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卷评讲课学案
中考英语试卷评讲课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中考英语试卷的结构和题型,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2. 帮助学生总结错题原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3.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分析中考英语试卷的结构和题型。
2. 总结错题原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 中考英语试卷若干份。
2. 教学课件。
3. 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中考英语考试的基本情况,如考试时间、考试题型等。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
二、试卷分析1. 分析试卷结构,包括听力、阅读、完形填空、作文等部分。
2. 对每种题型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常见错误和应对策略。
三、错题分析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错题,并集体分析错题原因。
2. 教师总结常见错误类型,如语法错误、词汇错误、理解错误等。
四、解题技巧讲解1. 针对不同题型,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五、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
二、模拟测试1.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2. 学生完成测试后,自行检查答案。
三、试卷讲评1. 学生讲解自己的答题思路,教师点评。
2. 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
四、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次评讲课的收获,强调复习重点。
2. 对学生的备考提出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复习错题,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试卷分析、错题总结和技巧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2. 在课堂练习和模拟测试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考试卷讲评 教学案

两市镇湖塘小学7班语文课堂试验性变革教学案中考试卷讲评【教学目标】1、查漏补缺,通过中考试卷检阅并复习前半期所学知识。
2、通过对照讲解,培养学友作答仔细审题、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3、通过讲评、反思,培养学友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力争上进的思想。
【教学重点】1、学友失分主要典型问题的有效讲评;2、引导学友学习通过学习对照,更好地激发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难点】1、针对教学目标整理知识和自我评价。
2、如何保持学优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困生的学生兴趣。
【教学准备】师长全程认真阅卷,找出学友主要失分点并作好记录【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总体点评因为是刚接手该班语文教学还不到一周就中考,所以对学友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究竟如何,不甚清楚。
从卷面分数来看,应交86人,实交86人,优秀15人,优秀率17%,及格人数64人,及格率74%,最高分是罗谦的87.5分,最低分是刘俊杰的12分,平均分估计在70分左右。
在不及格率高达26%面前,这样的考试成绩反映该班学友语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另外,从主要失分点来看,该班学友不仅字词等基础知识欠牢固,而且对已教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也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
从写作来看,该班学友平时没有注重素材的积累,所写内容过于集中到“炒菜”这个事件,显得不够丰富。
二、具体题目讲评。
一)、看拼音,写词语。
(9分)简析:全班只有蒋迎、申涛全写对。
主要错在碌碌无为和倦鸟知返两个词语。
另外,“辟”“杞”“蔼”也错得较多。
参考答案:豁然开朗,轻举妄动,不屑一顾,杞人忧天,彬彬有礼,和蔼可亲,碌碌无为,倦鸟知返,开天辟地二)、辨别错别字。
(4分)简析:全班只有罗思、刘晓运、谢阿苏全对。
像隆璇只标注不改正,没有看清题目要求。
参考答案:1组茁状--茁壮满脸雉气--满脸稚气; 2组全对; 3组临督--监督豪然正气--浩然正气; 4组孤线 ---弧线冷嘲热讽--冷嘲热风三)、根据自己的积累写词语。
(7分)1、写4个以上表现刻苦认真的四字词语。
九试卷评讲PPT——Mz2012

• 1题:正楷,书写要规范。 • 3题:不超过8个字 • 通知
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校学 生会决定在9月25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 办诗歌朗诵会,请全校学生准时参加。 • 校学生会 • 2012年 9月24日 •
• • • • •
请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 请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 1、“阅读要有选择” 、 阅读要有选择” 2、图片寓意。 、图片寓意。 3、比喻和对比的修辞。 、比喻和对比的修辞。 4、广告语:简洁、通俗 、广告语:简洁、
顾宪成, 字叔时, 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在乡试中取得第一。 顾宪成 字叔时 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在乡试中取得第一。 万历八年中进士, 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 万历八年中进士 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 朝 臣群起为他祈祷, 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 臣群起为他祈祷 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 他拿笔去掉 张居正死后, 他改任吏部主事。请假回乡三年, 张居正死后 他改任吏部主事。请假回乡三年 补为验封主 事。 顾宪成聪明过人, 幼年就有志于圣学。无锡旧有东林学院, 顾宪成聪明过人 幼年就有志于圣学。无锡旧有东林学院 是 宋代杨时讲道的地方, 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 宋代杨时讲道的地方 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 常 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建。落成后, 顾宪成 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建。落成后 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 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 辈在其中讲学, 学者称他为泾阳先生。当时, 辈在其中讲学 学者称他为泾阳先生。当时 士大夫的抱负 为世不容, 于是退隐山林, 闻风响应, 以致学舍容纳不下。 为世不容 于是退隐山林 闻风响应 以致学舍容纳不下。 宪成曾经说: 在朝廷做官 志向并不在皇上, 在边地做官, 在朝廷做官, 宪成曾经说 “在朝廷做官 志向并不在皇上 在边地做官 志向不在民生, 居于水边林下, 志向不在世道, 君子是不这样 志向不在民生 居于水边林下 志向不在世道 做的。 所以他在讲学之余, 往往议论朝政, 品评人物。 做的。” 所以他在讲学之余 往往议论朝政 品评人物。朝 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 多和他遥相呼应。 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 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名声大噪 而忌恨的人也多。 而忌恨的人也多。
试卷评讲课教学设计

试卷评讲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自学自探、同伴共享互助的基础上增强学习的自信,培养正确的考试观,培养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的良好心理品质。
