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
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
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
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过程时,主要指的是传播具有动态性、序列性和结构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系统时,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把传播看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的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
过程性与系统性,是理解人类传播活动的运动性质与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核心概念。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研究传播过程有多种多样的视角,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历时性考察,即按照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另一种是共时性考察,即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
前者属于纵向过程研究,后者属于横向过程研究。
本节主要从第二种视角出发,首先对传播的基本过程及其特点做一个简述。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
1.传播者。
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在社会传播中,传播着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
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
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
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3.讯息。
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媒介。
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邮政系统、电话系统、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都是现代人常用的媒介。
5.反馈。
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当然,构成与影响传播过程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绝不仅是以上几种。
即便是在上述五种要素中,不少要素还可以做进一步分解,如讯息可以分解为“符号”与“意义”,传播者可以分解为“发信者”和“符号化者”,受传者可以分解为“收信者”和“符号解读者”等等。
这种分解在电子通信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被分解的要素及其功能一般是由不同的机器来扮演和执行的;而在人与人的社会传播中,它们一般是作为统一体而存在的,我们也可以把它们作为一种要素来看待。
这五种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中,它们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了各种各样的说明。
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正因为如此,在传播学研究中,模式的使用也是很普遍的。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
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至少从模式本身看来是如此]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这种完全对等或平等的传播关系与其说具有普遍性,不如说是极少见的。
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不仅如此,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当然,德弗勒模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严格地说起来,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事物的运动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因素或内部机制,还会受到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以上我们对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对若干有影响的过程模式进行了分析。
从这些描述和分析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我们不能设想传播双方同时向对方发送讯息的情况,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是传播过程序列性的体现。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
除了总体结构以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例如传播的传受双方都是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统一体,讯息则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等等。
把握传播过程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探素人类传播活动的规律性。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考察传播过程是理解人类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仅仅从过程本身或过程内部考虑问题,还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全貌。
只有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看问题,才能科学地把握传播活动的总体。
本节的目的是结合传播过程,对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进行若干分析。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除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之外,迄今为止的大多数过程研究通常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们考察的是微观的、单—的传播过程.而不是宏观的、综合的传播过程;第二,正因为如此,这种研究主要目的是揭示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并不重视对过程以外的因素的考察。
这种倾向非常明显,以至于我们只要提到传播过程.脑海中便会出现拉斯韦尔、香农等人的那些链式连结的要素图。
认识到进行综合研究的必要性,不少学者开始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
为了与传统的微观、单一的过程研究相区别,这种研究一般称为系统研究或传播总过程研究。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运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看问题,社会传播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构呢?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几个系统模式。
