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环境的美观度和生态环境的优良程度。
然而,在长期的运营管理中,高校园林绿化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绿化面积不足,空间分布不合理当前国内大多数大学校内绿化率都偏低,常常以混凝土化空间为主,私家车的增多只会加重校内的“水泥化”现象。
此外,对绿化空间布局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周边缺乏形成绿化带,只有少数路边或散落的绿化项目,比较少关注校园外的绿化。
不合理的布局会导致一些区域或角落变为冷门区,影响了美化环境的效果。
二、绿化标准不高,管理混乱不同高校的绿化标准不一,在新建学校或新建绿化项目时,没有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或做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绿化项目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
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校园地段的植物养护难度较大,该处的养护和管理难度比较大,需要总览周期较长的计划以及较高的残次率和维护成本,同时也需要更专业的绿化技能和知识。
也有的学校缺乏对园内的绿地进行规范化管理,造成园内环境脏乱差,这就给师生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不便。
三、绿化投入不足,资金缺乏大多数高校园林的绿化项目都是靠校内的配套设施资金支持,缺乏对外拓展的经费来源,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绿化投入。
这就导致绿化质量下降,规模不大,建筑物太多,宿舍楼和商业楼入口也不容易眼校。
这也是高校绿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园林绿化管理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明确发展规划,优化绿化布局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要在考虑到校内各项活动现状和未来趋势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绿化计划。
合理的规划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盲目性,实现有限的自然资源优化利用的效果。
同时,学校应该注意到在规划建设时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环保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确保坚持可持续发展。
学校绿化项目建设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文化、需求和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市场和师生的意见,提高校园绿化的质量和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管理。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是高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校的形象、改善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分析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有限,很多高校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
一些高校的园林绿化项目只停留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层面,无法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需求。
2. 设计不合理。
一些高校在园林绿化设计上存在缺乏创新、重复和雷同的问题。
同质化的设计使得高校园林缺乏个性化和特色。
3. 养护不到位。
由于缺乏专业的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和充分的养护经费,一些高校的园林绿化存在着维护不及时、施肥不均衡等问题,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景观效果不佳。
4. 缺乏科学指导。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缺乏科学指导和专业技术支持,无法对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和养护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操作。
二、对策与解决方法1. 提高投入。
高校应将园林绿化作为重要的环境建设项目,增加投入,确保园林绿化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社会资金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并建立专门的绿化基金,用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
2. 强化设计创新。
高校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应加强创新意识,注重与校园文化和建筑风格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校园景观。
可以邀请专业的景观设计师参与设计,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3. 加大养护力度。
高校应加大对园林绿化的养护力度,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制度,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园林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维护。
高校也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园林绿化的养护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引入科学指导。
高校应引入园林绿化管理的专业技术支持,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和技术指导。
可以与相关的研究机构、企业和专家进行合作,开展园林绿化管理的研究和交流。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着投入不足、设计不合理、养护不到位和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园林绿化已成为各大学校建设的重点和亮点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校园建设的不断扩张,高校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绿植种植不合理。
部分高校因为缺乏专业人才,往往将绿植种植地点随意安排,没有考虑到绿植的生长条件和景观效果,最终导致校园环境混乱不堪。
2.养护管理不到位。
很多高校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对于一些绿化带、草坪等长期处于被人走动和踏踩状态的地方,没有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修整,长时间过去,就会出现草皮松散、起皮开裂、死亡时有的情况。
3.绿地设计不够科学。
很多高校在绿化设计过程中缺乏客观性,只做表面工作。
这样就会出现一些设计不合理的局面,比如在走廊两侧种植绿植过于浓密,树木相互遮挡,视线不畅,给校园环境带来了不必要的干扰。
4.存在垃圾桶不足的情况。
在校园里,有大量的人流和车流,这样就会给垃圾桶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很多地方经常出现垃圾桶满溢的现象,这给校园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和不良影响。
二、解决对策1.全面规划校园绿化。
高校在规划绿化时,应该优先考虑绿地的科学性和美观性,避免盲目引进植物,导致绿地规划不科学,从而影响校园环境的整体品质。
2.增强养护管理意识。
为了维护校园绿化的生态环境,高校应该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养护技术,加强对植物环境的观察,及时处理问题。
同时还可以引入科技手段,如智能监控等,提高校园绿化的智能化水平。
3.优化设计方案。
高校应该在绿化设计中考虑到植物的特性和配对,避免绿化景观的相互遮挡,尽可能保证视野开阔,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此外,扩大垃圾桶的数量和位置,合理规划垃圾桶的容量和密度,也是其优化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4.加强校园绿化的宣传。
高校应该以宣传为基础,加强校园绿化的宣传力度,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校园绿化保护中来。