2、能力目标:掌握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提高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本次考试及前面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性问题,及时解疑纠错,系统掌握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反思教学难点:三、教学方法: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准备:认真分析试卷的特点及学生的解题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此次考试中暴露出的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各组同学对教师讲评的需求,为教学活动作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导入讲评课:师:今天我们针对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期末试卷上一节讲评课。
俗话说“有反思才有提高”,当我们重新回顾反思这份试卷,。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交流中,我们会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一、考试情况整体分析(大屏幕显示):师:我们请一位同学将表格中的信息用语言来传递给大家,来分析这组数据。
二.试卷详析,查因纠错:师:从整张试卷和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来看,本次考试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试卷内容有含量,也有一定难度,题型灵活,符合学生实际,符合生活特点,符合课标要求。
试题内容涉及九年级教材中个基本知识点,既检验你们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察了你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虽说成绩代表着过去,但我们更应该学会“吃一堑,长一智”。
下面就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这张试卷上来,扬长避短,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评析——查因纠错,讲解点拨(大屏幕显示)小组探究活动一:(3分钟)1、交流统计本组考试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自主纠正;2、归纳出错的原因3、提炼出选择题的一般答题思路或经验多媒体展示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坚持“一个原则”,做到“三个审查”、“三个排除”一个原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性的回答)三个审查:一是审题干,抓题干的关键词或中心词语,明确题干的规定性;二是审选项,对所有选项逐一分析,比较;三是审题干与选项的关系,看两者是否相符三个排除:一是排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二是排除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三是排除观点本身正确,与题干也有关系,但不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选项(二)、非选择题评析:师:选择题解决了,各小组表现都很踊跃,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2012—2013江西省历史中考模拟试卷讲评课教案

2012—2013江西省历史中考模拟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纠正错题,找准错因,掌握典型题型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
2、通过试卷分析,使学生了解历史中考试卷的结构(包括题型、难度、考试范围以及分值分配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考试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师批阅试卷,总结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错误。
2、通过出错率较高题目的讲解,把握典型题型的做题规律及方式方法。
三、教学过程:(二)、试卷特点、题型:本次考试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综合题(材料分析题)两部分,与2012年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12个,非选择题3个。
题目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
(三)、试卷中反映出存在的问题: 1.知识问题:(1)知识记忆不全面、不准确(2)知识整合比较混乱,分不清历史阶段,分不清主题。
2.能力问题:(1)材料的分析运用:缺乏最大限度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的能力。
(2)答题语言不规范:不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描述和阐释事件。
一、选择题(24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中考中最基本的考核内容 。
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大部分题目是考查同学们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
破解:①须读懂题意,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一个阶段的知识点。
②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极为有效。
1、讲错例题2:上高会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江西境内、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当时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
目前,上高县正在筹拍一部影片,以此纪念这一战役。
下列与上高会战最为类似的是( B ) A .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 B .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 C .平津战役(解放战争) D .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解析:找关键词,如时间:抗战时期 , 评价: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 ,再看选项,明确这四场战役分别是在什么时间段发生的,再一一排除。
2012年中考题分析讲评

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等);派遣留学生;宣传西学;倡导民 文化教育 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倡导文学革命(新文学);废科举;创办 报刊等。(2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拍照留影;观赏电影;禁止缠足;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改 生活习俗 礼仪;提倡新道德等。(2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2.(1)“余”:孙中山。(2分) (2)努力:建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 主义”;发动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制定《临时约法》;实现国共合作;确立“三大政策”; 推行新三民主义;创办黄埔军校等。(4分。每点l分, 答出其中四点即得满分。) 33.(1)“人物”:拿破仑。(2分) 表现:制定和颁布《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商法典》 《刑法典》)(1分);《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部民法典;立法精神和原则为许多国家借鉴和效仿。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原因:对外战争威胁欧洲国家的主权;战争侵犯了 别国人民的利益;欧洲各国联合抵抗;占领区人民掀起 民族解放斗争;连年战争消耗了国力。 (2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2)主要因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传入;社会变革; 先进人士推动;思想解放;政府提倡;生产方式变革等。 (3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35.(1)
