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 像是否同样大小。
7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 因与矫正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 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 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 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
取一根火柴,用小刀刮下药粉, 倒入引火仪的玻璃管底部,先用
力下压活塞一次(以便升高一些温度,起到预热作用)
,提升后
换气并用力迅速压下活塞,火柴被压燃, 效果很好, 即使在冬天
也同样能成功完成本实验。
原实验的问题是在课堂上操作不方便。 无法把电冰箱、 火炉搬到教室当堂给学 生演示。 改进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当堂 演示,学生也可回家操作,效果好,具 有可行性。 改进后实验成功率大幅提高, 更具说服 力。
序 实验名称 号 1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
播 2 声音的特征
创新性设计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用细线系好三把旧钥匙,放入盛水的大饮料瓶内并上下抖动细绳,会听到钥匙碰撞 的声音。 用一根橡皮筋,一端咬在口里,一手拉,一手拨动,感觉声音的变化。
3 光的传播 4 平面镜成像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很难从侧面观察,在白天演示光学实验,学生无法看清 光路。
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听觉视觉双重刺 激,学生印象深刻。
1.趣味性强,可参与性高。 2.开始故意失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 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 3.通过两次对比, 揭示出大气压的作用, 学生获得感性和理性两方便的经验, 记 忆深刻。
8 / 13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5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5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5篇第1篇示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

下面,我将从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方面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路。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方面,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验项目。

对于力学部分,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实验,如弹簧的弹性、滑动摩擦力等;对于光学和热学部分,可以选择一些与光学器材和热学器材相关的实验项目,如折射实验、热传导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项目的选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来辅助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展示,通过视频和图像的呈现,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模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利用互动式实验教学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

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在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让学生们一起讨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可以组织实验竞赛或实验设计比赛,让学生们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来展示自己的物理学习成果,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使实验教学更具有成效。

第2篇示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单一、思维方式受限、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等。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探究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XX学校杨巧
一、实验名称:探究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二、实验设计思路:初中物理电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对于刚刚接触到电学的学生来说,应该说是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生活中天天都要用到电,陌生的是电是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太抽象了。

所以这个实验的思路就是让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到电的真实存在。

而书上的实验是用的纸屑做的实验,这个实验好是好,但是纸屑被吸引到带电体后,又会掉落飞散开来,所以学生很难理解“吸引”的意思。

所以我设计了的这个实验即能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吸引的实验情况,又能用在后面的电荷间的相互关系上,一举两得。

三、实验目的:探究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四、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道理:摩擦过的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将两片小纸片穿在细线上,吊在铁架台上,让其静止;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让玻璃棒带电;
3、用带电的玻璃棒靠近纸片,让学生府观察发生的现象;(注意,此时不能让玻璃棒破到小纸片,以免让小纸片带电)
4、由此得出结论:通电的物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六、实验装置的图片:
七、实验所需器材:
铁架台一个、丝绸一块、玻璃棒一根,细线一根、小纸片、剪刀。

八、实验效果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效果:该实验我已经在教学中运用了五六年了,效果相当的好,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吸引”的含义,消除书上纸屑乱飞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的问题,还能够为后面的研究电荷间的相互关系做好理论及实验准备。

且该实验的实验器材简单易找,所以我个人觉得值得推广。

2012年3月28日。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2)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2)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二、实验设计思路: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通过观察本实验仪的演示,必定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相关知识。

四、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

它的不足之处: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如图)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如图)七、实验原理:通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因素,来观察手中的秒表。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自制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自制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自制教案实验目的:1. 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和热传递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增强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实验材料:1. 铁架台2. 玻璃瓶3. 黑色彩色纸4. 透明胶带5. 镜子6. 热源(如蜡烛、煤油灯等)7. 温度计8. 食物(如土豆、红薯等)实验步骤:1. 将玻璃瓶清洗干净,用透明胶带封口,确保密封。

