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4 (新版)苏教版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血液与血型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医学文章、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3.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在作业完成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不求甚解,缺乏钻研精神。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血液与血型”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出血液与血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管理上,我尽力保持课堂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课堂纪律的监管不够严格,或者是因为课堂内容不够吸引学生。因此,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监管,并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血液与血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然而,部分学生在血型鉴定和输血原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10.1 血液和血型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10.1 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血液和血型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
血永久涂片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第 - 2 - 页第 - 3 - 页现红色?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征是:在氧含量高的环境,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环境,又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叫动脉血。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血液呈暗红色,叫静脉血。
血液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要有一定的数量,含量过少时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是“贫血”。
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师:白细胞有多种(示课本彩图四)。
它的功能是吞噬病菌(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示意图,并讲其吞噬原理)。
联系学生有时身体某部位受到病菌侵害时出现红、肿、热、疼的“发炎”症状。
小结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师:演示实验。
观察凝固的血(试管B)试管B中的血液为什么凝固了呢?血块周围出现的液体是什么?(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
)学生认真观察试管B中的现象。
师: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血型的分类,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血型鉴定。
3.掌握输血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标准:
a.内容完整、准确,符合题目要求。
b.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c.设计新颖,具有创意。
d.按时提交,字数符合要求。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方法。
3.输血原则和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血液知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血液,关爱生命,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题目:
1.血液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它们各自有哪些功能?
2. ABO血型和Rh血型各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
3.输血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血液分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组成。
2.血型的分类及遗传规律:讲解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知识。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xYzKw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学
优中考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学优中考网xYzkw]
课时安排:2课时学优中考网xYzKw]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xYzKw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的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中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后,学生知道了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此之外,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人血涂片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的组成。
(2)观察人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2)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而本节知识血液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学生可能经历过流血和血液化验的检查,但是对检查的结果——化验单和血液的成分,学生一般不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
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论层次。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1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七、教学反思:亮点:1.本节课是血液循环的基础部分,又贴合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对活跃;2.课堂结构相对完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3.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师引导,生主体;4.在教学中能够强调考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第1节《血液和血型》学案
血液和血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认识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技能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的健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难点:认识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问题导学】一、自主学习1、(1)A是将抽出的家兔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目的 )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结果,试管出现的是现象。
图中的是,呈色。
图中的为,呈色。
图中的为,呈色,其主要功能是。
(2)B试管出现的是现象。
图中的是,图中的是,其颜色为。
(3)血液中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主要是图所示的部分。
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由以的形式来运输;能吞噬病菌的存在于中,能对止血和凝血起作用的存在于中。
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右图),同一视野中看到的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为,在视野中观察到有细胞核的是。
不易找到后者,因为。
视野中还不易观察到,原因是。
二、合作探究模块一血液中的含氧量(动脉血和静脉血)1、人体的呼吸系统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2、动脉血是指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的血液,而静脉血则是指血液中的含量量的血液。