开始时间
主导国家
第一次工业 l765年(18世纪60年代)(1分) 英国(1分) 革命 第二次工业 1870年(19世纪70年代、19 美国(德国)(1分) 革命 世纪下半期)(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4.(1)
变
经 政 军 济 治 事
化
创办近代工业(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兴办实业;兴建铁路; 发展通讯事业;经营新式航运业等。(2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两 点即得满分。) 开放言论;兴民权;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颁布宪法等。(1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改用洋枪;用西方训练方式操练军队;建设新式海军;训练新式 陆海军等(l分,答出一点即可。)
中考语文试卷评讲课教案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考语文试卷的评讲方法,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评讲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解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考试、努力提高成绩的良好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考语文试卷的评讲方法,答题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评讲课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和题型。
(2)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 评讲试卷(1)选择题①针对选择题,分析学生易错的原因,如阅读理解不全面、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等。
②讲解正确答案,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③让学生互相讨论,找出自己答题中的不足,共同提高。
(2)非选择题①针对非选择题,分析学生答题过程中的问题,如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等。
②讲解正确答案,分析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③让学生进行互评,找出自己答题中的不足,共同提高。
3.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答题技巧的重要性。
(2)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4. 布置作业(1)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提问与回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评讲中考语文试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解题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答题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012年中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2012年中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成吉思汗中学狄长军一、中考试题分析从《考纲》和下发的样卷上看,试卷的结构分选择题(12X2=24分,占40%)和非选择题,(36分,占50%)两部分。
其中,非选择题又可分为填空题、分析说明题、识图作答题。
填空题可分为实质性填空题和分析性填空题。
实质性填空题就是概念性的、有固定答案的主观性试题。
分析性填空题就是给出一些信息,要你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客观性试题。
分析说明题类似分析性填空题但它涉及的知识面更广、灵活性较大,推理性较强,更能客观地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有资料分析和实验探究题。
识图作答题就是根据图形(解剖图、示意图、模式图等)提供的各种信息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综合性,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的能力;从样卷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主要围绕教材考查基础性知识。
二、对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虽然已经知道要考试的消息将近一年之久,但初二学生的功课本身也比较繁忙,所以用于复习的时间也不会太多。
学生对知识的新鲜感明显减弱,对知识掌握的水平不平衡;从教师情况上看,生物已经多年没有会考,而且参加这次中考的内容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第一次,所以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经验也不是特别足够;从时间上看生物中考大约有二个月的总复习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建构科学的知识网络,加深知识的理解,既将生物知识落实到位,将生物知识合理有效整合, 又能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有效组织学生复习备考也是一个难题。
针对以上分析的情况,我认为要提高复习课质量,使学生在复习课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增长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并在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应改变传统的复习模式,优化复习策略。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不算成熟的想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以利共进。
首先、总复习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生物中考复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给予配合,这样复习才会有效果。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评讲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中考试卷,总结考试经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分析中考试卷,总结考试经验。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解答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本次中考试卷的整体情况,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考试感受。
2. 提出本次评讲的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试卷分析1. 分析作文部分:a. 分析作文题目,总结作文得分点。
b. 举例说明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c. 强调作文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重要性。
2. 分析阅读理解部分:a. 分析阅读理解的题型,总结答题技巧。
b. 举例说明阅读理解中的常见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c. 强调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把握和关键词理解的重要性。
3. 分析古诗文部分:a. 分析古诗文题型,总结答题技巧。
b. 举例说明古诗文中的常见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c. 强调古诗文中的诗句理解、翻译和赏析的重要性。
4. 分析现代文阅读部分:a. 分析现代文阅读题型,总结答题技巧。