(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1959年,美国一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J.w.赖利和M.w.赖利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系统模式。
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赖利夫妇认为,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也不外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的模式揭示出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
然而,这种互动并不仅是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功,而且也是无形的社会作用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系统模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小包括: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传播者的同僚群体、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传播者所处的组织、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约束力等等。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受传者的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音(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等。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也可以说是传播者背后的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这种选择当然也是基于受传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作出的。
此外,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体接触经验形成的。
综上所述,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关于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还有许多,这些模式虽然着眼点各有不同,但思路基本一致,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传播学中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表现在理论模式较多,而应用模式的开发较少。
即便是理论模式也还有各种各样
的缺陷,比如马莱兹克的模式虽然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但并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社会常识告诉我们,大众传播者和受传者个人对媒体内容都有影响,但两者影响的性质和大小是截然不同的。
不对这些情况加以区别,我们在考察大众传播过程时就很难抓住主要矛盾。
这说明,关于社会传播的系统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
众所周知,“教学相长”就是教与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双方都得到提高。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无数个教育工作者用“教学相长”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在不同社会、不同阶段、不同时代,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之下,不断探索着“教学相长”的奥秘。
我们周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所经历的生活各不相同,社会阅历不同,自然文化层次与知识结构就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
其教学方法也各有所方,有的人在旧的模式下竭尽全力地施教,结果事倍功半;而有的人善于更新方法,勇于创新,轻松而有节奏地施教,结果事半功倍.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当今信息时代,即使我们身为人师,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处处比学生高,作为老师肯定也只是某一方面的,而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很有可能比你高,所以我想说的是,要始终有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心理准备。
因为我们的阅历和见识的局限性,我们老师所能知道的也只不过是茫茫学海中之一滴,浩瀚宇宙,生生不息,孰师孰学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你作为他的老师,也许明天你就是他的学生。
今天你知道的比他多,总有一天他可能懂得比你多,这是社会前进的源泉。
所以,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老师,仅仅是现在而已。
现在你是老师,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向你的同行、你的老师朋友,还有你的学生学习,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有值得你学习的闪光点。
言归正传,还是说教学相长。
知识鸿沟(Knowledge Gap)理论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菲利普·蒂奇纳(Phillip Tichenor)等人从1979年开始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验社会的理论假设。
他们认为,新闻媒介总是系统性地向某些人群传递信息,具有更高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人又总是比其他人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
随着时间的流逝,获得更多信息的群体和获得更少信息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会日益增长,即他们之间的知识鸿沟会变得越来越宽。
这实际上是对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平等性、公平性提出了质疑。
蒂奇纳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以外,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量的差异、社会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众媒介的性质这些都是造成“知识鸿沟”扩大的原因。
这一小组在25年的时间里致力于通过大量调查来发展和支持这一理论。
“信息鸿沟”景观下个人知识与命运的互动关系
【提要】:本文从知识沟理论入手,详细阐述了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以及知识和信息融合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条件,在传媒产业集团化背景下的集中趋势。
信息从生产沟通要素变为重要产业部门和核心竞争力的进程中,个人对于信息的利用开发能力——媒介素养高低加剧了社会分层,媒介自身对于受众需要的浅层把握则造成了媒介同质化,面对买方市场,传媒组织应将关注目标受众深层需要,以“整合营销”的新理念经营媒体扭转不利局面,同时培养受
众的媒介使用开发能力,造就大批合格的高媒介素养人群。
媒体和教育合作将有助于实现个体间知识与命运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知识鸿沟媒介素养产业化议程设置环境监测信息垄断