同时,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绿化知识,提高师生对于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绿化建设规划不合理。
一些高校在绿化建设规划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因素,以注重美观为主,造成绿地面积不够、植物物种单一、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2. 绿化养护不到位。
由于高校园区较大,养护人员数量有限,使得绿化养护难以保证,浇水、修剪、施肥等工作不及时进行,导致绿化植物生长不良、枯死等问题。
3. 绿化垃圾处理不当。
一些高校的学生在绿地上随意丢弃垃圾,缺乏对绿地环境的保护意识。
高校对绿化垃圾的处理方法不当,导致绿地卫生状况下降。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对策:2. 加强绿化养护管理。
通过增加养护人员数量、提供必要的养护设备和工具,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浇水、修剪、施肥等工作按时进行。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绿化问题并加以解决。
3.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他们对绿地环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在高校内设置垃圾桶和分类垃圾回收站,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垃圾,保持绿地卫生。
4. 制定绿化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高校绿化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绿化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规定各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确保绿化管理的有序进行。
5. 加强科研与交流合作。
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交流合作,引进新的绿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可以与其他高校或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开展绿化相关的研讨会和培训班,提升绿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问题需要从规划、养护、环保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改善。
只有加强管理和科研,提高管理水平和养护质量,才能建设出更加美观、环保的高校园林,为学生提供宜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有些高校的绿化规划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导致绿化景观布局不合理,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化的功能和美观性。
2. 资金和人力不足:高校绿化管理往往面临资金不足和人力不足的问题,无法有效维护和管理绿化设施,导致植物养护不及时、草坪杂草丛生等问题。
3. 缺乏科学养护和管理:有些高校对绿地植物的选择、养护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缺乏科学指导和管理,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枯萎死亡等现象频发。
4. 缺乏环保意识:有些高校的绿地管理存在使用农药过量、乱倒废水等环境污染行为,缺乏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性管理措施。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主要包括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和人力不足、缺乏科学养护和管理、缺乏环保意识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规划与设计、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科学的养护和管理机制、强化环保意识和管理等措施,以提升高校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是保护校园环境、提高园林质量的重要工作。
目前在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绿化区域不足、植被种类单一、绿化设施维护不及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水平,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绿化区域不足。
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建校区的增多,校园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绿化面积未能相应增加。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大绿化工程建设力度,合理规划绿化区域。
高校可以采用植被种植、草坪铺装等方式进行绿化,尽可能利用校园空地进行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使校园环境更加美观。
植被种类单一也是高校园林绿化管理的一大问题。
很多高校园内的植被种类单一,缺乏物种多样性,这不仅影响了校园环境的美观,也降低了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植物种类管理,引进适宜的植物品种。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栽培,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绿化设施的维护不及时也是高校园林绿化管理的一个问题。
园内的花坛、假山等绿化设施长时间不进行养护,造成设施损坏或者续费、更新不及时。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绿化设施维护管理。
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绿化设施维护队伍,定期对绿化设施进行保养和维修,及时检查设施是否存在损坏等问题,确保绿化设施的完好和持续使用。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还存在着与师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许多高校师生对园林绿化管理缺乏参与感,缺乏对校园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园林绿化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参与意识。
高校可以举办园林绿化知识讲座、主题活动等,增加师生对园林绿化的了解和参与度,激发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绿化区域不足、植被种类单一、绿化设施维护不及时和师生参与度不高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大绿化工程建设力度,合理规划绿化区域;加强植物种类管理,引进适宜的植物品种;加强绿化设施维护管理,建立专门的维护队伍;加强园林绿化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参与意识。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保护不到位、养护不细致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以下是一些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保护不到位高校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树木、花卉等植物的保护工作却往往被忽视。
一些工程车辆和施工人员无意中损坏了花木,导致植物的损失。
2.养护不细致在高校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常常出现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导致养护工作不细致。
对于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及时,对于调整植物的补植工作不及时等。
3.缺乏科学规划一些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没有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导致园林绿化效果不佳。
二、解决对策1.加强保护意识高校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临时围栏、标识牌等,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保护花木。
