修上语文16-1赤壁赋同步练习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抱明月而长终C.而卒莫消长也D.纵一苇之所如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B.倚.歌而和之(循、依)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宜)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B.渺沧海..之一粟C.白露....横江D.凌万顷之茫然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而今安在哉?B.何为其然也?C.沛公安在?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三十为晦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与“人生常离别,动如参与商”中的“参”“商”相同,都是星宿的名称,前者是“斗宿”和“牛宿”;后者是“参星”和“商星”,后者因为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常用来比喻亲友难以相见D.“苏子”当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与“将子无怒”中的“子”同,与《核舟记》中“虞山王毅淑远甫刻”中的“甫”也相同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曹操则是“ ,”。

(2) 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阐明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认识。

(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7.阅读本文,将每一段能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找出来,并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

《16.1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三套)

《16.1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三套)

《16.1 赤壁赋》同步练习一【课前自主梳理】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起,兴起)。

举酒属.③(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④(放任)一苇之.⑤(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如· ⑥(所去的地方),凌.· ⑦(越过)万顷之茫然 ⑧(白茫茫的水雾弥漫江面,波光与天空相接。

听任苇叶般的小船飘向其所去的地方,越过万顷茫茫的江面)。

浩浩乎如冯虚..⑨(píng 冯:同“凭”,乘;虚:太空。

冯虚,凭空,凌空。

)御.⑩.(驾)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⑪(连词,表修饰)歌之。

歌曰:“桂棹.⑫(划船的工具,似桨)兮兰桨,击空明兮溯.⑬(sù,逆水而上)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⑭(循,依)歌而和.⑮(hè,唱和,即伴奏)之,其声呜呜然.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⑰(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⑱(细线)。

舞.·⑲(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⑳(使动用法,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21(这声音能使得深渊中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得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苏子愀然..○22(容色改变的样子),正.○23(形容词作动词,整理,使……正)襟危.坐.○24(端坐),而问客曰:“何为..○25(即“为何”,为什么)其然.○26(代词,这样)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27(名词作状语,向西)望夏口,东.○28(名词作状语,向东)望武昌,山川相缪.○29(l iáo,通“缭”,盘绕、围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30(被)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31(攻占)江陵,顺流而东.○32(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进)也,舳舻..○33(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34(斟酒)临江,横槊赋诗,固.○35(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36(即“在安”,在哪里)哉?况吾与子渔.·樵·○37(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于江.·渚· ○38(江中小洲,亦指江边)之上,侣.·○39(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鱼虾而友.·○40(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麋鹿 ○41(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42(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完整word版)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

(完整word版)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姓名:班级:分数:基础知识(74分)注音(14分)窈窕( )冯( )虚桂棹()酾()酒属()客嫠( )妇愀( )然横槊( ) 江渚()蜉蝣()无尽藏()枕藉()壬()戌扁( )舟(二)解释加点字(18分)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山川相缪乌雀南飞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不绝如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举酒属客酾酒临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哀吾生之须臾固一世之雄也相与枕藉乎舟中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横槊赋诗词类活用(11分)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歌窈窕之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顺流而东也下江陵不知东方之既白正襟危坐歌窈窕之章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18分)⑴.之(6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苟非吾之所有⑵.于(4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⑶.其(4分)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其破荆州⑷.而(4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耳得之而为声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五)重要句式(13分)1。

何为其然也 2。

而今安在哉 3。

客有吹洞箫者4。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渺渺兮予怀 8、凌万顷之茫然 9.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10.而又何羡乎 11。

固一世之雄也 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选择题。

(4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壬(rén)戌窈窕(tiǎo) 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

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

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D。

高中语文后赤壁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后赤壁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后赤壁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三十年代,中国著名的剧作家曹禺先生发表了他的成名作。

1952年爱尔兰荒诞戏剧作家以《等待戈多》而蜚声西方文坛。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媒体关于审计署长沙办违规建房的报道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对此,审计长刘家义认为,“这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B.提起“80后”,人们就会想起它的代表人物: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其实,“80后”是一个丰富的群体,远非这几个人可以代表。

C.秋日,南中国海某水滩头,硝烟漫卷,炮声裂空……一场渡海登陆实兵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D.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最高的成就(或者再加上“之一”二字更好一些)。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谁值得我们追随一生李鹏①伟人就活在你的心里,尽管他们与你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你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

他们或许在你千万次的寻觅与热切的呼唤中出现,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与你相遇,但不管怎样,他们的存在对你的一生有着非凡的意义。

