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压强教学案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篇1:《液体压强》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积极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以及亲密联络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引入探究课题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测:学生考虑: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篇2:《液体压强》教案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局部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敏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比照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的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掌握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的关系;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液体压强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液体的压强概念液体的压强是指液体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有关。
2. 液体的压强计算方法液体的压强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P=ρgℎ其中,P为液体的压强,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ℎ为液体的深度。
3.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即液体的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这是因为液体的每一层都会受到上面液体的压力,所以深度越大,上面液体的压力就越大,下面液体的压力也就越大。
4.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即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这是因为在相同深度下,密度大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就更大,所以液体的压强也就更大。
5. 液体的压强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液体的压强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即重力加速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这是因为在相同深度下,重力加速度大的地方,液体受到的重力就更大,所以液体的压强也就更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解:通过讲解液体的压强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深度、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液体的压强的基本知识。
2.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的关系。
3.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液体压强相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讲解1.1 液体的压强概念液体的压强是指液体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有关。
1.2 液体的压强计算方法液体的压强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P=ρgℎ其中,P为液体的压强,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ℎ为液体的深度。
液体压强 教案
液体压强教案教案标题:液体压强教案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3. 能够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电脑、教学PPT、实验器材(例如:水桶、水管、注射器、各种容器、测压仪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液体压强的概念:通过投影仪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
2.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现象?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PPT介绍液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解释液体压强的单位和量纲。
3. 分析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如液体的密度、液体高度、重力加速度等。
步骤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液体压强的实验演示:通过使用水桶、水管、注射器等实验器材展示液体压强的实验过程,并测量压强值。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步骤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液体压强的实验结果,总结液体压强与液体高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进行讨论。
步骤五:概念运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液体压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液体压强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水压力的计算、水泵的工作原理等。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液体压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学生提问和解答环节。
步骤七:课后作业布置液体压强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练习题或实验报告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如改变液体高度、液体密度等条件,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2. 引导学生了解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压力的传输、水泵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等。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描述能力。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教学内容: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液体压强相关的问题。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物体压力的概念,并与压强的概念相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压强是压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量化表达。
导入知识:2. 向学生介绍液体的压强概念,即液体受力于其表面上的压力除以其表面积。
3. 提示学生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强 = 力 / 面积。
示范演示:4. 拿出一个透明的容器,如玻璃瓶,倒入一定量的水,并将容器口封闭。
用手掌轻轻按在瓶子的上方,观察水面的变化。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水面的下降情况。
5. 解释上述现象,指出是手掌对液体表面施加了压力,因而水面下降。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与液体水平面的高度和重力有关。
理论讲解:6. 解释液体压强与液体垂直深度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7. 引导学生推导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液体压强 = 液体密度 ×重力加速度 ×深度。
讲解计算方法:8. 给出几个液体压强的计算例题,引导学生根据所给的数据和公式计算液体压强。
操练演练:9. 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计算液体压强的问题,教师进行指导与纠正。
10. 在课堂上进行液体压强问题的讨论和解答,确保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计算有充分的理解。
拓展应用:11. 给学生一些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题,如液体中的潜水员承受的压力、液体中的浮力等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概括:12.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强调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家庭作业:13.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进行液体压强的计算练习,并思考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4. 对本节课教学进行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以便调整下一节课的教学策略。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4.2《液体的压强》优秀教案3(重点资料).doc
§14.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二节,本节课既是压强知识的延伸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知识的基础和铺垫。
本节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节课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第二课时,连通器的原理,船闸。
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2)难点:公式P=ρgh的理论推导理解。
难点的突破,通过演示实验模拟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建立模型液柱,通过求解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推出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公式,让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初二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一
初二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一§14.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二节,本节课既是压强知识的延伸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知识的基础和铺垫。
本节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节课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第二课时,连通器的原理,船闸。
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2)难点:公式P=ρgh的理论推导的理解。
难点的突破,通过演示实验模拟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建立模型液柱,通过求解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推出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公式,让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过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方案三更为适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教案
液体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液体压强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液体压强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
三、教学重点1.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液体压强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