对于损坏的植物,应及时进行修复和补植。
2.增加养护经费高校应该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的经费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的数量。
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调整植物的补植工作,及时填补空白区域,保证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高校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之前,应先进行科学规划。
要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校园的使用功能、风景品位等方面因素,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避免出现园林绿化效果不佳、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要注重树种的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并进行合理的分布。
4.加强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培训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园林植物知识、病虫害防治知识、养护技术等方面。
培训可由专业人员进行,也可通过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培训。
5.加强对园林绿化的监督和考核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1我国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大学景观园林设计艺术设计系2班王若禹9我国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低水平的设计效仿导致校园空间失去特色由于时间上的仓促及认识上的不足等原因,设计者往往盲目追求欧美模式,群起效仿已中标方案。
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校园被效仿套用同一模式,使中国的大学校园景观在各地出现雷同的布局。
缺乏与地域的关联,缺乏与校园自身办学个性的关联,从而使校园空间失去特色,很难引起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2缺少“以人为本”的环境空间长期以来,“以人为本”一词成为规划设计的流行语,常常被作为基本理念提出,但是对人的关怀和对其生活的关注并没有在设计和实践中具体化。
由此产生了新建大学校园建设重景观而轻使用的状况。
建成后的校园空间中,大片的广场、草坪往往被闲置,甚至有座椅的地方也很难让人满意地停留。
如果坐下来的条件少而差,人就会侧目而过。
户外场所无法引起活动的发生,整个校园也就呈现空旷无生机的状态。
这些空间往往尺度与位置不合适宜,形式也很难满足人的不同心理要求;对于遮阳避雨的要求考虑得不够;景观的文化内涵与环境没能很好地融合,其表达不能引起人的共鸣。
3校园社会化与学术气氛的矛盾问题校园社会化导致人流的复杂化及车流量的增多,它和学术氛围所要求的静空间是矛盾的。
理想的状态是校园成为一个既包容又潜移默化的环境。
这就要求校园的动静分区有一定的形式引导,一定的场合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活动。
这样相对热闹的场景也不会显得无序,相反会变成一种交流和活力。
4校园景观单调,生态效益差随着近年来,大学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离开原来的环境异地重建,立志要大展宏图,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学,从此失去了历史文化的根基。
很多新建成的校园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却普遍缺乏生机和活力,大片的广场绿地成为摆设。
植物配置单一,空间缺乏层次;面对不同的大学,我们的方案却缺乏变化,模式化的设计语言忽略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行为心理需求,导致了校园环境景观单一、粗陋。
对于校内原有的山林和水域,利用开发不够。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是指对大学校园内植被、景观以及相关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植被养护不到位、景观设计缺乏创新、资源利用不充分等。
为了提高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以下是一些解决对策。
首先,植被养护不到位是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高校园区内的植被常常没有得到有效的养护,导致植物的健康状况不佳。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植被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二是制定科学的植物养护计划,包括适时浇水、施肥、修剪等,确保每一棵植物都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
三是加大植物病虫害防治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的病虫害问题,避免其扩散和传播。
其次,景观设计缺乏创新是另一个问题。
许多高校园区内的景观设计过于简单和雷同,缺乏独特的个性和创新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景观设计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是与学校的师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对景观设计的需求和意见,从而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加强对同行和其他高校的案例学习和借鉴,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教训,使自己的设计更加出色和具有竞争力。
另外,资源利用不充分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许多高校园区内的资源利用不充分,导致浪费和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制定有效的资源利用计划,合理调配和分配各种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分配。
二是加强对资源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使用。
三是加大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综上所述,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植被养护不到位、景观设计缺乏创新和资源利用不充分。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如加强植被养护人员的培训、制定科学的植物养护计划、加强景观设计师的培养和引进、与师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加强资源的监控和管理、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等。
绿色学校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绿色学校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引言绿色学校建设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它旨在通过在学校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全面实施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构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校园文化。
然而,在绿色学校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分析1. 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很多学校在进行绿色校园建设时,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导致绿色校园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解决方法: 制定绿色校园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责任主体,确保绿色校园建设有序、有效地推进。
2. 资金投入不足绿色学校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施改造、设备采购和运行维护等方面,而很多学校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解决方法: 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
