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鱼南嘉中学 徐仕顶
走近名人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 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仁政”、“王道”,主 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 君王要“与民同乐”,人 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希 望人们能安居乐业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
亲戚畔之
代词:他,指代寡助之君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代词:它,指代驴子
寡助之至 3 辍耕之垄上
动词:到、去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
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无义
5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标志,无义
6 久之,目似瞑 语气助词,无义
重点记忆
1.对,对于。 2.在。 3.与,跟,同。例: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例: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5.从,自。例:①子墨子闻之,起于 鲁。 6.在......方面。例: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7.比。例:①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8.被。 9.受。 10.向。 11.给。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修饰
而,表转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夫环而攻之:夫fú,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 如地利”。
• 畔,通“叛”,背叛。 之:他,代词。
•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有时
候,要么。有不战,不战则已。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 和”则“战必胜”。
第四段:译文
❖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 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 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 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 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 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 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 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 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一段:译文
•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 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天时 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条件。 地利 有利的地理形势。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人和” 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 中心论点。]
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三.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运用对比,逐层深 入的论证的写法。 四.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 失
道寡助” 的含义 ;并从中受到教益。
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 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 “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 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 想。
第二段:译文
❖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 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 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 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 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 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 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听读课文,要求:
1、听准字音; 2、分清句读。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音和节奏
fú guō
sù guă qī
pàn
夫郭
粟寡戚

封疆 jiāng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 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 和主观条件。
2、古今异义:
亲戚:
古:族内的人和族外的人
今: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
庭或它的成员
去 古:离开,逃跑 今:到 ……去
池 古:护城河
今:池塘
词类活用
环:名词作状语 域:名词用作动词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
围 限制
使……巩固 震慑 征服
一词 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三里之城
结构助词:的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 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而,表顺承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段:译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 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 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 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 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 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 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 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 的。与《论语》、《大学》、《中庸》 合称四书。
• 孟子故事 • 孟母三迁
• 孟母断机杼
教学目标
一、积累文言词语。 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增强对国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以:凭,靠。 本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
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 的边疆的界限。
• 固国:巩固国防。 • 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 亲戚畔之: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