四、教学难点1.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2.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1. 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水龙头、水泵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概念解释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液体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3)计算方法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2. 液体压强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包括:U型玻璃管、水平放置的导管、水、测压计、直尺、手电筒等。
(2)实验步骤1.将U型玻璃管中的水倒入水平放置的导管中,使水平放置的导管中充满水;2.在水平放置的导管的两端分别放置测压计,记录测压计的读数;3.用直尺测量水平放置的导管两端的高度差,即液体的高度;4.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强;5.重复实验,取不同高度差的数据,计算液体的压强;6.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分析实验结果。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液体压强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但是,在实验操作中,有些学生对于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步骤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二、液体的压强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的方向。
2、了解液体的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能利用液体的压强特点来解释简单现象。
情感态度1、通过大量的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探究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2、通过对三峡船闸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的现象。
教学用具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刻度尺、连通器、水、盐水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引言: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你见过活的带鱼吗?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合作探究1、液体压强的特点提出问题:固体由于有重力所以对支持它的物体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吗?它对容器壁有压强吗?教师演示实验进一步提出它的内部有压强吗?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压强如何来研究其内部的压强?介绍压强计:教师出示压强计边介绍边演示,压强计的构造及原理。
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大。
实验探究: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学生互相讨论,利用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和压力。
学生思考问题,得到自己的结论并说明理由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论:(1)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同。
(3)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人教版9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2节液体的压强—学案
教学内容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二液体的压强授课教师谭清平教学时间第九周星期四班级C145 姓名小组教学目标1、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个人感悟教学重点运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引入课题】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2、潜小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实验探究】1、演示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P81页图14.2-3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1)液体内部朝_______有压强;各方向压强_________;(2)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3)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1、我存在的问题:1、2 (1)(2)(3)2、合作存在的问题:1、2 (1)(2)(3)【自主学习】1、回答【引入课题】中的两个问题。
2、液体压强不同于固体压强的原因是什么?3、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只要算出某一深度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也就可能知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如何求竖直向下的压强?4、液体压强公式:______________。
深度与高度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题用的公式_____________,本题说明液体压强与底面面积是否有关?与深度是否有关?不求最好但求更好6、上端________,下端____________的容器叫连通器。
液体的压强教案高中物理
液体的压强教案高中物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掌握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密度、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液体的压强进行问题求解。
二、教学重点:1. 液体的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密度、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液体的压强的定义:液体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液体对物体的力。
2.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3.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密度、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液体的压强对物体的作用,并引出液体的压强的概念。
2. 讲解:介绍液体的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讲解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密度、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液体的压强相关的计算题练习,加深他们对液体的压强的理解。
4. 总结:总结液体的压强的相关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拓展相关知识。
五、教学工具:1. 实验器材:液体、容器等。
2. 教学PPT。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液体的压强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让学生进行液体的压强相关的应用题练习,检验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馈:1. 结合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多思考,勇于提问,促进学习的深化和扩展。
《液体压强》教案
《液体压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生活中液体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刻度尺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图片:潜水员在不同深度潜水时需要穿不同的潜水服;大坝的上窄下宽的形状。
提问:这些现象都与液体压强有关,那么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1.液体压强的存在演示实验: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针扎一个小孔,观察水的流出情况。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水会从小孔流出?这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再演示实验:将一个侧壁有开口的玻璃管装满水,观察水的流出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水从侧壁流出,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介绍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
可能的猜想有: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有关等。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二、《液体压强》教案新人教版
液体压强设计理念1.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的要求。
但这一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的方法。
先把液体看成大量密集的小液滴组成,然后,用“大量、密集”的关键词,搜寻生活中的实例,把液体类比成“大米、苹果”等。
针对一袋子大米,进行拟人类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粒大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讨论,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
然后再利用象征类比,把“大米”的感受“无奈”,联系到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学生最熟悉的。
对学习状况的研究得出:学习的感受与给学生的压力有关,与自己的“名次”有关,与所在的集体有关。
根据这些类比,可以建立液体压强规律的假说。
然后,用实验验证假说,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教学重点探究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类比法教法探究式教学教具和媒体多媒体,压强计,自制“可乐瓶”烧杯,水,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演示实验: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拓展: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跟固体不同,有流动性。
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液体压强教学案
师:哪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回答,通过讨论后,举出更多的例子。
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拓展延伸
根据规律的有关内容,学生相互讨论、畅所欲言、大量举例。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课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主备人
刘金钟
备课时间
2010-11-11
辅备教师
本组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师:我给大家准备了大的可乐瓶子,用它来装水,这样就能使水足够深,研究起来方便。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讨论试验方案。
生:学生讨论,找到实验方案。
师:咱们一起交流你的实验方案,看其他同学的想法是否跟你一样,有没有你想不到的,有没有更好的想法是你想不到的。
生:交流。
师: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用你认为好的做法,去实验,验证咱们的假说。
教学重点
探究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压强计,自制“可乐瓶”烧杯,水,刻度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反思与收获
交流展示
1、完成学案的内容
师生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液体压强教案》
《液体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与液体深度、密度有关,与容器形状无关。
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公式。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液体压强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液体压强的概念。