2. 在玻璃瓶内放入热源,如蜡烛或煤油灯。

3. 将黑色彩色纸包裹在玻璃瓶外,确保瓶子被黑色纸完全覆盖。

4. 将镜子放在黑色纸上,调整位置使其反射太阳光。

5. 将铁架台搭建起来,将玻璃瓶放在铁架台上,使瓶子朝向太阳。

6. 使用温度计测量食物和玻璃瓶的温度。

7. 观察并记录食物加热的过程,注意观察温度变化。

8. 实验结束后,比较食物在太阳能烤箱和普通烤箱中的烹饪效果。

实验原理:1. 太阳能烤箱利用太阳光的热能来加热食物。

2. 黑色纸能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并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食物。

3. 镜子能反射太阳光,增强加热效果。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易燃物品。

2. 实验时,要确保玻璃瓶密封,以防热气泄漏。

3. 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实验,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实验拓展: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包裹玻璃瓶,观察颜色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镜子(如凸面镜、凹面镜等)来观察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热源(如电池、酒精灯等)来观察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太阳能的利用和热传递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和记录数据,提高实验技能。

同时,学生也能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在实验拓展部分,学生可以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提高实验效果。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优秀7篇)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优秀7篇)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优秀7篇)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学目标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⑵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⑶培养学生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⑷培养学生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通过正确、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汇集、分析、研判、整合与运用资讯,提升学习效率与生活品质。

⑸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生活中。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中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实施措施和安排1、组织形式:⑴个人活动:针对研究课题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走访、查阅资料、调查等形式写出调查报告。

⑵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明确研究方向。

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写好小组总结,汇报研究成果。

2、教学形式⑴任务驱动。

向学生提出有明确具体要求的任务,引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

⑵集中与分散、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师针对性指导。

需要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研讨;需要利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包括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的研究活动。

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设计一个简易的蒸汽机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蒸汽机,探索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1. 蒸汽机模型装置2. 热能源(电炉或蜡烛)3. 水实验步骤:1. 搭建蒸汽机模型装置,可以使用一个小容器作为蒸汽室和蒸汽发生器,一个塑料飞机螺旋桨作为轮子。

2. 将水加入蒸汽室中,水位不要太高,保证一部分的水可以蒸发成蒸汽。

3. 将热能源放在蒸汽室下方,加热水,使其产生蒸汽。

4. 观察蒸汽产生后的现象,飞机螺旋桨是否转动。

实验原理:蒸汽机是利用水蒸气燃烧产生热能并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利用热能源将水加热,使水蒸发成蒸汽。

蒸汽的产生使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从而将飞机螺旋桨推动旋转。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热源,防止烫伤。

2.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实验完毕后要及时关掉热源,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当热源加热水时,水会逐渐蒸发成蒸汽,蒸汽的生成使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从而推动飞机螺旋桨旋转。

这一结果说明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燃烧蒸汽产生的热能,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推动机械装置的运动。

实验应用: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发电、动力机械等领域。

通过这个简易的蒸汽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蒸汽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总结: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蒸汽机的实验,我们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蒸汽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热源的加热,将水蒸发成蒸汽,从而推动飞机螺旋桨的旋转。

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在现代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既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加深对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装置:光电池(或光电效应实验仪)、光源、电源、毫安表、卡尺、纸板等。

2. 实验器材:电线、导线、电磁铁、铁丝等。

3. 实验仪器:跳跃线、滑轮组、电动机、显微镜等。

4. 实验药品:红外灯、荧光棒、柠檬汁等。

三、实验内容1. 光电效应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光电效应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电效应现象以及光电效应的规律。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光源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卡尺测量光源到光电池的距离,保持恒定。

步骤二:将光电池与毫安表相连,测量电流大小,记录下来。

步骤三:逐渐加大光源到光电池的距离,测量电流随距离变化的规律,得到电流与距离的关系曲线。

步骤四: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光电效应的规律。

2. 磁场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磁场实验,让学生了解磁场的产生、性质以及磁力线的分布规律。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平面上放置一个直线电流,使用指南针测量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并绘制磁力线示意图。

