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再体会

合集下载

2023年《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读后感(通用3篇)

2023年《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读后感(通用3篇)

2023年《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读后感(通用3篇)《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读后感1本学期我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真地研读并逐步领悟《指南》的精神,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来谈谈学习了《指南》的艺术领域方面对音乐活动的一些感悟与理解。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由此可见,艺术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美”,“表现和创造美”,如何来为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呢?《指南》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在艺术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

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因此,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前提。

由于幼儿的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

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

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

从而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而孩子的兴趣还来自教师积极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被老师肯定的心理需要。

如:在艺术教育中我常用赏识、赞扬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构思,奇异的想象抓住某一闪光点加以肯定、表扬,常以“你的小耳朵真灵”“你听到了什么”“你做的小熊真像……如果走路时左右摇摆点就更像了”等的口气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

又如:在“金蛇狂舞”的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听觉、视觉、运动觉等,让幼儿在观看教师图谱演示下学习儿歌、跟随乐曲做动作等方式方法中,反复地倾听乐曲、感知乐曲。

运用了集体、小组、个人等形式让幼儿参与活动,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舞龙比赛的场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幼儿园音乐教育培训指南及反思总结

幼儿园音乐教育培训指南及反思总结

幼儿园音乐教育培训指南及反思总结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幼儿不仅能够培养艺术情操,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进行音乐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指南将从培训内容、方法和反思总结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幼儿园老师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

一、培训内容1. 儿歌与童谣在音乐教育中,儿歌与童谣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幼儿最容易接触和理解的。

在培训中,应该包括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儿歌与童谣,以及如何利用儿歌与童谣进行游戏和活动。

2. 乐理知识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并不需要深入讲解乐理知识,但是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3. 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音乐游戏,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在培训中应该包括如何设计和组织音乐游戏的内容。

4. 乐器演奏幼儿园老师不一定要精通乐器演奏,但是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也是需要掌握的,比如小型打击乐器、小提琴等。

二、培训方法1. 观摩学习在音乐教育培训中,观摩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幼儿园老师可以观摩一些专业音乐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演练通过实践演练,幼儿园老师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教育的技巧。

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角色扮演活动,让老师们在实践中学习。

3. 经验交流在培训中,可以组织老师们进行经验交流,共享各自在音乐教育中的经验和心得,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教训。

三、反思总结1. 不断学习音乐教育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幼儿园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教育水平。

2. 个性化教学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3. 创新教学音乐教育需要不断创新,老师们应该勇于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园音乐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和反思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的指导,幼儿园老师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6岁幼儿《指南》教师心得体会【最新5篇】

3-6岁幼儿《指南》教师心得体会【最新5篇】

3-6岁幼儿《指南》教师心得体会【最新5篇】《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3-6岁幼儿《指南》教师心得体会【最新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篇一:-6岁幼儿《指南》教师心得体会篇一近年来,牡丹江市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高标准推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发后,牡丹江市教育局进一步强化全员培训,建立实践研究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好幼小双向衔接,学前教育在新起点实现了新提升。

一、坚持统筹规划,营造贯彻落实《指南》良好氛围。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落实《指南》领导小组,统筹制定整体规划,市财政每年单独设立200万元学前教育引导资金,为落实《指南》提供了资金支持。

强化制度建设,下发落实《指南》的指导意见、方案计划,为贯彻落实《指南》提供了制度保障。

强化舆论宣传,以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南》宣传活动,为落实《指南》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

二、抓住关键环节,确保贯彻落实《指南》取得实效。

逐级开展全员培训,实施“学前教师千人培训计划”,采取通识培训、参与式培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对园长、教师和教研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实施名园带动战略,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思路,确定4所幼儿园为落实《指南》实验园。

充分发挥实验园的“名园带动”作用,实施城市、农村幼儿园“手拉手”、“园对园”合作项目,促进《指南》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

家园共识共育,以家长培训为重点,对幼儿家长实施通识培训、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聘请专家教授,抽调近百名骨干教师和家长组成培训团队,向家长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

规范实施幼小衔接,以做好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及能力储备为重点,依据《指南》对幼儿园学习与发展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帮助幼儿做好小学入学准备。

