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教学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技巧

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技巧

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技巧1.渗透式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和方法。

例如,教授比例问题时,可以引入购物打折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明确学习目标: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知道他们将学习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激发学生思维:数学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授平面几何时,可以使用图片和动画来展示相关概念和定理,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和记忆。

5.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程度,分层教学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练习。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感到难度过大或过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6.互动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7.系统复习和练习:定期进行系统复习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发现问题。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练习或考试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8.实践与应用:数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非常重要。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或者设计一些真实场景的数学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9.灵活多样的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外,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评估方式,如口头答题、书面作业、小组项目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

10.积极的教师态度:课堂上,老师应该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发言和提问,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同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这些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帮助初中数学老师更好地教授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教案(7篇)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教案(7篇)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教案(7篇)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教案范例(7篇)初级中学,简称初中,进入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设计5篇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设计5篇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设计5篇初中数学微课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内容:老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向前两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

问题见教材。

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3、-2、-0.5、- 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初中数学教学方案精选范文五篇

初中数学教学方案精选范文五篇

初中数学教学方案精选范文五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初中数学教学方案精选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教学方案精选范文一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开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二、工作目标: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多方面学习,树立新理念开学初就要认真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反复揣摩。

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认真领会《标准》编导意图,去指导教学实践,以便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

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

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

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如初一学生普遍保留小学阶段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面对孩子们这种学习热情,教师应该表示赞赏,给予肯定,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轮流发言的机会。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驭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5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5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5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七周笔者在长青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记数法,它是在学习乘方的基础上,研究更简便的记数方法,是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方法,能将一些大数写成科学记数法。

2、过程与方法:在寻找科学记数法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总结,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五、案例教学用具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图片六、案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学:1、展示学生收集的非常大的数,与同学交流,你觉得记录这些数据方便吗?2、展示课本第63页图片,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如世界人口数、地球的半径、光速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4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4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数学优秀教案4篇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7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7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7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2、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并能灵活应用;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二次根的意义;(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二)引入新课新课:二次根式定义: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对于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1)式子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吗?呢?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

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

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

例1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例2 x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在实数范围有意义?解:略。

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x是什么数时,x—3是非负数,式子有意义。

例3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

(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

当x2时,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选6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选6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内角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

3、通过将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的过程体验,初步认识"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2、难点:多边形内角和的推导。

3、关键:。

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

【教具准备】三角板、卡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问题1、在一次数学基础知识抢答赛中,老师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五边形的所有角相加等于多少度?一个学生马上能回答,你们能吗?2、教具演示:将一个五边形沿对角线剪开,能分割成几个三角形?你能说出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点题)意图:利用抢答问题和教具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二、探索研究学会新知1、回顾旧知,引出问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

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__(2)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

2、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1)学生思考,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叙述对四边形内角和的认识(第一二组通过测量相加,第三四组通过画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内角和,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

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作为探索多边形的。

突破口。

(3)引导学生用"分割法"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方法一:连接一条对角线,分成2个三角形:180°+180°=360°从简单的思维方式发散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分割"问题,并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备注方法二:在四边形内部任取一点,与顶点连接组成4个三角形。

初中数学教学优质教案(7篇)

初中数学教学优质教案(7篇)

初中数学教学优质教案(7篇)初中数学教学优质教案【篇1】一、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1)引入实例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2.认识正、负数(1)引入正、负数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如下是作者细致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4篇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一)重点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1课时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一)明确目标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整版)

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整版)

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整版)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1.发现法:此法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去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暗示法:它是通过熏陶、渗透以及影响等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作用的教育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愉快教学法: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快乐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快乐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4.示范法:它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掌握示教性教学的规律,为学生的“学”做出示范,包括语言示范、行为示范等。

5.演示法:这是一种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方法。

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奠定基础。

6.练习法:这是以让学生反复地完成同一个操作来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7.实验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8.议论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它是通过让学生在一起共同研究问题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9.讲解法:这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它是一种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能够高效率地传授知识。

初中数学有趣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的例子:1.游戏化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可以使用数学接龙、数学迷宫、数学拼图等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2.互动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互动式学习中,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例如PPT、视频、动画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初中数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作者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设计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

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

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较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第十六章分式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

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 初中数学说课稿(优秀5篇)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 初中数学说课稿(优秀5篇)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初中数学说课稿(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这5篇初中数学说课稿是来自于作者的初中数学说课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初中数学教案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

2.能将已知数在上表示出来,能说出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能力训练点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画,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启发诱导—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动手画,动脑概括的三要素,动手、动脑做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师生同步画,学生概括三要素,师出示投影,生动手动脑练习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大家知识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生: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出示投影1)三个温度计。

其中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上20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下5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

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生:2℃,-5℃,0℃.我们能否用类似温度计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教法说明】从温度计用标有读数的刻度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这个事实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再从温度计这个实物形象抽象出来研究。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培养了用数学的意识。

最热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21篇)

最热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21篇)