b. 举例说明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见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c. 强调现代文阅读中的理解、分析和归纳的重要性。
三、答题技巧分享1. 举例说明不同题型下的答题技巧,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2. 强调审题、找关键词、归纳总结等答题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次中考试卷的收获和不足。
2. 引导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提高语文成绩。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试卷分析和答题技巧的掌握情况。
二、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解答。
三、模拟练习1. 针对中考试卷的题型,进行模拟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在练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模拟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中考试卷语文讲评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中考试卷中的语文题型和考点,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语文考试的应对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中考试卷中的语文题型和考点。
2. 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题型和考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答题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中考试卷中的语文题型,如:阅读理解、作文、古诗文默写、现代文阅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题型?二、分析中考试卷1. 阅读理解:a. 分析文章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b. 分析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
c. 分析文章主题,如中心思想、作者观点等。
d. 分析题目类型,如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等。
2. 作文:a. 分析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b. 分析作文评分标准,如立意、结构、语言、书写等。
c. 分析作文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修辞等。
3. 古诗文默写:a. 分析古诗文的题材和风格。
b. 分析古诗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c. 分析默写技巧,如理解背诵、记忆规律等。
4. 现代文阅读:a. 分析文章类型,如小说、散文、说明文等。
b. 分析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
c. 分析文章主题,如中心思想、作者观点等。
d. 分析题目类型,如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等。
三、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1. 阅读理解:a. 精读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b.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c. 分析选项,排除干扰项。
d. 结合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2. 作文:a. 确定作文主题,明确写作方向。
b. 构思文章结构,合理安排段落。
c. 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d. 注意语言表达,做到准确、流畅、优美。
3. 古诗文默写:a. 理解背诵,牢记重点字词和句式。
b. 总结记忆规律,提高默写准确率。
4. 现代文阅读:a. 精读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评讲中考语文试卷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难度和评分标准。
2. 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的易错点,提高答题技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语文成绩。
教学重点:1. 试卷题型及难度分析。
2. 易错点及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1. 试卷中复杂题目的解题思路。
2. 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和分值分布。
2. 强调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性。
二、试卷分析1. 题型分析:阅读理解、作文、文言文、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
2. 难度分析:根据题目难度,将试卷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
3. 评分标准分析:介绍各题型的评分标准,帮助学生了解答题要点。
三、易错点分析及答题技巧1. 阅读理解:(1)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2)仔细阅读题干,找出关键词。
(3)根据题干,在文章中定位答案。
(4)注意选项中的细微差别,排除干扰项。
2. 作文:(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作文立意。
(2)选材:围绕立意,选取典型事例。
(3)构思:安排文章结构,注意段落过渡。
(4)语言表达: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3. 文言文:(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逐句翻译,注意实词、虚词的辨析。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4. 现代文阅读:(1)把握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
(2)关注作者观点,理解文章内涵。
(3)注意选项中的细微差别,排除干扰项。
5. 语言文字运用:(1)掌握各种题型,如词语辨析、病句修改等。
(2)注意题干要求,准确作答。
四、总结1. 强调试卷中的易错点,提醒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加以注意。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评讲的易错点及答题技巧。
2. 完成一份模拟试卷,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次评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提高答题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2分析考语文试题

《考试说明》要求 排列语序,使之衔接连贯。
2011年试题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③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⑤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 分称为‘卡符”。 ⑥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 。 ⑦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 同的字形去表达了。 A.②③⑤⑥⑦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⑦ C.⑦①②④③⑥⑤ D.④③⑥⑤①⑦②
《考试说明》要求 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2011年试题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 也绽出了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 并不十分强 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 分严谨。 A.逐步 反映 过度 B.逐渐 反应 过渡 C.逐步 反应 过渡 D.逐渐 反映 过度