动脉血与静脉血指的是血液,动脉与静脉指的是血管。
模块二血常规化验:3、4 位患者和一位正常人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体检者项目检查结果A(男)红细胞计数(RBC)3×1012个/LB(男)白细胞计数(WBC)15×109个/LC(女)血小板计数(P L T ) 4×1010个/LD(女)血红蛋白(H b) 80g/LE(女)红细胞计数(RB C ) 4.5×1012个/L1.A体检者的数据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能患什么病?2.B体检者的数据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能患什么类型疾病?3.C体检者的数据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能出现什么病症?4.D体检者的数据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能患什么病?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5.E体检者的数据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能患什么病?模块三贫血的原因4、当血液中的________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的含量过少时,人就出现贫血。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4)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设计思想: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
从小到大,学生一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
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对血液的认识,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属于什么组织?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设计思想: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播放视频《人血液分层实验》后,请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
水(约占90%)蛋白质(约占7%)血浆(55%) 葡萄糖(约占0、1%)无机盐(约占0、9%)废物(约占2%)血液白细胞血细胞(45%) 血小板红细胞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和血型》教案-新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说出ABO血型系统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关注自愿无偿献血。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输血的原则。
【教学难点】
血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输血的原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血液化验单;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模拟配置的“A型血”、“B 型血”、“O型血”、“A型血清”、“B型血清”,载玻片,滴管;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红细胞(输送氧)
血细胞白细胞(防御和保护)
血液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浆(物质运输的载体)
二、输血和血型
1. 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 元第10章 第一节 血液教案 苏教版
第一节血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三种血细胞的特征、功能。
3、认识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学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意识,关注健康,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三种血细胞的特征、功能。
2、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难点: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询课外相关书籍、网上搜索等途径初步了解有关血液的知识。
2、教师准备:(1)人血涂片玻片标本、光学显微镜。
(2)多媒体课件。
(3)血常规化验单,三种血细胞特征比较表。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问:你想知道,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你想知道,血液究竟有什么物质吗?你想知道,看病时医生为什么要验血吗?【新授】(一)血液的组成[观看视频]:血液的分层现象。
[教师提问]:装有血液的试管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血液的成分有什么?[学生回答]:略。
[动画模拟]:血液的分层现象。
[教师明确]:(1)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血浆;中层:白色——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红色——红细胞。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1、血浆[学生阅读]读教材,了解血浆的组成物质及血浆的功能。
[学生回答](1)血浆的组成: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废物(少量)等。
(2)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教师补充]血浆中有一类蛋白质,叫可溶性纤维蛋白原。
2、血细胞[分组实验]观察人血涂片。
[学生观察]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有什么不同?(1)红细胞(RBC)[教师讲述]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颜色呈红色的是红细胞。
[教师提问1]红细胞除了数量最大这个特点外,还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双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教师提问2]红细胞为什么呈现红色?[学生回答]红细胞中有红色的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红色。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课程教学设计
第 10 章人体内物质运输和能量供应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 1 课时)教课目标:1、说出血液的构成和功能。
2、认识血惯例检核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试试解读血惯例化验数据,培育理论联系实质的能力。
要点、难点:1、说出血液的构成和功能。
2、运用所学知识试试解读血惯例化验数据。
一、导入新课。
[ 前言 ] :现代社会离不开七通八达的公路网,知识经济的时代离不开信息高速公路。
你可曾想到,在你的身体里也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为组织细胞运送着氧气和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发问 ]:你知道这条运输线是什么?里面流动着什么吗?二、检查预习。
三、血液的构成。
[表达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构成物质。
它在人体内不断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浑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发问 ]:想知道血液究竟含有哪些成分吗?[表达 ]:我们知道血液一流出血管就会发生凝结,那么如何观察血液的成分呢?说出在血液中放入少许的柠檬酸钠溶液,可以防范血液凝结。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抽取鸡或猪等动物的新鲜血液10 毫升,放入盛有少许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动画)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想想,血液的成分由哪些物质构成?血浆血液构成白细胞血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发问:没有加抗凝剂的血液是如何的呢?出示图片,观察(经过比较认识血浆和血清的差别)四、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 图示 ] :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 55%,此中 90%以上是水,其他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发问 ]:请你推测血浆的功能。
[小结 ]:血浆起到了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气和养料的作用。
[出示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血细胞。
学生分小组谈论,填表,并展现成就。