3. 缺乏专业人才绿色学校建设需要大量具有环保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但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缺乏。
解决方法: 加强绿色校园建设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学生参与度不高虽然绿色学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
解决方法: 设计和实施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5.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这影响了绿色学校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方法: 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对绿色学校建设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结论绿色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学校建设的目标,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学生调查校园绿化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学生调查校园绿化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校园绿化带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可以提供师生们休憩和交流的场所。
本次调查旨在发现校园绿化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升校园绿化质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绿化带维护问题:绿化带内的植物缺乏定期修剪和维护,导致植物生长杂乱无章,影响绿化效果。
整改措施:定期对绿化带内的植物进行修剪和维护,保持植物形态美观,提高绿化带整体效果。
三、植物种类选择问题:绿化带内的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缺乏多样性,导致绿化效果单调。
整改措施:增加植物种类,如乔木、灌木、花卉等,使绿化带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
同时,根据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四、病虫害防治问题:绿化带内的植物存在病虫害现象,影响植物生长和绿化效果。
整改措施:建立病虫害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有必要,请专业人员进行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五、绿化带布局问题:绿化带布局不够合理,导致资源浪费或使用不充分。
整改措施:重新规划绿化带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绿化带的使用效率。
可以在教学区、宿舍区、图书馆等地方设置绿化带,为师生提供便利的休息和交流场所。
六、绿化带设施问题:绿化带内缺乏必要的设施,如座椅、垃圾桶等,影响师生的使用体验。
整改措施:在绿化带内设置必要的设施,如座椅、垃圾桶等,方便师生使用。
同时,可以设置指示牌和照明设施,提高绿化带的使用安全性。
七、环保教育问题:师生环保意识不足,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破坏植物等不良现象。
整改措施: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教育宣传。
同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八、定期检查与评估问题:缺乏定期的检查与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整改措施:建立定期检查与评估机制,对校园绿化带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检查内容包括植物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设施完备情况等。
校园景观问题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校园景观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下是对校园景观问题的总结:一、规划不合理1. 功能分区不明确:部分校园在规划时,未能充分考虑教学、生活、休闲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导致校园布局混乱,影响师生使用。
2. 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校园在空间布局上过于紧凑,缺乏必要的绿化和休闲空间,导致师生身心压力增大。
3. 交通组织混乱:部分校园道路规划不合理,存在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
二、景观设计单调1. 缺乏特色:部分校园景观设计过于单一,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难以吸引师生驻足欣赏。
2. 创新不足:部分校园景观设计缺乏创新,未能与时俱进,满足师生审美需求。
3. 绿化品种单一:部分校园绿化品种单一,缺乏层次感和多样性,影响视觉效果。
三、建设质量不高1. 材料选用不当:部分校园景观建设中,材料选用不符合环保、节能要求,影响校园环境质量。
2. 施工不规范:部分校园景观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如路面不平、绿化植被生长不良等。
3. 维护不到位:部分校园景观建成后,维护不到位,导致景观效果逐渐降低。
四、安全隐患1. 设施老化:部分校园景观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如破损的座椅、路灯等。
2. 疏于管理:部分校园对景观设施管理不善,导致设施损坏严重,影响校园美观。
3. 防火措施不足:部分校园绿化区域防火措施不足,存在火灾隐患。
五、校园景观与文化传承脱节1. 忽视文化内涵:部分校园景观设计缺乏文化底蕴,未能体现学校特色和历史传承。
2. 文化元素缺失:部分校园景观中,缺乏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等文化元素,导致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校园景观规划,明确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确保校园布局合理。
2. 提高景观设计水平,注重创新和特色,丰富绿化品种,提升视觉效果。
3. 提高建设质量,选用环保、节能材料,规范施工,加强后期维护。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中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绿植种类单一、管理不规范、绿化用地浪费等,需要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绿植种类单一大多数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着绿植种类单一的问题,种植的植物主要以常见的行道树和观赏树为主,缺乏多样性,使得整体绿化效果不够丰富多彩。
(二)管理不规范在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管理者对绿化的养护和维护缺乏有效的规范,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导致绿化养护工作不到位,甚至出现乱搭乱建的情况。
(三)绿化用地浪费部分高校对园林绿化的用地规划和设计不够合理,未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化资源,造成绿地面积浪费严重。
二、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一)缺乏专业管理团队一些高校缺乏专业的园林绿化管理团队,管理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经费投入不足高校在园林绿化管理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绿化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障,导致绿化管理水平较低。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一些高校在园林绿化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缺乏明确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使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一)多样化的绿植种植高校园林绿化应在植物选材上注重多样性,多种乔木、灌木和花草相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提高校园绿化的生态价值和观赏性。