2. 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深度、密度与压强的关系。
3. 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
4. 实验演示:观察液体压强的实验现象,如U型管、压强计等。
5. 学生动手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深度、密度的液体压强。
6.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液体压强概念、特点和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探讨液体压强在工程、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坝设计、船舶浮力等。
2. 介绍液体压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重大发现。
3. 引导学生关注液体压强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压强计、U型管、液体等。
3.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文章、案例等。
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
结合实验得出结论。
3.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自行设计实验表格,并提交实验记录,展示自己的表格设计和实验数据:
A.压强计向各个方向都有数据,表明液体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测得各个方向上的数据相等,可得: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C.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强计数据增大,表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课题:液体的压强
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
教
材
分
析
压强是本章的知识核心,它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液体压强。学生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学习这部分知识又需要综合运用力、密度等知识,并且不同物态的压强量度和测量方法都各不相同,因此液体压强是教学的难点。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情
分
析
在水的作用下,橡皮膜向下凸或向侧壁凸。可以显示水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有压强。
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归纳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2. 提问:
A.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
B.提供实验用具:压强计、高水筒
介绍压强计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C.怎样判断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
2.猜测、讨论、发言、实验:
2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组织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3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跟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励他们积极去提出质疑并且自己去解决问题,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及时给予评价,跟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对比,从而知道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知识点的罗列,公式的推导逻辑关系上引导还行; 2、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及其运用上比较缓慢,不能灵活运用其处理具体问题; 3、在知识点讲完后要多加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4、讲述教学内容时,应将知识点有序的展开,有效的进行梳理,提高学生分析与计算能力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特性,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2. 掌握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水杯、水桶、塑料瓶、注射器等)、小黑板;2. 学生准备:书本、笔记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清楚地呈现教学目标,并引入液体的概念,比如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液体;2. 引发学生思考:你有没有注意过液体在容器中的压强有什么特点?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提出问题:液体在容器中的压强和哪些因素有关?2. 通过讲解,引出液体压强的定义:液体在某一点上的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液体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3. 引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液体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A表示面积;4. 阐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以及液体的密度相关。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讲师进行实验演示,利用水杯、水桶和注射器等进行简单的液体压强实验;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液体在不同深度时的压强不同?何时压强最大?四、分组实验(20分钟)1. 将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塑料瓶,分别用不同高度的水进行实验;2. 学生使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注入水,并测量液体高度和液体对瓶底的作用力;3. 学生记录数据,并计算液体在不同高度处的压强。
五、数据整理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进行比较分析;2. 引导学生讨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的关系是怎样的?六、概念巩固(10分钟)1. 回顾液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出示一些相关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问题。
七、拓展应用(15分钟)在实际生活中,液体的压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液体压强在以下场景中的应用:1. 水壶中的水流是如何被挤出的?2. 游泳时,深潜时为什么耳朵会疼?3. 潜水艇是如何在水下航行的?八、小结与延伸(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液体压强的重要性;2. 提出自主学习任务:详细了解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结性文章。
《液体压强 》教案
《液体压强》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探究:液体压强特点设计者:** 工作单位:**市武当山特区中学教学内容课题名称液体的压强学科物理总课时数2课时单元章节名称第十四章第二节页码第80-84面执教者**版本名称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九年级册次全一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压强可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三部分。
液体压强是本章也是力学中的重点、难点。
学好本节内容也为后面《浮力》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第一节已经学习了固体压强及压强的定义,为液体压强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感性经验较少,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加强实验教学,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为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打下基础,通过学生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
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了解连通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探究,实验的设计,操作。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大烧杯学生:液体压强计、铁架台,学生自己准备以下器材:两个形状不同的透明的大饮料瓶、刻度尺、一个小夹子、两个橡皮筋、浓盐水、水、先把刻度尺固定在饮料瓶上、设计好的实验表格教学流程第1 课时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引入新课1、提问:固体有重力,对支持面有压强,液体也有重力,对容器底部有没有压强?2、演示:将水倒入两端开口,且下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中,观察橡皮薄膜的形变程度,说明了什么?3、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得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结论1、学生在固体压强的基础上可能会猜想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液体压强的计算:
公式:P =ρg h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教学反思
课题
二、液体压强
备课人
目标描述
目标水平
记忆
理解
应用
综合
教学
目标
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V
V
V
重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V
难点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V
教具
演示
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等
学生
压强计、200mL的量筒、水、盐水等
2.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跟什么有关
(1).介绍压强计
(2).实验步骤
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同。
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P—压强
ρ—液体密度
h—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A
B
h=20cm
甲
乙
5.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如图
①连通器的原理(用P83图14.2-8讲述)
演示:在连通器中倒入红水,让学生观察每个容器中的水面的高度。(相平)再把连通器慢慢倾斜一个角度,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相平(仍相平)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什么叫压强?计算公式?压强单位是什么?10帕表示什么意思?
潜水员潜入深海中为什么要穿潜水服?
教学过程设计
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
液体对它的支承物体有压强(演示下图1、图2)
图2
图1
启发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图1: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图2: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改用盐水重复②,③。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cm
4.液体压强的计算:
公式:P =ρg h
小结实验结果:连通器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介绍几种连通器,
2列举例子,说明连通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P84 14.2—9图)
3讲述船闸
三.小结
四.练习:本节《同步训练》
观察实验并得出液体压强特点1。
观察压强U形管内液体高度差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板书
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