浅谈《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

浅谈《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

浅谈《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摘要】:幼儿园歌唱教学对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各地都开展了相应的《指南》培训活动。

我们认真学习了《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内容,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园在《指南》理念的引领下,尝试对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一些常见做法进行反思、调整,以此来探寻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歌唱教学;有效性*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指南》的核心观念。

《指南》说明的第二条指出了《指南》的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出发点和落脚点)。

1、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标准,注重幼儿的持续终身发展。

2、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注重的是幼儿的现实全面协调发展。

《指南》说明的第四条提出了四大实施原则: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2、尊重幼儿学习的个体差异---(差异性原则)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特殊性原则)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发展性原则)*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指南》背景下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学习特点。

日本的学者若井邦夫认为:‘对每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由行为表现出来的他自己的世界,是体验的过程。

孩子的体验无论显得多么的不足取,但他却能在这个体验中发挥能力,看到新的世界,如果在这种体验以后孩子产生了不同于过去的感觉,那么这个体验对于孩子的发展一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由此可见,感受和体验美的事物对于幼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了解孩子艺术感知特点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美感,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指南》背景下幼儿歌唱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过歌唱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包括音乐素养、学习素养和人格素养的全面发展)。

现实状况:在口头上都基本认可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活动对人进行的教育,包括审美的教育、学习品质的教育和人格品质的教育。

学习《指南》艺术领域之音乐教学体会

学习《指南》艺术领域之音乐教学体会

学习《指南》艺术领域之音乐教学体会《指南》指明艺术教育的实施方向与方法。

我发现《指南》艺术领域突出了两方面教育理念,一是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对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与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二是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指南》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人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孩子,更不能为追求结果‘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遍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这两大理念是我们今后进行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价值导向和行动纲领。

《指南》艺术领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感受与欣赏,二是表现与创造。

幼儿天性活泼,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他们能够自由的释放自己的情绪,表现欲望得到提高。

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

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

作为教师如何在唱歌教学中有效的驾驭活动的过程,让幼儿通过唱歌活动获得主动、充分地发展呢?以下是我通过指南的学习,并结合音乐教学实践而得出的几点体会:一、拉近距离,引起情感共鸣如要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授课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

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例如:二、创设意境,引发学习兴趣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

指南音乐心得体会

指南音乐心得体会

指南音乐心得体会《指南》中强调“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为追求‘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指南音乐心得体会,欢迎参考!指南音乐心得体会一、《指南》所体现的艺术对幼儿成长的价值1.《指南》和《纲要》对艺术的基本阐述: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纲要》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指南》在艺术领域中,个人认为:《指南》是《纲要》的升级版,《指南》比《纲要》更具体的提出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2. 艺术对幼儿成长的价值(见《指南》目标一):认知价值 (学科素养、学习品质) 情感价值 (感知、移情以及情感表现)人格价值 ( 好奇心、勇于探索和挑战、自我超越等) 人文价值 (即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3. 从“音乐”的定义看音乐教育追求的价值:狭义的音乐是一种由声音和寂静组织起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广义的音乐是人类利用声音现象进行的一种社会文化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用音乐来交流分享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观念和情感,也可以用音乐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音乐教育追求的价值:(1)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比习得音乐知识技能更重要。

(2)维护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之心比考级过关、得奖、高考加分更重要。

(3)享受音乐带来的幸福安宁的体验比高超技能、高雅气质更重要。

二、《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幼儿成长维度幼儿成长维度分为: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学习品质的培养和人格品质的养成三、《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结构与实施指南音乐心得体会《指南》的诞生让我们的幼教工作又有了一盏指引前进的明灯,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指南》对其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都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对比中寻找差异,反思我的教育存在哪些不足。

幼儿歌唱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歌唱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歌唱教学是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歌唱教学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对幼儿歌唱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幼儿歌唱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歌唱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我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1. 创设良好的歌唱氛围。

在课堂上,我会用欢快的音乐、有趣的舞蹈和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歌曲。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富有童趣、节奏感强的歌曲,让幼儿在歌唱中体验到快乐。