(二)完善绿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相关的管理规章和标准,制定良好的管理措施和程序,强化对绿化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四、结语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对于打造校园环境的美丽和舒适至关重要,因此应引起高校领导和各界的高度重视。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园林绿化是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还能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护生态环境等多重作用。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绿化工作的加大投入,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管理不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状,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导致园林绿化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资源浪费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少学校在园林绿化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但因缺乏科学规划和细致管理,导致资源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缺乏创新意识也是一个制约园林绿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过于保守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使得园林绿化工作缺乏活力和创新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创新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背景介绍】结束。
1.2 问题意识在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我们需要意识到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的管理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导致一些园林绿化工作无法高效进行。
资源浪费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缺乏创新意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园林绿化管理向前发展。
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寻找解决对策,从而提升高校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00字】2. 正文2.1 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方面。
由于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之间信息不畅通,工作流程不清晰,导致管理不规范。
在实际操作中,各个管理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造成管理混乱,难以形成统一标准。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利用,导致在绿化工程中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既增加了管理成本,也降低了管理效率。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缺乏创新意识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面对新技术和新理念时,管理单位常常保持保守态度,缺乏对新思路的接受和应用,导致管理方式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作为高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师生营造健康、安全、美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所必须的。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园林绿化建设不够专业、园林绿化维护不到位、园林建设规划不足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下是我认为的一些解决对策。
园林绿化建设不够专业目前很多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着人云亦云、随意性强等问题,导致校园环境缺乏独特性,不能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加大对园林绿化建设的专业性要求,引入专业设计和运营机构,遵循科学管理原则,营造出更加美观、健康的园林环境。
园林绿化维护不到位园林绿化不仅要建好,还要维护好。
当前,很多高校在园林绿化建设后,没有及时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好维护工作,导致草坪不平整、道路破损、花草枯死等问题频频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化维护体系,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并且适时调整和完善投入和预算,保证园林绿化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园林建设规划不足很多高校在园林绿化建设时缺乏长远规划,没有考虑到校园的发展方向和未来需求,结果园林绿化建设过多、过密,影响了校园的通行和人员流动,也会触犯国家规定的消防、环保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高校应该加强对园林建设规划的把控和管理,注重校园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合理规划园林绿化建设项目,严格参照有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园林绿化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和国家规定,为师生提供宜人、安全的校园环境。
总之,高校园林绿化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高校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园林绿化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性,注重校园整体性和长远规划,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的投入和维护,使校园环境更加宜人、美观、安全,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城市中崛起。
为了提高校园环境的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园林绿化成为了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绿化品种单一、管理不到位等。
为此,本文将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问题分析1. 绿化品种单一在一些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绿化品种单一的现象。
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或者管理者对绿化品种的选择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了校园内的植物种类重复、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美感。
这不仅影响了校园环境的品质,也使得学生对校园的美感产生疲劳感。
2. 管理不到位一些高校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缺乏专业的园林管理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导致了校园内的植物无序生长、草坪管理不当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二、解决对策1. 多样化的绿化品种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应该重视绿化品种的多样性,避免出现品种单一的现象。
为此,学校管理者可以请专业的园林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合理选择植物品种,保证校园内的绿化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园指导,加强对绿化品种的选择和管理。