(l)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繁衍( ) ②栖( )息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 正。(2分) ① 应改为 。 ② 应改为 。
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请帖(tiě) 心弦(xián) 看(kān)护妇 B.纤(xiān)细 烙(1ào)印 卡(qiǎ)脖子 C.调(diào)换 酣(hān)睡 畜(xù)牧业 D.哄(hōng)笑 分(fēn)外 超负荷(hè) 深恶(wù)痛绝 参差(cī)不齐 刚劲(jì ng)有力 捕(pū)风捉影
历史科2012年中考试卷评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

历史科2012年中考试卷评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长安实验中学中考历史备课组一、2012年试卷评析(一)试题基本情况2012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依照《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纲》的要求,关注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中没有出现偏题、难题和怪题。
试题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体现基础性。
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特别关注时政热点问题。
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尝试和探索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的方法和途径, 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考点内容比例(与11年对比)内容中古史中近史中现史世古史世近史世现史地方史比例21%(0%) 15%(-7%) 22%(+3%) 3% 15%(-4%) 24%(+7%) 0%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比例58:42(11年61:39),变化不大,符合考纲要求。
现代史比例偏大,是对去年近代史比例偏大的一种常态纠偏。
(三)题型结构与分值1、题型不变。
全卷分单选题与非选择题两大题,共27小题。
1-25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26、27小题为非选择题,共25分。
与前四年一致。
2、难度持平。
试题的难易搭配2:8,总体较去年容易。
①选择题5:1,题目原创题性较强,也有很多的山寨题,但难度比去年小得多。
难度较大的有:第4、5、8、13、14、16、19、22题。
特别是第14题最容易出错。
②非选择题总体较去年容易:26题注重考查时政热点:以“人民日报”社论来勾勒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考查“科学发展观”,考查分析理解、归纳总结、语言表达、学以致用。
27题紧扣“经济全球化”的热点话题,由吉利与沃尔沃“联姻”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全球化,注重考查材料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评价和语言表达。
(四)试题基本特征1、重视对基本知识的考查, 面向全体学生试题考查的都是课程标准中、课本中的基本、主干知识。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理论和历史认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最基本的理解和阐释,没有偏、难、繁的内容,有效地控制了难度,面向了全体学生。
2012年龙岩市英语学科中考试题分析及其教学

2012年龙岩市英语学科中考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启示龙岩市普教室巫乔登一、考生答题情况(一)总体情况1.分数呈两极分化。
全市考生数24255(除0分卷),最高149,最低0分,平均分90.49,及格率56.79%, 120及以上的人数8153,占33.61%;靠近及格线(90-119)的考生有5621人,占23.17%;低分段(45分以下)2015人,占8.30%。
和2011年相比,2012年龙岩市中考英语平均分有所提高(2011年为85.12),但高分段(145分以上)人数比例却更低,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大部分考生,甚至是教师对新增加的“短文填词”题不适应,造成该题“满分极少”的现象;二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提高。
2.选择题部分得分高,非选择题部分得分低。
选择题部分得分率72%,非选择题得分率41%,说明考生对写的部分不重视,也反映出教师平时的教学取向。
在“写”部分的考查中,不少考生能在头脑里闪现了某个词,但因拼写形式不正确而失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必要的拼读、拼写规则,在学习一个单词时,没有很好地把单词的“音、形、意”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致学了一知半解,只能“依稀记得”这个词。
各县(市、区)得分情况如下表:(二)各大题答题情况1.听力测试本题平均分为21.95分,得分率为0.73。
除“听短文填表格”外,第1至25小题得分20.40,得分率为0.82,要求考生填写表格的第26至30小题得分为1.55,得分率0.31。
该部分题型设置难度较大,考查考生通过“听”捕捉信息能力,记忆力和单纯拼写能力,要求考生在听懂材料的同时还要记下关键词。
不少考生听懂了材料,却未能正确拼写单词,出现五花八门的错误,第27小题得分率为22%,部分考生填了“supermarket”,朗读材料中给出的词是“market”,根据上下文内容,短文中用“market”而不用“supermarket”表述,是因为一般情况下,“supermarket”中不会发生“A man singing”之类的事情;第30小题得分率为16%,只有1/6 考生能正确拼写“hat”一词,也许部分原因是该词不常用,但结合本地的文化背景,也能想象短文中提供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中考卷评讲课学案: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1、石灰石
2、盐酸
3、液氧
4、冰和水的混合物
5、硫酸
6、甲烷
7、纯碱
8、烧碱
9、碘酒 10、石油 11、天然气 2、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硫酸铜: 氢氧化钡: 硝酸银: 硝酸: 氧化锌: 高锰酸钾: 碳酸铵: 三氧化硫: 3、计算过氧化氢中: (1)其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质量比;
(3)68g 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能完全分解生成多少g 氧气。
4、按要求写出有H 2O 参与反应或生成的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5、写出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 的溶解度是 g 。
(2)在 ℃时,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把A 、B 、C 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
7、制药厂用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100g 配置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入蒸馏水多少g
1 2
8、能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一次性区分开来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氯化钡溶液
D.蒸馏水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3+、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10、区分NaOH与Ca(OH) 2两瓶无色溶液选择的试剂是()
A、CO2
B、CuCl2
C、Na2CO3
D、H2SO4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将试剂填写在横线上,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NaNO3(NaC
l) ,
精炼提高:
氯化镁是一种盐,请按要求写出一个有氯化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置换反应):
(2)中和反应:
(3)盐和酸反应:
(4)盐和盐反应:
(5)金属氧化物和酸。