3. 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将歌唱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歌唱,提高歌唱兴趣。

二、注重歌唱技巧的培养1. 正确的呼吸。

在歌唱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正确的呼吸方法,让他们学会用腹部呼吸,保证歌唱时的气息充足。

2. 发声技巧。

针对幼儿的声带特点,我教授他们正确的发声方法,如轻声、假声等,使他们的声音更加优美动听。

3. 节奏感。

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三、注重情感表达歌唱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抒发。

在歌唱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1. 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在歌唱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在歌唱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

3. 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幼儿歌唱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注重合作与分享在歌唱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通过合唱、分组演唱等形式,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歌唱任务,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幼儿歌唱教学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幼儿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歌唱环境,让他们在歌唱中快乐成长。

幼儿教师歌唱心得体会

幼儿教师歌唱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歌唱活动是一种富有感染力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多年的幼儿歌唱教学实践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注重幼儿歌唱兴趣的培养在歌唱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认为,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从他们感兴趣的歌曲入手,引导他们逐步学会欣赏和演唱。

例如,在教唱《小星星》这首歌曲时,我先向幼儿展示星星的图片,让他们对歌曲的主题产生共鸣,然后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二、关注幼儿歌唱技巧的指导在歌唱教学中,除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要关注他们的歌唱技巧。

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1. 发音:幼儿的发音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错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2. 呼吸:歌唱需要良好的呼吸支持,教师应教授幼儿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等,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

3. 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 音准:音准是歌唱的基础,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音准感,可以通过听音、唱音等方式,让他们逐渐提高音准。

三、加强歌唱教学中的互动与协作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通过分组演唱、合作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在团队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在歌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歌唱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歌曲的背景、图片、动画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幼儿歌唱教学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教育。

幼儿歌唱课程心得体会总结

幼儿歌唱课程心得体会总结

幼儿歌唱课程心得体会总结幼儿歌唱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歌唱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音乐、审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幼儿歌唱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第一,培养幼儿兴趣在幼儿歌唱课程中,兴趣是推动幼儿参与和学习的源泉。

因此,如何培养幼儿对歌唱的兴趣是十分关键的。

我将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1.注重音乐故事性将歌曲置于故事情境中,既能够带给孩子更好的听觉感受,也能够让孩子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内容。

2.丰富歌曲内容在歌唱课程中,单一的歌曲是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丰富歌曲内容,搭配各种动作、表情等教学工具,增加课程趣味性,吸引幼儿注意力。

3.调整歌曲难度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和听力水平的不同,我们需要调整歌曲的难度,从而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歌唱。

第二,提高幼儿音乐素养在歌唱课程中,我们既要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也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针对这一点,我总结出以下几点:1.加强节奏训练在歌唱课程中,节奏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让幼儿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歌唱。

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幼儿的节奏训练。

2.注重音调训练幼儿在歌唱时,往往会有一些音调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在歌唱课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帮助幼儿提高自己的音调,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由自在地进行歌唱。

3.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歌唱并不只是单一的发声,作为艺术表现活动,更是要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因此在幼儿歌唱课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引导他们学习通过音乐和歌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第三,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幼儿歌唱课程的教学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1.充分了解幼儿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能力差异较大。

因此,在进行幼儿歌唱课程的教学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思维模式等,综合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

幼儿园歌唱教学实践反思(3篇)

幼儿园歌唱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幼儿园歌唱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分析了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幼儿园歌唱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引言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歌唱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歌唱教学实践的反思,探讨如何提高幼儿园歌唱教学质量。

二、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模糊,缺乏对幼儿歌唱能力、音乐素养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歌曲本身,忽视了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2.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幼儿园歌唱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教师示范、幼儿跟唱等。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幼儿对歌唱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过于注重歌曲的演唱效果,忽视了幼儿在歌唱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全面评价幼儿的歌唱能力。

4.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部分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较低,缺乏歌唱教学的经验和技巧。

这导致在歌唱教学中,教师难以引导幼儿正确演唱,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幼儿园歌唱教学的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歌唱技能、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唱。