细胞种类形态数目大小有无细胞核功能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播放视频,理解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发问:红细胞为何呈红色?讲解血红蛋白的构成,进一步论述贫血的原由及症状。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new)
《第一节血液与血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血液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人血涂片中的血细胞通过血液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说明人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血液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爱护生命、敬畏生命二、教学重点:血液组分的功能三、教学难点:血液组分的功能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2m i n 导入观看血液分层实验(土豆视频),回答问题:血液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血液的各个组成成分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血液与血型》回忆知识点,回答问题:观看视频了解血液分为三层: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并且最多的是红细胞。
最上层的是血浆,中层血小板和白细胞,最下层是红细胞,并且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及时巩固,通过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7 m i n 一、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血液的组成以及功能。
血液的组成以及功能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活动一: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识别人血液涂片中的血细胞总结人体血液不同成分的功能红细胞: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传输者。
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加速止血,促进凝血。
通过视频的形式,学生比较陌生的血液,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而且直观。
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3 m i n 二、分析血常规化验数据化验单中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分别说明人体患有什么疾病?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依据血常规数据对照正常范围得到:1、红细胞的数量偏少,所以患有贫血症min七、作业问题解决与导学方案p54-55小结展示,基础反思,能力测控(5不做)八、附录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设计依据与构想】输血和血型以理性认知为主,但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主要是通过创设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教材分析】鉴定血型和输血是本节的重点。
学生动手模拟实验学会鉴定血型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凝集反应这一难点,并为理解四种血型间输血关系奠定了基础,掌握同型输血的原则。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其体重的7-8%。
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没什么影响,参加义务献血光荣。
学生对血型知识、输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血型有A型B型AB型O 型,失血过多要输血。
但并不清楚ABO血型命名的依据是什么。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表达血型不合原因常出现问题,让学生牢固掌握四种血型各含的凝集原、凝集素才能准确表达异型输血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或为什么会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
【教学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2.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3.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4.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5.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教学难点:1.解释说明血型鉴定的原理及过程。
2.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相关视频:《ABO血型鉴定》《无偿献血》。
2.搜集国家无偿献血法律法规,搜集国家无偿献血先进人物及特殊事件。
3.制作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
2.搜集有关无偿献血的信息资料。
3.家长的无偿献血证。
【教学流程及分析】输血和血型一、复习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复习巩固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
如:昨天老师的手被钉子扎破流血了,一开始血涌出得很快,但慢慢地变少,最后伤口不往外流血了。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课程教学设计
三、输血和献血:
失血超过血液总量 30%就会危及生命
观看《杉杉来了》片段,回答以下问题: 请 2-3 位同学拖拽血液包,完成输血关系
1. 杉杉是什么血型 2. 杉杉为什么要进行输血
图。
利用隐藏 功能显示
3. 输血需要注意什么?
无偿献血
答案
同型血输血,危及情况下可以考虑 学生思考回答
异性输血,但需要考虑凝集反应(结 合抗原抗体图讲解)。 4. 医院里的血液从哪里来? 每次献血 200-400 毫升,献血会不会 请一位学生上来拖拽 影响自己健康呢? 四、课堂小结: 展示本节课的关键字,请学生完成知识 请 4 位同学上来选择回答问题。 点结构框架。 五、知识巩固: A,B,AB,O 型血袋分别隐藏了 4 个问题, 学生自由选择做题
预 估 结 果
主要设问
设计意图
依据知识的重难点提出的最核心设问
关键例题
用 A 型标准血清和 B 型标准血清对 10 人进行血型鉴 定,其中有 6 人与 A 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有 2 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有凝集反应,有 1 人与两种标准 血清都不发生凝集反应。那么,血型为 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的人数依次为( ) A.3、4、2、1 B.4、3、2、1 C.3、4、1、2 D.1、2、3、4
板书设想:(板书分为文科板书和理科两类板书。文科
板书突出的是文字间的内在联系。而理科板书最好采用 左右两分的二维板书,即,左为写例题,占黑板的三分 之二强,右三分一弱作为解例题时采用了哪些定义、性 质、概念等,需要明示在右侧)
设计意图
作业设想 无
作业题目
设计意图及完成标准
与 预 设 课 堂 的 不 同 涉及抗原,抗体的概念,要反复多次讲解,拖动输血关系图时,有的 之 处 及 带 给 你 的 思 学生不能准确地判断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 考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学目标:1、了解输血的意义及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2、说出ABO血型类型及鉴定过程。
教学重点:1、了解输血的意义及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2、掌握ABO血型的类型。
3、说明血液鉴定过程并完成实验。
教学难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
教学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血液标本、吸管、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学会了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这样,我们便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病措施。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一次旅途中,由于交通事故致使一位B型血的旅客受伤急需输血你能为受伤旅客献血吗?三、提出问题1、分组讨论。
2、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1)献血者的年龄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