步骤二:改变电流大小,再次测量磁场方向和绘制磁力线示意图,观察磁力线随电流变化的规律。

步骤三:改变直线电流的位置和形状,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观察磁力线的变化规律。

3. 电路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电路实验,让学生了解电流的产生、传输和电阻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电路中包括电源、导线、灯泡和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步骤二:改变电源电压和灯泡的电阻,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步骤三:测量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并计算电阻的值。

四、实验宗旨通过以上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通用8篇)

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通用8篇)

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通用8篇)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篇1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抽象概念的方法)(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

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

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

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创新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创新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创新一、引言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实验设计与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设计的原则1.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验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力学运动的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个小车滑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车在不同斜度滑坡上的运动变化,从而理解速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

2.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实验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可以通过增加实验环节、提出探究问题等方式增加实验的难度,如在光学的实验中,可以设计一个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进一步探讨反射定律。

3.注重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物理实验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实验设计应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例如,在学习电路的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个串、并联电路实验,学生需要通过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等实际操作,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创新的策略1.引入科学探究思维:实验设计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和总结结论的过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其提出合理假设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2.引入科技手段:在实验设计中引入一些科技手段,如数据采集仪器、模拟实验软件等,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视化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验体验。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的课程中,可以通过红外测温仪器测量冰的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并用图表呈现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物态变化过程。

3.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实验设计应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新,让学生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扩展。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摘要: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最后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创新思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然而,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实验内容单一: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缺乏新意和多样性。

2.实验方法陈旧: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模式,学生被动地参与实验,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

3.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法陈旧,导致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融入现代科技: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物理实验设计,如使用传感器、计算机辅助实验等,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5.跨学科整合:将物理实验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数学、化学、生物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6.学生主导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7.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中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绿色环保:注重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意识,提倡使用绿色、安全的实验材料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创新思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以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欧姆定律”实验为例,采用创新思路进行实验设计:1.融入现代科技: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实时监测电流、电压的变化,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创新实验《探究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创新实验《探究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一、实验名称:探究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实验设计思路:
课本实验中所的供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有线的乒乓球,音叉,但在实验中乒乓球被弹起的角度不能直观看出,我想找一样东西能直观地给学生观察,分辨,看到数学用的量角器,给我提供了灵感。

我用卡纸画出角度,贴在木板上,把木板放在铁架台后,便珪学生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高度和角度。

三、实验目的:
掌握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四、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音叉的声音越大,音叉振幅越大,弹起乒乓球的角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五、实验操作步骤:
(1)按图装置好实验器材,先把音叉轻声敲响,记录乒乓球弹起角度。

(2)再用大一点力敲音叉,记录乒乓球弹起的角度。

(3)第三次用力敲音叉,记录乒乓球弹起的角度。

(4)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音叉声音大小乒乓球弹起角度音叉振幅1
2
3
(5)结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六、实验装置或照片:
七、实验所用器材:
铁架台一个,音叉一只,连线乒乓球一个,自制角度板一块。

八、实验效果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效果:经过三年的施教效果很好,能直观地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角度,从而知道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初中物理融合创新案例教案

初中物理融合创新案例教案

初中物理融合创新案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

2. 折射定律的实验验证。

3. 融合创新实验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如:彩虹、透镜成像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折射定律。

3.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测量折射率,验证折射定律。

5. 实验总结: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实验经验。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光纤通信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激发学生课后探索欲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

2. 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

3. 学生课堂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

4. 学生课后实践成果展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融合创新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

2. 实验器材:透镜、光具座、测量工具等。

3. 相关阅读材料: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案例。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双试管实验实验目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设计思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中,有一些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由于大气压强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是,我想到了双试管实验,并对其进行改进,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实验器材:试管两支(大小不同,小试管刚好能装进大试管为宜,小试管的内部染上颜色,并在小试管的内部用502胶水固定一根细线。