3. 完善评价体系教师应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幼儿的歌唱效果,还要关注幼儿在歌唱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幼儿的歌唱能力。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的思考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的思考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的思考幼儿园音乐欣赏是幼儿音乐教育中比较难开展的教学活动之一,但是音乐欣赏却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它除了特有的艺术价值,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它能够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幼儿的欣赏经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能够愉悦幼儿的情绪,启迪幼儿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然而,在当前的欣赏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侧重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忽略了幼儿的创造;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忽视了对音乐的倾听;等。

使我们的音乐欣赏课程呆板、枯燥乏味、没有艺术的艺术欣赏活动,同时,违背了幼儿发展特点。

在《指南》的学习中,我们不断的挖掘幼儿园开展一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这是我们在指南学习中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展示。

所呈现的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主要问题。

一.叙述与分析案例;大班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活动过程:一、整体欣赏从音乐声中听出是哪个动物要出场了?二、分段欣赏。

(一)欣赏A段。

教师结合音乐画图谱,结合图谱做动作。

(二)欣赏B段。

教师集合音乐画图谱,结合图谱做动作。

(三)欣赏A段’教师听音乐画图谱,随音乐做动作。

三,介绍乐曲的名字四、完整欣赏音乐,结合音乐表演。

问题一:重知识,轻情感《指南》指出幼儿的审美活动就其本然而言,更突出的表现出它的感受性,而不是认识性。

也就是说情感体验性始终是主要的、决定性的,而认识性则是次要的、从属的。

而这个活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倾听、模仿为主,幼儿处于被动吸收的地位。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一直在机械地听、学,孩子们没有获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活动现场气氛死板、沉闷,音乐没有带给孩子快乐和享受。

问题二:重视觉,轻倾听从活动的过程来看,教学方法丰富的,活动形式多样,但是忽视了对音乐的倾听。

美国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

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

幼儿园:指南背景下音乐活动的思考

幼儿园:指南背景下音乐活动的思考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思考2012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培训讲座、聆听解读等形式,加强了对《指南》的理论学习,并努力将指南理念落实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

这其中,《指南》艺术领域对我们有较大的冲击。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其中突出了幼儿的感受、体验与创造,在以往的音乐活动开展中,我们较多地关注活动中目标达成度如何,于是在评价时往往会评价孩子会唱这首歌了吗?孩子的动作表达是否优美到位等等,而忽视了幼儿参与其中的真实感受,孩子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孩子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吗?孩子由此产生的是自信心还是挫败感?于是,学习《指南》,调整思路:一、对音乐活动价值定位的思考《指南》艺术领域的子领域“表达与创造”的目标1“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其教学建议中就提出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可见,让幼儿“享受表达的流畅与自主”比“提升表达水平”更重要。

在较多的音乐活动目标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都有这样的表述:“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初步学会舞蹈“等。

在学习《指南》后促使我们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幼儿是否学会演唱歌曲,如此在意幼儿是否学会了基本的舞蹈动作?这是否和我们长期以来追求结果性目标价值取向有关?《指南》将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于“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应当认识到,歌曲、舞蹈是幼儿感受、体验、表达、创造美的一个载体,幼儿会唱歌曲、会跳这个舞蹈并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而音乐活动素材传达的美好意境,其借助旋律、节奏、强弱等音乐元素富有表现力的呈现方式却值得幼儿去发现、感受、体验和表达。

歌唱活动园本教研(3篇)

歌唱活动园本教研(3篇)

第1篇在幼儿教育领域,歌唱活动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还能促进幼儿的语言、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歌唱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园本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心得体会。

一、教研背景与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生活化、游戏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歌唱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1. 提高教师对歌唱活动的认识,明确歌唱活动的教育目标。

2. 探索有效的歌唱教学方法,提高歌唱活动的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教研过程1. 理论学习:奠定歌唱活动开展的基础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歌唱活动的相关内容,使教师们对歌唱活动的教育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经验分享:借鉴优秀案例,激发创新思维我们邀请了有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在歌唱活动中的成功案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歌曲、如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等。

通过分享,教师们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还激发了创新思维。

3. 实践探索:开展歌唱活动,提升教学能力教师们根据所学知识和优秀案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歌唱活动。