最热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21篇)最热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21篇)篇一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及其简单的应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勾股定理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数与形密切联系起来,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圆、解直角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它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知识与技能探索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证明,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计算和运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1)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感受数学之美,探究之趣。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教学难点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学法)“引导探索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课件、三角板教学环节1(1)你见过这个图案吗?(2)你听说过“勾股定理”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目的在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出“赵爽弦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同时为探索勾股定理提供背景材料。

教学环节2 教学过程:实验操作获取新知归纳验证完善新知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索学生活动:猜想实验合作交流画图测量拼图验证设计意图: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出赵爽弦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0篇)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0篇)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0篇)初中数学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0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七年级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班级学生的人数在50人左右。

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高分段学生少,低分段的学生较多,说明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习惯不够好。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放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强调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重视知识的运用。

二、教学设想(具体措施)1、教学理念——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究更好的教育方法。

2、日常教学——认真做好个人日常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阵地。

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记录好教学反思笔记。

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体验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与同事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取人长,补己短,共同进步。

3、学生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布置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好的开头尽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以“练”为主,纠正他们解答题目的不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具体措施——教学上开展分层教学。

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差生,掌握一些关键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扭转他们的厌学现象,利用空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大全15篇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大全15篇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大全15篇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统计表(1):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3、活动、统计数据。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7篇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7篇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7篇篇一: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篇一课题教案:完全平方公式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1内容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1.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

使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a+b)2=a2+2ab+b2的几何背景。

2.2技能目标:经历由一般的多项式乘法向乘法公式过渡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给公式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3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准确应用。

4教学难点掌握公式中字母表达式的意义及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5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5.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本节的教学过程,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结论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5.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充分利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初中数学教案篇一1.初中数学教案模板1.课题填写课题名称(初中代数类课题)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

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

(讨论、发现、探究)的过程,提高。

(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2)教学难点:易错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4.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1)讨论法(2)情景教学法(3)问答法(4)发现法(5)讲授法5.教学过程(1)导入简单叙述导入课题的方式和方法(例:复习、类比、情境导出本节课的课题)(2)新授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小步骤)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例: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解法和步骤)。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

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例:分组讨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归纳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步骤,设置系数化为一,负号要变号的易错点)。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设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题,学生再次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再次巩固不等式的解法)。

(3)课堂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

(4)作业提高布置作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所创新)。

6.教学板书2.初中数学教案格式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学时/ 周学时:/开课时间:年月日第周至第周授课年级、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章节名称2.教学目的3.课时安排4.教学重点、难点5.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等)6.复习巩固与作业要求7.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8.教学参考资料9.教学后记3.初中数学教案范文教学目的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正弦和余弦(⼆)》 ⼀、素质教育⽬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了解⼀个锐⾓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能⼒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观察、⽐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独⽴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了解⼀个锐⾓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 2.难点:⼀个锐⾓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 三、教学步骤 (⼀)明确⽬标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的余弦值”. 2.导⼊新课 根据这⼀特征,学⽣们可能会猜想“⼀个锐⾓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整体感知 关于锐⾓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的,然后加以证明.引⼊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体字并加以⽂字语⾔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理解,更不应要求学⽣利⽤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不是证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的三⾓函数值,引导学⽣观察,并猜想“任⼀锐⾓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成⽴吗?这时,学⽣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解决,教师要给学⽣⾜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逻辑思维能⼒及独⽴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师板书: 任意锐⾓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的余弦值;任意锐⾓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初次接触三⾓函数,还不熟练,⽽定理⼜涉及余⾓、余函数,使学⽣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对学⽣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 已知∠A和∠B都是锐⾓, (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 (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 这⼀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为了运⽤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 (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 (1)问⽐较简单,对照定理,学⽣⽴即可以回答.(2)、(3)⽐(1)则更深⼀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发现35°与55°的⾓,47°6′分42°54′的⾓互余,从⽽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将题⽬变形: (2)已知sin35°=0.5736,则cos______=0.5736. (3)cos47°6′=0.6807,则sin______=0.6807,以培养学⽣思维能⼒. 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 (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 (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 学⽣独⽴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基本会运⽤. 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节课内容的综合运⽤,既考察学⽣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 (四)⼩结与扩展 1.请学⽣做知识⼩结,使学⽣对所学内容进⾏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知识的组成部分. 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个锐⾓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的余弦值,任意⼀个锐⾓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的正弦值. 四、布置作业篇⼆:《正弦和余弦》 ⼀、素质教育⽬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知道当直⾓三⾓形的锐⾓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也都固定这⼀事实. (⼆)能⼒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会观察、⽐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独⽴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知道当锐⾓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也是固定的这⼀事实. 2.难点:学⽣很难想到对任意锐⾓,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明确⽬标 1.如图6-1,长5⽶的梯⼦架在⾼为3⽶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2.长5⽶的梯⼦以倾斜⾓∠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的梯⼦以倾斜⾓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的梯⼦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则倾斜⾓∠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的回忆,并使学⽣意识到,本章要⽤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来说,起到激起学⽣的学习兴趣的作⽤.同时使学⽣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的直⾓三⾓形和等腰直⾓三⾓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种新⽅法,求出⼀条边或⼀个未知锐⾓,只要做到这⼀点,有关直⾓三⾓形的其他未知边⾓就可⽤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引出课题. (⼆)整体感知 1.请每⼀位同学拿出⾃⼰的三⾓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 学⽣很快便会回答结果:⽆论三⾓尺⼤⼩如何,其⽐值是⼀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三⾓形中,只要知道其中⼀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个含40°⾓的直⾓三⾓形,并测量、计算40°⾓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学⽣⼜⾼兴地发现,不论三⾓形⼤⼩如何,所求的⽐值是固定的.⼤部分学⽣可能会想到,当锐⾓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动⼿能⼒的同时,也使学⽣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的求知欲,⼤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实验,学⽣会猜想到“⽆论直⾓三⾓形的锐⾓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展开讨论,独⽴完成. 2.学⽣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组直⾓三⾓形有⼀个锐⾓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起,记作A,并使直⾓边AC1,AC2,AC3……落在同⼀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独⽴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是⼀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独⽴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标,同时培养学⽣能⼒,进⾏了德育渗透. ⽽前⾯导课中动⼿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设计.这⼀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思维能⼒的作⽤. 练习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知道任意锐⾓的对边与斜边的⽐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直⾓三⾓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三⾓形的锐⾓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动⼿实验,⼤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个新的结论,相信⼤家的逻辑思维能⼒⼜有所提⾼,希望⼤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发现,锐⾓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值,已知⼀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解了.看来这个⽐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激发了学⽣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预习正余弦概念. 五、板书设计篇三:《⾓平分线的性质》 (⼀)创设情境导⼊新课 不利⽤⼯具,请你将⼀张⽤纸⽚做的⾓分成两个相等的⾓。