你与他们之间有着某种意会与神交--他们有时是令你痛苦的。

当你平庸,当你颓废,他们的言行就像一触即发的火药,每一次炸响都会让你卑微的灵魂在粉碎中再生;他们带给你更多的是狂喜。

当你迷惘,当你无助,他们高贵的品德就如同飘动在高处的旗帜,每一次招展都将令你幡然醒悟,从而畅快淋漓地感受生命的真谛。

你把他们视为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你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们,每一次与之相遇,你便会强烈地感受到精神的震撼。

②如果把精神的成长比做一条不断向上延伸的曲线,那么每个人成长曲线的延伸度和曲折度都有所不同,这完全取决于你拥有着怎样的精神成长空间。

当我们用最诚挚的心以及无与伦比的热情追随伟人的足迹,就是选择一个最佳途径将这个特别的空间拓展至最大。

③追随意味着发现。

发现伟人的博大精深,发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发现最真实的自我;追随意味着提升。

《赤壁赋》解析及练习

《赤壁赋》解析及练习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

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

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

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

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

后赤壁赋同步练习

后赤壁赋同步练习

《后赤壁赋》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巉.(chán) 蒙茸.(róng) 黄泥之坂.(bǎn)B.冯.(féng)夷栖鹘.(hú) 戛.(gā)然长鸣C.缟.(gǎo)衣临皋.(gāo) 羽衣翩.跹.(piān xiān)D.揖.(yī)予惊寤.(wù) 松江之鲈.(lú)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顾.(看)而乐之C.履.(踏,攀)巉岩D.攀栖鹘之危.(危险)巢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顾而乐之,行歌..(多少)..(即“歌行”,一种诗体)相答 B.曾日月之几何C.予乃摄衣..(危险的鸟..(提起下衣)而上 D.攀栖鹘之危巢巢)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①俯冯夷之.幽宫②燕巢于飞幕之.上B.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②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C.①顾.安所得酒乎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D.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②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掠予舟而西.也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羽衣..翩跹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④时夜将来,四顾寂寥⑤曾明月之几何⑥山鸣谷应,风起云涌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后赤壁赋》阅读练习

《后赤壁赋》阅读练习

《后赤壁赋》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6.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攀栖鹘之危巢正襟危坐而问客曰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而吾与子之所共适C.履巉岩,披蒙茸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D.今者薄暮儿已薄禄相7.下面对“盖”和“曾”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盖二客不能从焉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曾日月之几何④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8.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高中语文课文《后赤壁赋》赏析与练习

高中语文课文《后赤壁赋》赏析与练习

后赤壁赋苏轼(宋代)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一、知人论世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语文:《后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后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

《后赤壁赋》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巉. (chán) 蒙茸.(róng)黄泥之坂.(bǎn)B.冯.(féng)夷栖鹘.(hú) 戛.(gā)然长鸣C.缟.(gǎo)衣临皋.(gāo) 羽衣翩跹..(piān xiān) D.揖.(yī)予惊寤.(wù) 松江之鲈.(lú)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顾.(看)而乐之C.履.(踏,攀)巉岩D.攀栖鹘之危.(危险)巢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顾而乐之,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相答 B.曾日月之几何..(多少)C.予乃摄衣..(提起下衣)而上 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的鸟巢)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①俯冯夷之.幽宫②燕巢于飞幕之.上B.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②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C.①顾.安所得酒乎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D.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②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掠予舟而西.也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羽衣..翩跹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④时夜将来,四顾寂寥⑤曾明月之几何⑥山鸣谷应,风起云涌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 D.②③⑤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1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1

《赤壁赋》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yǎo愀.然chǒu蜉.蝣fú 山川相缪.liáoB.徘徊.hái 枕藉.jiè 幽壑.hè 冯.虚御风pínɡC.嫠.妇lí桂棹.nào 匏.樽páo 酾.酒临江shīD.肴.核yáo 扁.舟biǎn糜.鹿mí横槊.赋诗shuò答案.B.(愀:音qiǎo;棹:音zhào;扁:音piān)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到……去答案D.(适:享有)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答案.B.(“既”是“过了”的意思。

在古代,“望”指农历十五,“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D.物于我皆无尽——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答案.C.(C句应译为“眺望(那个)美人啊,(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歌窈窕之章。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