例如,结合节日主题开展歌唱活动,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富有创意的歌唱课件;组织幼儿参与歌唱比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 反思总结:梳理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在歌唱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进行了反思总结,梳理了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改进方法,如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歌曲、如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等。

三、教研成果1. 教师对歌唱活动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歌曲和教学方法。

2. 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幼儿在歌唱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和参与度明显增强。

幼儿园评估指南背景下中歌唱活动

幼儿园评估指南背景下中歌唱活动

幼儿园评估指南背景下中歌唱活动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个特别好听的话题,叫“幼儿园评估指南背景下中歌唱活动”,听起来可厉害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唱歌儿更棒、更开心。

我就想起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总爱教我们唱歌儿,“啦啦啦,小蜜蜂呀嗡嗡嗡”,每次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唱,教室里就像开了小音乐会似的,特热闹!可是老师说,这不光是唱歌,得讲规矩,比如不能乱喊,得听指挥,还要跟大家合拍儿。

今天唱《两只老虎》的时候,我旁边的小胖墩儿唱得可带劲儿了,嘴巴鼓得像包子。

我一边唱一边偷笑,老师还表扬我们小朋友们唱得齐齐的,说这是评估里要打高分的呢!
回家我就跟妈妈炫耀,说我们唱歌儿是“科学评估”过的,妈妈一听乐了:“你这是评估小明星!”我心想,原来唱歌还能这么讲究呢!嘻嘻,下次我得更认真,争取拿个“好声音”第一名!
—— 1 —1 —。

幼儿教师音乐指南心得体会

幼儿教师音乐指南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音乐教育的培训,学习了《幼儿教师音乐指南》的相关内容。

这次培训让我对幼儿音乐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音乐指南》中提到,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音乐,孩子们可以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

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学会了运用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音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了解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此外,《幼儿教师音乐指南》还强调了音乐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我学到了如何通过游戏、舞蹈、故事等形式,将音乐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例如,在教唱儿歌时,可以配合动作,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在这次培训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音乐进行情绪调节。

幼儿时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哭闹。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帮助他们平复情绪,恢复平静。

同时,音乐还能作为孩子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宣泄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践行以下几方面:1. 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不断丰富音乐教学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音乐教育。

2. 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将音乐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3. 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2023指南音乐心得体会

2023指南音乐心得体会

2023指南音乐心得体会2023指南音乐心得体会《指南》的诞生让我们的幼教工作又有了一盏指引前进的明灯,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指南》对其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都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对比中寻找差异,反思我的教育存在哪些不足。

现以“艺术”领域为例,以我执教的小班幼儿为参照,在对照中反思我的“艺术”教育。

《指南》中强调“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为追求‘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我的理解是: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他的心中所想绘画出来,这毕竟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我们不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能,但也不能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创作,创作要以绘画基础为奠基。

当然,孩子们的创作是浅层次的,不能对孩子要求过多。

想要提高孩子的绘画基础,不一定要教师施加给他,我想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绘画读本,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小动物和植物。

这是他自发的一种对于美的理解,孩子会有一种亲身体验:这本书上画的东西是我喜欢的美的东西。

这样,既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作品,又让孩子有能力去创作。

当然,提高孩子绘画能力的办法还有许多,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

最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指南》在教育建议中的一点。

比如,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带幼儿观看或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去剧院、美术馆和博物馆等。

在这方面,平时我们做得也很欠缺。

特别是音乐作品的接触方面,接触多的就是一些简单的歌曲,甚至连舞蹈、打击乐等也比较少见,更谈不上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了,比如一些经典音乐、戏剧等。

在美术作品中,更多的也是蜡笔画、颜料画的学习与尝试,对于剪纸等其他形式的接触也很少。

平时我们会自己找理由,认为孩子的经验如此,或者从教师自身出发,这几种常见的艺术形式有利于组织集体教学。

游戏,伴我们愉悦歌唱——《指南》背景下中大班歌唱活动三环节难

游戏,伴我们愉悦歌唱——《指南》背景下中大班歌唱活动三环节难

2017年第48期N一、聚焦课堂实例,梳理共性环节【案例】中班歌唱活动“妈妈我要亲亲你”活动片段二、解析互动环节,剖析问题症结《指南》精神告诉我们:“追随幼儿兴趣与需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乐学、主动学,化被动为主动,变外在为内在,变枯燥为兴趣。

