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导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1节《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1节《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透镜》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以及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透镜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光学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透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还需通过实例和实验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认识透镜的基本概念,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透镜的类型和作用。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图片,如眼镜、相机、放大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镜。

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透镜的定义和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验现象,如凸透镜会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会使光线发散。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例,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家庭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5.1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5.1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5.1透镜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能够解决与凸透镜的成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学习内容1.透镜的基本性质2.透镜的分类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凸透镜成像的典型例子三、学习要点1. 透镜的基本性质透镜是一种能够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光学元件。

它由密度不均匀的光学玻璃或者其他透明物质构成。

透镜的两侧面通常是球面,其中至少一侧面是非平面的。

透镜有两个主要的性质:焦距和倍率。

2. 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折射性质,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的凸透镜构成,可以使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焦点;凹透镜与凸透镜相反,可以使平行光线发散。

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凸透镜成像时遵守的规则。

根据凸透镜焦距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当物体距离凸透镜远于焦距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实像,实像位于焦点之后,且与物体相互倒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处于焦距位置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实像,实像位于无限远处,且与物体相互倒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近于焦距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发散,看不到实像,只能看到虚像,虚像位于透镜的同侧,并且直立。

4. 凸透镜成像的典型例子4.1 物体在凸透镜前方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前方时,根据物体与焦点的距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物体距离凸透镜远于焦距: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实像,实像位于焦点之后,且与物体相互倒立; - 物体距离凸透镜处于焦距位置: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实像,实像位于无限远处,且与物体相互倒立; - 物体距离凸透镜近于焦距: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发散,看不到实像,只能看到虚像,虚像位于透镜的同侧,并且直立。

4.2 物体在凸透镜后方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后方时,根据物体的位置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物体在焦点上方: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发散,看不到实像,只能看到虚像,虚像位于透镜的同侧,并且直立; - 物体在焦点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平行发散,看不到实像; - 物体在焦点下方: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实像,实像位于焦点之后,且与物体相互倒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导学案设计(教师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导学案设计(教师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乐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1节透镜编写人:审核人:编写时间: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难点:1、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具】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激光笔、演示用凸透镜与凹透镜、手电筒学生用: 凸透镜10支,凹透镜10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这里呢有几个小问题,想同学们一起帮忙解决一下。

老师想查看一些文献,可是文献上都是肉眼看不清的小字,这时候我们可以借用什么来辅助阅读呢?学生可能会答:放大镜。

其实像放大镜这样类似透明仪器叫透镜,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呢。

学生简要举例。

给出生活中常用到透镜的设备。

(板书:透镜)这些所用器材中有的其实叫做凸透镜如老花镜、有的叫凹透镜。

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呢?对光线各有什么作用呢。

看哪些同学能通过自学完成你所想知道的知识与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分发实验器材。

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对疑难问题自主学习后进行交流。

强调对照板书目标进行。

学习目标如下: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分别起什么作用?2、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用手摸摸感受特征),什么是主光轴和光心?3、用凸透镜与凹透镜各观看书本上字有什么现象?用此特征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

3、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4、如何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如何判定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三)应用新知,展示交流小组间结合学习目标简单交流讨论。

1.镜片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做凸透镜.2.镜片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做凹透镜.3.透镜上两个通过球心的直线叫做,简称.4.在透镜中,凡是通过某一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该点叫.小组讨论:1.取一个放大镜,用手摸一摸它的中间和边缘部分,发现厚度不一样,中间,边缘.(填“厚”或“薄”)2.取近视眼镜的镜片,用手摸一摸它的中间和边缘部分,发现厚度不一样,中间,边缘.(填“厚”或“薄”)3.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2)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提示:此处透镜的分类是依据透镜的形状特点进行的.应将透镜中间的厚度与透镜边缘的厚度进行对比,进而得出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结论.因此中间凸出来的透镜不一定就是凸透镜,如果中间凸出来,但是其厚度与边缘处的厚度相比,要薄些,仍然属于凹透镜.(3)出示检测习题: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作用.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将射出.4.从凸透镜焦点发出(或过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射出.5.平行于凹透镜的光将发散射出,其反向延长线将.6.经过凹透镜焦点的光将射出.7.()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8.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9. 到的距离叫做焦距.10.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测量出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11.选择一晴好天气,取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透镜与纸的距离,会发现纸上的光斑在某一位置.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纸上的该点将会燃烧起来.凸透镜到纸上最小最亮的点的距离就是.12.将凹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纸与透镜间的距离,会发现纸上的光斑.13.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它不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它有焦点吗?你的回答是.14.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的关系”.(四)巩固新知问题释疑结合学生检测进行穿插重点讲解:①②凸透镜与凹透镜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视频资源:《透镜成像实验操作教程》:演示如何进行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在家中也能进行相关实验,加深对成像规律的理解。
-科普文章:《透镜的神奇世界》: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透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透镜实验,如制作一个简易的放大镜、观察透镜在不同角度下的成像效果等。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更多关于透镜的知识,如透镜的发展历史、透镜的制作过程等,拓宽视野。
-学生可以参观光学博物馆或实验室,亲身体验光学实验,加深对透镜知识的理解。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透镜实验,如制作一个简易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等,提高实践能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光学原理与应用》:介绍光学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情感升华:
结合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5.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透镜及其应用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并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焦距等。
(2)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性质(实像、虚像),成像大小等。
(3)透镜应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错误的理解、不清晰的表达等,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五篇】

【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学习能⼒,为⼤家准备了⼈教版⼋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教案【五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5—1透镜 教学⽬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