/(4)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

《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赤壁赋》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2.下列文学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歌窈窕之章②羽化而登仙③击空明兮溯流光④舞幽壑之潜蛟⑤泣孤舟之嫠妇⑥西望夏口⑦大江东去⑧顺流而东也⑨明烛天南⑩侣鱼虾而友麇鹿不知东方之既白哀吾生之须臾A.②⑧/⑥⑦/③/④⑤⑩/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顺流而东也,舳舶千里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D.明烛天南5.下列对语句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月出于东山之上②客有吹洞箫者③相与枕藉乎舟中④而今安在哉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不同C.①③不同,②④相同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赤壁赋》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巉.(ch án ) 蒙茸.(r óng) 黄泥之坂.(b ǎn ) B.冯.(f éng)夷 栖鹘.(h ú) 戛.(g ā)然长鸣 C.缟.(g ǎo )衣 临皋.(g āo) 羽衣翩.跹.(pi ān xi ān) D.揖.(y ī)予 惊寤.(w ù) 松江之鲈.(l 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顾.(看)而乐之 C.履.(踏,攀)巉岩 D.攀栖鹘之危.(危险)巢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顾而乐之,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相答B.曾日月之几何..(多少)C.予乃摄衣..(提起下衣)而上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的鸟巢)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①俯冯夷之.幽宫 ②燕巢于飞幕之.上B.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②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 C.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D.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掠予舟而西.也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羽衣..翩跹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④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⑤曾明月之几何 ⑥山鸣谷应,风起云涌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披.(分开)蒙茸,踞虎豹B.攀栖鹘之危.(危险)巢C.翅如车轮,玄裳缟.(白)衣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醒)9.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予乃摄衣而上.B.履.巉岩,披蒙茸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D.掠予舟而西.也10.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凛乎.其不可留也时夜将半,四顾.寂寥反而登舟,放乎.中流顾.安所得酒乎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也相同B. B.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同C.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不同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11.对语段内容及形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巉岩”、“栖鹘”等词语在苏轼的另一篇游记《石钟山记》中也曾出现过。

B.因为作者对景物感到恐惧,所以“划然长啸”,给自己壮胆,这种心态,在《石钟山记》中也曾出现过。

C.语段在表达方法上以记叙、描写为主,边抒情论理,在写法上与《石钟山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D.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的这一幻想,流露了他出世的思想。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指凶狠的老虎和豹子),登虬龙 B.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名)之幽宫C.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形容道士轻盈的体态),过临皋之下 D.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晚上)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1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古今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B.予乃摄衣而上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D.须臾客去,予亦就睡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词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②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③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不同C.①③不同,②④相同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归而.谋诸妇。

②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B.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②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禄升斗之禄D.①听.其所止而休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16.下列句中加点实词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断.(阻绝)岸千尺B.履.(鞋子)巉岩C.木叶尽脱.(凋零,脱落) D.披.(分开)蒙茸 17.下列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黄泥之.坂 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余亦悄然而.悲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D.①将归于.临皋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 18.名句填空①霜露既降, 。

人影在地, ,顾而乐之, 。

②江流有声, 。

山高月小, 。

19.结合所学过的《前赤壁赋》,比较两篇赋文,问答下面的问题:(共5分)前赋是新秋游赤壁,典型的景象是“、”,后赋是初冬游赤壁,相应景象是“、”;前赋写的是月下泛舟的实事,后者则用道士化鹤来印证前赋中“”的虚幻故事,从而抒发作者超脱的情怀。

20.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如此良夜何②顾安所得酒乎③以待子不时之须④江山不可复识矣⑤听其所止而休矣⑥归而谋诸妇⑦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⑧予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23.默写《赤壁赋》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赤壁赋》参考答案1. B 冯——píng, 戛——jiá2.D (应解为“高”)3.B(A边走边唱,C提着衣襟,D筑在树梢处的鸟巢)4.C(A结构助词“的”,B跟随,C“可是”/“回头看”,D恰好)5.C(①句“下”和②句“西”均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下”和“向西飞”,③句“侣”为名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④“羽衣”名词用作状语“穿着羽衣”。

)6.A(④⑤不是写景)7.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8.B 9.C10.B 11.D12.A 13.C 14.A15.A(一个表顺承,一个表转折,译为但是)B.恰好C.表示目的D.任凭16. B 履:登、踏17. A.(A项中两个“之”字均为音节助词。

B项中两个“顾”字,前者转折连词,为“但是,可是”意,后者为反问副词,为“难道”意。

C项中两个“而”字,前者表修饰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

D项中两个“于”字,前者为介词,为“到”意;后者为形容词后表比较。

)18.①木叶尽脱仰见明月行歌互答②断岸千尺水落石出1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羽化而登仙20. 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宁悠远转为冬季的阴暗压抑、险峻肃杀21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

“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

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22.①这个美好的夜晚该如何度过呢?②可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③留着你意外的需用。

④先前的景象再也不能辨识了。

⑤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⑥回到家里找妻子(妇人)为此事想办法(商量此事)。

⑦这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走出,将要回到临皋去。

两位客人跟随我,同过黄泥坂。

⑧我提起衣裳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分开稠密的杂草,蹲在形似虎豹的山石上,登上象虬龙一样弯曲的古木,手扳着鹘鸟栖宿的高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