”依据上述案例,我们尝试从歌唱教学三环节入手,追溯难点成因,剖析问题症结。

问题1:“重记忆轻理解感受”。

在新歌教授中,教师以短时间内歌词的记忆掌握为重点,以提问作为幼儿理解歌词的主要手段,削弱幼儿对歌曲的感受。

问题2:“重练习少主动探究”。

在学唱环节中,教师往往忽视幼儿对歌曲旋律、节奏、强弱、情感等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元素的探究,重复式地机械“训练”,让幼儿被动麻木。

问题3:“重形式缺游戏内涵”。

在练唱环节中,教师所创设的游戏情境往往与幼儿思维特点脱节、能力水平脱节,兴趣需要脱节,游戏只是一个“热闹”的虚壳,最终不能为幼儿的练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品读教学过程,寻求有效策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理念,我们尝试在中大班歌唱教学中实施“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支持幼儿反复体验。

1.梳理歌曲类型,“量身而择”游戏方式,让幼儿轻松记忆,掌握歌词《指南》在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目标二中就提到“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我们首先要梳理不同类型的歌曲作品,通过适宜的游戏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歌词。

(1)一一对应游戏法。

一般来说,幼儿最容易掌握的是游戏歌曲,其次是叙事歌曲,再次是抒情歌曲。

根据歌曲类型选择适宜的游戏方式,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歌词。

①角色探究法———做做玩玩更快乐。

角色探究法较多运用于游戏歌曲中,比如,“中班歌曲《小猫去钓鱼》歌词内容四句话“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一条鱼、两条鱼、三条四条五条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活动中,教师挥舞鱼竿,幼儿化身为小鱼,教师反复哼唱带领幼儿玩“小猫钓鱼”的游戏,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幼儿不知不觉熟悉歌词。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再思考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再思考

作者: 沈颖洁
作者机构: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出版物刊名: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页码: 20-2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幼儿园 指南 歌唱教学 一线教师 音乐教育 儿童学习 培训活动 操作层面
摘要:随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各地都开疑了相应的《指南》培训活动。

我们聆听了专家对《指南》中艺术领域部分内容的解读,其中对美术教育中有关“该不该使用范画…如何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像不像’的问题”等操作层面的探讨,直击一线教师“习以为常”的做法,发人深省。

那么音乐教育中是否也存在着一些教师“习以为常”的“误区”?《指南》理念引领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又该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再体会
随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各地都开展了相应的《指南》培训活动。

我们聆听了专家对《指南》中艺术领域部分内容的解读,其中对美术教育中有关“该不该使用范画”“如何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像不像’的问题”等操作层面的探讨,直击一线教师“习以为常”的做法,发人深省。

那么音乐教育中是否也存在着一些教师“习以为常”的“误区”?《指南》理念引领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又该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前不久,我们观摩了一位新教师的歌唱教学活动“我的小花园”,该活动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幼儿园歌唱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下面笔者以此教学案例为载体,尝试对当前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一些常见做法进行反思,以此来探寻将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的有效途径。

一、常见的目标定位——让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我的小花园》是印度尼西亚歌曲,歌词是:我的小花园,种满了鲜花,这里有白花,那里有红花,每天早上,我给它浇水,茉莉和玫瑰,开放得多美丽。

教师在范唱一遍后,就请孩子们试着学唱,反复跟唱后,孩子们基本能顺利演唱歌曲了。

教研组长满意地说:“今天的活动不错,目标达成度挺高的。

孩子们都会唱了……”果然,我们看到活动
目标第一条是“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如果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大多数歌唱活动的第一条目标都是这么表述的:“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学唱歌曲”等。