初中数学课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数学课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数学课教学方法有哪些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将围绕初中数学的核心概念、原理和技能展开,涵盖方程、不等式、函数、几何等多个方面。

此外,重点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上不断努力,增强自信心,提高整体成绩。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如代数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2)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实际生活中的测量、统计、概率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掌握一定的数学解题技巧和策略,如分类讨论、转化求解、数形结合等,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问题驱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归纳、演绎、类比等数学思维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4)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指导等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克服困难,追求卓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教学
摘要:初中代数的初始课,既要注意加强”双基”教学,又要着眼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要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从初中一年级抓起,坚持对学生看书习惯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定会增强,学习数学的素养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75-02
初中代数的初始阶段,主要有两项主要的教学任务:一是扩张数的概念,引进负数,建立有理数集;二是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代数式的概念,并为数的运算过渡到式的运算奠定基础。

顺利完成这两项教学任务,对于学好代数课程的后继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从教学研究工作出发,注意了总结和探索初中代数启蒙阶段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以求搞好初中代数初始课的教学。

1.建立有理数集?
数的概念的扩张在小学阶段已经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引进数零,把自然数集扩张为扩大的自然数集。

即非负整数集。

第二次是引进了正分数,把非负整数集扩张为非负有理数。

中学代数开头课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继续对数的概念进行第三次扩张,建立有理数集。

数的概念的扩张,必须遵循如下三条原则:例如把数集a扩张为
数集b。

(1)扩张之后要引进新的元素,即a是b的真子集。

(2)在集b里定义一些关系和运算,使它们的集a中的主要性质能够保持;对于作为b的真子集a的元素,这样定义与原有的关系和运算的定义,应是无矛盾的。

(3)集b能解决集a所不能解决的矛盾,在集a不能施行或不能永远施行的某种运算,在集b中能够永远施行。

有理数集是遵循数集扩张的上述三条原则建立起来的。

中学代数根据学生的可接受原则,为了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算术数的基础上引进了负数,从而给出了有理数的定义。

即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它的分类如下: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还相对贫乏,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于训练和提高。

因此必须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逐步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和渗透的程度,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

如教学《有理数》这一章,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
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3.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数学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改革的核心任务。

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乐于交流合作,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民主合作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经历成功的体验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既可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可表现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
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

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
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

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教育,尽早的完成社会化教育,学生也只是接受教育,在学习中不断的使自己接受社会化。

只有从这些方面的差异入手进行改革,才能完成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

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对知识进行传授、支配和知识的静态占有者,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要转换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等,还要转换成动态的研究者,从多个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新角色进行实践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使教师走到学生的身边进行交流,并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等;当学生的顾问,与学生进行意见交换等,这样就可以在教育中不断地与学生建立了情感,使学生感觉自己的老师就是自己在学习上的朋友。

6.教学方法要采取多样性
在新课程中要求在教育上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教师就要根据学
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主要总结有四点教育方法:
教师引导。

尽管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具体作用,所以,就更需要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引导和组织,使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具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他们要学习的是人类文明的更多间接经验,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也应该对其进行引导。

实践操作。

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知识只是一些直观感受和间接经验等,缺乏对实践的操作,所以,在课堂教育中适当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了解数学知识,例如:对计算机的使用;对图形的理解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进行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知识,所以,教师就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自主探究。

学习是对外界的知识进行内在的转换过程,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

在新课程下自主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充分让学生使用这种权利。

合作交流。

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交流可以使知识面更广泛,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认识。

所以,教师在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应该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和交流,促进学习效率,推动学生发展。

作者简介
颜朝明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