(2)需要进行血型鉴定,确定献血者的血型是否能献给伤者?(3)人的一次性输血量的范围是多少?(4)献血对人体有影响吗?四.解决问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性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400mL),对身体健康就没有太大影响,如果一个人一次性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1200mL)以上,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1997年12月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十八至五十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图10一4),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要进行血液鉴定。
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
血型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血型。
血型可分为A型、B 型、AB 型和O 型四种。
可以利用A型标准血清(即A型血液的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即B型血液的血清)鉴定人的血型。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型的概念和分类。学生将学习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每种血细胞的功能。此外,学生将了解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学习如何鉴定血型以及血型在医疗输血中的重要性。
二、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并撰写读后感,加深对血液与血型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视频的内容,讨论实验原理和血型的鉴定方法。
3.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例如,在家中尝试鉴定自己的血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5.邀请医学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血液与血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虚拟实验室:利用教学软件或在线平台,学生可以模拟实验操作,加深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认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血液成分的分离实验。
3.互动式教学:利用教学软件或在线平台,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提问、讨论和解答疑问。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起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血型的看法和理解。
教学流程
答案:血型的鉴定方法有玻片法、试管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玻片法是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抗血清的反应来鉴定血型;试管法是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抗血清在试管中的凝集反应来鉴定血型;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通过检测基因来鉴定血型。
6.组织学生参观血站或医院输血科,了解血液采集、分离和输血的过程。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教学设计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ABO血型的类型.2.输血的原则.〈能力目标〉1.通过课本知识的阅读,锻炼提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血型的模拟鉴定,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理性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提高社会责任感.2.形成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2.输血的原则.〈教学难点〉1.血型鉴定的过程.【教学方法】情景引导、原理阐释、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探究实验的器材:小烧杯、培养皿、血检报告、4种模拟血型、模拟血清、红墨水表:模拟实验药品列表图:模拟实验血型化验单〈学生准备〉本课课本【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视频、图片——自然引入课题,并给出提示问题:这样的突发案下我们能做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
积极参与互动,思考提示问题。
马拉松爆炸案现场视频图片,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2min)知识点讲解:讲解输血和血型的历史。
积极参与,思考重大科学发现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
理解输血和血型的重要性。
(2min)活动一:与死神赛跑创设情境:波士顿爆炸案中有四位伤者(Tom、Jerry、Sun、Peter)急需输血。
需要完成知识点突破与血型鉴定模拟实验救助伤者。
1 知识点突破:给出包含知识点的题目,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真正了解ABO血型,并在教材上进行标注。
创设情境,学生愿意救助伤者,同时救人需要高效完成实验。
知识性内容不适合分组讨论,适合独立思考,学生对课本知识行进学习,提【板书设计】第二节输血和血型一、血型ABO血型二、输血同型血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设计思想: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
从小到大,学生一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
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对血液的认识,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
……
设计思想: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播放视频《人血液
分层实验》后,请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
水(约占90%)
蛋白质(约占7%)
血浆(55%)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约占2%)
血液
白细胞
血细胞(45%) 血小板
红细胞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
知识的获得及心智技能的形成是由动作结构和活动结构逐步内化的。
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卷入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观察、思考和描述表达活动。
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3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认识它们。
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
方案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P39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
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先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差异,再从理性角度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化。
活动三:我想我说
通过问题“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管道中不停地流动,有什么用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血液的功能。
方案: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思想:通过归纳活动逐步内化所学的知识。
用表格能简洁明了地归纳知识体系,在对生物基础结构生理知识的学习中非常适用。
活动四: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血常规化验是临床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再由学生对自己带来的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分析。
这时教师通过投影提供“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为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提供理论依据。
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
设计思想:“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使全体学生投入到解读活动中,通过活动结构逐步内化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迁移。
同时学生对“血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了解并关注血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