“知识沟”理论(Knowledge-gapTheory)是由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Tichenor)提出的概念,他在调查了美国儿童启蒙教育片《芝麻街》(又名《塞萨米大街》)的播放及反馈情况后得出: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媒介来缓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这一意图在实际播放
笃浣峁 鞘О艿模 」芩 云陡欢 疾 撕玫慕逃 Ч 越谀拷哟ズ屠 米疃嗟幕故歉辉6 吨ヂ榻帧返牟シ偶泳缌嗽 敬嬖诘慕哟ズ屠 妹浇榛 嵘系牟黄
降?unequal)。
”知识沟”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方面要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享有更大优越性(superiority)。
一、对“知识沟”理论的回顾——知识和信息的异质性
关注其中所述的“知识”(knowledge),笔者认为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的新的行事规则,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与人沟通手段,新的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途径。
通常指那些能影响一个人认知(cognition)、态度、行为全过程或潜在于其中,最终左右或影响人们决策的大脑存储。
也就是说,知识构成了一个人的经验,是对往昔成败的自我总结和提炼,同时也构成了对未来的判断预测能力,其精度有赖于既成知识的客观性和弹性,也依赖于人的适时转变能力。
信息又称信息流,在社会发展变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对此给予的定义是“用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物质”,可见信息有助于人们对客观环境的了解,换言之,即具有监测(surveillance))、反馈(feedback)环境的能力,使人能够更好地认识其周边的客观和人际环境,以做出合适的、对自身有益的行动对策。
中国古代军事家“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强调的是掌握信心束、信息流对人辨知客观环境具有极大的优势,掌握的信息越多,构成事物整体的碎片组织积累越多,每一则信息碎片拼接在一起,就可大致复员事物的原貌。
这好比玩七巧板游戏,它和拼图游戏不同的在于,后者有固定的样式设计,是事先预定好的,即执果索因,关键看一个人的推导能力。
而前者呈开放结果的状态,没有固定的套路和唯一的答案,结果因人而异。
两者最终的走向可见是迥异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是受到最后控制还是始终开放自觉的。
后者是经过一整套严整的计算和控制(如图片数量,占用面积,个别图片的接口形状,色彩渐进对比等)完成最终结果一致性的,这是一种全过程的参与控制模式。
而前者,前提条件虽然是相同的,但由于对最终结果未进行规划而未能达成有效控制。
这是一种先闭后开的控制模式。
知识和信息的综合作用过程构成了另一种别样的控制模式:既有知识存储的容量、指向、权重(weigh)都是视人而殊的,接受信息流的途径、内容也各有不同,尤其是处于我们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个人还会因经济收入、社会名望和地位、社会阶层、职业和地缘差别形成其独有的社会(期望)角色,进而影响他对信息的选择注意和选择吸收。
这整套机制复杂异常,就如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个体对同一则信息的接受过程不会产生一致的心理体验,其行动趋向更见差别;同时固有的知识存储像一张滤网,过滤掉与以往经验不同的成分,又像一个熔炉(melting pot),经验吸收了被同化的新加入的信息,成为已有的
知识范畴的一部分;或是新信息颠覆、打乱原有知识的排列逻辑和程序,形成知识的重构(reconstructure);或是新信息构成原有知识的新的分支和走向,但不会造成全局性的影响。
知识和信息的叠加融合过程充满了随机性和无序性,因而信息不等于知识,同一时段内信息输入的多寡并不一定会引起知识储量的相应变化,但如果持续较长时期的话,其变化趋势大致是接近的,这一点是的蒂奇诺(Tichenor)知识沟理论所强调的——考虑两者的长期发展动向。
个人或群体的接受-学习能力和变革心态往往会导致知识系统的重组,宽容和多元的心态则会人为减少信息进入的障碍(obstacle),加速信息的流通(输入输出、上行下达、横向交流)。
二、信息的垄断性生产与传媒集团影响力的扩大
信息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是物质实体,需要符号来表现,这就是传播学上所述的编码(encode)过程,语言、文字、形体姿态、图画、影像等等都是符号,但符号不是自足的,自我表现需要借助物理介质(medium),比如语言的传递在真空中是无法实现的,文字需要纸张和笔记录,影像需要放映接收装置呈现。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交往范围急剧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加深,对时效性和保真性的要求更加强调,对工具的倚重性不断加强,信息的传输条件愈发苛刻,个人传输能力相对受到抑止,传播的制度化、组织化、高技术垄断(monopoly)加深,虽然网络传播造就了为数不多的个人传播英雄,如最早在个人网站上公布克林顿-莱温斯基丑闻的网络个体户麦特•德拉吉(MattDrudge),因Flash《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而成名的雪村,但也未能改变传媒集团集中化的趋势,个人的传播优势是倚重偶发性的事件和原创性的卖点思维,缺乏组织化的后盾支持,而传媒影响力从内涵上看,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
作为文化市场上的价值物,一次性的耀眼及吸引社会的关注的价值是很“单薄”的,只有当这种关注在时间上得以延续,其市场价值才会“丰厚”起来。
①因此,人力-物力-资本的高聚合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上风。
媒介组织开始了对个人事务的深切影响:对人们关注话题的“议程设置”(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进而领导舆论走势;对个人识别环境能力的提示和塑造;对个人社会角色的模型暗示;对个人价值取向的引导。
媒介造就了个人周遭庞大的他者,成为信息聚合的源头,发挥了巨大的整合力量。
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媒介组织商业经营意识自觉,已不单单注重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个别要素,采编的重要性开始下移至发行广告环节,媒介走向整合营销,即从信息的搜集加工到向受众和广告商的二度出售,整套环节呈一种逆向运行的趋势,即按照最终消费者的要求去制造产品和销售商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生产和营销的目的更加明确,从而减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媒体争夺受众和广告市场愈演愈烈,传播能力相对过剩的问题出现,品牌、影响力成为媒体革新自身的目标。
其背后的动机在于争夺话语权利——媒体不仅是信息发布者,而且是意见气候的营造者,信息中隐匿着观点、评价和价值导向,它不是舆论意见的传声筒,而是社会环境监控的雷达。
可以说,媒体以其预警性、权威性造就了影响力,忠实倾听媒体声音的受众群对媒体的推崇则造就了其自身的商机无限,媒体庞大的话语权利造就了其揭露、干预社会事务的第四种权力(The fourth power)。
大众传媒的崛起导致了信息的垄断,社会分工的繁密、有机,客观上需要良性沟通的链条——信息,信息的指涉面、专业化程度加深,大规模的信息供应也必须由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组织——传媒组织来完成,信息由一个沟通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交往的中间人升位为社会资源组成的重要版块,造就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崛起进程中再次升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