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家乡风情》教学设计(洪山区理工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汤丽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家乡风情》教学课例

武汉理工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汤丽芳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家乡风情》是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的家乡》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我选择的是本主题的第四课时,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本内容比较简约,给教师留下较大的创造空间,教材的编排揭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前必须充分地感知生活、了解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收集、体验、合作、交流等途径来关注家乡风情,使学生多元化的感知家乡风情的魅力,感受到习俗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并通过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体会家乡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感受家乡的美好,产生做为家乡人的自豪之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风情、民风民俗,体会对生活的影响。

2.培养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3.通过了解家乡萌发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难点:根据查找的资料,体会习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收集资料。

教师准备:制作CAI课件,准备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想知道是谁吗?

CAI课件出现武汉市城运会吉祥物楚楚代表武汉市政府招募志愿者的片断。师:大家想当志愿者吗?怎样才能当上志愿者呢?让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话题。

(板书课题)

(二)民风民俗大家谈

师:为了让来到武汉的人们感受到武汉的独特魅力,我们该从哪些方面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呢?

生:可以从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节令习俗三方面进行介绍。

师:课前大家按自己的兴趣搜查了资料,相信收获一定不小吧,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们交流。

学生按组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走到每个小组,与孩子们一起看他们带来的图片、照片。

师:老师听到大家在小组里说得可真热闹,下面请大家谈谈自己了解的家乡风俗吧。

生:我知道武汉人日常休闲、旅游如果不出城总会选择黄鹤楼、东湖这些地方。师:你介绍的是武汉人的日常生活,你们平常休闲娱乐除了去这两个地方,还会选择哪儿?

生:我还会选择磨山,去楚风楚韵的楚城游玩。

师:这些都是带有地方特色的好去处。

生:我还知道过去人们为了避暑,总会到外面乘凉,摆竹床阵。

师:是呀,老师小时候可是经常睡竹床,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再加上武汉天气炎热,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把竹床摆出户外,成百上千人一起在大街上乘凉的壮观景象很令外地人吃惊。可是现在几乎看不到这种情景了,是什么原因呢?

生:空调电扇随处可见,人们的乘凉方式自然发生了变化。

师:是啊,人民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

生:我还知道武汉有许多特色小吃。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家乡人的饮食习惯。就拿武汉人的一天为例来说吧。武汉人的一天从“过早”开始,你们一般在哪儿过早?

生:我在家里。

生:我在外面吃。

师:有时间在家吃,没时间就到外面吃。外面有些什么好吃的?

生:我知道武汉的小吃很有名,有老通城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还有汤包、糊汤粉、面窝等。

生:我知道小吃最多的地方是户部巷。

师:这是一条宽不足4米,长仅150米的小街,可是距今有400年历史,每天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儿享受美味的小吃。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风味小吃,感

受美食的诱惑吧。

CAI播放美食和小吃街图片。

师: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的肚子都饿了。的确,武汉九省通衢,各地小吃在此汇集,种类繁多,物美价廉,再加上武汉地域广大,人们外出工作学习要花去较长的时间,所以形成了“过早”的习俗。

师:中午,客人到了家里,我们又会做出什么不一样的菜待客呢?

生:我知道,武汉人总爱端上一锅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汤。

师:都有些什么汤呢?

生:最有名的有排骨藕汤、鸡汤、牛肉汤,最平常的也有番茄蛋汤、三鲜汤呢。师:家乡人爱喝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距今约1500年前的宋代,武汉就有一道冬瓜鳖裙汤闻名于世了。

生:无汤不成席,无鱼不成筵。在我们的餐桌上总会少不了一道鱼。

师:家乡人爱吃的鱼有哪些?咱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鱼呢?

生: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武昌鱼、汤逊湖的鱼丸。

生:我知道武汉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品丰富,鱼类众多,所以鱼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师:夜幕降临了,你们一般怎样休闲、娱乐呢?

生:我们平时喜欢出去“消夜”,消夜的最好去处是汉口的“吉庆街”,在这儿人们爱啃油亮鲜香的鸭脖子。

师:是啊,武汉的夏天高温炎热,为了消暑和休闲的需要,消夜也成为了带有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咱们武汉人的生活可谓是有滋有味,那么过节又有什么特殊的习俗?谁来介绍一下跟家乡有关联的习俗。

生:我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被奸人所害。

被迫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划船赶来救他,还投下粽子以防水底的鱼儿吞食屈原的身体,所以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慢慢在全国盛行了。

师:同学们介绍的资料可真够全,让老师大开眼界。老师也找了一段资料,大家愿意看看吗?

CAI播放关于武汉人生活习俗的影音资料。

师:看了上面的短片,说说你喜欢这些民俗习惯吗?为什么?

生:这些民俗习惯促进了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使人民生活更美好。

师小结:习俗就是一个地方特有的风俗习惯,它与家乡人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三)家乡文化我了解

师:习俗是一个地方的特征,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湖北原称“楚”,这儿楚文化源远流长,早在3500年前这块土地上就出现了繁华的都市,2600年前,楚国诞生了,2300年前,大诗人屈原就用楚地的方言写了一部浪漫主义长诗。

下面我们就来交流家乡话中的小常识、小笑话。

生:这儿把外婆称为“家家”。

生:“是那个事”是指很像样。

生:我还知道关于鞋子和孩子的笑话。

师: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欣赏一段小品。

师:这段小品是用武汉的黄陂话表演的,表演者田克兢,被誉为“湖北的赵本山”。

他生动的语言艺术给人带来了欢乐,可家乡人的文化生活远不只这些,我们湖北还是戏剧大省呢,谁能介绍一下。

生:最有名的要数楚剧、汉剧和黄梅戏。

课件出示楚剧、汉剧和黄梅戏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师:我还带来了黄梅戏名段《状元府》请大家欣赏,大家想看吗?

CAI课件播放片断,教师相机讲解黄梅戏的表演要素。

(四)推广文化我参与

师:刚才大家欣赏了那么好听的黄梅戏,可是黄梅戏虽然发源于湖北,可真正净它推广到全国的,却是安徽人,可见湖北人在文化推广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该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些什么?请大家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探讨,可以采取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的形式。

师:大家讨论得怎么样了,让我们一起在全班内交流交流吧!

生:我们组认为戏剧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喜欢,可以把戏剧拍成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使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曲艺形式。

生:我们组设计了一条广告词:中国胜地在湖北,湖北胜地在武汉。

生:我们组认为可以建立更多的楚剧、汉剧团,同时培养出更多的曲艺新秀,将本地的优秀剧种推广到全国去。

师:同学们都很有创意,听听我们的吉祥物会说什么?

CAI课件出示楚楚夸奖大家的声音。

师:课后,同学们将“金点子”整理一下,通过电子邮件、写信方式寄给武汉市政府,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为推广民俗文化做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