2. 健全的管理制度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到位。
学校管理者可以设立专门的园林管理部门,聘请专业的园林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园林管理制度,规范园林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者还应当加强对园林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责任心和专业水平,确保园林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 加强园林护理工作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园林护理工作的重视,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和健康。
学校管理者可以加大对园林护理的投入,增加专业的园林护理人员和设备,提高园林护理水平。
还可以加强对园林护理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其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达到要求。
大学校园生态绿化规划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校园生态绿化规划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大学校园作为青年学子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
学校绿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大学校园生态绿化规划是学校做好环境建设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大学校园生态绿化规划存在的问题1. 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大部分大学校园绿化规划缺少科学性,很多规划是依照传统绿化模式而设计的,对于校园绿化的类型、种植方式、植物选择等方面缺乏科学研究和较为完备的计划,没能充分考虑到校园实际的环境条件、气候特点、空间布局等因素。
2. 绿化配套设施不完善现有绿化设施的规模、种类和分布都不能满足校园发展的需要。
大学校园中,树木、花草和草坪的绿化配套仍处于低水平,绿化设施覆盖面积不足,局部绿化布置密度不高,有些庭院、广场、校门入口等都未进行绿化创造。
3. 绿化监管不到位由于对绿化的重视程度不同,责任部门没有明确的监管机制,绿植乱植、乱拆、私种、私占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许多校园公共区域的绿地被闲杂人等进行破坏,影响了校园的整体环境质量。
4. 绿化官僚主义问题绿化工作中官僚主义也是难以回避的痼疾,一些规划设计的成功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常常因为行政架构繁多难以协调,造成建设绿化上互相扯皮等问题。
二、改进和改善大学校园生态绿化规划的对策研究1.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应基于科学的标准来设计大学校园生态绿化,结合校园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建立适合校园环境的绿化方案。
规划上应该准确考虑不同植被种类所需的生态条件,进行合理的归类,摆脱模仿复制的固定模式。
2. 推动绿化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绿化设施建设,从绿化管网、灌溉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灯光等方面提高绿化水平,同时扩大绿地、百草园、自行车停车场、游戏区域等绿化设施覆盖面积,提高校园公共环境质量。
3. 加强监管力度要强化绿化管理的科学化,制定绿化作业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绿化的质量可控。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高校园林绿化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绿地利用率低、绿植品种单一、病虫害防治不力等。
为了提高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以下是一些解决对策。
绿地利用率低是当前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很多高校的绿地面积较大,但实际利用率却不高,大片的绿地往往只是作为观赏用途,而没有更多的功能性。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可以将部分绿地用于科研和实验教学,让学生可以亲自接触和研究植物,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在绿地上建设健身设施和文化展示区,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和休闲健身场所。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绿植品种单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园林中的植物品种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这不仅影响了园林的观赏价值,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可以加强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规划和种植,引进更多适宜该地区的树种、灌木和草本植物,打造更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病虫害防治不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高校园林面积较大,并且很多园区周边环境较为潮湿,容易滋生各类病虫害,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加强园林绿化的日常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病源,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等环保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要加强高校园林绿化管理的综合管理能力。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园林设计、植物养护、防治病虫害、绿地利用等。
需要加强园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
可以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可以与园林设计、植物病理等专业单位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加强绿地利用、多样性规划、病虫害防治和综合管理能力。
通过以上解决对策,可以提高高校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为师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园林绿化是提升校园环境质量和美化校园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休闲、学习和交往场所的重要空间。
然而在实际管理中,高校园林绿化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不规范、绿化品种不合理、资源浪费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管理不规范是高校园林绿化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很多高校中,绿化部门与物业部门的职责不明确,导致工作内容和责任边界不清晰。
绿化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也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人员和规范的管理流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完善高校绿化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减少部门之间的重复和冲突,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绿化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绿化品种不合理也是高校园林绿化管理的一个难题。
一些高校在绿化时追求花草品种的繁多和颜色的多样性,而忽视了树木的标准化和科学性。
这导致了校园内绿化品种的混乱,不仅影响了整体的视觉效果,还给后期的养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制定高校园林绿化品种的规划和管理方案,明确树木的数量、大小、种类等要求,并根据校园的特点和功能设置合适的绿化品种,增加树木的标准化和统一性。
