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4 城乡一体化 打造城乡融合功能完善的现代化苏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4 城乡一体化打造城乡融合功能完善的现代化苏州

□本报记者陆晓华

◎报告亮点

战略高度

城乡一盘棋,更高水平破解二元结构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苏州一贯以来坚持的发展方针,也是苏州的一大特色。进入新时期,苏州又以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来推动全局工作,城乡建设在一体发展中呈现新亮点,城乡结构由原来的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变。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4%和11.8%;初步形成以苏州市区中心城市为核心、5个县级卫星城市为枢纽、10多个中心镇为基础的区域城市群,城市化率提高到70.6%;建成万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18个,高效农业比重达59%。苏州成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和国家发改委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联系城市,基本建成城乡一体政策制度框架体系。

如今,在新形势下,我们又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看待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

城乡一体化,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城市做几件事,农村做几件事,而是着眼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站在城乡“一盘棋”的角度,整体布局,统筹安排,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全面整体提升。

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第十一次党代会,都把“城乡一体”作为建设“三区三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施战略之一,党代会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更高水平破解二元结构,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确保城乡一体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发展路径,是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通过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谋篇布局

“五句话”勾画“七个一体化”新格局

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既定,接下来关键是要理清、找准推进的路径和举措,来率先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七个一体化”新格局。党代会报告用“五句话”进行了谋篇布局。

富民优先是导向。苏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没有筑起城乡差距的鸿沟,苏州城乡居民的收入比连续多年维持2∶1低位运行,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地区之一。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城乡居民富裕程度、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仍有差距,收入分配结构有待调整优化”。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通过加快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支持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措施,来切实改善和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科学规划是龙头。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动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系等规划相互衔接,促进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就是要求我们以“山河重安排”的气魄和勇气,以大思路、大手笔整体谋划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

制度创新是关键。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路径有很多,但有一个工作前提是一样的,那就是“放手放开,先行先试”,允许试、允许闯、允许错了改,那就是鼓励和支持基层的首创精神。党代会报告明确:“凡是有利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事情都要敢闯敢创、先行先

试”,这是最大的政策空间,也是最大的改革动力。

转型升级是路径。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需要持续转变发展方式,实行外资、民资、国资和股份制经济“四轮驱动”,推进“退二进三”、“退二还一”,促进“腾笼换鸟”、“扩笼壮鸟”、“筑笼引鸟”,多种方式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固本强基是保障。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城市农村一个样,除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外,城市和农村享受的公共服务更要朝一体化方向迈进,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和城乡居民共享的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基本医疗等服务体系,推动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

◎视线纵深

富民惠民利民——

让更多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当前,苏州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已进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重要阶段。未来,苏州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坚持以富民惠民利民为根本要求,通过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形成发展人人共创、成果人人共享、和谐人人共建的大好局面。

市委农办主任顾杰认为,“下一步我们就是要加大力度创新完善农民增收政策制度,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倍增目标,谋划新思路、研究新举措、提出新对策。”重点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上,科学配置资源;在低收入群体帮扶上,强化低保及低保边缘人群帮扶措施,建立低收入农户快速增收机制;在壮大集体经济和资产收益分配上,让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

顾杰还特别提及了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统筹发展好国有、民营、外资、股份合作等多种经济‟,这是苏州市级层面上首次把股份合作制经济提升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接下来,我们要坚持外资、民资、国资、股份合作制“四轮驱动”,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引导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实施异地发展、联合发展、抱团发展,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把股份合作经济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提高到16%。

同时,要加大力度推进“三集中”、公共服务事业均等化和农村环境整治,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让城乡居民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过上环境更加优美、家庭更加殷实、幸福指数更高的生活。

实施“十大工程”——

苏州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苏州的全面现代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中,发展好现代农业始终是一大重要任务。“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强化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功能定位,坚持合作化、农场化、园区化的发展路径,着力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体系。”党代会报告为苏州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路径。“按照党代会的要求,我们农业部门要加快构建以…生产发达、生态优美、生物集聚、产业融合、营销现代‟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到…十二五‟期末,苏州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农委党委书记、副主任秦建国说。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将通过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来实现:

——“米袋子、菜篮子”建设工程。落实“四个百万亩”空间布局,永久性保护水稻100万亩以上,蔬菜和生猪自给水平达到45%和30%以上;

——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工程。到“十二五”末再新增林地绿地30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7%;

——农业基础装备建设改造工程。到“十二五”末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5%,农田水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