2、过程和⽅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玻璃 ⽔空⽓ ⼆、导学达标: 引⼊课题:我们经常⽤到⼀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 进⾏新课: 1、透镜:⼀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的直线 光⼼:透镜的中⼼光⼼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的光线传播⽅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个? 焦距:焦点到光⼼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常⽣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主光轴的知识进⾏补充。

会聚、发散的结论。

§5—2⽣活中的透镜 教学⽬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常⽣活中的应⽤。

2、过程和⽅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1透镜 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1透镜 习题(解析版)

5.1 透镜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太阳光下,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的是凹透镜B.用透镜观察景物,能放大的是凹透镜C.用手摸形状,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D.以上说法都对2.小明同学要测凸透镜的焦距,当光屏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最亮时,测的焦距为L,则该透镜的实际焦距为()A.大于LB.小于LC.等于LD.有可能大于L,有可能小于L3.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4.如图是口径和材料都相同的两个透镜,关于它们的焦点和折射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B.甲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C.乙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D.乙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5.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A.B.C.D.6.一束会聚光束原来会聚于S点,今在会聚点S点之前放置一个薄凸透镜,如图所示,则()A.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B.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与S点之间C.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点距离透镜比S点更远D.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有可能变成平行光线7.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不能确定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

若在凸透镜远离白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cmB.一定等于20cmC.一定小于20cmD.可能小于20cm,也可能大于20cm9.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在地面上观察到的情境,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10.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11.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可使用的光学元件是()A.一定是平面镜B.一定是凸透镜C.一定是凹透镜D.可能是凹透镜12.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形对称的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相等的B.外形对称的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不相等的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的点,叫做焦点D.光的可逆性只在凸透镜中适用,在凹透镜中不适用二.填空题(共5小题)13.小明在长白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新人教版初中的物理5.1透镜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的物理5.1透镜教案设计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教案课题第五章一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讨论合作式、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学具教师:凸、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学生:凸透镜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展示透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与透镜有关的内容,老师现在手学生小组内交流,学生代表利用投设计课前做一做1检查学生以前课题里拿的是透镜,透镜一般是玻璃或树脂制成的、透明的镜子,我们学习的透镜至少有一面是球面,或者两面都是球面。

球面透镜只是透镜中的一种,例如散光眼眼镜的镜片就是柱面镜。

光透过透镜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有什么规律没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透镜。

影展示课前做一做1的光路。

有学生试图回答比一比谁是小侦探。

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为本节课知识作铺垫设计课前做一做2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明确本节课任务,让学生心中有数。

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透镜的分类和比较(一)透镜的种类[活动1]下面大家垫面巾纸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师给的两个透镜,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刚才的交流,得出透镜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

指导学生把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在教材上画出来。

透镜导学案1(八年级物理)

透镜导学案1(八年级物理)

【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难点】能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课前预习】1.透镜通常可以分为透镜和透镜。

2.通过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3通过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4. 称为光心称为主光轴叫焦点,叫焦距。

【新知导学】一、情境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有镜、镜、镜。

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比如镜, 镜镜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二、新课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边缘的叫凸透镜。

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

然后两相对比透镜包括两种:透镜和透镜。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学生活动:1.用手摸发现凸透镜中间边缘凹透镜中间边缘2.用光照发现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3.透过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发现透过凹透镜看近处的物体发现总结:辨别透镜的方法有1.2.3.学生阅读课本信息库回答:称为光心称为主光轴叫焦点,叫焦距。

下面我们来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演示实验:(用平面镜取光做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的实验并记录在白纸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看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的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导学案新人教版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透镜及透镜的分类。

2.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3.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能画出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以及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引导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合作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情景导入】
古代人在没有任何火源的情况下用冰块怎样取火?
学习内容:透镜
阅读课本P90至P92内容,基本概念和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
1.透镜有两类: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会聚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又叫发散透镜。

2.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_,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能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

3.由光的折射规律画出光透过三棱镜和玻璃砖的折射光路图。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感受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及边缘的厚与薄。

1.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①③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凹透镜的是②④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

讨论:这两类透镜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把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

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2.(1)凸透镜可以看成三棱镜和平行玻璃砖组合的,如下左图所示,三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路图。

(2)凹透镜也可以看成三棱镜和平行玻璃砖组合的,如上右图所示,三条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凹透镜,画出对应的折射光路图。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生动手实验:让太阳光(或手电筒发出的光)垂直镜面分别照射凸透镜和凹透镜(口径一样),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较近的位置用白纸当作光屏,注意观察白纸上光斑大小的变化。

观察发现:凸透镜后面的白纸上的光斑较小(填“大”或“小”);凹透镜后面的白纸上的光斑较大(填“大”或“小”)。

讨论:从以上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在下列方框中分别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

三、焦点和焦距
1.演示实验:
用三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发现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靠近主光轴并相交于一点,说明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到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常用字母f表示,画出对应的光路图。

2.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
3.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以后会发散,其射出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也会相交于一点,我们将这个点称为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画出对应的光路图。

思考和讨论:
(1)凸透镜和凹透镜有几个焦点?
(2)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怎样射出?为什么?
(3)对着凹透镜另一面焦点射入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会怎样射出?为什么?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能总结出经过凸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吗?它们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分别怎样射出?请画图说明。

(提示:光路可逆原理)
总结:(1)___________ ______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能总结出经过凹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吗?它们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分别怎样射出?请画图说明。

(提示:光路可逆原理,按照前面凸透镜的作图方法,画出凹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总结:(1)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
【精讲点拨】
完成P93第1题
提示:透镜焦距越短说明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越强。

【即时练习】
1.课本上完成P93第4题。

2.思考:为什么在森林里面不能乱丢矿泉水瓶呢?
【当堂练习】
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