还可以加强与园林专业机构的合作,借鉴其经验和建议,选择适合高校环境的绿化品种。
资源浪费是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资金、人力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高校园林绿化工作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投入,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果的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合理安排绿化工作的时间和顺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工和养护工作。
可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争取外部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共同承担高校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责任。
还可以鼓励师生参与绿化工作,利用校内人力资源,共同建设美丽校园。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养护保洁不到位、绿化设施老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日常巡查和养护工作,定期对绿化设施进行检修和更换,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高校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 维护不及时:由于管理人员和工人的不足,一些花草树木的养护和修剪工作无法
及时得到处理,导致场地杂草丛生,植物病害滋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环境质量。
2. 设施老旧:部分学校存在的废弃、破损的座椅、花箱、花架等园林设施无法正常
使用,安全隐患存在,并影响校园的整体美观度。
3. 应用不合理:一些学校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不同植物的种类和美学效果,却忽视了相应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果,使得建设出的绿化成为摆设而非实用。
解决对策:
1. 增加管理人员和工人的数量,加强对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和整体规划。
2. 对老旧设施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新,提高其整体品质与使用价值。
3. 加强教育宣传,推广以节水、低碳、环保为主导的绿化理念,强调绿化的生态和
环保效益,并采用与本地气候、土壤条件、水资源特点相适应的植物,保护地球资源,营
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景观园林设计艺术设计系2班王若禹9我国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低水平的设计效仿导致校园空间失去特色由于时间上的仓促及认识上的不足等原因,设计者往往盲目追求欧美模式,群起效仿已中标方案。
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校园被效仿套用同一模式,使中国的大学校园景观在各地出现雷同的布局。
缺乏与地域的关联,缺乏与校园自身办学个性的关联,从而使校园空间失去特色,很难引起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2缺少“以人为本”的环境空间长期以来,“以人为本”一词成为规划设计的流行语,常常被作为基本理念提出,但是对人的关怀和对其生活的关注并没有在设计和实践中具体化。
由此产生了新建大学校园建设重景观而轻使用的状况。
建成后的校园空间中,大片的广场、草坪往往被闲置,甚至有座椅的地方也很难让人满意地停留。
如果坐下来的条件少而差,人就会侧目而过。
户外场所无法引起活动的发生,整个校园也就呈现空旷无生机的状态。
这些空间往往尺度与位置不合适宜,形式也很难满足人的不同心理要求;对于遮阳避雨的要求考虑得不够;景观的文化内涵与环境没能很好地融合,其表达不能引起人的共鸣。
3校园社会化与学术气氛的矛盾问题校园社会化导致人流的复杂化及车流量的增多,它和学术氛围所要求的静空间是矛盾的。
理想的状态是校园成为一个既包容又潜移默化的环境。
这就要求校园的动静分区有一定的形式引导,一定的场合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活动。
这样相对热闹的场景也不会显得无序,相反会变成一种交流和活力。
4校园景观单调,生态效益差随着近年来,大学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离开原来的环境异地重建,立志要大展宏图,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学,从此失去了历史文化的根基。
很多新建成的校园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却普遍缺乏生机和活力,大片的广场绿地成为摆设。
植物配置单一,空间缺乏层次;面对不同的大学,我们的方案却缺乏变化,模式化的设计语言忽略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行为心理需求,导致了校园环境景观单一、粗陋。
对于校内原有的山林和水域,利用开发不够。
要么夷为平地,将山体推平,将水域填平;要么意为保留,实则置之不理,任其杂草丛生;再则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却没有凸现原有地形地貌的优势。
正如对三峡大学的校园环境调查中有学生如是说:“尽快把求索溪建成一条活水溪而不是一湾死水”;“加大对学校特有山林的开发,资源不用太浪费了”。
综上所述,面对偌大的校园,学生们课余时间是选择外出还是呆在宿舍睡懒觉?他们行走在校园里,是急躁地躲避车流还是漫步交谈?校园里的绿地景观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校园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着校园氛围。
面对当前校园绿地景观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需要以生态为导向多角度地进行认识和分析。
2以生态为导向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思路1校园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校园生态系统的定位生态系统可大可小,通常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具体的对象而定。
校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校园属于人类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结构和外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状况,校园属于开放系统,能量和物质都可进入或输出;按照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程度,校园属于半人工、甚至人工生态系统;按照能量来源,校园属于部分或全部燃料供能的生态系统。
2校园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校园生态系统的定位可以看出,校园是一个以人类为主要生物种群,物理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的系统,因此它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1)输出的是特殊产品。
与其他生态系统相同之处在于:输入校园生态系统的是能源和物质。
但是输出该系统的主要产品———知识和人类智慧,是以能源和物质以外的形式体现的。
因此,校园的生产力不能用产品量和生物量的比率体现。
知识作为特殊产品也显示出了人类在校园这一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物质、能源必须以人类为桥梁才能与知识相联系,相转化。
(2)自控功能很强。
生态系统的自调控机能从生物种群密度、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互适应3个方面实现。
在校园生态系统中,具有突出作用的调控机制在于对人口密度的控制和对环境的控制(正是因为人类对物理环境和其他种群的作用很大,人类自身也应该受到负反馈的作用)。
(3)校园的污染物负荷能力有限。
校园中人口稠密,为了直接和间接满足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审美等各方面的需要,校园在运转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传统学校力图在保证校内卫生和景观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将污染物的处理和控制成本降到最低,废弃物通常被简单地转移到校园以外,校园系统自身不承担废弃物的降解和减量工作。
但是事实证明,对废弃物的减量、降解、资源化,有时反而能够降低校园的运行成本,并增强校园生态系统的自足、自维持能力。
2校园生态绿地系统的内涵生态学原理的核心在于研究结构与功能。