这促使我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幼儿是否学会演唱歌曲,如此在意幼儿是否在单位时间里掌握歌曲?这是否和我们长期以来追求结果性目标价值取向有关?
《指南》将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于“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应当认识到,歌曲仅仅是幼儿感受、体验、表达、创造美的一个载体,幼儿会唱歌曲并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歌曲传达的美好意境,其借助旋律、节奏、强弱等音乐元素富有表现力的呈现方式却值得幼儿去发现、感受、体验和表达。

下面我们以对比的方式加以说明。

二、常见的教学策略——用图谱呈现歌词
“来听一听,《我的小花园》里唱了什么?”教师示范一遍后,请幼儿说说刚刚听到的歌词,同时根据幼儿的回忆逐一出示与歌词相对应的图符,分别为花园、很多花、白花、红花、太阳、洒水壶、莱莉、玫瑰的图片。

并将之按照乐句排成四行。

不可否认,图谱是幼儿学习歌曲的有力支架之一,尤其在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了解歌曲句式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用图谱来呈现歌词内容成为了近年来歌唱教学中一种使用频率颇高的教学策略。

但是,图谱真的能完全再现歌词所要表达的意境氛围吗?图谱真的有助于幼儿感受和欣赏歌曲吗?如果图谱仅仅凸显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的功能,而忽略幼儿的想象和情感,那么它带给幼儿的音乐体验也是片面的。

《指南》艺术领域的子领域“感受与欣赏”的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其教学建议中就提出要“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

可见,艺术活动应当是基于生活的审美活动,人类的歌唱本应是面对某种情境抒发内心感受的咏唱。

因此,不给予幼儿感受与体验的机会,而仅仅利用图谱来替代幼儿的审美发现,即使幼儿在图谱的支持下掌握了歌词,也会失去主动感受歌词内容、体验意境氛围的审美感动与愉悦。

以下我们以对比的方式加以说明。

三、常见的师幼互动策略——拿掉一张还能记住吗
“小朋友真能干,第一遍就会唱了!现在老师拿掉一张图片,看看你们还能不能唱对……呀!这么厉害。

我再拿掉一张你们还能记住吗……我不信,再拿掉几张,你们还能唱出来吗?”
我们看到幼儿在教师的“激将”下专注、投入地记忆
着,在短时间里实现着由“不会”到“会”的飞跃。

这样的场景的确很吸引人,以至于众多教师都会使用这一策略。

然而当教师着力使用这一策略时,是否该思考一下这样的学习方式究竟培养的是幼儿的何种能力?这种指向提高记忆品质的学习是不是幼儿音乐学习活动的核心呢?
《指南》提出:“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实际上,教师不断撤离图片的过程就是在用“无形的秒表”催促幼儿“快速到达终点”的过程,是一种“严酷的训练”过程。

教师不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不考虑幼儿是如何以自己的速度、方式前进的,而是千篇一律地对幼儿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违背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规律。

下面我们以对比的方式加以说明。

四、常见的延伸拓展方法——唱得很好,接着请你编一编
在孩子们逐渐脱离图谱学唱歌曲若干遍后,教师又提出要求:“唱得真好。

如果让你在我的小花园里种花,你会种什么花?我们一起来编一编。

”孩子用“迎春花和郁金香”来替换原歌词里的“茉莉和玫瑰”,因为歌词字数的增加,孩子的演唱不太顺利,声音渐渐小了下来。

作为教师,我们总试图在幼儿成功地迈上一个阶梯后,要求他再往更高一个阶梯前进;在幼儿获得小小的成功
时,希望他朝着更大的成功进发。

于是。

在歌唱教学中,我们往往在幼儿还没有充分倾听、感受时就让他们记忆歌词,在幼儿还没有熟悉旋律时就让他们张口跟唱,在幼儿还不能自如表达时就要求他们即兴创编与表演。

在这些紧锣密鼓的流程中,我们恰恰忽视了幼儿参与其中的真实感受:他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他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吗?他由此产生的是自信心还是挫败感?《指南》艺术领域的子领域“表达与创造”的目标1“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其教学建议中就提出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可见,让幼儿“享受表达的流畅与自主”比“提升表达水平”更重要。

如果一味地增加挑战,提升难度,只会让幼儿的表达受阻,产生挫败感。

下而我们以对比的方式加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