)、水、小塑料块。

实验操作步骤:1、将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

2、将两支试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小试管会掉出来。

)3、在大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

4、将小试管插入装水的大试管中。

5、将两支试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清楚的看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缓慢上升,直至大试管顶部。

)6、在小试管的细线上挂一塑料块。

7、重复步骤3和4,并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看到塑料块随小试管一起上升。

)由此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创新点:1、小试管内部染色: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学生观察得更清楚。

2、小试管内部固定细线:(1)小试管进入大试管中不易取出,操作不当会使试管打碎或损坏,有了细线可轻易的将小试管拉出来,使实验操作更方便。

(2)可在细线上悬挂重物,使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实验注意事项:1、小试管染色应是内壁,若染外面一是可能影响实验效果,二是遇水颜色容易掉。

2、细线应固定在小试管内部,若固定在小试管外面会影响实验操作。

3、大试管中加入的水要适量,一般半试管水即可。

4、小试管下面悬挂的重物应是轻小物体,否则实验不能成功。

初中物理创新简单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简单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简单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掌握其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实验操作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电动玩具,引导学生关注直流电动机,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3. 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制小风扇,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4. 制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讨论结果自制小风扇。

5. 实验:让学生演示自制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6. 分析:讨论自制小风扇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小风扇,提高其性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4. 分析法: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学生能独立完成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学生能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高科学素养。

4. 学生能提出改进小风扇的建议,展现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 直流电动机及其配件。

2. 自制小风扇的材料。

3. 实验操作手册。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步骤:1. 展示直流电动机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直流电动机。

2. 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4.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风扇。

5. 让学生演示自制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6. 讨论自制小风扇的优点与不足,从实验中总结规律。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小风扇,提高其性能。

8.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名称:
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演示
二、实验设计思路:
“竖直方向”指的是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就是指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与水平面垂直,初中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由于认知和理解方面存在一些片面,容易把重力方向描述为“垂直向下”,特别是作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示意图的时候,很容易画成垂直于斜面向下,因此,如果能给学生演示出重力的方向始终与水平面垂直,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基于这种教学需要,构想和设计出本实验。

三、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四、实验所用器材:
方形水槽一个、有刻度的匀直木条一根、有孔金属小球一个、细线一根、合适的木板一个、合适的钉子两根、适量的水
五、实验原理:
木条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绕钉子转动,静止时的位置就是水平位置,悬挂金属球的细线的方向就是金属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如果细线与木条垂直,就是金属球所受重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即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六、实验组装及操作步骤:
(1)将匀直木条正中间打一小孔,孔略比钉子大一些,并尽量把孔打磨光滑。

(2)在木板适当高度的中央钉上一枚钉子,并将木条穿在钉子上,使木条能绕钉子在竖直面内自由灵活地转动。

(3)在木板上钉木条的钉子上方适当位置再钉一根稍长一些的钉子,在钉子上拴上用长度合适的细线穿起的金属球。

(4)将木板竖直放入方形水槽中,最好能和水槽固定在一起。

(5)在水槽中倒水,到水面在钉木条的钉子处为止。

(6)此时木条所处的位置就是水平位置,细线的方向就是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很容易就能看出,细线与木条垂直,即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7)将水槽放倾斜,木条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发生转动,静止后可以看出,木条的位置依然是水平位置,细线依然与木条垂直,即证明小球此时所受重力方向依然竖直向下。

(8)将水槽倾斜任意角度重复以上实验几次,每次细线都与木条垂直,即每次所受重力的方向都与水平面垂直,得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结论。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匀直木条的小孔应该尽量打在正中,并把孔打磨光滑,减小与钉子的摩擦,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2)在水槽中倒水时,倒到钉木条的钉子处最合适,多或少都会影响实验效果。

(3)木板尽量竖直放入水槽中,能和水槽固定在一起最好。

(4)木板颜色应该浅些,相当于背景,木条和细线应该颜色鲜艳些,那样比较醒目,易于让学生观察。

(5)木条的刻线应该与木条上下两边垂直,颜色为黑色最好。

2009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