因此,从生态学原理出发理解校园生态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时,也必须把握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校园生态绿地系统虽然从整体上来讲是一个人工建设的工程实体,但是它最终将发展成为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这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
具体来讲,校园生态绿地系统的内涵包括了生态、安全、科技、艺术、人文5个方面:1生态生态应该是校园生态绿地系统最突出的特点。
虽然校园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工系统,但是它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多样性,否则结构的不完整,必然带来功能的欠缺。
首先,从人类角度来说,人类是一种复杂的智慧型生物,人类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还有审美需要以及舒适感的需求,校园内种类繁多、层次分明的群落组织能够形成与自然界类似的景观,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和重返自然的归属感。
其次,从校园系统来说,各类生物的复杂搭配与层次,不仅仅具有观赏价值,更通过其中物质能量的交换转移,形成一定的污染物缓冲强度,与其他人工控制的物理系统相互配合,保持并增强校内空气质量、水质量和土壤质量,调节校内微气候。
2安全校园生态绿地系统的安全性不仅仅局限于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和各物理系统的安全性,它还包括整个系统对其主体种群人类以及对系统外界环境的无害、无污染特性。
校内建筑物、基础设施、校内器械应该满足各项安全标准,校园选用的建筑建设材料应该是安全的、无二次污染、可再生利用的,在校区内使用的各类工程技术应该是有效可靠的,注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做好校园安全的监督控制工作。
除了这些基本的安全要求,生态化的校园应该比普通校园更能够体现对校园使用者身体和精神健康的保证,同时排放的废弃物也须经过相应的处理,达到减量和无害化的目的,排出系统后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威胁。
3科技校园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它的产品不是物质,而是知识和人类智慧。
生态校园作为一个优化后的平衡校园系统,该功能应该得到加强。
生态校园不仅是依靠有效的技术建设和运转,更应该及时地对各项技术做出使用评价、改进和深化。
不仅使用智能技术创造便利的学习工作条件,更开发新技术提高校园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发展经济、环保、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宜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4艺术生态校园中校园建筑、景观风格应该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凸现创意与美感。
除了人工修饰形成的美感,更多的艺术美感应该体现在校园的“生态”性上。
生态校园的美不仅从建筑物、植物、园林等的外在颜色、形态、对称性等感性认识形式展现,更深入到包含着与生命存在紧密相关的生态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内容中去,与生态道德规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生态校园中的艺术成分是真、善、美三者的有机统一。
对生态校园的欣赏过程也充满了智力结构中多种知识的综合作用。
5人文从较小的范围————校园本身来说,人文建设体现在校园建设与学校历史的结合,与城市氛围的相融,加大人文教育力度,塑造高雅校园环境的同时,展示高尚、先进、文明的师生精神风貌。
从较大的范围来说,学校本身就具有传道授业的社会功能,因此,校园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对加强全社会的生态观,酿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3校园生态绿地景观设计思路1校园生态绿地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整体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思想,在校园中人们所感受的是校园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脉络中才能使人认同。
从整体上确立大学校园生态绿地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
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大学校园所处的气候、环境、地理、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
所谓特色就是指大学校园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它不是靠人随意断想与臆造的,而是对大学校园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人文、历史自然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大学校园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
2校园绿地空间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原则连续性的空间:视觉感知和活动参与是人们体验空间环境的主要途径,对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应着重于功能使用和空间界面设计上的连续特质。
第一,功能的机理组织。
强化功能分区的内在联系。
寻求功能区之间的秩序与有机联系,使之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是规划设计中的基本要求,也是创造连续、整体的校园空间环境的必要条件。
第二,界面的契合设计。
增进区间景观形象的整体认知。
景观形象是以人的视觉感知为基础,并通过物质界面加以表现的。
渗透、开放、融合的校园空间环境需要渗透、开放、融合的物质界面来围合。
界面的设计不仅是在客观景观环境上分割、组织空间,而且要在主观认知上使空间连续。
由此,学生通过对校园物质景观的认知,使自己与各种景观建立起整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其中的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
多样性的空间既包含空间数量上的多样性,还包含质量上的多样性。
数量上的多样性体现在活动场所的多样性和使用时间的多样性。
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对应不同层次的需求。
质量上的多样性体现在每一处空间容纳活动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多用途性。
3大学校园生态绿地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研究大学校园生态绿地景观,离不开校园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
大学校园绿地生态系统是所在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改善城市生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校园生态绿地景观本身又反映了一定的地方文化和审美趋势。
离开文化与美学去谈景观,也就降低了景观的品位和格调。
优美的景观与浓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学应有机统一、和谐共生。
我们重视大学校园生态绿地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正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
校园景观提纯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文化心理、时代特征、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要素,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
因此,在校园生态绿地景观设计时除选景、造景、移景、借景等自然景观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4校园生态绿地景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学原则大学是人类精神的圣殿,其自身的发展是永不停息的,校园景观的内涵需要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积淀,其内容要经过不断吸纳、更新。
因此,新建校园的景观环境设计要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同时还要注意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